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定义:

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课程目标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等四大规定性。

课程目标的相关表述:

(一)国外课程目标的相关表述

在西方教育界,人们常常使用四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术语,即“意图(purpose)”、“宗旨(alms)”、“目的(goals)”和“目标(㈤ecttves)”。

(二)我国课程目标的相关表述

在我国教育领域,课程目标这一概念的使用是最近20来年的事,其涵义与长期流行使用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

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与任务指标。

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在课程实施中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1. 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主要反映学科的固有价值,强调课程传递文化遗产的功能。

2. 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主要反映课程促进个体成长的价值,强调课程应致力于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

3.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主要反映课程的社会性价值,强调课程对社会的作用。

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1. 普遍性目标

3. 生成性目标

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将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分为四种类型:

1.普遍性目标

2.行为性目标

3.生成性目标

4.表现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global purposes)

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的需要,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洛克:绅士;卢梭:自然人。

仅体现为一般性原理,为实施者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广阔空间,但比较模糊,难于操作。

行为性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

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基本特点:目标精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发展:博比特泰勒布卢姆

缺点:①忽视了难以测评、难以转化为行为的目标;②把学习分解成各个独立的部分,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事先明确规定课程目标,有控制本位倾向,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

生成性目标(evolving purposes)

生成性目标又称展开性目标、形成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如果说行为目标关注的是结果,那么生成性目标注重的就是过程。

杜威之“教育即生长”可谓是生成性目标之萌芽。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则进一步完善了这种理论:课程不应以事先规定的目标为中心,而要以过程为中心,即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而人本主义者则将其发展到极端。

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s)

它是由美国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提出来的。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化,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

它一般只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而结果则是开放的。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波特:教材专家的观点;实践工作者的观点;学生的兴趣。

塔巴: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对教材内容的研究。

泰勒: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

①学习者的需要;②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③学科的发展。

一、学习者的需要

课程的根本价值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目标的最基本的依据。

了解其兴趣与需要,研究其认知发展与情感形成,研究其社会化的过程与个性的形成,调查其健康状况、直接社会关系,了解其生活状况、娱乐活动等。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学校课程必然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事实上,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都是通过课程为中介实现的。因此,课程不能不关注现实社会的需要。课程满足当代社会生活需要的三个原则:①民主性原则;②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统一;③教育先行原则。

三、学科的发展

应考虑的问题:

学科知识传递与发展的需要。

学科专家的建议。

关注学科的双重功能:①学科自身的特殊功能,即学科自身固有的独特价值;②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即某学科对一般公民的功用。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一、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二、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三、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四、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1. 系统阐述实验性目标。

2. 确定优先的课程目标。

3. 判断学生达到每一种课程目标的可能性。

4. 根据目标优先程度的顺序编制课程计划。

课程目标的功能

确立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与实施工作的首要环节,目标一经确定,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一般说来,课程目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导向功能

课程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方向,使师生的整个活动有明确的指向,并能与教育目的对接。例如,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确定和组织、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的具体步骤、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与媒体的使用、教学时数的安排等等,都要依据课程目标来确定。课程目标能够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促成学习者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相关的活动上来,也便于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自觉控制。

因此,课程目标被课程学者称为课程活动的“第一要素”。

(二)激励功能

目标不仅仅是一种结果,也能给个体带来为实现某种期待而聚精会神、克难奋进、抵制干扰的精神动力。课程与教学目标同样也具有这种激励功能。在教学开始时,向学习者明确陈述具体目标,能激发学习者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目标是有价值的,必须与学习者的内部需要保持一致。当目标明确之后,学习者原有知识水平和新问题之间形成的差距就会产生认知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就是学习需要,这种需要是自觉性、积极性的源泉,能激励学习者知难而进,探索未知,实现认知平衡。

(三)激励功能

课堂是一种生态系统,由多种要素组合而成。在课程与教学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课程目标在整个课程组织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要素具有统整、支配和协调作用。一般而言,合理清晰的课程目标能使课程与教学活动不偏离主线,聚合各方面教学资源,自觉围绕目标,优化系统的结构(内容结构和方法结构),充分发挥各要素各自的功能,发挥出整体效能。反之,课程目标偏颇模糊,课程与教学就可能像一盘散沙,尽管各个要素都发挥出了自己功能,也难以使系统形成合力,无法产生综合效应。

(四)测度功能

课程测度是师生经常要面对的一项工作。课程目标一旦确定,就成了测评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这种测度必须参照课程目标在行为与内容方面的具体要求,对学习者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价值观的状况进行比较和考量,判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标准。课程目标既有宏观的一般要求,又有具体操作性指标,可以帮助教师确定适当的评价标准,编制科学合理的试卷,准确地评价和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检验的结果,及时采取矫正性措施,实施补偿性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目标功能的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课程目标已从外在赋予制度化、工具化功能,逐渐向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要求的内在功能转变。课程目标的本质功能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自身学习体验的增加,是学习过程的规范和调控,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和课堂教学变革的依据[1]。

三、课程目标的分类理论

上世纪,许多课程专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对课程领域中目标分类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与分类体系。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因而分类就有多种多样。在此,选择国外几种影响较大的体系加以简要介绍,并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对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分类做些解析。

(一)布鲁姆等学者的课程目标分类

上世纪50至60年代,布鲁姆及其合作者克拉斯沃尔、哈罗等人在泰勒的行为目标理论的基础上,确立起教育目标分类学。他们将课程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这种目标分类理论对指导当代课程与教学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认知领域。布卢姆是以学习心理学为依据,将这个领域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划分为六个亚类,即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知识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而理解这一能力水平超过了单纯的记忆。运用是较高水平的理解,而分析是比运用更高的智慧水平。综合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而是评价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这种分类是一个层级系统,后一层学习任务的开展以前一层目标的实现为前提,符合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认知规律。在认知领域学习的这六个层次中,除第一个层次主要是对语言信息的简短记忆外,后续的五个层次都是加工知识的方式。这个分类系统为我们确定课程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

2.情感领域。美国教育学者克拉斯沃尔,在1964年出版了情感教育目标分类专著。他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情感领域目标分为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价值的个性化五级——接受、反应、价值评价、价值的组织、价值的个性化。

3.动作技能领域。美国教育学者辛普逊和哈罗,于1972年发表了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的专著。事实上,这个领域出现了好几种分类法,在实际应用中,辛普逊的分类更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这里介绍的是辛普森的分类。她为将技能领域目标分为下述七类——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练习、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和创作。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对课程目标的分类,实际上就是对学习结果的分类[2]。加涅根据习得的能力倾向性的改变——学习结果,把课程目标分为以下五种主要类型。

1.言语信息。言语信息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具体描述等具体的事实。这种习得能力表现为能在需要时把获得的这些信息表达出来。

2.智慧技能。智慧技能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智慧技能的学习与言语信息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区别, 前者主要关注学会如何做某些理智的事情, 后者主要关注知道某些事情或某些特征。智慧技能包括四个亚类——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3.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生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它强调的是学习者对自身参与到学习中的各种心理机制的调节和控制。具体包括识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指导学习者进行身体运动、动手操作等活动时所需要的能力。

5.态度。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况。

(三)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运用心理学原理对课程与教学工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后,提出了学习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无意义的观点,并将有意义学习分为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可以理解为奥氏的课程目标分类。 1.抽象符号学习。这种学习类型是学习个别抽象符号的意义,将抽象符号与事物联结,并能以抽象符号代表事物。

2.概念学习。这种学习类型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是人类高层次学习的重要基础。

3.命题学习。这种学习类型是以句子的形式来阐释两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命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念性命题,只表示两个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另一类是概念性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如“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为前提。

4.发现学习。这种学习类型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的,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发现学习既包含了其他一些较高层次学习类型,如应用、解决问题和创造等学习,也可在前面所提的三种较低层次的意义学习类型中发生。

(四)我国课程目标分类的理论探索

我国对课程目标的研究并不深入,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对其目标的阐述是在“教学任务”的标题下进行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学学者在借鉴布鲁姆和加涅的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富有特色的探索,提出了多种分类的方法。

1.三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3]

(1)三分法。在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教育界尤为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了一种以“双基”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体系。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在‘双基“的基础上,增添了“基本能力”,形成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三基”课程与教学目标体系。这三个方面只是一种初步的认识,仅仅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分析的。

(2)四分法。仿照布卢姆等人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将课程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运用四部分。识记:能正确地表述所学的知识、原理、规则、概念等;理解:能说出所学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简单应用:能初步应用所学知识,并能解决一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综合运用:能将所学的多种知识融会贯通并能解决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五分法。根据“五育”的组成,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划分为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五个部分。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分类

教育部2001年6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针对课程与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它作为时下课程目标的分类框架,对各门学科的目标分类起指导和规范作用。

(1)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指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性质经验的概括,包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技能指对知识和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般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技能的学习可分为模仿、学会、熟练几个不同阶段。它们属于结果性目标,说明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行为目标。

知识的学习水平分三级。①了解水平包括:再认和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②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③应用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技能的掌握也分三种水平。①模仿水平包括: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

修改等;②独立操作水平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③迁移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4]。

知识与技能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课程与教学活动中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又要培养学生的技能,两者不能偏颇。从学科教学的总体上说,“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线, 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始终[5]。

(2)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种创新。它是指使学习者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与探究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过程与方法”作为一种课程目标,是对传统教学片面追求“结论”,而遮蔽“过程”一种反思和矫正,它着眼于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 给学习者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以及实践的机会。

“过程与方法”在课程目标结构体系中属于基础性的动态支持系统,是一种程序性目标,具有历时性的特点。其功能在于揭示“知识与技能”这一结果性目标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使学习者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提高智力水平。这样,学习不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而是要懂得为什么是这样,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中的情感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和内心的丰富体验。课程中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 而且指科学态度、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情感与态度一旦产生就有一贯性,成为性格、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个体、群体和社会产生影响。而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其中理想、信念、信仰和道德是最深层次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人们形成截然不同的价值。课程中的价值观强调的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习者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是新课程理念中“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属于人的意识范畴。其中情感、态度属于社会心理领域,而价值观则属于更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这两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情感决定并形成态度,而态度体现情感。情感和态度更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如果没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就难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价值观一旦形成,也会影响人的态度和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一种共同的功能,它们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有很大的调控作用。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在理念上是层层递进的三个层次,而在具体实践中却是前后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它们相互影响,不可分割。课程与教学是一个经验获得的过程,而活动总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活动的过程中“三维目标”才能得到多方面表现和发展,才能够克服单纯注重对知识简的单记忆、重复和机械训练的传统偏向,从而体现了学习者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性要求。

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内涵和取向

(一)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方案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或预期学习结果, 是指导课程研制过程的准则, 是学生学完某个专业课程后将要达到的或获得的知识、能力、态度等, 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1]。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不但要体现国家所制定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 而且要体现学生、社会和学科的需求和发展, 是在对学生、社会和学科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合学生的需求, 瞄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 设置相应的专业门类, 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定位的依据。要强化这种观念意识, 就要通过职业分析对职业岗位、劳动生产过程, 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 再考虑学习者自身的素质, 课程专家的建议以及国家地方教育方针和政策、学校的条件等, 确定明确的课程目标, 这种突出的就业导向性, 应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显著特征之一。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取向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 它体现一定的教育价值观, 因此任何课程目标总有一定的取向。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 其课程目标的取向必然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

要求, 蕴涵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只有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取向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才能够增强反省意识, 提高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自觉性与自主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取向, 大致可分为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取向三种形式, 其发展趋势是三种取向的整合[2]。

1.行为目标取向行为目标是以特定的外显行为方式陈述的课程目标, 它指明整个课程活动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阐明学生应该做什么, 要达到什么程度。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由于行为目标具体、明确, 这样既便于安排教学过程, 也便于准确评价和有效控制教学过程。行为目标取向在本质上是受“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支配的, 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 以对行为的控制为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 这种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基层工作岗位, 从事的是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 因此也常常被称为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具备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这种职业规定性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应体现相关职业的专业知识要求和操作技术要求, 这种要求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明确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所组成。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以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为宗旨。由分解的行为构成要素组成整合的行为能力正是行为目标取向的追求所在。

2.生成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景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 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生成性目标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景的交互作用, 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 不断产生出课程目标。所以, 生成性目标是教育情景的产物, 它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程性。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具备足以指导技术应用和解决技术问题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的人才, 这类人才的特质在于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就是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职业岗位中技术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除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与特定岗位的操作能力外, 还应当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有赖于大量的经验性知识( 或实践性知识) 和隐性知识。由于这种知识具有对现场情景的依赖性和综合性, 所以它总是与一定的工作情景联系在一起, 既不能仅仅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获得, 也无法借助“行为目标”预先设定, 而是通过学生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而逐渐积累形成的。随着活动的持续展开,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而这一点正好与“生成性目标”的追求相吻合。

3.表现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景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展的时候, 他在具体教育情景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准确预知的。表现性目标所追求的不是学生反应的同质性, 而是反应的多元性; 它关注的是学生在课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的首创性, 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表现性目标取向在本质上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表现性目标取向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精神以及人格陶冶等方面比较适宜。

从三种课程目标取向的实质来看,“行为目标”追求的是具有控制本位思想的“工具理性”, 关注的是简单的外显行为, 因此在训练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方面比较适合。“生成性目标”追求的是注重过程的“实践理性”, 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比较有益。“表现性目标”追求的则是“解放理性”, 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方面比较有效。传统的职业教育大多采用的是“行为目标”取向, 但在终身教育思想普及的今天,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点应立足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上, 不仅要为学生掌握各种技术奠定牢固的知识基础, 而且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心理功能并激发其创造精神, 帮助他理解一些科学原理并训练他有应用这些原理的能力; 帮助他培养普通的技能并鼓励他对工作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所以,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体现这种追求与精神, 在课程目标的取向上要采用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多元整合的形式。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和方法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

1.学生成长的需要学生成长的需要来源与对学生的研究, 只有在对学生的研究中发现了其身心发展的规律, 才能用以指导课程目标的科学确定问题。所以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来源于对接受职业教育学生的研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应考虑在课程实施中通过实行分层教学、开设选修课等, 满足学生升学和就业等多种选择, 职业学校的课程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又要注重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个体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 学生的个体构成了未来社会的主体。课程目标的确定不但要符合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 而且还要适应社会发展, 保证目前和未来社会的需要,职业教育是最贴近社会的教育,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有非常直接的影响。21 世纪, 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 这个时代以创新为灵魂, 以资产投入无形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价值取向智力化、学习终身化、经济发展可持续化、市场竞争合作化为主要特征, 对劳动者素质、就业方式和就业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 应重视创新能力、职业行为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技术与方法的运用能力和组织能力培养。

3.职业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面向职业培养人才, 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从事职业的人员, 有职业客观的要求。所

以研究职业及其发展, 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十分必要的。自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以来, 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职业及其发展的研究, 形成了许多十分有价值的理论方法与职业标准。中国也于1999年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一系列职业岗位技术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 为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确定提供了一定的前提基础。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建立方法

目前, 课程目标的系统分析和建立受到了广泛重视, 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建立课程目标的方法与程序[4]。

1.活动分析法活动分析是博比特建立课程目标的方法。博比特认为, 社会为既存体,教育乃是为了个人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而存在的。人类在社会生活中, 总要参与某些活动, 从事各种活动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便是课程的目标。教育目标应从社会寻找, 教育是社会的代理机构。基于这一认识, 博比特认为课程目标的建立应分为人类经验分析、特殊活动或特殊工作分析、课程目标的衍生和课程目标的选择四个步骤。

2.工作分析法工作分析是查特斯建立课程目标的方法。查特斯的工作是先去发现应该做什么, 再考虑如何做, 具体步骤为:( 1) 研究社会中人类的生活, 决定主要的教育目标;( 2) 确定构成主要目标的理想和活动;( 3)继续分析, 直至工作的单位出现, 这些单位最好是学生可以直接从事、不需他人协助的;( 4) 依照重要程度, 排列理想和活动的顺序;( 5) 依照理想和活动对于学生价值的高低, 重新调整顺序;( 6) 确定哪些理想和活动适合于校内学习, 哪些则适合于校外学习。

3.目的手段法目的手段法是泰勒建立课程目标的方法。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 主张课程目标是选择教材、列举内容、发展教学程序以及准备测验和考试的标准。而课程目标的寻找, 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即学习者、社会环境和学科专家的建议。在系统阐述了寻找课程目标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之后, 泰勒提出了选择课程目标的几个基本原则。一是与职能联系原则。教育目标必须与学校的职能相联系, 如果学校侧重普通教育,目标就必须促进共同理解;如果学校侧重专业教育,目标就必须与某一领域的专业培养相联系。二

是一致性原则。目标应该彼此一致,不应有既强调开放与探究, 又强调教条与无条件接受。三是可达性原则。目标是有关学习者可以达到的, 对教学条件和教师的要求是现实条件能够满足的。

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是职业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 课程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的需要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应考虑在课程实施中通过实行分层教学、开设选修课等, 满足学生升学和就业等多种选择, 职业学校的课程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又要注重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结构, 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课程目标编制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

2、社会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社会对人才的质量和结构的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技术水平低, 反映出我国劳动者技术素质低, 特别是综合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低。因此,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该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充分考虑到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更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创新精神的人才。

3、职业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 主要从事操作、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因此, 职业学校课程目标必须和职业的要求紧密相连, 根据职业分工的不同, 有关部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同职业分类大典》和一系列职业岗位技术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为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确定提供了一定的前提基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生产的自动化、综合化、智能化以及劳动组织方式对人才规格产生了直接影响, 工作更需要具有一定安排计划、判断决策、分析复杂系统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和相互合作的品质, 这就意味着企业对新的、宽基础复合型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加, 劳动分工的弱化, 意味着大幅度减少职业总数。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方法:

职业学校课程目标的确定通常采用职业分析方法,英文简称为DACUM( 是英文Develop A Curriculum 的缩写) , 它是由行业专家组成的小组应用“头脑风暴法”集中对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技术, 对工作岗位的能力领域和单项技能进行分析定义, 得出相应的岗位所需能力图表。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顺序:

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目标包括的内容

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目标包括的内容: 1、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 级) 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经历从日常生活 中抽象出数的过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 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 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10用)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 张慧龙 一、课程标准与课时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的意义及作用 (1)课程标准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2)课程标准的显著特征: ①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具体规定; ②课程标准主要规定某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到的要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③课程标准主要服务于评价,是对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质量、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与指导,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正统性。 2. 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是学校教育目的范畴的一个具体概念,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因此,教师准备教学时,首先必须弄清楚学生将获得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教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必须弄清楚目标问题。 (1)教学目标的定位 在教育目的范畴内明确学习目标的层级与来源。 (2)在三维目标的框架内,根据内容标准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①尽管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并且学习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但是教师不能机械地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而应该从整体上来思考学习目标。 ②把握课标,贯彻三维目标 基础目标:知识与技能——节节落实(一种积累) 关键目标:过程与方法——全程贯之(一种养成) 终极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水到渠成(一种体悟) 三维目标的关注点 课堂教学目标领域

课程目标体系

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 1、课程发展小组 建立幼儿园课程发展小组,具体负责幼儿园整体课程的规划和发展。课程发展小组人员的构成: (1)园长、业务园长、教学助理、行政助理 规划幼儿园总体课程,决定各类型活动之间的时间和比例;制定和调节不同季节的作息安排;负责课程与教学评价;组织有关课程调整和发展的会议;落实课程的配套措施;深入研究课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负责组建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等。 三、幼儿园课程的理念与特点: 1、幼儿园课程的理念 遵循《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及其《课程指南》中基本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满足每个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并为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

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互动整合生活性 互动:在活动中强调师师互动、师幼互动、家校互动,通过这些互动,丰富课程的内容、提高课程实施效果。 整合:一是先进教育理论与领域内容的整合:将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创设开放多元的环境,选择丰富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二是幼儿的一日活动与领域内容的整合:将幼儿的一日生活看做一个整体,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一日活动中生活、游戏、运动、学习四方面的整合;三是各类环境资源的整合:包括心理环境资源、物质环境资源、家长资源以及社区环境资源。 生活性:第一,在生活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与人相处的态度及基本的常识;第二,由于幼儿的思

维是形象的、直观的,只有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的相互作用,通过交往、参与、探究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而从生活中学习就成了幼儿学习的必然要求。课程必然带有浓厚的生活特征,课程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但并不意味着要把课程与日常生活等同起来,混为一谈,而是要合理地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 1、课程总目标 总目标: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促进幼儿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态度、认知能力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具体目标:

新课标文辑——2017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

简述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word版本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试述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4)训练归因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1)需要与目标结构 (2)成熟与年龄特征 (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4)志向水平与价值观 (5)焦虑程度 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7)有效地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积极的评价是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解读

课程目标与内容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包括四部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附录 1.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一是课程理念,二是课程目标,三是实施建议。下面,重点对课程目标与内容予以解读,并从策略、思路、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一)把握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需要教师切实把握。 1、了解课程总目标 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与内容”,包括“总体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两部分。“总体目标与内容”与原来的“总目标”大同小异,只是在文字的表述上做了一些修改。 这个部分的修改,强调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特点。开头部分增加了如下一段话:“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里特别强调了“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教学中不可把三者分割开来。 课程总体目标一共有如下十条: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 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 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以上十条,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第1、2条,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第 3、4条,侧重于“过程与方法”。

根据课程规范标准的教学方案计划目标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法初探 ——五里镇四合九年制学校李运涛近几年,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斐然,各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纷纷呈现。然而,一个根本的问题始终苦扰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确定和设计教学目标。这个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笔者就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设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思考,试图比较全面地来阐述,仅限于和同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刨根问底”识目标 我们谈及的教学目标,一般而言,应该具体到所教学科的学期,单元,甚至具体到课时的目标任务。这些目标的确定,其实是有依据的。教育部门为什么要设置这一课程?这一课程在某一学段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是有详细的规划安排的。因此,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划分为四级目标:A:教育方针——一级目标B、基础教育——二级目标 C、学科课程标准——三级目标 D、学期单元课时——四级目标 从这个划分层次上,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课堂教学目标: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明确基础教育这一学段的教学任务,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这一学期,这一单元完成的教学任务,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探究技能。这样一来,我们探讨教学目标,就是狭义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过程。 1、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分析这样四方面因素:学习者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环境条件分析。 2、依据学情,运用现有的学习资源,我们可以设定一个适当的目标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我们要到哪里去?) 3、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导向学习目标——我们怎样到哪里去?) 4、教学评价设计(评估目标——我们是否到了那里?) (二)、当前教者确定教学目标的途径及存在问题 存在的突出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标课程目标

小学数学新课标课程目标 总目标 ●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1.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给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性质以及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视图、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标准》中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所谓“经历”是指“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要经历就必须有一个现实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内涵,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如果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运用就等于不会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引导他们学会知识,更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和运用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运用好教材中“实践活动”的学习素材,比如说课本中的“填一填”、“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数学广角”等内容;其次就是生活应用题与思维训练题,通过这

课程目标

精品文档课程目标 定义: 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课程目标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等四大规定性。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 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与任务指标。 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在课程实施中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1. 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2. 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3.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将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分为四种类型: 普遍性目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的需要,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洛克:绅士;卢梭:自然人。 仅体现为一般性原理,为实施者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广阔空间,但比较模糊,难于操作。 行为性目标;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基本特点:目标精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发展:博比特泰勒布卢姆 缺点:①忽视了难以测评、难以转化为行为的目标;②把学习分解成各个独立的部分,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事先明确规定课程目标,有控制本位倾向,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 生成性目标(展开性目标、形成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杜威之“教育即生长”可谓是生成性目标之萌芽。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则进一步完善了这种理论:课程不应以事先规定的目标为中心,而要以过程为中心,即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而人本主义者则将其发展到极端。 表现性目标艾斯纳提出来。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结果开放。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反应,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①学习者的需要;②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③学科的发展。 课程目标的功能(一)导向功能(二)激励功能(三)激励功能 (四)测度功能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分类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教学目标的分类方式

布卢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序列,其中,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最为大家所熟悉。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知道: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例如,能够叙述牛顿三大定律。 ?理解: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例如,说出一个词的同义词 或近义词、对一个抽象概念举例、古文或外文的翻译等。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 (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括。例如,对数学公式含义的说明、对文章大意 的概括等。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例如,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 小球受到一个推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等。 ?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例如,运用运算法则解题、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安装电路电灯、法语教学中运用造词法写出一个单词不同词性的系列词汇等。 ?分析:把复杂的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例如,分析数学定理所给出的条件和结论、外语中复合句的构成成分、记叙文构成要素分 析等。 ?综合: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例如,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外语教学中,引导学生 通过所学的词汇归纳造词法等。 ?评价:对材料(如论文、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例如,能判断自己所证明的几何题目的正确性。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课程的概念与类型 1.课程的经典界定: ①课程即学习的科目:六艺. 其实质是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只关注教学的科目,不评价学生的情感陶冶、个性培养;只关注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逻辑,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动机及所学知识对于学生个人的意义。 ②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所有教学活动为目标服务. ③课程即教学计划:课程目标、内容、评价. ④课程即儿童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杜威. 以儿童为中心 这种课程观将课程的重心由学科和教师转移到了学习者身上,实现了课程本质由客体到主体的转变。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⑤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做中学. 活动产生经验,经验依赖于活动,儿童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者在活动中的各种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做中学”是儿童获得经验的主要方式。 ⑥hh 2.课程组织形态视角下的课程的类型:2种分类 ①主体与客体(学科与儿童) ②分与合 3.学科与儿童关系视角中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活动课程) ①学科课程(知识为核心):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如语文、算术、历史、音乐等) ②经验课程(儿童为核心): 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题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

织的课程。 经验课程的特点/优点: [1]以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基点 [2]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 [3]经验课程中,学习者的需要、动机、情感、态度的发展与其智力的发展同等重 要,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 [4]重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③hh 4.分与合关系视角中的课程类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①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②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5.课程功能视角下的课程的类型: 艾斯纳教授:从课程的功能出发,提出三种课程类型: ①显性课程:(正式课程/官方课程):即官方规定的外显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意 图的教育影响。 ②隐性课程:即非预期的教育影响。(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③悬缺课程:即学校应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也即存在于“理想的课程” 与“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是二者的差距。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与特质 6.幼儿园课程的界定:3种倾向类型 ①学科倾向的界定(历史) ②活动倾向(主导) ③经验倾向

1_课程教学论_答案

1、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的价值取向是()。 A、实证主义 B、泰罗主义 C、唯科学主义 D、普遍主义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普遍性目标”所体现的是“普遍主义”的价值观。 参见教材P149。 2、教学目标中要包括“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能观察到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准则”等,这在本质上是受()支配的。 A、“科技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普遍主义”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能观察到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准则”出之“行为目标”的经典著作《准备教学目标》。“行为目标”取向的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 参见教材P152。 3、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的一个范例。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行为目标”取向 C、“生成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参见教材P154。 4、“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这个教学目标的取向属于()。 A、生成性目标取向 B、普遍性目标取向 C、表现性目标取向 D、行为目标取向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梅杰认为典型的“行为目标”应该这样陈述:“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 参见教材P152。 5、“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布卢姆 C、艾斯纳 D、斯腾豪斯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参见教材P154。

说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

说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 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之后,我认为它的总体目标有以下几点: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

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

英语课程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

英语课程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设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一课程体系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优化学习过程。要在发展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较强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力求使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跨文化意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构成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程设计思路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建立和目标设计与实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英语课程总体目标 英语课程的目标设计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体现出更加清晰的三个层次,即:课程总目标,课程分级目标和课程分级标准。总目标提供目标的总体框架结构;分级目标在整体框架下按五个级别描述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表现;分级标准进一步细化总目标和分级目标,根据五大组成部分按主要级别描述各部分的标准;分级标准之间是递进和涵盖关系,高级别自动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课程总目标的框架结构与修订前相比在形式上没有变化,但其内涵较之前有所丰富,阐述也更清楚。课程总目标首先指出:要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对总目标核心的描述突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展现了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同时也凸显了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关于总目标、分级目标与分级标准 ?总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部分构成) ?分级目标(从五个构成部分对一级~五级进行目标的综合描述) ?分级标准(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描述二级和五级的能力标准,对语言技能描述一级~五级的能力标准。 (二)英语课程分级目标 分级标准力求概括性地从五个方面描述一至五级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由于概括性比较强,不可能面面俱到,一般可用于对整体级别水平的综合评价。但对于每个级别的具体教学和评价指导,应参照分级标准执行。 关于一至五级的分级目标请参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四、解读对英语分级标准的调整及原因 (一)分级标准的分类方式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要求,本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级别要求。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提出了五个级别的不同目标要求,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提出了二级和五级的目标要求。 “分级标准”中对总目标的五个方面的描述请参照下面的表格。 (二)对分级标准修订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音乐作为一个艺术学科,是美存在的重要领域。艺术的学科特点客观地决定了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也是音乐新课程中最重要的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始终抓住音乐美这个珍贵的内核,选择美的营养含量高的音乐作品,并深刻地挖掘音乐作品本身的审美因素,构建较高表现音乐美的标准。贯彻音乐审美的基本原则,使音乐教学过程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师生共同感受,体验、享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美的过程。 国民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是音乐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人的音乐素质需要构成以下四个方面: 1.音乐知识素质:即保证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所必须应用的音乐基础知识。如:学习和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音乐常见的结构,音乐体裁形式等。 2.音乐能力素质:即迅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听辨、歌唱、读谱、记写、演奏、创造律动等音乐能力。 3.音乐心理素质:即以音乐感受能力为核心的音乐记忆、音乐联想、音乐想象及音乐运动觉等音乐心理能力。 4.音乐文化素质:即音乐相关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如音乐史、音乐家生平等)以及接触记忆音乐作品的多少。 备课(教学设计)是教师的常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备好一节课不一定能上好一堂好课,但是备不好一节课一定上不出一堂好课,备课良好的质量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条件. 备课具体包括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起点、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确定测试题与习题、编写教案等环节和内容。 一、备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对象(学生)分析 教学目标教什么、学什么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活动如何教、如何学 教学设计教学媒体设计 测试题与练习题 形成性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 总结性评价设计 形成教案

数学课程课标

《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倾听与阅读思考与合作发现与应用整理与构建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 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看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肯定不对,一定用减法做了,因为1-3册只学了100以 内的加减法。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由此 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考性 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学习心理学与教学设计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L.W.安德森 教学是艺术,心理学是科学,目标分类学是目标建模工具 读书笔记

二〇一〇年一月 一分类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 1 绪论 在生活中,目标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和精力,并标明我们想要完成的任务。 1.1 需要分类学 一个教学目标的示例:“描述历史和文化影响与文化选择之间的联系”。产生如下问题: ?什么联系? ?什么影响? ?什么选择? ?描述是什么意思? “这些东西怎样帮助我们教得更好,怎样帮助学生学得更好?” 分类学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用来清晰的描绘目标是什么。同时,就像建筑图纸中所使用的标准图标、软件工程中的UML(建模语言)一样,在教师、教师培训人员、课程协调者、评估专家、学校行政人员之间的交流中起到标准表述语言的作用。 1.2 分类学应用 增强对分类学的理解,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教师传统上经常被教育、教学、学习问题所困扰。主要有四个最重要的组织问题: (1)在时间有限的学校和课堂里,学什么对学生是最重要的?(学习问题) (2)怎样计划和传递教学内容才能让大多教学产生高水平的学习?(教学问题) (3)怎样选择和设计评估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信息?(评估问题)(4)怎样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估三者之间保持一致?(一致性问题) 2 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和争论问题 2.1 目标的结构 泰勒提出“陈述目标的最有用形式是按行为类别和内容两个维度陈述,行为类别指意

欲通过教学发展的学生的行为类型;内容指学生的行为加以运作的教材内容”。

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 ?动词,描述我们意欲实现的认知过程(行动)。 ?名词,描述预期学生要学习或建构的知识(内容)。 2.2 目标的具体性 克拉斯沃尔和佩尼鉴别了三种具体性水平: 总体目标、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2.3 目标不是什么 不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或评估混淆: ?目标描述结果――希望的结果,希望的变化。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定义: 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课程目标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等四大规定性。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 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与任务指标。 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在课程实施中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1. 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2. 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3.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将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分为四种类型: 普遍性目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的需要,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洛克:绅士;卢梭:自然人。 仅体现为一般性原理,为实施者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广阔空间,但比较模糊,难于操作。 行为性目标;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基本特点:目标精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发展:博比特泰勒布卢姆 缺点:①忽视了难以测评、难以转化为行为的目标;②把学习分解成各个独立的部分,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事先明确规定课程目标,有控制本位倾向,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 生成性目标(展开性目标、形成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杜威之“教育即生长”可谓是生成性目标之萌芽。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则进一步完善了这种理论:课程不应以事先规定的目标为中心,而要以过程为中心,即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而人本主义者则将其发展到极端。 表现性目标艾斯纳提出来。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结果开放。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反应,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①学习者的需要;②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③学科的发展。 课程目标的功能(一)导向功能(二)激励功能(三)激励功能 (四)测度功能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分类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7年数学新课标(一)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已知集合A ={x |x <1},B ={x |31x <},则 A .{|0}A B x x =U D .A B =?I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31x <可得033x <,则0x <,即{|0}B x x =<,所以{|1}{|0}A B x x x x =<

色部分的概率是 2 2 1π π 24 8 a a ? =,选B. 秒杀解析:由题意可知,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即为黑色部分面积占整个面积的比例,由图可知其概率p满足 11 42 p <<,故选B. 【考点】几何概型 【名师点睛】对于几何概型的计算,首先确定事件类型为几何概型并确定其几何区域(长度、面积、体积或时间),其次计算基本事件区域的几何度量和事件A区域的几何度量,最后计算() P A. 3.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1 p:若复数z满足 1 z ∈R,则z∈R; 2 p:若复数z满足2z∈R,则z∈R; 3 p:若复数 12 ,z z满足 12 z z∈R,则 12 z z =; 4 p:若复数z∈R,则z∈R. 其中的真命题为 A.13 ,p p B. 14 ,p p C. 23 , p p D. 24 , p p 【答案】B 【考点】复数的运算与性质 【名师点睛】分式形式的复数,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成i(,) z a b a b =+∈R的形式进行判断,共轭复数只需实部不变,虚部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即可. 4.记 n S为等差数列{} n a的前n项和.若 45 24 a a +=, 6 48 S=,则{} n a的公差为A.1 B.2 C.4 D.8 【答案】C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