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与学科建设创新
14 知识生产的模式Ⅱ与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案例分析
知识生产的模式Ⅱ与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案例分析作者:文东茅, 沈文钦, WEN Dongmao, SHEN Wenqin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100871刊名:北京大学教育评论英文刊名: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年,卷(期):2010,08(4)被引用次数:2次参考文献(17条)1.Cloete,N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Global Pressures and Local Realities 20062.Ziman,J Postacademic Science:Constructing Knowledge with Networks and Norms 19963.B(o)hme,G Finalization in Science 19764.Funtowicz,S.O;Ravetz,J.R Science for the Post-normal Age 1993(07)5.Etzkowitz,H The Second Academic Revolution and the Rise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外文期刊]2001(02)6.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 20087.亨利?埃茨科威兹;周春彦三螺旋 20058.Gibbons,M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19949.OECD University Research in Transition 199810.Enders,J;De Weert Science,Training and Career:Changing Mode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Labour Markets 2004(02)11.Tuunainen,J Reconsidering the Mode 2 and the Triple Helix:A Critical Comment Based on a Case Study 2002(02)12.Van Aken,J.E Management Research as a Design Science:Articulating the Research Products of Mode 2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Management[外文期刊] 2005(01)13.Gray,M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Social Work:The 'Gold Standard' of Mode 2 200814.Jacob,M Managing the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Mode 2 Knowledge Production 2001(02)15.Gibbons,M Universities and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Government 200016.D.E.司托克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 199917.华勒斯坦;刘锋开放社会科学 1997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1.丁小浩.DING Xiaohao北大教育经济研究:30年的起承转合[期刊论文]-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08(4)2.程介明.CHENG Jaiming走向明天的教育学院——对北大教育学院的一些观察[期刊论文]-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08(4)3.陈洪捷.CHEN Hongjie北大高等教育研究:学科发展与范式变迁[期刊论文]-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08(4)4.叶菊艳.YE Juyan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近亲繁殖"防范制度的演变及其启示[期刊论文]-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08(1)5.王伟宜.WANG Weiyi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变迁研究[期刊论文]-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08(4)6.赵炬明.ZHAO Juming高等教育研究科学化——对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一点感想[期刊论文]-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08(4)7.龚放2005~2006年我国教育学期刊影响力评价——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期刊论文]-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1)引证文献(2条)1.张红霞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研究范式转变带来的挑战[期刊论文]-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1(3)2.邹应贵知识生产的模式Ⅱ对教育技术研究转型的启示——以TPCK为例[期刊论文]-中国电化教育 2012(5)本文链接:/Periodical_bjdxjypl201004006.aspx。
高质量学科群发展的知识逻辑及生态优化
高质量学科群发展的知识逻辑及生态优化作者:罗生全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22年第06期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科学上的每一次进步都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深刻影响教育的发展走势,高精尖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原创性成果的涌现都离不开学科的交叉融合及其知识贡献。
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到,加快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需要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问题组建学科群,主干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发挥凝聚辐射作用,各学科紧密联系、协同创新。
一所大学的成功可以归功其卓越的战略规划,而学科发展规划是这一规划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流学科组织模式创建是我国应对国际国内双格局变革的重要举措,但如何最大化发挥其组织效益以迎接新一轮的科学革命挑战,又需要新的内涵阐释。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统领教育事业,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教育强国。
以高质量为标尺建设学科群已然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题中之义。
何谓高质量学科群?高质量学科群发展的知识逻辑是什么?如何对高质量学科群发展进行生态优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廓清当前建设高质量学科群所面临的一些误区,本文意在尝试回应。
高质量学科群是由高质量和学科群两个概念组合而成。
质量本身是质与量的一个函数概念,是事物自身属性与对象性主体合意性的一个关系表达。
高质量是质量的一个状态性描述,是以满足人民现实需要为目的的满意性质量。
教育的高质量本质是人的高质量,是以“立德树人”为价值统摄的事实反映;学科群是对学科发展表现的一个概括性表达。
学科建制意识的觉醒,导致现行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这既固化了学科的组织壁垒,又阻碍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创生和人才培养。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学科建设模式创新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学科建设模式创新马廷奇;许晶艳【摘要】自现代大学产生以来,知识生产模式先后经历了从模式1、模式2到模式3的转型.相应地,学科建设模式也经历了从单一学科、跨学科以及超学科的演变.在现代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过程中,学科建设面临封闭性与开放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性与公益性等知识生产要素之间的矛盾和困境.实践中,应从学科建设理念、学科体系、学科组织等方面推进学科建设模式创新,以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新要求.【期刊名称】《研究生教育研究》【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6页(P66-71)【关键词】知识生产模式;学科建设模式;模式转型【作者】马廷奇;许晶艳【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3知识生产模式即知识生产和创造出来的方式,是解释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框架[1]。
随着时代特征的演变,知识生产自洪堡创建柏林大学以来经历了由模式1到模式2再到模式3的逐渐转型。
学科作为已有知识范畴的一种组织和管理状态,以及知识体系的专业化形式也在发生相应的演变。
实践中,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的关键机构,其学科建设模式也要突破原有路径以及体制机制的制约,以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要求。
一、知识生产模式与学科建设的相关性分析“知识是永恒的,学科却只能是历史的。
”[2]知识是学科的逻辑起点,学科是探索知识过程中知识的暂时分类,在探索知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关于知识生产的规律性框架,即知识生产模式[1]。
因此,知识生产模式与学科建设紧密相关,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一方面,学科建设有助于总结知识生产规律,进而促进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另一方面,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有助于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学科建设为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而进行适应性变革。
自洪堡创建柏林大学以来,知识生产经历了由模式1到模式2再到模式3的历史与实践的逻辑演变过程。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发展趋势研究
1983年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被列入学科专业目录以来,学科建设在我国如火如荼展开,数十年来逐渐生根发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无经验可循,只得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学及其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经济的快速增长、技术的变革、社会问题的解决都要求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期,学科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学科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危机。
一、研究内容(一)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潘懋元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预见性地提出“不能把大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来教育”,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完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他建议建立一门新的学科———高等教育学。
1978年,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在厦门大学创建,为高等教育学这一新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迅速发展起来。
(二)高等教育学是学科还是领域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的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独立学科,而国外学者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学是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与普通教育学一样,高等教育学也存在着“合法性”危机,即这门学科有被分支瓦解的危险[1]。
潘懋元教授认为:“高等教育既是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一门走向成熟的学科。
”[2]我们认为,学科有独立的知识体系,而研究领域指的是学术范围。
(三)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危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危机即学术危机与制度危机。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调整了学科体系,在一级学科改革的背景下,国家有意强化一级学科建设,将二级学科弱化为发展方向,把学科建设的主导权下放到学位授予单位。
这是高等教育学面临的制度危机。
高等教育学的学术危机指的是,高等教育学没有独立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都是从其他学科借鉴而来的,也没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独立的学科基础理论。
(四)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具有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的重要特征。
有组织科研:高校科研育人的有效组织模式
[摘要]有组织科研是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具有明显的导向性、育人性、协同性和交叉性。
高校有组织科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科研育人的有效组织模式,有助于培养师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高校加强有组织科研,要聚焦科研范式的变革、科研选题方向与科研过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科研评价机制的改革。
[关键词]高校;有组织科研;科研育人;组织模式[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16-0005-04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在持续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的基础上,强化有组织科研[1]。
新时代我国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比以往更加强烈,同时高校也被赋予了更大的使命与责任。
有组织科研是高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推进科研育人的有效组织模式。
一、高校有组织科研的相关概况(一)高校有组织科研提出的背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精度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各国纷纷围绕科技创新采取有力措施。
在科技史上最为著名的报告《科学:无止境的前沿》发表75周年之际,美国国家科学院2020年出版报告《无尽的前沿:科学的下一个75年》,报告将“有组织的科学研究”纳入未来科技规划布局[2]。
2021年,俄罗斯政府发布的《俄罗斯长期基础科学研究计划(2021—2030)》强调,要提高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意义和需求度[3]。
新时代以来,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战略高技术领域、高端产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我国新型研究型大学校园空间初探
0 引言大学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知识生产机构,知识生产模式变革是大学演进的根本内驱力。
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在1995年出版的专著《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中论述了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模式Ⅰ”即过去的知识生产模式,是纯学术的、学科导向的,可以理解为在缺乏具体的应用导向下,在象牙塔里发掘新知识;“模式Ⅱ”的知识生产是面向现实需求、面向产业应用的,可以理解为在应用情景中进行知识生产,研究的问题来自实际需求或某个具体问题。
“模式Ⅰ”向“模式Ⅱ”的转型,推动了新型研究型大学(accelerated research universities),也称为新兴大学(university startups)的发展。
新型研究型大学强调学科交叉,注重工程和技术、知识转移和应用开发,以及与产业的合作,在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我国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概况与校园建设1.1 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98年“985计划”实施后,很多大学将定位调整为研究型大学,之后研究型大学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研究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因顺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的需求,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各地崛起了一批新型研究型大学。
2010年创立的南方科技大学,开启摘要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推动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近三十年来,世界各地涌现了一批颇具实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我国也出现了以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两所“双一流”大学为代表的多所新型研究型大学。
我国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在校园规划建设上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各具特色,在校园空间上又体现出相当的共性:在空间建构上体现了集约化的校园格局特征和复合化的校园功能特征;在空间情境上致力于建构高效的科研—教学—学习连结体与宜人的生活—交往—学习共同体。
知识生产模式下地方高校区域性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优化
Path Optimiz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in Regional World-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under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l
作者: 王琳博[1];黄俊操[2]
作者机构: [1]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研究所,重庆万州404047;[2]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事处,重庆万州404047
出版物刊名: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5-124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主题词: 知识生产模式;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摘要:建设区域性一流学科是地方高校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应然行为,也是地方高校提升办学实力的实然目标.通过对西南地区87所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研究发现:从知识生产模式理论分析,地方高校是知识的主要生产场所,教师群体是知识的重要创造者,学生个体是知识的直接传承者,地方企业是知识的有效评估者,地方政府是知识权益的维护者.地方高校、学科教师、学生个体、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生产、创造、传承、评估和维权的循环系统.地方高校在推进区域性一流学科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学科教师不足以支撑一流学科发展目标的重任;学生个体不符合一流学科建设实践逻辑的要求;社会组织未形成一流学科多元主体共治的机制.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视角,从知识资本角度、人才培养层面、知识权益保障上提出了地方高校推进区域性一流学科建设的有效路径.。
新文科之何为新、新在哪、如何新——知识生产模式3的视角
第3期2023年5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3May 2023[收稿日期]2023-01-15[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我国现代产业学院治理能力测度及体制机制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2M712660);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高等教育目的导向的多元质量评价研究”(项目编号:QN2020010)。
[作者简介]张金丹(1995-),女,江西上饶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杜运潮(1990-),男,湖北黄冈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新文科之何为新、新在哪、如何新———知识生产模式3的视角张金丹1,杜运潮1,2(1厦门大学,福建厦门 361005;2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摘 要]新文科的有效推进需要在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回答3个关键问题:何为新、新在哪、如何新。
从知识生产模式3的视角来看,新文科之“新”并非全新之新,而是创新之新。
新文科之“新”主要体现在内容之新、主体之新、境遇之新、目标之新等4个方面,需要搭建多维聚合集群,在融合与守正的平衡中建立起具有中国学派特色与世界眼光的新文科。
[关键词]新文科;知识生产模式;新文科之“新”;中国学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3-0001-06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23 03 001 2018年10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 0,吹响了建设新文科的号角。
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
新文科建设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格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1]。
基于案例研究的研究型大学科研生产模式与机制创新
一、文献评述
高校科研生产模式和机制的研究视角多聚焦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知识生产模式 系列理论,如模式 1、模式 2和模式 3的讨论,该理论视角主要围绕知识生产这一活动本身探究其内在机 理;二是教育经济学视角,关注科研生产投入与产出的机制;三是组织和制度理论中多元治理模式和系统 论视角,主要考量学术生产治理结构和机制及其对科研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科研生产模式;科研生产机制;学术自治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800(2018)04-015-10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提升国家或组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驱动力。高校 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力量,知识创新是高等学校的重大使命。[1]26-27高校的科研水 平是既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双一流”建设质量的检验标准之一。提升高校科研生产力 和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高校学科内涵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知 识生产方式的变迁,现代科学呈现高度分化和跨界融合双向发展的趋势,高校科研活动的社会化、规模 化、协作性和集体性特质明显,[2]参与科研生产活动的主体日趋多元,形成“大学 -产业 -政府 -社会”构 成的“四重螺旋”。高校科研生产的构成要素、组织模式和推进机制也体现出更为复杂、多样和弹性的特 征。与此同时,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应用型大学因其发展定位不同,科研的功能取向和资源布局也存在较 大差异。在此背景下,需要通过分类研究高校科研生产的创新实践和学术治理体系改革,为“双一流”建 设、高校科研生产提质增效和学术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机制的有益借鉴。
新文科建设与知识生产能力提升——以人类学
首先,学科的研究对象划分人为地切断了事物之间的密切关联性。学科设置最 基本的方法是把自然和社会进行分类,将其分别划归为各个学科的专属研究对象。诸 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神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均按 此标准划分而成。众所周知,世界万物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其 中社会现象之间及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联性更为复杂。将各类自然和社会现 象割裂开来归至不同学科的专属研究领域,形成学科之间井水不犯河水的“疆域化” (territorialisation),极易引导研究者和学习者把研究对象从相互联系的存在状态中抽离 出来学习与分析,被细分了的学科“一叶障目”,导致知识面的窄化和片面化。
·பைடு நூலகம்·
新文科建设与知识生产能力提升
渐远,呈现出明显的“异化”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地 指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也包含着积 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所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 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形式。分工越发达,积累越增加,这种分裂也就发展得越尖锐。”1 这一对社会分工的反思,同样适用于学科的分化和细化,即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分工。
关键词:新文科;学科;知识生产;“从实求知”;知识建构
作者何明,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昆明650091)。
近年来,新文科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展开,成为高等学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的重要议题和共同实践,在不长的时间内井喷式地涌现出大批案例。其中多数具有实 质性的创新价值,但也存在根本性问题无人问津、实质性议题讨论不深、学理性分析 不足等缺憾。鉴于此,笔者不揣冒昧,拟以人类学(anthropology)和民族学(ethnology)1 的知识生产为中心,探索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和路径,求教于大方之家。
利用学科会聚机制促进高校学科建设
立 ,将 成为人们 价值评 价、价值追求 的评 价标准 ,将支 配和制 约人们 的行 为模 式 。在科技 创新 活动 中,价值 观对人们 的研究
兴 趣 和 研究 方 法 产 生 强 烈 的影 响 。
3 . 结 语
的 相 互 融 合 形 成 的 学 科会 聚 。 2 .促 进 高 校 学 科 会 聚 建 设 的 策 略 本 文将 探索构 筑创 新平 台促 进 学科 会聚 的一 些有 效 途径 , 并 为促 进 学 科会 聚建 设 和发 展 提 供 一 些 建 议 和 策 略 。 2 . 1以非 传 统 知 识 生 产 方 式 为 平 台 ,推 动 学科 的知 识 会 聚 知识的会 聚是各 种 知识 相互 的融合 、渗 透 、交叉 和 集成 。 但是 ,长期以来 ,传 统的知识生产体现 了划 “ 科” 而治 的观念 , 学科之间互相 “ 沟通” 较少 ,以单 一学科 为基础 的知识生 产存 在着清晰的界 限和特定 的分工 。因此 ,学科 之间牢 固 的壁 垒 日 益 受 到 来 自科 教 界 内 部 与 外 部 的 挑 战 ,使 得 以 单 一 学 科 为 基 础 架构的传统知识生产模式 越来越 渐不适 应人才 培养 的多样 化需 求 、社 会 问 题 的 复 杂 化趋 势 和科 学 技 术 发 展 的综 合 化 需 要 。 因 此 ,我 们 要 有 效 地 利 用 产 业 、大 学 和 政 府 的 三 螺 旋 结 构 体 系 所 提 供 的平 台 和 国 家 创 新 系 统 的 构 建 ,实 现 资 源 共 享 、优 势 互 补 、共 同发 展 ,打 开 知 识 生 产 的 “ 孤 岛性 ” 壁 垒 ,为 学 科 会聚的非线性相互作 用提供更 多的可能性 、更大 的发展空 间 , 促进我 国高校学 科会 聚建设 的发展 。以企业为 主体 、市场 为导 向,构建 国家创新 系统和 三螺旋 战略联盟 ,这样可 以促进 技术 会 聚 与 学 科 会 聚 之 间 的 协 同创 新 、 良性 互 动 。 这 种 以 技 术 会 聚 与学科会聚协同创新 为主要 特征 的产学研 合作模 式 ,是推 动知 识 会 聚 和 交 流 ,迅 速 提 升 国家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和 自主 创 新 能 力 的 重 要 途 径 ,是 建 设 国家 创 新 体 系 的 重要 手段 。 2 .2利 用 组 织 交叉 ,增 强 学 科 会 聚 学 科 的 会 聚 也 是 各 个 组 织 机 构 的 人 才 资 源 的 会 聚 。世 界 领 先 的综合型大学 ,经常是 世界性 的人 才会聚交 流 的中心。这就 要 求 各 个 大 学 与 企 业 、研 究 机 构 之 间 要 建 立 开 放 性 的 国 际 化 人 才 互 相 流 通 的 渠 道 ,打 破 组 织 间 的 界 限 壁 垒 ,实 现 科 技 合 作 、 构建人才相互流通 的平 台,集 成 国内外各个 组织机 构 的人 才资 源优势 ,从而有效推动多学科会聚发展的有效途径 。 高 校 在 大 力 加 强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建 设 和 落 实 、贯 彻 建 设 创 新 型 国家 的 发 展 战 略 过 程 中 ,要 以 提 升 自主 创 新 能 力 为 核 心 ,加 速交叉科研 成果 的实 际应用 ,利用组 织交叉 实现组 织间 的联盟 与合并 ,实现人才 的互相 流通 ,从 战略高度 上合理 配置各 个组 织 机 构 的 人 才 资 源 的 科技 力量 ,从 而 形 成 多 学 科 通过整合不 同学科 的价 值 即通过不 同学科 的信念 、 价值导 向和追求 等聚融合 ,形 成新 的价值 观 ,从而影 响从事 科 学 活 动 的 研 究 人 员 的 活 动 方 式 ,实 现 学 科 的 完 全 会 聚 ,V = )。除 了这 四种 基 本 形 式 外 ,还 有 这 四 种 基 本 之 间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建设探讨
摘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化课程体系、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迭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实施现状,结合智能化制造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就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路径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建设和创新提供参考,以更好地助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交叉学科技术;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建设探讨⊙ 孔艳丽(黄河科技学院)引言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快速扩张,各行业均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就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新产业不断涌现,行业进一步细化发展,社会和企业对综合型创新型人才需求缺口快速扩大。
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掌握多门交叉学科知识,能适合综合岗位要求、理论和实践能力突出的新型工科人才。
也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教育部将产学研合作列为了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改革的重要方向,要求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高校还应该关注新时期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态势,对接区域工业经济生产现状,了解企业的痛点,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更多理论与实践能力过硬的、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的人才。
产学研研究既是高校人才改革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办学层次的重要契机。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与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深入企业基层,了解企业生产痛点,组织科研沙龙,成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层次。
如何依托学校的资源优势,构建基于本校优势学科的产学研模式,强化与企业的互动联系,开拓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促进校企之间的双赢发展,对于企业、社会以及高校长远发展均有着重大意义。
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产学研发展模式解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传统工科教学中,课程结构有着清晰明了的划分,人才培养与技术岗位刚性对接。
但是新时代背景下,需求更多的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更为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培养。
知识生产模式II中的跨学科研究转型
知识生产模式II中的跨学科研究转型作者:张庆玲来源:《高教探索》2017年第02期摘要:知识已成为这个社会的一种普遍形态,而跨学科性是知识生产模式2最主要的特征。
从模式1到模式2的知识生产方式主要发生几个转向:知识生产属性的转向:从自治到自反;知识生产场域的位移:从大学到社会机构;知识生产过程的情境性:从知识导向到问题导向。
模式2的变化对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建制、师资配置和学生培养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跨学科研究的转型需要开放组织边界、构建多元化跨学科单位;以情境化为纽带,创新教师流动机制;扩宽学生交往,发展个体意义建构。
关键词:知识生产;模式2;跨学科研究;应用情境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指出,我们正在进入知识社会,知识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有知识的人将成为社会的主流。
在这种新的社会形态中,知识作为“一种基本资源”,将成为“社会的中心”,以及经济和社会行为的基础。
[1]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网络信息普及化以及学术商业化的进程,知识已成为这个社会最重要也最为普遍的存在,知识的普遍性同时也带来了知识形态的转型。
迈克尔·吉本斯等人在《知识生产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2”的概念。
知识生产模式1到知识生产模式2的转变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后工业社会最普遍的特征。
在模式1中,设置和解决问题的情境主要由一个特定共同体的学术兴趣所主导。
而模式2中,知识处理是在一种应用的情境中进行的;模式1的知识生产是基于学科的,而模式2则是跨学科的;模式1以同质性为特征,而模式2则是异质性的;在组织上,模式1是等级制的,而且倾向于维持这一形式,而模式2则是非等级化的异质性的,多变的。
[2]知识生产模式2宣告了一个新的科研模式的到来,知识形成于应用情境,也实现了由“科学”文化到“研究”文化的转变,科学人员是在一个领域而不是一个学科中工作。
学科和知识本来就是相互寄生的存在,知识是学科划分的基本材料,学科则是知识发展的组织化形式。
知识生产模式3背景下的高校通识教育超学科发展——以计算机通识教育为例
知识生产模式3背景下的高校通识教育超学科发展——以计
算机通识教育为例
周萱
【期刊名称】《江苏高教》
【年(卷),期】2024()4
【摘要】以计算机通识教育为例,结合知识生产模式更替展现高校通识教育发展历程。
通过分析计算机通识教育的一般特性和发展困境,形成高校通识教育超学科发
展内涵,确定计算机通识教育中的超学科命题。
高校通识教育以高素质人才作为逻
辑起点,围绕高素质人才发展形成逻辑主线,聚焦知识迁移、创新能力、意识形态,结合知识生产模式3核心要件,形成知识分形创新生态系统。
在高校计算机通识教育
创新建设行动中,强化计算机通识教育部门育人职能,提高教师、学生、课程的黏合度,并于过程中创造衍生价值。
【总页数】10页(P72-81)
【作者】周萱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计算机学院;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江苏高教》高等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TP399
【相关文献】
1.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浅析r——以哈尔滨华德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为例
2.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本科生学业指导模式研究——以计算机学科为例
3.通识为"体" 专业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基于全球化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新闻传媒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之一)
4.生态文明视角下高校环境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史为例
5.通识教育理念下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之镜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校应用型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和若干建议
我校应用型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和若干建议为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继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之后,福建省教育厅于2017年6月再出新举措,集中力量建设100个应用型学科,以提高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
厘清应用型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深化对应用型学科建设的认识,有助于加快我校转型发展。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在高等教育办学中,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两个永恒的话题,一个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一个以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为目的,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主要源于学科与专业的区别与联系:1. 学科与专业的区别第一,概念内涵不同。
学科侧重于以科学知识的分类而形成的组织,而专业则是一种课程的组织形式。
第二,目标不同。
学科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学科以本学科研究的成果为目标。
专业则是把培养为社会服务的各行各业专门人才为己任,适应社会不同部门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第三,构成要素不同。
专业的构成要素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中的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学科的构成要素是知识单元,知识单元的系统化构成了知识体系,即成为学科。
第四,划分原则不同。
学科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发展逻辑的原则进行划分,而专业则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求来设置的,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
2. 学科与专业的联系:第一,交叉关系:专业是对学科知识的切块重组。
一个学科可以组成若干专业,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
第二,依存关系: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基地。
第三,课程中介:学科与专业的联系以课程为中介来实现。
总之,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工作,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学科建设是学校办学的“亮点”工作,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发展性、选择性。
两者都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既要在专业建设的平台上,有重点地进行学科建设,也要注重围绕课程建设与校园学术氛围的营造两方面进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结合。
“产教融合、学研联动、专创协同”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基金项目:河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产教融合㊃学研联动㊃专创协同:面向新经济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1JGLX055)㊂作者简介:刘威(1984-),男,河南商丘人,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物流产业经济㊂8㊀结语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 高等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 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㊁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 ㊂劳动意识㊁劳动观念以及劳动教育的自觉性,都与责任伦理具有密切的关系㊂医学院校的劳动教育教师不但要提高责任伦理意识,还应当加强责任伦理生活的自我检视,这也是一个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高的过程㊂要对照劳动教育教师的角色要求,对照相关的责任伦理规范,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㊂责任伦理可以引导行为主体向既定目标不断迈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随时修正和完善自身行为㊂探讨医学院校劳动教育教师的责任伦理,强化劳动教育教师的责任观念,有助于提升劳动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医学院校劳动教育教学的工作水平,实现劳动教育的预期目标,为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㊂由于重视程度不高㊁内容设计缺乏系统性,高校劳动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㊂建设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责任伦理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有利于从提升师资水平角度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医学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㊂参考文献[1]马克斯㊃韦伯.以政治为业[M ]ʊ马克斯㊃韦伯,著.王容芬,译.伦理之业:马克斯㊃韦伯的两篇哲学演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刘俊玮,尹旭.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22,(14):33-37.[3]赵蒙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与实践进路[J ].现代教育管理,2022,(02):38-47.[4]李丹,闻凤辰.完善新时代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J ].中国工运,2020,(04):58.[5]赵伟.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157-164.[6]罗建文,李爱军.劳动教育厚植美好生活内涵的文化基因[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05):150-158.[7]王飞,车丽娜,孙宽宁,等.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反思[J ].中国大学教学,2020,(09):75-79+85.产教融合㊁学研联动㊁专创协同 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为例刘㊀威㊀李凤廷㊀张㊀艳(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㊀要:新经济呼唤新商科人才,新商科人才培养也必须与新经济㊁新技术㊁新模式紧密衔接㊂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围绕 产教融合㊁学研联动㊁专创协同 三个维度,提炼了面向新商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重点总结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创新路径与成果应用,进而为服务新经济㊁培养新商科人才提供参考借鉴㊂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新文科;新经济中图分类号:F2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20.043㊀㊀在当今的数字经济时代,社会的生产方式㊁组织形态㊁商业模式㊁金融范式㊁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变,传统商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㊂新实践水平总是领先于商科教育水平,以会计㊁财务管理㊁工商管理㊁市场营销㊁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为代表的传统商科,如何应对商业新伦理㊁新技术㊁新需求㊁新实践的挑战,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新商科人才,是当前新商科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命题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探索培养具有 持续发展㊁批判性思维㊁创新能力㊁分析技能㊁人际沟通 五大能力的 新商科 人才㊂依据学校商科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面向物流管理㊁电子商务和粮食三大行业,以人才链㊁产业链和创新链 三链协同 为总体目标,树立符合河南特色㊁区域实际的新商科专业办学理念和定位㊂1㊀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1.1㊀新商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一是结合河南工业大学定位㊁学校和现有商科专业㊃521㊃的特点,制定了 大数据分析+物流管理 智能+会计 数据挖掘+电子商务 的特色化㊁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二是根据社会对网络营销推广㊁供应链建模和物流运营管理等紧缺岗位的状况,与世界工厂网㊁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㊁顺丰快递等企业联合,共同制定新商科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融入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㊂1.2㊀新商科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根据 新商科 的特点,组建一支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㊁专业技术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师资队伍㊂首先,引进一批拥有跨学科教育背景的高层次自有教师,共引进大数据分析方向教师2人㊁数据挖掘方向教师1人㊁联网+方向教师2人㊁系统控制方向教师2人㊂其次,升级改造传统教研室,组建课程团队㊂学院组建16个专业基础课课程团队,以课程为单位组织教学,选拔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召集同一门课的教师相互协作,提高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寻求课程教学的新发展㊂再次,对现有师资开展培训,或组织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共派出4名青年博士教师到河南省发改委㊁河南省工信厅㊁郑州市工商局等单位进行挂职,使师资队伍从单一专业型向跨学科复合型转变㊂另外,还从顺丰速运㊁北京络捷斯特㊁三全食品㊁郑州良运等头部企业聘用一批兼职产业教授,使得师资队伍学科结构多样化㊁高端化㊂1.3㊀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构建依据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基于OBE教育理念,探索出基于产教融合 学研联动 专创协同的 一核多能㊁层级递进㊁三驱动㊁五融通 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新模式㊂(1) 一核多能 :立德树人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㊂ 多能 :数字分析素养㊁战略思维能力㊁批判创新精神㊁社会责任意识㊁沟通协调能力, 五大 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㊂(2) 层级递进 :贯彻 宽口径㊁厚基础㊁重应用㊁强特色 理念,构建工商管理大类平台㊁专业平台(电子商务㊁物流管理㊁会计学㊁工商管理㊁市场营销㊁人力资源㊁供应链管理)㊁个性化平台(学术拔尖类㊁就业创业类)层级递进人才培养方案㊂(3) 三驱动 :遵循 产业需求 专业基础 专业特色 个性化发展 的新商科人才培养逻辑,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以学研联动为内生推力,以专创协同为外部拉力,充分发挥产教融合㊁学研联动㊁专创协同的三重驱动效果㊂(4) 五融通 :实现新商科人才 学(理论学习)㊁练(模拟演练)㊁赛(学科竞赛)㊁训(管理实训)㊁创(创新创业实作) 五个维度相互融通,构建学校㊁政府㊁企业㊁社会等多层次融通体系㊂本成果经过精心建设,形成专业特色鲜明㊁专业与课程建设成果丰硕㊁高素质师资队伍㊁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竞争优势显著,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大批优秀管理人才,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商科人才培养基地㊂2㊀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2.1㊀深化产教融合,推进 校内教学+校外实践 联动式教学以人才链㊁产业链和创新链 三链协同 为目标,先后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4832)㊁顺丰速运(湖北顺和丰快运有限公司)㊁郑州良运粮食口岸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产教融合协议,聚力打造了河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㊁中国物流学会优秀产学研基地㊁CSCMP供应链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产教融合平台㊂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获批了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河南工业大学 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共建(Lamasoft)长风供应链建模工程创新基地㊁供应链建模工程创新实践基地㊁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合作基地,双方在人才培养㊁课程开发㊁实验室建设㊁培训认证㊁师资能力㊁对外推广等方面共同投入资源,探索建立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㊁开发实践教育资源㊁建设实践教育师资㊁规范实践教育管理㊁丰富实践教育形式㊁共享实践教育模式为内容的 六位一体 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育培养模式㊂与顺丰速运(湖北顺和丰快运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深度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发起成立 顺丰快运物流运营管理未来之星训练营 ,旨在瞄准企业紧缺的物流运营管理高端人才㊂通过严格的校内选拔和企业面试,25名入围学生修读了企业高管讲授的16门课程(共计21个学分),17名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入企业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顶岗实习㊂与郑州良运粮食口岸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基地建设协议,建设多学科融合㊁多团队协同㊁多技术集成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高校人才㊁学科㊁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㊂合作双方在共同研发的基础上,结合国家㊁河南省和行业发展需求,有选择地共同申请㊁承担政府计划项目㊂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联合申报政府或行业的科技平台㊁创新团队㊁重点及新兴交叉学科㊂2.2㊀突出学研联动,以创新成果产出为导向,实施 案例分析+学术研讨 研究性教学将国家相关政策㊁企业运营实践㊁管理前沿成果㊁教师的学术研究课题等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案例分析㊁学术研讨等互动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利用前沿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撰写报告㊁演讲答辩㊁团队合作等能力㊂立项建设2个校级㊁2个院级创新实验班,推行学业导师制,组建 高学历+高职称+高学术水平 导师团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差异性,每位同学可以选择一名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国家级课题主持人㊃621㊃为指导老师,一对一指导学生读书㊁思考㊁写作,每位导师指导在校学生原则上总数不超过8人㊂通过讲座㊁沙龙㊁读书会等多途径实现研究性学习,鼓励并资助学生参与国内外各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㊂学生加入导师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术小论文,鼓励参与科研课题,参与专业竞赛㊂以科创项目㊁导师项目㊁企业导师项目㊁校企合作项目等为驱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㊂2.3㊀强化专创协同,推进专业知识向 专业知识+创新创业 知识谱系有序拓展以思政㊁专业+创业和科研等案例为线索,以教学和学习方法改革为驱动,以基层教学组织㊁一流课程建设为支撑,通过集体备课㊁教师互评㊁督导反馈等形式,将课程间的松耦合转变为紧关联,形成内容融通的课程谱系㊂围绕专创协同,建设河南省 专创融合 特色示范课程供应链管理㊁校级精品公选课创业训练等一批特色课程㊂在第二课堂实践/实训中聚焦强基笃行,结合学生的学业/职业规划和行业发展需求,变革传统的实验内容,适时适当的开发设计性㊁创新性㊁综合性实验,实现课内专业知识与双创知识之间㊁课外与其他专业核心课之间的融通与渗透,推进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转化能力㊂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综合创业比赛,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力㊂结合用人单位㊁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引入企业导师,在校内外实习实训中强化学生创新方法的运用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具备将学科竞赛中呈现的各类优秀项目㊁作品适度适地转化成创业项目㊁创业产品的意识,发挥专业课程所提供的技术和技能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㊂2.4㊀坚持内外并举,打造了学科交叉融合㊁校企联合的教学团队在面向社会需求岗位的㊁以项目课程为载体,构建了以校外企业课程和教师为主的新商科教学团队㊂建立 双师制 ,聘请企业导师参与制定课程教学目标㊁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邀请企业导师参与课程教学,把企业运营实际纳入课堂教学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㊂目前,学院已聘任23位创业导师,结合物流运营管理未来之星训练营㊁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行业学院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350人次,累计课时达400学时㊂2.5㊀注重学以致用,实行连接社会岗位急需㊁校企联合培养㊁职业资格认证的贯通式培养主动适应新技术㊁新经济㊁新业态,以行业需求和企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结合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开展 物流服务师 电子商务师 供应链建模工程师 供应链管理师 共4个专业(职业)技能认证,扩展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和知识储备,打通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 最后一公里 ㊂截至目前,共有112名学生获得 物流服务师 认证,67名学生获得 电子商务师 认证,18名学生获得 供应链建模工程师 认证㊂3㊀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应用3.1㊀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的反向设计理念,课程体系日趋完善,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以新商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在修订5个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百余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㊂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教研成果丰硕,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新文科项目1项,发表相关教改论文4篇㊂电子商务㊁物流管理㊁会计学共3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专业获评省一流本科专业㊂3.2㊀协同育人特色鲜明,实践创新成效显著先后与国内行业龙头或知名企业㊁世界工厂网㊁中钢网㊁德邦物流㊁顺丰物流等3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协同开展多维度实践创新教育㊂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打造本科生进导师科研项目的科研课堂㊁建立课外竞赛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综合类和专业类课外科技竞赛,以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㊂依托学院电子商务㊁物流管理㊁会计学㊁工商管理㊁供应链管理5个本科专业,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学生近两年来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在国家级㊁省级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奖35项,学生专业竞赛参与率达到60%;1名学生被团中央授予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在校生注册公司15家,2名学生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㊂3.3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育校内外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团队通过新商科课程体系的建设,打造体现学科交叉特色的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团队,健全课程教师评价制度,鼓励教学团队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的创新㊂以 顺丰班 等实验教学小组为抓手,打造 实务导师+专业教师 双师型队伍㊂其中,河南省教育厅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2人㊁秘书长1人㊁委员1人,获省教学名师1人,省教学标兵1人,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黄大年式教学团队3个,校长教学质量奖3人,中国青年创业导师1人,挑战杯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2人㊂参考文献[1]刘同超.循证视角下的新文科经管类专业改革路径研究[J].林区教学,2023,(04):45-48.[2]陈琳,张希雅,樊莎莎,等.多维度打造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3,9(11):30-34.[3]田爱玄,姚波.新文科背景下本科经管类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成长研究[J].才智,2023,(09):133-136. [4]蒋红兰.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02):78-80.㊃721㊃。
大学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及其对学科建设的启示
2020年第12期高教探索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大学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及其对学科建设的启示唐小媚摘要: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意味着大学知识生产的逻辑取向发生变化,逐渐被纳入市场分配和社会消费 领域,始于生产的实用性逻辑逐渐向大学知识生产领域渗透。
学科作为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是知识生产的集 合体。
目前我国学科建设仍存在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不相适应的方面,这将会影响到知识生产的转化效率,阻碍知识的创新。
因此,在我国学科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关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对学科建设的逻辑指向,既要关 注知识的创新性,也要关注知识的分散性,对学科知识、学科组织、学科研究范式等进行深刻变革,以此回应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学科知识;学科组织;研究范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 展,社会对人才的数量与类型日渐多样,推动了高 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科研机构等知识生 产组织进一步分化和扩张,始现于生产领域的实用 性知识逻辑向大学学科知识领域渗透,大学知识生 产服务社会的职能进一步强化,进而影响了其自身 的生产模式,呈现出知识生产领域的应用性、跨学 科性、多主体性等特征。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意味 着传统单一的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开始产生弊端,培 养出来的人才难以应对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挑战、无 法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等等。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 型倒逼传统学科建设的改革,因此,大学需要进一 步变革传统的学科建设模式,培养时代发展所需的 创新型人才,来适应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
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一)知识生产模式1、知识生产模式2与知识 生产模式3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来,“学术自由,教学与 科研相统一的思想”便纳入到大学组织体系之中,科学研究由此成为大学的第二大职能。
这种以教学与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知识生产模式,是一种对为真 理服务的纯粹内生性知识的追求。
学术界一般把洪 堡创立的科学研究思想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之为“模 式1”。
新质生产力下高等院校专业和课程建设
新质生产力下高等院校专业和课程建设说到“新质生产力”,一听名字就觉得有点儿高大上对吧?其实它就是指随着科技、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进步,推动生产力从单纯的物质劳动转向知识、信息和创新等领域,简单来说,就是让我们不再单纯依赖劳动,而是靠脑袋和创新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而在这个大背景下,高等院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也要跟着潮流转一转,不然就真成了“老古董”。
你想想,学校的课程如果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老套教学模式,那就像是把iPhone装进诺基亚手机壳里,能用,但不方便,效率低,甚至有点儿滑稽。
首先啊,说到“新质生产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科技?创新?可是,除了这些,实际的核心就是“人”呀,没错,就是我们这些在课堂上奋笔疾书、在实验室里研究琢磨的人。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其实是知识和人才。
你说咱们大学生,整天埋头苦读,到最后要是学到的东西都没法跟得上社会的步伐,那岂不是白忙活了?所以,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得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调整,不然培养出来的“人”根本不适用。
举个例子吧。
你看看,咱们现在什么都离不开互联网,电商、直播带货、人工智能这些新兴行业如火如荼的,没几个人能拒绝这一切的诱惑。
那学校的课程设置有没有跟上这股浪潮呢?如果还在开那些十年前的“传统课程”,说白了就是“与时代脱节”。
例如,很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大部分都还停留在算法和基础编程上,虽然这些很重要,但你有没有想过,现在的行业发展早已不止这些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大数据分析这些才是“吃香”的。
如果学的东西还是那些陈旧的概念,你毕业了找工作,还得重新学,岂不是很尴尬?所以啊,现在的高等院校要有点“进取心”,得让课程内容既符合当前的技术发展,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是单纯的“学知识”,而是要“学会如何学”,学会如何运用知识。
你想想,大家都知道,“学一行,爱一行”,如果专业课程能紧跟行业需求,学生也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动力十足,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双高校建设 特色亮点工作汇报
双高校建设特色亮点工作汇报一、特色亮点一:教学模式创新咱双高校啊,在教学模式这块可是玩出了新花样。
老师们不再是那种传统的干巴巴讲课,而是把课堂变得像个欢乐的游乐场。
比如说,很多课程都搞起了项目式学习。
就拿计算机专业来说吧,老师给学生一个实际的项目,像开发一个小型的校园APP。
同学们就分组合作,从需求分析开始,到设计、编码、测试,一路下来,大家学到的可不仅仅是书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课堂上经常会有一些企业的专家来做讲座或者指导,让我们能直接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动态,就好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职场的大门。
二、特色亮点二:师资队伍建设咱学校的老师那可都是超棒的。
学校特别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一方面,会送老师们去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学习,回来之后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鲜的理念和前沿的知识。
另一方面,还鼓励老师们去企业挂职锻炼。
就像我们的机械专业老师,在企业待了一段时间后,再讲那些机械原理、制造工艺的时候,那例子是一个接一个,特别生动。
而且学校还请了很多行业的大师作为兼职教师,他们带来的是几十年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就像宝藏一样珍贵。
三、特色亮点三:实践教学基地我们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那可是相当厉害的。
不仅有校内的实验室,而且这些实验室的设备都是紧跟行业发展的。
比如说电子实验室,那些仪器设备都是最新型号的,让我们能够亲手操作,进行各种电路设计和测试。
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很多校外的实践基地。
像和本地的一些大型企业合作,我们可以去企业实习,直接参与到实际的生产项目中。
在企业实习的时候,有专门的师傅带我们,我们就像小徒弟一样,跟着师傅学习工艺、操作设备,这对我们以后找工作可太有帮助了。
四、特色亮点四:学科竞赛成果在学科竞赛这方面,我们双高校的学生可是很出彩的。
学校特别鼓励我们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不管是国家级的还是省级的。
学校会给我们提供专门的培训和指导,还有比赛所需的设备和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知识生产模式是决定学科质量的关键因素。
探究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变革趋势及影响,进而找到学科建设创新之道,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今大学的知识生产模式正在经历着从追求学术卓越的“模式Ⅰ”到注重问题解决的“模式Ⅱ”、再到突出协同创新的“模式Ⅲ”的重大转型,衍生了政治的、公共的与竞争的多重学科发展逻辑,并使学科呈现出组织的综合性、制度的开放性、知识的集成性和文化的包容性等新特征。
顺应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变革趋势的新要求,应立足顶层设计,树立系统思维,从调整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改变知识导向逻辑、改革学科组织形式、革新学科制度体系、创建新型学科文化生态以及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学科创新发展、持续发展。
关键词:知识生产模式;学科建设;协同创新;学科观念;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学科文化当今时代是一个高级知识经济时代,以创意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知识生产模式已成为驱动知识经济转型发展和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在多重逻辑作用下,大学作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智力城”,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知识生产模式变革。
而学科作为大学知识生产的场域和载体,也面临着从观念到组织、从制度到文化等全面转型的新挑战。
因此,系统梳理大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轨迹与特征,剖析其对学科发展逻辑与存在样态的深刻影响,进而找到顺应知识生产模式变革趋势的学科建设创新之道,对于增强学科活力、提升大学知识生产能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演进及特征大学是知识生产的发源地。
自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大学在从社会边缘逐步走进社会中心的过程中,不仅其规模和类型发生了改变,而且其知识生产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大学知识生产模式经历了从追求学术卓越的知识生产模式Ⅰ到注重问题解决的知识生产模式Ⅱ、再向突出协同创新的知识生产模式Ⅲ转型的演进轨迹。
每一种知识生产模式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反映了不同时代对知识生产的不同要求。
(一)追求学术卓越的知识生产模式Ⅰ及特征大学知识生产模式的第一次重大变革发端于十九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诞生。
在柏林大学诞生之前,知识生产是一件“闲逸而好奇”的事情,完全凭学者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因此,知识生产与市场等外在需求无关,知识产品掌握在学者个人手中,知识的作用也限于“认识世界”,而不是“改变世界”。
这种“小作坊”式的知识生产模式显得“自由”而“散漫”,一直持续了七个多世纪。
柏林大学的诞生彻底改变了这种知识生产模式,演绎了高等教育学术史上的第一次“学术革命”。
柏林大学问世后,在洪堡“学校当局的最高原则是在使整个民族保持个性差异的情况下,将他们尽可能地引导到通向科学的道路上”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大学的知识生产步入了一个“组织制度化”的轨道,科学家们开始走出知识生产“小作坊”,结成了共同追求学问的学术团体。
为了实现学术研究的极致,学术团体开始制定学术规则以约束学者的研究行动,于是形成了以学科建制为组织依托、以学术规训为行动规则和以学术信仰为共同追求的大学知识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被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Michael Gib bons)总结为“知识生产模式I”。
知识生产模式I具有几个显著特征:一是知识生产目的“超功利化”。
学者们从事知识生产的目的是通过“纯科学”研究通往“理性”境界和实现道德训练,除了知识本身,知识再无其他目的,即所谓“为知识而知识”或“为科学而科学”,具有“超功利”的科学理想主义色彩。
二是知识生产主体的“组织化”。
科学家们不再局限于“小作坊”自娱自乐,而是结成一定规模的学术团体从事有组织的知识生产活动,形成了以讲座教授为核心的讲座组织,后来又发展成以院—系—所为组织特征的科层组织。
三是知识生产活动的“制度化”。
从理论体系到技术体系再到话语体系,每一个学术团体都有各自的规训法则,从知识生产活动到知识生产产品,都“受到若干程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
四是知识生产场域的“孤岛化”。
知识生产模式I不仅把大学与社会隔离开来,而且还将大学内部的各个学术组织分隔开来,大学成为超然于社会现实的“孤岛”,学术团体则是大学内部的一个个“小岛”,大学与社会之间以及各个学术团体之间形成一道道天然的围墙,从而“形成知识‘孤岛现象’”。
但这种知识生产模式曾因促进了科学研究的深化和细化,创造了卓越的学术成就而辉煌了近一个世纪,一度成为英、法、美学习借鉴的榜样。
(二)注重问题解决的知识生产模式Ⅱ及特征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国家和社会对知识创新的渴求越来越强烈,而知识生产模式I由于其严重的自我封闭性难以解释和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由此催生了又一场学术革命,其标志便是“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诞生,并对全球高等教育转向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大学的知识生产开始突破界限森严的学科壁垒,从“孤立”走向“联合”,不同的学科组织与政府及企业携手知识生产,共同解决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基础理论与应用问题。
斯坦福大学就是典型的一例,它在大学的知识生产与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市场的发展需求之间架起了桥梁。
其具体体现在:一是把科学与工程有机联系起来,鼓励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构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
二是将大学与社会有机联系起来,组成由大学院系及实验室专家、企业家、工程师和风险资本家共同组成的联合体。
三是以极具“创意性”的思维将企业引入大学校园,创建了大学与市场有机融合的“斯坦福—硅谷园”。
通过上述知识生产模式的重大改革,斯坦福大学不仅创造了“不是哈佛又胜似哈佛”的神话,而且一举闯入美国乃至世界顶尖大学的行列。
一管而窥全豹,透过斯坦福大学知识生产的变革史,不难发现“知识生产模式Ⅱ”的显著特征:一是知识生产目的“市场化”。
大学的知识生产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为科学而科学”,而是带有显著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应用价值取向。
二是知识生产主体的“多元化”。
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和风险资本家结成了知识生产联盟,促成了大学与政府及市场的有机联合体,构建了大学—企业—政府“三重螺旋”知识生产组织结构。
三是知识生产成果的“创造性”。
知识生产模式Ⅱ下的知识生产成果不是不同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跨学科的有机整合,具有理论、方法与技术上的融合性,是经过加工、创造后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四是知识生产场域的“社会化”。
大学与社会的距离开始拉近,不再是知识生产的“孤岛”,大学的院、系、所、室与企业产业之间发生了“直接的、无处不在的关系”。
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诞生,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其影响下,二十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诞生了一大批新型大学,除前述的斯坦福大学之外,诸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沃克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印度理工学院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均成长为典型的“创业型大学”,成为伯顿·克拉克研究“创业型大学”的成功案例。
(三)突出协同创新的知识生产模式Ⅲ及特征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人类面临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以及社会公众在知识生产过程中地位的日益凸显,社会呼唤大学的知识生产模式实现更多主体的深度融合、更大效率上的优化整合、更大程度上的集成创新,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于是,一种“超学科”的知识生产模式应运而生,被美国学者伊莱亚斯·卡拉扬尼斯(Elias G.Carayannis)等称为“知识生产模式Ⅲ”。
这种知识生产模式站在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高度,整合多元主体、回应多元诉求、着眼协同创新,解决国家和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而催生了一大批“超学科组织”的诞生,引领了大学知识生产范式的又一次变革。
仍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其超学科组织中心已经成为大学知识生产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和完成者。
据其官网统计,该校科研机构承担了全校科研总量的80%;其学科组织多达122个,除院系实验室外,还有大学与工业合作研究中心、政府直接设立在大学内的研究中心和12个相对独立的超学科科研机构,包括全球气候与能源项目研究中心、卡福里粒子天体物理学与宇宙论研究所等。
这些研究中心都是超学科知识生产主体。
例如,2003年成立的卡福里粒子天体物理学与宇宙论研究所,其研究领域涵盖重力透镜化、银河星系群、盖然性数据分析、一般相对论、宇宙Brane世界模式、黑洞物理学等。
在其影响下,这一超学科、集成式和协同化的学科组织形态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大学里纷纷诞生,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大学以及我国台湾国立交通大学都建立了多个超学科研究中心。
例如,我国台湾国立交通大学建立了前瞻纳米电子与系统研究中心、智慧通讯研究中心、前瞻光电研究中心、生医电子转译研究中心、前瞻跨领域基础科学中心、生物资讯研究中心以及脑科学研究中心等7个创新平台。
透过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新一轮变革,不难发现知识生产模式Ⅲ的显著特征:一是知识生产主体的“聚合性”。
大学形成了由“大学—企业—政府—公众”结成的“四重螺旋”知识创新综合体,更加注重知识集群网络的建构和知识资源的整合,尤其是重视社会公众作为主体参与知识生产的决策和传播,从而使知识生产走向了更加广阔的社会领域,知识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二是知识生产活动的“非线性”。
与知识生产模式Ⅰ、模式Ⅱ相比,知识生产模式Ⅲ更加注重知识生产过程中资源的优化、主体的协同、跨界的协作,是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知识生产生态系统,突破了传统的“线性”知识生产模式。
三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无界性”。
在知识生产模式Ⅲ情景下,不同主体的高度聚合使各主体间的界限十分模糊,尤其是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变得“亲如一家”,不分你我。
比如,在斯坦福大学,既有政府设立在大学内的研究中心,也有企业在大学内设立的合作研究中心,除地理边界外,大学与社会之间已再无围墙。
二、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对学科发展的深刻影响学科是知识生产的载体,知识生产是学科建设的使命,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必然导致学科存在与发展的深刻变革。
透过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演进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已对学科产生了两个方面的深刻影响:一是衍生了学科存在发展的多重逻辑;二是改变了学科存在的样态,使学科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衍生学科发展的多重逻辑1.国家和社会需求的政治逻辑在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背后,一股强大的外在驱动力改变了大学发展的方向,那就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
人类科技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科技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实力和国际地位,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而作为知识生产重镇和科技创新源地乃至孵化中心的大学,自然而然地被卷入国家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需求轨道,而且越卷越深,其“象牙塔”特征日益淡化,而“社会性”特征和“工具性”价值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