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学家校共育研讨活动发言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合作共育,其实我们早已开始实行,开家长会、和家长互通电话、微信、要求家长来学校了解情况、我们的家访……但请问大家,当时共育的效果怎么样?我想不成功的经历应该居多吧。记得自己在每次和问题孩子家长沟通完后,常常只能埋怨家长的不配合、文化层次低,其实现在才明白:早先的做法,根本谈不上合作共育,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和家长的被动联系,因为总是对学生问题的反馈,家长常常感到不耐烦,甚至让一些家长出现不敢接老师电话的现象。
两年前,我们学校成为**市“新教育”项目的实验校。通过培训学习,我们认识到:家校合作共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保持一致,因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蹋下来。这种合作是主动的、是自发的,是以教师和家长之间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为基础的,而不是一种单向的问题反馈。
我们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反思,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形成了一套班主任跟学生家长共同开展工作的实际方法。学校自上而下组建了三级家委会,利用家委会来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举办了不同主题的“家校共育大讲堂”、在微信平台分别创建了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家校共育群,通过这种新形式的“家长学校”分享教育故事、教育方法、开展教育研讨,不断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
学校还成立家庭教育培训中心,**副校长担任中心主任,组织班主任为家长编写了家校共育手册,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给父母们提供一些实际建议。在指导家长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摆在中心位置——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每一个年级的第一次家校见面会上,都是从这一讲开始的。我们力求让家长明白,现在刚刚进校的孩子,再过二十年就要踏入劳动和社会生活,一定要成为现代社会的建设者。
我们还不断创新家校合作方式,让党员深入学生家庭,从改变家长做起,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在刚毕业的2018届中,我们班的**,原本考高中根本无望,就是在初三第二学期,由**副校长亲自找到家长,通过了各种方式改变家长观念,和教师一起,从改变家长做起,经过多方的努力,孩子顺利考入了九中。父母为了表达感谢,还给学校送来了锦旗。
在学校领导的全心推动下,我们在家校共育这条道路上探寻着自己的方法,在制定和健全班级家委会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班级教育沙龙、师生共写随笔、不断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改变家长不当的教育行为;通过漂流日记、微信群和QQ群、家校信、家校便签增进家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言而喻,大家都感觉到,对家长进行教育工作,这需要高度的机智。我们自然不能把家庭生活“抖底翻出来”,而要始终尊重家庭关系的含蓄性。因为自己也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深刻懂得做一个好妈妈的不容易和生活的艰辛,面对家长,我一定是尊重的。我依托学校这个平台,组建自己班级的家委会,我和家长确定了一个家庭应有的最低限度藏书目录,并决定每天的午读时刻——师生共读,晚读——亲子共读,我们共写读书笔记,在交流中实现合作。如果要给家长以帮助或提具体建议,我会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于谈话涉及的内容,我一定严格保密。我常常会很耐心地跟家长交流,尤其在面对问题孩子的家长时,讲清楚孩子是怎样受到家长影响的。当家长真真明白了,他便会开始自我教育,开始审视自己,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行为。他们会慢慢把教育孩子看成是首先要使自身的行为完美起来的行动。
依托新教育实验,我们主动作为,不断拓宽家校共育平台,组织举办了**市七里河区“一体化办学”校园文化艺术节七、八年级展演,邀请部分家长作为比赛评委参与其中;组织新教育实验2018年“生命叙事演讲”比赛,学生家长作为参赛选手参加比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家校共育,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也十分重视这方面的课题研究。今年5月,学校申报了市级规划课题《以新教育实验改革为依托的家校共育课程建设》并获得立项;**老师申报了个人课题《家校共育促进初中班级管理》;在完成省级课题《初中班级管理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过程中,着力研究家校共育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新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八十一中每位教师的内心,我们八十一中人相信“只要行动,就有收
获”,我们更坚信:家校携手同行,催生教育智慧,成功学生,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