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职业卫生第五六章
第五章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时,是否产生损伤以及损伤程度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物理参数:与所产生的效应之间常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2、产生来源3、作用距离:其强度常随距离增加呈指数关系衰减4、传播形式(连续波与脉冲波)5、接触强度:物理因素对人体的损害效应与物理参数之间不呈直线的相关关系,而是常表现为在某一强度范围内对人体无损害关系,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才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影响的部位和表现形式可能完全不同。
根据物理因素的特点,a在对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时要对有关参数进行全面测量。
同时,b针对物理因素健康危害采取预防措施时不是设法消除这些因素,也不是将其减少到越低越好,而是设法将这些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条件容许时,使其保持在适宜范围则更好。
如果作业场所的物理因素超出正常范围且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而采取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又难以达到要求时,需采用缩短接触时间的办法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不良气象条件微小气候(microclimate):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主要指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这些因素构成了工作场所的微小气候。
湿球黑球温度(wet-bulb globe temperature,WBGT)亦称湿球黑球温度指数,是湿球、黑球和干球温度测定值加权相加的数值,可综合反映温度、湿度、气流和热辐射的影响。
高温作业: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制的作业。
高温作业按其气象条件的特点可分为下列三个基本类型: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2.高温、高湿作业(高气温、高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3.夏季露天作业(受到周围二次热源:如高温的地面和物体等)的加热作用,常形成高温与热辐射的联合暴露。
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高频听力易受损伤旳解释
①以为早期受损伤旳是耳蜗基底部; ② 外耳道对高频音有共振效应。
噪声所致听力损伤旳机制
➢长久强烈噪音致毛细胞纤毛机械损伤; ➢长久强烈噪音致耳蜗末梢血管痉挛。
听力损伤分级
▪ 轻度听力损伤26~40dB ▪ 中度听力损伤41~55dB ▪ 重度听力损伤56~70dB ▪ 噪声聋71~90dB
单位面积内声波旳能量(W/m2) ②声压:因为声波振动而对介质产生旳压
力(1 Pa=1N/m2)
(2)声压级(LP) 为便于计算和测量而提出旳概念
LP=20 Log PP0(dB) LP:声压级(dB) P:被测声压 P0:基准声压(1000Hz纯音听阈声压)
(3) 响度 人耳对声音强弱旳主观感觉量
循环系统
皮肤血管扩张,末梢循环血量增长,出汗造成血浓 缩,血粘,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工作肌群需要足够 血液灌注。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脉压差大,是高温作业 工人生理性适应体现。
消化系统
消化腺分泌功能减弱,消化酶旳活性降低, 胃液酸度降低 胃肠蠕动差,吸收、排空速度降低 唾液分泌降低,淀粉酶活性降低 消化道血流量少,影响营养吸收 大量饮水胃液稀释加重消化道承担
分类
机械性噪声
(1)噪声起源 流体动力性噪声
电磁性噪声
(2)强度变化
低频:< 300Hz
稳态噪声 中频:300~800Hz
连续噪声
高频:> 800Hz
非稳态噪声:声压波动
间断噪声
(脉冲噪声:连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
声压变化>40dB)
(二)声音旳物理特征及评价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出的高温作业卫生标准
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GBZ 1-2002
在该高温环境下劳动,约90%的工人其中心体温不会超过 38℃。
高温作业分级
(七)防暑降温措施 1、技术措施
(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加强技 术改造,合理布置热源:
(正常尿盐10-15g/24h )
⒊循环系统 高温作业时,心脏负荷增加,原因:
(1)机体散热的要求,需向皮肤输送大量血液
(2)向工作肌输送血液,维持适当的血压
(3)出汗丧失大量水分,以及体液的转移,使有 效血容量减少。
➢这种供求矛盾使得循环系统处于高度应 激状态。
➢心脏向外周输送血液的能力取决于心输 出量,而心输出量又依赖于最高心率和 血管血容量。
⒊夏季露天作业:除了受太阳辐射作用外,还受
到被加热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热辐射作用。
㈢高温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人体对高温有一定适应能力,但超过一定限度,
则会产生不良反应。
• 体温调节 • 水盐代谢 • 循环系统 • 消化系统 • 神经系统 • 泌尿系统
⒈体温调节 高温作业时机体热负荷的来源和机制如下:
⒌神经系统
高温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一方面,减 少肌肉活动可降低机体热负荷,具有自我保 护作用;另一方面,注意力、肌力、动作准 确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降低,易发生工伤 事故。
⒍泌尿系统
高温作业时,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血 液浓缩,血容量减少,加重肾脏负担,尿量 减少,可致肾功不全。
高温 大量出汗 血液浓缩
(下丘脑) (热应激)
⒉水盐代谢
▲高温作业时,需大量出汗以散 热,可导致水盐代谢障碍,影响劳动 能力,甚至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导致 热痉挛。
环境物理因素对妇女健康的影响
环境物理因素
一、电磁辐射
(二)非电离辐射
工频、射频辐射、微波、红外线、可见光及紫外线,它 们的波长较X射线及γ射线长,且频率低,能量低,没有电离 作用(或紫外线只有弱的电离作用),统称为非电离辐射。
环境物理因素对妇女健康的影响
环境物理因素对妇女健康的影响
一、电磁辐射 二、超声波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熟悉环境物理因素对妇女健康影响的预防保健要点;熟悉环境物理因素对
妇女健康的影响。 技能目标:
能够说出环境物理因素对妇女健康的影响。能够对妇女进行环境物理因素 对妇女健康影响的预防保健要点指导。 素质目标:
环境物理因素
二、超声波
超声波是机械振动的传播,其频率>20kHz(0.02MHz )。超声波检查是最常见的产前检查手段。使用超声波检查 ,可以检测胎儿的发育状况和有无先天畸形,胎盘位置及胎 儿死亡等。同时还可以判断胎儿的性别,评价胎儿的生命和 功能等。
环境物理因素
二、超声波
(一)对妇女健康的影响
1.高强度超声波对生殖器官是有害。 2.流行病学调查。暂时宫内接受超声检查的儿童与未受照 组儿童无发育或患癌症危险性方面的差别。 3.超声诊断安全性实验研究。 胎儿各脏器部位接受超声波 辐照时间短暂,所以产科诊断剂量超声扫描的安全度更高。
环境物理因素
二、超声波
(二)预防保健要点
孕妇接受诊断剂量超声波检查是安全的,还没有发现造成 胎儿明显的损害。 1.在超声波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掌握以最小剂量来获取必要的 诊断信息的原则,尽量利用小频率和低强度,缩短照射时间。 2.严格遵守超声波检查的指征,尽量避免孕早期不必要的超声 波检查,控制检查次数。控制定点对胎儿心脏、眼、脑等重要 器官的照射。 3.加强超声波使用的管理,订出规章制度。
名词解释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是指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物理环境、物理场和物理性质等因素。
其中,物理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光照等,这些因素对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反应产生重要影响;物理场包括电磁场、静电场、重力场等,这些场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电磁辐射、静电放电、身体离心力等;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状态,例如物质的磁性、导电性、密度、形态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对于人体而言,不同的物理因素对身体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
例如,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容易导致人体水分过多而引起中暑,而长期处于强电磁辐射环境下则可能引起头痛、失眠等不适感,对于患有过敏、哮喘等疾病的人群,还可能影响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健康。
因此,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尽可能减少不良的物理因素对身体的影响,例如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等。
这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舒适度,还能促进身体的健康。
物理因素及其对机体影响
物理因素及其对机体影响摘要物理因素是指能够对机体产生直接作用的各种力、热、光、声、电等物理要素。
这些物理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了解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对于确保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不同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并提供一些保护机体的方法。
引言物理因素是指能够对机体产生直接作用的各种力、热、光、声、电等物理要素。
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物理因素,如空气中的重力、太阳的辐射、声音的传播等。
这些物理因素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对我们的情绪、认知能力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不同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重力对机体的影响1.1 重力的基本概念重力是指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所施加的力。
重力是一种吸引力,使物体朝向地心方向运动。
在地球上,重力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了显著影响。
1.2 重力对身体的影响重力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姿势和循环系统。
- 姿势影响:由于重力存在,人体需要通过姿势调整来抵抗地球的引力。
长期处于站立或坐姿的人,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腰椎和膝盖承受的压力增加,容易导致脊柱和关节问题。
- 循环系统影响:重力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血液循环的改变。
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人站立时,血液更容易集中在下肢部位,导致血压增加,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静脉曲张的风险。
1.3 保护机体的方法•合理姿势:在长时间站立或坐姿的情况下,应尽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给腰椎和膝盖带来过大压力。
•适当运动:经常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群的力量,帮助减轻腰椎和关节的负担。
•穿着合适的鞋子:特别是长时间站立的人,需要选择适合脚型的鞋子,以减轻对脚部的压力。
二、热对机体的影响2.1 热的基本概念热是指物体内部粒子的运动引起的能量传递过程。
热量是一种能量形式,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温度的变化来体现。
2.2 热对身体的影响热能够对机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对皮肤、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噪音振动
(二)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主诉:神衰征候群;脑电波出现改变
(三)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率加快、血管痉挛、血压增高、脑 血流图改变:波幅降低、流入时间延长, 提示血管紧张度增加,弹性降低。
☆器质性的病变 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听毛倒伏、稀疏、脱落,听 毛细胞出现肿胀、变性或消失。
★表现
噪声性PTS早期常表现为高频听力下 降,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4000Hz多 见)出现V型下陷,患者无主观耳聋感觉, 不影响交谈,听力损失。
随着病情加重,高频听力进一步受损, 同时出现语言频段的听力受损,语言听力 障碍,即噪声性耳聋。
2、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 ▲听阈声压(20µPa或2×10-5N/m2) ▲痛阈声压(20Pa或20N/ m2)
以1000Hz的纯音的听阈声压为基准声 压,定为0dB,与被测声压的比值,取对 数即为被测声压的声压级,单位也是分贝。
I=P2/ρC
P: 有效声压(Pa),I: 声强(W/m2), ρC: 声特异性阻抗
A B
(四) 人对声音的主观感觉 1、等响曲线 ★问题:声强或声压相同,是否人耳感觉到响度也相同?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量度: 人耳对声音的感觉不但与强度有关,而且与频率有关。
声压大 —— 声音响而洪亮 声压小 —— 声音轻而微弱 频率高 —— 音调高,声音尖锐 频率低 —— 音调低,声音低沉
普通谈话的声压级为60~70dB;
感 载重汽车的声压级为70~90dB;
损
觉
伤
吵 球磨机的声压级为120dB左右;
听
闹
力
喷气式飞机附近可达140~150dB甚至更高。
3、声压级的合成 多个声源共存的情况下,如果各声源的 声压级是相同的,那么声压级的总和如下:
物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物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物质世界,物理因素在人类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同的物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科学家们对于这一方面的探索仍在不断进行中。
一、电磁辐射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磁辐射逐渐成为一种新型污染物。
人类生活在一个电磁环境中,电脑、手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在我们周围不断工作,产生的电磁辐射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理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甚至出现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
此外,长期的电磁辐射还可能引发慢性疾病,如癌症、肝病、心脏病等。
在现代社会,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无法离开它们。
因此,如何降低电磁辐射的危害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污染是人类非常熟悉的一种物理污染物。
它会持续不断地危害人们的健康,许多疾病都与其有关。
空气污染主要包括灰尘、烟雾、大气污染物和有机物等,这些污染物都可以引发许多疾病。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肺部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空气污染的小颗粒物经常进入肺部,导致呼吸困难,加重哮喘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不仅如此,空气污染还可能诱发心脏病,甚至是中风。
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还可能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三、氧气的重要性氧气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理因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呼吸是同时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方式。
氧气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太空探索中,人类需要呼吸氧气才能进行日常活动,空气中缺氧会导致人类失去生命力。
人类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大量的氧气——每天晚上睡眠时,机体的细胞、神经和肌肉都需要充足的氧气,保证人类身体的各项机能正常。
缺氧会导致心肌缺血、抑郁症、头痛等疾病的发生。
四、水的重要性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它可以流通于各个器官和细胞之间,充当着人体内部的“输送工具”。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同样音响感觉的各种声音均以此标准音的声强级表示,称之为响
度级,其单位为口方(phon)。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5.等响曲线
利用与基准音比较的方法,可得出正常人听阈范围内种各种声频
的响度级,由此给出的各条响度曲线图称为等响曲线。
从等响曲线可以看出, 人耳对高频,特别是 2000Hz~5000Hz声音 敏感,对低频声音不敏 感。
接听电话 满意 满意
55
60 65 75 85
2.2
1.3 0.7 0.22 0.07
4.5
2.5 1.4 0.45 0.14
稍困难
稍困难 困难 困难 声强(I):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单位面积内声波能量,单位 为瓦/米2(W/m2) 听阈——正常人耳刚刚能听到的最小声波能量强度(1000 Hz的纯音的听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2.重症中暑
救治原则:迅速降低过高的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积极防治休克和脑水肿 • 现场急救:移至阴凉通风处,降温,监测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 • 物理降温 • 药物降温
氯丙嗪25mg~5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静滴,1~2h内滴完;
病情危重者,氯丙嗪25mg和异丙嗪25mg溶于100~200ml生理盐水, 静滴,10~20min内滴完,如2h体温无下降,重复一次;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二、噪 声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一)基本概念
1.噪声(noise)
物理学定义:无规则、非周期性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卫生学定义: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
乐声
生产性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噪声对谈话干扰程度
几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他
2 化学因素
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辐射等会对 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如有毒气体、有害物质、化学试剂等,是 工作场所中最具危害性的因素。
3 生物因素
4 人因因素
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对人体的健康有一 定的威胁。
如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劳动保护、身体 健康等,同样会对工作者的身体造成危害。
物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高温
高温环境会给人体 带来多种不适的症 状,如头痛、中暑 等。工作者需穿戴 合适的工作服装, 保持水分摄入。
低温
低温环境可能会导 致感冒、冻疮等症 状。需要针对不同 的低温环境采取不 同的防护措施。
噪声
噪声污染可能会对 人体的听觉系统造 成不可逆的损伤, 应采取降噪措施, 如穿戴防噪音耳罩 等。
振动
人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
工作压力大可能会引起焦虑、 抑郁等问题,工作者需要寻求 心理帮助和支持。
工作环境
长时间站立或者坐着工作可能 会引起不适,需要注意调节工 作姿态。
个人健康
保持健康的身形对于职业生涯 起到重要的作用,饮食和运动 也需要适当调整。
其他与职业危害相关的问题
职业病 环境保护 培训 法律法规
制剂中的有害物质
许多制剂在制造过程中所用原材料中可能含 有有害物质,需认真查看相关的材料安全说 明书。
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
病毒
由病毒引起的职业病可引起肝炎、乙
细菌
2
型病毒性肝炎等。
工作者需要识别并预防食源性疾病,
避免接触易感人群。
3
真菌
工作者疏于清洁可能会被真菌感染,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清洁卫生是 关键。
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影响
劳卫题库 第6章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六章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A1型题1.高温车间是指A. 夏季室内气温超过30℃B. 夏季室内气温超过35℃C.车间内气温超过室外夏季设计通风计算温度2℃以上D.车间内热源散热量每小时每m2大于50kcal E.未明确规定2.车间内空气温度升高的原因是A. 热源辐射线的直接辐射作用使空气温度升高B.热源表面的高温通过传导加温周围空气C.热源周围被加热的空气通过对流使全车间气温升高D. 热源通过热辐射加热周围物体成二次辐射源,由之经空气对流使全车间气温升高E.除室内热源影响外,还受外界气温左右3.影响人体体温的环境气象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 气流B. 气温C. 气湿D. 气压E. 空气离子4.当外界环境中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主要靠A. 对流B. 传导C. 辐射D. 蒸发E. 降低产热5.下列体内各种改变不属于热适应表现的是A. 劳动时代谢率降低 B. 排汗和蒸发散热能力增强 C. 心血管系统紧张性下降 D. 热应激蛋白合成量减少 E. 体温保持稳定6.体温仍处于正常状态的中暑病是A. 热射病B. 日射病C. 热痉挛D. 热衰竭E. 中暑先兆7.在炼钢炉前操作,防热辐射对人体作用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 送风B. 机械通风C. 隔热D. 缩短工作时间E. 医疗保健8.潜涵作业人员骨坏死的致病原因是A. 劳动中慢性损伤B. 湿冷致骨关节病C. 营养不良性骨坏死D. 由气体栓塞缺血性骨坏死E. 原因不明性骨坏死9.预防减压病的关键措施是A. 减轻劳动强度B. 保暖C.合理减压D. 加强营养E. 医疗保健10.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一般人能较快适应的最高限度是A. 海拔2000mB. 海拔3000mC.海拔3500mD. 海拔4000mE. 海拔5000m11.普遍认为噪声是指.A. 震耳欲聋的声音B.干扰谈话的声音C.除音乐以外的声音D. 使人不喜欢或不需要的声音E. 声级超过国家标准的声音12.声频范围为A. 10~10000HzB. 20~10000HzC.10~20000HzD.20~20000Hz E. 50~20000Hz13.1000Hz纯音听阈声压为A. 5uPaB.10uPaC.20uPaD. 40uPaE. 50uPa14.卫生学评价中表示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最常用的为A.声强级B. 声功率级C.声压级D. 声频大小E. 声频带宽窄15.一声波在室内反射过程中在某些地方出现声音忽大忽小,该现象可解释为声波的A. 反射现象B. 折射现象C.衍射现象D. 驻波现象E. 散射现象16.根据40 等响曲线在测声仪器中设计的计权网络所测出的声级属于A. A声级B. B声级C.C声级D. D声级E. 以上都不是17.噪声聋在病变性质上属哪种类型A. 神经性耳聋 B. 传导性耳聋 C. 感音性耳聋 D. 混合性耳聋 E.过敏性耳聋18.一位10年工龄的纺织女工,主诉失眠、耳鸣、听力下降,下列哪项检查没有A. 询问详细职业史B. 听力检查C. 脑血流图检查D. 血压检查E. 血常规检查19.诊断职业性噪声聋最终的依据是A. 职业史B.噪声强度及性质C.测听结果D. 排出干扰因素后E. 诊断标准20.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 声压级大小B. 频谱特征C.接触时间D. 接触方式E. 个体敏感性21.降低工作场所流体动力性噪声源的噪声强度的主要技术措施是A. 隔声B. 吸声C. 消声D. 技术改造E. 声源移出室外22.振动的基本物理参量中最重要的物理参量是A. 频率B. 位移C.振幅D. 速度E. 加速度23.计算加速度有效值的公式为.A.V2月调平均值B.V月调峰值C.1.11x平均值D.0.7 J7x峰值E.以上都可用24.人体可感振动的频率范围为A.1500Hz以下B.20~20000HzC.1~20HzD.20~1000HzE.任一频率25.研究局部振动物体振动的参量是A. 固体振动B. 液体振动C.气体振动D. 分子谐振E.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均应研究26.局部振动病是指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A. 前庭器官障碍B. 视觉紊乱C. 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D. 骨骼肌肉损伤E. 免疫功能低下27.冷水诱发白指试验应慎用的疾病或症状A. 手痛、手麻B. 冠心病C. 肾脏疾患D. 肺炎E. 雷诺综合征28.冷水试验复温时间以超过多少时间为异常A. 3分钟B.30分钟C.10分钟D. 20分钟E. 5分钟29.接触3GHZ电磁场作业属A. 超短波作业 B. 甚高频作业 C. 分米波作业 D. 毫米波作业 E. 厘米波作业30.微波的生物学作用机理世界公认的学说为A. 热效应B. 神经一内分泌紊乱C.钙稳态紊乱D. 非热效应 E. 应激31.对微波可否引起白内障的回答是A. 仅见于动物试验模型B. 仅见于个别病例C.只能加速晶状体老化D. 不能引起E. 既可制造出白内障模型又有个案报告32.屏蔽辐射源的材料应是A. 砖B. 铜、铝C. 水泥D. 塑料E. 玻璃33.微波能量衰减与距离的关系A. 随距离加大的平方衰减B. 随距离加大的立方衰减C.2倍衰减D. 5倍衰减E. 10倍衰减34.塑料热合是属于A. 介质加热B. 感应加热C. 感应及介质加热D. 传导加热E. 辐射加热.35.高频冶炼是利用哪一波段加热A. 分米波B. 厘米波C.毫米波D. 超短波E. 中长波36.常用微波理疗机的频段A. 30MHzB. 100kHzC. 100MHzD. 2450MHzE.30GHz37.世界公认的微波胚胎毒性是A. 热效应结果B. 非热作用C. 光化学作用D. 应激结果E.继发作用39.比吸收率(SAR)适用于哪种生物学作用的定量A.热作用B.非热作用C.热及非热作用D. 与生物学作用无关E. 用于工业上校准仪器40.我国浙江省建德县生产的RJ- 2型现场仪可做下列哪种辐射源的测定A. 915MHz理疗机B. 450MHz理疗机C. 料热合机D. 电视发射机E. 通讯雷达41.等效天线的意义是A. 作为负载吸收过多的微波能量 B. 广播天线 C. 天线 D. 通讯雷达天线 E. 军用雷达天线42.根据共振理论,哪一波段对人危害大A. 超短波B. 厘米波C. 毫米波D. 微波E. 分米波43.微波的防护眼镜最好选用A. 墨镜B. 茶褐色眼镜C. 金属网眼镜D. 蓝色钻玻璃E. 普通玻璃眼镜44.屏蔽辐射源接地的要求是A. 没要求B. 单独接地C. 单独接地,并用短、粗多股铜线或铜条埋在地下2m以下D. 与其它电源一并接地E. 只用将导线深埋45.无线电波对皮肤的影响是A. 无影响(除电击伤外)B. 疣状赘生物C. 电光性皮炎D. 接触性皮炎E. 湿疹A4型题某砂轮工冬季因右手手麻、手痛、夜间疼痛加剧。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 3.心血管系统 低温作用早期,心率加紧,心输出量增加, 后期则心率减慢,心输出量降低。体温过低主要影响心脏 传导系统可出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30页
(二)防寒保暖办法
• 1.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 2.注意个人防护: • 3.增强耐寒体质: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29页
三、低温作业 (work in cold environment)
• 2.中枢神经系统 低温条件下,脑内高能磷酸化合物代谢降 低,可出现神经兴奋与传导能力减弱。当体温降至 35~32.2℃范围内,可见手脚不灵、运动失调、反应减慢甚 至发音困难。严寒引发这些神经效应使低温作业工人易受 机械和事故伤害。
常温(25度)
• 普通高温作业
• -2500
3000-4000
高温重体力劳动
5000-8000
• 一个工作日出汗量6升为生理最高程度,失水不
应超出体重1.5%。从汗液排出可促进散热。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15页
2.水盐代谢
• 高温作业对体内盐量排出影响
作业类型 常温(25度)
高温作业
摄入 10-20克
•
其它有在加压治疗舱、高压氧舱和高气压科学
研究舱作业,少数人可发生急性减压病。
•
飞行员高速升到万米左右高空,假如机舱不密
封或泄露使气压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可发生航
空减压病。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34页
高气压
• 2.高气压对机体影响: 健康人能耐受303.9 8~405.30kPa,超出对机体产生不良 影响。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五章 物理因素与人体健康
2. 噪声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在噪声的长期作用下,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胃 肠器官慢性变形,导致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 等消化系统疾病。 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强烈噪声环境中,胃肠和 肠黏膜的毛细血管发生极度收缩,正常供血受到 破坏。 据统计,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工人,胃及十二指 肠溃疡的发病率比在安静环境下作业的人高5-6倍 。
5.2.2 噪声污染及其特点
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属于感觉性污染,它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主观意愿有关,且因人而异。
噪声污染具有局部性。
噪声在空气中传播不会在周围环境中留下有毒有害 的化学物质,不适宜采用环境毒理学的方法进行研 究。
5.2.3 噪声的物理特性与评价指标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噪声污染的控制
对声源的控制 对噪声的传播途径的控制 对接受者的防护
5.3 放射性污染和健康
5.3.1 放射性概述
放射性是指原子裂变而释放出射线的物质属性。
5.3.2 放射性污染来源
天然放射性源
5.1.2 物理环境污染
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 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 电磁污染 热污染 光污染 振动污染
城市物理环境与人体健康
目前对城市物理环境研究比较多的集中于以下三方 面:一是城市热环境效应;二是光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三是城市噪声的危害。此外,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 的影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第五章
物理因素与人体健康
走进日本福岛核污染灾难现场:核电站满目疮痍
5.1 物理环境概述和物理性污染
5.1.1 物理环境概述
职业健康风险点
职业健康风险点职业健康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状态。
然而,不同职业所面临的健康风险也各不相同。
以下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职业健康风险点。
1. 物理因素:许多职业存在物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例如,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工人可能会受到听力损伤的风险。
而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工作的人可能会面临受伤的风险,如摔倒、切割伤或被重物砸伤等。
此外,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的人也容易出现腰椎疾病、眼疲劳等问题。
2. 化学因素: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各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工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人可能患上职业性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甚至癌症。
如在印刷、染料和制药行业工作的人可能会接触到有毒化学物质,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3. 生物因素:某些职业岗位可能面临生物因素带来的健康风险。
例如,医护人员接触到的病原体可能导致传染病,如过去几年爆发的SARS、埃博拉等。
农民可能会接触到农药或致病微生物,增加患上肺部疾病或皮肤感染的风险。
4. 心理因素:职业压力可能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工作倦怠等问题。
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中的人可能面临心脏疾病的风险。
此外,不良的领导风格、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也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5. 职业病:某些职业因特殊的工作环境或工作方式,可能导致特定的职业病。
例如,矿工长期接触煤尘可能患上尘肺病。
电子厂工人可能接触到有害物质,导致电离辐射引起的白血病。
农民可能长期接触农药,导致患上农药中毒等。
6. 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对身体的负荷较大,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容易出现各种肌肉骨骼疾病。
例如,建筑工人、搬运工人等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肌肉劳损等问题。
7. 辐射: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辐射源,例如医疗机构的X射线设备、核电站等。
长期接触辐射可能会引发癌症、遗传性疾病等。
8. 不良工作环境:劣质的工作环境,如空气污染、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等,对工人的健康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第六章环境物理因素与人类健康
•
②阻断噪声传播。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
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
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
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
• 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 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
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
动位置会造成手机信号的强弱起伏,从而会加大手机 的辐射量。另外,在行驶的车上打手机,也会加大手 机的辐射量。
• 综上所述,我们在使用手机时要尽量避免手机电磁 波的辐射,避免使方便人类的手机变成人类健康的杀 手。
电吹风
• 一般普通家用的1000W的电吹风,辐射值达350mG左 右(mG:毫克斯是磁场强度单位),而电视机和电脑 显示器,辐射值分别约为45mG和100mG,远远低于电 吹风的辐射量。因为使用电吹风时,辐射离头部距离 比其他电器要近,所以辐射的危害不言而喻。 所以我们在使用电吹风的时候,它的后端电机部 位离头部很近,很容易因为电磁辐射引发头晕、乏力, 所以在使用电吹风时,应保持正确的方法,如开启和 关闭电吹风时尽量离头部远一点;使用时,最好将电 吹风与头部保持垂直;不要连续长时间使用,最好间 断停歇。
少水源受到天然或人工的放射性污染。据有关部门检
测,有些盲目开发的矿泉水,其氡浓度高达5×10居里
/升,如果长期饮用这种矿泉水就会有害健康。尤其值
得警惕的是,某些使用贮藏放射性物质的厂矿及肿瘤
医院排放的废水,可对水源及水生植物造成放射性污
染。
• 香烟中的放射性污染
•
烟叶中含有镭-226、钋-210、铅-210等放射性物质,
• 把手机贴近耳朵时 当手机上的电话刚刚拨出而未接通时,其辐射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A1型题1.高温车间是指A. 夏季室内气温超过30℃B. 夏季室内气温超过35℃C.车间内气温超过室外夏季设计通风计算温度2℃以上D.车间内热源散热量每小时每m2大于50kcal E.未明确规定2.车间内空气温度升高的原因是A. 热源辐射线的直接辐射作用使空气温度升高B.热源表面的高温通过传导加温周围空气C.热源周围被加热的空气通过对流使全车间气温升高D. 热源通过热辐射加热周围物体成二次辐射源,由之经空气对流使全车间气温升高E.除室内热源影响外,还受外界气温左右3.影响人体体温的环境气象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 气流B. 气温C. 气湿D. 气压E. 空气离子4.当外界环境中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主要靠A. 对流B. 传导C. 辐射D. 蒸发E. 降低产热5.下列体内各种改变不属于热适应表现的是A. 劳动时代谢率降低 B. 排汗和蒸发散热能力增强 C. 心血管系统紧张性下降 D. 热应激蛋白合成量减少 E. 体温保持稳定6.体温仍处于正常状态的中暑病是A. 热射病B. 日射病C. 热痉挛D. 热衰竭E. 中暑先兆7.在炼钢炉前操作,防热辐射对人体作用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 送风B. 机械通风C. 隔热D. 缩短工作时间E. 医疗保健8.潜涵作业人员骨坏死的致病原因是A. 劳动中慢性损伤B. 湿冷致骨关节病C. 营养不良性骨坏死D. 由气体栓塞缺血性骨坏死E. 原因不明性骨坏死9.预防减压病的关键措施是A. 减轻劳动强度B. 保暖C.合理减压D. 加强营养E. 医疗保健10.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一般人能较快适应的最高限度是A. 海拔2000mB. 海拔3000mC.海拔3500mD. 海拔4000mE. 海拔5000m11.普遍认为噪声是指A. 震耳欲聋的声音B.干扰谈话的声音C.除音乐以外的声音D. 使人不喜欢或不需要的声音E. 声级超过国家标准的声音12.声频范围为A. 10~10000HzB. 20~10000HzC.10~20000HzD.20~20000Hz E. 50~20000Hz13.1000Hz纯音听阈声压为A. 5uPaB.10uPaC.20uPaD. 40uPaE. 50uPa14.卫生学评价中表示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最常用的为A.声强级B. 声功率级C.声压级D. 声频大小E. 声频带宽窄15.一声波在室内反射过程中在某些地方出现声音忽大忽小,该现象可解释为声波的A. 反射现象B. 折射现象C.衍射现象D. 驻波现象E. 散射现象16.根据40 等响曲线在测声仪器中设计的计权网络所测出的声级属于A. A声级B. B声级C.C声级D. D声级E. 以上都不是17.噪声聋在病变性质上属哪种类型A. 神经性耳聋 B. 传导性耳聋 C. 感音性耳聋 D. 混合性耳聋 E. 过敏性耳聋18.一位10年工龄的纺织女工,主诉失眠、耳鸣、听力下降,下列哪项检查没有A. 询问详细职业史B. 听力检查C. 脑血流图检查D. 血压检查E. 血常规检查19.诊断职业性噪声聋最终的依据是A. 职业史B.噪声强度及性质C.测听结果D. 排出干扰因素后E. 诊断标准20.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 声压级大小B. 频谱特征C.接触时间D. 接触方式E. 个体敏感性21.降低工作场所流体动力性噪声源的噪声强度的主要技术措施是A. 隔声B. 吸声C. 消声D. 技术改造E. 声源移出室外22.振动的基本物理参量中最重要的物理参量是A. 频率B. 位移C.振幅D. 速度E. 加速度23.计算加速度有效值的公式为A.V2月调平均值B.V月调峰值C.1.11x平均值D.0.7 J7x峰值E.以上都可用24.人体可感振动的频率范围为A.1500Hz以下B.20~20000HzC.1~20HzD.20~1000HzE.任一频率25.研究局部振动物体振动的参量是A. 固体振动B. 液体振动C.气体振动D. 分子谐振E.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均应研究26.局部振动病是指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A. 前庭器官障碍B. 视觉紊乱C. 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D. 骨骼肌肉损伤E. 免疫功能低下27.冷水诱发白指试验应慎用的疾病或症状A. 手痛、手麻B. 冠心病C. 肾脏疾患D. 肺炎E. 雷诺综合征28.冷水试验复温时间以超过多少时间为异常A. 3分钟B.30分钟C.10分钟D. 20分钟E. 5分钟29.接触3GHZ电磁场作业属A. 超短波作业 B. 甚高频作业 C. 分米波作业 D. 毫米波作业 E. 厘米波作业30.微波的生物学作用机理世界公认的学说为A. 热效应B. 神经一内分泌紊乱C.钙稳态紊乱D. 非热效应 E. 应激31.对微波可否引起白内障的回答是A. 仅见于动物试验模型B. 仅见于个别病例C.只能加速晶状体老化D. 不能引起E. 既可制造出白内障模型又有个案报告32.屏蔽辐射源的材料应是A. 砖B. 铜、铝C. 水泥D. 塑料E. 玻璃33.微波能量衰减与距离的关系A. 随距离加大的平方衰减B. 随距离加大的立方衰减C.2倍衰减D. 5倍衰减E. 10倍衰减34.塑料热合是属于A. 介质加热B. 感应加热C. 感应及介质加热D. 传导加热E. 辐射加热35.高频冶炼是利用哪一波段加热A. 分米波B. 厘米波C.毫米波D. 超短波E. 中长波36.常用微波理疗机的频段A. 30MHzB. 100kHzC. 100MHzD. 2450MHzE.30GHz37.世界公认的微波胚胎毒性是A. 热效应结果B. 非热作用C. 光化学作用D. 应激结果E.继发作用39.比吸收率(SAR)适用于哪种生物学作用的定量A.热作用B.非热作用C.热及非热作用D. 与生物学作用无关E. 用于工业上校准仪器40.我国浙江省建德县生产的RJ- 2型现场仪可做下列哪种辐射源的测定A. 915MHz理疗机B. 450MHz理疗机C. 料热合机D. 电视发射机E. 通讯雷达41.等效天线的意义是A. 作为负载吸收过多的微波能量 B. 广播天线 C. 天线 D. 通讯雷达天线 E. 军用雷达天线42.根据共振理论,哪一波段对人危害大A. 超短波B. 厘米波C. 毫米波D. 微波E. 分米波43.微波的防护眼镜最好选用A. 墨镜B. 茶褐色眼镜C. 金属网眼镜D. 蓝色钻玻璃E. 普通玻璃眼镜44.屏蔽辐射源接地的要求是A. 没要求B. 单独接地C. 单独接地,并用短、粗多股铜线或铜条埋在地下2m以下D. 与其它电源一并接地E. 只用将导线深埋45.无线电波对皮肤的影响是A. 无影响(除电击伤外)B. 疣状赘生物C. 电光性皮炎D. 接触性皮炎E. 湿疹A4型题某砂轮工冬季因右手手麻、手痛、夜间疼痛加剧。
影响睡眠而赴医院诊治。
1.你认为确诊是否为局部振动病的依据是A. 检查是否出现白指,白手B.冷水试验C.指端甲皱微循环D.振动觉 E.尿羟脯氨酸2.上题病例若怀疑为局部振动病,应除外A. 腕三角软骨盘损伤B. 外科病雷诺综合征C.腱鞘炎D. 颈椎病 E. 三氯乙烯中毒3.上题病例若已确诊为局部振动病,其处理原则是A. 继续做砂轮工,服用活血通络中药B. 继续做砂轮工,每年复查一次C. 调离接触振动工作,每年复查一次D. 调离接触振动工作,做运动疗法E. 病例不详,无法判断是轻度或重度局部振动病4. 上题砂轮作业工应发放哪种个人防护用品A.防寒手套B.防震、防寒手套C.蓝色工作服D.白色工作服E.护腕5.上题对该工厂砂轮作业连续记录3天工时,并测量最大轴向加速度得出ahw(m/)m/人该工人累积操作时间每日平均接振2小时,与我国局部振动安全限值比较A.未超过B.超过,相当于标准的1.8倍C.超过,相当于标准的3倍D.超过,相当于标准的0.5倍E.需要将上述8m/换算成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后方可比较6.有人用国产ND2型精密声级计测振动强度,你认为是否正确A. 正确B. 正确,但需换算成C. 不能用D. 无人体振动计时用此仪器代替E. 此仪器准确度差QUESTION我国制定微波卫生标准时,曾在流行病学调查时得出阳性结果:有眼晶状体空泡、血小板偏低(<10万/mf)。
白细胞计数偏低(<5000/mm3)、心率减慢(<60次/分、心率加快(>90次/分)、血压偏高(收缩压>130mmHg)或偏低(收缩压<100mmHg)以及神经衰弱综合征等,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 白内障B.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偏低C.心率减慢D. 血压偏高或偏低E. 心率加快7.哪一项超过临床正常值范围8.除C外,哪一项不属于亚临床改变趋势9.上题观察亚临床改变趋势有利于A.一级预防B. 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 诊断为微波作用症E. 定为职业病使微波作业者享受职业病待遇10.上题所作流行病学调查共分为大强度组(200uW/cm2),中强度组(<50~200uW/cm2 ),及小强度组(50uW/cm2)和对照组,所做结果存在有良好强度-反应关系(“反应”见上题)。
最后发现只剩小强度组神经衰弱综合征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遂以50uW/cm2 为微波辐射安全界限,此依据是以A.热效应为基础B. 非热效应为基础C. 热及非热效应D. 微热效应 E. 都不是11.微波慢性实验阈强度是1~5mW/cm2,以lmW/cm2取20倍安全系数作为安全限值,此依据是以A. 热效应为基础B. 非热效应为基础C. 热及非热效应D. 微热效应 E. 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