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管理知识点

合集下载

网络管理复习(整理)加知识点

网络管理复习(整理)加知识点

网络管理期末复习第一章网络管理概述1.单项选择(1)在网络管理信息模型中,定义管理信息的表示语法的是(B)A. NMSB. SMIC. MITD. MIB(2)关于网管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A.网管系统是实现网络管理功能的软件与硬件系统B.网管系统都不需要特定的网络管理协议的支持C.网管系统只能监控单个网络设备而不是整个网络D.网管系统只包括运行在管理工作站中的管理进程(3)在网络管理功能域中,用于测试网络运行性能指标的是(C)A.配置管理B. 故障管理C. 性能管理D. 安全管理(4)关于CMI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 CMIP协议由ISO组织制定B. CMIP协议基于OSI参考模型C. CMIP协议基于面向连接服务D. CMIP协议采用轮询监控系统(5)国际电信联盟针对电信网制定的网关协议是(A)A.TMNB. DNSC. MSND. WMN(6)关于SNMP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A. SNMP协议由IEEE组织制定B. SMNP协议面向的只是局域网C. SNMP协议基于无连接服务D. SNMP协议采用委托监控模式(7)局域网个人管理协议的英文缩写是(B)A.RARPB. LMMPC. SMTPD. HTTP(8)关于网络管理功能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配置管理用于实现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B.故障管理用于发现与解决网络中的故障C.安全管理用于保护各种网络资源的安全D.记账管理用于监视网络运行的性能指标(9)目前,在网络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网管协议是(C)A.CMIPB. TMNC. SNMPD. LMMP2.填空题(1)在网络管理的定义中,管理信息树(MIT)是用于定义管理对象的树状结构。

(2)在网络管理功能域中,安全管理功能用于保护各种网络资源的安全。

(3)管理协议负责在网管工作站与网络设备中的管理进程之间通信。

(4)第二代网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良好的图形化用户界面。

网络知识点总结归纳

网络知识点总结归纳

网络知识点总结归纳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最新的资讯,进行各种交易,和远在天边的朋友进行交流。

但是,网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网络安全问题、网络管理和维护问题等。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网络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网络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概念网络是一种可以进行通信的方式,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连接各种终端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常见的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2. 网络的组成网络通常由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连接组成。

终端设备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等,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

3. IP地址IP地址是用来唯一标识一个设备的地址,可以用来进行数据的传输。

IP地址包括IPv4和IPv6两种类型,其中IPv4地址用32位二进制数表示,IPv6地址用128位二进制数表示。

4. 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是用来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一种方法,通常用在IP地址中。

通过子网掩码,我们可以确定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范围,从而进行网络的划分和管理。

5. 网关网关是将不同网络的数据进行转发的设备,用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网关通常在网络层以上工作,可以是软件或者硬件。

6. DNSDNS(Domain Name System)是域名系统的缩写,用来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通过DNS,我们可以使用域名来访问网站,而不需要记住复杂的IP地址。

7. TCP/IP协议TCP/IP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协议,它是一组通信协议的集合,用于在网络中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TCP/IP协议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两种类型,其中TCP协议用于建立可靠的连接,IP协议用于在网络中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路由。

8.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二、网络安全知识1. 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指对网络中的设备和数据进行非法的访问和破坏的行为,常见的网络攻击包括DDoS攻击、SQL注入攻击、木马病毒等。

网管相关知识点总结

网管相关知识点总结

网管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网络管理1.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指的是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形式和逻辑组织形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

网络管理员需要了解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1.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或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网络管理员需要掌握TCP/IP协议、UD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常用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网络管理和故障排查。

1.3 网络地址管理网络地址是指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个计算机或网络设备的地址。

网络管理员需要了解IPv4地址和IPv6地址的格式和分配规则,掌握子网划分、地址转换和地址分配等技术,以确保网络地址的合理分配和管理。

1.4 网络设备管理网络设备管理是指对网络中的各种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进行配置、监控和维护。

网络管理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故障排查技巧等,以保证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

1.5 网络监控与性能优化网络监控是指通过监控系统实时地对网络设备、网络流量、网络延迟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网络问题和性能瓶颈。

网络管理员需要掌握网络监控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监控指标的含义,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故障和性能问题。

1.6 网络备份与恢复网络备份与恢复是指对网络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并在发生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时进行数据恢复。

网络管理员需要了解备份策略、备份方法和备份工具的使用,以充分保障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网络安全2.1 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威胁包括病毒、木马、蠕虫、网络钓鱼、DDoS攻击等各种恶意行为。

网络管理员需要了解各种安全威胁的特点和攻击手段,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防御措施,保障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2.2 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策略是指为预防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措施。

计算机网络重要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重要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重要知识点自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以来,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个人使用上还是在商业应用中,计算机网络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知识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网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并深入讨论它们的应用。

1.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基础建设,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规范和格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TCP/IP协议,它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TCP/I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管理。

了解TCP/IP协议对于网络工程师和管理员至关重要。

2. IP地址与子网掩码IP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它是实现数据交换和路由的基础。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其中IPv6可以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与IP地址相配套的是子网掩码,它用于定义网络中主机的地址范围。

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使用方法对于配置网络和排查问题非常重要。

3.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描述了计算机网络中设备的连接方式和布局。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等。

每种拓扑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选择适合的网络拓扑结构能够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

4. 网络设备在计算机网络中,有许多重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网关和防火墙等。

路由器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交换机用于连接局域网中的各个设备,网关则提供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的连接。

防火墙则保护网络的安全。

理解这些网络设备的功能和原理是网络管理和维护的基础。

5.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当前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随着网络攻击的不断增加,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已经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以及如何防范和应对这些攻击,对于保护网络和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6. 网络性能优化在网络应用中,性能优化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网络性能优化涉及到带宽管理、数据压缩、缓存技术以及优化网络传输协议等方面。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科学和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使得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和信息系统能够互相连接和交流。

在计算机网络中,信息被分割成小的数据包,通过网络传输,并在目标计算机上重新组装成完整的信息。

本文将全面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知识点,包括网络结构、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一、网络结构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可以分为两种基本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和对等网络模式。

1.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是指在网络中有一台或多台服务器提供服务,其他计算机通过客户端访问服务器获取所需的服务。

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结果。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集中管理和控制的网络环境,例如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2. 对等网络模式对等网络模式也称为P2P(Peer-to-Peer)模式,是指在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平等地共享资源和服务。

没有专门的服务器,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作为其他计算机的服务提供者或客户端。

对等网络模式适用于资源分布广泛、无需集中管理的环境,例如文件共享、即时通讯等。

二、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规则和约定,用于确保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SMTP 协议等。

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IP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路由。

TCP/IP协议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协议。

2. HTTP协议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的协议。

它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服务器返回HTTP响应。

HTTP协议是Web应用最常用的协议之一。

3. FTP协议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是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

它支持文件的上传、下载和删除等操作。

FTP协议是在网络中常用的文件传输协议之一。

网规知识点大全

网规知识点大全

网规知识点大全1. 网络安全意识1.1 密码安全: - 设置强密码,包括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

- 定期更改密码,不要使用相同的密码。

- 不要将密码告诉他人或以明文形式存储。

1.2 防止网络钓鱼: - 谨慎打开来自未知来源的电子邮件或链接。

- 注意检查网址的正确性,以防被重定向到恶意网站。

- 不要随意分享个人敏感信息。

1.3 防止恶意软件: -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 不要从非官方网站下载未经验证的软件。

- 不要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的广告或下载链接。

1.4 公共Wi-Fi使用: - 在公共Wi-Fi网络上谨慎使用和共享个人敏感信息。

-确保连接的Wi-Fi网络是可信任的。

- 使用VPN等工具加密数据传输。

2. 网络行为规范2.1 网络言论: - 尊重他人的观点,不发表侮辱、恶意攻击或歧视性言论。

- 不传播虚假信息或散布谣言。

- 注意个人言论的影响力,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2.2 网络版权: -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创作的作品。

- 不随意盗用、复制或传播他人的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内容。

- 遵守版权法和相关法规,合法使用互联网资源。

2.3 网络隐私: - 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未经允许获取、使用或传播他人的个人信息。

- 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不随意透露个人身份、住址或电话等敏感信息。

- 不做违反隐私权的行为,如偷窥、偷拍或暴露他人的私密照片和视频等。

2.4 网络礼仪: - 尊重他人的在线时间和空间,不干扰他人正常的网络使用。

-不恶意刷屏、发表不相关或重复的内容。

- 文明用语,避免使用侮辱、攻击或不当的言辞。

3. 网络法律法规3.1 互联网信息管理: - 遵守国家的互联网信息管理法律法规。

- 不传播违法、淫秽、暴力或虚假的信息。

- 不从事网络赌博、贩卖违禁品或传播恶意软件等违法行为。

3.2 网络购物与交易: - 在正规、可信任的电商平台上进行购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一、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2、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栈3、网络拓扑结构与网络设备4、IP地质与子网划分5、数据传输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6、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7、网络层与路由协议8、传输层与可靠传输协议9、应用层与常见协议二、局域网技术1、以太网技术与IEEE 802.3标准2、交换技术与交换机3、VLAN与VLAN划分4、网桥与二层交换机5、局域网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6、局域网扩展技术:集线器、中继器、网桥、三层交换机三、广域网技术1、传输介质:方式线、光纤、无线电波2、数字传输系统:PDH、SDH3、ATM技术与应用4、Frame Relay技术与应用5、MPLS技术与应用6、VPN技术与应用7、BGP与动态路由协议四、网络安全技术1、安全威胁与攻击类型2、防火墙技术与应用3、VPN技术与应用4、IDS/IPS技术与应用5、加密与认证技术6、非对称加密与数字证书7、安全策略与安全管理五、无线网络技术1、无线局域网技术与IEEE 802.11标准2、WIFI技术与应用3、蓝牙技术与应用4、无线传感器网络5、移动通信技术.2G、3G、4G、5G6、网络规划与优化六、网络管理与监控1、SNMP协议与网络管理系统2、RMON与NetFlow技术3、IP SLA与QoS技术4、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5、带宽管理与流量控制6、网络性能优化与调优附件:1、网络设备配置范例2、OSI参考模型图示3、VLAN划分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知识产权:指对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益所享有的法律保护。

2、隐私保护:指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的合法使用与保护。

3、互联网行业: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包括互联网接入、网站运营、电子商务等领域。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计算机网络:是以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为目的,通过通信手段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联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

2.按照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和网络覆盖面的不同,一般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国际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方式叫做“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拓扑结构主要分为总线状、环状、星状、树状、全互联和不规则状等。

4.网络通信协议具有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语法是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如数据格式、编码和信号电平等;语义是用于协调和进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如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做出何种反应等;同步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如速度匹配、排序等。

5.ISO/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把计算机网络通信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6.TCP/IP协议分为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7.IPv4定义IP地址的长度为32位,由4个地址节组成,每个地址节包含8个地址位,用3个十进制位书写。

8.一个IPv6的IP地址长32位,由4个地址节组成,每个地址节包含16个地址位,用4个十六进制位书写,取值范围为0000-FFFF。

9.从内容上看出,IPv4是“点分十进制地址格式”,而IPv6是“冒分十六进制地址格式”。

10.IPv6的特点:扩大了地址空间、提高了网络的整体吞吐量、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障、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更好地实现多播功能。

11.在RFC2373中定义了IPv6的三种IP地址类型:单播地址、多播地址和泛播地址。

12.IPv6数据包主要通过IPv4网络环境进行传送,主要有双协议技术、隧道技术、协议翻译技术。

第二章网络管理概述1.网络管理:就是为保证网络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安全、可靠和高效地运行,不受外界干扰,对网络系统设施才去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为此,网络管理的任务就是收集、监控网络中各种设施和设备的工作参数、工作状态信息,及时通知管理员并接受处理,从而控制网络中的设备、设施的工作参数和工作状态,以实现对网络的管理。

移动互联网安全知识点总结

移动互联网安全知识点总结

移动互联网安全知识点总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依赖于移动互联网。

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移动互联网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网络安全问题,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防范网络攻击和欺诈。

因此,了解移动互联网安全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对移动互联网安全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移动互联网安全基础知识1. 网络安全概念网络安全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保护数据、信息系统和通讯设备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篡改或泄露,并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移动互联网安全是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移动设备、移动应用、移动通信等方面。

2. 常见的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1)恶意软件:包括病毒、木马、蠕虫、间谍软件等,会对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进行攻击和破坏。

(2)网络钓鱼:通过虚假的网站或信息诱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和账号密码。

(3)Wi-Fi 窃听:黑客通过监听无线网络传输的数据并窃取信息。

(4)无线窃听:黑客通过监听蓝牙或其他无线传输方式来窃取信息。

(5)手机丢失或被盗:个人信息和隐私容易被泄露。

3. 移动互联网安全的重要性移动互联网安全对个人用户、企业和国家安全都至关重要。

个人用户要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防止财产损失;企业需要保护商业机密和客户信息,避免商业损失;国家需要保护国家机密和信息基础设施,避免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二、移动互联网安全防范措施1. 加强个人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安全意识(1)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及时安装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补丁,修复漏洞,加强安全性。

(2)使用强密码:设置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复杂密码,定期更改密码。

(3)谨慎使用公共 Wi-Fi:避免在公共场所连接未知的 Wi-Fi 热点,以防止数据泄露和窃取。

(4)安装安全软件:下载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及时发现和清除恶意软件。

(5)谨慎下载应用程序:只在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程序,不随意下载来路不明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性能优化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性能优化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性能优化计算机网络管理与性能优化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资源的分配、网络性能的监测和提升等方面。

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方法,提高网络性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网络管理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的监控、控制和维护的过程,旨在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提供高效、可靠、安全的服务。

2.网络管理的目标:网络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

3.网络管理的基本任务:网络管理包括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4.网络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网络管理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如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软件、网络监控设备等。

二、网络性能优化1.网络性能优化的基本概念:网络性能优化是指通过调整网络的配置和资源分配,提高网络的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2.网络性能指标:网络性能优化需要考虑的指标包括带宽、延迟、丢包率、吞吐量等。

3.网络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技术:网络性能优化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如Quality of Service(QoS)、网络负载均衡、带宽管理等。

4.网络性能监测与分析:网络性能监测与分析是网络性能优化的基础,通过实时监测网络性能,分析网络问题,为网络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三、网络设备配置1.网络设备配置的基本概念:网络设备配置是指对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进行参数设置,使其满足网络需求。

2.网络设备配置的方法和步骤:网络设备配置包括初始配置、修改配置和删除配置等步骤,通常通过命令行界面或图形化界面进行操作。

3.网络设备配置的注意事项:进行网络设备配置时,需要注意配置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四、网络资源分配1.网络资源分配的基本概念:网络资源分配是指合理分配网络中的带宽、IP地址等资源,确保网络的高效运行。

2.网络资源分配的方法和技术:网络资源分配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如动态带宽分配、IP地址分配等。

网络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

网络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

网络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1. 网络基础概念1.1 网络的定义网络是连接在一起的多个计算机,它们可以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比如数据、文件、打印机等。

网络的目的是可以让用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1.2 网络的分类网络可以按照规模、传输媒介、拓扑结构、所属机构等分类。

按规模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按传输媒介可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等;按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总线型、环型等;按所属机构可分为公共网络和专用网络等。

2. OSI七层模型2.1 OSI模型介绍OSI模型是一种用来理解、描述和设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框架。

它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共分为七层。

每一层对网络通信的某一个方面负责,各层之间通过接口定义交互协议进行通信。

2.2 OSI七层模型的各层功能①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比特流,定义包括电气、机械和功能接口的规范。

常见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

②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在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负责物理地址的识别、流控、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常见设备有网桥、交换机。

③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寻址和路由选择等。

常见设备有路由器。

④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提供端到端的通信,负责数据分段和重组、流量控制、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常见协议有TCP和UDP。

⑤ 会话层(Session layer):控制用户会话的建立、维护和释放,管理用户对话和数据传输的时间。

主要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

⑥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数据的翻译、加密、解密、压缩和解压缩等数据格式转换,确保信息能够被接收方正确解释。

⑦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和网络服务,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

网络知识点

网络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均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

在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中,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通信所使用的介质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所谓有线网络,是指采用有形的传输介质如铜缆、光纤等组建的网络;而使用微波、红外线等无线传输介质作为通信线路的网络就属于无线网络。

2.按网络传输技术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式网络。

所谓广播式网络(broadcast network)是指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共享一条通信信道。

广播式的网络在通信时具备两个特点,一是任何一台计算机发出的消息都能够被其他连结到这条总线上的计算机收到;二是任何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结点使用信道。

而在点到点网络(point-to-point network)中,由一条通信线路连结两台设备,为了能从源端到达目的端,这种网络上的数据可能需要经过一台或多台中间设备。

3.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网、树型网、环型网、总线网和网状型等。

总线型:一根铜轴电缆连接每个主机,所有主机共享一个传输介质,传输方式是以广播的方式。

如果网络中任意一个节点发生故障,会造成全网断开星型:目前组建局域网中最常见的拓朴。

所有主机通过线缆连接到中心设备(交换机),组网简单,易排错。

一台计算机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到整个网络,但是如果中心结点出现故障,整个网络会断开。

环型:所有主机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路,称为单环,数据传输是按照方向传输,一个点断开,则全网断开。

也以可以采用双环网状型:网络中所有节点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互联的网状,组网成本高,但网络的可用性强,容错性高。

4.按地理覆盖范围,将网络划分为广域网(W 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

从功能上将计算机网络逻辑划分为:(1)资源子网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并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环境治理知识点总结

环境治理知识点总结

环境治理知识点总结一、概念环境治理是指对各种环境问题的管理和控制,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它涉及到政府、企业和公众各方的合作,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政策和措施。

环境治理的范围包括空气、水、土壤和生物资源等各个方面,目的是为了减少污染、保护生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环境治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减少污染:通过政策和技术手段,减少大气、水体、土壤和海洋等环境的污染排放。

2. 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避免生物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

3. 节约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和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 提高环境意识:推广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行为。

5. 促进协作: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合作,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和措施。

三、原则环境治理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障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 全面性原则:环境治理应该综合考虑各个环境问题,并统筹规划和管理,避免片面性和部门间的矛盾。

2. 可持续性原则:环境治理应该注重长期效果,确保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使人类和其他生物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3. 公平性原则:环境治理应该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利益,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要坚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4. 参与性原则:环境治理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等各方的合作,促进环保责任的共同承担。

5. 知识性原则:环境治理需要建立科学的决策基础,依靠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环境政策和措施。

四、方法为了实现环境治理的目标,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包括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经济激励和社会参与等方面。

具体方法如下:1. 制定政策法规:政府应及时出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环境治理机制,监管和管理环境问题。

网络常识知识点总结

网络常识知识点总结

网络常识知识点总结一、网络的基本常识1. 什么是网络?网络是将各种信息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使它们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系统。

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问题,因此我们在使用网络时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

2. 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是一种全球范围内连通数以亿计的私人、学术、商业和政府网络。

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获取信息、沟通和交易。

互联网是网络的一种,但是规模和影响力都远远超过了其他网络。

3. 什么是无线网络?无线网络是指利用无线电波技术来实现数据传输的网络。

无线网络可以使使用者在不受地域限制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无线设备实现通信和信息传输,大大增加了人们的便利性。

广泛应用于手机、无线路由器、无线电视等领域。

4. 什么是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一种网络,通常在一个建筑物或者是一个校园内。

而广域网则是在更大范围内的网络,通常是指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网络连接。

在局域网内的设备可以直接通讯,而广域网则需要通过网络设备进行通讯。

5. 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网络传输的数据包,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来决定数据包的接受或者拒绝。

防火墙可以防范网络攻击和黑客入侵,保护网络安全。

6.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在网络时代,我们的个人隐私很容易受到侵犯,因此保护个人隐私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隐私设置、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定期修改密码等方式来保护个人隐私。

7. 什么是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一种犯罪行为,通过虚假的网站、电子邮件、软件或其他手段诱骗他人进行非法交易、获取个人信息或者财产。

我们要警惕各种网络诈骗行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8. 如何防范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是一种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恶意程序,我们可以通过安装杀毒软件、不随意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定期进行系统升级等方式来防范网络病毒。

网站服务器管理知识点总结

网站服务器管理知识点总结

网站服务器管理知识点总结一、服务器基础知识1. 服务器是什么服务器是一种专门用来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的计算机设备。

它可以用来提供数据存储、计算、数据备份、网络服务等功能。

2. 服务器分类① 物理服务器:指的是真实的硬件服务器。

可以是台式机、工作站或者是专门的服务器机。

② 虚拟服务器:指的是在一个物理服务器上通过虚拟技术划分出多个虚拟的服务器实例。

3. 服务器操作系统常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有Windows Server和Linux。

前者易用性较好,适合有Windows环境需求的场景,后者开源、稳定,适合搭建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4. 服务器网络环境服务器通常处于数据中心或机房中,有固定的IP地址,支持公网访问。

同时要保证有良好的网络连通性和带宽。

二、服务器安全管理1. 防火墙配置服务器防火墙要设置合理的规则,禁止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减少系统遭受攻击的可能性。

2. 安全补丁更新定期检查服务器系统和软件的安全补丁,及时进行更新。

3. 密码策略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改密码是保护服务器的基本措施。

4. 安全监控安装并配置服务器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事件。

5. SSL证书的配置对于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站,需要配置SSL证书,保证数据加密传输,提升网站安全性。

三、服务器性能优化1. 硬件性能优化选择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等,确保服务器具有较好的性能。

2. 网络性能优化保证服务器的网络带宽足够,避免拥堵现象。

3. 软件性能优化合理配置服务器软件,避免开启不必要的服务,提高系统性能。

4. 负载均衡对于高流量的网站,可以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将流量分散到多台服务器上,提高整体性能。

5. 缓存技术利用缓存技术,如Memcached、Redis等,减轻服务器的数据库压力,提升服务器性能。

四、服务器备份与恢复1. 定期备份定期备份网站数据,包括数据库和文件,防止数据丢失。

2. 多地备份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地方,保证数据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将一系列计算机连接起来,以便它们之间可以进行数据通信的物理系统和逻辑系统。

计算机网络包含多种技术和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多种协议和标准。

下面将从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方面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进行介绍。

一、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计算机设备: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设备。

它们都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2.网络传输介质:主要有物理层的双绞线、光纤等传输介质。

3.网络协议:用于管理数据传输的各种协议,主要包括TCP/IP、HTTP、FTP、SMTP等。

4.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Linux、UNIX等,用于管理网络设备和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

5.网络管理软件:用于管理网络环境,例如网络监控、网络配置等。

二、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各个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结构。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拓扑结构:1.总线型拓扑结构:所有设备都连接在一条主线上。

2.星型拓扑结构:所有设备都连接在一个中央设备上,如交换机或集线器。

3.环型拓扑结构:将所有设备连接成一个环,数据沿着环路传输。

4.树型拓扑结构:所有设备按照树形结构组成一个层级结构。

5.混合型拓扑结构:不同部分采用不同拓扑结构的组合。

三、网络协议1.物理层协议:主要用于在物理层上对信号进行编解码和调制解调,包括IEEE 802.3以太网、IEEE 802.11 Wi-Fi等协议。

2.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监控数据包的传输,进行校验和重传等操作,主要有ARP、RARP、PPP、HDLC、帧中继等协议。

3.网络层协议: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保证数据包的路由和交换,主要协议有IP、ICMP、IGMP、ARP等。

4.传输层协议:用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主要协议有TCP、UDP等。

5.应用层协议:主要用于提供网络应用服务,如HTTP、DNS、FTP、SMTP、Telnet等。

应知应会知识点-网络篇

应知应会知识点-网络篇

应知应会知识点-网络篇
网络是支撑整个集团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1、若需要申请外网访问权限怎么办?
管理部出具工作联系函经由分管总裁签字需要,再提交给信息中心运维安全组办理。

2、如何设置无线上网?
a)首先确保您的无线开关是否打开;
b)打开网络连接,右键点击无线网络连接,点击属性,再点击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卡,
出现如下界面:
c)点击添加按钮,在网络名处输入一个名称,可随意,再选中即使此网络未广播,也
进行连接的选项,网络身份验证选择WPA-PSK(此处根据各部门情况选择),然后
在网络密钥处输入密码,然后点击确定;
d)若还是不法连接,在无线网络连接属性界面中找到Internet协议
e)点击属性,IP地址自动获取,DNS服务器设置为192.168.10.103和
192.168.10.105,然后点击确定。

3、在网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无法打开网站,需清除IE缓存的时候,该如何操作?
a)打开IE→“工具”→“Internet选项”;
b)在红色边框标记处点击“删除”,勾选缩图所示复选框按钮,再点击右下角的“删
除”键;
c)关闭浏览器,重新打开即可。

网络运维知识点总结

网络运维知识点总结

网络运维知识点总结一、网络基础知识1. OSI七层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描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参考模型。

这七层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了解OSI七层模型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网络运维是非常重要的。

2. 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是互联网上每个设备的标识,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其中IPv4地址由4个十进制数组成,而IPv6地址由8组四位十六进制数组成。

子网掩码是用来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它与IP地址一起构成了子网地址。

3. 网络设备常见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和网关等。

路由器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交换机负责局域网内设备之间的通信,防火墙用来保护网络安全,而网关是网络中不同协议之间进行转换的设备。

4. 网络协议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和SMTP协议等。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它负责实现数据在互联网上的传输。

HTTP协议是用来传输超文本的应用层协议,FTP协议用于文件的传输,SMT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传输。

5.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指网络中设备之间物理或逻辑连接的形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和树型等。

了解网络拓扑对于规划和设计网络结构非常重要。

二、网络安全知识1. 网络攻击和防御网络攻击包括黑客攻击、病毒攻击和DDoS攻击等。

黑客攻击指非法入侵网络系统,破坏网络的安全和完整性;病毒攻击是指通过网络传播的恶意软件,会对网络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而DDoS攻击是指利用大量的僵尸网络向目标服务器发动攻击,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合理利用网络知识点总结

合理利用网络知识点总结

合理利用网络知识点总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知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网络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网络安全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本文将就网络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网络基础知识1. 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是一种以TCP/IP协议族为基础的大型全球性计算机网络,它由许多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是可以使无论何种类型的网络都能够相互连接的全球性网络。

2. IP地址和域名IP地址是互联网上唯一的地址标识,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用点分十进制的格式表示。

域名是互联网上的资源的统一名称,用于方便用户记忆和访问。

3. URLURL是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的缩写,是互联网上的资源的地址标识符。

URL由协议、主机地址和路径组成,用于指定互联网上的资源位置。

4. HTTP和HTTPS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是互联网上常用的一种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文档。

HTTPS是在HTTP基础上加入了SSL/TLS协议来进行加密传输的安全协议。

5.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而约定的规则的集合。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UDP、HTTP、SMTP、FTP等。

6.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非法侵入、破坏、滥用等威胁并保证网络系统持续可靠运行的技术、管理手段和策略的总称。

二、网络应用知识1.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一种电子信息传输方式,是通过电子邮件地址进行传递、检索、处理等功能的一种通信工具。

常见的电子邮件服务商有QQ邮箱、163邮箱、Gmail等。

2. 即时通讯即时通讯是一种实时的、非持久化的通信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消息、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交流。

其中,常见的即时通讯工具有QQ、微信、Skype等。

3. 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知识、交流经验、参与讨论。

网络配置知识点总结

网络配置知识点总结

网络配置知识点总结一、网络配置的概念和基础知识网络配置是指为了满足用户对于网络资源的需求,根据用户需求对网络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以达到网络的稳定、安全、高效和高性能工作。

网络配置是网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络配置不仅涉及到硬件设备的连接和设置,更重要的是对网络设备的参数、服务和安全策略等进行配置,以满足用户对网络的各种需求。

网络配置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网络协议和服务、网络安全策略等内容。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种设备之间的物理和逻辑连接关系,包括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环型拓扑等。

网络设备及其功能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网关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网络协议和服务包括TCP/IP协议、DNS服务、DHCP服务等,它们是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基础。

网络安全策略包括防火墙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加密技术等,它们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基础。

二、网络配置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网络配置的基本流程包括网络规划、硬件连接、设备设置、服务配置和安全策略制定等环节。

网络规划是根据用户需求和网络环境的特点进行网络设计和规划,确定网络拓扑结构、设备类型和数量、网络地址分配等。

硬件连接是指根据网络规划,将各种网络设备进行适当的连接和布线,确保网络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设备设置是指对网络设备的参数进行设置和调整,包括IP地址设置、路由配置、交换机端口设置等。

服务配置是指对网络中的各种服务进行配置和管理,包括DNS服务、DHCP服务、WEB服务、邮件服务等。

安全策略制定是指根据网络安全需求,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措施,包括防火墙配置、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

网络配置的方法主要包括命令行配置、图形界面配置和自动化配置等。

命令行配置是通过在网络设备上输入特定的命令来进行设备设置和管理,通常用于对于一些网络设备比较专业的管理与设置。

图形界面配置是通过网络设备提供的图形界面工具来进行设备的设置和管理,通常用于一些对网络设备设置相对简单的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网络管理相关的基本理论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操作,包括配置管理、性能和记账管理、问题管理、操作管理和变化管理等。

网络管理的功能(五大功能),了解每个功能:(1)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 故障管理是网络管理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用户都希望有一个可靠的计算机网络。

当网络中某个组成失效时,网络管理器必须迅速查找到故障并及时排除。

维护并检查错误日志接受错误检测报告并作出响应跟踪、辨认错误执行诊断测试纠正错误(2)计费管理(accounting management)计费管理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目的是控制和监测网络操作的费用和代价;(3)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设置开放系统中有关路由操作的参数被管对象和被管对象组名字的管理初始化或关闭被管对象根据要求收集系统当前状态的有关信息获取系统重要变化的信息更改系统的配置(4)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性能管理估价系统资源的运行状况及通信效率等系统性能。

其能力包括监视和分析被管网络及其所提供服务的性能机制。

收集统计信息.维护并检查系统状态日志.确定自然和人工状况下系统的性能.改变系统操作模式以进行系统性能管理的操作(5)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安全性一直是网络的薄弱环节之一,而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要求又相当高,因此网络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网络中主要有以下几大安全问题:网络数据的私有性(保护网络数据不被侵入者非法获取),授权(authentication)(防止侵入者在网络上发送错误信息),访问控制(控制访问控制(控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

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应包括对授权机制、访问控制、加密和加密关键字的管理,另外还要维护和检查安全日志。

2、网络操作系统介绍(windows server 2003)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NOS)是网络的心脏和灵魂,是向网络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特殊的操作系统。

它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下工作,使计算机操作系统增加了网络操作所需要的能力。

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各种现存网络操作系统中的比较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了解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关系与区别,网络操作系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2)网络操作系统与通常的操作系统的区别: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上各计算机能方便而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为网络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的软件和有关规程的集合。

网络操作系统与通常的操作系统有所不同,它除了应具有通常操作系统应具有的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外,还应具有以下两大功能:(1)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通信能力;(2)提供多种网络服务功能,如:远程作业录入并进行处理的服务功能;文件转输服务功能;电子邮件服务功能;远程打印服务功能3、网络协议及域名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IIS的概念及相关操作: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IIS,互联网信息服务),是由微软公司提供的基于运行Microsoft Windows的互联网基本服务。

用这种方法添加的IIS组件中将包括Web、FTP、NNTP和SMTP等全部四项服务。

TCP/IP协议的相关知识WEB、DNS、DHCP、FTP服务的应用场合,邮件服务器的创建和设置SMTP pop3(看ppt)4、网络设备的介绍(实验室)理解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的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应用场合。

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转发/过滤消除回路路由器使用最少时间算法或最优路径算法来调整信息传递的路径,如果某一网络路径发生故障或堵塞,路由器可选择另一条路径,以保证信息的正常传输。

还可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成为不同协议之间网络互连的必要设备。

防火墙是指一个有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

防火墙主要由服务访问政策、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4个部分组成。

5、AD和域(windows server 2003)掌握AD、域的相关概念:Active Directory是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的目录服务。

Active Directory可以存储各种对象的有关信息,并使该信息易于管理员和用户查找及使用,它使用结构化的数据存储作为目录信息的逻辑层次结构的基础,同时将安全性集成到了Active Directory中,通过网络登陆,系统管理员能够管理整个网络中的目录数据和单位,而且获得授权的网络用户也可以访问网络上的任何地方的资源。

域是Windows 2003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边界。

一个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单元就是“域”,但活动目录可以贯穿一个或多个域。

在独立的计算机上,域即指计算机本身,一个域可以分布在多个物理位置上,同时一个物理位置又可以划分不同网段为不同的域,每个域都有自己的安全策略以及它与其他域的信任关系。

当多个域通过信任关系连接起来之后,活动目录可以被多个信任域共享。

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域可以理解为一个计算机集群的区域;AD即活动目录,为计算机提供目录服务,存储网络中各个对象如:用户、组等的相关信息。

AD包含域,域控制器可以通过AD来管理加入到域中的计算机。

结合实例理解AD和域的建立、配置与管理。

6、用户账户与组账户的管理(windows server 2003)理解用户帐号的基本概念:每个用户都必须要有一个账户,以便利用这个账户登录到域,然后访问网络资源,或者利用账户登录到某台计算机,使用计算机中的资源。

掌握用户帐号与域管理用户创建与使用的操作步骤:(用户账户有两种一种是域用户账户一种是本地用户账户)(看书)理解组账户的基本概念;具有相同权限等的用户划分到一个组(知道组的作用范围:通用组,全局组,本地域组)(组的类型:安全组和分布式组)掌握组账户创建与使用的操作步骤。

(看书)数据库的概念:本地账户和AD账户数据库的存放位置。

域用户账户存储在域控制器的AD的数据库内。

本地用户账户是创建在非域控制器的本地安全账户数据库。

本地组账户存储在本地安全账户数据库;域的组账户存储在AD数据库内。

7、NTFS的数据管理(windows server 2003)NTFS文件系统格式与FAT格式的相关概念及操作;(见简答题)区分NTFS与FAT\FAT32的文件格式的意义;权限的概念及操作;完全控制(完全控制+遍历文件夹/执行文件+列出文件夹/读取数据+读取属性+读取扩展属性+创建文件/写入数据+创建文件夹/附加数据+写入属性+写入扩展属性+删除子文件夹及文件+删除+读取权限+更改权限+取得所有权)修改(遍历文件夹/执行文件+列出文件夹/读取数据+读取属性+读取扩展属性+创建文件/写入数据+创建文件夹/附加数据+写入属性+写入扩展属性+删除+读取权限,作用域:此文件夹、子文件夹和文件)读取和执行(遍历文件夹/执行文件+列出文件夹/读取数据+读取属性+读取扩展属性+读取权限,作用域:此文件夹、子文件夹和文件)列出文件夹内容(遍历文件夹/执行文件+列出文件夹/读取数据+读取属性+读取扩展属性+读取权限,作用域:此文件夹和子文件夹)读取(列出文件夹/读取数据+读取属性+读取扩展属性+读取权限,作用域:此文件夹、子文件夹和文件)写入(创建文件/写入数据+创建文件夹/附加数据+写入属性+写入扩展属性,作用域:此文件夹、子文件夹和文件)特殊权限(其他特定权限与作用域的结合)8、磁盘管理(windows server 2003)掌握基本磁盘与动态磁盘的相关概念及操作;基本磁盘是一种可由MS-DOS 和所有基于Windows 的操作系统访问的物理磁盘。

是以分区方式组织和管理磁盘空间。

基本磁盘可包含多达四个主磁盘分区,或三个主磁盘分区加一个具有多个逻辑驱动器的扩展磁盘分区。

动态磁盘是Windows 2000/XP/2003所支持的一种特殊的磁盘类型,这种磁盘类型不能在早期有些操作系统中使用。

在动态磁盘上不再采用基本磁盘的主磁盘分区和含有逻辑驱动器的扩展磁盘分区,而是采用卷来组织和管理磁盘空间。

动态磁盘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磁盘不具备的功能,例如创建可跨越多个磁盘的卷(跨区卷和带区卷)和创建具有容错能力的卷(镜像卷和RAID-5 卷)。

所有动态磁盘上的卷都是动态卷。

熟悉磁盘管理各种功能;(ppt)掌握磁盘分区的建立、删除;掌握卷的建立及管理;常用磁盘命令。

.Chkdsk创建和显示磁盘的状态报告。

如果不带任何参数,chkdsk 将只显示当前驱动器中磁盘的状态,而不会修复任何错误。

要修复错误,必须包括/f 参数。

2.Diskpart通过使用脚本或从命令提示符直接输入来管理磁盘、分区、卷,使用diskpart命令行工具完全可以实现对以上对象的创建、删除等全部操作。

3.Convert将FAT或FAT32文件系统格式的分区或卷转化为NTFS文件系统格式的分区或卷。

.Fsutil完成对采用NTFS文件系统的磁盘分区和卷的管理。

5.Mountvol创建、删除或列出卷的装入点。

管理磁盘挂接功能。

6.Format利用指定的文件系统格式化磁盘分区或卷。

以上为常用的磁盘管理命令,具体第一个命令的参数及使用方法,可以“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命令加/?或者输入HELP,操作系统会显示详细的说明。

例如显示Chkdsk的参数及使用方法。

如图9-42所示。

使用chkdsk/?与help chksk的执行结果是一样的。

9、灾难恢复、备份与还原(windows server 2003)理解数据备份的概念及备份5种类型;增量备份是针对于上一次备份(无论是哪种备份):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所有发生变化的文件。

(增量备份过程中,只备份有标记的选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它清除标记,既:备份后标记文件,换言之,清除存档属性。

)说白了就是:只备份当天有变化的数据,并且是带标记的数据,当备份完后还要清除标记,总之他占用空间小,恢复起来麻烦。

在Windows中一般都有三种备份种类:完全备份、差异备份、增量备份。

完全备份:备份全部选中的文件夹,并不依赖文件的存档属性来确定备份那些文件。

(在备份过程中,任何现有的标记都被清除,每个文件都被标记为已备份,换言之,清除存档属性)。

差异备份:差异备份是针对完全备份:备份上一次的完全备份后发生变化的所有文件。

(差异备份过程中,只备份有标记的那些选中的文件和文件夹。

它不清除标记,既:备份后不标记为已备份文件,换言之,不清除存档属性)说白了就是:差异将把前一次的数据都备份,一定要搞清是前一次的,另外他不管有没有打过标记他都备份,总之好恢复但太占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