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价值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护 理干 预 对精 神分 裂 症 患者认 知功 能 的影 响
姜 欢
( 赤峰 市安定 医院 , 内蒙古 赤峰 040 ) 2 0 6
[ 要 ]目的 : 讨护 理干预 在精神 分 裂症 患者 认知 功 能 中的相 关作 用。 方 法 : 用随 机 抽取 我 院 1 5 摘 探 采 0
例 精 神分 裂症 患者 , 心理干 预组 4 例 , 照组 5 9 对 6例 , 用成斯 康星卡 片分 类测验 ( S 进 行评 定 。结 果 : 采 WC T) 心理 干预 组在 治疗后 WC T的各 项成绩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S P<0 0 ) . 1 。结 论 : 对精 神 分 裂患者 进 行有 效 的
数、 选择 错误率 、 成 第 一 个分 类 所 需 应答 数 、 续 完 持 性应 答数 、 续性 错 误 数 、 持 持续 性 错 误 率 、 非持 续 性 错误 数和 概念化水 平百 分数 [ 引。此测 验 由 1名心理
测 量师及 1名护士 陪 同完 成 , 病 人入 院 1周后 及 在
过 系统 的、 序渐 进 的 认 知作 业 、 为矫 正 等 技 术 , 循 行 对 住院精 神分 裂 症 患者 认 知 功能 的 效果 有 所 改 善 , 为促进 患者 的康 复提供 了科学 的依据 。
1 对 象与方 法
1 1 对 象 .
并根据 电脑提 供 的反 馈 信 息推 导或 转 换分 类 原 则 。 本研 究评定 指标为 完成 分类 数 、 总应 答数 、 误应 答 错
从 20 0 9年 1 2月 ~2 l 0 0年 1 2月 2 5日, 选取 符
61 、2个月 各 测 量 1次 。本 研 究 只 提 供 病 人 住 院 6 个 月后 测验评 定。
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
复 ,使 其 能 够 积 极 主 动 地 配 合 医 护 人 员 的 治疗 护理 ,并 能 够 主 动 向其 讲 解 自 己存 在 的 疑惑 。使 用科 学 的指 导 ,为 患 者调 动其 主 观 能 动性 ,使 其 能 够增 强 自己战胜 疾 病 的 勇气 。积 极 纠 正 患者 的错 误 认识 ,了解 患 者 潜 在 的假 设 和 负性 思 维 ,并 帮 助 患 者 纠 正 其 错 误 的 观 点 、行 为 和 情 绪 ,使 其 能 够 正 确 对 待 生 活 中 出现 的 不 良事 件 。告 知 患者 如 何 改善 自己 的负性 情 绪 ,鼓励 其 回到 社会 中 ,消 除 自己 内心 的 障碍 。通 过 与 患 者 的交 流 和 沟 通 ,护 士 要对 其 生 活 中 的 困难 给予 判 断 ,并 想 方设 法 地 帮助 患者 尽 量减 少 各种 应 激源 。 1.3.2 行 为 护理 干预 培 养 患 者 生 活 自理 能 力 、社 交 能 力 、娱 乐 活 动 能 力 和 回归 社 会 的功 能 。鼓 励 患者 自己对 日常 生 活 进 行 照 顾 ,包 括 主动 去整 理 床铺 ,自己换 衣 、洗 澡 、剪 指 甲 ,自己按 时起 床 , 并积 极地 进行 劳动 ,如 扫地 、洗 碗 、擦 地 等 。对表 现好 的患者 ,给 予鼓 励 ,使 用 正性 激 励 语 言 ,使 患者 感 受 到 自己活 动 的好 处 ,并 能够 自 觉 进行 。坚 持让 患 者 参 与 到各 种 娱乐 活 动 中 ,定 时 组 织 患者 彼 此 沟 通 和交 流 ,组 织 患 者及 患 者 家属 进 行 娱 乐 活 动 。娱 乐 活 动包 括 唱 歌 、跳 舞 、下棋 、跳绳 、打球 等 ,奖 励 参 与 性较 好 的患 者 。护士 起 到 组 织 性 作 用 ,鼓 励 患 者 主 动 参 与 ,指 导 患者 如何 与人 交 流 和 沟 通 ,如何 表 达 自己的 意愿 。根 据 患者 的实 际 情况 ,护 士 嘱患 者 和患 者 家 属 在 出 院后 能 够 定期 外 出游 玩 、购 物 ,使 患 者 能 够 参 与 到 社 会公 益 活 动 中 。 1.4 统 计 学方 法
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症状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体发病原因仍然未知,但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具有多病因性,与遗传、环境、心理因素皆有关系。该病早期症状表现在头疼、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突然性格的改变、情绪反常、认知能力下降。其中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患者常常伴有的症状,受抑郁情绪的影响患者会焦虑,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可能出现伤害他人或者自杀等不良后果,给患者、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1]。对于有抑郁情绪的精神分裂患者药物治疗只能缓解部分症状,越开越多的研究发现对患者同期的护理尤为重要,与患者的预后成正比的关系。心理认知护理干预主要是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缓减患者生活或者共作的压力,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为探究心理认知护理干预的实际临床疗效,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100名精神分裂有抑郁情绪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药物抗抑郁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认知护理,两组时间皆为12周。
1.2.1常规护理措施:1.给予患者健康教育2.安排患者合理的睡眠时间3.遵从医嘱按时用药、按时运动,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2.2心理认知护理措施:1.护理人员与医生主动与患者沟通,细心照顾患者,建立医患互信关系2.实时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密切注意患者心理变化,通过健康宣讲活动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3.保持耐心,多关心患者,认真听取患者的真实想法,困惑4.根据每一位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运动方案,多听音乐,转移注意力,让患者积极正视自己的疾病,重新建立自信[2]。
关键词:心理认知护理;精神疾病症状;抑郁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l 3 卷第 2 期
心理 护理 干预对 改善慢 性精神 分裂症 患者 的疗效及 影响
王 巧 芸
( 云南省楚雄州第二人 民医院 ,云南 楚雄州 6 7 5 0 0 0 )
摘要 : 目的 : 探讨 与研 究通过 心理护理 干预对改善 慢性精神分裂症 患者 疗效和对 复发 的影响。方法 : 抽 取我院收治的 8 6 例 慢性
裂症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提 高疗效 , 降低复发率具有 明显 的效果 [ 1 ] 。
关键词 : 慢性精神分裂症 ; 心理 护理干预 ; 效果及影响
中图分 类号 : R 4 7 1 R 7 4 9 . 3
文献标识码 f Ps y c ho l o g i c a l Nur s i ng I n t e r v e nt i o n o f Pa t i e nt s Wi t h Chr o ni c S c h i z o ph r e n i a
AB S T R AC T: Ob j e c t i v e : D i s c u s s i o n a n d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n c h r o n i c s c h i z o p re h n i c
心理干预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
心理干预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随着精神科医疗的进步和完善,心理干预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因为幻听、幻视、妄想等症状而丧失社会功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
通过心理干预护理,患者在恢复期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
本文将从心理干预护理的概念、作用、应用方法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所帮助。
一、心理干预护理的概念心理干预护理是指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等措施,以促进患者的精神康复和生活适应能力的提升。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恢复期中,心理干预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和接受自己的疾病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1. 促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接受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对自己的病情存在认知偏差,甚至拒绝接受治疗。
通过心理干预护理,可以采用心理健康教育、认知重构等方法,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情发展趋势,促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接受。
2. 缓解患者的情绪问题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情绪问题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症状和痛苦。
通过心理干预护理,可以采用心理疏导、情绪调节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情绪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由于病情的症状表现,导致与家人、朋友、同事等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破裂。
通过心理干预护理,可以采用亲情、社交技能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增进亲情和友情,重建社会支持系统。
4. 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存在自理能力差的问题,而这对于他们的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心理干预护理,可以采用生活技能训练、自我管理等方法,帮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1. 个别心理干预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采用个别心理干预方法,如认知行为治疗、解决问题疗法、精神分析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
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人类严重的精神疾病,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以帮助他们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在护理干预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式。
因此,护士要负责协助医生配合用药,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和副作用,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和调整。
2.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有助于患者掌握自我调节及适应能力,在消除精神疾病的同时恢复自信、开启新的生活和追求未来。
护士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在患者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建议。
3. 社会支持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社交能力较差,很难与其他人建立联系。
护士应该鼓励患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加强与外界的接触,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4. 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包括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方面。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生活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掌握日常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5.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必要手段,通过与患者家庭成员的交流和互动,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家庭生活。
护士要在家庭治疗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帮助家庭成员理解病情,提高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
综上所述,优质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护士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生活护理和家庭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干预和支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基于积极心理学模式的康复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
肠造口患者中的管理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8):180-183.[17]Xie J,Liu L.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ADOPT prob-lem-solving model on alcohol withdrawal,mental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J].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2021,42(11):1282-1288.谢晶,刘龙.ADOPT 问题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对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戒酒情况、心理弹性及适应能力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1,42(11):1282-1288.[18]Li HC,Wang YH.Effect of ADOPT-base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onmental health and adaptive ability of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gna-thic surgery [J].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Nursing,2020,26(2):247-251.李慧川,王烨华.基于ADOPT 问题解决模式的个体化护理对正颌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247-251.[19]Lin YH,Hsu YC,Lin MC,et al.The association of macronutrients inhuman milk with the growth of preterm infants [J].PLoS One,2020,15(3):230800.[20]Ford SL,Lohmann P,Preidis GA,et al.Improved feeding toleranceand growth are linked to increased gut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 very-low-birth-weight infants fed mother's own milk compared with donor breast milk [J].Am J Clin Nutr,2019,109(4):1088-1097.[21]Huang P ,Yao J,Liu X,et al.Individualized intervention to improverates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Medicine (Baltimore),2019,98(47):17822.[22]Huang C,Hu L,Wang Y ,et al.Effectiveness of 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 on breastfeeding and maternal outcomes:a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J].BMC Pregnancy Childbirth,2022,22(1):707.[23]Seyyedi N,Rahmatnezhad L,Mesgarzadeh M,et al.Effectiveness ofa smartphone-based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breastfeed-ing [J].Int Breastfeed J,2021,16(1):70.(收稿日期:2023-08-31)基于积极心理学模式的康复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刘琰1,朱玉星2,郭雪丽3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康复科1、护理部2、科研教学管理科3,河南驻马店463000【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模式的康复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
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1临床资料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了慢性精神分裂病人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所有病患的症状以阴性为主,而且经过2年的治疗后都没有得到缓解,对有严重躯体疾病、药物依赖以及酒精依赖的患者进行排除。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确诊的病人有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在26-55岁,平均年龄为43.26±10.90。病人的病程在4-23年,平均14.04±5.60年;对照组确诊的病人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在28-56岁,平均年龄为43.85±10.85,。病人的病程在4-23年,平均14.29±5.7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于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挑选我院70例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研究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病人病情的缓解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病人的病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3.2心理认知教育对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协助患者对自身的症状、发病原因以及怎样预防和康复进行了解,让他们可以积极主动的去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利用科学的指导对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调动,让他们可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对病患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对病患潜在的负性和和假设思维进行了解,同时还要帮助病患对错误的行为、观点以及情绪进行纠正,让他们可以正确的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告诉病患如何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改善,鼓励他们融入到社会中,对自己内心的障碍进行消除。通过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判断,同时还要想尽办法地帮助他们怎样应对各种应激源。
综合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对认知功能影响
综合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对认知功能影响【摘要】综合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综合心理干预的定义和内容,然后详细探讨了其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包括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
研究表明综合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也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工作、社交功能等。
通过临床案例和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说明了综合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综合心理干预不仅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还对其认知功能产生持续影响,为未来精神分裂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综合心理干预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综合心理干预、认知功能、治疗、影响因素、临床案例、意义、持续性、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幻觉、妄想、情感僵化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全球约有240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且患病率逐年增加。
目前,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无法完全治愈,且容易产生副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综合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患者康复: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综合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症状和困扰,提高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2. 减轻家庭负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家庭承担着重要的支持和照顾责任。
综合心理干预可以为家庭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指导,减轻他们的负担,促进家庭和睦。
3. 提高治疗效果:通过综合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情绪变化,增强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
这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效果。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心理干预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
心理干预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病症发作期间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而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治疗只是一个方面,心理干预护理在患者的恢复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心理干预护理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一、心理干预护理的基本原则心理干预护理是指通过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对患者进行个别或集体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解决心理困扰,重新建立对自我的认知和强化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恢复期中,心理干预护理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个性化:每个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点都不同,因此针对每个患者的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护理计划,以确保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2. 综合性:心理干预护理应该综合利用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情绪疏导、心理教育等,从多个角度帮助患者调节情绪、解决心理问题。
3. 长期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干预护理需要持续进行,直至患者完全康复或生活能够自理。
1. 情绪疏导: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的症状,面对这种情况,心理干预护理可以通过情绪疏导的方法,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绪问题、掌握调节情绪的技巧,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 认知重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期间常常出现妄想、幻觉等症状,导致对自我的认知产生混乱,而心理干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对自我的认知,让他们学会区分现实和幻想,调整对自我的认识,提高对自我的理解。
3. 社交技能训练: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因为症状的影响而失去社交能力,而心理干预护理可以通过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逐渐融入社会,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4. 家庭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需要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帮助,而心理干预护理可以通过为家庭成员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支持和协助,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提供有效的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研究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标签:心理护理干预;慢性精神分裂;认知功能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上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属于重性精神疾病的一种,患者在感觉、知觉、思维以及行为等多个方面会出现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的现象[1]。
慢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中常见的一种,患者在正常情况下智力和意识都能保持正常,但在发病过程中认知功能会受到损害[2]。
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药物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控制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关的护理手段进行配合。
本文研究了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
常规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9.5±3.2)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0±1.3)年;实验组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度在30~67岁,平均年龄(48.5±3.1)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1±1.1)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可比。
1.2方法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鼓励、疏导、暗示、启发以及诱导等。
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朱玉星;刘勇;孙群星;王宏升【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09(004)022【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心理护理+奋乃静)和对照组(单用奋乃静)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末分别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NASS)评定疗效,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全量表和记忆量表分分别为84.97±3.73、80.41±5.93、83.37±5.81、77.26±13.31;对照组分别为75.41±3.95、72.43±5.56、75.87±5.34、72.15±13.19,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心理护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总页数】3页(P190-192)【作者】朱玉星;刘勇;孙群星;王宏升【作者单位】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院;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院;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院;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齐拉西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J], 陈洁;周芳珍;陈春;苏丽思2.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血浆FPG及血清PRL水平的影响 [J], 许宝洁;王祝万;王婉文3.盐酸丁螺环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J], 程粉;张朝辉;程粉杰;王琳4.盐酸度洛西汀联合氨磺必利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J], 李德光5.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J], 王振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2012年12月第9卷第36期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护理研究·研究表明,至少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严重的认知损害,是除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之外精神分裂症的另一个核心症状,决定精神分裂症的结局。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交技能差、工作能力差的根源,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导致精神残疾。
2007年4月~2010年3月我院对认知功能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认知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4月~2010年3月于我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诊断标准;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病程6个月以上;经认知功能筛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评分:小学<20分,中学及以上<24分,或临床痴呆量表(CDR )≥0.5;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共收集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8~60岁,平均(38.1±8.6)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3.8±15.2)个月;文化程度:小学26例,初中30例,高中及以上24例。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4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入组后常规组进行精神科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安全护理、药物护理、工娱治疗等。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行为训练。
按照计划进行程序化的行为训练,让患者自己吃饭、穿衣、洗漱、沐浴、入厕等;执行命令练习,如结解绳结练习,安装螺钉、刺绣、折纸、点钞纸、夹玻璃球等手工操作练习,球类练习,体操、跳舞练习。
②思维训练。
a.对思维贫乏的患者给予信息及语言刺激,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利用一切机会与其聊天,鼓励患者讲话;b.词汇训练,包括组词、填空、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思维训练;c.造句练习,选择不同词汇进行造句;d.朗读阅读练习,包括朗读报纸、短文等;e.数学计算练习,从一位数开始,训练患者反复进行加减乘除运算,逐步提高到两位数、三位数,由简单到复杂,反复训练;f.归纳分类练习,物品分类存放,让患者比较两幅图画异同,读短文或听故事后回答细节性问题,从而训练患者的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g.语言表达练习,讲故事、写治疗日记、写板报等,给患者讲述一些事情,然后提问题让患者回答;h.智力拼图,认图。
心理护理干预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郭金芝【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convalescent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88 convalescent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y were assessed by u-s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and nurseˊ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 NOSIE)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to-tal scores of PANSS and each factor in convalescent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P﹤0. 05);it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scores of oth-er factors of SCL-90 except obsessive-compulsive and bigoted factors a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items(P﹤0. 05);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cores of other negative factors of NOSIE scale like irritability,retardation and depression(P﹤0. 05);i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cores of total positive factors,social ability,social interest and the overall estimation of patientˊs condition(P﹤0. 05). Conclu-sion: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function of the convalescent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张金兰;朱秋妹;吕明維【摘要】Objective:To compar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for schizophrenic patients. Methods:54 cases with schizophren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in recovery period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the patients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norma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ADL, DSS and BPRS scales were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Through three months'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re-sults of ADL, SDSS and BPRS scales of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ose of normal group (P<0. 05). Conclu-sions: By giving the correspond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th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the recovery period,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s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ir early rehabilitation is promoted, and their quality of life is also improved.%目的:临床对照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期社会功能的干预效果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期社会功能的干预效果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6例。
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正常精神症状以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社交功能、职业能力、生活能力、家庭功能以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期具有重要意义,有效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维持良好医患关系。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 A total of 92 schizophrenic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itive symptoms,negative symptoms,normal mental symptoms and total score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social function,professional ability,life ability,family function and total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social function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maintain a good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Key words]Social function;Schizophrenia;Intervention;Psychological nursing精神分裂属于临床上常见的重症精神类疾病,主要特征为个性突变以及情感、思维以及行为等分裂,其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1]。
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探讨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常存在焦虑以及抑郁等负性情绪,受疾病症状以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患者可出现伤人、自伤甚至自杀等不良后果,给患者自身家庭以及社会均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1]。
寻求药物治疗以及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成为临床精神医护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该次研究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进行心理认知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研究随机选取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接诊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纳入患者均为该院随机选取,均有临床代表性。
平均分组后统计分析基线资料。
观察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2~51岁,平均(35.64±2.03)岁;对照组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龄21~52 DOI:10.16662/ki.1674-0742.2017.07.134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探讨董丽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六病区,山东济南250014[摘要]目的应用心理认知护理干预,探讨其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
方法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68例精神分裂症抑郁患者,组间分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观察组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2周(20.17±1.10)分、4周(13.25±1.56)分以及8周(7.56±2.01)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护理后2周(71.24±3.58)分、4周(62.35±2.37)分以及8周(55.02±2.00)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6%)显著提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抑郁患者,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缓解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综合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对认知功能影响
综合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对认知功能影响李桂臣;孙祥虹【摘要】目的综合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对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了2013年3月—2015年3月该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操作能力评分、记忆评分以及智商等评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评估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好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操作能力评分为(32.44±3.02)分、记忆评分为(49.17±4.35)分、智商评分分别为(112.45±10.37)分,对照组操作能力评分为(27.62±3.18)分、记忆评分为(47.48±4.39)分、智商评分分别为(104.11±10.25)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功能的提高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10【总页数】3页(P131-133)【关键词】综合心理干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作者】李桂臣;孙祥虹【作者单位】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山东青岛 266034;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二病房,山东青岛 26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精神性疾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和多样化,一般多由重大刺激或疾病所引起,从而给患者精神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出现认知上的障碍,直接影响到其正常的生活和周边人群,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某种潜在的威胁[1]。
对此,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次研究随机选取了2013年 3月—2015年3月该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研究发现其通过综合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价值范瑜;鲜玉霞;李娜【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positive psychology"theor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Seventy-four patients of schizophrenia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37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pplied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positive psychology"theory. Happy Enterprising Individual Ques-tionnaire (HEIQ),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 self-esteem scale (S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 positive mental score, psychotic symptoms, social function and self-es-teem score in the two group. Results (1)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for happiness, self-affirmation, goal manage-ment, overcoming difficulti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learning and growt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2)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lack of energy, thought disorder, hostility and suspic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3)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ocial function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self-esteem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positive psychology"theor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and enhance positive mental and soci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hich has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目的分析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本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精神病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干预,采用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尊量表(SES)评价两组患者在积极心理评分、精神病症状、社会功能及自尊水平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后的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克服困难、人际关系、学习成长等积极心理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活力缺乏、思维障碍、敌视猜疑等精神病症状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自尊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以有效减轻该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积极心理及社会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6(027)002【总页数】3页(P342-344)【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作者】范瑜;鲜玉霞;李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症明显、治疗难度大、复发率及致残率均极高的精神病,不仅可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最终将导致其社会功能低下[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8-01-23T10:56:38.1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5期作者:韩雪花[导读] 总之,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精神分裂患者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精神病防治院江苏南京 211214)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价值。
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两组都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治疗观察3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精神分裂患者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精神分裂;认知功能;阿立哌唑【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216-01 精神分裂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常具有感知、思维、意志行为、情感等多方面的障碍[1]。
精神分裂的病因仍未完全明确,而对于精神分裂的治疗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
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当前应用也比较广泛[2]。
本文评价了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纳入标准: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年龄16~60岁;至少有1名监护人在2年内对患者进行监护;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病程≦10年;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
排除标准:孕妇、2年内计划怀孕的女性、哺乳期妇女;精神发育迟滞者;严重躯体残疾患者。
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56.13±2.49岁;平均病程为5.35±1.42年。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各4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与护理方法
两组都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起始剂量5mg?d-1,根据病情情况在2周内加至治疗剂量(20~30)mg?d-1,共治疗观察3个月。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护理,准备能容纳40~60人左右的教室和能容纳20个人左右的环境安静的房间;安排2名人员负责综合护理,1人负责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治疗,1人负责心理治疗,在每次护理结束后预约下一次护理的时间,并发放护理时间表,每月护理2次,共6次。
(1)引导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难治性精神分裂相关知识的讲解,促进他们对于精神分裂有正确的认识,也有利于医生能够及时的发现疾病早期症状并对其进行处理。
(2)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积极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家庭社会背景,积极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并争取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使他们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配合。
(3)康复训练:通过制定日常行为规范和作息时间表等方式,加强患者的生活自理技能训练,纠正不规范行为;通过自我介绍、做游戏等方式提高社交技能,帮助患者调整面对应激的心态,防止或延缓发生严重的社会功能衰退,提高患者解决现实工作、生活困难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标准: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
(2)认知功能PANSS评分:PANSS量表阴性症状包括7项条目,阳性症状包括7项条目,主要根据检查者的临床经验进行评定,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1.00统计学软件,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总有效率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精神分裂是一种涉及情感、意志活动和精神异常的精神疾病,在人群中终身患病率约为0.5%。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精神分裂患者越来越多,且逐渐年轻化,并且很多患者对于自我行为认知不清,治疗与服药的依从性比较差。
阿立哌唑为喹诺酮类衍生物,俗称为第三代抗精神病药,可下调多巴胺功能亢进,从而改善焦虑、抑郁的功能[3]。
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帮助患者自主思维,同时结合一定的行为训练,帮助患者认识精神病性症状,减少极端信念,有利于改变患者对客观事件的情绪及行为反应。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
很多精神分裂患者缺乏自知力,且文化素质一般不高,导致服药依从性差。
心理护理干预注重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促进解除患者各种担心与忧虑;与患者谈心,纠正患者错误的观念和态度,能使患者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必要时给予行动约束。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同时护理后观察组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总之,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精神分裂患者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董素娟,赵金祥.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3(18):8-10.
[2]张光华.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7,30(16):173-174.
[3]金凤仙,赵建利.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3,34(20):3217-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