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曹操与杨修
曹操与杨修剧本
音乐悲壮,哀鸿呼号】【一束追光,引招贤者上,他正值年少,黑发无须】招贤者:(夸张地)汉相曹操,兵败赤壁,招贤纳士,鸿图大业,招贤吶……。
(隐去)【灯亮】【松林墓地,皓月当空,墓碑上四字「郭嘉之墓」】【曹操率鹿鸣女、蒋干、公孙涵、曹八将,在墓前祭奠】曹操:大汉丞相曹操,率督护将军曹洪、陈桥太守夏侯惇、中郎将张辽、许褚、李典、徐晃、张合,中秋月明之夜,祭扫故参军郭嘉之墓.【音乐起】曹操:(慨然吟诵)明月之夜兮,短松之岗,悲歌慷慨兮,悼我郭郎!天丧奉孝兮,摧我栋梁。
鹿鸣女:(接诵)从此天下兮,难觅贤良。
曹操:(接诵)哀哉奉孝兮,伏维尚飨。
(白)郭嘉呀奉孝!你若不死,我岂有赤壁之败呀!(哭)鹿鸣女:爹爹保重!公孙涵:丞相如此礼贤下士,天下贤士必然闻风来投。
曹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哇!公孙涵:鹿鸣小姐即兴续诗,与你老人家的诗韵天衣无缝!曹操:鹿鸣女儿虽非亲生,胜似亲生,她的才诗不在蔡文姬之下,当初老夫欲将她许配郭嘉,只恨苍天不佑,郭郎弃我而去了……。
【内马蹄声,曹操等倾听】杨修:(内唱)半壶酒一囊书飘零四方……。
【曹示意,众隐入松林中】【杨修骑马,与书僮上】杨修:(下马,醉步,唱)冷眼观孙曹刘三霸争强,欲报国无明主心中惆怅,僮儿:相公,到了郭嘉先生的墓台了!杨修:(接唱)中秋夜念故人来会郭郎.僮儿:相公,郭嘉先生的墓台,已经有人祭扫过了!杨修:(心领神会)噢!僮儿:这香灰还是热的呢!杨修:年年今日,只有杨修前来祭扫这冷落的坟台,今年为何这样地热闹起来了?【僮儿发现曹操所书祭文】僮儿:相公,这祭扫人名叫曹操!杨修:(故意高声地)哈哈哈,你说的是那个曹孟德么?(唱)曹孟德也曾东征西讨,得荆襄灭刘表意气自豪,赤壁兵败如山倒,十万战船被火烧.残兵败将逃至华容道,幸遇着关云长,他本是老曹的就知交,悲悲切切苦哀告,刀下捡得命一条,他若想力挽狂澜于既倒,求贤纳士谋略高曹操:(更成便服上)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既知曹操招贤纳士,先生何不投在他的麾下,以展济世之才?杨修:老头儿,你晓得我是那个?叫我去投曹操!曹操:先生乃是当今奇才杨德祖,那曹操正愁寻你不着.僮儿:你怎么知道我们相公的名讳呀?曹操:年年中秋,只有杨修祭扫这冷落的坟台……。
曹操与杨修
曹操与杨修教学目标通过梳理戏剧情节和品读人物语言,理解复杂而矛盾的人物性格;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在理解剧本内容的基础上,探讨杨修之死的悲剧因素,体会编剧的用心。
说明:从体裁上看,属于剧本;从题材上看,属于历史故事新编;它所在的第三单元主题是“历史”。
历史故事中表现的人物矛盾冲突是学生学习这篇的兴趣点所在;现代改编中体现的反思是学生学习这篇的难点所在。
根据剧本的特点,拟设计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这三个层面由浅入深地展开解读,最终挖掘出悲剧因素。
设计理念是,参与和对话。
参与——剧本的阅读诀窍在于假设自己是其中的演员;历史故事的解读诀窍在于假设自己是其中的人物。
参与意味着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投入进去。
对话——与剧本中的演员对话意味着演出;与历史中的人物对话意味着思辨;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对话意味着学习。
教学指导思想是,把课堂变成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剧中人物,同时也展现师生自己。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品评主要人物的矛盾性格;难点:领会杨修之死的社会因素。
说明:历史故事中表现的人物矛盾冲突是学生学习这篇的兴趣点所在。
在解读过程中应注意紧扣文本开展分析。
《三国演义》里相关故事是学生所熟知的,这些信息可能干扰课文的解读,从而使学生忽视课文的新编特点。
所以,应强调从中为发言找依据,牢牢把握住解读的对象。
现代改编中体现的反思是学生学习这篇的难点所在。
在反思“有没有可能避免悲剧”的过程中,学生容易陷入“没有依据地假设”误区,脱离文本虚构解决途径。
应注意及时指出错误,把讨论引导到对性格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大方向上。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品故事导入语:我们这堂课要学的是,这是一出京剧的选段,是戏里的两位主人公。
提出问题:课文大家事先都预习过了,那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两人的关系怎么样呢?请你用一些合适的动词把中间那个“与”字替换掉:曹操杨修小结:曹操对杨修的态度是矛盾的:有爱也有恨,最终恨占了上风。
曹操与杨修的故事
曹操与杨修的故事魏国有位谋士,名叫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
一天,塞北来的人给曹操送来一盒酥糖,曹操吃了几块之后收了起来,并在盒盖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递给大家传看。
大家不明白曹操的意思,有的夸曹操的字写得好,有的夸糖盒精美……曹操却一句话也不说,笑了笑就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杨修进来了,看大家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便凑上前去一看,原来是一盒酥糖,再仔细一看,盒盖上还有曹操的题字:“一合酥。
”足智多谋的杨修琢磨了一下便笑了起来,连说:“今天有口福。
”伸手拿过盒子,打开盖子取出一块酥糖吃起来。
大家惊讶地看着他,他也不解释,还取出一些酥糖,一人一块分了起来。
这些人拿着酥糖,谁也不敢吃。
杨修笑着说:“吃吧!这是丞相的命令,一人一口酥嘛!”经他这样一解释,大家才明白过来,于是放心地享受起又甜又香的酥糖来了。
原来这是个字谜,“合”字可分解为“人、一、口”,加上前面的“一”,后面的“酥”,就成了“一人一口酥”了。
大家刚吃完,曹操回来了,看着空空的盒子,又看杨修在场,便明白了,却故意问:“谁叫你们吃的?”杨修走上前笑嘻嘻地说:“是丞相您让我们吃的,我们怎敢违命呢!这不是写着一人一口酥吗?”曹操听后,哈哈大笑,并说:“我就知道是你解开的这个字谜。
”当然,曹操虽然满面笑容,可是内心里却更加嫉妒杨修的才智,暗下决心一定要找机会除掉杨修。
------------杨修过于高傲自大,虽然有学识,但是过于喜欢卖弄自己的聪明。
这让他逐渐成为曹操的眼中钉,直接影响到曹操的利益,曹操心胸较为狭窄,所以杀了杨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往往那些喜好表现、锋芒太露的人,不是受到别人的排挤和打压,就是遭到别人的陷害和污蔑,结果事事不顺,万事不成。
所以做人不要太锋芒毕露哟。
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9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9月大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现在一些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
这种心理距离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近百年来,社会上一度存在轻视民族戏曲的现象,影响过几代人,现在这种心态淡化多了,但仍未彻底消失。
现实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实在太多,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
戏曲曾经是我们民族的时尚艺术,远的不说,近的如京剧,曾被称为“时尚黄腔”。
到了当代,戏曲界仍然在努力。
其实,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
令大家折服的一个好例子,就是历来很边缘、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因为创作出《董生与李氏》这部佳作,不少远方的年轻人乘飞机去观赏,竟成一种时尚。
虽然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能拥有一部分观众,尤其是比现在更多些的年轻观众,依然是戏曲的目标。
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利好,创造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让他们感受和领略戏曲何以能在世界戏剧之林独树一帜,其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
只要戏曲界认真对待这件紧要工作,而不是敷衍了事,就有可能改变一部分年轻人对戏曲的疏离现状,培养出更多“粉丝”,甚至将来在他们中还会产生新的戏曲工作者,为戏曲的繁荣发展建功立业。
同时,我们不应把青年的欣赏趣味作单向化、狭隘化理解,认为他们“喜新厌旧”或“喜旧厌新”。
趣味不能划一,总的来说,古典美与现代美他们都需要。
所谓新与旧是相对而言,实质上都是当代艺术家在戏曲深厚传统基础上的新创造。
比如《曹操与杨修》是从无到有,再如《牡丹亭》的文本剪裁、音乐伴奏、表演与导演、服饰与灯光,都融入了当代艺术家的心血,是一种追求古典韵味的隐形化现代处理。
有了古典美,还有现代美,戏曲的道路才宽广。
一要美,有戏曲的、剧种的、声腔的、演员个人的独特之美;二要真与善,在陶冶情性的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生活的历史的时代的某种真实感,有利于观众的心灵建设。
上海初高中语文课本篇目
五、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
六、*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邓颖超)
七、致橡树(舒婷)
八、贤人的礼物(欧·亨利)
第3单元 走进鲁迅
九、风筝(鲁迅)
一〇、故乡(鲁迅)
一一、孔乙己(鲁迅)
一二、*诗两首(鲁迅)
自题小像
自嘲
一三、*有的人(臧克家)
第4单元 步入书林
一四、《安徒生童话》前记(叶君健)
二九、*孙权劝学(司马光)
第8单元 小故事,大智慧
三〇、受宠的象(克雷洛夫)
三一、蚊子和狮子(伊索)
三二、*一个采白芷花的城里人(冯雪峰)
三三、*白兔和月亮(周国平)
三四、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
郑人买履
滥竽充数
画蛇添足
六年级下册(试用版)
第1单元 春天来了
一、春(朱自清)
二、*春风(林斤澜)
三、花的话(宗璞)
一、雨巷(戴望舒)
二、荷塘月色(朱自清)
三、*荷花淀(孙犁)
四、*文学意境的特征(顾祖钊)
第2单元 思想与精神的力量
五、《〈宽容〉序言》(房龙)
六、《〈激流〉总序》(巴金)
七、*新时期诗歌二首
相信未来(食指)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
八、*人因为思想而伟大(帕斯卡尔)
第3单元 品位与格调
九、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
一三、*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
一四、*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张同道)
高一下册
第1单元 平民生活
一、老王(杨绛)
二、项链(莫泊桑)
三、*当炉女(臧克家)
第2单元 杰出人物
四、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曹操与杨修教案
《曹操与杨修》教案教学目的: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认识杨修之死的悲剧原因及曹操杨修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的手法教学难点:认识杨修之死的悲剧原因及曹操杨修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苏轼的《前赤壁赋》向我们展示了一世之雄曹操的豪情万丈;“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这后人评赞的诗句又向我们描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京剧《曹操与杨修》片段及作者所塑造的曹操和杨修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过程:1.戏剧的生命在于“冲突”,请同学们概述前五节的戏剧情节。
曹操赤壁败后,求贤若渴,操修相见恨晚——曹营缺粮,修荐孔闻岱——操疑而杀孔,谎称夜梦之疾——修欲识破谎言,让倩娘送衣——为操大业,倩娘自刎——为安抚杨修,操将义女嫁之。
就这样,修与操结下了杀妻之仇,修却又意外地成了曹操的女婿。
2.这一对特殊的翁婿关系究竟会怎样发展?我们来看课本。
教材节选部分的戏剧高潮是什么?曹操杀杨修时丰富的内心情感活动是节选部分、也是整剧的高潮。
3.请同学选出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片段,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思考一个问题:曹操到底想不想杀杨修?4.上面两位同学朗读非常形象生动、角色把握的很到位,很有气势。
下面我们播放录像,欣赏京剧名角的表演。
请同学谈对京剧的感受,并思考操到底想不想杀修?是否一开始就想杀修?对京剧的感受:a说白、唱词语言的典雅凝练;b京剧唱腔的使用是根据剧情需要,以及角色的喜乐哀怒而决定的;c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独特的脸谱。
(时空的巧妙处理;角色装扮的独特)抓关键语句分析。
A.“老夫实实再三的不想杀你”B.“你是再三要杀杨修”这“再三”分别指的是什么?(1)杀孔闻岱;(2)识破梦中杀人谎言,倩娘自刎;(3)踏雪巡营,操为修牵马坠镫。
杀孔与倩娘自刎二者有无关联?(操为什么杀孔又逼死倩娘?)用贤生疑而杀孔,为掩饰过错而致倩娘自杀。
案例分析:曹操与杨修的故事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
1
案例分析:曹操与杨修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曹操与杨修的几个事件,如:
阔门事件:曹操叫人建造花园,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杨修看了,竟不问曹操,擅自命人把门修窄。
一合酥事件:曹操收到一合酥,写了“一合酥”,杨修見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问他为何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反?”
鸡肋事件:曹操只说夜间的口号是“鸡肋”,杨修想出“鸡肋”的真正意义,叫士兵们收拾行李,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思考题:
为什么杨修会招致杀身之祸?
案例使用说明:
1.教学目的及用途
本案例主要供学生学习沟通技巧时参考。
2.课堂应用计划建议
可以配合模块二中的单元二的教学来进行。
3.案例分析要点
杨修不会揣摩曹操的心理状态,而是自作聪明,结果丢了性命。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三语文下册《曹操与杨修》教案及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三语文下册《曹操与杨修》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语文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本次教案是针对高三学生学习《曹操与杨修》这篇古文课文而设计的,采用了导读式授课、交互式授课和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古文阅读技巧。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学习这篇古文,理解古代领袖的心理。
2.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较为顺畅地理解原文,并初步掌握古汉语基本语法及词汇。
3.学生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接受信息:讲授《曹操与杨修》基本背景、阅读方式、词汇及语法等。
2.加工信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原文,并辅以思维导图提炼文章主旨。
3.运用信息:让学生通过应用文的形式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文写作能力。
2. 教学方法1.导读式授课:在讲授时,有针对性地指明文章的重难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文本信息。
2.交互式授课: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方式,在学生掌握文章内容的同时,让他们能够形成整体性的思维模式,更好地掌握文章结构和层次。
四、教学步骤1. 热身阶段1.以“谁是中国四大才子”为题,听取学生的观点。
2.给学生上一篇英文短文,并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默读和理解文意,强化学生阅读速度与效率。
2. 认知阶段1.分析《曹操与杨修》古文的文章背景及书写方式。
2.介绍常见的古文语汇及语法,并重点讲解关键词汇和句型。
3. 反思阶段1.引导学生思考史上名人的罪与罚,以及曹操克制和表现出的略施小惠。
2.讨论古代领袖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拓宽视野,增强人文素质。
4. 总结阶段1.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
2.鼓励学生通过写作实践和专项训练,提高阅读技巧和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估与效果通过该教学方案,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文章的主旨、阅读速度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反映了该教学方案的良好效果。
高中语文高三语文下册《曹操与杨修》教案、教学设计
c.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兴趣。首先,我会向学生提问:“曹操与杨修,一个是乱世枭雄,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谋士,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个问题将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接着,我会简要介绍《曹操与杨修》的历史背景,以及曹操、杨修这两位人物在三国时期的地位和影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言文练,可能会影响对课文的理解。此外,学生在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容易受到主观情感的影响,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疑惑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曹操为什么会对杨修产生猜忌?”“杨修的才智为何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等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可以相互启发,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小组讨论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练习题包括:重点词汇解释、句式翻译、人物性格分析等。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此外,我还会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杨修张松与曹操阅读答案
杨修张松与曹操阅读答案篇一:杨修张松与曹操阅读答案篇一:杨修张松与曹操阅读答案篇三:杨修张松与曹操阅读答案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张鲁欲兴兵取川,益州别驾张松亲往许都说曹操兴兵取汉中,以图张鲁。
曹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心有怠慢,后经杨修举荐,得知-高三语文-魔方格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张鲁欲兴兵取川,益州别驾张松亲往许都说曹操兴兵取汉中,以图张鲁。
曹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心有怠慢,后经杨修举荐,得知张松有口似悬河之辩才,过目不忘之奇能,于是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携手共入,先拜于地,张松便把暗藏的西川地理图本献给了曹操。
b.“单刀赴会”讲的是关羽应鲁肃的邀请带领十几个随从,轻驾小舟,前往赴会。
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把鲁肃暗作人质,使得事先埋伏的刀斧手见状不敢轻易下手,最终安然离去。
而鲁肃设酒宴招待关羽试图计回荆州的计划也成为泡影。
c.为了完成火攻赤壁的计策,黄盖和周瑜演出了一场“苦肉计”。
黄盖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
于是周瑜大怒,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
随后黄盖诈降曹操,选取了十艘装满浇了油的干柴的战船,接近曹军时,黄盖下令点燃战船,冲向曹军战舰,曹军因此损失惨重。
d.欧也妮决定嫁给特一篷风,但她要求对方永远不向自己提出婚姻给他的权利;让自己独身生活。
特篷风听到欧也妮的决定,扑倒在她的脚下,激动得浑身直打着哆嗦,并且一口答应了欧也妮的条件。
e、欧也妮初次见到这样一位标致的堂兄弟查理,弄得她神魂颠倒。
她认为查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
查理的到来,使葛朗台忧心忡忡,担心欧也妮会爱上侄子。
后来为了资助查理,她将自己的一半金币赠给了他,这一举动激怒了老葛朗台,父女俩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a、ea、曹操始终没有善待张松,“大喜,不及穿履??先拜于地”这是袁绍的谋士许攸来降时曹操的表现;张松并未将西川地图献给曹操,而是献给了刘备。
《曹操与杨修》鉴赏
虽然故事是个悲剧,但是绝对不妨碍这出戏在戏曲史上成为一朵奇葩。整个故事悲情气息的渲染,更是让人在欣赏这出戏时丝丝心动。在这出戏的精彩的段子里,我最喜欢,最欣赏的还是曹杨初遇的场景和他们在月圆之夜的那场对手戏。这不仅是因为这两个场景在内容上前后照应却又强烈对比,巨大的逆差震撼人心,更是因为这两个场景中的唱词,念白直扣心门!曹杨初遇那段虽然没有唱词,但是言兴朋和尚长荣两位老先生的念白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再加上两者出神入化的演技,让人过目难忘。小言先生举手投足见尽现杨修之自信和清高,尚尚先生则是一颦一笑均显曹操之风度与霸气,他们共同营造出了英雄相见,锋芒毕现的紧张恢弘气势。这边两人还是处在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时候,没想到之后两者却到了互相猜忌争斗的地步,让我们把镜头转换到最后一场。这出戏中固然不缺乏悲情伤感的画面,我却执着地觉得只有这最后一场,才算得上是极悲极苦。因为这一场中,杨修断然没有像通常临死之人一样苦苦反抗,而是心平气和地和曹操摊牌。两人之间难得的坦率,不仅是真正的政治家该有的智慧和胸襟的体现,更是以一反常理之表现,将笼罩在里两人身上的感情——杨修之不甘和无奈,曹操之嫉恨和怜惜推至顶峰,擦出最最激烈的火花!同为出类拔萃的分与人物,大家心里都心知肚明的,正是这种明白却不道破,不甘却无奈,不想却不得不的情愫使这段戏当之无愧地成为整出戏的亮点。
《曹操与杨修》
《曹操与杨修》教学目标:1、认识杨修之死的原因及意义。
2、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唱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
难点重点把握:重点难点——剖析人物性格,认识杨修之死的原因及意义。
课时安排:1节教学过程与步骤:一、1、熟悉剧本,了解剧情。
1、学生表演。
2、教师介绍全剧。
赤壁之战后,汉相曹操败而不馁,力图东山再起,一统三国割据的局面。
他求贤若渴,甚至发布《求贤勿拘品行令》广罗人才,名士杨修为曹操赏识重用,并且政绩斐然。
然而,却酿成了一出悲剧。
曹操和杨修,都是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
但他们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使他们终于无法携手共事,于是,便有了一系列盘根错节、叫人怦然心动的戏剧纠葛。
杨修终于被杀了。
曹操多么不想杀他,又不得不杀他;杨修多么不想得罪曹操,却又屡屡得罪了曹操。
两个卓绝的英才,两个高傲的灵魂,在无情的撞击中,一个过早地陨落了,一个也陷入痛苦和绝望……《曹操与杨修》极力渲染的时两个历史人物深刻的性格冲突和杨修的命运悲剧。
而在具体的情节安排上是通过曹操三次欲杀杨修而终未杀成来表现的,这在第六场的对话中被点明。
而文中所选的部分主要是杨修在三次大难不死之后最终被杀掉的内容,即在与蜀国交战中,杨修为挽救败局,力谏不果,乃自作主张,决意退兵,曹操甚为妒贤,怒而将其处斩的过程。
二、讨论剧情,把握矛盾冲突。
☆戏剧的生命在于“冲突”。
《曹操与杨修》节选部分中,作者设计了哪几个冲突?明确:第七场中,作者首先设计了曹操内心激烈的冲突。
冲突以曹操得知杨修擅自调动许楮、张辽的兵马,是因为其预见到诸葛亮将出兵断己粮草而有意布下埋伏始。
通过曹操唱词“杨修智谋实少有,料事如神更无俦。
欲留下这运筹帷幄的擎天手,妙笔为我写春秋。
难将这赦免二字说出口”,刻画了曹操不愿杀杨修又不得不杀杨修的痛苦矛盾的心理,表现出曹操既求贤若渴有多疑妒才的双重性格。
其次,作者通过公孙涵的挑拨和蒋干等众臣力保杨修的场面作为衔接,自然地过渡到本场的第二大冲突,既曹操与杨修性格的冲突。
十三曹操与杨修
这招 不贤 是者 明说 明, 白他 白们 的两 吗边 ?都
不 明 白 。
曹操想成就个人霸业,所以广纳 人才作为一统天下的工具
曹操:初衷不改,天地可鉴!
杨修想济苍生救黎民,把曹操当作 实现理想的平台
杨修:我更是初衷不改,天地可鉴!
曹操想让杨修明白人情世故,不
曹操: 可惜啊可惜,可惜你不明白!
可恃才傲主
新
编酾
历
酒 临
史江
京
, 横
剧槊
赋
诗
开笔 谈下 惊龙 四蛇 座走 ,, 捷胸 对中 冠锦 群绣 英成 。。
陈亚先
第一场
招贤者:(夸张地,发布《求贤勿拘品行令》 ) 汉相曹操,兵败赤壁,招贤纳士,鸿图大业,招贤呐……
曹操率鹿鸣女、蒋干、公孙涵、曹八将,在郭嘉(曹操早 期第一大谋士,早夭)墓前祭奠;
杨修早就猜到这一行动,也如期来到郭嘉墓前祭扫。与 书僮;
得知为杨修提醒其夫人为其添衣,曹操大惊失色。最后在两难之下痛苦的选择 了… …
倩娘自杀,杨修闻讯赶到,当他看到曹操手中的剑,惊愕的浑身颤抖。他明白, 曹操已经完全曲解了他的意思… …
但曹操在如此重大的打击和愤怒之下,还是选择了继续感化杨修,他把自己深 爱的义女鹿鸣许配给杨修为妻。
第五场
修巴 再山 三之 阻麓 谏, 无白 效雪 ,茫 只茫 得, 随曹 军操 出兵 征出 。斜
杨修手捧锦袍,绝望!
二人争执时,鹿鸣女过来了,向曹操跪求,曹操拂袖而去… … 鹿鸣女自刎… …
第七场
斜谷冷月如盘,空旷的斩台边,曹操与众将肃立,刽子手押着杨修来到;
突有探马十万火急来到,向曹操密报「诸葛亮派出奇兵,要断曹军粮草」,杨 修见曹操神情,料系军情紧急,立即言明,已派大将前往蜀军行经处往埋伏, 不会儿,果有回报:蜀军已中了埋伏,大败而去。
京剧曹操与杨修观后感
京剧曹操与杨修观后感这戏一开场,曹操和杨修就跟两块磁石似的,相互吸引可又互相排斥。
曹操呢,那是一方霸主,威严得很,一亮相就带着股子霸气。
可杨修也不是省油的灯,那聪明劲儿就像脑袋上顶着个小太阳,晃得人眼晕。
先说这曹操,演员把他那种复杂的性格演得透透的。
他爱才,就像猫看到了鲜鱼,对杨修的才华那是垂涎三尺。
可是呢,他又小心眼儿,容不得杨修老是比他聪明,就像那种自个儿家的孩子老被邻居家孩子比下去的家长,心里窝着火。
每次看到曹操那眼神,一会儿欣赏,一会儿又透着算计,我就觉得这角色太立体了。
他在台上的一举一动,从捋胡子的小动作到大声呵斥的大动静,都像是在我心里挠痒痒,让我忍不住去琢磨他到底在想啥。
再说说杨修,这人可太有意思了。
聪明得都有点过头了,什么事儿都能看透,还老忍不住显摆。
就像那种考试总考第一的学霸,还老是拿着满分卷子在你面前晃悠。
他一次次地猜中曹操的心思,我都能感觉到曹操背后的小火苗蹭蹭往上冒。
而且杨修那身段,特别有韵味,举手投足间都是那种读书人的清高和傲气,就好像他不是曹操手底下的谋士,而是个随时准备给曹操上课的老师。
戏里的情节也特别抓人。
像“鸡肋”那一段,杨修从曹操说出的“鸡肋”两个字就猜出曹操想退兵,还自作主张地让士兵们收拾东西准备走。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曹操那脸变得比翻书还快。
看着曹操生气的样子,我又觉得他可怜,好不容易当回老大,还老是被杨修看穿心思,这心里得多憋屈啊。
可杨修呢,他觉得自己没错啊,还振振有词,我就想,这人咋就这么轴呢?就不能给领导个台阶下?这戏里的服装和道具也特别讲究。
曹操那一身行头,一看就是大老板的打扮,长袍大袖的,威风凛凛。
杨修的衣服虽然没有曹操那么华丽,但是透着一股书卷气,简单却很有格调。
那些兵器、桌椅什么的,也都很精致,就像真把那个三国时期的场景给搬到舞台上了一样。
整个戏看下来,我就感觉这曹操和杨修就像两个刺猬,想互相取暖,可身上的刺老是扎到对方。
他们俩的矛盾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恩怨,更像是两种思想的碰撞。
华东师大版高中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曹操与杨修
一、品故事
《曹操与杨修》,这是一出京剧的选段,曹 操与杨修是戏里面的两位主人公。那么他们之 间发生了些什么?两人的关系怎么样呢?请你 用一些合适的动词把中间那个“与”字替换掉, 曹操____杨修?
二、品人物
为什么曹操对杨修是又爱又恨呢?这就要 从曹操与杨修各自的性格中去找原因。戏剧与 小说相比的一大特征在于,它主要通过人物的 台词来反映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请你快速 阅读课文,边圈画台词,边概括一些合适的形 容词放在两个人的名字前面。
谢 谢!Biblioteka 个人因素——各自矛盾的性格。 曹操——鲁迅:“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 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 杨修——韬光养晦、放浪形骸。可那还是杨修么? 社会因素——两人悬殊的地位。
作业
《三国演义》中记载了许多“杨修之死” 这样的耐人寻味而众说纷纭的故事。在它之 前,还有《三国志》、《后汉书》;在它之 后,又有各种戏说、改编、品评文章。这个 周末,请大家从《三国演义》中选择一个人 物或一个故事,摘抄相关资料;并以“我品 三国”为题创作一篇练笔。
三、品矛盾
带着“杀还是不杀?”的问题,故事在二 人最后的对话中达到高潮,走向悲剧。思考: 这个高潮片断的焦点在哪几个字眼上?请你再 用一些合适的词把中间那个“与”字替换掉, 曹操___杨修?
四、品悲剧
了解了曹操与杨修的悲剧,我们不妨来设 想一下,他们俩有没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呢? (提示:事物的决定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个是内因方面,也就是个人因素;另一个是 外因方面,也就是社会因素。)
十三曹操与杨修共37页
十三曹操与杨修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END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三语文下册《曹操与杨修》说课稿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三语文下册《曹操与杨修》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曹操与杨修》是高中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章回体小说,通过讲述曹操与杨修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以及曹操的人格魅力和智谋才能,引发学生对于英雄人物形象和智慧之道的探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了解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和表现手法;2.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并理解其背后的智慧和战略思维;3.分析曹杨互动的含义和作用,探讨人际关系的重要性;4.深入思考曹操与杨修的智慧之道对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认识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并从中汲取对人生、对学习和对待人际关系的启示。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曹操与杨修》这一篇章回体小说。
通过课文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将能够认识到曹操的人物形象和智慧,同时思考曹操与杨修之间的互动所蕴含的意义。
2.1 理解章回体小说在学习《曹操与杨修》之前,首先引导学生了解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通过简单的介绍和示例,让学生对章回体小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2 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和智慧接下来,通过阅读课文,深入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
从他的言行举止、心计谋略和对待敌手的态度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曹操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2.3 探讨曹杨互动的含义和作用课文中,曹操与杨修有多次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对这些片段的解读,引导学生思考曹杨互动的含义和作用。
学生可以从中深入探讨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思考智慧与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
2.4 思考智慧之道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最后,课堂结束前,引导学生思考曹操与杨修的智慧之道对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可以以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的方式展开,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为了有效实施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策略:1.导入法:通过引入章回体小说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欲望,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阅读理解法:通过学生的独立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感悟,同时激发对于课文的深入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与杨修
上海市第二中学包亮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戏剧情节和品读人物语言,理解曹操与杨修复杂而矛盾的人物性格;
2、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
3、在理解剧本内容的基础上,探讨杨修之死的悲剧因素,体会编剧的用心。
说明:
《曹操与杨修》从体裁上看,属于剧本;从题材上看,属于历史故事新编;它所在的第三单元主题是“历史”。
历史故事中表现的人物矛盾冲突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点所在;现代改编中体现的反思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难点所在。
根据剧本的特点,拟设计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这三个层面由浅入深地展开解读,最终挖掘出悲剧因素。
设计理念是,参与和对话。
参与——剧本的阅读诀窍在于假设自己是其中的演员;历史故事的解读诀窍在于假设自己是其中的人物。
参与意味着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投入进去。
对话——与剧本中的演员对话意味着演出;与历史中的人物对话意味着思辨;
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对话意味着学习。
教学指导思想是,把课堂变成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剧中人物,同时也展现师生自己。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评主要人物的矛盾性格;
2、难点:领会杨修之死的社会因素。
说明:
1、历史故事中表现的人物矛盾冲突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点所在。
在解读过程中应注意紧扣文本开展分析。
《三国演义》里相关故事是学生所熟知的,这些信息可能干扰课文的解读,从而使学生忽视课文的新编特点。
所以,应强调从文章中为发言找依据,牢牢把握住解读的对象。
2、现代改编中体现的反思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难点所在。
在反思“有没有可能避免悲剧”的过程中,学生容易陷入“没有依据地假设”
误区,脱离文本虚构解决途径。
应注意及时指出错误,把讨论引导到对性格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大方向上。
教学过程
思路点拨
本文是新编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的节选,在课前可以组织学生观摩京剧演出,带给他们剧本相关概念的感性认识。
也可以围绕“杨修之死”的故事引导学生开展专题阅读,然后抓住“杨修究竟该不该死”这个问题组织课堂辩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人与时代如何才能良性互动”。
练习举隅
1、在熟悉剧本的基础上观摩实际演出,你会发现,实际演出对剧本内容作了些许的调整。
你觉得调整得好么?为什么?
2、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
请以本文为参考,改写或自编课本剧《曹操与杨修》,排练并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