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总结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为了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感受孔子的儒家思想,我们进修学院的全体教师于年月底开展了游孔子故居,学儒家文化的实地考察活动。
在孔子故居曲阜,我们先后参观了孔府、孔庙和孔林,体会到儒家文化的气息,也感受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神圣而稳固的地位。
尤其在孔林,当看着一位位游客恭恭敬敬地参拜孔圣人,听着孔子弟子子贡自愿为老师守陵年的故事,我觉得作为我们当代青年教师应该学习孔圣人的教育思想,将儒家文化代代相传。
由于参观的时间有限,在感受了儒家文化气息后,我决心回来后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学习儒家思想,体会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
通过几天的自学,我对孔圣人的思想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德为本,是育人的前提和核心
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一部《论语》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
其中以“仁”为核心。
我们可以从以下言语中体会,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只有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恨什么人。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向他学习,看见不道德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像他那样。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过错而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
)从以上孔子德育思想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做人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严于责己,宽于责人,有错必改,言行一致,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而如今的青少年,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有的迷恋明星、追求时尚,何谈道德教育;思想好一些的也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何谈为父母分忧解难;一些所谓的学习优等生只是一味地投入学习,至于做家务恐怕什么都不会,何谈独立生活能力。
因此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回过头来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或德育小故事作为教育学生的起点并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来的就不光是头脑聪明的人才,还会是人格健全懂得“礼、义、仁”的全面人才。
二、重视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是育人的关键
首先,学习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孔圣人对学习态度的阐述包括: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仲由啊!我教你的,知道了吗,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在这里,老师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又如,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永远不会满足,学得的知识还怕忘掉。
)这种思想会让我们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永不满足地吮吸知识,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再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知识学说的人不如爱好知识学
说的,爱好知识学说的人不如快乐学习的人。
)这里强调的是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只有爱好喜欢它了,学习起来就会更加轻松。
而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孔圣人主张多学、多练、多思、多问。
主要体现在以下言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等等。
孔子十分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既重视学,又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
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因此,学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最深刻的。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摒弃所谓的灌输式、所谓的题海战术,一定要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让学生快乐地、主动地、积极地动脑学习,通过提问、思考、总结以及恰当的练习将书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育人的保障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启发,反对灌输。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
这句话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能明白的时候,不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诱导他。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
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出来,这就是“发”。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把握开导的最好时机,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与学生知识水平一致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几个为什么,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启发式教学的切入点在于兴趣的培养,要时时不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相信我们的教师如果能经常将孔圣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方式,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次,“因材施教”也是孔子教学方法中一个重要内容。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第六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智力中等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这与我们提倡的“分层教学”是完全一致的。
在《先进·第十一章》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我想正是因为孔子熟知弟子冉求和仲由两人的不同性格,所以孔子对他俩的同一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只有对自己学生性格的不同特点非常了解,才能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
在我们的教学中,同样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千万不能一把抓,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样高
的教学效果,这样反而加重一些学生的负担,使他们畏惧学习,或者形成不良的心理特点。
因此,只有进行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为不同类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课后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化的提高,他们的个性也才会得到健康和完善的发展。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孔子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教学相长”等思想正是我们青年教师永远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让我们努力传承古代优秀教育文化思想,为今天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