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论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有效发挥论文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摘要:本文结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意义,以新课程改革要求为指导,从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突出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师生“互相评价”机制,发挥学生主体价值等方面探讨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一、前言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高中政治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多年来,在教学模式上教师一直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尊崇“满堂灌”的知识传授方式,使原本与时俱进的生动知识变得枯燥乏味。
长期下来,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渐渐失去政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阻碍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因此,高中政治教学中,各教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
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而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高中政治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性有效发挥的教学策略:二、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突出学生课堂主体作用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创造性、互动性的,如何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突出学生课堂主体作用,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愉快、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迅速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巧妙的通过提问设疑、悬念制造、情景创设、认知冲突等方式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提供师生沟通、交流、碰撞的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双方都能产生求知的愉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谈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教学成效论文
例谈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教学成效【摘要】: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整体发展的核心。
随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基于在减负的同时力争实现增效的目的。
本文笔者通过从创设思维情境、引导自主探究、渗透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教学设计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成效,谈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教学设计主体性有效教学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拟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坚持“以生为本”,真正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深化教学教改的急切呼唤。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教学成效呢?本文着重通过几则案例谈一谈这一方面的体会。
一、创设思维情境,启发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创新精神,锲而不舍的态度,不懈的追求。
案例一:我在执教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四章4.2《代数式》的教学中,笔者对代数式教学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其效果和作用却截然不同。
教学设计方案一:①介绍代数式,板书定义;②给出一些代数式、非代数式的例子,带领学生参照代数式的定义,辨别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代数式;如:指出下列哪些是代数式?8m+6n ab 6-2=4③提供若干个辨别代数式的练习,让学生依照刚才的方法解决它们。
教学设计方案二:出示下图:①按图式的方式,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搭2个正方形需要 7 根小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搭4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②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搭100个呢?你是怎样想到的?③如果有n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样表示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的?跟同伴进行交流。
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论文
浅议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人们的学习更依赖于终身学习,课堂仅靠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的教学方法,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是时代面临的和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充分体现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是以人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一种崭新教育模式。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那么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营造一个民主、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的理性和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师生双边的交往程度和合作水平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氛围。
民主、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
首先应该是一种宽松融洽的、师生间平等、民主、活跃、愉快的气氛。
其次,它应该是一种师生都很投入,大家都在开动脑筋,进入了积极的学习思考状态。
所以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热爱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于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学习实践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摈弃传统教学模式,引用开放型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问生答,师讲生听,学习没有交流,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知识。
教师控制着知识和信息的话语霸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
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只有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资格。
如此怎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克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作,学生看”的呆板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美术课堂中学生主体性有效发挥论文
浅析美术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在初中的美术课堂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提问时,学生不会踊跃回答并参与讨论,更多的时候是老师指名回答或是自问自答,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洗耳恭听,因为他们已经摸透老师的心思,反正老师迟早会公布正确答案的。
原本活泼好问的学生,为什么到了初中以后,就失去活力了呢?是学生心里没有答案吗?显然不是。
归根结底是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习惯于坐享其成的听权威答案,是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使他们习惯了当“配角”。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
”什么样的师生角色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呢?在教育部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设计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从哪些地方出发,改变教师的唯一主角呢?我尝试了以下策略,有效地实现了课堂中师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发挥。
一、学生先说话,教师后评价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
然而,我们现在的很多欣赏课,老师就是一幅接一幅的从作品的来历讲到作者的奇闻趣事,最后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
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学生却神色漠然。
《美术课程标准》提倡:“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情和认识。
”其实欣赏课完全可以让学生先说,老师再评价。
例一:《欣赏·评述》活动之《巴黎罗浮宫》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师:请同学们自由欣赏,可互相聊一聊你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学生自由解读作品五分钟师:同学们聊的很热烈,很开心,下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些作品。
课件出示问题:(1)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2)作品给你什么感受?(3)你喜欢或不喜欢哪几幅作品,为什么?生:(摘录学生答案)1.我喜欢《蒙娜丽莎》这件作品,画家通过色彩的柔和对比来表现女性的神秘美感。
生物教学怎样发挥学生主体性论文
浅谈生物教学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非常接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生物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要求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而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且,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认真的实验作风、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能利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那么,怎样让生物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让学生自备上课所用的实物例如在讲授《叶的形态》这节课之前,我事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然后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好以下材料:带有茎的一片完整的叶,具备网状脉和平行脉的两种叶;具有轮生叶序、互生叶序、对生叶序的植物的一段茎叶。
上课时,我只是适当地点拨一下,让学生边仔细观察边填写已准备好的对比表格。
整堂课,从课前到课后,基本上都是学生自己在动眼、动脑、动手。
在讲到植物的根系时,我也采用了相同的方法,让学生预先准备好两种根系作为观察材料,边观察、边解答我所列的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在讲解被子植物的分科举例时,我结合植物标本的采集,让学生对照书本上相关内容,把本地区常见的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上课时,我只是有针对性的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
事实证明,采用这种方式,教学效果相当明显,学生不仅记得快,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二、让学生自制简单教具让学生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及动手能力。
例如,在讲到人体生理卫生和呼吸运动相关内容中时,我要学生按照要求自制肋骨运动和膈的运动对呼吸运动的影响的模型。
上课时,学生自己演示,自己揣摩,从而得出结论。
比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指手画脚,空洞说教,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况且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课也一改往日的枯燥乏味而充满了勃勃生机。
另外,我经常鼓励学生自制粘贴卡或粘贴画,以备-亡课时用。
例如,在讲到花的基本结构时,我预先让学生采集一朵完整的花,用镊子把花的各部分轻轻地摘下来,粘贴在白纸上。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论文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摘要]: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选择性。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主体性;2、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3、活动参与促进学生的主体性;4、激励评价促进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主体性能动性主体性意识学习品质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选择性。
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小学生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感知教材、学习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老师质疑、请教,要求答疑,相互研讨,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能动性:首先表现在能够根据社会的要求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其次,能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情意结构去主动同化外界的教育影响,对它们进行吸收、改造、加工或加以排斥,更新、旧知识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实现主体结构的建构与改造。
创造性: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其创造性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应包括以下更多的内涵: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像力,喜欢出“新点子”和解难题;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喜欢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
选择性:突出表现在对学习对象(客体)、学习方式、互助学习伙伴、评价方式的选择上。
基于对“学生主体性”的理解,在课堂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数学课堂中小学生主体性促进论文
数学课堂中小学生主体性的促进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可分为“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两类。
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习者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意义、效率和效果,他们只有学习的压力而无学习的动力,只有学习的苦恼而无学习的快乐,他们视学习为包袱,他们不仅有认知方面的重负,更有精神方面的枷锁,不仅有体力透支,更有心力憔悴。
而学生在主动学习状态下所产生的学习效率则截然不同。
面对同样的“学习量”,主动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短,学习质量高,精神面貌也好。
一、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
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
“主动”发生于学生“愿意”,而不是“强迫”,愿意是来自人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
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
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性。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可以提出有趣的情境以刺激学生的动机,教师也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成为“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也不应成为正确与错误的“最高裁定者”,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有益的启发者。
在学校教室这个舞台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主持人”的角色。
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自信心。
提起数学,学生常会联想到艰苦的思索、繁难的演算、复杂的逻辑推理,因此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枯燥的、艰苦的劳动。
其实,数学教材有它自己的特点,蕴含着丰富可激发学习兴趣的因素。
二、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性意识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
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论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从三方面来进行:即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师生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质疑,启迪学生思维。
语文教学学习兴趣主体性一、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师生角色学生的知识大部分是在课堂上获得的,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中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敢不敢问,愿不愿问,善不善问,取决于我们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否。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浓厚的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
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热情。
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问要想,思维也被激活。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直接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庐山云雾》这篇课文时,我运用制作的课件,创设出庐山云雾瞬息万变、多姿多彩、奥妙无穷的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给学生欣赏。
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使学生对庐山云雾,半是仙境,半是人间的美景,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运用奇妙方法唤起学生美的体验,设计各种训练,品味美的意蕴。
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在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要、欣赏庐山云雾之美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争论,整堂课气氛活跃,朗读课文时更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语言积累水到渠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实践证明,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和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成功。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论文
试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摘要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是赋予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神圣职责。
本文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可以从不断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主体性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是赋予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神圣职责。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来进行探索。
一、不断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主体性的学习是一个教与学共同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
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要培养好学生的主体性,我们教师要首先从自身做起。
一是教师要科学定位自身角色。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离不开正确的教师观,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学生的主体权利。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性格、意愿、知识基础、行动规律等。
因此,教师绝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二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本质上就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营造了互勉、互助、互爱、互重、互信的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会得到发挥,学生的主动体验得以参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得到体现,教师的教学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学生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等都是从生活体验中培养出来的。
因此,历史教学必须是以学生的经验与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身心投入为前提,以学生的自主体验和自我体验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历史教育活动。
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重要方法和手段。
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英语教学中要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从而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呢?本人探讨几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体性;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立足之地就是建设创新的环境,营造创新的气氛,构造创新的课堂教学秩序,让学生多动手实践,多主动思考,才能去发现、去创新,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该如何有效进行教学呢?一、创设自主探究教学情境1、利用实物等创设情境。
如教学“is it a/an…?/yes,it is. no,it isn’t.”交际句型时,教师可利用教室里的各种实物进行语言输入。
如,教师指着书问:is it a pencil?学生可根据已学语言,回答yes./no.教师再适时引导其完整地回答问题。
另外,教师还可利用这些实物营造游戏情境,如touch and guess.这一情景创设既简单又易于组织。
2、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如教学what can you do?/i can’t这一功能句型时,教师扮演成学校田径队的教练来选拔运动员,并随机采访学生:what can you do?/can you…?教师在问的过程中填好记录表。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
在这一情境活动中,因为与自己的生活实际接轨,情境创设较真实,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师生之间的语言输入和输出都很丰富,也达到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3、通过现实生活创设情境。
为使学生更灵活的运用主题为shopping的交际用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将教室设计成food,stationary,clothes,toys等四个卖场,全班同学在模拟环境中“购物”,真实而又主动的运用所学知识。
发挥学生主体性 营造开放式语文课堂论文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开放式语文课堂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其次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满足其主体成就感;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营造开放式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主体意识;教学模式;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要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当务之急就是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使得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做教师已经八年有余,终于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真正的主人,终于将课堂定位准确,学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反观过去的教学,习惯了讲读和串讲,习惯了认真严谨不折不扣的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习惯了声情并茂去感染打动学生,习惯了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将讲台当成个人展示的舞台。
直到最近才突然发现,原来我一直都在越俎代庖,替学生做了太多本应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的事情。
终于明白我所做的一切努力为何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为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缺乏思考,毫无创造性可言,根本就不会活学活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教师的启发诱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事实证明,教师转变了观念,从课文的引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再到分析课文乃至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相互交流,学生就能从学会向会学转化。
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养成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具备了学习能力,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不断调适。
我努力在下面几个方面努力:1.转变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对教师角色做了精辟的定位:“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同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刍议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学论文
刍议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提出“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最难解决的是如何才能使学生主动发展。
笔者赘言,以抛砖引玉。
一、改变课堂结构,让学生唱主角
传统的教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地、小心翼翼地、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学习活动。
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很累,一堂课下来,身心疲惫,而教学效果却不是很好。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做课程的主人,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
只有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才会学习更加主动,才会有学习的兴趣。
二、打开语文课堂之门,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源头活水
三、拓宽学生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语文水平
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特别是在语文学习中教师更是应该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课本上的阅读量是非常有限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时完全不够的,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扩展课外阅读,增大自己的阅读量。
这样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是有好处的。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
由于升学压力,教师的题海战术把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械。
公式化的思维,没有任何创意想象,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设计开放性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活动类作业
2、拓展性作业
根据所学课文向外拓展。
如学习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前
课后可让学生阅读契诃夫其他作品,查阅契诃夫其人的生平事迹,感悟契
诃夫的小说特色等;如学习古诗词,可让学生课外收集整理古人写的春花、春风、春雨的诗句,也可让学生扩写、改写,培养想象力。
在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和突出创造性论文
在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和突出创造性摘要:国家在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像杜郎口教学、生本教育等等这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出现的新词慢慢涌入我们这些普通教育者们的视线,全国各地的学校在科研创新、实践积累的反复试验中,厚积薄发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我县教研室与时俱进,根据本地的实际,吸取各地课改精华,因地制宜,为我县量身定做了一套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即激趣明标——自主学习——合作展示——当堂测试——小结提升。
关键词:五步式教学模式;主动性;创造性几年来,笔者一直坚持以县教研室提出的五步教学模式为指导,坚持走教学改革的路子,努力探索五步教学模式的精髓:五步教学模式简便易学,便于操作,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不再重复演译课文,五个步骤体现于每堂新课中,环环相扣,容量较大,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这些是它的优点,但是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贯彻五步教学法,我们应该根据学科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来决定教学方法。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应该具有自己的学科特色。
因此,为了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把五步教学模式的精髓与英语学科特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积极自主地学习,在发展“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教学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
具体操作如下:一、英语教学分为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1.预习课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预习课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新单词,听、读、理解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中的重难点,并要求学生把重难点落实在笔记上。
感知知识点的过程是: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画出课文中的知识点。
在学生交流讨论一二分钟之后,让学生个人述说、重复、争辩。
恰到好处时,请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有些重难点学生把握不好,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看、去指导。
初中政治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主体性论文
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教育忽视对学生独立学习、研究和创造精神的培养的做法已被广大教师所摒弃,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要把学生真正作为发展的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基于此,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政治主体性发挥创造实践证明,教师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只起到外因的作用,要想使教材的理论变成学生自已可把握、会理解、能运用的知识并提高自已的思想觉悟,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也即是说,如果教学中没有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作用发挥得再充分,也会收效甚微。
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让学生在“自揣”、“自探”、“自习”之中求得真知。
现就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谈谈自已的认识。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创设参与条件,让学生学有机会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讲,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积极动脑、动口,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数量和质量。
只有既注重学生参与的深度即在参与中积极思维的程度,又注重学生参与的广度即是否全班学生都参与,这样,才能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摘要】在新课改冲击下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想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由原来的教师机械问答式转变为活泼生动式,由教师的自顾自讲转变到教师能够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去,使教师能够和学生达到和谐共振,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新型的教学模式。
这样下来使语文教师上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够上的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本文仅就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主体性参与意识情感因素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
因此,恰当而有效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逐渐认识到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性的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被教师“一言堂”夺走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的一项“民心工程”。
它需要教师的耐心细致和高度责任感,让学生活泼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以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和谐充分的发展。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去选择适宜我们自己并能达到和实现我们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呢?一、提供成功机会,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学生渴望被人重视,渴望成功。
因此,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其自信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心理的成熟。
在教学中,提倡平等参与课堂双边活动。
讨论中,有师生之分,无尊卑之别,给学生创设一种完成某项任务的感受。
语文教学中,尤其教文学作品,不同的接受者极易产生见仁见智的现象。
在学习鲁迅小说《祝福》一课中,对于“祥林嫂之死”,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祥林嫂是道貌岸然的鲁四老爷害死的”、“是柳妈害死的”、“是恶狼的过错”、”是在庙里捐门槛不成的巨大打击下而死”……大家各抒己见,为彼此的观点找论据、提不足。
最后,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得出了“是罪恶的封建制度残害人”的共识,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教学目的。
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体现论文
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共识,也被教育实践所验证为高效的教育方向。
但如何充分贯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育思想,在基层学校教学任务较为繁重的情况下,教师自我的角色定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逐步培养信心;鼓励质疑,平等讨论,让学生做学生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性;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共识,也被教育实践所验证为高效的教育方向。
但如何充分贯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育思想,在基层学校教学任务较为繁重的情况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方面,尚未形成鲜明的认识和风气。
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我的角色定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
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
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敢不敢问,愿不愿问,善不善问,取决于我们教师教学的成败。
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会学习。
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逐步培养信心“兴趣是学习之母”,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
虽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
因此就需要政治教师将学生的主体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以待商榷。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处理教材与学生实际的关系
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
实际上,只有观念正确了,才能设计合理的教学,成功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应只是满足让学生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思维、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等。
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地修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自己认识世界的水平。
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
所以,正确地协调与处理好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关键之处。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头脑中要有学生,简单说来,就是要带着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钻研、处理教材,才能在课堂上体现出学生
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地用好、用活教材。
二、追求和谐课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实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
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仍然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是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能发挥出来呢?
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时借助媒体充分地利用脑、眼、手等感觉器官,反复地去体验。
在理解教材、领悟人生意义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
和谐的课堂是生动变化着的。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反应,并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及时设疑、解疑。
在学生紧张又兴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可见,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激发起学生的潜力,锻炼其各种能力。
只有和谐的教学活动,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三、目标设计问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学生虽然能掌握结论,但往往仅靠死记硬背,不能充分其发挥主体性,其创造能力也受到了遏制。
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目标思考题,设计恰当的问题来
引导学生探索求知,最终掌握知识,并在这种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具体做法如下:
1.针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提纲式”阅读训练题,按识记、理解、分析的顺序排列,课前发给大家。
2.从实际生活事例、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从课本中的典型内容出发,提出若干思考题。
总之,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切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