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是什么原因
椎动脉狭窄血流速度标准
椎动脉狭窄血流速度标准椎动脉是人体一条重要的供应大脑血液的动脉,它负责大脑后部和头颈部的血液供应。
椎动脉狭窄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血管疾病,它会导致局部血流量减少,进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因此,人们通常需要了解椎动脉狭窄的血流速度标准,以便及时发现和诊断该疾病。
椎动脉狭窄通常会造成血流速度的改变,因此该标准的主要指标之一是血流速度。
椎动脉血流速度是通过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的。
多普勒超声仪可以通过血液回波的频率变化来显示血流速度,而血流速度则可以反映椎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椎动脉血流速度范围是30-110cm/s。
当椎动脉血流速度小于30cm/s时,就说明血流减缓了,这可能是由于椎动脉狭窄所造成的。
狭窄程度越重,血流速度减缓得就越明显。
当血流速度降低到20cm/s以下时,就意味着血液流动非常缓慢,这时需要引起警惕了。
当椎动脉血流速度大于110cm/s时,可能意味着血管破裂或其他血管病变。
此时,医生需要尽早使用其他检测方法,如MRI扫描等,以确诊疾病的具体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血流速度是椎动脉狭窄诊断的主要指标之一,但是单独使用血流速度来诊断椎动脉狭窄是不够准确的。
医生通常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扫描等,来综合判断椎动脉狭窄的程度和性质。
综上所述,正常人的椎动脉血流速度范围是30-110cm/s。
当血流速度小于30cm/s时,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椎动脉狭窄,狭窄越重,血流速度减缓越明显;当血流速度大于110cm/s时,可能表明椎动脉破裂或其他血管病变。
然而,血流速度不能单独用来诊断椎动脉狭窄,医生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综合判断。
经颅多普勒超声简介
经颅多普勒彩色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经颅多普勒(TCD)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研究颅内大血管中血流动力学的一门新技术。
国外于1982年由挪威Aaslid等首推,国内于1988年陆续引进。
经颅多普勒的发展史1918发现超声波;50年代涉足医学领域1965宫崎测定颈部血管的血流速度1966拉什莫尔建立脉冲多普勒仪,可定位1982挪威人Aaslid脉冲低频超声+适当颅窗,建立了经颅多普勒(TCD),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可进行微栓子监测1989国内引进优点由于TCD能无创伤地穿透颅骨,其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以对病人进行连续、长期的动态观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MRI、DSA、PET、SPECT等影像技术所测不到的重要血液动力学资料。
因此,它在评价脑血管疾患以及鉴别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受操作者技术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对正常和异常频谱形态统一判定标准和命名,尚未建立各参数统一的正常值,而且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失败率为2.7%~5%。
其原因为老年人(尤其是妇女)颅骨增厚、动脉迂曲、动脉移位等。
但随着经验的逐步积累以及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会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功能简介由于颅骨较厚,阻碍了超声波的穿透,过去的多普勒超声只能探测颅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能穿透颅骨较薄处及自然孔道,获取颅底主要动脉的多普勒回声信号。
它可探测到的血管主要有:ICA:颈内动脉颅内段临床使用CS:颈内动脉虹吸部MCA:大脑中动脉ACA:大脑前动脉PCA:大脑后动脉ACOA:前交通动脉PCOA:后交通动脉OA:眼动脉VA:椎动脉BA:基底动脉PICA:小脑后下动脉TCD技术摒弃了传统的脑血流图的不准确性和脑血管造影的有创伤性,同时为CT、MRI 等现代影像技术提供了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教,成为影像诊断的重要佐证,可为脑血管病的诊断、监测、治疗提供参考信息,并对能引起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
颈部血管超声规范
前壁 内侧
外侧 后壁
前内 后内 前外 后外
+ b斑块的大小:累及的范围即长度x厚度。
c斑块的回声:
低回声 强回声 等回声 不均回声(不同回声大于20%)
d斑块的形态:
规则形 不规则形 溃疡形(火山口样)
e斑块纤维帽是否完整。
+ 4 观察管腔有无狭窄,测量管腔原始管径 ,
残余管径,计算狭窄程度。
+ 0-49% + 50-69% + 70-99% + 闭塞
+ 0-49%
÷ 局部管径减小
÷ 收缩期血流速度<125cm/s,舒张期<40cm/s,狭窄段流速 与远段流速比值<2.0
+ 50-69%
÷ 局部管径减小
÷ 收缩期血流速度>125cm/s、<230cm/s,舒张期>40cm/s、 <100cm/s,狭窄远端血流频谱无低速低阻改变,狭窄段流 速与远段流速比值>2.0、<4.0(宣武医院推荐收缩期血流速 度为>150cm/s、<230cm/s)
患侧或对侧椎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时,多普勒难以发现典型锁 骨下动脉盗血频谱.狭窄程度有可能低估、误诊、漏诊。
70-99%
PSVOr
cm/s
≥ 343
EDVOr
cm/s
≥60
PSVOS/PSVdis ≥4.0
国内外无统一标准 ,以上为宣武医院对重度狭窄的诊断标准。
+ 超声描述
÷ 双侧对称: = 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颈内动脉、椎动脉、锁骨下 动脉、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 较粗
无分支 后外侧 低阻力型 无变化
颈外动脉 较细 有分支 前内侧
椎动脉流速测量公式
椎动脉流速测量公式一、引言椎动脉流速测量是评估椎动脉血流状态的重要手段,对于诊断和治疗颈部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准确测量椎动脉流速需要使用专业的技术和公式。
本文将介绍椎动脉流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测量公式。
二、椎动脉流速测量的基本原理椎动脉流速测量是基于多普勒超声原理进行的。
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高频声波显示血管结构和血流状态。
当超声波束与血流方向一致时,声波的频率会增加,当超声波束与血流方向相反时,声波的频率会降低。
通过测量声波频率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血流的流速和方向。
三、椎动脉流速测量的常用公式在椎动脉流速测量中,常用的测量公式包括:1.流速-时间积分公式:Vt = (π× d^2 × V)/4 × t2.其中,Vt为时间平均流速,d为血管内径,V为最大血流速度,t为心动周期。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多普勒超声获取的血流速度数据和血管内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椎动脉的血流状态。
3.阻力指数公式:RI = (收缩期峰值速度 - 舒张末期速度) / 收缩期峰值速度4.其中,RI为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速度为心脏收缩时椎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速度为心脏舒张时椎动脉的血流速度。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评估椎动脉的阻力状态,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血管狭窄或阻塞。
5.搏动指数公式:PI = (收缩期峰值速度 - 平均流速) / 平均流速6.其中,PI为搏动指数,平均流速为心动周期内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评估椎动脉的弹性状态,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血管硬化或钙化。
7.速度比值公式:Vm/Vd = (收缩期峰值速度 / 舒张末期速度) × 100%8.其中,Vm为收缩期峰值速度,Vd为舒张末期速度。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评估椎动脉的顺应性和僵硬度,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血管功能障碍。
四、总结以上介绍的各种椎动脉流速测量的公式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意义,通过使用这些公式,可以对椎动脉的血流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椎动脉变异分类
椎动脉变异分类一、椎动脉起源变异1.正常起源:椎动脉通常起源于锁骨下动脉,但在少数情况下,它们可能直接从主动脉弓或其他分支起源。
2.起源异常:椎动脉可能起源于其他不常见位置,如颈总动脉、甲状腺下动脉等。
这种异常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血流减少,从而影响脑部供血。
二、椎动脉走行变异1.正常走行:椎动脉进入颈椎后,沿着颈椎横突孔向上穿行,直至进入颅内。
2.走行异常:椎动脉可能发生扭曲、弯曲或成角等异常走行,这可能导致血流不畅或血管受压,进而影响脑部供血。
三、椎动脉粗细变异1.正常粗细:椎动脉直径通常约为3-4毫米,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略微增大或减小。
2.粗细异常:椎动脉可能存在明显的粗细不均,这可能导致血流分布不均,影响脑部供血。
四、椎动脉分叉变异1.正常分叉:椎动脉在进入颅内时通常分为两支,一支进入后循环,另一支进入前循环。
2.分叉异常:椎动脉可能存在分叉过早、分叉过晚或不分支等异常情况。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脑部血管畸形。
五、椎动脉入颅位置变异1.正常入颅位置:椎动脉入颅位置通常位于寰椎侧块前方或寰枕关节后方。
2.入颅位置异常:椎动脉可能从其他位置入颅,如寰椎后弓前方、寰枕关节前方等。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脑部血管畸形。
六、椎动脉与其他血管的关系变异1.正常关系:椎动脉与其他血管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关系,通常不会相互压迫或干扰。
2.关系异常:椎动脉可能与其他血管存在压迫、缠绕等情况,这可能导致血流不畅或血管受压,进而影响脑部供血。
七、椎动脉与颈椎的关系变异1.正常关系:椎动脉在穿行颈椎横突孔过程中,与颈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血管受到压迫。
2.关系异常:椎动脉可能与颈椎之间存在异常关系,如粘连、压迫等。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血管受压,进而影响脑部供血。
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快是为什么
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快是为什么一些大脑中的动脉血流的速度增快,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问题,那么患者就应该注意及时的采取治疗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治疗来保证患者的身体的健康,避免因为这个问题导致患者出现危险的情况发生,那么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快是为什么?那么下面我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个问题吧。
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跟甲亢没有必然的关系.一般中老年人伴有“三高”可以考虑脑动脉的粥样硬化,但是你年纪那么轻。
另外,TCD检测并不十分精准,只能是临床检查的辅助检查,如果想进一步定位,建议还是做CT。
TCD一个60,头部CT220(我不确切知道你们那边的收费情况),如果有医保的话,还是建议做CT.关于持续性头晕的问题,可以考虑:1。
高血压。
2。
颈椎病,TCD检查中有否提示椎动脉与基地动脉血流速度异常。
3。
询问一下内分泌科的医师,看现在服用的甲亢药物有否会引起头晕的副作用。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一般治疗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安定、溴化钾、、利眠宁等。
阻止血流速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左侧血管被压迫了,第二就是左侧血管中有血栓,如果是第一种,可能是异物压迫导致,你应该懂吧,如果是第二种,那就建议吃一些溶血栓的药物,不过现在还不能确定,你应该到正规医院去做一下检查。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出现了上述的问题,那么应该注意及时的咨询我进行相应的检查,这样才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健康,避免因为上述的问题导致患者出现危险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到患者的身体的健康的情况发生。
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的原因
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的原因
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椎动脉狭窄或阻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炎症等因素可能导致椎动脉管腔变窄或阻塞,从而减少血流速度。
2. 血压异常:低血压或高血压都可能影响椎动脉的血流。
低血压可能导致血流供应不足,而高血压可能导致血管内壁受损,影响血流速度。
3. 颈椎病:颈椎的病变,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可能压迫椎动脉,导致血流速度减低。
4. 血液黏稠度增加:高血脂、高血糖、红细胞增多症等情况可能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变得缓慢。
5. 其他因素:年龄增长、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也可能与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有关。
多普勒
(椎基底动脉)(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颅多普勒检测:各血管频谱形态正常,PI、RI、S/D均属正常范围,颈内动脉系统各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舒经末期血流速度属正常范围,两侧椎动、基底动脉、两小脑后下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降低,低于正常值。
经颅多普勒诊断: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经颅多普勒检测:多普勒频谱形态正常,PI、RI、S/D在正常范围,颈内动脉系统各血管的收缩期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属正常范围,两侧椎动脉、两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轻至中底降低。
TCD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椎基底动脉狭窄经颅多普勒检测:各血管频谱呈现现收缩峰圆钝,S1与S2融合,S2>S1,PI、S/D 增高,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降低,两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增高。
TCD 诊断:脑动脉硬化,两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中度狭窄。
(4)椎基底动脉收缩状态TCD报告分析: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正常。
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度增快。
PI值超常,频谱形态正常,频窗清晰声窗正常。
提示:(1)椎基动脉呈收缩状态。
(2)脑血管调节功能欠佳。
(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cd)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正常。
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
PI值正常,频谱形态正常,频窗清晰,声窗正常。
提示:(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脑血管调节欠佳。
(脑动静脉畸形)(1)高选择性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前后的经颅多普勒变化栓塞前在脑动静脉畸形侧(左侧)大脑中动脉见有高流速、低搏动指数的脑动静脉畸形的多普勒频谱;大脑前动脉见有逆向血流。
正常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多普勒频谱正常。
栓塞后,脑动静脉畸形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降低,大脑前动脉血流方向转为正常。
(2)脑动静脉畸形的盗血现象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动静脉畸形血管团。
右侧大脑中动脉经颅多普勒频谱显示高收缩期流速及高舒张期流速,左侧大脑中动脉的经颅多普勒频谱正常。
第四章TCD 血流速度增快或减慢的病理意义
第四章TCD血流速度增快或减慢的病理意义多种不同的病理情况下都会导致TCD检测到的颅内或颅外动脉血流速度改变,包括增快或减慢。
因此,在分析TCD结果时,血流速度的快慢是第一重要参数。
由于常能看到来自某些医院这样的TCD报告:血流速度增快提示脑血管痉挛和血流速度减慢提示脑供血不足。
因此,在切入正题的第一篇有必要先澄清以下三个问题:①除了特殊病理状态下的血管痉挛以外,TCD检测到的脑动脉血流速度增快主要见于什么情况?②脑动脉血流速度减慢主要见于什么情况?③血流速度增快或减慢了,谁有问题?最后我们再来讨论血流速度减慢了能否说明脑供血不足。
第一节血流速度增快的不同病理意义确实,TCD最初在瑞典的柏恩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继发血管痉挛的诊断[3],血管痉挛时,血流速度增快,且与脑动脉造影的一致性很好。
更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流速度的值能反应血管痉挛程度,血管痉挛越严重,血流速度越快。
所以,从TCD开始应用至今,对SAH病人血管痉挛的监测一直是TCD临床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对没有SAH或颅脑外伤等存在血管痉挛病理生理基础的病人,血流速度增快却更多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
结合TCD频谱中其他重要参数包括血流方向、搏动指数和频谱形态等,TCD可以揭示不同病理生理机制下的血流速度增快。
首先,让我们先比较一下图4-1-1中的1、2和3三幅图:图4-1-1三种不同病理状态引起血流速度增快的典型频谱。
图4-1-1(1)低频增强伴涡流形成,该血流频谱为一MCA狭窄部位典型的狭窄处增快紊乱血流频谱。
血流速度增快是因为管腔变窄,频谱紊乱是因为狭窄处表面的不光滑及狭窄与狭窄后正常血管交界处双向血流的涡流形成,见图4-1-2。
因此,如果TCD检测到伴有频谱紊乱的血流速度增快,首先要考虑该被检动脉狭窄。
图4-1-2,狭窄处不光滑及狭窄与狭窄后正常血管交界处双向血流的涡流造成频谱紊乱。
造成血管狭窄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烟雾病、大血管炎、血栓部分再通、炎症或肿瘤导致的血管狭窄、放射性损伤引起的动脉狭窄、夹层动脉瘤等。
颅内、外大动脉病变后异常血流动力学分析
200
已机化,属陈旧性闭塞。但此次发病前患者并未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表明LICAe自 狭窄至完全闭塞是渐进的过程。从发病爝的头颅MRA上见前、后交通动脉显影良好, 1、CD见l。0矗血流方向逆转,推断MCAe慢性闭塞后,左侧颅内一外、前交通动脉及左后 交通动脉三条侧枝循环通路均开放,即在willis环的平衡被打破的同时,通过机体的 自动调节功能建立起了有效的侧枝循环通路。保证了左侧大脑半球的血供。但此次由 于RICA(床突上段)的急性闭塞,RICA从供盎动脉转为受血动脉,并且无法建立有效 的侧枝循环,双侧半球的巍供均来自后循环:左侧大脑半球的血供通过左后交通动脉、 BA来自LVA:右侧的血供通过前交通动脉、LACA(A1)段、LICA、左后交通动脉及BA来 爨LVA。鉴于此,其预后极不乐观。病例3的病变同样是双侧颈内动脉闭塞,甚至右 侧闭塞较铡2更接近起始部,但双侧¥轰管径较粗,血流充盈良好;双侧PCA分支丰富, 特别是右侧通过脑膜吻合动脉,其供血区域已达到同侧MCA供血区;加之双侧颅内一外 侧枝循环的建立,基本上维持了全脑的皿供,故症状较轻。
ct椎动脉颅内段增粗标准
ct椎动脉颅内段增粗标准
一、直径增加
CT椎动脉颅内段增粗是指椎动脉颅内段的直径增大。
通常情况下,椎动脉颅内段的直径在2-2.5mm之间。
如果CT扫描结果显示椎动脉颅内段的直径超过这个范围,即可判定为增粗。
二、形态异常
CT椎动脉颅内段增粗还可能表现为形态异常。
常见的形态异常包括弯曲、扭曲、扩张等。
这些形态异常可能是由于血管壁病变、血管内压力变化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形态异常的椎动脉颅内段可能导致血流不畅,从而引起脑部供血不足。
三、血流速度
CT椎动脉颅内段增粗可能会导致血流速度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椎动脉颅内段的血流速度为每秒30-60cm。
如果CT扫描结果显示血流速度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椎动脉颅内段存在狭窄或阻塞等问题。
四、血压变化
CT椎动脉颅内段增粗可能会影响血压变化。
通常情况下,血压升高可能导致血管壁受损,从而增加血管狭窄和阻塞的风险。
因此,血压变化可以作为判断椎动脉颅内段增粗的指标之一。
五、血管壁变化
CT椎动脉颅内段增粗还可能表现为血管壁的变化。
常见的血管壁变化包括血管壁增厚、钙化等。
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血管炎症、动脉硬化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血管壁变化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影响脑部供血。
总之,CT椎动脉颅内段增粗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表现,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了解CT椎动脉颅内段增粗的标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脑血管疾病。
经颅多普勒检查报告怎么看
经颅多普勒检查报告怎么看当我们拿到一份经颅多普勒检查报告时,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上面那些专业术语和数据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别担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看懂这份报告。
首先,我们要知道经颅多普勒检查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来检测颅内血管血流情况的无创检查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脑血管的供血情况、血管是否存在狭窄、痉挛或闭塞等问题。
在报告中,通常会有以下几个重要的部分:一、血流速度这是报告中非常关键的指标之一。
血流速度一般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和平均流速(Vm)。
正常情况下,不同血管的血流速度会有一定的范围。
如果血流速度增快,可能提示血管狭窄;而血流速度减慢,则可能意味着供血不足。
比如,大脑中动脉的正常收缩期峰值流速一般在 80 120 厘米/秒之间。
如果超过这个范围,比如达到 150 厘米/秒以上,可能表示该血管存在狭窄。
但需要注意的是,血流速度的异常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二、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这两个指数反映了血管的弹性和阻力情况。
一般来说,PI 和 RI 值增高,提示血管弹性降低,可能存在动脉硬化;而 PI 和 RI 值降低,可能与脑血管扩张有关。
三、频谱形态正常的血流频谱形态应该是比较规整、平滑的。
如果频谱形态出现异常,比如频谱增宽、出现湍流或涡流等,可能提示血管存在病变。
例如,频谱增宽可能是由于血管狭窄导致血流速度不均匀引起的;而出现湍流或涡流则提示血流紊乱,可能存在严重的血管狭窄或血管畸形。
四、血管方向和血流方向报告中会描述被检测血管的方向以及血流的方向。
正常情况下,血流方向应该是正常的,如果出现反向血流,可能提示存在血管闭塞或动静脉畸形等问题。
五、血管检测结果这部分会详细列出所检测的各个颅内血管的情况,包括血管的名称、血流速度、搏动指数等指标,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如正常、狭窄、痉挛等。
常规TCD报告的书写
那么,TCD应该怎样看待这件事?或者不报告,因为这是 跟年龄相关的正常老化的表现,不报告是没有问题的。或 者报告一下,那怎么报呢?老年性血流速度减慢?或者年 龄相关的血流速度减慢?你们觉得怎么样?
高山
但是写“老年性脑血流量减少”或者“年龄相关的脑血流 量减少”我觉得不严谨,是不可以的。因为TCD 检测到的 只是血流速度,不是血流量。既然不是血流量,就不要写 成血流量。 至于写“脑供血不足”报告以及跟病人解释为“脑供血不 足”我认为是很错误,完全不能同意的。因为,“脑供血 不足”的名称中包含着脑血流量不够的意思。这就没有依 据了。怎么知道病人的脑血流量够还是不够呢?是不是这 样?
常规TCD报告的书写
徐蔚海 高 山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常规TCD报告的书写
• 报告的格式 • 报告的特殊类型
–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诊断报告 –老年人脑血流速度普遍减慢的报告 –微栓子监测诊断报告 –脑死亡TCD报告
高山
报告的格式(三部分内容)
数据和频谱图
不同仪器和设备会有所不同(我觉得这个不是最重要的)
高山
TCD报告要怎么写呢?
譬如老年人做了头颅CT,发现有脑萎缩。报告还是不报告 ?有些地方报告,有些地方不报告。既然是生理现象,有 些就认为不需要报告。认为需要报告,通常会这样写:老 年性脑萎缩或年龄相关的脑萎缩。看到这样的报告,病人 问的时候,医生会告诉他,年龄大了都会出现的改变,没 关系的,不用管它。
诊断或提示
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 1、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II期 2、盗血通路:右侧椎动脉-左侧椎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 高山
老年人血流速度普遍减慢的TCD诊断舟老师,我是老年医院的一名神经科医生,做了一段时间的TCD, 发现大部分老年人都存在前后循环多根血管的血流速度减慢,我们 医院各个科室都喜欢开这个检查,基本上给患者的解释都是脑动脉 供血不足。通过您的帖子的学习,脑血流速度不等于血流量,不可 以用简单的脑供血不足来解释,但确实有很多病人血流速度减慢, 我就比较困惑了,想听听您的指导。
彩色经颅多普勒TCD的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彩色经颅多普勒TCD的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一、解剖学基础1、脑血管的解剖基础人脑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两个供血系统:颈内动脉供血系统,供应大脑半球前3/5 部分的血液(大脑前部及部分间脑);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供应大脑半球后2/5 部分血液(大脑后部、部分间脑、脑干、小脑)。
1)脑颈内动脉系颈内动脉为颈总动脉终支之一,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主要动脉干。
颈总动脉左右各一支,左侧直接从主动脉弓分出,右侧由头臂干动脉分出(98.5%) ,大约在甲状软骨的上缘平面分成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内动脉主干及其全部分支组成颈内动脉系)。
颈内动脉在颅内终末段分成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后交通动脉。
2)椎─基底动脉系椎动脉左右各一支,左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分出,右椎动脉由头臂干动脉分出,向上穿行于第6 颈椎到第1 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在脑桥下缘两侧椎动脉合在一起形成基底动脉,在脑桥上缘分出左右两条大脑后动脉。
3、大脑动脉环颈总动脉从主动脉弓分出后沿气管旁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向上走行,在平甲状软骨的位置分出颈内动脉(沿外面走行)和颈外动脉(沿内面走行)。
颈外动脉供应头部表浅部位的供血。
颈内动脉从下颌角部位穿过岩骨进入颅内,走行到视神经孔后方形成一个“C”形或“U”形的弯曲称为颈内动脉动脉虹吸段,分为海绵窦段、膝段和床突上段。
并在膝段或床突上段分出眼动脉供应眼部的血液。
颈内动脉继续向上走行,在视交叉的外侧,嗅三角和前穿支的外侧分出大脑中动脉,中动脉继续向颞侧走行,大脑中动脉可视为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
在视交叉的外侧,正对嗅三角的位置分大脑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向前额部走行在视交叉的前方有前交通动脉将两侧的大脑前动脉连接在一起(平衡颈内动脉供血系统两侧的血液)。
两根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分出以后,绕过第七颈椎,从第六颈椎的横突孔向上穿行。
穿过六个横突孔以后,进入枕骨大孔,在延髓下方走行。
走行到脑桥下方汇合成基底动脉。
基底动脉继续向前走在脑桥的上缘分出两侧大脑后动脉。
颈椎病概述
颈椎椎间孔孔径
上 下 径 (mm) 横 径 (mm)
右
左
右
左
C2/3 13.1±1.5 13.7±2.1
8.5±1.0 8.2±1.2
C3/4 12.1±1.9 11.7±1.7 C4/5 12.0±1.1 12.5±1.5
6.0±1.7 6.5±1.5
5.7±1.5
6.6±1.1
C5/6 C6/7 C7/T
本型颈椎病往往与动脉硬化有关,注意有无高血压、 冠心病病史。
颈部特殊检查:头后仰旋颈试验阳性。同时应检查血 压、血脂、胆固醇、眼底有无动脉硬化及心电图。
X线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有条件可做数 字减影,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椎动脉造影、B型超声波 进行椎动脉动态造影。
应与下述疾病相鉴别:美尼尔氏病、耳石病、颅内肿 瘤等。
TCD频谱的有关参数
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是反 映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弹性的指标,其计 算公式如下: PI=( Vp- Vd )/ Vm
收缩峰血流速度与舒张末血流速度的比 值(S/D),也是评价血管顺应性和 血管弹性的指标。
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是反 映脑血管舒缩和阻力状况的指标,其公 式如下:RI= ( Vp- Vd )/ Vp
Irvine(1965)在一个有27000人的矿区,从 5000份病例中随机抽取500人调查结果272人确 诊颈椎病患病率58.53%。
Das Gupta在10817例神经科门诊中确诊颈椎病 398例占3.5%。
国内潘氏调查1037名30岁以上的工人和农民, 患病率分别为6.2%和17.6%。
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概述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超声诊断价值黄冬梅;周家枢;臧柏均【摘要】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超声表现.方法对52例CSA患者进行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段(Ⅰ段)及椎体段(Ⅱ段)椎动脉内径及相关血流参数.结果 CSA超声表现为患侧椎动脉管径呈均匀性或局限性狭窄,管腔内径小于0.30 cm;椎动脉硬化患者管壁回声增强,内膜增厚,可见软斑及硬斑形成;彩色多普勒显示患侧椎动脉血流变细,血流速度降低,PI、RI增高.结论彩超可以直观观察椎动脉Ⅰ段及Ⅱ段走行、管腔形态、管壁、内膜厚度及管腔内斑块、血栓形成情况,对CSA能作出有效的辅助诊断.【期刊名称】《右江医学》【年(卷),期】2012(040)005【总页数】4页(P686-688,封3)【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超声诊断【作者】黄冬梅;周家枢;臧柏均【作者单位】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B超室,广西平南537300;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B超室,广西平南537300;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B超室,广西平南537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0.445.1当前,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日益增多,其病因多且复杂。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引起的眩晕被很多临床医生所诊断,从而大大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本文主要评价超声检查对CSA的诊断价值。
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对象为2011年6月~12月临床确诊的52例CSA患者。
年龄30~63岁,平均(42±1.2)岁,男23例,女29例。
所有患者均行X线、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
2.仪器与方法采用Philiph HD11、Philiph HD15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为5~12 HZ。
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后仰。
从锁骨上窝水平开始,沿锁骨下动脉切面向上扫查,找到椎动脉Ⅰ段后,继续向上扫查,经C6~C2逐节探查椎动脉Ⅱ段,椎动脉与椎静脉伴行,位于椎静脉后方。
观察椎动脉走行、管腔内径、管壁、内膜及管腔内情况,测量双侧椎动脉内径及血流参数: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TCD血流速度增快或减慢病理意义
血流速度替代脑血流量检查
管径不变时血流速度的应用价值 同一病人,几乎同一时间,监测同一动
脉血流在某些条件改变时所引起的变化:
– 血压改变 – CO2浓度改变
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
同侧ICA严重狭窄或闭塞 后交通动脉开放
同侧PCA>MCA
同侧MCA慢性进展性闭塞
同侧PCA>MCA
同侧ICA严重狭窄或闭塞,后交通动脉开 放或通过皮层软脑膜动脉供应大脑中动 脉
同侧MCA慢性进展性闭塞,大脑后动脉 代偿性增快
增快侧PCA狭窄
双侧同名血管血流速度不对称时的病 理生理意义
双侧MCA不对称 双侧ACA不对称 双侧PCA不对称 椎动脉颅内段血流发生变化时可能存在
的问题
双侧MCA不对称
血流速度增快的一侧有问题
– 血管狭窄 – 畸形的供血动脉
血流速度减慢的一侧有问题
– 同侧ICA或CCA严重狭窄或闭塞 – 同侧MCA慢性进展性闭塞
两侧均有问题
双侧ACA不对称
发育异常 增快侧狭窄 增快侧为一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 增快侧ACA的对侧ICA狭窄或闭塞 增快侧ACA的同侧MCA慢性进展性闭塞
TCD最重要的参数:血流速度
血流速度增快主要见于哪些情况? 血流速度减慢主要见于哪些情况? 血流速度减慢了是否能说明脑供血不足?
TCD血流速度增快的不同病理意义
狭窄部位紊乱的血流频谱
代偿增快的血流频谱
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
血流速度减慢的不同病理意义
狭窄后低阻力低血流频谱
TCD能检测到的与狭窄部位有关的出 现狭窄后血流部位
双侧PCA不对称
增快侧PCA狭窄 增快PCA同侧的ICA狭窄或闭塞 增快同侧MCA慢性进展性闭塞 减慢侧PCA闭塞 双侧PCA低平,高度提示双侧椎或基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是什么原因
导语:众所周知,我们的颈椎以及脊椎都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位,如果这两个地方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瘫痪。
这种例子我们在生活
众所周知,我们的颈椎以及脊椎都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位,如果这两个地方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瘫痪。
这种例子我们在生活中非常多见,所以应该及时的保护这些部位的健康。
在身体检查的过程中,有些人会被诊断出来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这是什么原因呢?
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一般都是因为患上了颈椎病引起的。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病治疗:
1.药物治疗
可选择性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
2.运动疗法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
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
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