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 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知识整理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沪教版)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
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后能变成固态的干冰。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腐蚀性等。
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N2 78% , O2 21% , CO2 0.03% ,稀有气体0.94%,杂质0.03%.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粗盐、石灰石、盐酸、黄铜、生铁和钢等各种合金。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O2、N2、CO2、H2O等。
7.吸烟有害健康:吸烟的主要有毒物质焦油(含有多种致癌物质,苯并芘等)、烟碱(尼古丁Nicotine,成瘾性)、一氧化碳(心血管衰竭)8.氮气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化学性质:常温下很稳定,不活泼,既不能燃烧(不可燃),也不能支持燃烧(不阻燃),不能供给呼吸。
高温下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用途:①液氮用于医疗手术②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③用于制氮肥④用作灯泡填充气9.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1)稀有气体是氦(He)、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称为“惰性气体”。
(4)用途:①保护气②电光源:灯管里充入氩气,通电时发出蓝紫色光;充入氖气发出红色光,防雾灯;氙气灯发出白色的强光,户外照明。
③氦气可做填充气球。
10.化肥的合理施用及存放实验:碳酸氢铵的受热分解(应该放在避光阴暗处,密封保存)现象:固体变少,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在试管口有水珠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NH4HCO3△ NH3↑ + H2O + CO2 ↑11.铁的锈蚀实验现象:银白色的铁丝,表面有红棕色物质生成,红色的水倒吸进入导管中。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1、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NH4HCO3NH3↑+ CO2↑+ H2O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作保护气、制氮肥、液氮用作冷冻麻醉剂等3、(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①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挥发;蒸馏;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等②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腐蚀;中毒等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已知的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④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延展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②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酸性、碱性等。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Ⅰ、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若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时,必须集气瓶先装少量的碱液,用来吸收生成的CO2、SO2)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Ⅱ、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药品用量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Ⅲ、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还可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①无色②氮气难溶于水③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5、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6、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绿色粉末(1)加热易分解Cu2(OH)2CO3CuO + H2O + CO2↑现象: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试管口出现小水珠,③生成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2)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反应:①溶液由无色变成绿色,②产生气泡7、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沪教九年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知识技能汇总
一、基础概念
1、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3、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4、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
5、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变为多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6、纯净物: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成分单一(不是元素单一)
7、混合物: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8、化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制法六个方面。
二、基本应用
1、能够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能够区别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能够根据具体的化学变化,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三、涉及实验现象和常见问题
1、加热碳酸氢铵
现象
结论
使用与保存
文字及化学式表达式
2、加热碱式碳酸铜
现象
结论
文字及化学式表达式
注意事项
3、点燃镁带
现象
结论
用途
文字及化学式表达式
注意事项
4、铁丝生锈实验
现象
结论
盐水作用及红墨水作用
反思铁的防护
5、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现象
化学式表达式
水多水少的原因
红磷的有点
四、常识
1、白色污染防治
2、古代化学成就
3、金刚石和石墨硬度差异很大的原因
4、面粉葡萄糖灼烧后出现相同现象的原因
5、空气研究的科学家及成果
6、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
7、1965年我国的化学成就。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一模块:基本常识与常见实验1.1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化学的定义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危险实验室物质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常用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使用方法1.2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元素符号的由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离子的含义1.3常见离子的名称和化学式-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名称和化学式的记忆方法-硫酸根离子、硫酸盐、盐类和氧化物的命名规则1.4化学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质量百分含量的计算方法和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平衡计算第二模块: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的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序数、原子量和质数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历史演变2.2原子和离子的结构-原子的共价键和简单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晶格结构2.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趋势-主族和过渡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应用第三模块:化学中的能量变化3.1热的概念和能量变化-热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平衡3.2燃烧反应和火焰-燃烧反应的定义、条件和特点-碳的燃烧反应和火焰的结构-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3.3蒸发和溶解的能量变化-蒸发和溶解的定义和特点-蒸发和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溶解热和溶液的浓度第四模块: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4.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定义、特点和类型-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4.2双曲线反应和燃烧反应-双元反应和双曲线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燃烧反应的类型、条件和特点-燃烧反应的平衡计算4.3中和反应和盐类的制备-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盐类的命名和制备方法-盐类的性质和应用以上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必备的知识点,详细内容还需参考教材进行学习和总结。
: [图片] :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高级教师亲自编写,背会不考高分来打我
第一章★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与变化、组成与结构、用途与制法的自然科学★古代化学:钻木取火、青铜器、造纸、火药、陶瓷、酒、染料、铁的冶炼(指南针不是)一.物质性质及变化★物理性质:色,味,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吸水性、磁性、光泽……★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脱水性、能与某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例:铁生锈了铁能生锈★物理变化:挥发,溶解,升华,凝华,液化,汽化,气球爆炸,电灯发光粉尘爆炸(能、可能、会、容易、是、具有)★化学变化:燃烧,燃烧引起的爆炸,变质,生锈,呼吸,酿酒,煮饭,光合作用(生成了、变成)举例:(只需理解,能在选择题中分辨出来即可)物理变化:海市蜃楼、木已成舟、叶落归根、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刻舟求剑,香气四溢,滴水成冰,大海捞针、量体裁衣,积土成山,杯木皆兵,水中捞月,破釜沉舟,扬汤止沸,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淘尽黄沙始到金、白玉为床金做马,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风卷地百草折,日照香炉生紫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锤万凿出深山化学变化:火烧赤壁,钻木取火,百炼成钢,火上浇油,死灰复燃,蜡炬成灰,釜底抽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能量转化:(光合作用,太阳能→化学能电池放电使用,化学能→电能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燃烧,化学能→热能和光能)★仪器使用★常见仪器及用途广口瓶------------固体贮存仪器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药匙------------粉末或小颗粒固体取用仪器镊子------------块状或大颗粒固体,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需间接加热(即垫石棉网):烧杯、锥形瓶等,不能加热集气瓶:量筒水槽等计量容器称量:托盘天平(可精确到0.1克)量取:量筒(选择量程范围内最接近的、最小精确度0.1毫升)天平使用注意:(1)称干燥固体药品——两盘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1-4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用铁锅煮食物较好的原因:用铁锅煮食物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症。
二、碳酸氢铵加热时的现象:(1)白色固体逐渐减少;(2)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4)烧杯内壁有水珠。
保存时应密封放在阴凉处。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二氧化碳水氨气碳酸氢铵++−→−∆NH 4CO 3 NH 3 H 2O CO 2 三、氮气的性质和用途:1.通常情况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作“保护气”,延长粮食、瓜果、蔬菜等的保存期;还可充入灯泡,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2.一定条件下,氮气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可用于制造氮肥。
3.正常大气压下,温度低于-196℃时氮气液化成液氮;可用于医疗手术、冷冻剂 四、探究铁生锈实验的实验现象:1.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2.烧杯中的导管内液面上升。
结论:铁丝与水及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反应而生锈 。
五、石英砂可制造光导纤维; 半导体硅晶片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高强度陶瓷可制成航天飞机的防热瓦; 钛合金材料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
第二节 化学研究什么一、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1.发出明亮的火焰;2.烧杯内壁有水珠;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可从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即石蜡固体小颗粒。
二氧化碳水氧气石蜡点燃+−−→−+ O 2 H 2O CO 2烟:固体小颗粒 雾:小液滴 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他们的本质特征、本质区别及判断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变化等,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何区分变化和性质:1.变化是一个过程;2.若一句话中有“能”、“可以”、“容易”、“会”、“难以”、“具有”等字眼时,一般为性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1、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作、制氮肥、液氮用作冷冻麻醉剂等3、(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①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挥发;灯泡发光;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等②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食物腐败、酒醋酿造、农家肥的腐熟;腐蚀;中毒;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作为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④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延展性、挥发性、导电导热性、吸附性、吸水性等。
②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酸性、碱性等。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Ⅰ、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若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时,必须集气瓶先装少量的碱溶液,用来吸收生成的CO2、SO2)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Ⅱ、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Ⅲ、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还可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①无色②难溶于水③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5、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6、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绿色粉末(1)加热易分解现象: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试管口出现小水珠,③生成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7、镁的物理性质镁的化学性质8、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我国的古代化学工艺:制造青铜器、炼钢炼铁、发明火药、烧制瓷器等.(注意“化学”两字)2、①铁生锈—氧气、水;②白色污染—难降解塑料;③温室效应—CO2;④酸雨—SO2、NO2;⑤臭氧空洞—氟利昂;⑥污染空气的有害物质—粉尘、CO SO2NO2。
3、蜡烛燃烧:黄色火焰;白瓷板压在火焰上,有黑烟,在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吹灭蜡烛后的瞬间,冒出一屡白烟,该白烟可燃烧,它是石蜡固体小颗粒.检验产物是水的方法:点燃蜡烛,将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若烧杯内壁有水雾,则产物中有水。
检验产物是CO2的方法:点燃蜡烛,将内壁涂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4、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石蜡燃烧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干电池放电时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熔沸点、凝固点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毒性等。
(在表述化学性质时,一般会有“能”“可以”“具有”“易”等字眼。
)5、碳酸氢铵俗名:碳铵;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受热现象:固体逐渐减少最后消失,试管内壁有水珠,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保存时注意:密封、低温。
6、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俗称铜绿,绿色粉末;受热现象: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镁:银白色固体,能导电,硬度较小;镁燃烧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应用:作照明弹、信号弹、焰火)。
该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钳、酒精灯、石棉网(石棉网的作用:接受生成物氧化镁,防止氧化镁溅落在实验桌上,烫坏桌面)。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
1.第一单元:基本物质结构与性质
-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与结构,如溶解性、化学反应等;-化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2.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与能量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烧和酸碱中性化反应的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传递的过程。
3.第三单元:金属元素与金属化合物
-金属材料的常见性质和用途;
-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结构;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
-金属离子的还原与氧化反应。
4.第四单元: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结构;
-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酸的性质与用途。
5.第五单元:盐与化肥
-盐的性质与应用;
-酸与盐的反应;
-化肥的成分与作用。
6.第六单元:溶液的性质与应用
-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和性质;
-溶液的浓度计算;
-溶液的酸度和碱度;
-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的应用。
7.第七单元:空气与水净化
-空气中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的净化方法;
-水的净化方法和水的重要性;
-酸雨的成因和对环境的危害。
这是根据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的章节顺序列举的知识点,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概念,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性质、反应过程等内容,并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沪教版第一章知识点
加热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知识要点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使用铁锅炒菜的优点:铁锅中含有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2.吸烟有害健康的原因:烟气中的一氧化碳会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
3.<碳酸氢铵加热>实验(1)碳酸氢钠俗称:碳铵;(2)原理(即:文字表达式<含物质化学式>):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NH4HCO3)(NH3)(CO2)(H2O)(3)反应装置I:反应装置II:(4)反应现象:①白色固体逐渐消失,直至没有;②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③产生小液滴;④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如何使用和保存碳酸化肥①使用方法:阴雨天使用,使用后用土覆盖;②保存方法:密封保存于阴凉之处。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氮气(N2)的性质和用途(1)氮气的性质:常温下很稳定、不活泼;高温下能和一些物质反应。
(2)氮气的用途:①液氮用于医疗手术(原因:液氮汽化时吸热);②用作灯泡的填充气;③用于制氮肥;④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2.<铁丝网生锈>实验(1)实验装置:(2)原理:铁丝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生成铁锈。
(3)反应现象:①铁丝网生锈;②红墨水倒吸;(原因:铁丝和锥形瓶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使瓶中气体含量减少,压强减小,故红墨水倒吸)(4)红墨水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浓食盐水作用:加快铁丝生锈。
(5)如何保护铁制品:①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涂油漆等;②在铁制品表面镀一层其他金属;③制成不锈钢。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商代-------------青铜器2.元代------------瓷器3.石英砂---------制造光导纤维4.半导体硅晶片--------制造计算机芯片5.高强度陶瓷------制成航天飞机的放热瓦点燃 6.钛合金材料------制造航天航空器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燃烧蜡烛>实验(1)观察蜡烛:白色、固体、硬度小(通过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密度小于水(通过一小块蜡烛能浮于水说明);(2)点燃蜡烛:观察到明亮的火焰,蜡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3)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烧杯:小烧杯内壁出现小液滴;(4)向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取粗玻璃管置于火焰中:粗玻璃管另一端有“白烟”冒出;(6)熄灭蜡烛:有一缕“白烟”,此“白烟”为石蜡蒸气,液态石蜡重新凝固; (7)原理: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2.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电灯发光发热、气球,轮胎爆炸等)(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 第一章 化学的魅力 复习重点
沪教版化学的魅力知识点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化学: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呼吸作用、食物的变质、燃烧、铁生锈、鞭炮爆炸、粮食酿酒、火药、造纸术) 物理变化: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形状、状态的变化,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折纸)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有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特征、属性):可、易、会、是 变化(过程):怎么样了、变成什么了、怎么了体验化学实验化学变化的条件:常温、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沉淀、生成气体。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灼伤:浓酸:先用棉布吸,用清水、3%~5%小苏打溶液、清水逐一冲洗 浓碱: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或醋酸反复冲洗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胶头滴管、洗涤仪器洗涤方法:振荡试管,拇食中三指拿,离试管口的1/3处,手腕用力甩动。
洗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试管放置:倒放晾干搭建装置: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试剂取用的原则①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未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约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大颗粒: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小颗粒:药匙、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液体试剂的取用取用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法操作要点:先取下细口瓶的瓶塞,倒放在桌子上,再让标签对着手心拿起瓶子,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缓缓倒入。
(完整word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1)燃烧的现象是(2) 红磷不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 若反应后立即松开止水夹,对测定结果(3) 化学方程式(4) 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氮气约占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通电1. 电解水2H2O ==== 2H2 f + 02 f (负氢正氧二比一)活性炭:吸附作用 明矶:沉降作用煮沸、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溶于水点燃性,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2H2 + 02 === 2H2O S + 02=== S02 (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2Mg + 02点燃== 2Mg0 (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3Fe + 20点燃==Fe304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4AI + 302 === 2A1203 2Cu + 02 === 2Cu0 (黑色固体)3. C02物理性质:密度,溶于水,固态C02俗称C02化学性质:H20 + C02 === H2C03(C0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a (0H )2 + C02 === CaC03 J + H20(用石灰水检验 C02)过滤:固液分离用肥皂水区分软、硬水;2. 02物理性质:密度比02化学性质:很活泼,有C + 02C02用途:人工降雨、制碳酸饮料、灭火(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跑出 催化剂特点:1.药品高锰酸钾双氧水、二氧化锰(黑色固体)MnO 2反应加热2KMnO4 === K2MnO4 + MnO2 + 02 f2H2O2 === 2H2O + 02 f发生 装置 收集 装置丄向上排空气法操作 要点查气导管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 密性 导管口有气泡,不漏气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加水,水不持续流下,不漏气收集有大量、连续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 集气瓶外有气泡产生,收集满将带火星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 燃,集满棉花作用:防止KMnO4粉末进入 导管分液漏斗优点:能控制反应速度其它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 吸进试管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长颈漏斗或分 液漏斗、锥形瓶集气瓶、水槽2. 3.验证02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是氧气C02实验室制法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1、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左边: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右上: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上边:(化合物中)兀素的化合右下:1个分子中含原子的个数1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双氧水分子2个氮气分子3个氯离子1个铝离子2个硫酸根离子n个氢氧根离子五氧化一磷中磷兀素是正五价双氧水中氧兀素是负一价2、写出下列元素、原子团的符号,并标出化合价3、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化学式的步骤第1步: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左面,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右面,并标出化合价原子团(••根)要加括号第2步:将化合价数字前后交换,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第3步:右下角数字约分成最简比,数字‘ 1 '省略不写原子团个数为‘ 1 ' 一定要去掉括号4、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某化某(化合物中含两种元素)氢氧化某(化合物中含氢氧根0H )某酸某(化合物中含硝酸根N03、碳酸根C03、硫酸SO4等)某酸(HN03 、H2CO3 、H2SO4)5•化学式有关计算(1)计算化学式中加点兀素化合价例:计算H2O2 (+1) X 2+2x=0x=-1Na2S2O3O2Cu2(OH)2CO3(2)计算相对分子质量Mr相对原子质量Al : 27S : 32O : 16Mr[AI2(SO4)3]=27 X 2 +32 X 3 + 16 X 4 X 3 ==342练习:计算CaC03 Ca(0H)2 NH4NO3 Cu(NO3)2 的相对分子质量Mr[CaC03 ]=Mr[Ca(0H)2 ]=Mr[NH4NO3]=Mr[Cu(NO3)2 ]=(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Fe2O3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Fe2O3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二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一二X 100%100克Fe2O3中含多少克铁元素?140克Fe2O3中含多少克铁元素?NH4NO3中,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NH4NO3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二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二100克NH4NO3中含多少克氮元素?多少克NH4NO3中含100克氮元素?6、化学式意义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表示一个分子和一个分子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或物质中所含原子、离子的个数比(物质由原子或离子构成)例:H20 : 表示物质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NaCI :表示物质氯化钠: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比为1:1“C02 ”的含义: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有()A. 维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B. 1个维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C. 维C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D. 维C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组成E. 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4:3F. 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G. 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X6): (1X 8): (16X6)H .维C是氧化物7、物质的分类(混合物(无化学式):空气、海水、溶液等「金属单质:Mg、Al、Zn、Fe、Cu 等物质•单质•非金属单质:C、P、S、H2、02、N2等分类纯净物:有机物:CH4、酒精等化合物金属氧化物:MgO、MnO2、Fe2O3等(氧化物=I无机物非金属氧化物H20、CO、P2O5等(酸:HCl、H2CO3、H2SO4、HNO3 等碱:NaOH、Ca(OH)2 等i盐:Na2CO3、FeSO4 AgNO3 等8其他知识点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九班级化学上册知识点1.沪教版九班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转变和性质1、概念:物理转变――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转变。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转变――有其它物质生成的转变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转变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转变,无则是物理转变3、相互关系:经常伴随发生,化学转变确定伴有物理转变,物理转变不确定有化学转变。
4、化学转变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转变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转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课题2化学是一门试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争辩的对象是物质,以试验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试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现象:蜡烛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涌现)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结论:⑴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燃烧时: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涌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H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涌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⑶白烟:能重新燃烧。
石蜡固体小颗粒。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A.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涌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1.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
2.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
3.物质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
4.物质在发生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
5.只由组成叫纯净物,如:;由混合而成叫混合物,如:。
6.(1)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受热易,生成有气味的氨气(NH3),以及和水蒸气。
因此要保存。
文字表达式。
(2)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 u2(OH)2CO3,俗称铜绿)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色,②管口出现,③石灰水变,说明有生成。
(3)氯化氢气体(HCl)和氨气(NH3)接触,会立即产生大量(因为反应生成了NH4Cl白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
(4)镁条本身是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现象:发出、生成,文字表达式。
7.化学研究成果: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我国首先研制出结晶牛胰岛素、创制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诺贝尔研究炸药、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导电塑料。
化学实验基本操一、药品的取用1.取用三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药品的气味;不能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固体取。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在内。
2.取用方法(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块状:用夹取,放入平放的容器口,再将容器慢慢直立,使块状物轻轻滑落至底部,以防止打破容器底。
②粉末状:先使试管倾斜,再用或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较多量:倾倒法,瓶塞,标签,瓶口容器口。
②较少量:用滴加,注意要“垂直悬空”,不能。
③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
(3)取用一定量的药品①液体用量筒:a.量筒应,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改用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b.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偏大;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偏小。
②固体用托盘天平:a.将游码拨零,调节天平平衡;b.称量物放盘,砝码放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1、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NH4HCO3NH3↑+ CO2↑+ H2O
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作保护气、制氮肥、液氮用作冷冻麻醉剂等
3、(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
①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挥发;蒸馏;灯泡
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等
②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金
属生锈(氧化);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腐蚀;中毒等
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已知的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④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
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延展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
吸附性等。
②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
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酸性、碱性等。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Ⅰ、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若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时,必须集气瓶先装少量的碱液,用来吸收生成的CO2、SO2)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Ⅱ、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药品用量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Ⅲ、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还可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①无色②氮气难溶于水③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
6、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绿色粉末
(1)加热易分解Cu2(OH)2CO3CuO + H2O + CO2↑
现象: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试管口出现小水珠,③生成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2)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反应:①溶液由无色变成绿色,②产生气泡
7、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