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的相对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药的相对性

中医药理论是在阴阳五行的基础发展起来的,而阴阳本身存在相对性。在临床应用中,中药的功效,性能及配伍中也离不开其相对性。本文将从中的功效,性能和配伍三个方面讨论临床使用的中药的相对性问题。

首先,中药功效的相对性问题。我们都知道中药与西药的物质差别主要在药效物质的确认上,西药发挥作用的有效物质是可知的,而中药药效物质却有着复杂性,每一种中药都具有多种功效,。无论是植物药、动物药或是矿物药,它的功效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因不同时期人们对其功效的认识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是完整的,其相对性因此也不可避免。在张廷模的《管窥中药学中的相对性》中则提到,因认识过程的困难性,功效的相对性在所难免[1]。例如对忍冬藤和金银花的认识,以上两药自汉末开始入药,虽然其用于热毒疮痈可见于唐代的方书,但明确总结有关于清热解毒的功效却是使用一千多年后的明代《滇南本草》、《本草纲目》诸书。石决明、龟甲等也是如此。又如现代的发展,对三七的益气血、黄芪的补心气等尚未待达成共识,有待并最终认定。可见药物作用的认识的长期性,亦使中药的功效具备相对性。

其次中药的性能也具备相对性。中药性能是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主要是功效)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并用以阐明其药效机制的理论依据。[2]中药性能有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四性(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五种。下面主要从中药四性的相对性进行讨论。例如辛温解表药中的麻黄、桂枝等,性味皆属辛温散寒解表,可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等风寒表证。[3]而麻黄味辛苦性温,善于开腠理而发汗解表,且能宣肺平喘,兼肃降肺气而利尿消肿,属既宣散又肃降的药物,临床上以治风寒表实证及咳嗽由风寒闭肺所致肺气不宣者为妥。治水肿当有表证者为宜。又如桂枝味辛甘性温,入气分又色赤入血分。是一味既走气分又入营血,既行里又达表的药物。从以上两味药的应用中即可对中药四性的相对性可见一斑。

第三,从药物的合用上来看,中药的配伍同样有着相对的特性。从历代医家积累的丰富经验来看,临床对中药的应用主要的形式为复方,而复方的核心就是药物之间的配伍。中药理论中的配伍理论对中药的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临床中药学中对配伍的定义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组合使用。因单味中药在一定的用量下,作用强度有限,虽然一药多功效,但是复杂多变的病情常不能全面兼顾,且时有单味药的毒副作用不能避免,因此依病情按照一定的法则江药物配合使用。临床用药更加有效、安全。药物配伍以后发生的配伍关系称为

“七情”。即《神农本草经.序录》中总结的单行、相须、相使、相恶、相畏、相杀、相反7 个方面。郭平,陈勇等在《试论药物之间配伍关系的相对性》中指出中药配伍七情中各情的含义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对于具体药对来说,药物之间的七情关系却是相对的。因为影响中药配伍关系的因素较多。例如受具体病症的影响,药物的“能”与“毒”在药物作用于人体之后的表现是不同的。而脱离了具体的病症和人这个载体,药物之间并无疗效或毒性可言。[4]由此可见药物在合用后发生的变化,(物理或化学方面)从这个方面看虽是不变的,但对病患使用后的效果却有可能是不同的。药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七情关系,有的还与药物之间的用量比例有关。此外同一味药,其药材的不同部位所含成分可能存在差异,以致临床效应也不尽相同,因而也可能影响药物之间的七情关系。而炮制,给药途径和剂型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药物配伍后的七情关系。以上几方面皆体现了中药配伍的相对性。

由以上对中药各方面的认识可知,在对中药理论和临床用药时,应正确理解中药功效、性能及配伍关系的相对性,对中药的认识持辨证的态度,,而不宜将药物标注固定化。应灵活应用其相对性理论,正确的指导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1]张廷模.管窥中药学的相对性.[J]中药与临床.2010.1(3):4

[2]张廷模,陈勇,王颖,杨梅.论中药四气之相对性.[J]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27-28

[3]谈谈中药性能的比较.[J]山西中医.1987,3(1):44-47

[4]郭平,陈勇等.试论药物之间配伍关系的相对性.[J]四川中医.2004,24(5):28-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