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的常见检查
周围性面瘫的定位诊断
腮腺是面部的一个腺体,其内的面神经分支受到损伤或压迫也会导致周围性面瘫。此时,病变部位在腮腺内。
判断病变性质
良性病变
周围性面瘫的良性病变主要包括面神经鞘膜瘤、面神经纤维瘤等,这些病变一般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但需要手术治疗。
恶性病变
周围性面瘫的恶性病变主要包括腮腺癌、颈部转移癌等,这些病变可能会对生命造成威胁,需要及时 手术治疗。
及时会诊
对于复杂病例,应及时请相关科室 会诊,共同讨论并制定诊断方案。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01
02
03
疾病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面瘫的 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 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 极配合治疗。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面部肌肉功 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促进 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
01
制定和完善周围性面瘫的诊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明确
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诊疗流程的优化
02
优化周围性面瘫的诊疗流程,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疗效评估标准的建立与完善
03
建立和完善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评估标准,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
员提供更加科学的评价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周围性面瘫的定位诊断
目录
• 周围性面瘫的概述 • 定位诊断的方法 • 定位诊断的步骤 • 定位诊断的注意事项 • 定位诊断的未来发展
01
周围性面瘫的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或核下 组织病变导致的面部肌肉瘫痪。
症状
患侧面部肌肉无力,无法完成抬 眉、闭眼、鼓腮等动作,口角向 健侧歪斜,露齿时患侧牙齿无法 露出。
Bell‘s面瘫的诊断与治疗
面神经损害的定性检查 面神经电图
4周以后来诊者,ENoG的结果只能作为其 面神经曾受到过损伤情况的参考,目前是 否已开始恢复,则需用其他检查方法如镫 骨肌反射,肌电图等加以核检,不能单独 作为预后及治疗上的依据。
面神经损害的定性检查 神经兴奋性试验(NET)
NET-两侧差>3.5mA提示面神经不可逆变 性,两侧差<3.5mA提示面神经功能可以 恢复。
检查时机:由于受损的面神经纤维发生病 变常需1-3天,故而本试验应在病变开始后 的3天到3周之间进行。
面神经损害的定性检查
肌电图
通过插入肌肉内的电极,检测单个运动单 位的电活动
纤颤电位:是面神经变性后出现的失神经 电位,是判断完全性面瘫的一个重要客观 标志,但是该电位一般出现在肌肉失神经 支配后的2-3周,因此不适合作早期判断预 后。
Bell's面瘫的预后
Bell's面瘫的病人85%左右预后良好,其 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 恰当,以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有关。多数 患者可在2~3个月内完全恢复。症状轻者 可无神经变性,2~3周即开始恢复,1~2 个月即可恢复正常。有神经变性者,常需 3~6个月才能恢复,这类患者面肌功能训 练对预后影响很大。
病因去除后,可短期内完全恢复。 轴索断伤:轴索断裂或断离,神经远端在损伤
48-72小时后出现变性,神经近端亦发生不同程 度变性,损伤后第三周,轴索由近及远再生,神 经功能可部分或全部恢复。 神经断伤:神经干完全断离,近端形成神经瘤, 远端神经变性,神经功能不能自然恢复。
面神经损害的定性检查
面神经的成份及功能
面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 ①运动纤维起于脑桥下部的面神经核,主要支配面肌的运
周围性面瘫的评估及治疗概况
周围性面瘫的评估及治疗概况摘要周围性面瘫是常见的临床疾病,给患者带来身体、心理上的双重痛苦,总结其致病原因、临床症状、评估及其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医务工作者更有效地解除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ABSTRACT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which has brought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ouble pains to the patients. Summarization of causes,clinical symptoms,assessments and treatment therapies can help medical workers relieve effectively the pains for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ir rehabilitation early.KEY WORD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assessment;treatment周围性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在目前的临床神经科,康复科门诊中较为多见。
周围性面瘫好发生于春秋季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岁至40岁最为多见。
病因仍存在争议,但外界因素和心理刺激,如气候骤变,环境恶化,身体虚弱、疾病干扰,精神紧张,工作疲劳、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都会诱发此病。
本文对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原因、评估、临床治疗措施等进行讨论。
1 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及其分类周围性面瘫与面神经损伤有关。
面神经位于骨管中,容易受到损害,由于周围性面瘫的病因较为复杂,以下是根据其病因做出的基本分类。
1.1 特发性面瘫特发性面瘫是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类型,又称Bell面瘫,几乎超过半数的周围性面瘫患者都被诊断为Bell面瘫,但其诊断一定是在排除其他因素之后,才能作出明确判断。
面瘫的护理查查房
面瘫的护理查查房时间:20XX地点:***科参加人员:全科护士主讲人:一、概论(一)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二)面神经麻痹的病因(1)感染性病变(约42.5%):感染性病变多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VZV)被激活引起。
(2)耳源性疾病(3)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4)肿瘤(约5.5%):5)神经源性:约13.5%,创伤性:(6)中毒:如酒精中毒。
长期接触有毒物;(7)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8)血管机能不全;(9)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10)心理因素(三)面神经麻痹的分型1.中枢型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
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
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
2.周围型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
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
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
(四)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
21
5.0评定
• 面神经分级评定
• 说明:基本体征为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搏的面 部特征。患者的主观感觉应通过相应检查验证, 如泪液、 听力、味觉、耳廓感觉。损害节段 的位置高低定位,有助于判断病情的轻重和估 计病程长短;有助于分析器质性损害的性质。 损害节段越高,体征越重。要高度警惕占位性 病变及核性破坏性病变,有条件者配合 MRI,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纯音电测听等确诊病因。
2019/11/12
.-
20
• 4.5桥脑损害 桥脑面神经核及其纤维损害可出现周围性 面瘫,但常伴有桥脑内部邻近结构,如外 展神经、三叉神经、锥体束、脊髓下行纤 维等的损害,而出现同侧眼外直肌瘫痪、 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瘫 痪(交叉性瘫 痪)。见于该部肿瘤、炎症、血管病变等。
2019/11/12
2019/11/12
.-
25
• ②评分原则: • 正常指没有任何障碍。 • 消失:患侧面肌肌力,指主要横纹肌肌力为徒手肌力的0级(一般选颧肌,检查者令患者努
力闭患眼,检查者用右手拇指放在患者眼外眦下方的颧弓上,感觉肌肉收缩的程度,无肌肉 收缩的感觉为0级); • 不能抬额,额纹完全消失; • 患侧皱眉不能;闭眼患侧漏白5mm左右; • 搐鼻时患侧不能动; • 鼻唇沟完全消失; • 示齿口角偏向健侧达8-10mm; • 患侧牙齿露出的粒数; • 吹口哨、鼓腮时患侧漏气,上下唇间距离大于5mm; • 降下唇在静止时超过双唇间水平线3mm以上。 • 比健侧弱(7. 5分,5分,2. 5 分):分别介于正常与消失的1/3, 1/2, 2/3。 • 如颧肌肌力:健侧的1/3为可感到肌肉收缩,但不能抗阻力; • 健侧的1/2为可感到肌肉明显收缩,能抵抗中等阻力; • 健侧的2/3为肌肉收缩有力,可抗较大阻力,但比健侧弱。
周围性面瘫的评估及治疗概况
接或间接侵及或压迫神经丛而造成周围性 面瘫 。
1 . 5 医源性 面瘫
1 4
上海医药
2 0 1 4 年
第3 5 卷
第2 期 ( 1 月下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专 家 讲 座
・
近几 年医源性 面瘫 的发病 率升 高 ,面神经 的损 伤范 围限制在手术或治疗介入的范 围之 内,值得引起关注 。 另外 ,物理性 ,化学性 ,中毒性 因素导致 的面瘫近 年来 也时有 发生。
ABS TRACT Pe r i p h e r a l f a c i a l p a r a l y s i s i s a c o mmo n c l i n i c a l d i s e a s e , wh i c h h a s b r o u g h t p h y s i c a l 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周 围性 面瘫是 以面部 表情肌群 运动功能 障碍为主要 特 征的一种 常见病 ,在 目前 的临床 神经科 ,康 复科 门诊 中较 为多见 。周围性面瘫 好发生于 春秋季节 ,任 何年龄 均可发病 ,以 2 0岁至 4 0岁最 为多见 。病 因仍存在 争议 , 但 外界 因素和心理 刺激 ,如气候 骤变 ,环境 恶化 ,身体 虚弱 、疾病 干扰 ,精神 紧张 ,工作 疲劳 、长期 处于亚健 康 状态 都会 诱发 此病 。本文对 周 围性 面瘫 的发病 原 因 、 评估 、临床治疗措施等进行讨论 。
1 . 3 创伤 性 面瘫
此类 面瘫 由创 伤所导致 ,颅底骨折 ,特 别是颞 骨骨
表面肌电图检测在评价周围性面瘫预后中的应用
Pe而瑚ance
and
impaj卜
elderIy:
3
Lamoth stabilitv
CJ,van
and
Deudeko瑚FJ,yan
measures
Campen show
JP'
d a1.Gaif of imnaired
ment—based
community
on
dweIling
variability
ef![色ets
anti—iⅢlammatory
drug
important manual Hum
cohort
study[J】.Arch pnnt】
Phys
Rehabil,2012.Jun
26.
predicto玛 reaction
accidental A
faUs:postu阻I contrDlled
halance pilot
预后的关系见表2,经x 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说明
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患者,sEMG的患健侧肌电比值越高, 预后越好。
检测方法:应用sEMG分析仪(Flex
comp
I面niti'加
3讨论 周围性面瘫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该病不仅影响相应面
拿大),对称检测双侧口轮匝肌与额肌的肌电活动,室温下, 患者取仰卧位,用75%的酒精棉脱脂,待酒精挥发后再粘贴 表面电极固定。参考电极分别置于面部两侧。表面电极的 连接尽量与面肌肌纤维平行,中心距离约2cm。医生指导患 者做面部运动记录放松、示齿、吹口哨及抬额时两侧的肌电 数据。 检测的信号参数:均方根(mot
评价方法例数(篡)(45瑟1%)(3芝兰纛%)(耋戛)
的均值、最大值及其双侧均值及最大值的比值。
临床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诊断及特征性症状
临床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诊断及特征性症状面瘫是指支配面部表情肌的上运动神经元(中央前回下部皮质运动中枢及其锥体束)或下运动神经元(脑干的面神经核及其发出的纤维束)病变,所致的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
根据受累的临床特征,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其定位鉴别诊断包括:2 种定位相关的中枢性面瘫9个定位病变导致的单侧周围性面瘫以及2个定位导致双侧周围性面瘫一、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是指临床仅表现为一侧下半部面部表情肌(颊肌和口轮匝肌)瘫痪,即鼻唇沟变浅、口角轻度下垂,而上部面部表情肌(额肌和眼轮匝肌)不受累。
其机制:一侧上 1/3 面部表情肌受双侧皮质核束(又称皮质脑干束、皮质延髓束)支配,而下 2/3 面部表情肌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
少见的情况包括:在脑卒中发作的数小时内,部分病例出现中枢性面瘫的同时,可以见到同侧上半部表情肌轻度麻痹,但很快可以恢复。
(一)中央前回下部中央前回是运动中枢,呈“倒立的小矮人”,其下部的主要功能是支配面部的表情和运动(面部运动区的分布不“倒立”),而上部的主要功能是支配下肢的运动(以膝关节以下的足踝部为主)和二便。
1.中枢性面瘫,仅见对侧面部下1/3表情肌瘫痪。
2.常同时伴有咀嚼肌、舌和手指瘫痪;其发病机制与下列情况相关:①面肌与咀嚼肌等中枢位置接近。
②咀嚼肌虽受双侧皮质支配,但主要受对侧支配,故可表现为部分麻痹。
③舌肌只受对侧皮质支配。
3.常伴有伸舌向面瘫侧歪斜,其机制为:和面部下1/3一样,负责伸舌的颏肌同样只受对侧上运动神经支配,此时对侧的颏舌肌不能伸出,而没有受累的颏舌肌可以伸出,故而伸舌偏向面瘫侧。
中央前回下部皮质病变多见于脑血管病,责任血管为大脑中动脉上皮质支,病变常涉及栓塞或出血。
(二)内囊膝部及后肢前部从内囊膝部到内囊后肢,运动的传导束由前向后依次是头、上肢、躯干、下肢、视束等,因此引起中枢性面瘫的内囊病变,多累及内囊膝部和后肢前部。
1.内囊后肢导致的中枢性面瘫与中央前回下部皮质基本相同。
怎样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转归
怎样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转归针灸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就是周围性面瘫,该病发病较急,属于单纯性一侧面颊肌肉弛缓病症,该病症状中并无半身不遂、神智不清等,所以诊断较容易。
但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中要想准确判断该病的预后,难度较大,特别是在一般医院中,更是难以实现准确判断目的,且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医院来说,即便其能够进行神经肌肉电兴奋的监测,但却需要患者花费较多费用。
本文科普中简单阐述了一些周期性面瘫预后转归的判断方式,仅供参考。
1.周围性面瘫脑干面神经核、由其发出的面神经损害所产生的面肌瘫痪就是周围性面瘫。
大约50%的周围性面瘫都属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症,该病可发病于任何季节,冬春及秋冬交替季节最常见,且在任何年龄及性别的人群中都好发,周围性面瘫在20-40岁人群中多发。
周围性面瘫的疾病类型可分为两种,即特发性、继发性,一般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为特发性的周围性面瘫;而受脑梗塞及肿瘤、外伤等原因造成的周围性面瘫属于继发性。
2.病因及诱发因素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为最常见的周围性面瘫病因,外伤为其次,其他如感染及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属于病因所在。
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诱发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是以寒冷及冷风侵袭、病毒感染等为主要诱发因素,此类因素会致使人们局部神经营养血管出现痉挛现象,最终神经缺血及水肿等问题会随之产生3.周围性面瘫的预后转归判断方式3.1发病时面神经损伤程度及面神经损伤部位、范围、面瘫所表现的证型、治疗是否及时得当等都是周围性面瘫预后转归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通常来说,周围性面瘫在经过恰当治疗的情况下,病情恢复于起病1-3周内局部开始时,患者多数都能够逐渐痊愈;而在患者的恢复是以4周-2个月内局部开始时,多数都能够得到良好恢复;对于2-4个月局部才开始恢复的患者来说,大多数都不能够得到完全恢复。
从年轻患者方面分析,通常仅需要较短的疗程,且大约七成患者能够在几周内达到基本恢复正常的效果,具有良好的预后;而针对老年人来说,则需要较长的疗程,且在老年人伴随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病症的情况下,大多数都不能够完全恢复。
202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治全文
202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治(全文)周围性面瘫是指发生在面神经核及核以下部位损伤导致的面神经麻痹,致同侧面神经所支配的上、下面部表情肌瘫痪。
临床表现为睑裂增宽、鼻唇沟及额纹变浅或消失、口角歪斜、鼓腮漏气等,支配味觉及泪腺分泌的纤维受损时,可伴舌前2/3味觉障碍、泪液分泌障碍。
成人周围性面瘫发病率约每年17/100000-35/100000。
周围性面瘫病因众多,以急性起病多见,特发性面瘫最多,其次为亨特综合征(RHS )。
在未处理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患者面神经功能可有好转,但预后仍主要取决于具体病因、治疗方案及时机。
目前对周围性面瘫的处理仍存在争议,本文依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的接诊、处理进行阐述。
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接诊后,首先需鉴别患者是否为周围性面瘫。
由于前额肌肉受双侧运动皮质束支配,中枢性面瘫前额通常不受累,可通过嘱皱额、观察额纹是否变浅或消失来进行判断。
当脑桥病变损伤面神经核时,患者表现为周围性面瘫。
本型常伴临近颅神经麻痹,需与核下型周围性面瘫相鉴别。
确诊为周围性面瘫后,应采用House-Brackmann量表、SUnnybrook面部分级系统等进一步评估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判断面瘫严重程度,以指导制定治疗方案及随访、疗效评价。
2 .周围性面瘫病因鉴别周围性面瘫常见疾病鉴别见表2β肿瘤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常有其他伴发症状,如听神经瘤引起的周围性面瘫表现为面瘫伴听力丧失、耳鸣、不稳定步态等。
部分表现为贝尔麻痹的患者为莱姆病所致,病史询问应侧重于莱姆病高危因素,如流行病学区域、流行高峰季节、游走性红斑、双侧面瘫、前驱发热史;面瘫也可能是莱姆病的首发表现。
近期有学者报道了仅表现为单侧孤立性周围性面瘫的中央前回梗死,故应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脑血管事件进行鉴别。
另外,Avellis综合征伴脑桥受损、梅罗综合征也可表现为周围性面瘫,需加以鉴别。
3 .相关检查通常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可诊断贝尔麻痹,无需实验室检查。
面神经炎(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炎(周围性面瘫)定义:面瘫,也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面部肌肉瘫痪。
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病症,多发生于单侧。
主要表现是面部运动功能障碍,如:口角流涎、口眼歪斜、面部表情怪异、僵硬等。
病因: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一般分为两种:中枢性面瘫: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间的病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为核上性面瘫,或称中枢性面瘫。
常见中风、脑梗死、脑出血、脑膜炎、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脑外伤等的病人。
其特点是: 1、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 2、常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 3、无味觉和涎液分泌障碍。
周围性面瘫:面神经核及面神经病损所引起的面瘫称周围性面瘫。
其特点是: 1、病变同侧所有的面肌均瘫痪; 2、如有肢体瘫痪,常为面瘫对侧的肢体受累,例如,脑干病变而引起的交叉性瘫痪; 3、可有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涎液分泌障碍。
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病因为:①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病毒被激活引起;②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③自身免疫反应;④肿瘤;⑤神经源性;⑥创伤性;⑦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⑧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⑨血管机能不全;⑩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临床表现:面瘫的临床表现十分特殊: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病侧不能做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并发症面瘫面瘫恢复后或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面部症状,主要有:1、面肌纤维性痉挛:变性的神经再生重新支配肌肉后,患侧表情肌常有不同程度的挛缩,表现为患侧眼裂缩小,鼻唇沟过深。
周围性面瘫的定位诊断
颊支—— 口轮匝肌
下支 下颌缘支—— 下唇方肌、三角肌、颊肌
颈支—— 颈阔肌
整理课件
15
病理
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 同程度变性,以茎乳孔和面神经管 内的部分为重。
整理课件
16
引起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疾病
4 ⑴ 自脑桥下部的面神经运动核到内耳门之间的各种 颅内疾病,如听神经瘤、原发性胆脂瘤、骨折等;
4 症状:即Hunt综合征,膝状神经节损害,还有耳带状 疱疹,有时患者甚至头皮、口咽黏膜也有疱疹,常伴 有位听神经损害,出现眩晕、神经性耳聋。
整理课件
36
即Rumsay-Hunt综合症,
还有外耳道带状疱疹,
有的患者甚至头皮、口
咽黏膜也有疱疹,可有
溢泪,常同时伴有第8对
颅神经损害,出现眩晕
整理课件 、耳聋。
茎乳孔
11
内耳道段
整理课件
12
面神经管段
4 膝状节、岩大神 经(迷路段)
4 镫骨肌神经 (鼓室段)
4 鼓索(乳突段)
整理课件
13
整理课件
颅外段
面神经主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茎乳孔--面神经分叉,长约 2cm。乳突前缘中点深侧约 2cm--腮腺
入腮腺前分支
耳后神经、二腹肌支、茎突 舌骨肌支
腮腺内分支
2主干:上支、下支 5分支:颞支、颧支、颊支、 下颌支、颈支
4 临床分型:I型:耳部带状疱疹 II型:耳部带状疱疹合并面瘫 III型:耳部带状疱疹合并面瘫及内耳功能障碍。可累及舌咽、迷 走神经导致咽痛、耳痛、心动过缓、暂时性高血压等症。
4 特点: 1 幼年多有水痘病史
2 严重耳痛
3 耳道、耳廓或口咽部疱疹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指南-等级评审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指南-等级评审面瘫,也称为口眼斜,主要表现为口和眼向一侧歪斜。
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发病速度较快,多发生在一侧面部。
手和足的阳明经都上升到头和面部,当病邪阻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就会导致面瘫的发生。
中医认为,如果劳累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中面部经络,就会导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去约束,从而出现口眼斜。
在西医学中,面瘫相当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麻痹。
由感染、病毒、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等,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
诊断面瘫的依据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资料。
病史方面,患者通常会有受凉吹风的经历,或者有病毒感染的历史。
症状方面,患者可能会在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体征方面,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辅助检查资料方面,脑CT检查通常正常。
在鉴别诊断方面,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的方法。
中医鉴别诊断主要是针对中风病和口僻两种病,而西医鉴别诊断主要是与中枢性面瘫进行区分。
为了进行中医证候分型,需要考虑风寒袭络和风热袭络两种不同的情况。
对于前者,患者通常会在发病初期突然出现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同时伴有面部受寒的历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对于后者,患者通常会在发病初期突然出现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风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面瘫的健康教育
面瘫的健康教育一、什么是面瘫?面瘫,又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部肌肉因面神经受损而导致的一侧或者双侧面部肌肉无力或者瘫痪的疾病。
面瘫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其中周围性面瘫最为常见。
二、面瘫的症状1. 面部表情不对称:患者面部肌肉受损,导致面部表情不对称,例如一侧嘴角下垂、不能闭眼等。
2. 嘴角歪斜:患者的嘴角会向健康一侧歪斜,造成口角不平衡。
3. 眼睛干涩和流泪:面瘫患者往往无法彻底闭眼,导致眼睛干涩和流泪。
4. 听力下降:部份面瘫患者可能伴有听力下降的症状,这是因为面神经与听神经相邻,受损后可能影响听力功能。
三、面瘫的原因1. 病毒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该病毒可导致面神经炎症,进而引起面瘫。
2. 外伤:头部外伤或者手术过程中的面部神经损伤可能导致面瘫。
3. 其他疾病:面瘫还可以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例如中耳炎、颅脑损伤等。
四、面瘫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和解痉药物等,旨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改善面部肌肉功能。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面部肌肉按摩、功能锻炼和热敷等,可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和血液循环的改善。
3.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常采用针灸、中药熏洗等方法,通过调理气血、祛风散寒来改善面瘫症状。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面瘫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面神经重建手术或者肌肉移植手术等,以恢复面部肌肉功能。
五、面瘫的预防和护理1. 加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2. 避免外伤:注意防止头部受伤,避免手术过程中的面部神经损伤,减少面瘫的发生。
3. 及时治疗感染:对于带状疱疹等与面瘫相关的病毒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以减少面神经受损的可能性。
4. 注意保护面部肌肉:面瘫患者应避免太阳暴晒、寒冷刺激等对面部肌肉有害的环境,保持面部肌肉的良好状态。
六、面瘫患者的心理支持面瘫对患者的外貌和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患者往往面临心理压力和自卑情绪。
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
03
C
B
A
中枢性面瘫?
OR
周围性面瘫?
诊断
中枢性 周围性
上、下面部表情肌瘫痪。患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周围性面瘫
脑干外?1.)颅内? )颅外?) 中枢性面瘫 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故闭眼、蹙额、皱眉均正常。静止位时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多伴有舌肌瘫痪,同侧肢体瘫痪等 。)
( 脑干内?
鉴别一(临床表现)
鉴别二(定位)
面神经核
01
核上瘫
—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
02
核下瘫
—面神经核及以下
中枢性面瘫
01
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 分支闭塞更为多见,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 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
周围性面瘫
03
面神经缺血水肿,格林-巴利综合征 , 后颅窝肿瘤,脑桥内的血管病等,急慢性 中耳炎、乳突炎、腮腺炎或肿瘤可侵犯面神经 。
鉴别三(病因)
小 结
是否口角歪斜
是否鼻唇沟变浅
能否皱额、闭目
能否鼓腮
能否吹口哨
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鉴别的依据为:
思考题一
01
左侧中枢性面瘫
02
右侧中枢性面瘫
03
左侧周围性面瘫
04
右侧周围性面瘫
05
双侧周围性面瘫
患者右侧额纹消失,右侧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上节回顾
病 因
1
临 床 表 现
2
诊断及鉴别诊断
3
治 疗及预 后
周围性面瘫的鉴别诊断
周围性面瘫的鉴别诊断文章来源:北京二院周围性面瘫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面部神经疾病,这种疾病困扰着广大患者朋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疾病。
随着人们对神经科疾病的重视,周围性面瘫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但是在鉴别周围性面瘫上大家还不是很了解。
那么,对于周围性面瘫我们该怎么样去鉴别呢?下面由相关专家为大家讲讲周围性面瘫的鉴别诊断吧。
李晓荣专家介绍说:有45%的周围性面瘫患者有被误治的经历,对于面神经疾病的一种疾病而言,很多患者对于疾病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很盲目的选择治疗方法,这样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所以,周围性面瘫的治疗要与其他面神经疾病相鉴别。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相鉴别:(一)桥脑损害:桥脑面神经核及其纤维损害可出现周围性面瘫,但常伴有桥脑内部邻近结构,见于该部肿瘤、炎症、血管病变等。
(二)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可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但常为双侧性,绝大多数伴有其他颅神经及肢体对称性现象。
(三)面神经管邻近的结构病变:见于中耳炎、乳突炎、中耳乳突部手术及颅底骨折等,可有相应的病史及临床症状。
(四)茎乳孔以外的病变:见于腮腺炎、腮腺肿瘤、颌颈部及腮腺区手术等。
除仅有周围性面瘫外,尚有相应疾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
(五)小脑桥脑角损害:同时损害三叉神经、位听神经、同侧小脑及延髓,故除周围性面瘫外,还可有同侧面部痛觉障碍等症状,称“小脑桥脑角综合征”,多见于该部肿瘤、炎症等。
同时,要鉴别周围性面瘫的还可以通过认识周围性面瘫的症状。
常见的周围性面瘫的症状主要有:颈阔肌征:不管是中枢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还是周围性面瘫患者头用力的前屈,你就会发现,周围性面瘫的症状的一侧颈阔肌不收缩,而有一侧的的颈阔肌是收缩的。
眼球征: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两个眼球往往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周围性面瘫麻痹的那一侧会比另外健康的一侧较高,而且瞳孔也会在健侧的水平线上方。
周围性面瘫临床病历
周围性面瘫临床病历姓名:___ 性别:女年龄44岁婚姻:已婚民族:壮族籍贯: ___ 出生地:____ 户籍所在地:笑嘻嘻职业:农民单位:____ 电话: ___ 住址: ____ 入院日期:20__ 年10月14日凌晨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主诉:口角歪斜右眼闭合不全半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10天前右耳出现疱疹并伴有疼痛3天前出现头晕伴视物模糊无呕吐、行走不稳等不适。
病初曾到当地卫生院就诊输液2天1天一次具体用药不详。
于昨夜发现口角向左边歪斜右眼睑下垂右鼻唇沟消失饮水时水由右侧口角漏出进食时食物滞留在右腮处吃不下饭头痛头晕右耳廓疱疹无流脓面部无红肿热痛等不适。
今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右面神经炎”收入我科治疗。
病后精神、食欲、睡眠欠佳、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自诉从小头晕头痛。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性疾病病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
否认重大外伤、手术、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余系统回顾未见异常。
个人史:出生、生长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家庭经济居住条件一般长期务农习惯嗜好不详冶游史不详。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两子女爱人及孩子均健康。
月经史与生育史: 2~4天14----------- 末次月经时间或绝经年龄(不详)28~30天育有一子一女。
家族史:否认家族慢性、传染病疾病病史否认遗传性疾病病史否认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 T: 37.1℃ P: 90次/min R: 20次/min BP: 125/89mmHg 身高155cm 体重40Kg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身体消瘦精神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半坐卧位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两颊部、口唇及指甲未见发绀无黄染无皮下结节及皮疹无皮下出血点皮肤干燥弹性差无肝掌、无蜘蛛痣、无溃疡毛发分布正常。
淋巴结: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及其器官头部正常大小无畸形无压痛、无肿块及结节无外伤及瘢痕。
无脱发。
右侧额纹消失。
眼外形未见异常眉毛无脱落无倒睫双眼睑无浮肿右眼睑下垂并闭合不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性面瘫的常见检查
文章来源:北京二院
及早的发现周围性面瘫才能及早的治疗。
眼下面瘫患者逐渐的增多,大部分的面瘫患者都不知道自己得的是周围性面瘫,只有确定自己的患病类型才能对症下药,通常明确是否患有周围性面瘫都通过以下的常见的检查方法。
李晓荣专家指出,周围性面瘫的检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角膜反射测试。
病人的注视,眼球不动,受试者在患者注意向外眼移动棉签尖。
眼睛进行了测试。
正常反应:触摸巩膜无眨眼反射。
周围性面瘫轻触角膜眨眼反射。
异常反应:棉签触及角膜时,受试者的感觉,但只有在对侧眨眼反射,表明面神经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
当棉签接触眼角膜,科目的下降并没有眨眼反射的感觉,这表明三叉神经损伤。
2、眼泪。
穹顶下的眼睛0.5厘米宽点,比较撕渗湿五分钟的长度。
渗透病灶侧撕裂,将减少或没有渗湿。
周围性面瘫泪液分泌减少,这表明病变位于膝状神经节内或附近。
面瘫的检查长的时间线时,应注意假阳性结果,由于干眼症可以发生。
此外,结膜囊撕累计泪液分泌减少假阴性结果。
3、镫骨肌反射。
镫骨肌反射可导致远程镫骨突起的病灶。
此外,一般认为,在不完整的神经面瘫程度的镫骨肌反射尚未发生完全变性,因此预后相对较好。
4、唾液分泌试验。
双侧颌下腺分泌唾液,细管收集使用柠檬汁,以刺激唾液分泌,面瘫发生在一天之内唾液分泌减少25%以上,表明复苏是不完整的。
这种检查是比较困难,反复检查,常引起局部感染。
5、电动口味测试。
当舌头伸出一个小的正电流,感到一种金属苦。
周围性面瘫伸出舌头鼓索神经功能的电流检测部可以测量电味阈值。
其意义在于在某些病变可以早期发现的临床检查。
面瘫患者味觉功能恢复的恢复比面部肌肉运动前的几个星期。
6、眼睑反射试验。
周围性面瘫眶下神经孔,眶下神经电刺激引起的眼轮匝肌收缩。
电刺激三叉神经反射构成的脑桥反射。
面神经是积极的反应仍然保持解剖完整性。
以上就是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的检查方法,专家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自己面部不适时,应立即接受正规的检查治疗,以免发生误诊,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最后,祝您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