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作业二(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作业二
(4—7章)
一、单选题
1、古希腊美学的核心是( A )
A.美的本质问题 B.美的形态问题
C.美的形式问题 D.美的对象问题
2、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能够唤起人们的( A )
A.怜悯和恐惧之情 B.鼓励和振奋之情
C.同情与怜悯之情 D.悲伤和痛苦之情
3、在审美经验中,( C )是一个核心因素。
A.情感 B.感知 C.想象 D.理解
4、在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D )。
A.审美想象 B.审美理解
C.审美情感 D.审美感知
5、( B )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6、艺术品以( A)为核心。
A.审美意象 B.审美情感
C.审美形式 D.审美想象
7、游戏说是由( D )提出来的
A.希勒 B.斯宾塞 C.荣格 D.康德
8、在艺术接受中,把意象重建起来、丰富起来的过程主要在于( D )A.读 B.悟 C.观 D.品
9、“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明( B )
A.观众是真正的艺术家 B.审美活动无标准可言
C.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 D.作家的创造不及观众的创造
10、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其中最核心的功能是( A )。
A.审美功能
B.认识功能
C.娱乐功能
D.政治宣传功能
11、艺术家与创作对象的关系是( D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模仿与被模仿的关系
C.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D.因感动、感应而产生的情感激荡的关系
12、1、“五四”时期,首先提出“趣味教育”主张的思想家是( D )。
A李大钊 B 梁启超 C 蔡元培 D 鲁迅
13、人类最重要的审美教育途径是( D)。
A自然美审美教育 B社会美审美教育
C技术美审美教育 D艺术美审美教育
14、下面四段话中,哪一段话代表了孔子的美育思想?( B )
A“夫乐者,乐也,人情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
B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C “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
D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15、审美教育的“主战场”是(A )。
A 学校美育
B 课堂教学
C 家庭美育
D 社会美育
二、多选题
1、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是:(ABD )
A.非功利性; B.直观性; C.教育性 D.超越性。
2、构成审美经验的几种基本要素是( ABC )。
A.感知 B.想象 C.情感 D.理解
3、根据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关系的变化,审美经验可以分为( BCD)。
A.观赏阶段 B.构成阶段 C.评价阶段 D.呈现阶段
4、从艺术本质角度为艺术下定义的学说有(ABCD )。
A.模仿说 B.表现说 C.符号说 D.有意味的形式说
5、意象的主要类型有( ABCD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是(ABCD )。
A.虚拟性 B.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6、下面艺术类型属于表现性空间艺术的有( ABCD )。
A工艺 B书法 C建筑 D装饰 E. 文学
7、大体说来,审美教育的方式主要有( ABCD )
A、自然美审美教育
B、社会美审美教育
C、大众审美教育
D、艺术美审美教育
8、下面哪些美育思想是由孔子提出的?( AC )
A“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B“乐合同,礼别异。
”
C“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D“寓教于乐。
9、对审美教育的特点,下述哪几种理解是正确的?( ABD )
A审美教育是自觉的。
B审美教育是感性的。
C审美教育是智性的。
D审美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10、“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
”席勒的这句话所涵括的人文义涵有:(ABC )
A 德育与美育都能使人得到解放,获得自由。
B 美育可以辅助德育,融理于情,促使他律的道德转为自律的道德。
C 人若要从“自然的人”生成为“道德的人”,“审美的人”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中间环节。
D 审美价值高于道德价值。
三、名词解释
1、移情说:是主观论者对于情感活动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的根源观点,他的主要内容是审美特点并非审美客体所固有的,而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经自己的人格情感移入或投射到对象之中,并入为一体,使对象呈现出人格化的特征。
2、意象:是一种心理存在,一个审美的表象系统,包括意与象两个方面。
“意”指主体在审美(包括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象。
3、意境: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
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4、艺术品是人工制品,是一种技艺,但它更是一种精神产品,它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存在。
5、美育:广义:泛指自觉和非自觉的一切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响人、陶冶人的教
育功能,以及社会、学校、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的特点对人进行塑造的种种教育活
动
狭义:专指与智育、德育、体育并列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
6、审美鉴赏力: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分析鉴别和欣赏的能力。
审美鉴赏既是一
种精神享受,也是一种审美判断;既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认识活动,又是一种情感体验。
可以说,审美鉴赏力是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的综合表现。
7、灵感:指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累积经验和知
识而突然出现的富有创造力的思路
8、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
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审美体验是对与现实不同的意义世界的进入。
审美体验的瞬间,主体的各种心里因素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处于紧张和亢奋的活跃状态
9、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
它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审美对象)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
/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10、审美距离: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事实上的心理距离,是由瑞士美学家布洛
提出的。
11、艺术敏感: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
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四、简答题
1、审美经验的性性质
答:(1)审美经验在根本上乃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艺术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它是与艺术家探求人生真谛,追求艺术真理的人生实践相统一的。
这就决定了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具有人生实践的性质。
(2)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
(3)审美经验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人生实践,随着艺术作品为人们所接受和欣赏,审美经验帮助人们净化自身的情感,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从而对人们的人生实践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2、审美经验中理解的特点
答:(1)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
由于在反思判断中主体并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而必须直接从特殊的审美对象出发去发现其普遍性,因而他不需要也不可能把对象分解为抽象的概念,而必须保持其完整的感性形象。
(2)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从而使审美对象的含义显得丰富多彩和不穷尽。
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答:(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艺术品不能是自然物,而必须是人工制品。
自然物再美也不能称作艺术品。
(2)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人工制品并非都是艺术品,艺术品是人的高级活动——想象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人工制品中的高级部分。
(3)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通过艺术家的意象思维所创造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这是艺术独有的审美本质。
4、意境与意象的联系与区别
答:联系:意境与意象是相通的,因为二者均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要求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谐调、浑契。
其主要区别在于:(1)虽然二者均有主客、物我、情景浑契的结构,但它们所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
(2)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
(3)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
5、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答: (1)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意象、意境在本质上是虚拟的、审美的,以意象世界作为核心的艺术品的首要功能只能是审美。
同时,艺术意象的营构主要也是为了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2)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因为艺术的核心是意象世界,艺术的种种非审美因素在作品中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体现在意象体系中,离开了意象,这种因素就不再是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的多元功能正是这些非审美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间接实现的。
6、艺术品的基本特征
答: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从艺术存在方式而言,艺术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
艺术品有三个基本特征:1、他律性首先艺术品是为接受、欣赏者而存在的;其次,艺术品的意象是创作主体审美经验和心理创造的结果,同时,艺术品中凝定的艺术家创造的意象只是潜在的,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欣赏活动,才能重新被激活,所以也受制于接受主体2、形式符号性艺术品作为连接两个主体的桥梁,是一种过渡性的存在,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和意象创造要传达给接受主体需外化为特定的形式符号,凝定在一定的艺术品中,接受主体才可能借助这些符号来接受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与意象信息,并加以在创造3、开放性艺术品作为中介,不能是封闭的,而只能是两头开放的,一头向艺术家开放,一头向欣赏着开放。
一方面,只有向艺术家开放,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态化,物化为艺术品;另一方面艺术品只有向接受者开放,才能呈现它的基本特质。
7、审美教育内涵的三原则
答: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内涵的三种主要观点,即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美育是艺术教育。
而实际上美育与其有明显的区别:①首先,人格教育主要还是一种道德教育,它与美育相关,但不能等同。
把美育看成是人格教育也只是指出了美育的间接效应和终极指向,而未能揭示出美育独有的价值内涵;②其次,把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也只是把握了美育的中介形式及其直接效应,却未能揭示出美育独有的价值目标;③再次,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虽然都离不开艺术,但它们的目的和方法却不同。
美育是艺术教育的规定只是揭示了美育的主要形式,但它看不到除艺术外,还有很多自然审美现象和社会审美现象可以充当审美教育的教材和媒介。
艺术教育要培养艺术人才,而美感教育则是要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
8、美育的特点
答:人们对美育这个概念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即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狭义的美育,又称“艺术教育”。
持广义教育观点的人们认为美育不仅要以艺术教育为主,而且要渗透到心理教育、伦理教育及
各门学科中去,借助社会生活、大自然中许多现实的美的形象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
五、论述题
一般的感知活动相比,审美感知自身的特点
答:1、与首先,审美感知作为审美经验的一种构成要素,具有自己不同于一般
感知活动的特点。
审美感知总是与情感活动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其次,审美感知
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
高度社会化了的审美感知已经具有了智性的因素,能够积
极地对对象的属性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是因为,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审美欣赏,
都要求人们能够敏锐地把握到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而这种形式无疑又是千变万
化、神妙莫测的。
再次,审美感知总是以完形的方式来把握对象的,因而具有整
体性的特点。
所谓完形乃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指人的知觉总是倾向于
把对象的形式当作整体来把握。
这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人的知觉并
不是各种感觉元素的相加,而是以整体的方式来把握对象的;另一方面则是指知
觉活动总是倾向于通过修正和改造感觉材料来把握对象的完整形式。
格式塔心理
学认为,在人的知觉能力和对象的形式之间存在着一种同构对应关系,正是这种
关系使主体与对象之间获得了统一。
2、艺术品四个基本层次的功能和关系
答:艺术品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
(1)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如大理石、
画布、颜料、纸、舞台、铅字、银幕、胶卷、录像带等。
它是艺术品存在的不可
缺少的前提,同时也有助于审美意象的创造与传达。
(2)形式符号层,指艺术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如色彩、线条、形
体、音符、旋律、词语等,它们构成艺术品的第二层次。
它有时有独立审美价值,
更重要的是具有指示、负载艺术意象的功能。
(3)意象世界层,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
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
次。
它潜在于形式符号层中,在鉴赏中生成审美对象,是艺术品审美价值的集中
体现。
(4)意境超验层,即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
高境界,是艺术品的终极和归宿。
它是以意象世界层为中介的,没有意象的导引,
意境根本无从谈起。
从物质实在层到形式符号层,到意象世界层,再到意境超验层,艺术品一层层走向了纵深。
艺术品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结构系统,又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们只有在整体的结构系统中才有其存在价值与各自的地位,离开了整体,每一单个层次都毫无意义3、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
答:意象世界集中体现着艺术品的审美特质。
艺术品是为了传达人类的审美经
验而存在的,而审美经验的传达势必要借助一种媒介——意象。
在意象世界中凝
聚着艺术品的全部审美特质,通过意象世界,主体之“意”从内涵到显现,艺术
品才能现实地成为审美对象;借助意象世界,艺术家与鉴赏者之间审美经验的交
流才得以展开和完成。
因此,意象是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也是艺术品之
所以成为艺术品的奥秘所在。
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
世界,这是艺术品能否真正成为艺术品的关键。
4、艺术的功能
答: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
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
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
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
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
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
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
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
或表演者用动作、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
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
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
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
刻的肯定。
5、联系时代精神处境,试论述审美教育的当代意义。
6、“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姆雷特”,请试从艺术接受的角度对这一句话作出理论阐释。
答:首先,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
接受者不可能直接领悟到创造者的艺术意象,而是调动主体性因素对创造者提供的一个文本和形式符号进行意象的创造。
意象重建就是文本的解读过程的重建,而每个不同的接受者对文本的解读都是不同的,都有很大的主观性,而原因是意志、认知、情感想象力等主体性因素的参与。
艺术品意象是在接受者心理活动中生成的,是接受者的“心象”。
其次,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
人自身生理素质、文化教育、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社会历史环境等,形成接受者在接触艺术品之前的主体境况,包括自身敏感度、想象能力、文化基础、艺术修养、审美趣味以及传统影响、现实社会变化的影响因素等等,造就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即“期待视野。
再次,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
英伽登认为,作品提供给接受者一个”图式化“结构框架,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点,读者只有在一面阅读一面将它具体化时,作品的主题意义才逐渐表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