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点

1.引言

一直以来,各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大多只是偏重于如何达到规范要求,而忽视工程质量的稳定,很多轻易达到质量标准的工程实体,在完工很短时间内就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施工中的试验检测结果并不能完全、真实的代表工程实体质量,施工中更需要的是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从保证过程质量上实现工程质量的稳定。所以,应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努力改变我们以往只对产品质量进行事后检查的思路,在生产、使用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前规避,减少变异性,提高质量稳定性。

2.过程控制方法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复杂,采用的原材料种类多且性状较难掌握,生产过程中有问题难以发现,发现了却又找不准原因,而在质量控制中,试验检测项目多且用时较长,往往检测出问题时却为时已晚,因此,及时有效的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2.1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质量,消除因材料差异引起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波动。原材料的变异是造成混合料质量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材料选择。原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质(单轴抗压强度、压碎值、磨耗率、磨光值等试验项目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碎石料的几何形状,以粒形接近正方体、表面粗糙且有棱角、针片状含量低以及吸水率低为优。在材料批量进场中要做好验收工

作,进场检测应做到及时、全面、准确,初期应提高监测频率,尽可能将质量控制从源头抓起,从材料的开采或加工生产环节开始控制,注意料源特性与生产工艺。

2.2合理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三阶段,即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和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三阶段设计合格后方可开展大规模施工。首先,目标配合比设计是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核心工作,是混合料生产与控制的基础,合理、可行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以下3个要求:“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必须有利于生产和施工要求;必须有良好的成本经济效益”。目标配合比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一旦确定就不应随便更改,只有当材料发生变化时才进行必要的调整。目标配合比的矿料级配应严格控制0.075㎜、2.36㎜、4.75㎜公称最大粒径及中间粒径的筛孔通过率,以接近要求级配中值为佳。当所有指标经检验均合格后即可正式施工,如果有的指标不合格应分析原因,进行适当调整后再进行验证。根据标准级配配合比和质量管理要求中筛孔的允许波动范围制订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来检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其次,要认真开展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工作,努力使现场施工配合比与设计目标配合比接近。生产配合比设计工作不仅是确定各热料仓的比例,同时应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平衡。生产配合比验证则是通过试拌试铺试验路段,检验施工工艺及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以判断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并及时调整。

2.3全过程控制沥青拌合站。切实做好沥青混合料拌合机的生产工艺管理与生产过程控制,使施工生产规范、合理、可行。在生产过程中应做好工前检查,随时观测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工前检查包括生产配方检查,材料变化检查,拌合工艺检查。不能忽视目测的重要性,目测的主要观测点有冷料仓、进料口、放料口、控制室,通过目测发现混合料质量有无问题,以便及时找出原因纠正解决。日常监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少配合比波动:

1)检查原材料是否与目标配合比时一致。原材料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因素引起:不同料场碎石料的差异变异;不同规格材料颗粒组成的变异;人为增大集料的变异;冷级配流量和集料离析引起的变异;集料含水量引起的配比变异及除尘系统引起的配比误差。

2)密切关注温度变化,严格控制集料的含水量和含尘量,特别是细集料的含水量不稳定导致温控误差增大;冷配料总流量的起伏也会导致温控误差增大,在调整冷配料的流量时,采取慢增或慢减。

3)拌合工艺与计量精度的控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拌合参数、拌合时间等工艺设置,要对骨料秤、粉料秤、沥青秤定期检查。

4)拌合楼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会对混合料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操作手按照同样的配方甚至可以拌制差异很大的混合料。由于存在材料的变异性,在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某个热料仓的热料不足,而其他热料仓溢料严重的情况,必须禁止操作人员手动补料,宁可增加拌合时间,也不随意改变级配。在拌合楼开、停机以及换班时,试验员要尽可能在拌合机旁观察,等待生

产稳定后再离开。

2.4合理运用动态管理方法,做好生产过程的事前检测和事后分析,保证质量波动的及时有效解决,恢复生产的稳定。

3.质量控制要点

3.1搞好“三个统计”——沥青混合料拌合数量、马歇尔试验、油石比要有统计数据,出示每盘拌合及每次试验结果及每天拌合混合料总量。

拌合机的计量打印数据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混合料的质量和工序的波动状态及拌合混合料总量,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凡是无打印数据的应视作违规操作。拌合机打印数据的另一统计指标为油石比,控制的上波动界线应不大于设计油石比的+0.3%,下波动界线应不小于设计油石比的-0.2%;同时应对每天拌制的混合料油石比进行试验检验,用检验油石比与拌合机打印的油石比进行比较,发现系统误差时,及时予以纠正。另外对马歇尔试验的流值读数要通过打印数据进行修正,否则人为影响因素太大。对各项数据应该进行动态统计分析,并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出现异常的波动应进行调整,以克服凭单个数据判断合格与否的简单做法。

3.2做到“四个必须”——每天确定混合料标准密度时,其油石比、级配、击实温度、马歇尔试验指标都必须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才能认可。

当天的混合料密度与油石比、级配、击实温度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相关指标不符合要求,那么其密度就不能作为压实度检测的标

准。如果油石比、级配不当,击实的温度低,就会出现密度偏低的情况,应引起重视。采用当天混合料的击实密度作为压实度检验标准,如实反映了材料和现场计量的变化性,但如果不以“四个必须”为前提就等于被动地服从不正常变化,造成假象的压实度合格。所以,以实测的理论相对最大密度作为评定标准时,也要以“四个必须”为前提。同时确定的标准密度应在空隙率等于4%左右,相差太大不得采用,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3.3“关注五个偏差”——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优劣,主要来源于生产质量偏差,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拌合机性能偏差:不同拌合机拌制的混合料质量偏差变异较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性能优越的拌合机,这对混合料生产质量至关重要;

2)材料质量偏差:原材料质量是混合料质量的根本,要从料场选择、材料进场验收上把好关口;

3)计量偏差:拌合机计量系统的准确性关系到配比的准确性及混合料质量,要定期对拌合楼热料仓称量系统与冷料仓上料速度进行检测;

4)气候环境偏差:要根据不同的施工季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低温施工时应适当调整混合料拌合温度等;

5)试验偏差:试验结果是分析、判断的依据,试验操作应力求规范,偏差要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4.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