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ppt课件
婴儿鹅口疮健康宣讲PPT课件

预后及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 建议婴儿在治疗期间避免食 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定期体检: 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保持 健康状态,并及时处理其他可能的健康 问题。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专业医生咨询: 发现婴儿出现鹅口疮症 状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得正确 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口腔清洁: 使用医生建议的清洁液或者 盐水来清洁婴儿口腔,有助于减轻症状 。
治疗方法
应用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 适当使用口腔抗真菌药物来治疗鹅口疮 。
预后及注意事项
预后及注意事项
结束语
结束语
婴儿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但 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 和缓解症状。 如果发现婴儿出现口腔异常,请及时咨 询专业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方案。
结束语
保持婴儿口腔健康,有助于婴儿的全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和健康成长。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预防方法
预防方法
母亲个人卫生: 孕期和哺乳期的母亲应 保持卫生,避免感染传播给婴儿。 婴儿喂养卫生: 喂奶前和喂奶后,应用 温水清洁婴儿口腔,以保持口腔清洁卫 生。
预防方法
避免使用污染物品: 避免使用污染的奶 瓶、乳嘴和玩具等物品,可减少感染的 风险。
维持婴儿健康状态: 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定期进行体检,保持健康的状态。
婴儿鹅口疮健康宣讲 PPT课件
目录 概述 预防方法 治疗方法 预后及注意事项 结束语
概述
概述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婴 儿口腔疾病,也被称为口腔念珠菌感染 。 症状表现: 婴儿鹅口疮主要表现为口腔 内白色或黄色的斑点或斑块,有时可能 伴随口部疼痛和红肿。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PPT课件

织及被念珠菌菌丝孢子侵入的不全角化上皮等 组成)
2020/3/19
12
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
红斑型(萎缩型): • 与长期大量用抗生素及激素有关 • 可急性、可慢性,以慢性多见 • 急性则疼痛明显,慢性为口干、烧灼感、
口腔粘膜常见疾病
2020/3/19
1
• 一.了解口腔黏膜
疾病的病因,辅 助检查
• 二.熟悉口腔黏膜
疾病的临床表现
• 三.掌握口腔黏膜
疾病的治疗及护 理要点
2020/3/19
课时目标
2
一.单纯疱疹
二.天疱疮
簇集性小水疱,自限性,皮肤自身免疫大疱性
易复发。
疾病,水疱直径
>2cm
2020/3/19
3
疾病 特点 项目
素C等
3.中医中药治疗:扶持
4.对症及防止继发 整齐,补益脾胃气血。
感染治疗 2020/3/19
8
三.口腔 念珠菌 病
由念珠菌Candida引起的口腔 粘膜的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真 菌病
四.多形 性红斑
是一种皮肤-粘膜病的急性渗出 性炎症
五.复发 性阿弗 他溃疡 2020/3/19
又称复发性阿弗性口炎、复发性 口腔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
碱性液体,抗真菌药物溶
口腔念珠 涂片法, 液含漱或局部涂抹,
菌病
分离培养
口服抗真菌药物
增强病人免疫力
隔离可疑致敏物质,积极治
多形性红 体格检查,疗口腔炎症及其他全身疾病,
斑
血常规 激素,抗组胺药物治疗,营
养支持
复发性阿
口腔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PPT

康复指导
保持口腔卫生: 勤刷牙、漱口, 使用漱口水
饮食调整:避免 辛辣、刺激性食 物,多吃蔬菜水 果
药物治疗:遵医 嘱使用抗真菌药 物,如氟康唑、 伊曲康唑等
定期复查:定期 到医院复查,观 察病情变化,调 整治疗方案
家庭护理
保持口腔卫生: 勤刷牙、漱口, 使用抗真菌漱口 水
YOUR LOGO
口腔念珠菌病诊断 与治疗
汇报人: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口腔念珠菌 病的诊断
口腔念珠菌 病的治疗
口腔念珠菌 病的预防
口腔念珠菌 病的康复与 护理
P单A击R护T理1人员:XX医院-
XX科室-XX
PART 2
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
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红斑、溃疡、 疼痛
饮食调整:避免 摄入高糖、高脂 肪食物,多吃蔬 菜水果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戒烟限酒, 保持充足的睡眠
定期复查:定期 到医院复查,了 解病情变化,调 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避免过度担忧和恐惧
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和症 状
口腔念珠菌病的实验室检查和 诊断方法
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方法和效 果评估
辅助检查
口腔黏膜活检:观察口腔黏膜是 否有念珠菌感染
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是否存 在念珠菌抗体
唾液培养:检测唾液中是否存在 念珠菌
影像学检查:观察口腔黏膜是否 有念珠菌感染迹象
PART 3
特殊人群口腔保健PPT课件

特殊人群口腔保健
40
中小学生口腔保健
方法:
➢ 2.口腔健康服务
✓ 必须有口腔专业人员的参与 ✓ 定期口腔检查 ✓ 及时治疗 ✓ 开展切实可行的具体项目
特殊人群口腔保健
41
中小学生口腔保健
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
➢ 1. 牙齿的形态功能、萌出等
➢ 2.龋病
✓ 病因,氟化物,窝沟封闭
➢ 3.牙龈炎
✓ 牙菌斑及其作用 ✓ 怎样清除牙菌斑 ✓ 如何选择口腔保健用品 ✓ 牙龈炎继续发展的结果
➢ 婴儿睡觉时不应用奶瓶来做安慰
➢ 奶瓶中只能装入牛奶或配方奶
➢ 每日多次的母乳喂养,喂养的时间过长也是 龋病的危险因素
➢ 避免夜间哺乳
➢ 尽量减少变形链球菌在母婴间的传播
特殊人群口腔保健
25
婴幼儿的口腔保健
第一次口腔检查的咨询内容:
➢ 婴幼儿通常每日需要多次进食,餐间零食最 好选择低致龋性的食物
44
中小学生口腔保健
治疗不是解决孩子口腔健康问题的 好办法
初级预防是学校口腔保健项目的关 键
有条件的学校要开展综合口腔卫生 保健
特殊人群口腔保健
45
中小学生口腔保健
学校综合口腔卫生保健的优点:
习惯 3.减少变链菌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传播 4.至少要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加强对家
长的口腔健康教育
特殊人群口腔保健
30
婴幼儿的口腔保健
幼儿 1-3岁 乳牙全部萌出,钙化度 低,极易龋坏,猖獗龋
➢ 1.继续巩固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特 别强 调家长帮助清洁口腔
➢ 2.合理饮食,合理吃甜食
➢ 3.预防口腔不良习惯的形成
采用舒适愉快的检查方式knee-to-knee position
念珠菌病科普宣传PPT课件

医生可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监测方案。
如何预防念珠菌病?
如何预防念珠菌病?
保持卫生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减少念珠菌感染的风 险。
如勤洗手、保持身体干燥、注意口腔卫生等 。
如何预防念珠菌病?
合理饮食
均衡饮食,避免过量摄入糖分和精制碳水化 合物。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于维持正常菌 群平衡。
如何预防念珠菌病? 定期复查
高风险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免疫状态和潜 在感染迹象。
医生可以给予相应的预防建议和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念珠菌病?
如何治疗念珠菌病?
抗真菌药物
念珠菌感染可通过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氟康 唑、两性霉素B等。
什么是念珠菌病?
流行病学
念珠菌病在医院环境中尤为常见,尤其是在重症 监护病房,影响免疫抑制患者。
根据研究,约有10%的住院患者可能会受到念珠 菌的影响。
什么是念珠菌病?
症状
念珠菌病的症状因感染部位而异,包括口腔念珠 菌感染的白斑、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瘙痒等。
部分病例可能出现全身感染,表现为发热、寒战 等全身症状。
治疗方案需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人情 况制定。
如何治疗念珠菌病?
监测病情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反应更改药物剂量或更换 药物。
如何治疗念珠菌病?
综合治疗
针对高风险患者,除了药物治疗,还应加强营养 和心理支持。
整体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降低复发 风险。
念珠菌病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念珠菌病? 2. 谁易感染念珠菌病?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念珠菌病? 5. 如何治疗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护理PPT课件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抗真菌药物: 根据病情选择合 适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一 般包括局部外用和口服药物。
协同治疗: 针对严重病例,可 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 免疫调节剂等进行综合治疗。
治疗方法
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定期复查 病情变化,根据需要调整治疗 方案,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包括经常洗手、勤换 内衣等,以减少感染风险。
避免潮湿环境: 念珠菌喜欢潮 湿环境,应保持干燥清洁的生 活环境,避免滋生菌种。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合理饮食,增强身 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念珠菌 病的发生。
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过度使 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菌群失衡, 增加感染念珠菌的风险。
念珠菌病护理 PPT课件
目录 概述 预防措施 护理要点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 真菌感染疾病,常见于口腔、阴道 和皮肤等部位。 传播途径: 念珠菌通过接触感染、 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概述
危害: 念珠菌病会引起不适、 疼痛和瘙痒等症状,严重时还 可能导致并发症。
护理要点
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 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 化,包括症状、体温、皮肤状况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局部护理: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 行适当的局部护理,包括清洁、使 用抗真菌药物等。
护理要点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 况,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维 持体内免疫功能,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积极的心 理支持,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心 态,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念珠菌病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二、临床表现——黏膜念珠菌病
(三)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candidal balanoposthitis) 1.好发人群 包皮过长或包茎的男性。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3.典型皮损及症状 (1)包皮内侧及龟头弥漫性潮红,附着乳 白色斑片,可有多发性针帽大的红色小丘疹。 (2)自觉瘙痒或无明显自觉症状。
二、临床表现——黏膜念珠菌病
(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1.好发人群 育龄期妇女。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3.典型皮损及症状 (1)外阴及阴道黏膜红肿,白带增多,呈豆渣样、 凝乳块状或水样,带有腥臭味。 (2)自觉瘙痒剧烈或灼痛。 (3)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妊娠、糖尿病、长期 应用广谱抗生素等是复发的主要原因。
四、治疗及预防
治疗原则:祛除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给予支持疗法。 1.外用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皮肤黏膜浅部感染。 口腔念珠菌病:可外用1%~3%克霉唑液、制霉菌素溶液或1%~2%甲紫溶液。 皮肤间擦疹和念珠菌性龟头炎:可外用抗真菌溶液或霜剂。 阴道念珠菌病:制霉菌素、克霉唑或咪康唑栓剂。
(二)发病机制
皮肤黏膜屏障作用↓ 长期、滥用药物
内分泌紊乱 免疫功能↓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宿主因素 真菌毒力
条件致病菌 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病
二、临床表现
皮肤念珠菌病 黏膜念珠菌病 系统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间擦疹 念珠菌性甲沟炎 其他皮肤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及口角炎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二、临床表现——皮肤念珠菌病
(一)念珠菌性间擦疹(candidal intertrigo) 1.好发人群 婴幼儿、肥胖多汗者和糖尿病。 2.好发部位 腹股沟、会阴、腋窝、乳房下等皱 褶部位。 3.典型皮损及症状 (1)局部潮红、浸渍、糜烂,界限清楚,边缘附 着鳞屑,外周常有散在炎性丘疹、丘疱疹及脓疱。 (2)自觉瘙痒或疼痛。
口腔黏膜病ppt课件

(六)脓疱(pustule)
定义:也是一种疱性病损,其内由脓性物 取代了透明的疱液。
除脓性口炎外,较少见。
(七)溃疡(ulcer)
定义: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 因其表层坏死脱落团快,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 突起,形成表浅损害,其大小不等,一般直
径5mm∼2cm,形状不定,颜色从粉红至深紫 色,如纤维瘤或痣。
(十)肿瘤
定义:一种突起自黏膜向外突起的实体性 生长物,其大小、形状、颜色不等。
真性肿瘤:良性、恶性 瘤样病变:肉芽肿、囊肿等
(十一)萎缩(atrophy)
定义:可呈现发红的病变,表面所覆盖的上皮 变薄,结缔组织内丰富的血管分布清楚 可见,病变部位略呈凹陷,其特有的一 些上皮结构消失,被一薄层上皮所取代。 如舌乳头萎缩
(十二)皲裂(rhagades)
定义: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 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
如核黄素缺乏——口角皲裂 皲裂线仅限于上皮内——愈合后不留瘢痕 深达粘膜下层——出血、灼痛,愈后留瘢痕
(十五)坏死和坏疽
坏死(necrosis):体内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 坏疽(gangrene):较大范围的坏死,又受腐物寄
生菌作用而发生腐败。
口腔黏膜常见病
口腔黏膜病 一、疱疹性口炎 herpetic stomatitis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primary herpetic stomatitis
(二)丘疹(papule)
定义: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至 5mm直径不等。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 圆形, 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形。
口腔念珠菌病12

15
16
17
念珠菌性唇炎(candidal cheilitis)
• 多表现为慢性炎症 • 多发生于高年(50岁以上)患者 • 一般发生于下唇,可同时有念珠菌口炎或口
角炎 • Gansen将本病分为两型,即糜烂型和颗粒型 • 糜烂型表现为下唇中部长期存在鲜红色糜烂
面,周围有过角化现象,表面脱屑,极易与 盘状红斑狼疮和光照性唇炎混淆 • 颗粒型者表现为下唇肿胀、唇红皮肤交界处 常有散在突出的小颗粒,类似腺性唇炎 • 本病确诊需镜检到真菌及菌培养为白色念珠 菌
• 家族性早发型CMC • 弥漫性CMC • 多发性内分泌型CMC • 迟发性CMC
20
21
病理
增厚的不全角化上皮有白念菌丝侵 入,称为上皮斑。病损位于棘细胞 层上方,棘层常有增生,固有层慢 性炎细胞浸润
22
诊断
1.根据病史和临床特征 2.实验室检查 • 涂片检查病原菌 在病损处或义齿的组织面取标本做
• 常伴有口角炎 • 有些患者虽未带义齿,也可发生本病
13
14
慢性肥厚型(慢性增殖型,念珠菌性白斑)
• 病损多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 • 颊部病损常对称的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表
现为黏膜上有固着紧密的白色斑块,亦可间 有红色斑块,严重时表面呈结节状或颗粒状 增生,自觉口干、烧灼感及轻微疼痛。 • 腭部病损可由义齿性口炎发展而来,黏膜呈 乳头状增生。 • 舌背病损可表现为丝状乳头增殖,色灰黑, 称为毛舌。 • 本型有高于4%的恶变率,故应提高警惕,争 取早日活检。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概述】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iasis)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生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而使内脏、皮肤、粘膜被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口腔粘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
Gruby(1842)从口疮患者的病变处分离出酵母样菌;Berkhont(1923)确认此种菌属于隐球菌科的念珠菌、高里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
其中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
鹅口疮(雪口病)是最常见的口腔念珠菌病。
【诊断】白色念珠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目前认为最可靠的是在玉米培养基上形成厚壁孢子,而最简单的方法是标本直接镜检。
口腔科医生常采取口腔粘膜的假膜、脱落上皮、痂壳等标本,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0%氢氧化钾液数滴,覆以盖玻片,用微火加热以溶解角质,然后立即进行镜检,如发现假菌丝或芽胞,就可确认为真菌感染,但还必须通过培养,才能确诊为白色念珠菌。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应与急性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鉴别。
膜性口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球菌感染引起,儿童和老年人易罹患,可发生于口腔粘膜任何部位,患区充血水肿明显,大量纤维蛋白原从血管内渗出,凝结成灰白色或灰黄色假膜,表面光滑致密,略高出于粘膜面。
假膜易被拭去,遗留糜烂面而有渗血。
区域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全身反应。
涂片检查或细菌培养可确定主要的病原菌。
【治疗措施】口腔念珠菌病以局部治疗为主,但严重病例及慢性念珠菌感染常需辅以全身治疗才能奏效。
1.局部药物治疗(1)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本药系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常用药物。
用于哺乳前后洗涤口腔,以消除能分解产酸的残留凝乳或糖类,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可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
轻症患儿不用其它药物,病变在2~3天内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日,以预防复发。
也可用本药在哺乳前后洗净乳头,以免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
(2)龙胆紫水溶液:龙胆紫液在1∶10万的浓度时,仍能抑制念珠菌的生长。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PPT

3.念珠菌性口角炎(candidal angular cheilitis) 本病的特征是常为双侧罹患,口角区的
皮肤与粘膜发生皲裂,邻近的皮肤与粘膜 充血,皲裂处常有糜烂和
渗出物,或结有薄痂,张口时疼痛或溢血。 特征是“湿白糜烂”。
少数病例,单纯疱疹病毒可进入中枢神经系 统,引起脑炎或脑膜炎
二、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1、原发性疱疹感染愈合后,30%-50%病例复 发可能
2、多见于成人,复发时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 或邻近位置
3、以唇部或唇周损害多见
4、损害特征:
a、多个成簇小水疱,可融合成大疱
B、复发部位是原先发作过或邻近原先发作过 的位置
机制
白色念珠菌
(正常菌群)
全身抵抗力下降 长期用广谱抗生素、
免疫抑制剂 口腔生态环境改变
致病
(条件致病菌)
分类
口腔念珠菌病按其主要病变部位可分为:
念珠菌口炎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 急性红斑型念珠菌口炎 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 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
念珠菌唇炎
口角炎
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一、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是最常见的由Ⅰ型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
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 也可见于成人
1、前驱期:潜伏期4-7天,发热、头痛、疲 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咽喉肿痛等
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1-2天后,口腔 黏膜广泛充血水肿,附着龈和龈缘常出现 急性炎症
临床表现为黏膜上出现外形弥散的红斑,以舌黏膜 多见,黏膜充血。自觉症状为口干、味觉异常及 烧灼感。
口腔内科学粘膜病PPT课件

1.常见于婴幼儿和儿童,好发于夏秋季; 2.潜伏期一般为3—4天,多数无前期症状突
然发病;
3.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6
有发热(38℃左右),并出现丘疹或疱疹 ,好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4.疱疹有“四不像”特征:不像蚊虫叮咬 、不像药物疹、不像水痘、不像唇疱疹 ;
5
正常唇红
精选2021最新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6
精选2021最新课件
7
正常牙龈
精选2021最新课件
8
三、口腔粘膜病的临床病损特点 1、斑与斑片:皮肤粘膜上的颜色改变
精选2021最新课件
9
二、丘疹与斑块 1、丘疹:粘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
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口腔病损一般 表现为大量针头大小、排列成带状、斑块和 环状的灰白色病损。
20
第二节 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
一、口腔单纯疱疹 (一)病因 HSV-I HSV-II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病理 (四)临床表现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1
(五)诊断
(六)鉴别诊断 (七)防治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2
二、带状疱疹
(一)病因 (二)临床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0
2、斑块:又称丘斑,由多个丘疹机 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界限清楚, 大小不等,坚实而稍隆起于粘膜表面, 呈白色或灰白色。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1
三、疱:由粘膜内储存液体而成,呈 半球形,直径小于1cm,突起于粘膜表 面。
上皮内疱 上皮下疱
精选2021最新课件
口腔念珠菌病讲课PPT课件

定义和分类
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种由念珠菌引 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不同类型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方 法和预后不同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口腔 念珠菌病可分为急性假膜型、急 性萎缩型、慢性萎缩型和慢性增 生型四种类型
了解念珠菌病的定义和分类有助 于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愈率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
PART 3
口腔念珠菌病的危害
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口腔念珠菌病会导致口腔黏膜出 现白色斑块,影响美观。
口腔念珠菌病会降低口腔免疫力, 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口腔念珠菌病会引发口腔疼痛、 口干等症状,影响进食和吞咽。
口腔念珠菌病会影响口腔的正常 功能,如发音、呼吸等。
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念珠菌病可引起 口腔黏膜疼痛、 灼烧感,影响进 食和吞咽。
疾病恶化:念珠菌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恶化,引起其他身体部 位的感染,如肺部、肠道等。
心理影响: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症状,可能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和困扰, 影响生活质量。
PART 4
口腔念珠菌病的如氟康唑、制 霉菌素等,可 有效抑制念珠 菌生长繁殖。
局部用药:如 克霉唑、咪康 唑等口腔抗菌 剂,可减轻症 状,控制感染。
康复期注意事项和预防复发措施
定期复查:在康复期间,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
保持口腔卫生:口腔念珠菌病容易复发,因此患者应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每天刷牙、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
增强免疫力:患者在康复期间应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以便更好地抵御疾病。
避免刺激性物质: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在康复期间应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烟草、酒精等,以免 加重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与维生素B2缺乏、细菌性口角炎区别
口
• 维 或生 外素 阴B炎2,缺双乏细侧可菌发同性病时口角并炎发舌炎、唇炎、阴囊炎角炎
• 细菌性口角炎:多维生发素于B一2缺侧乏口角细菌培养阳性
.
19
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chronic muco-derma candidiasis,CMC)
•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性疾病, 病变范围涉及口腔黏膜、皮肤及甲床。多从幼 年开始发病病程数年至数十年,常伴有内分泌 或免疫功能异常,可分为四型:
.
5
口腔念珠菌病按病变部位可分为
念珠菌性口炎: (candidal stomatitis) 念珠菌性唇炎 (candidal cheilitis) 念珠菌性口角炎 (candidal angular cheilitis): 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chronic muco-derma candidiasis,CMC):
• 现在已知念珠菌属有200余种,但对人类 有致病性的只有7种:白色念珠菌、热带念 珠菌、类星形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近 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高里念珠菌等。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病原菌:
• 白色念珠菌为酵母样菌,革兰染色阳 性,不耐热,喜酸恶碱,生长最适宜 的pH为4~6。具有完整的胞壁、细胞 膜、胞浆、胞核。胞壁与致病性关系 密切。正常人25%~50%口腔中带此 菌。是以芽生孢子型存在,并不致病。 但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孢子繁 殖成为菌丝型,此型可以致病。
.
3
2.致病诱因
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病原体侵入人体 后能否致病,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病原菌的毒性增强 :与菌体形态、粘 附能力、侵袭酶、表面受体等有关。
2) 宿主的防御功能和易感因素 :
3)念珠菌与口腔白斑的关系:
.
4
• 念珠菌病的分类
• 伪(假)膜型念珠菌病 • 急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 • 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 • 慢性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
• 颗粒型者表现为下唇肿胀、唇红皮肤交界处 常有散在突出的小颗粒,类似腺性唇炎
• 本病确诊需镜检到真菌及菌培养为白色念珠 菌
.
18
念珠菌性口角炎 (candidal angular cheilitis)
• 常为双侧患病 :
• 表现为口角区皮肤与黏膜发生皲裂,临近的皮念
肤 结与 有黏 薄膜 痂充 ,血张,口皲时裂疼处痛常或有溢糜血烂。和渗出物,或珠菌性
.
6
念珠菌性口炎
• 急性假膜型(雪口病) • 急性红斑型(萎缩型) • 慢性肥厚型(慢性增殖型) • 慢性红斑型(义齿性口炎)
.
7
急性假膜型(雪口病):
• 多见于婴儿,尤以新生儿多见,成人较少见,可发生 于久病体弱者。
• 好发于颊、舌、软腭和唇 • 早期病变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osis)
•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 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
• 念珠菌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 • 近年来口腔念珠菌病日益常见。 • 念珠菌与口腔黏膜癌变的关系备受关注。
.
1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osis)
•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急性、亚 急性、慢性真菌病。
有雪口样损害。
.
10
该病人有肾上腺肿瘤,导致肾上腺 皮质激素分泌过于旺盛
.
11
.
12
慢性红斑型 (义齿性口炎):
• 损害部位多位于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之腭、 龈黏膜
• 多见于女性患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 加
• 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重者可有口干和烧 灼感
• 检查可见基板下的部分或全部黏膜呈亮红 色水肿,边界清楚,有时可见黄白色的条 索状或斑点状假膜。
• 家族性早发型CMC • 弥漫性CMC • 多发性内分泌型CMC • 迟发性CMC
.
20
.
21
病理
增厚的不全角化上皮有白念菌丝侵 入,称为上皮斑。病损位于棘细胞 层上方,棘层常有增生,固有层慢 性炎细胞浸润
.
22
诊断
1.根据病史和临床特征
2.实验室检查
• 涂片检查病原菌 在病损处或义齿的组织面取标本做直 接涂片,滴加10%KOH,微火加热,直接镜检,或用 PAS染色、革兰染色,查找菌丝或孢子,如为阳性可 以诊断为感染。
• 常伴有口角炎
• 有些患者虽未带义齿,也可发生本病
.
13
.
14
慢性肥厚型(慢性增殖型,念珠菌性白斑)
• 病损多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 • 颊部病损常对称的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表
现为黏膜上有固着紧密的白色斑块,亦可间 有红色斑块,严重时表面呈结节状或颗粒状 增生,自觉口干、烧灼感及轻微疼痛。 • 腭部病损可由义齿性口炎发展而来,黏膜呈 乳头状增生。 • 舌背病损可表现为丝状乳头增殖,色灰黑, 称为毛舌。 • 本型有高于4%的恶变率,故应提高警惕,争 取早日活检。
.
8
.
9
急性红斑型(萎缩型)
• 多见于成年人,常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所致,又称为抗生素口炎。且大多数患者原 患有消耗性疾病。
• 主要表现为黏膜上出现散在的红斑。 • 以舌黏膜多见 • 严重时舌背黏膜呈鲜红色,舌乳头团块状萎
缩,周围舌苔增厚。 • 自觉口干、味觉异常或丧失、烧灼感及疼痛。 • 常伴有口角炎,在其他不易受摩擦的部位可
• 病原菌培养 通过棉拭子法、唾液培养、含漱液浓缩等 取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3-4日后形成乳黄色凸起的 菌落。
• 免疫法 检测患者血清和唾液抗念珠菌荧光抗体滴度。
点,不久融合成片似凝乳状。鲜红色与雪白色形成明 显对比 • 假膜稍用力,可擦掉,露出鲜红的糜烂面及轻度出血, 不久又可重新形成假膜 • 陈旧的病损黏膜充血减退,白色斑片带淡黄色 • 患儿烦躁不安、哭闹拒食、流涎。 • 全身反应一般较轻,时有轻度发热,少数患者可能蔓 延到食管、支气管和肺部,还可并发皮肤念珠菌病。
.
15
.
16
.
17
念珠菌性唇炎(candidal cheilitis)
• 多表现为慢性炎症
• 多发生于高年(50岁以上)患者
• 一般发生于下唇,可同时有念珠菌口炎或口 角炎
• Gansen将本病分为两型,即糜烂型和颗粒型
• 糜烂型表现为下唇中部长期存在鲜红色糜烂 面,周围有过角化现象,表面脱屑,极易与 盘状红斑狼疮和光照性唇炎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