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即道德教育

合集下载

德育原理.pdf

德育原理.pdf

德育原理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1、早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或实践教育。

2、而使之风靡全球者,当是英国学者斯宾塞。

3、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和“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

4、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3.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5.“大德育”的合理性及局限性?我国的“大德育”颇具特色。

他虽然越来越“大”,但基本的格局依然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

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

我国一向有实施“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施社会意识教育的经验。

“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

我国坚持“大德育”的传统,与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不谋而合。

6、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划分区别?学校生活中,能够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领域”,不能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非道德领域”。

在没有发生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时,通常没必要非得把学校生活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区分开来。

违背学校生活要求的思想和言行,如属“道德错误”,被判为“失德”或“缺德”,那就是“道德领域”中的事件;否则,就是“非道德领域”中的事件。

“非道德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有时发生间接地联系;在时间、地点转移的条件下,两者有时相互转化。

所以,不能机械地坚持“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的划分。

但相对地区分仍是必要的。

第二章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1、教育、教学和教唆的区别?教育属于褒义词,具有善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包含有价值的内容、产生有益影响的教教学是否包含善意,其内容有无价值,其影响有益与否,都是不确定的。

0101“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吗

0101“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吗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吗?*陈桂生“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不过,事实上我国现行“德育”的内涵已有变化。

很难说既定的德育目标与内容所涉及的范围不合时宜;问题在于“德育”外延的扩大,不免在观念上引起许多困惑,更为德育理论的建树出了难题。

这里拟就这个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索,并尝试提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一“德育”,一向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如今不管人们是否还这样认为。

我国现在流行的“德育”观念及德育实施的范围,已经包括:1、世界观、人生观教育;2、政治教育;3、法制教育;4、品德教育。

此外,最近若干年间,青春期教育、心理咨询与指导,亦被列入“德育”范围。

其中,只有品德教育才算得是名副其实的“道德教育”。

这样一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可谓合乎时宜。

既然如此,似也过得去了。

不过也有问题:1、如果事情限于德育目标与内容的抉择,包容上述各项,确无问题;一旦涉及德育组织形式与方法的选择,问题就会发生。

因为人的品德形成同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特别是同政治觉悟的提高相比,其过程差别甚大。

如果德育组织形式与方法的选择,只着眼于它们的共性,无异于用一把并非万能的钥匙开多把锁,怎能避免“小题大做”或“大题小做”之类倾向的发生?2、既定的德育目标与内容虽可规范教育当事人的行为,实难完全改变人们的观念。

“德育”之“德”,很难使人不致想到“道德”。

如是,就不免把“政治教育”作为“德育”中可有可无的附加成分;如统称“政治思想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有可能导致对“品德教育”的忽视。

这并非过虑,以往这类倾向时有发生,今后亦难避免。

若统称“思想品德教育”,似乎全面些,仍不够明确;称其为“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又有沉重、累赘之嫌。

3、如果说德育目标与内容包容各方,在教育上问题不太大,那么扩充“道德”的外延,在伦理学上就不是小问题了。

在政治学、法学、哲学上同样存在问题。

因道德同政治、法律、哲学之别远大于“道德教育”同“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哲学教育”的区别。

德育的课程名词解释

德育的课程名词解释

德育的课程名词解释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道德修养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德育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具备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德育的课程。

德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成长过程中成为有责任感、有品德的人。

德育的课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与法律意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德育课程应该教授道德与法律意识。

学生应该学会区分对错、遵守规则,以及尊重他人的权益。

这方面的课程可以通过故事、案例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

2. 团队合作与社会责任感:德育课程应该强调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学生应该意识到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到团队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这方面的课程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与参与社会的意识。

3. 情感与情绪管理:情感与情绪管理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

德育课程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感与情绪。

学生应该学会控制情绪,积极处理挫折与困难,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这方面的课程可以通过情绪管理训练、角色扮演和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教学。

4.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德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

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与人合作、有效地沟通和处理冲突。

这方面的课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动练习和模拟情境等方式进行教学。

德育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发展”,即培养学生的个性、学术、道德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能力。

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可以在语言文学、社会科学、体育艺术等各个学科中融入道德教育的内容,并通过实际案例和活动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和实践。

德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东北师范大学德育原理20春在线作业2

东北师范大学德育原理20春在线作业2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德育原理20春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本书的编写者对德育概念的理解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的,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德育即是指A、道德教育B、思想教育C、政治教育D、价值观教育正确答案:A第2题,德育即道德教育;德育即“五爱”教育;德育即“五讲四美”教育;德育即指对学生进行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等以上几种定义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是从哪个角度对德育的内涵进行界定的? A、从其目的上来解说德育B、从其作用和功能上来解说德育C、从其内容上来解说德育D、从其价值取向上来解说德育正确答案:C第3题,心理咨询法是指通过询问解答的方式的帮助学生消除影响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A、思想障碍8、心理障碍C、意义障碍D、理论障碍正确答案:B第4题,重视教学在德育中的地位、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首要的是()问题。

A、挖掘和渗透B、领导和管理C、重视与否D、努力的程度正确答案:B第5题,关于德育工作者的劳动表述正确的是A、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社会物质财富再生产的劳动B、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生产社会精神产品的劳动C、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社会思想道德再生产的劳动D、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文化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劳动正确答案:C第6题,由于在教育实际中教育爱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表现出来的,所以常常有人把教育爱称为教师爱。

A 、 B 、 C 、 D 、 执教行为 教育方法 教育观念教育理论 正确答案:A 第7题,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德育活动指明发展方向的是()。

A 、B 、C 、D 、 德育目标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德育效果正确答案:A第8题,主要功能是训练学生品德行为的德育方法是()。

A 、 B 、C 、D 、 品德修养法 实际锻炼法 品德评价法 示范陶冶法正确答案:B 第9题,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

读黄向德德育原理有感

读黄向德德育原理有感

读黄向德德育原理有感黄向阳老师的《德育原理》为一线教师开展德育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为我们平时开展德育提供了理论抓手,让我们对德育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

本书从实际的德育问题出发,提供观察德育问题的各种视角,构建分析问题的理性框架,展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1.德育即道德教育在阅读第一章,探索我国德育外延与实质的过程中,我思考了很多。

首先,对于德育的外延,不但应该根据不同国家的国情来界定,而且社会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对其有一定的影响。

德育的界定应该是动态发展,并非一成不变的。

因此,开展德育对教师本人的认知与思想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此外,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思想也对教师开展德育的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在书中对于学校生活中的“德育领域”与“非德育领域”的区分,也让处于一线德育的教师产生了共鸣。

对于不同属性的事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与态度,有助于更有效、高效地解决问题,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让德育起到应有的作用,让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自我的提升与完善。

2.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在德育即道德的目的这一章中,作者对“教育”、“教学”、“教唆”、“训练”、“灌输”等词汇进行了区分,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平时开展德育的影子。

尤其是“灌输”一词,虽然它也包含许多有价值的内容,但它拒斥人的理性思考和理解,因而并非教育。

这启发了我,为了开展有效的教育,一定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共鸣,才有可能达到教育的道德目的。

此外,作者在文中指出,随着智育和体育地位的不断上升,德育在教育目的中的地位逐渐下降,演变为一种与智育、体育相提并论的普通的教育目的,这引发了我关于“精英教育”的思考。

近年来,关于学校培养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说法不断增多,他们有着高智商,但一切活动都以利己主义为核心。

这一现象更说明了,德育是与智育和体育处于不同层次的教育目的,德育系教育的最终目的。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

课程学习指导书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一)本章学习目标了解德育一词的由来,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区别,理解我国德育概念演变的过程,我国对德育概念的界定,我国“大德育观”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掌握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二)本章重点1、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区别2、我国的“大德育观”3、我国德育与西方德育概念的区别4、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三)本章思考题1、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区别2、论述我国的“大德育观”3、比较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4、论述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关系5、论述道德教育与礼仪训练的关系第二章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一)本章学习目标掌握教育的日常用语含义,了解教育与学习、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哺育、教学、教唆、管理、改造、训练等概念的区别,理解教育与道德的关系,德育历史地位演变的过程。

(二)本章重点1、教育的日常用语含义(即教育的一般含义)2、教育与道德的关系(三)本章思考题1、试区别教育与学习2、试区别教育与教唆3、试区别道德教育与道德灌输4、教育一词的日常用语含义5论述德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第三章德育的必要性(一)本章学习目标了解反对和怀疑道德教育必要性的主要理论,掌握个人取向、社会取向、学校取向道德教育必要性的理论辩护,理解道德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并能从理论上对道德相对主义进行批驳,确立理性的德育理念(二)本章重点1、个人取向、社会取向、学校取向道德教育必要性的理论辩护、2、学校道德教育必要性3道德相对主义的危害(三)本章思考题1、个人取向道德教育必要性的理论辩护2、社会取向道德教育必要性的理论辩护3、论述学校道德教育必要性4、试述学校德育的必要性5、对道德相对主义的批判6、论述全球化背景下德育的必要性第四章德育的可能性(一)本章学习目标了解美德是否可教的主要理论分歧,理解伦理学上关于什么是美德的争论,掌握教育学和语言学上道德是否可教的理论分歧,确立美德可教的理性信念。

五分钟德育知识小课堂

五分钟德育知识小课堂

五分钟德育知识小课堂
引言
德育,即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

在短时间内,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小课堂,为大家普及德育的基本概念、重要作用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德育的概念与内涵
1.1 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品质和行为的教育过程。

1.2 德育的内涵
德育内涵丰富,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方面,简称知、情、意、行。

二、德育的重要作用
2.1 德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德育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2.2 德育在社会中的作用
德育在社会中具有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德育实践中的应用
3.1 德育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中,要注重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3.2 德育教育方法
德育教育应采用多种方法,如德育讲座、主题班会、德育实践活动等,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3.3 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合作有助于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四、结语
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

希望通过这个五分钟的小课堂,大家对德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让我们一起为培养具有道德素养的新一代而努力!。

德育原理重点

德育原理重点

1、守一: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即道德教育;望多: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重要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道德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在德育过程的理解上,中国德育界较长时间认可一种“转化理论”。

所谓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作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正确的理解是: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3、古代德育的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4、现代德育的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5、德育的理论形态: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6、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是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7、道德教育的本质或本质功能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

8、德育功能与德育目标、德育效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所以树立正确的德育功能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1.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

• 2.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评价的形成。

• 3.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实践。

9、德育的主要功能•(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主要是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对这一功能的认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功能观•2、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3、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的中介(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所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包括个体生存功能、发展功能。

享用性功能。

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和最高境界(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对平衡系统的作用。

德育和师德教育

德育和师德教育

德育和师德教育1、小德育与大德育:德育即道德教育,只是一种狭义的德育,是小德育。

德育既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称为大德育。

2、我国大德育形成的历程:1)政治教育一枝独秀;2)思想教育被突出;3)品德教育被强调;4)德育四大板块的形成。

3、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2)德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公民奠定基础;3)德育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重点背诵)4、德育功能:1,德育的个性性功能:1)生存功能。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他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生存 2)发展性功能。

德育对于个体的品德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 3)享受性功能。

所谓德育的享用功能,就是说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2,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德育对现存的社会政治制度具有维系作用;其次,德育具有培养政治人才的功效;最后,德育对于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2)德育的经济功能。

表现两个层次:从宏观层次看,通过德育能够变革或形成某种社会意识形态;从微观层次看,德育通过发展和完善个体的某些道德素质,从而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3)德育的文化功能。

表现两个方面:首先,德育具有传递与选择文化的功能;其次,德育具有更新与创造文化的功能。

5、德育目标及其分类:我国德育的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内容分层: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心理教育目标。

学段分层:小学德育目标、初中德育目标、高中德育目标、大学德育目标。

6、对我国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的解读1)强调基础性 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培养 3)注重德育的层次性 4)具有全面性5)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重点背诵)7、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了我国学校德育中最重要的内容。

(重点背诵)爱国主义教育要注意以下四方面:首先,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祖国与爱国家相对区分开来;其次,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民族自豪感与危机感结合起来;再次,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最后,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层次性。

教育学di12章 德育

教育学di12章  德育
e奖惩法:品德评价法,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作出判断,予以褒贬,预防和克服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主要有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形式。
f制度法:通过构建良好的学校制度来引导规范和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学校环境、提出明确的社会行为规范要求、规定特定的价值导向。
2、道德情感的发展
? 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对道德情感给与了特别的关注。
? 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道德是儿童超我人格的发展,使儿童早期经验中承认道德标准的内化,是更为高尚的社会道德的反映。
? 超我通过两种途径发挥其功能:良心、自我理想。
? 儿童不适当的行为——父母制止、惩罚——内疚感——良心
? 德育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从“自我中心”到“他律”到“自律”最终到“自由”。
第四节 德育原则
一、 思想品德教育原则的概念: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准则。
它是制定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选择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组织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重要依据。
道德认知的发展 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行为的发展
1、道德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研究及其结论:
品德发展的阶段有一定顺序
? 品德的发展源于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 品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 逻辑思维的阶段和道德推理的阶段是平行的
?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下,个体的道德发展速度有所不同。
a说服法:说理疏导法,是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有讲解、报告、谈话、对话、讨论、参观等形式。

德育功能的名词解释

德育功能的名词解释

德育功能的名词解释导言: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它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素质全面提升以及社会和谐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德育功能进行名词解释,探讨其意义、内涵和实践方法。

1. 德育功能的意义德育功能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概念,它强调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以及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功能。

德育功能的实现有助于提升个体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力和行为准则,培养出有责任感、诚信守信、讲道德的人。

2. 德育功能的内涵德育功能包括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的内涵。

个人层面,德育功能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社会层面,德育功能有助于建立和谐、公平、诚信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国家层面,德育功能有助于培养有爱国心、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推动国家的大同和谐。

3. 德育功能的实践方法(1)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友爱心和责任感,从而增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2)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境界和道德感的关键环节。

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道义和社会责任。

(3)规范引导:规范引导是德育功能实现的重要手段。

通过榜样教育和规范引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准则,养成勤劳守纪、诚实守信的品质,以及尊重他人和公平竞争的意识。

(4)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德育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家庭和国家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德育功能的挑战与前景德育功能的实现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困境。

社会变革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网络犯罪、虚拟世界的扭曲价值观等。

同时,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差异也对德育产生了影响。

小学德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小学德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阶段,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小学德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1. 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德育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例如,在“敬老爱老”活动中,学生通过为老人提供服务,体会到尊老爱幼的道德内涵,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道德行为。

2.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德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道德的热爱和追求,使学生在情感上认同道德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从而激发道德情感,使道德观念深入人心。

3. 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道德行为实践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行为能力。

例如,在“环保志愿者”活动中,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环保事业中,学会如何关爱环境,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德育实践活动往往需要学生共同参与,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团队协作的机会。

在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调,共同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育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激发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热情。

例如,在“爱心捐款”活动中,学生通过捐款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帮助,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家校合作1. 促进家校沟通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家长可以通过活动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增进与孩子的沟通。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家庭教育提供借鉴。

德育的原理

德育的原理

德育的原理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德育的原理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准则和指导原则,它们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的原理之一是德育与知识教育相辅相成。

德育和知识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知识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而德育则是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引导、激励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德育和知识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以使学生在知识和道德上均衡发展。

德育的原理之二是德育要注重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道德发展也有差异。

因此,德育应该注重个性化,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德育课程和活动。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意识,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

德育的原理之三是德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应该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校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

德育的原理之四是德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生的道德发展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更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践和巩固。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的原理之五是德育要注重激励与规范相结合。

德育工作既要注重激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注重规范,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激励可以采用奖励机制,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规范可以通过规章制度和纪律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的原理包括德育与知识教育相辅相成、德育要注重个性化、德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德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及德育要注重激励与规范相结合。

这些原理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保障,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1、早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或实践教育。

2、而使之风靡全球者,当是英国学者斯宾塞。

3、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和“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

4、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3.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5.“大德育”的合理性及局限性?我国的“大德育”颇具特色。

他虽然越来越“大”,但基本的格局依然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

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

我国一向有实施“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施社会意识教育的经验。

“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

我国坚持“大德育”的传统,与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不谋而合。

6、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划分区别?学校生活中,能够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领域”,不能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非道德领域”。

在没有发生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时,通常没必要非得把学校生活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区分开来。

违背学校生活要求的思想和言行,如属“道德错误”,被判为“失德”或“缺德”,那就是“道德领域”中的事件;否则,就是“非道德领域”中的事件。

“非道德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有时发生间接地联系;在时间、地点转移的条件下,两者有时相互转化。

所以,不能机械地坚持“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的划分。

但相对地区分仍是必要的。

第二章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1、教育、教学和教唆的区别?教育属于褒义词,具有善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包含有价值的内容、产生有益影响的教教学是否包含善意,其内容有无价值,其影响有益与否,都是不确定的。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一,大德育:政治教育(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教育)、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二,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道德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3、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三,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①二者内容的变动性不同:政治教育内容变化较快;道德内容比较稳定,变化较慢。

②二者的实施过程不同:政治教育依靠强制性的方式;道德教育依靠自愿自觉。

(2)联系:二者在学生的教育中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既不能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也不能用道德教育代替政治教育。

四,道德教育与礼仪训练1、在等级社会里,道德和礼仪的界限很难分清,到了近代,道德和礼仪的关系才被人重新认识2、道德是内在的,礼仪是外在的3、礼仪是道德训练的重要手段4、礼仪不是美德,但它是一切道德之源五,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1、区别:(1)对象不同: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品德;心理咨询的对象是人格(2)目的不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心理咨询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3)内容不同:道德教育的内容是私德、公德、职业道德、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心理咨询的内容是人格心理的各种表现(4)方式不同:道德教育的方式是个别谈话、座谈、报告会;心理咨询的方式是心理咨询(5)方法不同:道德教育的方法是说服、示范、角色扮演等;心理咨询的方法是宣泄、暗示、自由联想、角色互换等6)运作机制不同:道德教育的运作机制是规范和评价;心理咨询的运作机制是移情和接纳(7)理论基础不同: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伦理学、道德心理学、德育理论;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是心理治疗理论、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2、联系:1)心理咨询不是德育,但它是学校德育有益的补充(2)防止心理问题道德化和道德问题心理化第二章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一, 认知洞见:指的是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识与事物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的认知品质二, 评价性用法:在日常语言环境中,人们利用教育积极向善的涵义而进行的价值判断规范性用法:用教育积极向善的涵义来规范人们的言行描述性用法:理论研究者在研究活动中对教育的特定用法,它所指的教育有善有恶第三章德育的必要性一,道德虚无主义1、社会根本不存在真正的道德2、道德是罪恶的根源和表现3、没有道德也不需要道德的人和社会才是最理想的人和社会4、没必要也不应该进行道德教育二,道德相对主义1、道德是相对存在的,不存在绝对的道德2、用绝对的道德进行教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3、没必要进行道德教育三,道德天赋论1、道德是先天固有的2、道德是理性的3、教育是感性的,它无助于道德四,环境自发影响论1、道德不是先天固有的2、道德是儿童生长过程中自然习得的结果3、教育对于道德的形成无关紧要五,取消学校德育论1、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而不是育人,不应当涉及价值教育2、现实中学校德育效果不明显,浪费人力物力3、道德教育的任务应由家庭和社会承担六, .学校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上具有家庭和社会不可比拟的优势劣势:(1)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冲突削弱了学校德育(2)现代学校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影响了道德教育(3)教师的德育意识淡薄降低了德育效果优势:(1)学校德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较强的可控性(2)学校德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3)学校的集体生活锻炼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第四章德育的可能性一,美德可学不可教美德学习不同于知识、技能、语言的学习,技能本身无善无恶,而美德则是价值观的完全体现模仿榜样是儿童的天性,但刻意为美德学习树立的榜样只会适得其反从教的日常语义上说,美德可教;从教的严格意义上说,美德不可教二,美德可间接教不可直接教1、直接教授美德效果微乎其微2、间接的道德渗透是有效的德育途径代表人物:赖尔三、伦理学分歧(一)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使人获得善的理性知识(二)美德最终落实在行动上亚里士多德:1、知识不是作善作恶的源泉2、美德是通过实践获得的,最终体现在行动上3、美德的获得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习惯的养成和获得(三)道德主要诉诸情感或态度1、知识水平的高低及行动表现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水平2、判断道德与否应看情感或态度(四)道德归根结底是意志的体现康德:道德是服从善的意志,人需要善,因此人需要教育叔本华:意志是不可改变的,道德受自由意志支配,所以道德不可教赫尔巴特:人具有从意志转化为道德的可塑性,因此人在道德上是可教的,人的道德是不定型的(五)美德是理智和情意的综合表现保尔生:道德教育包括意志的教育和情感的训练;意志教育和情感训练都是理性的,理智可教,故情感和意志也可教,因此道德可教赖尔:反对把道德知、情、意拆开研究来讨论道德是否可教问题(六)美德即体认之知知识包括:间接经验(符号知识,书本知识)、直接经验(事实经验、体认之知)苏格拉底、杜威:道德就是体认之知四,意向之“教”与成功之“教”意向之“教”:指试图使人学会但人未必学会的教,指“教”的动作。

《德育原理》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德育原理》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 7.“教育”一词的用法和含义。
• 其次,“教育”既可用以表达“教育概念”,也可用以表达 “教育观念”。如果在语词使用上不加注意,就容易造成“ 教育概念”与“教育观念”的混淆。正是有一些有影响的理 论家对教育所作的种种别出心裁的解释,把教育这个普普通 通的概念弄得面目全非。
一、教育的道德性质
• (二)“教育”是个评价—规范词
一、教育的道德性质
• (二)“教育”是个评价—规范词
• 2.教育与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生活事件对人不无影 响,但是,一种影响若非有意施加,人们虽然可能 会说它“有教育意义”,却不会认为它是“教育” 或“教育活动”。如学生在秋游之后可能会说“这 次旅行对我教育很大。”但旅行并非教育,除非有 意安排以此旅行,对学生进行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 的教育。
三、德育地位的历史演变
•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 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 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必 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 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三、德育地位的历史演变
• (三)从“教育目的”到“教育工作”
• 1957年,毛泽东: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 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 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培养青 年、少年儿童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
一、教育的道德性质
• (三)教育概念是道德概念 • “教育”作为一肯定评价词和规范词具有道德的含义,它指

职高高一德育知识点

职高高一德育知识点

职高高一德育知识点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第一节德育概念1、德育的概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即道德教育。

2、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3、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4、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

5、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①传统思想的影响②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③中国政治革命的历史轨迹使然。

6、过于广泛的德育界定有以下几大弊端:①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②在理论体系上存在致命的逻辑问题③使人无法一个共同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

④在实践中让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却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⑤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应遵循“守一而望多”原则。

8、“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内化说”仍是转化理论的一种改良形式。

9、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第二节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商品性、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和革命性。

最本质特征应当是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故教育的现代化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2、德育历程(1)习俗性德育使之人类社会早起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区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2)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即道德教育。

杜威认为“道德就是学, 就是生长”“、生长吗,其, 最要紧的是精神的、观念的、知识能力的生长”、“教育的程序即道德生长的程序”。

实际上, 杜威提出了道德即教育、道德即生长、道德是适应社会变化的观点。

我们要明确“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这两个概念,前者是不论什么样的观念, 在行为中见效, 使行为有所改进, 变得比另外的情况要好; 后者指对道德本身形成的观点、态度。

教育者的职责就是务必使儿童和青年生动活泼的获得最大可能数量的道德观念, 使它们成为主动的观念, 指导行为的活动。

那么也就是说, 道德的目标不是成人, 也不是社会风俗, 而是原理。

杜威指出成人对小孩子的影响的确很重要, 但成人容易固步自封,以成人为道德楷模显然不行, 即道德应适应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因此他认为“原理是良知的、属内的, 由种种认识选择观念联想的通力合作而成的”。

杜威认为学校的社会性质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 这个原理也可以应用到教学方法上来———不在于它们的细节, 而在于它们总的精神。

也就是说,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德育的效果和作用。

杜威认为学校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是智力培养的中介, 而且可以在其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

正如我们现在所说的, 不同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及教学态度和特有的人格魅力, 无疑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一种道德教育。

同时, 杜威还论述到本能和道德、欲望和道德的关系等。

但是, 他没有谈到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的阶级性及时代性, 只是普遍地谈道德。

我们认为, 道德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 其阶级性、时代性是不可否认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 一个阶级有一个阶级的道德, 决不能只谈其中一个面。

杜威说到道德是发展变化的, 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 强调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注重在教学法中进行德育等观点, 都是很有见地, 很值得参考的。

杜威的全部教学理论, 针对传统学校中死板教学的种种弊病, 提出了不少合理的见解。

杜威教育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理论大厦, 具有多方面的内容, 不仅在美国推进了把实用主义理论付诸实践的“进步教育运动”, 而且在世界上各种社会制度的30 多个国家内都在引进杜威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 实施了他提出的一些教育要求, 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 其主要论述由于理论基础的不科学性, 也是不科学的。

我们应当结合实际和时代条件,对杜威教育理论做深入的研究与科学的分析, 吸取其正确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