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大生产》说课稿
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原稿

第二课时《军民大生产》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演唱具有浓厚劳动气息的《军民大生产》这首民歌,演唱时能够表现劳动号子的特点。
2、了解劳动号子的特点,通过歌曲表现劳动号子中的衬词作用和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3、通过打击乐器的表演,体验劳动歌曲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陶冶其情操。
教学重难点:通过歌曲感受和表现劳动号子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音乐律动(播放歌曲伴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律动!二、复习歌曲1. 听歌曲师: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军民大生产这首歌曲,谁再来说说这个歌曲描绘的是一个怎么样的场面?2. 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师:那下面我们再来体会体会劳动人民在集体劳动生产那种热火朝天的场面,跟琴唱完整歌曲(准备好)预设:(纠正不足)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唱会好点?示范唱第一和二段三、处理歌曲1. 再次聆听歌曲,找找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哪里?(歌曲的衬词)2. 教师讲解衬词的唱法,衬词应唱得轻快些,突出歌曲的气氛。
3. 跟着音乐,自己想像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中。
(学生随伴奏带演唱歌词)要求:学唱中应随时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表现歌曲的情感。
4. 教师讲解劳动号子劳动号子简称“号子”,是民间歌曲的一种类别,由伴随着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性劳动而产生。
基本特征是紧密配合并完全依附于每一件劳动方式及其具体过程。
号子的音乐常常是极精致地适应着那一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动作的韵律,同时具有粗犷奔放,热情豪迈,坚毅质朴,节奏鲜明,动力感强,音乐材料多重复使用,富有号召力和鼓动性等特征。
其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亦有独唱、对唱等形式。
5. 下面我们来试试“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如:采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军民大生产》6. 完整地演唱歌曲那我们也把自己当成大生产中的一员体现团结的精神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吧,一起来感受那样的氛围。
七年级军民大生产教案

七年级军民大生产教案【篇一:七(上)第五单元《劳动的歌——军民大生产》教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劳动的歌(第一课时)古劳中学伍尚芬【计划内容】(1)学唱《军民大生产》(2)欣赏《杵歌》(3)学习民族五声调式(4)完成实践与创造第一题【教学目标】(1)方法与过程:学唱《军民大生产》,感受一领众和的配合与默契,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2)知识与技能:学习中国五声调式音阶,认识记住五种五声调式音阶的名称,并结合作品学习识别(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对我国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劳动歌曲产生初步的兴趣,并可以在演唱、聆听中加强对劳动的热爱及对劳动者的尊重【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富有弹性的声音、热烈的情绪演唱《军民大生产》(2)通过学唱《军民大生产》以及聆听《杵歌》,完成实践与创造第一题【教学难点】准确地把握《军民大生产》的力度、节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设疑、看视频提问:视频中介绍了中国民歌中哪一种体裁类型?一般采用怎样的演唱方式?2、提问学生、解疑(略)——解决知识点:劳动号子3、教师小结:音乐源于生活,劳动号子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过程中,人民群众又是在歌声中创造世界。
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首“劳动的歌”——《军民大生产》二、新课学习:学唱《军民大生产》1、回味经典(1)设疑、欣赏视频提问:视频中反映的是什么场景?歌曲中有哪些旋律或歌词会跟你留下印象?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2)提问学生、解疑(略)——解决知识点:情绪:热烈地速度:中速力度:有力的或f(强)【备学生】情况一:学生能对歌曲有初步印象——提醒学生在后面学唱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情绪、速度、力度演唱情况二:学生如提到歌曲中第6、7小节——提醒学生提醒学生在后面学唱旋律过程中认真学唱情况三:学生对歌曲还未能产生初步印象——引导学生先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以及作者以后,教师再进行范唱,提醒学生在老师范唱过程中再仔细留意2、歌曲简介(1)展示图片,介绍创作背景(教师口述)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封锁。
军民大生产说课稿

军民大生产说课稿篇一:军民姚学甲说课稿《军民大生产》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作为生命体文化的形态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形塑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下面我就《军民大生产》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教育你们思想与教学策略。
一、说教材我博士的这节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一册第六课劳动歌《军民大生产》《连连夯》,是一节综合课。
《连连夯》是一首在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属于打夯号子类。
多为一领众和形式(也有大多数是齐唱的)。
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
《连连夯》就是连续不停打夯时所唱的号夯。
词多即兴编唱,有时也引用某些戏曲唱词,曲谱内容除与劳动相关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类的内容。
歌曲《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
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根据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谱填词改编而成。
歌曲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到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歌曲演唱音乐作品形式为领唱和齐唱。
要上好一节课定下首先要确立一个正确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确立的战略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连连夯》和学习演唱军民工农,体验劳动号子的风格与特点。
2、 2、歌曲录制时精神饱满,声音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 3、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颇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难点:曲目中十六分音符当中组成的节奏和切分音组成的节奏。
、二、说教法教师如何教,教的方法好不好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学习观察和学习歌曲,帮助学生收到最好的课堂教学,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和感受音乐的作用。
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导入法:兴趣是最好的同学。
我先由一段视频引入打夯的劳动场面,先让学生产生惊异,然后让学生聆听歌曲。
六年级音乐

六年级音乐《军民大生产》说课稿清溪小学费燕红一、教材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一册第六课劳动的歌《军民大生产》二、教材解析:《军民大生产》是根据甘肃东部的打夯号子《推炒面》的曲调填写而成,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现在的五段词,表现开荒、纺线、习武等劳动生活场景,歌曲中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其具有“一领众和”的劳动号子的特点,节奏坚定有力,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能够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声音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并且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欣赏、模唱歌曲、游戏、歌表演等形式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学习歌曲并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体验音乐创编的快乐,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
四、教学重点:1.学习歌曲并掌握歌曲中的节奏特点2.体验用乐观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
五、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XXX 、XXXX六、说教法本节课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和学习歌曲,帮助学生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使他们能够掌握和感受音乐的作用,我主要使用了创设情境导入法、模唱法、多媒体展示法和小组讨论法,尽最大努力发掘学生内在的音乐潜能,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收获。
七、说学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认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远比传授学生知识更加重要和实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和引导的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能够自由的发挥自己所理解的音乐。
《军民大生产》说课稿[共五篇]
![《军民大生产》说课稿[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cd14a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d.png)
《军民大生产》说课稿[共五篇]第一篇:《军民大生产》说课稿七年级上册音乐《军民大生产》说课稿和什九年一贯制学校高红梅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军民大生产》。
本次的说课,我将从七个大的方面进行。
首先进行第一个内容:一、说教材:《军民大生产》选自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劳动的歌中的一首歌曲,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
它是作曲家张寒晖在1945年根据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是一首积极乐观的劳动号子,生动的歌词,激昂有力的节奏、流畅的旋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积极劳动的美好画面。
同时具有“一领众和”的劳动号子特点,表达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
二、说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唱歌上已经初步具备模唱和识谱能力,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节奏和节拍。
由于他们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比较害羞,不爱表现,不愿参与音乐活动,针对这些情况要选择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教学方法,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说教学目标: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确立的目标有3点: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了解劳动号子的特点,掌握本课中的乐理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让学生较好的学习歌曲及完成学习任务,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劳动号子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通过学习教育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及对劳动者的尊重。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唱歌曲,掌握曲中乐理知识,体验用乐观的情绪表现歌曲。
难点:切分节奏、四个十六分音符节奏的练习。
五、说教法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了解和学习歌曲,我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示范法、多媒体展示法以及小组探究法。
(设计意图:因为形式多样的教法,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六、说学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通过听唱法、模唱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去感知歌曲、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接触歌曲从而完成能力目标。
军民大生产说课稿

《军民大生产》说课稿陈静大家好!我是户胡中心校的音乐老师陈静,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歌曲《军民大生产》,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对我的教学过程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劳动的歌中的一堂唱歌课,是本单元中的重点课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歌曲的特点的基础上,感受歌曲带来的鼓足干劲的场景,增强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尊重,弘扬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完整的表现歌曲体会歌曲的精神内涵3、知识与技能掌握劳动号子的概特点及分类,学生能够完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依据此目标,本课的重点是:能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用不同的演唱方式完整地呈现歌曲。
难点是切分节奏和十六分名符组成的节奏xxx xxxx二、说学情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七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模唱和识谱能力,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节奏和节拍,他们的性格热情活泼,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老师要善于运用“激发诱导”“合作创偏”等手段,抓住学生的兴趣。
三、说教法本课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我使用了情境导入法、多媒体展示发、模唱法、讨论法,努力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四、说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做,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我采用了:听唱法、小组合唱法、自主探究法,多听多练习,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通过谈话让学生对他们喜欢的运动会喊的口号归纳为“运动号子”,从而引出“劳动号子”(二)学习新课1、了解劳动号子的概念及种类2、引出本课课题《军民大生产》,并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视频片段,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描写的对象是谁。
3、了解作者和歌曲背景介绍,让学生在历史背景下体会歌曲的内涵4、复听歌曲找出难点重音记号〉〉节奏问题:xxx xxxx 变音记号 #4 民族调式:宫商角徵羽5、在旋律练习中解决重难点6、用不同的演唱方式表现歌曲7、总结号子的特点,演唱形式及中国民歌的种类8、创偏活动分组创偏歌词(三)在合唱《军民大生产》中结束本课。
《军民大生产》音乐教案

《军民大生产》音乐教案一、课例描述(内容分析)歌曲《军民大生产》在教学中学生不仅仅单纯的学唱好歌谱和歌词,而且还要通过创作简单歌词、简单动作、感受音乐等过程,认识了解劳动歌曲的特点;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歌曲《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
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
歌曲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到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歌曲演唱形式为领唱和齐唱。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学唱好歌曲《军民大生产》的歌谱;初步认识劳动歌曲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内合作,互助等学习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较好的学习歌曲及完成学习任务,并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劳动歌曲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陶冶其情操。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学唱好歌曲《军民大生产》的歌谱;初步认识劳动歌曲的特点。
难点:通过小组内合作,互助等学习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较好的演唱歌谱。
教学过程:一、视频《划龙船》导入欣赏划龙船视频,揭示劳动号子的产生、特点、作用二、初听、情绪设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用什么情绪演唱的?三、演唱方式歌曲什么形式演唱:领唱,齐唱四、节奏、速度、听歌曲回答问题: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速度怎么样?五、读歌词(按节奏)、特殊衬词示范有节奏的指导学生朗读歌词师:“歌曲中为什么出现这么多衬词?这次衬词在歌曲中有什么作用?”(通过引导使学生了解劳动号子的特点,从而更好的演绎出歌曲的情绪。
)六、歌曲学唱练声用啦哼唱、范唱、哼唱、琴唱分组演唱,唱谱子,特殊音乐符号七、聆听歌词唱了哪些劳动场面?八、时代背景分组表演场面九、表演观看《东方红》拓展欣赏不同形式的演唱十、编创歌词结合实际生活创编歌词。
军民大生产教案

军民大生产教案
《军民大生产教案》
哎呀呀,今天咱来聊聊军民大生产这回事儿哈。
你们知道不,我以前去参观过一个军民大生产的展览,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一进去就看到好多老照片和老物件,就好像一下子穿越回了那个年代。
有一张照片特别吸引我,那上面是一群战士和老百姓在地里热火朝天地干活呢,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那种朴实又充满干劲的笑容。
然后我还看到了以前他们用的那些农具,什么锄头啦、犁啦,感觉特别有意思。
我就在想啊,那时候的人们就是靠着这些简单的工具,一点点地努力,种出粮食,为前线提供保障。
在展览里还有一个区域展示了当时的纺织场景。
那一架架古老的织布机,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忙碌与辛勤。
我仿佛能看到妇女们坐在织布机前,手脚麻利地穿梭引线,织出一匹匹布来。
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军民真的太了不起啦!他们齐心协力,不管是种地还是织布,都干得特别带劲。
这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呀。
咱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也不能忘了那种艰苦奋斗、团结一心的劲头。
所以啊,在咱们的教案里,一定要把这种军民大生产的精神给孩子们好好讲讲。
让他们知道,以前的人们是多么不容易,又是多么努力地创造美好的生活。
要让孩子们明白,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就像当年的军民一样,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好啦,这就是我对军民大生产教案的一点想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点启发哟!嘿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军民大生产》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选自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劳动的歌《军民大生产》。
它是作曲家张寒晖在1945年根据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它以生动的歌词,激昂有力的节奏、流畅的旋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积极劳动的美好画面,同时其具有“一领众和”的劳动号子的特点,表达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
二、学情分析
1.七年级的学生在唱歌上已经初步具备模唱能力,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节奏和节拍。
2.由于升学,学生未能完全适应新的上课的模式,所以容易出现注意力不能够集中,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发诱导”、“合作编创”等手段,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3.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待鼓励提高,学习音乐的能力有待指导增强,对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小组和表现优秀的个人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加分,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能够用积极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
并且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和即兴创造活动当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欣赏、学唱歌曲、游戏等形式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学习歌曲并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体验音乐创编的快乐,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思想情感。
四、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并掌握歌曲中的节奏特点
2.体验用乐观的情绪表现歌曲。
五、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XXX 、XXXX 六、说教法
本节课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和学习歌曲,帮助学生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使他们能够掌握和感受音乐的作用,我主要使用了创设情境导入法、学唱法、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努力发掘学生音乐潜能,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收获。
七、说学法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认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远比传授学生知识更加重要和实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作用,使学生积极主
动参与学习,并能够自由的发挥自己所理解的音乐。
这一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方面我主要使用了以下的方法:听唱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同时让学生多听多练并结合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的实际来自省自悟,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八、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
一、导入
1、观看视频《扛木头》,引出课题劳动号子。
2、介绍“劳动号子”
简介:劳动号子,是与生产活动直接联系的一种口头即兴创作,曲调比较简单,节奏强而有力,有领有合,顿挫分明。
内容根据劳动特点随意发挥。
特点:1、音调粗犷有力,常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从而加强劳动者在劳动中的情感交流,保证行动的一致,提高劳动效
率。
2 、节奏较为固定,号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强。
3 、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鼓动性唱词,众合者的唱词多为
力量型的衬词。
二、展示课题《军民大生产》
1、作者及作曲背景简介
张寒晖(1902~1946),河北定县人,1925年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4年回老家组织抗日救国会,同时从事小说和戏剧创作,为宣传抗日奔走呼号。
1935年去西安,在东北军中宣传抗日。
1937年再度深入农村,宣传抗日救国。
1942年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他创作的《松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1946年3月11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张寒晖病逝。
2、《军民大生产》背景资料介绍(见课件)
3、观看视频《军民大生产》(歌舞),深入了解背景资料,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
三、欣赏歌曲《军民大生产》
1、聆听歌曲《军民大生产》范唱,熟悉歌曲的旋律。
2、再次聆听,回答问题:
❖∙∙∙∙∙歌曲为几拍子歌曲?强弱规律是什么?音乐情绪怎样?
2∕4拍子;强-弱;热烈的,积极的,乐观的
❖∙∙∙∙∙歌曲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试着在曲谱中找一找。
领唱、齐唱(一领众和)
三、学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1、视唱曲谱,让学生找出歌曲中出现的音符及结束音。
2、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九、编创歌词
根据《军民大生产》的旋律,自己作词创造一首小曲(一段),内容不限,曲名自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可参考素材:拔河、植树、赛马)
十、课堂小结,情感思想引导教育
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会了《军民大生产》,从而知道了什么是劳动号子以及劳动号子的特点并在这堂课中同学们积极参加,并创编了很多优秀的、朗朗上口的劳动号子,同学们非常的了不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多观察,将平时所看到劳动场景编入到乐曲中,做一个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