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 叶绿素a的测定
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编制说明
![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fa7fc1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9.png)
⽔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编制说明附件3《⽔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标准编制组⼆○⼀五年⼋⽉项⽬名称:⽔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项⽬统⼀编号:939承担单位: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编制组主要成员:王秋丽、赵丽娟、王琳、丁振军、刘畅、徐天赐、姜永伟、秦⾬、郭杨、朱⼴钦、叶明、贺业菊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周⽻化、雷晶、张虞标准处项⽬负责⼈:张朔⽬录1项⽬背景 (1)1.1任务来源 (1)1.2⼯作过程 (1)2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3)2.1叶绿素A的环境危害 (3)2.2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作的需要 (4)3国内外相关分析⽅法研究 (5)3.1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分析⽅法研究 (5)3.2国内相关分析⽅法研究 (8)4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10)4.1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 (10)4.2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 (10)5⽅法研究报告 (12)5.1⽅法研究的⽬标 (12)5.2⽅法原理 (13)5.3试剂和材料 (13)5.4仪器和设备 (16)5.5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17)5.6分析步骤 (21)5.7结果计算 (31)5.8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4)5.9注意事项 (34)6⽅法验证 (35)6.1⽅法验证⽅案 (35)6.2⽅法验证过程 (36)7与开题报告的差异说明 (38)8本标准实施的建议 (39)9参考⽂献 (39)《⽔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编制说明1项⽬背景1.1任务来源(1)2006年6⽉,根据《关于下达200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订项⽬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6]371号),原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下达了制订《⽔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国家环保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统⼀编号为:939。
(2)《⽔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项⽬承担单位为: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
1.2 ⼯作过程1.2.1 前期调研⼯作(1)成⽴标准编制组2006年7⽉,辽宁省环境监测中⼼承接了《⽔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制修订任务以后,成⽴了标准编制组。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9d20e5b8f67c1cfad6b886.png)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意义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通过跟踪监测水中叶绿素的含量来实现,其中叶绿素a是所有叶绿素中含量最高的,因此叶绿素a的测定能示踪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确定具体采样点的位置2.在采样点将采样瓶及瓶盖用待测水体的水冲洗3-5遍3.将采样瓶下放到距水面0.5-1m处采集水样2.5L4.在采样瓶中加保存试剂,每升水样中加1%碳酸镁悬浊液1mL5.将采样瓶拧上并编号6.用GPS同步定位采样点的位置(三)仪器及试剂仪器:1.分光光度计2.比色池:10mm3.过滤装置:过滤器、微孔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4.研钵5.常用实验设备试剂:1.碳酸镁悬浮液:1%。
称取1.0g细粉末碳酸镁悬浮于100mL蒸馏水中。
每次使用时要充分摇匀2.乙醇溶液(四)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试样用微孔滤膜过滤,叶绿素会留在滤膜上,可用乙醇溶液提取。
将提取液离心分离后,测定750、663、645、630mm的吸光度,计算叶绿素的浓度。
(五)实验步骤1.浓缩:在一定量的试样中添加0.2mL碳酸镁悬浮液,充分搅匀后,用直径60mm 的微孔滤膜吸滤.过滤器内无水分后,还要继续抽吸几分钟.如果要延时提取,可把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在干燥器里冷冻避光贮存。
2. 提取:将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入研钵中,加入7mL乙醇溶液至滤纸浸湿的程度,把滤膜研碎,再少量地加乙醇溶液,把滤膜完全研碎,然后用乙醇溶液将已磨碎的滤膜和乙醇溶液洗入带刻度的带塞离心管中,使离心管内提取液的总体积不超过10mL,盖上管塞,置于的暗处浸泡24h。
3.离心: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4000r/min速度离心分离20min。
将上清液移入标定过的10mL具塞刻度管中,加少量乙醇于原提取液的离心管中,再次悬浮沉淀物并离心,合并上清液。
此操作重复2-3次,直至沉淀不含色素为止,最后将上清液定容至10mL。
4.测定:取上清液于10mm的比色池中,以乙醇溶液为对照溶液,读取波长750,663,645和630mm的吸光度。
水体叶绿素a测定方法
![水体叶绿素a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2e4f6879563c1ec5da71fd.png)
水体叶绿素a测定方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乙醇+分光光度法1、水样的保存水样注入水样瓶后,应放置在阴凉处,并避免阳光直射。
若水样的进一步处理需要较长时间(大于12h),则应置于0℃~4℃低温下保存。
水样量视水体中浮游植物多少而定,一般应采0.5~2L。
2、抽滤在抽滤装置的滤器中放入GF/C滤膜。
抽滤时负压应不大于50kPa。
抽滤完毕后,用镊子小心地取下滤膜,将其对折(有藻类样品的一面向里),再用普通滤纸吸压,尽量去除滤纸上的水分。
如不立即提取,应将滤膜放在黑暗低温条件下保存。
在普通冰箱冷冻室中可存放几天,在-20℃低温冰箱中可保存30天。
3、提取研磨可用玻璃研钵。
将滤膜剪碎放入研钵,加入90%乙醇溶液7~8ml,研磨3~5分钟直至变为匀浆。
将研磨后的匀浆移入具塞带刻度的离心管中。
用少量提取液冲洗研钵或匀浆器,冲洗液并入离心管中,使终容积略小于10ml。
盖上关塞,摇动后置于黑暗低温处进行提取至少6-24h。
4、离心将装有提取液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转速3500~4000rpm,离心10~15min。
将上层叶绿素提取液移入定量试管中,再用少量提取液清洗、离心二次取得提取液。
最后将提取液定容到10ml。
如果大批样品需同步操作时,可减少离心步骤,直接在提取液中浸泡滤膜6-24h,取其清液即可。
5、测定用90%乙醇溶液作为参照液(参照比色皿中盛放90%乙醇溶液,并用90%乙醇调分光光度计零点)。
测定定容后的提取液在665nm和750nm处的吸光度,并计算两个吸光度的差记为A1;然后向比色皿中加入1滴1mol/L的盐酸酸化,酸化5—10min(可以用不同时间实验再进行调整)后再次测定酸化后的提取液在665和750nm处的吸光度,并且把酸化后的两个吸光度的差记为A2.则提取液中叶绿素a的浓度为:Chla=27.9×(A1-A2)×V提取液/V脱镁叶绿素浓度为:Chla=27.9×(1.7 A2-A1)×V提取液/V其中Chla为水样中的叶绿素a含量,单位为ug/L;V提取液为提取液的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mL;V为抽滤水样的体积,单位为L。
水中叶绿素a检测方法-丙酮萃取法
![水中叶绿素a检测方法-丙酮萃取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e32c270740be1e640e9a02.png)
水中葉綠素 a 檢測方法-丙酮萃取法/分光光度計分析法NIEA E507.02B 一、方法概要水樣經過濾後,以90﹪丙酮溶液萃取其中之葉綠素a,再以分光光度計測得萃取液之吸光值,最後依吸光值計算水樣中葉綠素a含量。
二、適用範圍本方法適用於池、河、湖泊、水庫等地面水體及海域水中浮游植物所含葉綠素a之檢測。
三、干擾(一)葉綠素a之分解產物,如脫鎂葉綠素(pheophytins)及脫鎂葉綠甲酯-酸(pheophorbides),因其吸收波長與葉綠素a相同會產生之干擾。
(二)浮游植物內之其他色素,如葉綠素b、c、葉黃素(xanthophyll)、藻膽色素(phycobilins)及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等會產生干擾。
(三)樣品具濁度時會產生干擾。
四、設備(一)組織研磨器。
(二)離心機。
(三)離心管:10 mL,具螺紋蓋。
(四)分光光度計:頻寬(band width)2.0 nm以下。
(五)過濾裝置。
(六)抽氣幫浦。
(七)玻璃纖維濾紙:直徑為47 mm或25 mm,孔徑約0.7 μm(Whatman GF/F或同等級產品)。
(八)定量瓶:100 mL。
(九)移液管:10 mL。
(十)採樣瓶:500 mL或1 L 塑膠瓶。
(十一)鑷子。
(十二)酸鹼度計。
五、試劑(一)試劑水:導電度25℃10 μmho / cm以下,二氧化矽< 1 mg / L。
(二)90﹪丙酮溶液:將試藥級之丙酮與-試劑水以90:10 之體積比混合。
(三)葉綠素a標準品。
六、採樣及保存(一)視水中浮游植物密度採取代表性水樣約0.1 至4 L,並記錄使用水樣體積及pH。
(二)採樣後立即放置暗處密封,以4℃冷藏方式保存,期限不得超過24 小時。
(三)以幫浦過濾水樣於玻璃纖維濾紙上。
(四)過濾後之樣品亦可用冷凍方式保存,期限不得超過三星期。
七、步驟(一)萃取葉綠素a1、將過濾後之濾膜放入組織研磨器中,並加入2 至3mL 90﹪丙酮溶液,再以500 rpm 研磨1 分鐘。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67df71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d.png)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流动或静止的水体,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之一。
地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其中叶绿素a是一种能够反映水体叶绿素含量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地表水叶绿素a的概述叶绿素a是光合作用中最主要的光合色素,也是植物和浮游植物的绿色素。
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是测定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叶绿素a的含量可以反映水体的营养盐含量、浊度和有机物质等。
一般情况下,水体中含有叶绿素a的浓度越高,其水质也就越差。
测定地表水中叶绿素a的含量对于评价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1. 比色法比色法是测定叶绿素a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来计算出叶绿素a的浓度。
具体测定步骤为:首先将样品经过预处理后,用特定的波长的光源辐射,测出样品的吸光度值,然后根据已知的标准曲线来计算叶绿素a的浓度。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精密准确的测定方法,通过色谱柱的分离和检测系统的测定,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出叶绿素a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以应用于对于叶绿素a的精确测定。
3. 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测定方法,通过叶绿素a在光照下的荧光特性来快速准确地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迅速,适用于对叶绿素a含量的快速筛查。
三、地表水叶绿素a的影响因素1. 光照条件光照条件是影响叶绿素a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叶绿素a的生物合成,有利于提高其含量。
2. 营养盐含量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是影响叶绿素a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的营养盐含量都会影响叶绿素a的生物合成。
3. 温度水体中的温度也会对叶绿素a的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叶绿素a的稳定合成和积累。
4. pH值水体的酸碱度也会对叶绿素a的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叶绿素a的生物合成和稳定性。
水质 叶绿素a 的测定 荧光分光光度法
![水质 叶绿素a 的测定 荧光分光光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505a7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5.png)
标题:水质中叶绿素a的测定——荧光分光光度法一、概述水是生命之源,保持水质清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叶绿素a是植物和浮游生物体内的主要叶绿素成分,它对于水体中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对水体中叶绿素a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众多叶绿素测定方法中,荧光分光光度法以其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二、荧光分光光度法原理及优势1. 荧光分光光度法原理荧光分光光度法是通过叶绿素a在特定激发光波长下产生荧光信号,并测定荧光光谱的强度来间接测定叶绿素a的浓度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叶绿素a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吸收光线后发生激发态转变为基态过程中发射荧光。
通过检测叶绿素a的荧光强度,可以推断水体中叶绿素a的浓度。
2. 荧光分光光度法优势a. 灵敏度高: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叶绿素a含量的检测具有高灵敏度,能够在较低浓度范围内进行准确测定。
b. 非破坏性:该方法无需对样品进行破坏性处理,不影响样品原有特性,适用于连续监测和长期调查。
c. 快速准确: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三、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的步骤1. 样品采集样品来源于自然水体或实验室模拟水体。
应在样品收集后尽快进行实验分析,或进行样品的冷冻保存。
2. 仪器调试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调试荧光分光光度仪,确定最佳激发波长和检测波长。
3. 样品处理将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滤过滤膜去除颗粒物,或使用溶解剂提取叶绿素a。
4. 校准仪器利用标准叶绿素a溶液校准荧光分光光度仪,确定荧光强度和叶绿素a浓度的线性关系。
5. 测定样品放置校准后的仪器测定样品荧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a 的浓度。
四、荧光分光光度法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在水质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叶绿素a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荧光分光光度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从而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2. 生态环境评估:荧光分光光度法可对水体中微生物的活性和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对水体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
![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204b419910ef12d2bf9e76b.png)
水质叶绿素 a 的测定1. 定义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光合色素。
通过测定浮游植物叶绿素,可掌握水体的初级生产情况,在环境监测中,可将叶绿素 a 含量作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指标之一。
2.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可根据工作的需要进行分层采样或混合采样。
湖泊、水库采样500mL,池塘300mL,采样量视妇幼植物分布而定。
若浮游植物数量较少,也可采样1000mL。
采样点及采样时间同“浮游植物”。
水样采集后应放在阴凉出, 避免日光直射。
最好立即进行测定的预处理, 如需经过一段时间(4~48h)方可进行预处理,则应将水样保存在低温(0~4C)避光处。
在每升水样中加入1%碳酸镁悬浊液1mL,以防治酸化引起色素溶解。
水样在冰冻情况下(-20C)最长可保存30d。
3. 仪器和设备3.1 分光光度计。
3.2 真空泵。
3.3 离心机。
3.4乙酸纤维滤膜(孔径0.45 m)。
3.5 抽滤器。
3.6 组织研磨器或其他细胞破碎器。
3.7 碳酸镁粉末。
3.8 90%丙酮。
4. 试验程序4.1 以离心或过滤浓缩水样,在抽滤器上装好乙酸纤维滤膜。
倒入定量体积的水样进行抽虑,抽虑时负压不能过大(约为50kPa)。
水样抽完后,继续抽1~2min, 以减少滤膜上的水分。
如需短期保存1~2d时,可放入普通冰箱冷冻,如需长期保存(30d),则应放入低温冰箱(-20T)保存。
4.2 取出带有浮游植物的滤膜,在冰箱内低温干燥6~8h 后放入组织研磨器中,加入受凉碳酸镁粉末及2~3mL 90%丙酮,充分研磨,提取叶绿素a。
用离心机(3000~4000r/min)离心10min。
将上清液倒入5mL或10mL容量瓶中。
4.3在用2~3mL的90%的丙酮,继续研磨提取,离心10min,并将上清液再转入容量瓶中。
重复1~2次,用90%的丙酮定容为5mL或10mL,摇匀。
4.4将上清液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cm光程的比色皿,分别读取750nm、663nm、645nm、630nm波长的吸光度,并以90%的丙酮作空白吸光度测定,对样品吸光度进行校正。
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15b2b26bec0975f465e27a.png)
HJ897-2017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chlorophyll a—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7-12-21发布2018-02-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 (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方法原理 (1)4试剂和材料 (1)5仪器和设备 (2)6样品 (2)7分析步骤 (3)8结果计算与表示 (4)9精密度和准确度 (4)10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5)11废物处理 (5)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中叶绿素a的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和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丹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阳市环境监测站、朝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辽宁北方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7年12月2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8年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警告:丙酮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操作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佩戴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物。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叶绿素a的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中叶绿素a的测定。
本标准测定丙酮提取液中叶绿素a的检出限为0.04mg/L。
当取样体积为200ml,丙酮提取液体积为10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2μg/L,测定下限为8μg/L。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4581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HJ494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3方法原理将一定量样品用滤膜过滤截留藻类,研磨破碎藻类细胞,用丙酮溶液提取叶绿素,离心分离后分别于750nm、664nm、647nm和630nm波长处测定提取液吸光度,根据公式计算水中叶绿素a的浓度。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9d20e5b8f67c1cfad6b886.png)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意义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通过跟踪监测水中叶绿素的含量来实现,其中叶绿素a是所有叶绿素中含量最高的,因此叶绿素a的测定能示踪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确定具体采样点的位置2.在采样点将采样瓶及瓶盖用待测水体的水冲洗3-5遍3.将采样瓶下放到距水面0.5-1m处采集水样2.5L4.在采样瓶中加保存试剂,每升水样中加1%碳酸镁悬浊液1mL5.将采样瓶拧上并编号6.用GPS同步定位采样点的位置(三)仪器及试剂仪器:1.分光光度计2.比色池:10mm3.过滤装置:过滤器、微孔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4.研钵5.常用实验设备试剂:1.碳酸镁悬浮液:1%。
称取1.0g细粉末碳酸镁悬浮于100mL蒸馏水中。
每次使用时要充分摇匀2.乙醇溶液(四)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试样用微孔滤膜过滤,叶绿素会留在滤膜上,可用乙醇溶液提取。
将提取液离心分离后,测定750、663、645、630mm的吸光度,计算叶绿素的浓度。
(五)实验步骤1.浓缩:在一定量的试样中添加0.2mL碳酸镁悬浮液,充分搅匀后,用直径60mm 的微孔滤膜吸滤.过滤器内无水分后,还要继续抽吸几分钟.如果要延时提取,可把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在干燥器里冷冻避光贮存。
2. 提取:将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入研钵中,加入7mL乙醇溶液至滤纸浸湿的程度,把滤膜研碎,再少量地加乙醇溶液,把滤膜完全研碎,然后用乙醇溶液将已磨碎的滤膜和乙醇溶液洗入带刻度的带塞离心管中,使离心管内提取液的总体积不超过10mL,盖上管塞,置于的暗处浸泡24h。
3.离心: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4000r/min速度离心分离20min。
将上清液移入标定过的10mL具塞刻度管中,加少量乙醇于原提取液的离心管中,再次悬浮沉淀物并离心,合并上清液。
此操作重复2-3次,直至沉淀不含色素为止,最后将上清液定容至10mL。
4.测定:取上清液于10mm的比色池中,以乙醇溶液为对照溶液,读取波长750,663,645和630mm的吸光度。
HJ897-2017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验证报告
![HJ897-2017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验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34cfb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8.png)
方法验证报告项目名称: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名称:《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HJ897-2017报告编写人:参加人员:审核人员:报告日期:1 实验室基本情况1.1 人员情况实验室检测人员已通过标准《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HJ897-2017的培训,熟知标准内容、检测方法及样品数据采集和处理等,考核合格,得到公司技术负责人授权上岗。
表1参加验证人员情况登记表1.2 检测仪器/设备情况表2主要仪器基本情况1.3 检测用试剂情况表3主要试剂及溶剂基本情况1.4 环境设施和条件情况实验室具有校准合格的温湿度计,环境可以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内,满足检测环境条件。
另外实验室配备了洗眼器、喷淋设施、护目镜、灭火器等的安全防护措施,符合实验室安全内务的要求。
2 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2.1方法原理将一定量样品用滤膜过滤截留藻类,研磨破碎藻类细胞,用丙酮溶液提取叶绿素,离心分离后分别于750nm、664nm、647nm、630nm波长处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根据公式计算水中叶绿素a的浓度。
2.2.样品的采集按照GB/T14581、HJ/T91和HJ494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样品的采集。
样品的采集用有机玻璃采水器采集水面下0.5m样品,采样体积为1L,在样品中加入1ml碳酸镁悬浊液,以防止酸化引起色素溶解。
2.2.样品的保存样品采集后应在0℃-4℃避光保存、运输,24h内运送至检测实验室过滤(若样品24h 不能送达检测实验室,应现场过滤,滤膜避光冷冻运输)。
2.3试样的制备2.3.1过滤在过滤装置上装好玻璃纤维滤膜。
确定取样200ml(根据水体的营养状态确定取样体积富营养和中营养过滤体积为100-200ml,贫营养过滤体积为500-1000ml),用量筒量取200ml混匀的样品,进行过滤,最后用少量的蒸馏水冲洗滤器壁。
过滤时负压不超过50kpa,在样品刚刚完全通过滤膜时结束抽滤,用镊子将滤膜取出,将有样品的一面对折,用滤纸吸干滤膜水分。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b75cdd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d.png)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地表水中叶绿素a的测定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叶绿素a是植物及浮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光合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叶绿素a在水中主要来源于植物和藻类的生长。
测定地表水叶绿素a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包括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荧光法和叶绿素-a水柱吸收光谱法等。
光谱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它通过测定地表水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计算叶绿素a的浓度。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水样过滤,去除颗粒物质;然后,用乙醇溶解过滤后的样品,使叶绿素a溶解在乙醇中;接下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在665nm和750nm 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比例关系计算叶绿素a的浓度。
HPLC方法是一种精确度较高的测定方法,它利用液相色谱仪分离地表水中的叶绿素a,并通过检测峰面积或峰高来计算叶绿素a的浓度。
这种方法需要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操作,适用于高精度测定和研究。
荧光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它利用地表水样品中叶绿素a的荧光特性来计算其浓度。
荧光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水质监测。
叶绿素-a水柱吸收光谱法是一种用来测定地表水中叶绿素a浓度的新方法。
该方法通过利用叶绿素a与纳米粒子共吸附在水柱上的原理,实现对地表水样品中叶绿素a浓度的测定。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是一种有潜力的测定方法。
测定地表水叶绿素a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以评价水体中叶绿素a的浓度,从而了解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藻类生长状况,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93889c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5.png)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地表水中的叶绿素a是表征水体中藻类生长状况和水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测定地表水叶绿素a的含量对于了解水体污染状况和富营养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叶绿素a的测定原理、样品预处理、测定方法及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测定原理叶绿素作为藻类中的一种重要生物指标,是藻类中光合作用和光能转化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组分。
因此,其含量的多寡可以直接反映水体中藻类种群大小和生长活力。
测定方法主要基于光学原理,即叶绿素分子在不同波长下有其特征的吸收谱线。
在叶绿素a最大吸收峰处,即为440nm的处所吸收的光强最强。
测定时,通常采用分光光度计在这个波长范围内测量水样的吸光度,再根据比例关系反演出叶绿素a的含量。
二、样品预处理在进行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过滤、沉淀、提取和净化等。
1、过滤将水样通过0.45μm的滤膜过滤,可以去除一些颗粒物、有机碎屑和微生物等干扰源,使其与它物质分离,便于后续处理和测量。
2、沉淀通过让水样在一段时间内自然沉淀或加入沉淀剂(如硫酸镁、三氧化二铁等),可以沉淀掉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植物细胞等,在减少干扰的同时也能提高测量灵敏度。
3、提取提取是在过滤或沉淀的基础上,将藻类生物体内的叶绿素a物质提取出来,常用溶剂有95%乙醇、乙腈和乙醇/二氯甲烷混合溶液等,提取后通过旋转蒸发、干燥或减压浓缩等方式,将提取物转化成可量化的形式。
4、净化有些理化性质相近的物质会干扰叶绿素a的吸收谱线,影响测定结果,因此需要进行净化。
净化方法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固相萃取(SPE)等。
三、测定方法及优缺点常用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下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1、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水体在叶绿素a最大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再根据比例关系反演出叶绿素a的含量。
水体叶绿素a测定方法
![水体叶绿素a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273b5abed5b9f3f90f1c92.png)
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一一乙醇+分光光度法1、水样的保存水样注入水样瓶后,应放置在阴凉处,并避免阳光直射。
若水样的进一步处理需要较长时间(大于12h ),则应置于0 C ~4 C低温下保存。
水样量视水体中浮游植物多少而定,一般应采0.5~2L。
2、抽滤在抽滤装置的滤器中放入 GF/C滤膜。
抽滤时负压应不大于50kPa。
抽滤完毕后,用镊子小心地取下滤膜,将其对折(有藻类样品的一面向里),再用普通滤纸吸压,尽量去除滤纸上的水分。
如不立即提取,应将滤膜放在黑暗低温条件下保存。
在普通冰箱冷冻室中可存放几天,在-20 C低温冰箱中可保存 30天。
3、提取研磨可用玻璃研钵。
将滤膜剪碎放入研钵,加入90%乙醇溶液7~8ml,研磨3~5分钟直至变为匀浆。
将研磨后的匀浆移入具塞带刻度的离心管中。
用少量提取液冲洗研钵或匀浆器,冲洗液并入离心管中,使终容积略小于10ml。
盖上关塞,摇动后置于黑暗低温处进行提取至少6-24h。
4、离心将装有提取液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转速3500~4000rpm ,离心10~15min 。
将上层叶绿素提取液移入定量试管中,再用少量提取液清洗、离心二次取得提取液。
最后将提取液定容到10ml。
如果大批样品需同步操作时,可减少离心步骤,直接在提取液中浸泡滤膜6-24h,取其清液即可。
5、测定用90%乙醇溶液作为参照液(参照比色皿中盛放90%乙醇溶液,并用90%乙醇调分光光度计零点)。
测定定容后的提取液在665nm和750nm处的吸光度,并计算两个吸光度的差记为A1:然后向比色皿中加入1滴1mol/L的盐酸酸化,酸化5 — 10min(可以用不同时间实验再进行调整)后再次测定酸化后的提取液在 665和750nm处的吸光度,并且把酸化后的两个吸光度的差记为 A2.则提取液中叶绿素a的浓度为:Chla=27.9 X(A1—A2) X V提取液N脱镁叶绿素浓度为:Chla=27.9 x(1.7 A 2 —A i) X V提取液N其中Chla为水样中的叶绿素a含量,单位为ug/L ; V提取液为提取液的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mL ; V为抽滤水样的体积,为L。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叶绿素a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叶绿素a](https://img.taocdn.com/s3/m/c03967562b160b4e767fcf87.png)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叶绿素a1 检出限水样体积300 mL、使用1 cm比色皿时,叶绿素a的检出限为0.11 μg/L,测定下限为0.5 μg/L;叶绿素b的检出限为0.25 μg/L,测定下限为1.0 μg/L;叶绿素c的检出限为0.25 μg/L,测定下限为1.0 μg/L。
2 方法原理将一定量水样用玻璃纤维膜过滤,收集藻类,使用反复冻融法对藻类细胞进行破碎,用90%丙酮溶液提取叶绿素,根据叶绿素光谱依次测定750 nm、664 nm、647 nm、63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3 试剂和材料3.1 碳酸镁悬浊液:ω(MgCO3)= 1%,1.0 gMgCO3 100 mL纯水3.2 丙酮溶液:ψ(C3H6O)= 90%,900 mL丙酮加100 mL纯水3.3 盐酸溶液:c(HCl)=0.1 mol/L。
8.5 mL浓盐酸加入500 mL纯水,冷却后稀释至1000 mL。
4 仪器和设备4.1 抽滤装置4.2 滤膜4.3 具塞玻璃离心管4.4 水浴锅4.5 离心机:转速3000 ~ 4000 r/min4.6 分光光度计4.7 比色杯:3 cm5 水样采集5.1 水样采集采集500 ~ 1000 mL 水样于棕色玻璃瓶或深色塑料瓶中。
5.2 保存避光保存,低温运输,在-20℃以下的冰箱内保存,在25 d 内分析测试。
6 分析步骤6.1 清洗玻璃仪器所有玻璃仪器应该清洗干净,尤其避免酸性条件下引起的叶绿素a 的分解。
6.2 滤膜过滤每种测定水样取300 mL ,加入0.6 mLMgCO 3悬浊液,用滤膜过滤。
6.3 提取将滤膜转移至具塞试管,加少量碳酸镁粉末和10 mL 已水浴加热至50℃的90%丙酮溶液。
塞紧塞子并在管子外部罩上遮光物,充分震荡,避光提取4 h 。
6.4 离心提取完毕后,离心管置于离心机上4000 r/min 离心20 min ,取出离心管,用移液管将上清液移入刻度离心管中,塞紧塞子,4000 r/min 再离心10 min 。
叶绿素a测定
![叶绿素a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bdc96f9a1eb91a37f0115c84.png)
实验三富营养化湖中藻量的测定(叶绿素a法)一、实验目的富营养化湖由于水体受到污染,尤以氮磷为甚,致使其中的藻类旺盛生长。
此类水体中代表藻类的叶绿素a浓度常大于10微克/升。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水体中藻类叶绿素a浓度,以考查其富营养化情况。
二、器材与用品1、分光光度计(波长选择大于750nm,精度为0.5-2nm).2、比色杯(1cm;4cm)。
3、台式离心机(3500r/min)4、离心管(15ml具刻度和塞子);冰箱5、匀浆器或小研钵。
6、蔡氏滤器;滤膜(0.45微克,直径47mm)。
7、真空泵(最大压力不超过300kpa)。
8、MgCO3悬液:lg MgCO3细粉悬于100ml蒸馏水中.9、90%的丙酮溶液:90份丙酮+10份蒸馏水。
10、水样:两种不同污染程度的湖水水样各2L.三、方法和步骤1、按浮游植物采样方法,湖泊、水库采样500ml,池塘300ml.采样点及采水时间同“浮游植物”。
2、清洗玻璃仪器:整个实验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应全部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尤其应避免酸性条件下而引起的叶绿素a分解.3、过滤水样;在蔡氏滤器上装好滤膜,每种测定水样取50-500ml减压过滤.待水样剩余若干毫升之前加入0。
2ml MgCO3悬液、摇匀直至抽干水样。
加入MgCO3可增进藻细胞滞留在滤膜上,同时还可防止提取过程中叶绿素a被分解。
如过滤后的载藻滤膜不能马上进行提取处理,应将其置于干燥器内,放冷(4℃)暗处保存,放置时间最多不能超过48小时。
4、提取;将滤膜放于匀浆器或小研钵内,加2-3ml90%的丙酮溶液,匀浆,以破碎藻细胞。
然后用移液管将匀浆液移入刻度离心管中,用5ml90%丙酮冲洗2次,最后向离心管中补加90%丙酮,使管内总体积为10ml。
塞紧塞子并在管子外部罩上遮光物,充分振荡,放冰箱避光提取18-24小时.5、离心:提取完毕后,置离心管于台式离心机上3500r/min,离心10min,取出离心管,用移液管将上清液移入刻度离心管中,塞上塞子,3500r/min在离心10min。
水质 叶绿素 a 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水质 叶绿素 a 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b359ce0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b.png)
水质叶绿素 a 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以水质叶绿素 a 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为标题叶绿素是植物和藻类等光合生物中的一种重要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起到接收和转换光能的作用。
因此,叶绿素的测定对于研究光合作用、水质监测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 a 含量的方法——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其中叶绿素 a 的含量。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定浓度的叶绿素 a 标准溶液作为参照物。
然后,将待测样品中的叶绿素 a 提取出来,通常采用酒精提取法或醚提取法。
提取后的溶液中,叶绿素 a 会表现出特定的吸光度谱,即在特定波长下吸收特定的光线。
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叶绿素 a 的吸光度。
首先,调节分光光度计到叶绿素 a 吸收峰值波长,通常为665 nm。
然后,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分别放入光度计的比色皿中,设置比色皿为空白。
在特定波长下测量样品的吸光度,并记录下数值。
在得到吸光度数值后,我们可以利用标准曲线来计算出样品中叶绿素 a 的浓度。
标准曲线是通过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叶绿素 a 标准溶液,并测定它们的吸光度得到的。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我们可以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数值,在曲线上找到相应的浓度值。
需要注意的是,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 a 的时候,样品中可能存在其他物质的干扰,这会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
为了减小干扰,我们可以采用去色处理,即利用活性炭或其他吸附剂去除样品中的色素。
此外,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进行多次测定,并计算平均值。
总结起来,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 a 含量的方法。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并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叶绿素 a 的浓度。
该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在水质监测、环境保护和光合作用研究等领域,分光光度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准确测定叶绿素 a 的含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光合生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状况,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7c7ce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5.png)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
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是一种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用于评估水体中的藻类生物量和
水质状况。
本文将对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原理、实验步骤和应用进行浅析。
地表水叶绿素a是水中藻类的主要光合色素,广泛存在于淡水和海水中。
它可以吸收
可见光的蓝色和红色波长,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叶绿素a的测定能够反映
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情况和光合活性,进而评估水质状况。
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通常采用光谱分析法和高性能液相色谱法。
光谱分析法是最常
用的方法之一。
光谱分析法利用叶绿素a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
需要采集地表水样品,然后通过低温离心或滤膜法将水样中的藻类捕集、浓缩。
接下来,将浓缩后的样品用乙酸
乙酯等溶剂提取叶绿素a,得到叶绿素a的溶液。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a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并根据叶绿素a的吸光度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水样中叶绿素a的浓度。
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评估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富营养化是水体中营养盐过多导致的现象,会引起藻类过度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通过测
定地表水叶绿素a的浓度,可以了解藻类生物量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水质是否受到富营
养化的影响。
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可以用于监测水体的透明度和浊度。
藻类密度的增加
会使水体变得浑浊,从而降低水体的透明度。
通过测定叶绿素a的浓度,可以客观地评估
水体的浊度情况,为水质管理提供参考。
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还可以用于生态环境研究
和藻类水华监测等方面。
湖塘水体叶绿素a测定实验
![湖塘水体叶绿素a测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f1cda81b9d528ea81c77959.png)
实验题目:湖塘水体叶绿素a测定1.实验概述1.1实验目的及要求⑴初步了解叶绿素a测定的原理和常规测定方法;⑵通过实验,掌握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及富营养化水样的前处理方法;⑶熟练掌握抽滤装置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2实验原理浮游植物的主要光合色素是叶绿素,常见的有叶绿素a、b和c.叶绿素a存在于所有的浮游植物中,大约占有机物干重的1~2%是估算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成为浮游植物量的重要指标而被广泛应用。
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可以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荧光光度计法和分光光度计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很精确地测定各种光合色素的含量,但由于仪器昂贵,分析操作步骤繁琐,一般不能用于野外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荧光光度计也能够精确地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特别是能够测定叶绿素a含量较低的样品,但由于分析过程中容易受其他色素或色素衍生物的干扰,也不利于快速分析各类不同的野外样品。
因此,分光光度计法成为最常用的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方法。
在所有分光光度计法中,根据所用的色素萃取液分为了丙酮法、甲醇法和乙醇法等,再根据比色所用的波长,又分为单色法和多色法(例如单色丙酮法和四色丙酮法)等。
主要的细胞破碎法有研磨、低温冻融、超声破碎等。
尽管丙酮现在仍广泛用于实际分析中,但由于丙酮的萃取效率比较差,特别是对蓝藻的叶绿素a的萃取效率比较低,使得甲醇和乙醇成为替代丙酮的色素萃取剂。
不过,甲醇对人体毒害性大,且在酸化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于是,乙醇成为现在广泛应用的叶绿素a的萃取剂。
超声波破碎法因快速、提取效率高等特点也被研究者所青睐。
2.实验内容2.1实验方案设计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光和色素,通过测定浮游植物叶绿素,可初步掌握水体质量,在水质监测中,可将叶绿素a作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指标之一。
在叶绿素a含量测定试验中,根据需要进行分层采样或混合采样,采样量视浮游植物的分布量而定,若浮游植物分布较少,则可多采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
1. 定义
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光合色素。
通过测定浮游植物叶绿素,可掌握水体的初级生产情况,在环境监测中,可将叶绿素a含量作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指标之一。
2.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可根据工作的需要进行分层采样或混合采样。
湖泊、水库采样500mL,池塘300mL,采样量视妇幼植物分布而定。
若浮游植物数量较少,也可采样1000mL。
采样点及采样时间同“浮游植物”。
水样采集后应放在阴凉出,避免日光直射。
最好立即进行测定的预处理,如需经过一段时间(4~48h)方可进行预处理,则应将水样保存在低温(0~4℃)避光处。
在每升水样中加入1%碳酸镁悬浊液1mL,以防治酸化引起色素溶解。
水样在冰冻情况下(-20℃)最长可保存30d。
3. 仪器和设备
3.1 分光光度计。
3.2 真空泵。
3.3 离心机。
3.4 乙酸纤维滤膜(孔径0.45µm)。
3.5 抽滤器。
3.6 组织研磨器或其他细胞破碎器。
3.7 碳酸镁粉末。
3.8 90%丙酮。
4. 试验程序
4.1 以离心或过滤浓缩水样,在抽滤器上装好乙酸纤维滤膜。
倒入定量体积的水样进行抽虑,抽虑时负压不能过大(约为50kPa)。
水样抽完后,继续抽1~2min,以减少滤膜上的水分。
如需短期保存1~2d时,可放入普通冰箱冷冻,如需长期保存(30d),则应放入低温冰箱(-20℃)保存。
4.2 取出带有浮游植物的滤膜,在冰箱内低温干燥6~8h后放入组织研磨器中,
加入受凉碳酸镁粉末及2~3mL 90%丙酮,充分研磨,提取叶绿素a。
用离心机(3000~4000r/min)离心10min。
将上清液倒入5mL或10mL容量瓶中。
4.3 在用2~3mL的90%的丙酮,继续研磨提取,离心10min,并将上清液再转入容量瓶中。
重复1~2次,用90%的丙酮定容为5mL或10mL,摇匀。
4.4 将上清液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cm光程的比色皿,分别读取750nm、663nm、645nm、630nm波长的吸光度,并以90%的丙酮作空白吸光度测定,对样品吸光度进行校正。
5. 计算方法
6. 参考文献
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5.1.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