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动物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系统。扁形动物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新的阶段。
生物学特征:
身体通常背腹扁平,呈两侧对称.
体壁由表皮和肌肉层(中胚层)共同形成皮肌囊结构.
消化管和体壁之间为实质(没有体腔).
身体出现了器官系统:消化管有口无肛门,梯状神经系统, 有多种感觉器官,排泄系统为原肾型.
(无呼吸器官和骨骼)
出现了来源于中胚层的固定的生殖腺及生殖导管.
进行细胞内和细胞 外消化.
2020/11/25
15
4、呼吸和循环
无专门的呼吸系统和循环器官,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5、原肾管排泄
2020/11/25
16
6、神经和感官
眼点由色素细胞和感光细胞组成,无晶体,只 能感光不能成像。 耳突具感觉细胞,味觉和嗅觉.
2020/11/25
17
7、生殖和发育
有性生殖:雌雄同体,异 体(体内)受精。 生殖系统: ♂:精巢—输精小管—输 精管—储精囊—生殖腔 ♀:卵巢—输卵管(收集卵 黄)—生殖腔
2)中胚层的形成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因为由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 使动物在一定程度上耐饥饿、抗干旱,为陆地生活做了必 要的物质准备。
2020/11/25
5
三胚层动物
(无体腔、假体腔、真体腔)
2020/11/25
6
3、皮肌囊 结构:由表皮(单层,由外胚层形成)和肌肉层(环 肌、斜肌、纵肌,由中胚层形成)紧密相贴而组成。 功能:保护;运动(其机能比腔肠动物更强化,意义 重大) 注意:与“皮肌细胞”相区别
1、两侧对称在进化上的意义 概念:通过动物体的中轴,只有1个切面将动物体分为左, 右相等的两个部份,也称左右对称。 意义: ① 两侧对称的动物因有明显的背腹、前后和左右之分,其 运动由不定向趋于定向,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逐渐集中于 身体前端。这种变化使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迅速、更 准确。 ② 两侧对称的体制是动物由适应水中漂浮生活→底栖爬行 生活的结果,而这种变化是进化到陆上爬行生活的先决条 件。
4、不完善的消化系统 有口,无肛门(同一般腔肠动物),仅单肠目涡虫有 临时肛门。肠是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
2020/11/25
7
涡虫的横切(过咽过肠)
2020/11/25
8
5、原肾管排泄系统
结构: 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的 网状多分枝的管状系统,由 焰细胞、毛细管和排泄管及 排泄孔组成。 焰细胞由帽细胞和管细胞 组成 功能: ①主要是排出多余水份, 调节渗透压; ②排出一些含氮废物。
既有自由生活的种类,也有外寄生和内寄生的种类.
2020/11/25
2
扁形动物比较腔肠动物的进步特征: 1)出现了两侧对称的体型; 2)出现了中胚层和皮肤肌肉囊; 3)出现了原始的排泄器官——原肾管; 4)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梯式神经系统。
这些进步特征在动物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①两侧对称的出现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②中胚层的出现,为动物有机结构的高度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11
第二节 涡虫纲
一、代表动物——三角真涡虫
1、生态和体型: 生态:生活在淡水溪流的石块下, 以小型水生动物,如甲壳类及昆 虫的幼虫为食。 体型:柳叶状,前端呈三角形, 背面有2个黑色眼点,两侧具耳突, 口在腹中线中部近体后1/3处,稍 后方为生殖孔,无肛门,腹面密 生纤毛。
202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5
12
2020/11/25
10
二、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约20000种,一般分3纲: 涡虫纲:体表被纤毛,具杆状体,肠发达,自由生活。 (极少数寄生:如切头涡虫) 吸虫纲: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肠道简单,有口、腹 吸盘,寄生生活。 绦虫纲: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无肠道,头节具吸盘, 寄生生活。
2020/11/25
2020/11/25
原肾管系统构造图
9
6、梯式神经系统 梯形神经:由“脑”和脑向后
发出的两条纵行神经索,及两条 纵行神经索之间相互连接的横神经 组成。
感觉器官:眼点,平衡囊
7、生殖系统 大多雌雄同体。 由于中胚层的出现,形成了产生雌雄生殖细胞的固定 的生殖腺及生殖导管。 生殖器官复杂多样,进行交配和体内受精。
2、皮肌囊:
杆状体:表皮细胞具有杆状体,是由实质细胞内的一 种特殊的成杆细胞分泌而成。当虫体遇到刺激时,杆 状体被排出体外,弥散为有毒性的粘液,供捕食或御 敌。
2020/11/25
13
三角真涡虫的过肠横切
2020/11/25
14
3、消化和营养
消化系统由口、咽 囊、咽鞘、肠等组 成,肠三枝,无肛 门。
2020/11/25
4
2、中胚层形成的意义
1)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 义
由于中胚层的形成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一系列 组织器官的分化,为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 必要的物质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
由于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比如肌肉的 复杂化增强了运动机能,使取食范围更广,使消化管壁蠕 动能力加强;由于代谢的加强,代谢废物的增多,促进了 排泄系统的形成(原肾管);另外运动的提高,经常接触 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进一 步发展。
也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③肌肉系统加上两侧对称,使动物能更快和更有效地去摄取食
物,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 ④神经细胞逐渐向前集中,形成“脑”及其向后发出的神经索,
加上两侧对称,使动物能作定向运动,趋避环境条件,对动 物有机体的进化起了巨大的作用。
2020/11/25
3
一、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分述
2020/11/25
18
☆牟勒氏幼虫——海洋 生活中的多肠类幼 虫,体呈卵形,全 身被纤毛,边缘有 八个游泳用的纤毛 叶,有脑、眼点等, 营浮游生活。
无性生殖:横分裂
再生能力强
2020/11/25
19
涡虫的无性生殖 ——横分裂
2020/11/25
第七章 扁形动物门
内容提要: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涡虫纲、吸虫纲和绦虫纲的主要特征及重要 种类 寄生虫的寄生特点及其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
2020/11/25
1
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概述
进化地位:
身体开始成为两侧对称的体制;具有外胚层、内胚层和中
胚层3个胚层;在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没有体腔,身体出现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