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
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杜甫的三首诗,品味感悟三首诗歌精美的诗歌语言。
2.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1.反复诵读杜甫的三首诗,品味感悟三首诗歌精美的诗歌语言。
2.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难点: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杜甫是唐代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读他的诗作,我们往往就会觉得有一个衣衫褴褛、沉郁寡欢、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向我们真情诉说。
但是,今天学习的这首创作于青年时代的诗作,我们就会看到另一面的杜甫,一个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的杜甫,一个满腔抱负、满腔豪气的杜甫。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岱宗夫如何(dài) (fú)齐鲁青未了(liǎo) 荡胸生曾云(céng)决眦入归鸟(zì) 白头搔更短(sāo) 浑欲不胜簪(zān)2.听老师朗读诗歌,用“∕”划出朗读的停顿。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大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1)通假字荡胸生曾云(“曾”通“层”,层层。
)(2)古今异义造化钟神秀(古义:天地,大自然;今义:福气,运气。
)(3)词类活用造化钟神秀(名词用作动词,聚集。
)浑欲不胜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
)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
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某某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25《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重点、难点】重点:1、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2、背诵诗三首3、探究学习难点: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课程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感受背景杜甫(712—770年)字子美。
是唐代的大诗人,号称“诗圣”。
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
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学习时要用心把握诗作风格的变化。
二、学习《望岳》1、播放视频,学生朗读。
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2、分组朗读交流,力求达到诵读程度。
3、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览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明确:1、唐朝盛世。
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4、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25杜甫诗三首教案1 新人教版(
第5单元 25杜甫诗三首1章、节第五单元课时第 1 课时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3.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重点难点1.理解诗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意境。
2.学会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一、资料助读1.了解作者:杜甫是唐代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他被称作诗圣。
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
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
其诗作被称作诗史,都收集在《杜工部集》。
与李白并称“李杜”。
2.背景介绍:(1)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首是望东岳泰山。
杜甫25岁时,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2)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带着“倾国”佳人杨贵妃偷偷向四川逃去。
三月,春天又来到了长安城,然而,国家的春天已不复存在,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
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昂豪迈。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伤。
3.五言律诗,可分为四联,分别为:二、自主学习字词1. 给下列字词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2.解释下面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三、学习《望岳》教学过程教师复备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末了;泰山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泰山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顸,一览众山小2.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那么,它是怎样得以体现的呢?一二句远望,三四句近望,五六句细望3.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要体现在哪一句中?热情歌颂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新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1、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知识链接】1、资料积累——走近杜甫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
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现在我们要集中学习的是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我们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2、杜甫“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自主学习】3、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5)吏呼一何怒一何:(6)老翁逾墙走逾:走:(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别别:4、根据课下注释,同学们理解文意能自己用语言说出来!【合作探究】《望岳》背景: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
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4、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试对此做具体解释6、诗歌名句语言精炼,包含哲理,你说出是那一句并加以赏析:《春望》内容、背景: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杜甫三首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背诵这三首诗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的生活和思想教学过程:《王越》1。
介绍杜甫25岁时,他的父亲杜宪被任命为山东兖州司马。
他利用做母亲的机会周游山东。
这首诗是当时写的。
“安史之乱”后,我们读杜甫的诗时,常常会觉得他是一个郁郁寡欢的老人。
然而,读这首歌感觉完全不同。
他的雄心和英雄精神会让你深深感动。
2,读、说、问1.整体感知问:这首诗的题目是《王越》。
可以看出,作者没有登上泰山。
诗中的每一句都写着“希望”这个词,但是希望的角度是不同的,从远到近,从空到实。
试着将两个句子分组,看看“看”的角度有多不同。
2。
一句接一句地解释(根据:这首诗不是一首普通的诗,不能用“翰林”和“竟林”等名字。
)“代宗”问:“符”是虚词。
第一句只意味着“如何”(how)。
试着比较一下“代宗如何”和“泰山多么雄伟的景象!”?(加上“丈夫”,惊讶和钦佩的感觉更加清晰和强烈)泰山北有齐,南有鲁。
“绿色”是指泰山的颜色,意思是“完成”整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无论从北方还是南方,泰山都是无尽的诗人这样写作有什么用?(形容泰山非常高而且很远)“事故”两句问:“沈绣”指的是英雄精神,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
试着联系前面的句子,说出它的意思。
(泰山如此之高,它是天地之间灵魂聚集的结果。
)“阴阳”是什么意思?(根据笔记回答,然后补充说:前面是杨的山,阳光是第一位的,所以很容易知道;山上阴沉沉的,看不见太阳,所以很容易晕过去。
这是形容泰山高如天堂。
“清胸”总的想法已在评注中指出。
问:这两句诗是诗人王跃看到的。
试着详细描述它们(泰山中天门上出现的云,或高或低,所以它们被称为“层云”;鸟类也出没于山谷,必须睁着眼睛才能看到它们。
诗人感觉如何?(渴望,渴望登机(摘自下面两句话“将当”两句极高,极高,指玉帝问:诗人此刻仍在山脚下,但他可以“一目了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一、课文赏析1.话说《石壕吏》中的诗人杜甫的名篇《石壕吏》里写到四个人物,吏、老妇、老翁、诗人,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诗人。
诗人“暮投石壕村”,亲眼目睹了“有吏夜捉人”的全过程,亲耳听到了老太太的诉苦,可是他一言不发;到第二天“独与老翁别”以后,也未发一句感慨议论。
全诗几乎是纯客观地记叙了一夜的见闻。
诗人何以如此沉默?我想,这是因为他除了沉默以外很难有别的选择。
一味同情民间疾苦反对抓壮丁吗?这时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数十万人马已兵败邺城,正准备在河阳与叛军作拼死的决战,如果再吃败仗,国家的前途将不堪设想,所以非补兵源不可,哪怕多一个炊事老太也好。
那么就拥护“吏夜捉人”吗?作者也不忍,人民群众已经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这一家的牺牲尤其惨重,怎么好再来抓人?作者处于两难的境地,实在无话可说。
如果杜甫是一个完全“惟上”的俗吏,那么事情就很简单,他可以向这一家人讲大道理,动员他们要爱国,要以大局为重;如果杜甫是一个一般的所谓人道主义者,他可以不管国家大事,一味高唱同情民间疾苦、为民请命的高调。
然而杜甫既非居于庙堂,也非江湖处士,而是一个小官,他已被赶出朝廷,新的职务是华州司功参军,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君与民这两头他都要顾及,当二者难以兼顾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无计可施,于是他就在这巨大的痛苦中无可奈何地沉默了。
2.《石壕吏》,现实主义的典范《石壕吏》是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作品,达到了高尔基所说的“现实之客观的描写”的地步,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将主观的评价寓于客观的叙述之中。
这首诗中,诗人是在场的,却始终没开腔,只是如实地据事直书,让事实本身说话,通过事实体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可怜可恨自在其中。
第二,用自传体。
这是一首叙事诗。
但就它记载的是作者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个生活片断这点来看,也可以说是作者自传中的一页,一篇日记。
用自传体,加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三,利用人物对话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背诵这三首诗歌。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学过程:《望岳》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1.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岱宗”两句。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
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
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
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
)“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
)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
大意已见注释。
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
)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
绝顶,极顶,指玉皇顶。
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感悟、理解诗的思想感情。
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1.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古文学习,对一般古诗文内容含义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而且第一课时已学过了前两首,学生对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感悟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
况且学习文言文难免会有点枯燥。
另外学生所处时代和生活环境同杜甫笔下的社会相离太远,这就给学生感悟诗歌造成一定的障碍。
所以本节课我会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并通过现场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法去理解、感悟课文。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学习《望岳》1.请大家看杜甫的图片,用一个动词形容杜甫的神态。
——望。
对,就是望。
杜甫一生都在眺望一座山,一座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的山,这座山就是泰山。
“人心齐,泰山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泰山,是五岳之首,是中国人心中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古人认为,泰山是离天最近的一座山。
这座山,在杜甫的眼里和笔下,又是怎样的呢?2.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请联系诗句来说说。
预设示例:——从“阴阳割昏晓”这句可以感知到泰山是高大巍峨的。
——从“造化钟神秀”这句可以感知泰山是很神奇秀丽的。
——感觉到泰山是生机勃勃的,云在飘荡,鸟在飞翔。
——感觉到泰山是伟大的,他能激发出人们攀登极顶和征服困难的愿望。
小结: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泰山的形态,而且赞美了泰山的神韵。
泰山是高大的,泰山是伟大的。
这首诗紧扣一个“望”字来写。
写出了一座形神兼备的泰山。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理解句子,认真听老师的提示,用诗句回答下面问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修辞方式。
2.反复诵读,品味感悟。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品味感悟。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杜甫曾评价李白的诗歌时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他自己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著名评论家胡应麟就曾称赞杜甫的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
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律诗来体会一下沉郁顿挫的风格,品味诗歌的意境。
课堂实录一、朗读感知,学习《望岳》【设计意图:意在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赏析诗歌语言】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
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明确:(1)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3)唐朝盛世。
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二、合作探究,赏析诗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1.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3.让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5.全诗抓住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心情?明确:1.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
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25《杜甫诗三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5《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
2.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每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难点: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千古名句大家都早就听过,甚至有的同学经常用它来喻指自己的远大抱负。
那么,你知道它是谁的诗句吗?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写出如此满怀豪情的诗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早期的代表作品一--《望岳》。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1.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唐肃宗时官至左拾遗。
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晚年离开四川漂泊两湖,在湖南病逝。
作品有《杜工部集》。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l 400多首诗歌。
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自唐以来。
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看做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2.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
此后大约--N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3. 文体常识律诗一般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颔联颈联一般要求对仗。
《望岳》阅读赏析(一)朗读诗歌,理解内容1. 自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正音。
岱宗夫如何()决眦入归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10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造化钟神秀(2)阴阳割昏晓(3)会当凌绝顶(4)浑欲不胜簪(5)荡胸生曾云3. 多种形式地朗读。
(1) 学生自读,初步感受诗歌节奏。
(2)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3 )同位互读,相互点评。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
杜甫诗三首教学目的1.背诵课文,积累相关的语言,了解作者。
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课时:3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
背诵《望岳》并加以赏析。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某某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作者北游齐、赵(今某某、某某、某某等地),第一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1,2,……)标出诗的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某某省某某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
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
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决眦(zì):眦: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X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
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第二步,细读课文,梳通诗意抽学生叙述诗意: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诗歌的风格变化。
【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学习《望岳》1.了解作者生平。
2.播放录音,学生朗读。
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3.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4.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诗歌图片,要求学生欣赏图片,读出感情。
5.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1.唐朝盛世。
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6.合作探究:7.背诵本诗。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575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1.感悟、理解诗的思想感情。
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1.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古文学习,对一般古诗文内容含义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而且第一课时已学过了前两首,学生对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感悟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
况且学习文言文难免会有点枯燥。
另外学生所处时代和生活环境同杜甫笔下的社会相离太远,这就给学生感悟诗歌造成一定的障碍。
所以本节课我会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并通过现场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法去理解、感悟课文。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学习《望岳》1.请大家看杜甫的图片,用一个动词形容杜甫的神态。
——望。
对,就是望。
杜甫一生都在眺望一座山,一座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的山,这座山就是泰山。
“人心齐,泰山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泰山,是五岳之首,是中国人心中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古人认为,泰山是离天最近的一座山。
这座山,在杜甫的眼里和笔下,又是怎样的呢?2.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请联系诗句来说说。
预设示例:——从“阴阳割昏晓”这句可以感知到泰山是高大巍峨的。
——从“造化钟神秀”这句可以感知泰山是很神奇秀丽的。
——感觉到泰山是生机勃勃的,云在飘荡,鸟在飞翔。
——感觉到泰山是伟大的,他能激发出人们攀登极顶和征服困难的愿望。
小结: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泰山的形态,而且赞美了泰山的神韵。
泰山是高大的,泰山是伟大的。
这首诗紧扣一个“望”字来写。
写出了一座形神兼备的泰山。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理解句子,认真听老师的提示,用诗句回答下面问题。
①诗人站在泰山山麓,远望,看到的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②诗人收回视线,近望泰山,看到的泰山是什么样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③诗人定睛细视,看到什么样的景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④面对这巍巍泰山,诗人心潮起伏,不禁发出了铮铮誓言,这个誓言是什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投影出示背景,学生小声读一读。
投影一:杜甫出生在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人们普遍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封侯万里,是当时人们普遍的人生目标。
投影二:杜甫有一个显赫的祖先,其13世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杜甫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正担任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坚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以“立功立德立言”为终生的人生理想。
学生讨论,预设示例:——杜甫是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
他想登上泰山的绝顶,实现人生的抱负,体验“一览众山小”的畅快。
——从“荡胸生曾云”可以感觉到杜甫具有博大的胸怀,云在泰山的山谷中回荡,也似乎在杜甫的胸怀中回荡。
与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年轻时候的杜甫,想把自己变成一座泰山,供天下人仰望!小结:的确,后来,杜甫真的把自己变成了一座泰山,他被后人誉为“诗圣”。
诗圣,也就是诗歌创作上的泰山北斗。
5.总结《望岳》成为咏泰山绝唱的原因:写尽了泰山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形神;展现了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因为这种种原因和《望岳》本身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望岳》一诗就成为了咏泰山的绝唱,被刻在泰山山麓的岩石上。
杜甫,望岳,和泰山,同为独尊。
面对神圣的事物,我们要学会崇敬。
学生齐声背诵《望岳》。
教学板书设计望 岳⎩⎪⎨⎪⎧⎭⎪⎬⎪⎫泰山形象⎩⎪⎨⎪⎧远望:巍峨高大近望:神奇秀美诗人感觉⎩⎪⎨⎪⎧细望:心胸激荡愿望:勇攀顶峰赞美泰山抒写志向 第二课时三、学习《春望》登上泰山的绝顶!登上人生的顶峰!这誓言,是杜甫铿锵有力的誓言,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期盼呢。
年轻真好!可是,人生不会总是年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为谁停留片刻。
大唐王朝的国运在杜甫44岁那年发生了逆转,安史之乱爆发了!投影:安史之乱之后,756年7月,唐肃宗即位于灵武,忠君爱国,矢志不渝的诗人闻讯逃奔,不料为贼兵所俘虏,押至长安,757年四月才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临时朝廷所在地凤翔县——其实,他当时不过是一个为太子看守仪仗和兵器的小官。
《春望》写于这年三月。
这首诗也是杜甫的名篇,其中备受称赞、流传千古的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品读这两句,联系全诗想想——诗人所感之时是怎样的时?所恨之别是怎样的别?谁在溅泪?谁在惊心?明确:诗人所感之时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当时长安城被叛军占据,满目疮痍,春天来了,杂草丛生。
点拨:有人评价这两句说“国破山河在”是说明了“无物”的状态,而“城春草木深”则说明着“无人”的状态。
化用一句诗来说,诗人所感的时是“物非人非事事休”的离乱之时。
所恨的别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他多么希望得到家人的音讯。
投影:“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杜甫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
在这样连绵不断的战火中,诗人所恨的别,既有可能是生离,也极有可能是——死别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怎么不产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受呢?继续讨论第二问:谁在溅泪?谁在惊心?讨论后明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小结:“白头搔更短”,其实是写实,虽然诗人这一年才45岁,但忧国,伤时,思家,悲己,都使他未老先衰。
教学板书设计春 望⎩⎪⎨⎪⎧⎭⎪⎬⎪⎫触景生情——国已破、草木深花溅泪、鸟惊心感时思乡——烽火连——家书难白发短——不胜簪忧国忧民 第三课时四、学习《石壕吏》历尽千辛万苦,杜甫终于从长安逃脱,到达了唐肃宗所在地,皇上见他忠心耿耿,赏给他一个左拾遗的官,也就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相当于谏官。
杜甫虽然有魏征直谏的勇气,但是唐肃宗却没有唐太宗纳谏的海量。
于是,杜甫不可避免地被贬官了,尽管左拾遗本来就是个八品小官。
从此,47岁的杜甫永远地离开了长安,颠沛流离,耳闻目睹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对于杜甫个人来说,这是巨大的不幸;对于诗歌创作来说,这是天纵的姻缘。
一路上,杜甫写出了“三吏”“三别”这样的传世名作,逐渐成为了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石壕吏》是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
请同学自学诗歌,讲讲这个故事。
生讲略。
1.这个故事,是唐王朝平定叛乱的一个缩影,也是唐王朝末年官吏和百姓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个缩影。
在这首诗里,有一句话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请试着找出来。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妇啼一何苦:老妇之苦,苦在何处?预设示例:——苦在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
听到儿子的死讯,母亲肯定是心如刀绞。
——老妇人心疼自己的儿媳妇。
儿媳妇本来可以改嫁的,但是为了还在吃奶的孩子留了下来。
——她的苦还在于自己年老体弱了,却还要上战场。
如果是和平的时代,老人应该是在家里享清福的。
2.如果你是那个夜捉人的小吏,在听到老妇的悲惨故事讲到哪里的时候,就会打道回府?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故事并没有按照我们想象的方式发展,而是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结束了。
由此,我们推断老妇的讲述,不是自己娓娓道来,而是官吏步步威逼的结果。
现在,我们把场景还原,合作朗读。
男同学读小吏,女同学读老妇,老师读开头和结尾部分。
投影:吏呼:汝家有男丁否?妇啼: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吏呼:尚有他人否?妇啼: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怒呼:如此,叫我二人如何交差?妇悲啼: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师生合作朗读。
按照我们刚才的朗读,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但是,却显得拖沓繁冗,诗歌的简约之美就体现不出来了。
所以,即使是叙事诗,也是诗歌,而不是散文,构思仍然是很重要的。
诗人把老妇置于前台,而把小吏的活动放在幕后,诗圣构思的技巧,的确高超。
3.目睹这幕人间悲剧上演,诗人的心情如何?——同情老妇人的悲惨遭遇。
——愤怒,对残暴官吏的不满。
明确:诗人在《石壕吏》里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官吏的批评指责,也有对老妇人的同情和赞扬。
他天明登前途的时候,一定是百感交集的吧。
小结:我们看到,这三首诗歌写作的时代,横跨二十多年,是杜甫人生中最美好的青壮年时光。
他没有像当初面对泰山时发誓的那样登上人生的顶峰,却一步一步滑向了社会的底层。
写下《石壕吏》的这一年,失望的杜甫做出了人生中一个痛苦的决定,辞去官职,辗转到达了四川成都,开始了他人生中更潦倒的一段生活,却也开启了他诗歌创作上的另一个高峰。
杜甫一生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1400首诗歌,描摹出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国运,被后世称为“史诗”,也勾画出他一步一步攀升“诗圣”的巅峰的心路历程。
诗成为圣亦为史,杜甫,用诗歌把自己浇铸成一座圣像,矗立在大地上和后人的心田里。
而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
最后,让我们以郭沫若题在杜甫草堂上的对联来结束我们今天的朝圣之旅!投影: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结束语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
永远的唐诗,永远也读不尽……教学板书设计石壕吏⎩⎪⎨⎪⎧⎭⎪⎬⎪⎫开端——投石壕村发展——老妇哭诉高潮——老妇应役结局——作别老翁揭露封建统治反映深重灾难同情劳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