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经标幽赋学习心得
标幽赋心得体会
标幽赋心得体会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标幽赋》无疑是值得每一个文学爱好者深入了解的。
在我的阅读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篇文学巨著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感悟。
首先,从《标幽赋》的主题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是一篇景物描绘型的赋,通过描绘中国南北风景的异同之处,来表达作者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虽然整篇文章没有任何一句提到祖国的名字,但是作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和敬爱。
这也告诉我们,文学是一种可以跨越时空和国界的艺术形式,在表达情感和思想上,语言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其次,可以看出,《标幽赋》的文学价值之所以几乎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与人类一般的情感和思想都是一致的。
在阅读《标幽赋》的时候,我很快就被落笔处处流露出来的作者思想和情感所打动。
在描写中华大地上的名山大川时,作者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之处深入探寻,表达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之理念。
在描述南北风景异同的时候,作者敏锐地洞察到地域差异带来的文化差异,反映了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在论述风物咏叹的本质时,作者以“以象为体,以情为用”来总结了文学创作的核心理念。
此外,在《标幽赋》中我们还能够看出作者对于个人情感生活的关注。
在看似冷静的文学创作中,作者也通过点滴细节刻画出了自己的心灵世界。
比如,在描写清溪、蓝田、晚射三处时,通过三段生动的小故事来展现了自己对于家国的热爱和对于爱情的向往。
这些细节引导读者深入领略了作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个人情感出发展开对于世界的思考的思路。
综上所述,《标幽赋》不仅是一篇景物描写型文学佳作,更是一篇人文精神的表达。
它反映出了作者深深的爱国和爱人之情,蕴含着人们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
在今天这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代,我们也应该像作者一样,借助文学之力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和未来的渴望,传递出真正的人性价值和智慧。
从注解《标幽赋》剖析徐凤针灸学术思想内涵
之则内伤 , 不及则外 壅, 外壅则邪从。春夏之人 , 阳气 轻浮 , 肌 肉瘦薄 , 血气未盛, 宜 刺之 浅 。秋 病 在 肌 肉血 脉, 冬病在筋骨。秋冬二俞 , 秋刺十二经 , 冬刺十二合 , 以配 木 火 土金 水 。 ” _ 3 徐凤 这 段 解 释 中引用 了《 内经 ・
全面 注释 , 并 阐发 了窦汉 卿 的针灸学 术思 想 。
1 重 医德 , 传 承济 世活人 之 心
温病 ; 春伤于风 , 夏必飧泄; 夏伤于暑 , 秋必痃疟 ; 秋伤
于湿, 上 逆而 咳 。岐伯 日 : 凡刺 之法 , 必候 日月 星辰 , 四 时八 正 之气 , 气 定乃 刺焉 。是 故天 温月 明 , 则人 血淖 液 而 卫气 浮 , 故 血易 泻 , 气 易行 ; 天寒 日阴 , 则人 血凝滞 而
赋》 云: “ 速 效之功 , 要交 正而识本经 。 ” 徐 氏注解道 :
“ 交 正者 , 如 大肠 与肺 为 传送 之 府 , 心 与小 肠 为 受 盛 之 官, 脾 与 胃为 消化 之 官 , 肝 与胆 为 清 净 小 肠 之 穴兼 之 。 余 仿 此 。言 能识本 经之 病 , 又 要认 交经 正经 之理 , 则针 之功 必速 矣 。 ” l 3 用 举 例 说 明 的方 法 说 明 十 二 经 脉 阴 阳表 里配 合 , 阴 阳相 通 , 表里 相 应 也 , 选 择 表 里 相 和 之
6 重创 新 。 不 盲从 窦墨 之术
《 标幽赋》 云: “ 但 用八法 五 门, 分主客 而刺无不
效。 ” 徐 氏注解 道 : “ 八法 者 , 奇 经八 脉也 。公孙 冲脉 胃 心胸 , 内关 阴维 下 总 同 , 临泣 胆 经 连带 脉 , 阳维 目锐 外 关配 合 , 分于 五也 。 甲与 己合 , 乙与庚 合 , 丙 与辛合 , 丁 与壬 合 , 戊与癸 合 也 。主 客 者 , 公孙 主 内关 客穴 , 先 主
针灸重注《标幽赋》
针灸重注《标幽赋》重注《标幽赋》小编整理自桂亮针灸的博客,《标幽赋》中有些文言小编在读时不甚明了,未看过其它注释,偶然看到此篇,摘于此,望大家共同进步。
注解《标幽赋》一直是笔者的一个心愿,因为在历代针灸歌赋之中个人认为:《标幽赋》是所有针灸歌诀里最有代表性也代表了古代针灸技术的最高峰,所以从习针开始就想对《标幽赋》进行重新注解。
20年过去了相信现在对针道的理解也与往日有所不同,故斗胆将毕生所学对《标幽赋》进行再注解,希望与之前历代针灸注家注解内涵上有所区别,更希望有悟性的学者能从中领悟到《内经》中针灸的精髓。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注:自《内经》成书以来,《灵枢》称之为《针经》,可见针灸历史悠长,在《伤寒论》系统方药之前针是占主导地位来救死扶伤的,正因为当时用针灸治疗广泛,针法的高下就自然天壤之别,针技高超自然能起死回生,所以全在妙用。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注:岁时于天道,大而言之五运六气,小而言之子午流注,另还有一层深意就是要顺应天时不可逆而行之。
定形气于予心,不但指医者也包括患者都要心平气和,针治之前气血稳定保持常态,气定形定心定才能正确判断和治疗。
《标幽赋》后面提到子午流注八法五门,为什么是医道正宗?答案就是:察岁时于天道,古人医家观天之道辨阴阳之机才研究出子午流注,虽然现在医者都知道子午流注,但真正临床运用者万中无一。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注:连接上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最终法效天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气机与天道相应也有浮沉升降,人必须与天道相统一才能顺应自然,春夏气浮升于表,秋冬气沉降于里,体型之肥瘦自当活用深浅刺法,所以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所表述的含义仍是顺应天道。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注:这二段两次提到经络,由此可以看出经络在针灸治疗的重要性。
古人云“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联想到当今针灸的混乱现象,许多新针法根本不提到经络也在针灸治疗,首要批判的就是全息疗法,如果这些特定的所谓全息穴位能够重复疗效,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治不好的疾病了,事实证明这些所谓的全息疗法能达到这样的疗效吗?还有当前十分热门的董氏针法根本没有经络理论,所依赖所谓的经验穴位就好像秘方偏方一样。
试析_标幽赋_针灸学术思想
理论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H INA p S NA TUR OP ATH Y试析5标幽赋6针灸学术思想钱虹(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广州510405)5标幽赋6出自5针经指南6,是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医家窦汉聊所作。
窦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早年师承王翁、李浩。
5针经指南6是窦氏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集中总结。
5标幽赋6叙述精准,将幽冥隐晦、深奥难懂的针灸理论用歌赋的形式表达出来,对针灸临床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兹就5标幽赋6的针灸学术思想浅析如下。
阐述基本经络理论窦氏在赋首即强调了经络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即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0,紧接下文,作者阐述了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足三阴三阳经的走行规律和各经脉的气血多少。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0即指明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始于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依次流注、各按其时,至足厥阴肝经而止。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0这一句言简意赅地推究出手上举时,阴经上升,阳经下降的走行规律。
至于六经气血多少的理论,首见于5内经6,由阴阳互根互用的理论推衍而来,现今亦广泛地指导着临床。
如针灸治疗痿证,多选择在上下肢的阳明经穴位进行排刺,依据之一即/阳明乃多气多血之经0。
说明毫针刺法之理窦氏把针法定义为疗效奇特的治疗方法,在赋的首句开宗明义地提出/拯救之法,妙用者针0,可见其对针法的推崇度之高。
毫针应用广泛、作用明显,窦氏以五行理论,对毫针刺法之理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形金也0,毫针本质与五行中/金0的属性相应有蠲邪扶正之功。
它的长短不一,像江河的水流,经络供应气血运行,毫针可畅通气血壅滞之经络,故其功可应五行之/水0。
针刺人体,有不同的角度,就像树木的干支有斜有正一样,故/定刺象木0。
古时针前口含温针,有增添阳气、补益虚弱的作用,故/口藏比火0。
标幽赋心得体会
标幽赋心得体会标幽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幽静、清寂的意境为特征,渲染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阅读标幽赋作品,我深刻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哲理和美学价值,下面将就我对标幽赋的心得体会进行论述。
首先,在标幽赋中,我体会到了与自然深入沟通的愉悦。
标幽赋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万物的形态、色彩和声音,滋养了我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杜牧的《秋夕》一文中,他以描绘大自然的方式来表达个人的内心感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使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秋日的静谧和宁静。
这种唯美的自然描写让我感到与大自然的亲近,带来一种无限的宁静与舒适。
其次,标幽赋给我带来了对生命的沉思与思考。
标幽赋作品往往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和流转来反映生命的无常和短暂。
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他以雨夜的幽境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索,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通过阅读标幽赋作品,我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和拥抱生活。
再次,标幽赋中的情感表达让我倍感温暖和共鸣。
标幽赋作品往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递着作者内心的感受,触动了我情感的共鸣。
在杜牧的《秋夕》中,他描绘了亲人团聚的喜悦和思乡之情,读来让我回忆起了自己与家人共度的欢乐时光,唤起了对亲情的思念和珍视。
通过标幽赋的情感表达,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和慰籍,也更加意识到了家人和亲人的重要性。
最后,标幽赋中反映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让我深感其与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
标幽赋作品中常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通过阅读这样的作品,我更加意识到自然环境的珍贵和脆弱,从而更加关注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综上所述,阅读标幽赋作品是一种愉悦的心灵享受,也是对哲理思考和审美体验的一种启示。
标幽赋作品以其幽静、清寂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而感动了我,唤起了我对自然、生命和情感的深沉思考。
通过阅读标幽赋,我加深了与自然的联系、思考了生命的意义、感受了深刻的情感共鸣,并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标幽赋》研读心得
《标幽赋》研读心得
《标幽赋》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王湾的代表作,是经典诗体剧作之一。
这部作品描述的是微尘贵族浦崤的故事—他的心灵之旅:一个世俗的
少年,经历着激动人心的挣扎和辗转反侧,慢慢地接近宇宙的真理,
走出了灵魂的迷津。
这种流露出来主角在真理之路上的探索生涯,深
深打动了我。
作为一个古典诗体剧,《标幽赋》以诗歌表达激昂的情绪,富有美感
的文字和精巧的押韵节奏,具有浓厚的诗意风格。
象征着高洁的修为
和凝注的心旷神怡,弘扬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思想,这使作者的情
感特别深刻,留给人们无尽的沈思和发现。
总而言之,《标幽赋》是一部优秀的诗体剧,为我们正向正义,追求
真理的道路上赋予我们无限的力量,倒击一切虚假和黑暗,正大光明
地走下去。
标幽赋心得体会
标幽赋心得体会标幽赋,又称作“幽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达力。
标幽赋以幽郁、忧伤的情感为主要特点,其笔调委婉动人,语言清新含蓄。
在阅读和欣赏标幽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它带给我内心的触动和思考。
下面,我将在本文中分享我对标幽赋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在阅读标幽赋时,我首先被其独特的情感所吸引。
标幽赋运用细腻的笔墨描绘出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孤寂,令人感受到心灵的共鸣。
其中反映出的失意、离别、丧亲等情感,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悲苦。
例如《长恨歌》中的“早送白云千里别,垂杨带雨归来舟”一句,表达了作者因离别而导致的伤感,读者读来,仿佛也能感受到离别之痛。
这种幽怨的情感让我对标幽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标幽赋在表达情感时,采用了独特的艺术手法。
它常常采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充满了意境和想象力。
例如《古从军行》中的“箭阙寂寞铜雀烟,微霜凄澈金翠岩”一句,用“箭阙”、“铜雀烟”这样的生动形象来描绘景物,让人感觉置身其中。
同时,标幽赋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来突出主题和情感的浓烈。
例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白露未晞宇宙清,渐明初色复红明”一句,通过白与红的对比,表达出凄凉的秋夜与明朗的黎明之间的强烈对比。
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标幽赋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再次,标幽赋所承载的人生哲理也令人深思。
在忧伤之中,标幽赋常常寄寓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反思。
通过对人生的描摹,读者不仅能领悟到作者的痛苦和苦闷,更能在其中找到共鸣。
例如,苏轼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句诗不仅表达出作者对于美好初见的珍惜,更寓意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标幽赋能够帮助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标幽赋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标幽赋不仅仅是一种文体,更是古代文人士人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
通过阅读标幽赋,我们可以了解古代文化的底蕴与精神追求,如忧国忧民、爱情苦闷、对理想的追求等。
从《标幽赋》浅析窦汉卿针刺学术思想
No v e mb e r . 2 01 4
蕊
从《 标幽赋》 浅析窦汉卿针刺学术思想冰
( 湖 南 中医药大 学针灸 推拿 学院 。 湖南
薛智慧, 李洪亮, 陈 果, 向 娟, 李铁浪( 通讯作者) 长沙 4 1 0 2 0 8 )
[ 摘要】 窦汉卿重视前人的理论基础 , 提倡调神与理 气血并重 , 主 张在辨证论治的基 础上施针 , 并创立 了十四字补泻手法, 善用毫针 , 重视得气 , 提 倡按 时取 穴, 用穴精准 , 明确 了针刺宜忌, 对后世影响深远 。
XU E Z h i - h u i ,L I H o n g - l i a n g , C H E N G u o , X I A N G J u a n , L I T i e - l a n g(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0 f )
a c c o r d i n g t o s y n d r o me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f o u n d" f o u r t e e n w o r d s r e i n f o r c i n g nd a r e d u c i n g a c u p u n c t u r e me t h o d s ,p r e f e r r e d t o u s e i f l l —
标幽赋(学习针灸的经验与总结)
标幽赋(学习针灸的经验与总结)第一篇:标幽赋(学习针灸的经验与总结)标幽赋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偃伏,气血有六百余侯。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况乎阴阳气血,多少为最。
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者,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可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疑开滞之机。
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赢。
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岐。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拘挛闭塞,遣入邪而去矣;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机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阳跷阳维并督脉,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带冲,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列两支。
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
取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异定。
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
岂不闻脏腑病,而求六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
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
《标幽赋》第九讲
《标幽赋》第九讲今天继续讲一点《标幽赋》,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
定脚处,就是你要针刺的那个穴位,取穴以得气为要,下手处,这句与前面的定脚处相连贯,下手的地方,也就是定脚的地方。
也就是说你临床选穴治疗的时候。
认水木是根基,这水木指的是五行,对应我们针刺治疗,就是说的我们的皮、脉、肉、筋、骨这五个层次,针刺的时候,要明白你需要针刺到的层面,是皮肤浅刺,还是深刺到骨。
皮、肉、筋是针刺的根基,这就好像树木,土是树木的根基,没土,树木就没有依靠。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这句我目前没太多讲的,感觉就是为了条文的连贯性,同时也引申三焦、三才、三部的对应关系。
阳蹻、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蹻、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这一段条文,实际也就一个意思。
阳经主表,阴经主里,同时也要大家注意奇经八脉在人体的重要性。
二陵、二蹻、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二陵指的是阴陵泉、阳陵泉,二蹻指的是阴蹻脉、阳蹻脉,二交指的是阴交穴、阳交穴两间指的是二间、三间,两商指的是少商、商阳,两井指的是天井、肩井。
这段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指的经脉内连脏腑,外走四肢,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这段就是开始描述如何定位取穴,分寸指的是等身寸(也叫同身寸)。
同身寸的取法常用的有三种;1.中指同身寸, 这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2.拇指同身寸, 这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横指同身寸, 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适用于四肢的直寸和横寸取穴。
另外还有骨度分寸折量法, 将人体各个部位,按照比例分别规定为一定的折算长度,作为量取穴位的标准,这种假定的长度,叫“骨度”。
古代针灸歌赋学习探微
上海针灸杂志2011年10月第30卷第10期 ·711·文章编号:1005-0957(2011)10-0711-03 ·文献研究· 古代针灸歌赋学习探微朱现民,尹连海(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郑州 450008)【关键词】 针灸学;歌赋;文献研究【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志码】 ADOI:10.3969/j.issn.1005-0957.2011.10.711关于“歌”和“赋”,早在《汉书·艺文志》中已有诠释,“咏其言谓之歌”,“不歌而诵谓之赋”。
歌和赋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
“歌”的特点是句式整齐;有节奏韵律,平仄不严;以七字句为多,兼有其他句式;结构上以两句体、四句体为多,多运用比喻、比兴、对比、夸张、叙事等手法。
“赋”的特点是语句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针灸歌赋是历代针灸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包括对疾病观察、分析和诊疗处方等,这些综合性的宝贵经验,通过反复实践后总结而成,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运用方便,保留着很多有价值的学术内容,传诵至今,长盛不衰。
针灸歌赋作为研究针灸学术的重要文献,不仅为古代医家所推崇,几乎也成为现在每一位针灸学习者的必修课程,但由于针灸歌赋年代久远,词略义广,在学习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为了便于针灸医务工作者更好地学习和临床应用,在此对古代针灸歌赋作以初步论述。
1 古代针灸歌赋的内容与分类针灸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歌赋依其内容可分为基础类、综合类、腧穴类、刺灸类、针灸证治类、时间针法类等几个部分。
1.1 基础类歌赋基础类歌赋包括十二经脉歌、十二经脉循行歌、手足十二经脉所属歌、十二经脉流注顺序歌、十二经脉分布规律歌、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歌、十二经脉交接部位歌、十二经脉气血多少歌、奇经八脉歌、十四经穴起止歌、十四经腧穴分寸歌、十五络脉歌、五输穴歌、十二原穴歌、十五络穴歌、俞穴歌、募穴歌、郄穴歌、下合穴歌、八会穴歌、八脉交会穴歌、八脉八穴治症歌等。
纪晓平《标幽赋》浅谈
纪晓平《标幽赋》浅谈专家简介纪晓平,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针灸界泰斗、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首位硕士,毕业后随程莘农院士学习及工作达三十余年。
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1981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工作,从事针灸临床教学40余年,曾应邀赴日本、德国、俄罗斯、新加坡从事针灸临床工作。
治愈国内外大量常见病及疑难病人。
著作有《中国针灸学》、《中国针灸治疗学》等,发表医学论文60余篇。
擅长使用“局部多针刺法”,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颈椎病、头痛、腰腿痛、失眠,以及带状疱疹、面瘫、抑郁症、子宫肌瘤、鼻炎、青光眼、慢性结膜炎、疲劳综合症及各种疑难杂症。
《标幽赋》浅谈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院纪晓平《标幽赋》是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家窦杰(字汉卿,公元1196~1280年)的著作。
窦氏精于针并擅长外科,所著《针经指南书,内藏本赋。
全赋1600余字,发挥了《针经》的奥义,注入了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切身体会,对今日针灸理论研究和临床诊疗,颇具指导意义。
赋名“标幽”者,即把针灸中深奥、隐蔽而微妙的道理,用歌赋的形式加以表明,使后学易于记诵和体会。
兹就其内容浅谈如下:一、阐明针灸治病与道理“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候”,针灸治疗范围极为广泛。
内、外、妇、儿、五官科的多种急慢性病症,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对救治急性病症,有取效迅速,使用方便的特点。
故赋之开始便云“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本赋将针灸治病道理概括为三点。
(一)调整阴阳:“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说明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可调整虚实寒热,使人体阴阳趋于平衡。
(二)扶正祛邪:“观夫九针之法……。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
”针灸可增强人体正气,祛除邪气,从而治疗疾病。
(三)通调经气:“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
”针体有长有短,如江河流水长短不同一样。
水之不通,可决之流于湖海,若人体气血郁滞不畅,可用针刺疏通宣导。
二、重视理论联系临床(一)阴阳五行为基:窦氏认为阴阳五行是指导针灸临床的基本理论。
_标幽赋_针法灸法学术思想浅析
《标幽赋》针法灸法学术思想浅析王报春1,刘 超2,何伟晔3(11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001;21西安市儿童医院,陕西西安710003;31西安市霸桥区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038)关键词:《标幽赋》;针法;灸法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779(2003)02-0004-02 《标幽赋》是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家窦默所著。
本赋文字精炼、言简意赅、叙述准确,千馀字短文却将针灸经络、腧穴、针法灸法及针灸治疗理论悉阔于内,无所不及,而在针法灸法方面更具独到之处,对后世乃至当今针灸临床工作者,仍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现仅就本赋在针法灸法方面的学术思想浅析如下,欢迎同道批评指正。
1 注重针前的医患准备作者简介:王报春(1964-),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临床工作。
效应指标;其中临床应用较多的量表有H DS ,FAQ ,CCSE;动物实验中学习记忆测试常用M orris 水迷宫、Y 迷宫实验。
这方面的报道较多。
因此,制订规范化、标准化、简单易行的量表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是VD 患者学习记忆障碍的神经生化机制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多种神经递质和肽类物质的改变是造成VD 患者学习记忆损害的生化基础。
大量研究表明,脑反复缺血后脑内的Ach ,ChAT 含量下降,尤其是以海马、纹状体、丘脑和颞叶皮质等脑区更为明显,提示可能为中枢胆碱能神经受损,脑内学习记忆的神经生化基础海马环路损害;此外,自由基、AVP 、5-HT 、E 、NE 、β-EP 、DA 等皆参与了VD 发病的神经化学机制。
因而,目前针灸治疗VD 的机理研究均从神经生物化学出发。
赖新生等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三是脑血管病的影像学研究表明,CT 或MRI 对VD 的确诊以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目前,绝大多数针灸治疗VD 的临床研究均以影像学诊断为确诊的客观依据,部分研究还设有前后对照。
《标幽赋》第四讲
《标幽赋》第四讲今天接着之前的讲, 先看条文,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 穷,寻根究源的意思. “不穷经络阴阳”这句的意思是不寻根研究经络和阴阳的变化.,就会出现“多逢刺禁”的情况. 刺禁,在内经中有一个专篇叫“刺禁论”,这篇里面提到不少不能针刺的地方,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这句的意思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一个医生,必须要认真研究经络阴阳的变化,如果不明白经络阴阳的变化,那么在针刺治疗疾病的时候就会出现违反针刺禁忌的情况。
《皇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 《灵枢》主要就是讲针刺治疗疾病的,《灵枢》也叫《针经》,也就是说要学针灸,要深入了解针灸,这《灵枢》就必须要学习研究。
在《灵枢。
经脉》这篇当中说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说的是我们的十二经脉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可以用来调理人体的虚实,可以治疗疾病,作为一个医生,对经脉的认识不可不精通。
在宋朝窦材写了一本书,叫《扁鹊心书》,其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这句谚语应该不少人都听说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出处. 窦材,偏重于扶阳,喜欢灸关元,我的一些理路也是受窦材的影响。
这里给大家拓展一点传统中医流派知识, 据说传统中医流派分为两个大的流派, 一个是皇帝学派,一个是扁鹊流派, 《内经》《伤寒论》是皇帝流派, 《难经》是扁鹊流派,《难经》里面不少观点和《内经》是不同的,其由秦越人所著,后世都把秦越人当做扁鹊,其实秦越人只是扁鹊流派的一个传人。
皇帝流派喜欢著书立说,而扁鹊流派比较保守. 就和中国许多技术一样,一代只传一个人,其选择徒弟非常严格. 其核心内容都是口传心授. 窦材是扁鹊学派的传人,他说历史上只有三个扁鹊:“上古扁鹊者,扁鹊是也;中古扁鹊,秦越人是也;当世扁鹊,大宋窦材是也。
”当然,这里我们不做评价,但大家应该明白历代中医大家都非常注重经络。
那么经络是什么?中医讲的经络和西医讲的神经血管都是人体的调节系统, 神经血管我们解剖后看的见摸的着,而经络呢?络脉有部分可以看见,也就是浮络,这浮络指的是我们浅表的小血管。
从《针灸大全》剖析徐凤针灸学术思想内涵
取穴法。先论取周身寸法,次论人体各部取穴。卷四收录了窦文真公(窦汉卿)八法流注。主要为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各种病证的主治穴位。卷五为《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此卷内还记述了子午流注针法 以及首提烧山火、透天凉等治病八法。主要论述各式针刺手法以及时间开穴理论和方法。卷六为论述灸疗 点穴、艾炷大小、壮数多少、点艾火、避忌、治灸疮、忌食、保养等。强调了凡灸后切宜避风冷,节饮酒,戒房 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之事须要除之,可择幽静之居养之为善。全书还附有不少插图。 2《针灸大全》学术特点概述 2.1博而不繁,约而不漏
Wfiuen
in
early Ming
on
Danasty,his book”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
specialized
the academic study of acupuncture,was and taken
a
practice,he finished this great book.This paper is basic
content
research
on
the title,period of time,versions,style and the and
of“A
Complete Collection
a
of Acupuncture
徐凤著《针灸大全》,全书共六卷,以介绍历代针灸文献为重点,收集整理和撰写题录83(篇)条,内容 包括针灸歌赋、十二经脉、奇穴、要穴、针灸方法、证治、宜忌等。涉及孙思邈、杨上善、王惟一、窦汉卿、席弘
《标幽赋》第六讲
《标幽赋》第六讲今天继续讲一点《标幽赋》吧, 接着前面的讲,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观,查看, 九针,九种针具, 内经中分为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这九种针具, 为什么分九种呢?九种针,对应的情况不同,选择的针具也不同, 而九种针,也是对应天地的数,数起于一而终于九,九为最大数, 每一种针对应一个数, 其中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一对应天,在人体对应的是肺,肺为华盖,主皮毛,针刺就不要太深了,这种情况就取镵针,这种针头大末锐。
目的是泻在表的阳气。
二法地,地在人体对应的是脾,脾主肌肉。
这种情况就用员针,这种针如卵形,主要是针刺肌肉与肌肉之间,而不得刺伤肌肉,而泻肌肉之间的气.三法人,人之所以生者,血脉。
这种情况用针刺激血脉但不能损伤血脉,就用鍉针,这种针针身大针尖圆。
. 四法时,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这种情况最容易在经络中形成筋结,痹堵经脉。
在人体形成顽固性疾病。
这种情况就用锋针,类似于现在的三菱针。
五法音,这个音指的是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这种情况最容易长疮化脓,而为痈。
破痈取脓就用铍针,铍针的针尖锐如剑锋,用来刺痛排脓。
六法律,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出现暴痹的情况,这种情况就用圆利针,员利针,针尖如同长毛,圆而锐利,针身略粗,用以治疗暴痹。
七法星,星对应人的七窍,外邪客于经,而为痛痹,这种情况就用毫针,毫针,针尖就好像蚊子和虻虫的嘴巴一样。
用毫针缓缓的刺入皮肉,留针养神,来治疗痛痹。
八法风,风对应人的上臂、前臂、大腿、小腿。
八风,八方来风,这个风是不正之风,也叫邪风,也叫虚风;这虚邪之风伤人,最容易向体内深入与关节之间,脊柱之中,或者皮肤与肌肉之间,而形成痹症,这种痹症比较深沉,叫深痹。
因为其面积较大,病情时间也较久,故取针也就要长一些,这种情况就用针身比较长的长针来治疗。
中医针灸穴位学习会的心得
---------------------------------------------------------------最新资料推荐------------------------------------------------------中医针灸穴位学习会的心得以歌赋形式记载、传授,流传针灸的理论和实践,实为针灸之一发明,它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易读易记,不少用之临床效如桴鼓。
如《玉龙歌》中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痛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以这种先针承浆,后针风府的方法,用于落枕项强,风火牙痛,屡用屡效。
故今将《百症赋》、《标幽赋》、《席弘赋》、《玉龙赋》、《通玄指要赋》、《灵光赋》、《兰江赋》、《玉龙歌》、《胜玉歌》、《杂病穴法歌》、等十首中有关临床治疗用穴,按人身部位分类、汇集。
先列症状、穴位,后列出处,便于临床查阅。
1 、头部头风囟会、玉枕。
囟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
(百:指百症赋)偏头痛悬颅、颔厌。
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
(百)头痛强间、丰隆。
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
(百)项强恶风束骨、天柱。
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
1/ 4(百)项强伤寒温溜、期门。
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
(百)瘿气浮白。
瘿气须求浮白。
(百)疬疮五里、臂臑。
五里臂臑,生疬疮而能治。
(百)头风头痛申脉、金门。
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
(标:指标幽赋)偏正头痛列缺、太渊。
列缺头痛以偏正,重泻太渊无法应。
(席:指席弘赋)头风神庭。
神庭理乎头风。
(玉赋:指玉龙赋)项急风府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
(通:指通玄指要赋)头晕目眩风池。
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
(通)脑晕目赤攒竹。
脑晕目赤,泻攒竹以便宜。
(通)头项强承浆。
---------------------------------------------------------------最新资料推荐------------------------------------------------------ 头项强,承浆可保。
金针心传《标幽赋》新释——陆瘦燕
金针心传《标幽赋》新释——陆瘦燕“标幽赋”,宋元以来,针师奉为圭桌;以为不传之秘,尽在于斯,细心推讨,应用无穷。
然而,年代久远,此赋原文残缺不全。
兹得明本,不惜重值,录其全文,详为注释,以供参考。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杨继洲云:劫病之功,奠捷于针灸,故素问诸书,为之首载;“缓”“和”“扁”“华”,俱以此称神医。
盖一针中穴,病者应手而起,诚医家之所先也。
近世此科,几于绝传,良为可叹!经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夜石者,不可与言至巧;此之谓也。
又语云:一针二灸三服药。
则针灸为妙用可知。
业医者,奈之何不亟讲乎!瘦燕按:针灸一科,古称十三科之首。
以针不烦汤药,减轻病者负担;且穷乡僻壤,医药设备简单,而针灸尤属适合。
一针中穴,沉立起,非但减轻负担,且功效确实迅速,尤为他科所不及。
近则世界各国对于针灸研究不遗余力,认为神经系脊髓系诸病,现代医药犹未发明特效治法,而针灸可以治之,且功效确实;既经试验,均无闲言。
故此科处此中西汇通之时,可作桥梁,以为媒介;因对中西之学说均无格格不相人之处。
西医之病源病状,俱有凭证,绝无空谈;而针灸之治迹,更非虚妄。
故余不辞辛苦,埋头苦干,于中国针灸界或稍有贡献也。
察岁时于天道。
杨继洲云:夫人身十二经,三百六十节,以应一岁十二月,三百六十日。
岁时者,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此四时之正气。
苟或春应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暖,是故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必飨泄,夏伤于暑,秋必痿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侯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焉。
是故天温日阳,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江而卫气沉;月始生,则气血始清,卫气始行;月廊满,则气血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天寒无刺,天温无灸,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天时而调之。
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洋溢,络有留血,名曰重实;月廓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猬不别,沉以留士,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标幽赋》浅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此 , 不 乏 为针 灸学 中 的一块 奇 葩 。 其
1 概 述 经 络 理 论 。 发 治 病 机 理 阐
窦 氏 在 赋 首 即论 述 经脉 的起 止 、 向及 流 注情 走
况 , 原夫 起 自中焦 , 初 下漏 。大 阴 为始 , “ 水 至厥 阴 而
缓; 阴维 生 心 痛 、 痫 、 仆 失 音 ; 脉 主男 子 疝 气 、 癫 僵 任 女子 瘢 瘕 、 下 ; 脉 主 气 从 少 腹 上 冲 , 中胀 痛 等 带 冲 腹
疾 。不 难 看 出 , 些 理 论 在 目前 的临 床 上 仍 有 一 定 这
方 终 , 出云 门 , 期 门而 最后 。指 出经 脉 的生 理功 穴 抵 ”
20 02
《 幽赋》 标 浅析
施 茵 吴建 华
( 1上海 中医药 大 学 2 0 0 1级 博 士生 上海 2 0 3 ; 2江 西 中 医学 院附 属 医院 0 0 2
关 键 词 :标 幽 赋 》 评 介 《 ;
中 图分 类 号 : 4 R2 5 文献标识码 : A
南 昌 3 00 ) 3 0 6
肤痛、 痒 , 热 、 风、 肌 寒 恶 出汗 , 痫 、 足抽 搐 , 者 癫 手 甚 失音 不 语 ; 脉 主腰 背 强直 、 重 。 督 头 大人 癫 病 。 人 风 小 痫 ; 脉 主妇 人腰 腹胀 痛 、 带诸 疾 。同样 , 带 经 阴跷 、 阴 维、 任脉 、 冲脉 属 阴 为里 , 分布 于 胸腹 胁 肋 。 于手 足 通
阐述 , 这在 后 世王 国瑞 的《 鹊 神应 针灸 玉 龙 经》 徐 扁 、
凤 的《 灸 大 全》 杨 继 洲 的 《 灸 大 成 》 针 、 针 中均 见 收 载 诠 释 , 谓 历 代 医家 所 推 崇 。此 赋 之 所 以 赋 名 “ 可 标 幽” 其 意 是将 针灸 学 中较 为 精深 奥妙 的理 论通 过 歌 , 赋 的 形式 加 以 阐释 , 目的是 使后 人 能 易 学 会 用 。因
《标幽赋》特定穴内容探析
窦默(约公元1195-1280年),字汉卿,金元时代著名中医针灸学家,广平肥乡(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人,《标幽赋》为其所著,原载于《针经指南》中,为针灸歌赋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陆瘦燕金针实验录》及现在的高等院校《针灸学》教材中均见收载、诠释。
本文就《标幽赋》关于特定穴的内容作一探析,从五个方面论述如下。
一、八脉交会穴《标幽赋》中提到:“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
”此即奇经八脉交会于十二经脉中的八个腧穴,分布于四肢腕踝关节上下,可以调节十二经脉气血,在临床上非常重要,这八个穴位为公孙和内关、足临泣和外关、后溪和申脉、列缺和照海。
关于八脉交会穴,多数针灸文献中均见记载,但以窦氏尤为推崇,因为窦氏最早倡用,故也称为“窦氏八穴”。
在《针经指南》“流注八穴”序中,窦氏云验之于临床“一一捷精,疾莫不廖”。
概括而言,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四阳经穴主治全身肢体的表证,列缺照海、公孙内关四阴经穴主治咽喉胸腹等里证,所以《标幽赋》曰:“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痛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窦氏对八脉交会穴治疗脏腑经脉的疾病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总结。
《标幽赋》云:“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
”窦氏力主的流注八穴,经王国瑞、徐凤、杨继洲、高武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使其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加上配穴,主治范围又有增加。
后来结合九宫、八卦、干支演变为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现在,临床上许多针灸医生也常常喜用八脉交会穴,每获良效。
二、五输穴、原穴《标幽赋》云:“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
五输穴为十二经脉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穴位,共计60个穴位。
五腧穴与五行属性相配,阳经的井穴为金,荥输经合分别为水木火土;阴经的井穴为木,荥输经合分别为火土金水。
阴经的原穴以输穴代原穴,阳经的原穴另设一个,共计12个,但6个与输穴重合,故五输穴和原穴共计66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经标幽赋
《针经指南》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
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偃伏,气血有六百余候。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况乎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可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
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歧。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阳蹻阳维并督脉,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带冲,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別两支。
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膕之间,动脉相应。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使一经而可正。
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异定。
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径。
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
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
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
一日刺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
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
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
巨刺与缪刺各异,微针与妙刺相通。
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视沉浮而辨脏腑之寒温。
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背目沉掐,坐卧平而沉昏。
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论其五行五脏,察日时之旺衰。
伏如横弩,应若发机。
阴交阳别,而定血晕;阴跷阴维,而下胎衣。
痹厥偏枯,迎随俾经络接续;漏崩带下,温补使气血依归,静以久留,停针候之。
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端的处,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
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补。
体重节痛而俞居,心下痞满而井主。
心胀咽痛,
针太冲而必除;脾痛胃疼,泻分孙而立愈。
胸满腹痛刺内关,胁疼肋痛针飞虎。
筋挛骨痛而补魂门;体热劳嗽而泻魄户。
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眼痒眼痛,泻光明与地五。
泻阴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水蛊。
中风环跳而宜刺,虚损天枢而可取。
由是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南,月死朔而速冷,循捫弹怒,留吸母而坚长;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
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纳进搓,随济左而补暖。
慎之大患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寒热风阴,饥饱醉劳而切忌。
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
精其心而穷其法,无灸艾而坏其肝;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针而失其位。
避灸处而和四肢,四十有九;禁刺处而除六俞,二十有二。
抑又闻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阙而得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维会而复醒。
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悬钟、环跳,华佗刺跛足而立行。
秋夫针腰俞,而鬼免沉疴;王纂针交俞,而妖精立出。
刺肝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毫之末;取少阳与交别,俾聋夫听夏蚋之声。
嗟夫!去圣逾远,此道渐坠。
或不得意而散其学,或衍其能而犯禁忌。
愚庸志浅,难契于玄言;至道渊深,得之者有几?偶述斯言,不敢示诸明达者焉,庶几乎童蒙之心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