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合集下载

疾病诊断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与试题

疾病诊断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与试题

疾病诊断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与试题1(试述诊断疾病的步骤。

(1)搜集资料:包括详尽、完整、真实可靠的病史,全面系统而又重点深入的体格检查,以及含三大常规在内的各项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2)分析综合资料,形成印象:对上述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总结病人的主要问题,将可能性较大的问题罗列出来,形成假设、印象,也就是初步诊断。

(3)验证或修正诊断:初步诊断经过临床实践的验证?并进一步研究、分析病情,对初步诊断进行验证或修正,以明确诊断。

一时难于确诊的病例,进行性试验治疗治疗也是一项公认可行的准则,但需十分慎重。

2(选择各种化验和特殊检查时应考虑哪些问题?(1)哪种项目最合适,正常范围如何。

(2)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如何。

(3)各种疾病中检查结果的频率分布。

(4)确定诊断的概率是多少。

(5)检查对病人的利弊及安全性如何。

(6)成本效果(Cost effectiveness)分析。

3(试述临床思维的两大要素。

(1)临床实践:即床旁接触病人,观察病情变化,实施诊疗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科学思维:这是将疾病的一般规律运用于判断特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是对疾病资料整理、分析的过程,是对临床问题综合比较、分析推理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疾病的诊断。

4(临床思维方法可概括为哪几个步骤?(1)从解剖的观点,有何结构异常。

(2)从生理的观点,有何功能改变。

(3)从病理生理的观点,提出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的可能性。

(4)考虑几个可能的致病原因。

(5)考虑病情的轻重,勿放过严重情况。

(6)提出1,2个特殊的假说。

(7)检验该假说的真伪,权衡支持与不支持的症状体征。

(8)寻找特殊的症状体征组合,进行鉴别诊断。

(9)缩小诊断范围,考虑诊断的最大可能性。

(10)提出进一步检查及处理措施。

5(试述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掌握第一手资料,尊重事实,全面分析,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临床思维方法与诊断步骤

临床思维方法与诊断步骤

临床思维方法与诊断步骤临床思维方法是指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

它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对疾病过程的观察、分析和推理,来确定疾病的类型、病因、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案的过程。

临床思维方法通常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步骤。

下面将对临床思维方法和诊断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一、临床思维方法1.综合考虑:临床思维方法强调全面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

医生需要综合各种信息来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病程、病因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假设与验证:医生在临床思维过程中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提出一些假设,然后通过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来验证这些假设的正确性。

3.过程分析:临床思维方法强调对疾病过程的分析,即医生会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和转归等过程,以便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本质和特征。

4.归纳与演绎:临床思维方法强调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

医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将疾病的常见特征和规律总结出来,然后根据这些总结来进行演绎推理,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5.反馈与修正:临床思维方法是一个不断反馈和修正的过程。

医生在进行诊断和治疗时会不断地从实践中获取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来修正和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以便更好地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二、诊断步骤1.病史采集:医生通过与患者的交谈和询问来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起始时间、症状的出现、发展和变化等。

病史采集对于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病因非常重要。

2.体格检查: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体格特征,检查患者的身体各个系统的状况,以便发现异常体征和症状。

体格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步骤之一3.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例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

实验室检查可以提供一些客观的指标,对于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病情有一定帮助。

4.辅助检查:如果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确,医生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检查,例如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内窥镜检查、组织活检等。

临床诊断思维的六个步骤有哪些

临床诊断思维的六个步骤有哪些

临床诊断思维的六个步骤有哪些?临床思维的程序包括:收集信息、分析综合和提出假设。

1、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临床思维的第一个阶段,也是诊断过程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医生需要通过与患者交谈、观察患者症状、查看病历和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患者的主诉、病史、家族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通过收集信息,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

2、分析综合:分析综合是临床思维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医生需要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联,寻找可能的病因和诊断。

3、提出假设:在这个阶段,医生需要根据之前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出最后的假设。

假设的内容可以包括诊断、治疗方案、药物选择、手术决策等。

临床思维的基本定义和作用:1、基本定义:(1)临床思维是指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充分地沟通和交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2)结合其他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结合患者的家庭和人文背景,根据患者的症状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活动。

2、作用:临床思维可以提高医生的专业技能。

临床思维是医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因为医生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诊断和解决疾病。

通过不断的练习,医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水平,不仅能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病情,而且可以更快地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临床诊断的步骤与思维方法

临床诊断的步骤与思维方法
源自划分症状等级综合分析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症状分 为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
综合分析所有症状,结合患者的基本信息, 做出初步诊断。
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避免误诊
在诊断过程中,要考虑到相似症状的疾病 ,避免误诊。
提高诊断准确性
通过鉴别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减少漏诊和误诊的风险。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鉴别诊断的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 案。
指导后续治疗
根据鉴别诊断的结果,可以指导后续的治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3
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 准备工作:医生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和必要性,取得患者的同意和理解。 • 观察患者: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表情、姿势等,以初步判断病情。 • 询问病史: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伴随症状等。 • 触诊:通过触摸患者,感受器官的异常变化,如淋巴结肿大、压痛等。 • 听诊:使用听诊器检查心肺功能,注意呼吸频率、心率等。 • 嗅诊:注意患者是否有异常气味,如呼吸气味、口腔气味等。 • 检查排泄物:检查患者的排泄物,了解病情变化。 • 实验室检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等。
4. 归纳思维:医生要对 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 析,归纳总结出疾病的 特征和规律,以便制定 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02
病史采集与症状分析
病史采集的技巧与方法
确定询问对象
在采集病史时,要明确询问对象, 包括患者、家属或目击者等。
制定询问计划
根据病情和可能涉及的疾病,制定 详细的询问计划,包括询问的目的 、内容、顺序等。
仔细查体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 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体征。
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最新 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最新 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两院院士吴阶平曾说:“思维是建立在物质的基 础上的,没能临床实践,就没有临床思维。”
提纲
一、诊断疾病的步骤 二、临床诊断思维的特点 三、常用的诊断思维方法 四、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五、判断诊断正误的标准 六、常见诊断失误原因 七、临床诊断的内容和书写要求
一、诊断疾病的步骤
(一)搜集临床资料 (二)分析、评价、整理资料 (三)提出初步诊断 (四)确立及修正诊断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5/15/2021 8:39:46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5**May-2115- M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Saturday, May 15,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5.1521.5.15** May 15, 2021
三、常用的诊断思维方法
(一)顺向思维法 (二)逆向思维法 (三)肯定之否定法 (四)否定之否定法 (五)差异法 (六)经验再现。
对照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条件
(一)顺向思维法
是对一般比较典型的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是以病人的典 型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为依据,直接作出诊断。(直接诊 断法)。
(二)逆向思维法
当代著名医学家张孝骞曾经说过:“临床医师在 诊治每一名患者时应当谨慎严肃,时刻警惕着自己的 判断或措施是否尽职、是否有疏漏或缺失,其心情就 像古人所说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著名血液病专家邓家栋教授指出:“能不能成为 好的临床医生、成为出色的专家,关键在于有没有科学 的临床思维方式。”
被后人尊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 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医学家就是哲学家”。
是根据病人的病史及体征的某些特点,可能为某范围内的 某些疾病,然后根据进一步检查或辅助检查,否定其中的大部 分,筛选某种或几种疾病。此种思维方法是对较疑难的病例常 用的方法。(排除法)

临床医生诊断思维的步骤与方法

临床医生诊断思维的步骤与方法

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职业态度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诊断的定义:“诊”是医生对健康状况或病态所作的调查和分析,而“断”则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结论或判断。

临床医生要坚持以下“三项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核心是必须对病人具有同情心★坚持服务至上的原则重点是认真负责★坚持认真思维的原则要点是积极主动、灵活敏锐地思考根据信息(症状、体征等)→寻找证据(适当应用临床医学工程检查)→探索未知(学习新知识)→明确诊断。

第二疾病诊断的步骤一、搜集资料1.病史采集:要求客观、全面系统、真实可靠,可反映疾病的动态进程及个性化。

例:患者男,30岁,右上腹痛就诊…怎样问诊?2.体格检查:要全面系统又要重点突出还要贯穿始终例:上病人如果住院,体检应注意哪些?3.辅助检查:要常规检查与特殊检查相结合,要客观评价(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安全性、成本)例:上病人如果住院,应做哪些检查?二、分析综合资料三、修正诊断经过全程不断询问、体检进一步辅助检查或试验治疗进行切实的鉴别诊断详细观察疾病的过程作出最后诊断第三临床思维方法一、临床思维方法概述定义:是指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过程中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由此认识疾病、判断鉴别和做出决策的一种逻辑方法。

临床思维要依靠的两大要素★临床实践:实践出真知★科学思维:是指将疾病的一般规律用于判断特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是对实践材料整理加工和分析综合的过程;是对具体的临床问题的综合比较、逻辑联系、判断推理的过程。

☆临床实践和科学思维的关系本科工作水平评估时卫生部专家问同学有关诊断思维问题二、临床思维方法例:患者男,30岁,右上腹持续隐痛伴发热、眼黄1个月,纳差。

血压120/70mmHg,巩膜黄染,胆囊区有压痛,Murphy征(一)。

Wbc12.0×109/L,N80%。

1.从解剖的观点,有何结构异常?(右上腹部-胆道?)2.从生理的观点,有何功能改变?(影响正常生活)3.从病生的观点,提出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的可能性。

临床诊断思维方法_PPT课件

临床诊断思维方法_PPT课件

医生认识水平局限性
进一步诊断的前提,治疗的方向
(四)验证或修正诊断
• 随着病情的发展演变,疗效的观察、对疾病的认识应不断地深 入,如病情与初步诊断不符应及时修正或补充诊断
• 病情发展、变化 • 新的检查结果 • 治疗效果 进一步检查 最后确诊(注意检查的针对性) 诊断性治疗
二、临床思维方法
• 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是认识疾病、判 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等临床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推理 方法。分析性推理、非分析性推理;具有互补性、交叉 性。
全面、有序、重点、规范、正确
•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合理选择、正确判断
意义、时机、敏感性特异性、安全性、效价比
一、诊断疾病的步骤
(一)搜集临床资料; (二)分析、评价、整理资料; (三)对疾病提出初步诊断; (四)确立及修正诊断
(二)分析、综合、评价资料
归纳整理确定主要临床问题: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腹痛待查: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黄疸待查:胆囊癌?胆总管结石?
三、诊断的内容与格式
• 疾病诊断名称的书写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的基本原则; • 初诊为多种疾病时,则应分清主次、顺序排列,主要的、
急性的、原发的、本科的疾病写在前面;
• 病案首页选择好第一诊断,危害大、花费多、耗时长、
死亡;
• 在发病机理上与主病有关的病称为并发症,列于主病之 后;与主病无关而同时存在的病称为伴发病,排列在最 后 ,不要遗漏不常见的疾病和其他疾病的诊断。
(四)循证医学在临床诊断思维中的应用
• 核心思想:将临床证据、医师经验与患者意愿三者相 结合来制定医疗决策,包括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 循证医学重视当前可得的最佳临床证据:将临床证据 按质量进行分级

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内容和格式 ●诊断书写要求
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
●病因诊断 ●病理解剖诊断 ●病理生理诊断 ●疾病的分型与分期 ●并发症诊断 ●伴发疾病诊断
诊断书写要求
●病名要规范,书写要标准 ●选择好第一诊断 ●不要遗漏不常见的疾病和其他疾病的诊断 ●病历中疾病诊断的顺序可按传统习惯先后排列
诊断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象与本质 ●主要与次要 ●局部与整体 ●典型与不典型▲年老体弱患者
▲疾病晚期患者 ▲治疗的干扰 ▲多种疾病的干扰 ▲婴幼儿 ▲器官移植者 ▲医生的认识水平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首先考虑常见病与多发病 ●应考虑当地流行和发生的传染病与地方病 ●尽可能以一种疾病去解释多种临床表现(一元论) ●首先应考虑器质性疾病的存在 ●首先应考虑可治性疾病的诊断 ●实事求是对待客观事物 ●以病人为整体,抓准重点、关键的临床现象
▲主要的,急性的,原发的,本科的疾病在前 ▲次要的,慢性的,继发的,他科的疾病在后
诊 断 举 例 (一)
1.风湿性心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心房纤维颤动 心功能III级
2.慢性扁桃体炎 3.肠回虫症
诊 断 举 例 (二)
1、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2、2型糖尿病 3、慢性肾炎 4、高血压病 5、肝硬化 6、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去对照疾病的诊断标 准和诊断条件
●经验再现
十条临床思维程序
●从解剖的观点,有何结构异常? ●从生理的观点,有何功能异常? ●从病理生理的观点,提出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的可能性 ●考虑几个可能的致病原因 ●考虑病情的轻重 ●提出1-2个特殊的假说 ●检验该假说的真伪,权衡支持与不支持的症状体征 ●寻找特殊的症状体征组合,进行鉴别诊断 ●缩小诊断范围,考虑诊断的最大可能性 ●提出进一步检查及处理措施

临床思维的过程和方法

临床思维的过程和方法

临床思维的过程和方法临床思维是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运用逻辑推理、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以下是临床思维的主要过程和方法:1.收集病史医生通过询问患者或其家属,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史、个人史等信息。

病史包括患者的发病时间、症状表现、治疗经过等。

收集病史是临床思维的第一步,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2.体格检查医生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检查患者的身体各部位是否有异常体征。

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初步判断疾病类型。

3.诊断分析根据收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医生进行分析和推理,确定疾病的诊断。

诊断分析是临床思维的核心环节,要求医生运用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疾病进行综合判断。

4.实验室检查根据初步诊断结果,医生开具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5.影像学检查对于一些难以通过常规检查确诊的疾病,医生可能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更直观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6.制定治疗方案根据诊断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包括治疗原则、治疗措施、治疗时间和效果预测等内容。

制定治疗方案是临床思维的关键环节,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7.实施治疗医生按照制定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

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实施治疗是临床思维的重要环节,要求医生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

8.疗效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和生理指标,判断治疗效果。

疗效评估是临床思维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9.调整治疗方案根据疗效评估结果,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或优化。

病例书写_精品文档

病例书写_精品文档
16
诊断书写要求
➢ 病名要规范,书写要标准 ➢ 选择好第一诊断 ➢ 病历中疾病诊断的顺序可按传统习惯先后排
列,一般是主要的、急性的、原发的、本科 的疾病写在前面。
17
诊断书写要求
有些疾病一时难以明确诊断,临床常用主要 症状或体征的原因待诊作为临时诊断。 发热原因待查 肺炎? 急性白血病? 血尿原因待查 尿路感染? 尿路结核?
14
临床思维方法
(五)临床思维误区
➢病史不准确 ➢检查误差 ➢主观臆断 ➢医学知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 ➢其他:病情表现不典型、诊断条件不具备、
复杂的社会原因等
15
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
内容:
病因诊断(明确提出致病原因) 病理解剖诊断(部位、性质、细微结构) 病理生理诊断(机体机能变化) 分型与分期 并发症的诊断 伴发疾病的诊断
26
主诉
➢定义:
患者就诊最主要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要求:
简明扼要,20字左右 一般不用诊断用语,不能用病名代症状 要用医学术语,不照搬患者的言词
➢内容:
1.感觉异常:如头痛、腹痛、发热、咳嗽 2.功能障碍:吞咽困难、瘫痪 3.身体某部形态异常:水肿、腹部膨隆 4.其他:消瘦、食欲不振
27
特殊情况:
➢外院所作检查,应注明医院名称及检查日 期。
37
病史摘要
➢病史要点。 ➢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的阳性结果
及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结果。 ➢字数不超过300字。
38
诊断
初步诊断 1、 2、
/实习医师签名
39
病案
主诉:咳嗽发热3天
现病史要点: 1、什么时候开始咳嗽,有无诱因。 2、咳嗽的性状,单声咳或连声咳、阵发性或

临床思维方法和诊断步骤

临床思维方法和诊断步骤
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初步诊断是否正确,需要在 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验证。疾病是复杂的,表现 是多样的,疾病诊断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 变化,需要在以后临床实践中修正和补充。必要 时需查阅资料、病例讨论和进一步的检查或诊断 性治疗,才能得到最后确诊。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32021/8/23Monday, August 2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32021/8/232021/8/238/23/2021 1:58:17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32021/8/232021/8/23Aug-2123-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32021/8/232021/8/23Monday, August 23, 2021
③病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件,是涉及医疗 纠纷和诉讼的重要法律依据; ④可作为健康保健档案和医疗保险依据;
⑤是医务人员医德考核、医疗服务质量、学术水 平和医院工作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病历的种类:
1、门诊病历(包括急诊病历)
2、住院病历 完整病历、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会诊记录、
转科记录、出院记录、死亡记录、手术记录、麻醉 记录等。因相同疾病住院可写再入院病历。
3、局部与整体:局部可影响整体,整体也可以 表现在局部。
4、共性与个性:不同疾病可以有相同征象,即 共性。这些疾病又有各自特点为个性。典型与不典型: 典型是相对,不典型是绝对的。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 思维方法
2020年7月22日星期三
诊断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实践活动, 就是把调查的材料经过分析综合、推 理判断,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诊断的过程是认识疾病客观规律的 过程.临床诊断是进一步治疗疾病的基 础和前提,是医疗工作的必由之路。
• 临床诊断治疗是一种“被动”的工作 • 疾病发生在先,诊断治疗在后
结合医生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 进一步分析综合,将可能性较大的几 个疾病列出来,进行鉴别,提出初步 诊断。作为进一步诊断的前提或试验 性治疗的方向,为确立和修正诊断奠 定基础。
根据:病史询问 体格检查 化验、器械检查结果 治疗经过
结合:已学的理论知识 已往的临床经验
归纳临床特 点
初步诊断
三、确立及修正诊断
根据初步诊断安排必要的治疗,客 观细致的观察病情,选择必要的检查项 目,以确定、补充、修正或排除诊断。
进一步检查 诊断性治疗
• 最后确诊 •(注意检查的针对性)
临床思维方法
一、概述
• 概念:指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
合、判断推理等过程中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由 此认识疾病、判断鉴别,做出决策的一种逻辑 方法。
内因:免疫,遗传,代谢等 外因:外伤,感染,中毒,理化,环境因素等
如:风湿性心脏病,结核性脑膜炎,先天性丙种 球蛋白缺乏症,血友病等。 病因诊断说明疾病的本质,对疾病的发展, 转归,预防和治疗有指导意义,因而是最重 要的临床诊断。
2. 病理解剖诊断:对病变部位、性质、细微结 构变化的判断。如肝硬化。
即常见误诊、漏诊的原因
1. 病史资料不完整,不确切,未能反映疾病进 程和动态,及个体特征。
2. 观察不细致或检验结果误差。 3. 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妨碍了客观而全面地
搜集和分析 资料。 4. 医学知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
对漏诊原因分析应以医生自身因素为着眼点 “没有百诊百中的神医” • 医生职业才富有挑战性的探索 • 医生职责才崇高而神圣
•一、 收集资料(data collection)
•手段:问诊 • 体格检查 • 特殊化验与检查 •要求:真实性 • 系统性 • 完整性
第一章 诊断疾病的步骤
1、病史:全面系统,真实可靠;
能反映疾病的进程和动态; 具体病历应抓其特征; 能解决约半数以上诊断问题;
2、 体格检查
全面系统重点深入; 边查边问,边想边查, 验证核实,融会贯通; 可解决大部分临床诊断;
的可能性。 4. 考虑几个可能的诊断。 5. 考虑病情的轻重,勿放过严重情况。
6. 提出1~2个特殊的假说。 7. 检验该假说的真伪,权衡支持与不支持的症状
体征。 8. 寻找特殊的症状体征组合,进行鉴别诊断。 9. 缩小诊断范围,考虑诊断的最大可能性。 10. 提出进一步检查及处理措施。
四、临床思维的误区
3.修正诊断: 在治疗过程中疾病未见好转时应考虑原先的诊断是 否准确,应随时对原来的诊断及时修正。
临床诊断的种类、 内容和格式
一、根据疾病的难易程度和直观与否有:
1.直接诊断 如急性胃肠炎 2.排除诊断 3.鉴别诊断
二、综合的临床诊断有:
1. 病因诊断:根据临床的典型表现,明确提出 致病原因和本质。
误诊的出现是医生病态心理作祟 (医疗条件提高,误诊率不降)
• 干扰型心理障碍 • 草率型心理障碍 • 印象型(偏执型)心理障碍 • 人际关系心理障碍
临床判断的三维性
• 临床判断主要包括临床诊断、治疗、愈后 三个内容。
• “生物(躯体)—心理(神经质)—社会(环境) ”医学模式,即临床判断的三维性。
3. 病理生理诊断:是疾病引起的机体功能变化 。如心功能不全。
4. 疾病的分型与分期:不少疾病有不同的型别 与程期,其治疗及预后不同,诊断中应明确 。
5. 并发症的诊断:指原发疾病的发展,导致机 体、脏器的进一步损害与主要疾病性质不同 ,但在发病机制上有密切关系。如慢性肺疾 病并发肺性脑病。
6. 伴发疾病的诊断:指同时存在的、与主要诊 断铁疾病为相关的疾病其对机体和主要疾病 可能发生影响。
3、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3、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部署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 检查的意义; ✓ 检查的时机; ✓ 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 检查的利弊及安全性如何? ✓ 成本效果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二、分析、评价、整理资料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综合、分析 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总结问题,比较与哪些疾 病的症状、体征、病情相近或相同。对 辅助检查结果须与病史资料和体检结果 结合分析、评价、整理,切不可单靠某 项检查结果诊断疾病。
• 两大要素:临床实践和科学思维。
二、临床诊断的几种思维
1、推理 1)演绎推理 2)归纳推理 3)类比推理
2、根据发现的线索和信息寻找更多的诊断依据 。 3、根据临床表现对照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条件。 4、经验再现。
三、临床思维程序
1. 从解剖的观点,有何结构异常? 2. 从生理的观点,有何功能改变? 3. 从病理生理的观点,提出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
临床诊断的特点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过程,而诊断是 在 一个较短暂的时点切入的。
因为病情资料不完整,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病情的个体差异性。
教科书上的描述代表大多数患者的共性,而 医生要解决的是眼前这个病人的问题。
病程发展难以预料。
•诊断的基本步骤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2.分析、评价、整理资料; 3.提出初步诊断; 4、确立及修正诊断;
• 搜集临床资料、综合病因、诊断治疗过程均 应符合三维性原则。
• 要求:优化临床医学工作者的知识结构(目 前存在“人文社会科学缺乏症”,心理学知识 贫乏);加强三维临床判断的理论实践研究 。
对于疾病的诊治过程三个基本定律:
1.诊断: 先考虑常见病后考虑少见病
2.鉴别诊断: 用考虑的诊断来演绎临床所见到的症状的全过程, 如果出现不能解释的现象,就应该考虑是否为其 他诊断
• 对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结果必须与病史 资料和体格检查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分 析、评价和整理。
• 切不可单靠某项检查结果诊断疾病。
•在分析评价结果时必须考虑: •① 假阴性和假阳性问题; •② 误差大小; •③ 有无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 •④ 结果与其他临床资料是否相符,如何 • 解释等。
提出初步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