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工程管理学院曹一然101279002

其实看到这本书的序言,就发现这是一本序言写的很好的一本书。在序言中几乎就涵盖这本书中最为核心的一些理念。看懂了序言就相当与看懂了大半本书的内容了。我罗列出其中的主要内容。首先,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只研究这些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么发展的,等等。而在其中,货币的出现就解决了价值跨时间的储存,跨空间的移置的问题。不仅仅是普通的经济交易涉及到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金融交易也是如此,比如股票,就是不同时间,和不同盈亏状况(空间)下的价值交换。

其次则是价值的问题,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看重物质价值,认为人劳动所生产出的现实的物质产品,才具有价值,如此来说,证券之类的金融产品本身就不具有价值。而实际上,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的存在的意义。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能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满足感。这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那些花了很多时间金钱而生产出的没有多大实际用处的东西,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就像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出的许多东西。所以,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

再者,作者更多的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各个时期金融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一级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首先,在任何时期,金融交易都是存在,只不过是通过人格化的隐性的方式进行或是通过市场的显性的方式进行,所以说,认为在古代是没有金融交易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在农业社会时期,甚至于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极度低下,单个个体在这个世上生存是又很大风险的,因为个人对于整个环境的影响能力还是极其低的,所以,就会产生人以族群的方式生存,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整个族群的生存能力。在族群内部,人们有困难的时候,比如今天没有打到猎物,没有食物吃的时候,就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是自然的。但别人的帮助不是无偿的,你应该在下次别人遇到同样情况的时候给予回馈,这就形成了一个金融交易。或者说,在农业社会时期,这交易范围缩小到家庭、家族这些血缘体系内。家族中不分你我,有的只是长辈和晚辈,养子就是为了防老,子女就是人格化了的保险品、信贷品和养老投资品;亲戚间的“礼尚往来”就是跨时间的价值交换,在这种金融交易安排下,交易寸头是以“人情”记下的,而不是以显性的金融合约。同时,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是血缘之外、或者说是与血缘网络并行的互助结盟组织,其结盟的基础不是血缘,而是对上帝、耶稣的共同信仰。教会和家族累死,一方面起到经济上的互助、互保,也就是跨时间跨空间的金融交易,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成员间的情感和非物质交流,给成员提供安身立命的信仰基础。

在这其中,交易的基础是信用。彼此信任是交易是否成功的关键之关键,信用和交易安全是核心基础。在不同时期信用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法制不健全的社会是以人格化的血缘关系为信用基础,而在法制健全的现代社会则是以显性的金融合约为形式。换言之,金融交易和一般商品交易有本质差别,商品交易往往是现货、现金的交易,所以交易双方素不相识也问题不大;但是金融交易一般不是现货加以,而是价值跨期支付,所以没有互信、没有保证金融契约执行的制度基础,就没有金融交易的发展。现代股票、债券、基金市场等,是伴随着现代法治制度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没有支持陌生人间交易的各种法律体系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各种外部化的金融证券市场;反之,金融交易在陌生人之间的深化进程,也带来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法治要求,促进了法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在这个意义上,人际间的金融交易的范围不同,对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对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要求会不同。这就

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农业社会都立足于血缘的文化和社会秩序,儒家文化也不例外。这在接下来的具体叙述中会谈到。这是从社会的角度理解金融,从金融的角度理解社会。

最后则是金融发展和国家建设间的关系。在这其中,西方崛起论从金融的角度解释是行不通的,而关于西方在十七十八世界的崛起历史,从金融的角度则有不一样的解读,这个等会也会谈到。简单来说,西方(欧洲)的崛起不是因为大量得金银掠夺,也叫原始资本的积累,而是因为战争对钱的需求而促使以国债借贷的融资模式不断发展创新,带动政治制度的变革,而形成以法治制度为支持的金融融资市场,促进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的强大。可以说,金融是使一个国家在政治制度上、权力制度上、经济制度上、文化环境上不断蜕变而强大的主要推动力。

以上则是序的主要内容,也是这本书的思想基础,也是我对本书思想的一些理解吧。

第一部分,资本化的逻辑

首先,为什么中国的钱变多了?

首先要解释下什么是钱。这里的钱不仅仅是指货币,而是指财富。国家的四大财富的核心资本源,指,第一,是土地等自然资源,第二,是企业财产和未来收入流,第三,是社会个个人和家庭的未来收入流,第四是政府的未来收入。“钱多了”是指这些东西(资本)变多了。中国二十几年来的市场化改革改善了中国的社会产业结构,使中国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带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的货币化程度上升。举例说,股票市场的发展使上市的企业从股票市场上吸取了大量的资本,使企业未来收入资本化,增加了市场上的货币的流动性。其中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发展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从1998年,土地开始以两种方式资本化,其一,各地政府每年将部分土地出售,供房地产开发或工业建设,这是土地的直接货币化。虽然这些土地的所有权没有改变,都是国家的,但其使用权作为可交易的契约具有单独的资本价值。其二是房地产的商品化使房产可以拿来作抵押借贷,通过住房按揭贷款,将房产所占用的土地、房子本身的资产以及业主自己的未来收入作金融资本化,包含众多个人的未来收入流的资本化。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1998年的房地产改革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为中国的土地、资源以及百姓未来的劳动收入的资本化打开了大门。

对比下美国,为什么美国“更有钱”。因为美国是世界上金融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国家。高度的金融化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金融资本供给,有了这么多流通的金融资本,科技创新、对外投资、个人创业所需要的资本也不成问题。美国更有钱是因为其把资产“钱化”和“资本化”的能力十分强大。而且,美国有着让任何资产、任何未来收入流都能提前变现的证券化、资本化体系,这是美国经济和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

第二,为什么中国人有钱了却不感到富有?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之前说过,过去中国的金融交易主要靠隐形的血缘体系进行,而现在靠亲情的隐形交易正逐渐被显性的金融市场所代替。随着文化价值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以来金融市场,而不只是仅仅依赖家族家庭达到保障未来生活的目的。这也促使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是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许多金融产品也没有完全发展到位,所以中国人会对未来感到不安。在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的时期,大中城市的人们主要靠保险等金融产品来保障未来生活;在小城市和农村,人们主要还是靠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家庭养子防老;而在金融市场还不发达的中小城市,人们两边都挨不着,从而产生不安。

第三,关于西方的兴起,是靠掠夺的银子吗?

这个很有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