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学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第一利润源:降低物耗(原材料)第二利润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第三利润源:物流
物流概念最早产生于美国,物流开始时间:商品交换开始就有物流
传统四大行业:交通运输业、储运业、通运业、配送业
第二章
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
物流系统的构成:1、物流硬件系统:基础设施、运输工具、物流中心
2、物流作业系统:运输→储存→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
通加工
3、物流管理系统:管理组织→规则制度→业务流程→评价指
标→经营活动→管理活动
4、物流信息系统:层次结构:战略规划、决策分析、管理控
制、业务处理
功能结构:运输管理→储运管理→订单处
理→库存控制→财务管理→统计分析
系统的三要素:输入、处理、输出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1)运输;(2)存储;(3)包装;(4)装卸搬运;(5)
流通加工;(6)配送(复合性功能要素);(7)信息服务。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中______运输__和___储存_____分别解决了供给者与需要者之间场所和时间的分离,分别是物流创造“______空间效用____”及“时间效用”的主要功能要素,因而在物流系统中处于主要功能要素的地位。
运输的功能:时空位移,临时储存。
物流系统目标:6S目标:1、服务性2、安全性3、快捷性4、有效利用面积和空间5、规模适当化6、库存控制
7R目标:优质的质量、合适的进量、适当的时间、恰当的场所、
良好的印象、适宜的价格、适宜的商品
物流系统分析要点:Why:为什么建立这个系统?(5W1H)
When:什么时候系统能达到目的,系统的内部何时作用?
Where:用在什么地方系统能达到目的?
Who:谁来干?
What:要干什么?
How:怎样做才能解决问题?
物流系统分析的特点:1、以系统整体效益为目标
2、以特定问题为对象,寻求解决的最佳策略
3、运用定量方法
4、凭借价值观点(偏好)进行判断和选优
运输是物流的核心业务之一,在物流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也是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
运输的功能:物品转移即实现物质实体的长距离运动;
物品存放从本质上看,运输车辆也是一种临时储存设施。
运输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在较大范围的活动,搬运是在同一地域内的活动。
运输和配送的区别则在于,配送专指分拣配货然后运输,是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是运输的“送”与“配”共同构成的活动。
运输方式的选择标准:(1)取货、运输、送货服务质量良好,即准确、及时、安
全、可靠;
(2)“门到门”运输服务费用合理;
(3)能够及时提供运输工具和运输状况等业务的查询业
务;
(4)运输过程中发生货物丢失、损坏等事故时,便于及
时处理有关索赔事项。
企业在实际运作中,通常采取综合评分法对运输方式进行选择。
集装箱运输的优点:表现在提高装卸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减少了装卸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加速了车船周转。
保证货物完整无损,避免货损货差。
节省包装费用,简化理货手续。
减少营运费用,降低了运输成本。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将单件杂货集中成组装入箱内,采用大型装卸机械,发挥多式联运的系统化的长处,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使船主与货主两方受益。
集装箱符号:箱主代号+顺序号+核对数:四个大写字母加7个数字
储存是物流中的又一极为重要的职能,与运输构成物流的两大支柱,同处于中心位置。
仓库的功能:(1)储存和保管的功能
(2)调节供需的功能
(3)调节物资运输的功能
(4)物资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商品储存的过程:
商品储存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储存场所的分配;
——储存场所的布置;
——堆垛设计;
——建立储存秩序。
储存合理化——用最经济的方法实现储存的功能。
储存合理化的原则:(1)对储存物品实行ABC管理;
(2)追求经济规模,适度集中储存;
(3)加快周转速度,提高单位产出;
(4)采取有效的“先进先出”的方式;
(5)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
(6)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
(7)按物品的特性进行储存。
(8)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法。
仓储方式的选择:
1、长期储存时,自有仓储的成本低于公共仓储。
2、周转量较低时,选择公共仓储比较有利;随着周转量的增加,在超过成本相
等点后,则自有仓库储存更为有利。
3、一般来说,随着仓库数量的增加,运输成本和失销成本迅速下降,从而使总
成本下降。
4、当仓库数量增加到一定规模后,库存成本的增加额超过了运输与失销成本的
下降额,则总成本开始上升
装卸搬运的构成:
(1)堆码拆取作业
堆码是将物品从预先放置的场所移送到运输工具或仓库等储存设施的指定场所,再按所规定的位置和形态码放的作业;
拆取是与堆码逆向的作业。
(2)分拣配货作业
分拣是在堆码作业前后或配送作业之前把货物按品种、出入先后、运送方向进行分类,将货物堆码到指定地点的作业。
配货是将货物从所定的位置,按照货物种类、作业次序、发货对象等分类取货、堆码在规定场所的作业。
(3)搬送移送作业
搬送移送作业是为进行装卸、分拣、配送等活动而进行的各种
移动货物的作业,包括水平、垂直、斜向搬送及其组合。
搬运活性
【搬运活性】物料和货物的存放状态对装卸搬运作
业的难易程度称之为搬运活性。
装卸搬运的合理化原则:(1)防止无效搬运
(2)提高装卸搬运的连续性
(3)提高搬运活性
(4)集装单元化
(5)机械化
(6)利用重力
(7)系统化
包装的功能:1)保护商品(2)方便流通(3)促进销售(4)方便消费
流通加工不属于生产环节
物流信息的特征:
(1)物流是大范围内的活动,信息源点多、分布广、信息量大;
(2)动态性强。
信息的价值衰减速度快,及时性要求高。
这意味着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要求速度快;
(3)种类繁多;
(4)物流系统自身的信息,要求全面、完整地收集;而对其他系统信息的收集,则需根据物流要求予以选择。
物流配送(简称配送)是企业在经济合理区域,依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
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且按时送达指定地
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模式是企业对配送所采取的基本战略和方法: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
式、互用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
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专业化配送2、推行加工配送3、推行共同配送
4、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5、推行及时配送
6、实行送取结合,为同一用户同时提供配送和储存的服务。
物流中心要素: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
第五章
安全库存safety stock(保险库存):用于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
供应物流的功能:
(1)采购
(2)供应:厂内供应两种基本形式:
用料单到供应部领料
供应部门配送
(3)库存管理
(4)仓储管理
生产物流(production logistics):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
闭环式物料需求计划:只考虑需求不考虑实际生产能力;执行过程中没有对现实变化作出反应。
生产物流的核心问题是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和信息流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与控制。
生产物流计划的核心内容:编制生产作业计划
准时制生产是拉引式生产。
准时制生产的中心思想是消除一切无效作业与浪费。
准时制生产的意义:准时制生产(JIT)的中心思想是消除一切无效作业与浪费,实现准时制生产对提高企业生产物流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降低库存,追求零库存。
(2)减少废品,追求零废品。
(3)重视节约,追求低成本。
销售物流的管理环节:1.产品包装 2.物品储存
3.开拓销售渠道:(1)生产者→消费者
(2)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3)生产者→零售商或批发商→消费者
4.及时发送物品
5.信息处理 6、装卸搬运
配送需求计划(DRP):一种既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又使得物流资源配置费用最省的计划方法,是物料需求计划(MRP)原理与方法在物品配送中的运用。
DRP在两类企业中可以得到应用:(1)流通企业 (2)部分大型生产企业,它们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和储运设施。
废弃物物流:将经济活动或人民生活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
废弃物的处理方法:1.掩埋 2.焚化 3.净化处理 4.堆放 5.特殊处理
第六章
第一方物流:卖方;指由物资提供者自己承担向物资需求者送货,以实现物资的空间位移的过程。
第二方物流:买方;指由物资的需求者自己解决所需物资的物流问题,以实现物
资的空间位移。
第三方物流: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类型:
(一)按提供服务的种类划分:1.以资产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2.以管理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3.综合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按所属的细分的物流市场分类:1.操作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2.行业倾向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3.多元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4.顾客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
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与其他企业之间是动态联盟关系
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原因:第三方物流的兴起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第三方物流的
产生是适应新型管理理念的要求
第三方物流的出现是改善物流与强化竞争力相结合意识的萌芽第三方物流的出现是物流领域的竞争激化导致综合物流业务发展的历史必然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
1、国外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2、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由传统的物流企业转型而来的物流服务企业
新兴的物流公司
企业内部物流公司
国外的物流公司
第四方物流定义为: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性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
第七章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各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它系统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无水平高低,只有类别的不同)物流标准化的作用: 1.实现物流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
2.进行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3.降流成本的重要手段;
4.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
物流标准化基本原则:确定标准化的基点
体系的配合性
传统、习惯及经济效果的统一性
与环境及社会的适应性
贯彻安全与保险的原则
物流模数即集装基础模数尺寸,集装模数尺寸影响和决定着与其有关的各个环的
标准化
集装基础模数可以按物流基础模数600mm X 400mm(包装模数尺寸);
标准托盘尺寸:1200mm X 1000mm ;1200mm X 1100mm
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八章
国际物流的特点:
国际性
物流环境差异大/物流系统范围广
复杂性
运输主要方式具有复杂性/通讯系统/法规/商业现状
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
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风险性
政治/经济/自然
国际物流的组成:运输子系统、储存子系统、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子系统、进出口商品装卸搬运子系统、进出口商品的流通加工子系统、商品包装子系统、商品检验检疫子系统、报关子系统、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
第十章
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或者: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倾斜的供应链(按平衡性分类):当市场变化加剧,供应链运作成本增加、库存增加、浪费增加时,企业运作效率下降,供应链的容量高于或低于供应链用户需求,供应链处于倾斜状态。
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叫“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即“牛鞭效应”。
解决“牛鞭效应”的三种途径:
利用信息技术将市场需求直接提供给供应链各级
减少供应链级数(如:零售商直接向制造商定货)
卖方管理库存VMI(供应商直接管理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