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芦荡花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三篇-最新范文【导语】《芦花荡》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现代作家孙犁的作品,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在河北白洋淀上,一个抗日老英雄,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队伍的故事.这个故事具有传奇色彩,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主人公老头子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洋淀奇特的水上风光让人心生向往,文章优美明丽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那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花荡中,一同去感受这片土地上令人荡气回肠的抗日豪情.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2.过程与方法: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文中智勇双全的“老头子”,投身革命的大菱、二菱,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教学重点: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教学难点: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传奇色彩.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美点追寻,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教学过程预设:共四个环节,以朗读、品读贯穿始终.第一环节:整体美读——复述故事第二环节:回扣文本——美读美析第三环节:深入探究——把握形象第四环节:融入自我——美说美写教学步骤如下:白洋淀图片——情景导入同学们,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素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白洋淀水域辽阔,几十条水道交错纵横,这是在这风光旖旎的白洋淀,正义的洪流铸就了许许多多英雄的形象,大家还认识他吗?(学生答:小兵张嘎)今天,让我们走进白洋淀,再来认识一位英雄人物.第一环节:整体美读——复述故事学生自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时间:一天夜里地点:芦苇塘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老头子发恨要讨还血债.学生活动一: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把握.)学生互相点评,注意复述中的问题.第二环节:回扣文本——美读美析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也非常得有感染力.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老头子)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独立思考,用“从句中,我感悟到这是一个的老头子”的句式说说你心中的老头子的形象.学生活动二:“从句中,我感悟到这是一个的老头子”的句式说说你心中的老头子的形象.第三环节:深入探究——把握形象学生活动三:学生找出文中对老头子的描写,品读把握人物形象.学生一: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学生二:“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学生三: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提示:1、想想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注意语调和语速,把握人物形象.第四环节:融入自我——美说美写教师引导:同学们,时光流逝,革命风暴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老头子的精神却鼓舞着当今的我们.你还知道哪些传奇英雄的故事?学生活动四:你还知道哪些传奇英雄的故事?学生活动五:请发挥想象,联想“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看到这句话,你联想到了什么?*结语——激励学生作者笔下的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新时代更需要老头子一样坚忍不拔、顽强不屈、英勇无畏的刚性精神.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以顽强的毅力做基石,拼搏的勇气为力量.在生活的苦难与磨练中,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做一个顶天立地,豪情四溢的新时代的勇士!作业:投影显示.请课外阅读孙犁小说《荷花淀》、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篇二教学目标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展开想像,体验人物心理.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的能力.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预习课文生字词,查阅作者孙犁的有关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教学内容《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教学设计导入(可让学生讲抗日战争时的故事,或教师讲“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的故事)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你知道吗?黄帝曾在河北一带活动,三国时的张飞和宋太祖赵匡胤都是河北涿州人.近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更有一些群众英雄,智斗敌人,从容不迫.今天我们学习孙犁的小说《芦花荡》,讲的就是一个老英雄智斗敌人的故事.■整体感知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投影字词(学生齐读).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边听边思考.复述故事情节,说说老头子是怎样的一个人.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预期目的:把握课文内容,抓住老头子的思想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想像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体会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产生的心理.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头子心理活动的一段话.重点品读并评析他的心理.在品读中展开想像,如果自己是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学生齐读或自由读,小组讨论交流.预期目的:体味老头子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多角度想像二菱的心理活动,提高体验性阅读的能力.探究特色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高妙之处.从课文中摘抄你喜欢的景物描写的句子,用心感受并评析.试仿照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写学校周围的景物.预期目的:学习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的写法.教师小结作者笔下的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者还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融情人景,寄寓作者深沉的情怀.篇三教学目标:1、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2、学习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3、体验孙犁小说的风格.教学重点: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及典型意义.2、学习富于特色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学习难点:对老英雄性格的核心的理解.课前准备: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1)芦(w i)( )(2)冀( )(3)y o( )子(4)寒(j n)( )(5)(l ng)( )角(6)清(shu ng)( )(7)仄( )歪(8)蹿( )(9)莲(p ng)( )(10)丝(r ng)( )(11)穿(su )( )2、掌握下列多音字(1)提:提( )防提( )纲(2)疟:疟( )子疟( )疾(3)喝:吆喝( ) 喝( )水3、词语积累:(1)诗情画意:富有诗和画的意境.(2)自如:活动或操作不受阻碍.(3)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4)胆寒:害怕.(5)阴森:阴沉,害怕.(6)提防:小心防备.(7)尖利:尖锐;锐利.(8)能耐:技能,本领.(9)悠闲:闲适自得.(10)央告:央求.(11)阴惨:阴沉暗淡.(12)水淋淋:形容物体上水往下滴的样子.(13)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14)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15)歇凉:乘凉.(16)吆喝:大声喊叫.(17)遮掩:遮蔽,遮盖.(18)现眼:方言,出丑丢脸的意思.(19)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3、作者简介孙犁,1913年4月6日出生,河北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他写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记纪事》,是作者最富盛名和最能够代表其风格的一部作品.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想:本文在教学上将重点抓住人物来进行分析,通过阅读引导,使学生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老头子的性格特点,从而进一步掌握人物塑造与分析的方法,在人物分析的同时,对环境描写,氛围营造等进行一定程度分析.教学时要牢牢的把握老头子这一主线.教学过程:导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为了保卫祖国,优秀的华夏儿女奋起抵抗,沉重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本文描述的就是在我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对敌斗争的生活,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全篇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的革命*,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的热爱.在教学之前,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与小说有关的知识:小说的三要素:(一)人物要素:(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等.小说不仅勾勒人物的轮廓,刻画其性格的一个或几个侧面,还要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 (二)情节要素:小说的情节一般比较完整,往往有开端、发展、*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能显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过程.情节的巧妙安排对于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有着重要意义. (三)环境要素:小说中要具体描写环境.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服务的.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表现较多,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讲授时可以用《最后一课》为参考).二、分析课文:(一)整体把握:1、人物要素:主要人物:老头子;次要人物:大菱、二菱.2、环境:抗日战争中我军抗日根据地的芦花荡.3、情节: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4、主旨: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二)把握文章的结构:主人公是一位担负着重要交通任务的老艄公,他活动的背景是芦花荡.根据文章内容安排,可以把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敌人发了愁”,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及人物介绍.(1~8段)这是在敌人炮楼监视下的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只有到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而白天都躲避炮火去了.由自然环境写到社会背景.敌人严密地监视着苇塘,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抗日队伍送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出来.然后介绍了主人公——负责“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的年近六十岁的老艄公.在简洁地描写他的衣着、外貌时,着重点出了他那“尖利明亮”的眼睛——这是他完成任务特别重要的条件之一;介绍他的任务和工作范围时,特别强调他“不带一支枪”就能“一切保险”地完成任务.这给故事的曲折发展和主人公性格的刻画埋下了伏笔.第二部分从“一天夜里”至结尾,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从“一天夜里”至“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这是故事的开端——护送.这一层讲述老艄公护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老艄公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两个孩子睡不着,小女孩趴在船边淘水玩,洗脸、洗头.这里埋下伏笔,舀动水的声音会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呢?第二层是从“远远有一片阴惨的*的光”到“有热闹哩”,这是故事的发展——受伤.果然,敌人的探照灯照到了两个女孩子的脸上,紧接着就是一阵扫射,大女孩子负了伤.老艄公知道后“顿时失去了力量”,表现了他的内疚心情,他觉得没有完成好任务,而无颜见他人了,万箭穿胸般痛苦.于是自己立下誓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以充满自信的复仇誓言来安慰女孩们,也安慰自己“受了轻视”的心.第三层是从“第二天”至文章结尾,这是故事的*和结局——复仇.这一层讲述老艄公元把鬼子引进芦花荡的木桩圈里,让一只只复仇的钩子穿透敌人的腿;他举起篙“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场不用枪的战斗,充分表现了老艄公巧妙的战术、高超的本领和机智勇敢、自尊自信、乐观豪迈的性格.板书:《芦花荡》——孙犁一:环境: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根据地的芦花荡人物:老头子(年近六十,神出鬼没)二:介绍故事开端:(9 ~ 19段) “护送”发展:(20~54段) “受伤”*与结局(55~63段):“复仇”(三)小结课文: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导入:小结上文,转入新课.一、分析课文第一部分:(一)分析地一段:1、第一段主要反映了什么?答:抗日战争时期敌人对我军根据地的严密封锁.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性.2、分析下列语句的含义:(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呆望”能不能改成“远望”,为什么?答:不可以,呆望表现了敌人拿游击队没有办法的怯懦心理.反衬了我军的神勇,同时也表达了对敌人藐视的态度.(2)“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作者抓住“水鸟飞动和唱歌”有什么深沉的含义?“才”字有什么表现力?答:这是自由的生灵,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才”字含蓄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这美好的景物只有在夜晚才有.(3)“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答.表现了苇子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烘托了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充满了意志和力量.(二)分析老头子形象:1、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之下,我们的军队是否被困死了?从文章里找出相关的语句.答:没有,“半夜以后,小船又飘了回来.”(“飘”字的运用有何巧妙之处,请你简单的加以分析.(飘这个字眼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小船的轻快,表现老头子在敌人严密的封锁小神出鬼没的特点.)2、文章到此自然的引出了主人公:老头子,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大家一起来加以分析: (1)肖像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一方面表现老人常年穿梭在芦花花荡里,辛苦劳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人为革命工作后心情愉快,精神矍铄.(2)为什么要交代老头子的年纪?答:一方面更能够表现老头子的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抗日根据地,从老到小个广大人民都被发动起来,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中.(60岁的年纪在今天应该是要安渡晚年,但他却像青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成为一名出色的交通员.)★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3)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渲染了老英雄的传奇色彩.)(4)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过于自信的性格特点.(5)“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文章中的那些情节表现了他这一性格特点?答:“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小女孩子洗脸,大女孩子还警惕一些,老头子却说“不怕,洗一洗吧”,洗脸有响声.老头子以为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照不见他们,事实上探照灯把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也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6)“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独自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答: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二、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一)分析第一部分:“护送”1、这一层讲述老艄公护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老艄公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两个孩子睡不着,小女孩趴在船边淘水玩,洗脸、洗头.这里埋下伏笔,舀动水的声音会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呢?(环境描写:小女孩趴在船边戏水,使情节有张有弛,时见波澜)2、大些的轻声吆喝她:“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大女孩为什么要吆喝制止小女孩洗脸?答:现在正要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应该提高警惕,避免惊动敌人.3、你是如何认识大菱和二菱这两个女兵的?答:年纪小,天真活泼,又相互关爱,而且还很勇敢.4、老头子对小孩子的态度:喜爱.★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二)分析第二层:“受伤”果然,敌人的探照灯照到了两个女孩子的脸上,紧接着就是一阵扫射,大女孩子负了伤.老艄公知道后“顿时失去了力量”,表现了他的内疚心情,他觉得没有完成好任务,而无颜见他人了,万箭穿胸般痛苦.于是自己立下誓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以充满自信的复仇誓言来安慰女孩们,也安慰自己“受了轻视”的心.1、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老头子过于自尊自信的性格?答:“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2、找出老头子的动作描写: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动作描写,真实的表现了老头子内疚的心情.)3、大女孩子负了伤,虽说她没有叫一声也没有哼一声,可是胳膊没有了力量,再也搂不住那个小的,她翻了下去.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表现出女孩的勇敢.)4、在大女孩受伤之后,作者是如何来刻画老头子的形象的?(1)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写月落之后苇塘的飒飒风响,衬托了老艄公沮丧的心情,语言描写表现老人极度沮丧的心情.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老人的自尊的性格.)(2)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过于自尊的特点.)*(3)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心理描写,形象的表现了老头子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4)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5)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过于自信的特点)(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对敌人充满了仇恨;也表现了老人自信、勇敢的特点.)对于老头子的刻画,无论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还是心理,都充分的体现了老头子自尊自信的这一核心性格特点.5、为什么要写“女孩的怀疑”?答:反衬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之奇.(三)小结课文:布置作业.思考:如果在护送的过程中,两个小女孩没有受伤,第二天老头子还会不会象文中那样智斗日本鬼子.(考查点这是一道开放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突破点抓住点出老英雄性格核心的那句话:“过于自信和自尊”来分析、探究.技巧点从四个方面分析.一是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损伤了;二是自信和自尊没有损伤;三是自信受到损伤而自尊没有损伤;四是自尊受到损伤而自信没有损伤.易错点容易在思考中走向极端从而超越人物的个性特点.答案也可能要显示自己的本领,这时还会像文中写的那样智斗日本鬼子,也可能因自信和自尊保存完好而暂时没有激起对日本鬼子的痛恨,不会像文中写的那样智斗日本鬼子.这里的答案允许多种多样,只要分析合情合理即可.)第三课时(一)导入:简单探讨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转入新课.从上节课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老头子是一个非常自尊自信的人,而现在,他护送的人却受了伤,我们今天继续来看看老头子是如何对敌人进行复仇的.(二)分析新课:复仇部分.1、几笔绘出“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空无人影,渲染出了战斗前平静中的紧张.2、老头子的船头为什么要放那一大捆的莲蓬?答:为了引诱鬼子上当.。
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课件 新人教版
景物描写赏析
例2 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 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 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 成人了。 ——把女孩子们逐渐成长描述得极富生活情味。庄稼 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飞北回,诗意盎然地暗喻着时 光的流逝。在生活的道路上,由于“眼望着天边的北 斗”,所以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北斗”是实在的景 物,因为是在敌人的封锁下,所以多半是夜里行军, “北斗”可指明方向;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暗喻,暗 喻党的光辉的指引。
社会环境
生 活
现代作家。原 名孙树勋。河北安 平人。发表了著名 的《荷花淀》、 《芦花荡》等短篇 小说。孙犁的作品 具有秀雅、隽永的 创作风格,被文艺 界视之为“荷花淀 派”的主要代表作。
孙犁
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中国现代小 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与 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 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孙犁代表作《荷花淀》
• 即“白洋淀纪事 之一”。
• 本文是“白洋淀 纪事之二”。
语言风格:
细腻优美,富有浓郁的诗情 画意,有“小说的诗”、 “诗的小说”美称。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 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 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七七” 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 略军。“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 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 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本文写于抗日战争 的最后阶段(1945年8月)。
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年近六十岁的老头
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
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
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芦花荡》课件1
人物形象 有
外貌描写
哪 些
语言描写
描
动作描写
写
心理描写
方
神态描写
式 ?
外貌描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眼睛却特别明亮。
作用:点出老人矍铄干练的 内在气质。
语言描写 序幕: 你什么也靠给我,------一切保险。
表现了老人自信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
可
护送:
否 改
“多么俊的一个女孩子呀!” 为
表明了老头子对鬼子的活动规 律了如指掌。
(2)老头子在船上开始是”有一 篙没一篙的撑着船,剥着莲蓬“, 后来”张皇失措“,这一系列动 作有什么用意?
引诱敌人进入圈套。
(3)从这一节里看,你认为老头 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言出果行,智勇双全的英雄形 象。
研析课后习题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芦花荡》导学案篇一一、整体把握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按说应该在后方安度晚年,他却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
“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你什么也*给我”,是他的豪言壮语,为民族抗战他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
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敌人的眼皮下出入,竟“像一个没事人”,心情悠闲,“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这不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
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
老头子那么喜爱两个孩子,这是他对同胞的感情。
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血债要用血来还,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来偿还。
在老头子的意识中,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对乡土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
他自信万无一失,这一次女孩子受了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
这样的要脸面,正包含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心,他对自己要求之严,近于苛刻,偶有过失,他就痛苦得万箭穿心,愧疚得无地自容。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
老头子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是用了计谋的。
他早在枯木桩子上系上了一只只锋利的钩子,船头上放了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进入枯木桩子的水区,让钩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动弹不得,束手挨打,张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个个成了被绑的困兽。
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精选10篇)
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精选10篇)篇一:《芦花荡》教学设计篇一亲爱的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芦花荡》,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来逐步梳理和阐释我对本文的理解。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文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
有的记叙正义战争的胜利,有的谴责非正义战争的残酷,而在血与火的战争中,真善美与假恶丑,人类的意志力、智能、体能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通过本文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同学们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的情感,使语文真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在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中,增强知识点的删选能力,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练,思想认识得到提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迅速抓住记叙要素,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及朗读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揣摩景物描写,品味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同学们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分析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1.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在理清记叙要素基础上把握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复述,引导学生探究人物刻画的方法,揣摩景物描写。
二、说教法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宗旨,同时也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提倡的教学方法。
初中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8篇
初中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8篇初中八年级语文《芦花荡》优选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
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文中智勇双全的“老头子”,投身革命的大菱、二菱,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教学重点: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传奇色彩。
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美点追寻,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
教学过程预设:共四个环节,以朗读、品读贯穿始终。
第一环节:整体美读——复述故事第二环节:回扣文本——美读美析第三环节:深入探究——把握形象第四环节:融入自我——美说美写教学步骤如下:白洋淀图片——情景导入同学们,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素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白洋淀水域辽阔,几十条水道交错纵横,这是在这风光旖旎的白洋淀,正义的洪流铸就了许许多多英雄的形象,大家还认识他吗?(学生答:小兵张嘎)今天,让我们走进白洋淀,再来认识一位英雄人物。
第一环节:整体美读——复述故事学生自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
时间:一天夜里地点:芦苇塘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老头子发恨要讨还血债。
学生活动一: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把握。
初二人教版上册语文《芦花荡》课文归纳
初二人教版上册语文《芦花荡》课文归纳初二人教版上册语文《芦花荡》课文归纳《芦花荡》这篇课文在文学界的影响很大,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初二人教版上册语文《芦花荡》课文归纳,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把全文分成四部分(1-8);(9-19);(20-54);(55-63)分四个大组,大组再分小组讨论并找出与老人相关的描述句子来。
①先看(1-9)段:第一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深夜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第二组:将近六十岁、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第三组:奔、飘、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一切保险第四组:一个没事人、不带一枝枪、第五组:紧紧封锁、、歌声还是那么响、呆望、敌人发了愁指导:一腔热血:(满腔热情)是说某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用全部的精力去做某事。
英雄气概:是指某人在某个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气魄。
②再看(10-19)(20-54)部分:第一组:安心睡一觉、不怕、多么俊的一个孩子第二组:不怕、它照不见我们、飞快、跳进水里第三组:不怕、他打不着我们第四组:谁、蹿、仄歪、昏花、射穿老头子的心第五组:我没脸见人、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指导:思想感情:是一个人对其他人或者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心情性格特点: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态度特征,如诚实或虚伪;意志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情绪特征,如热情或冷漠;理智特征,如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
本文从意志特征去思考。
③最后来看(55-63)段:第一组: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 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第二组: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张皇失措、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第三组:鬼子们痛得鬼叫、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第四组:向着苇塘望了一眼、鲜嫩的芦花、迎风飘撒指导:传奇行为:是指一个人通过离奇或者违反常规的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知识点总结《芦花荡》这篇课文有着很多知识点,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知识点总结, 欢迎大家阅读,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走进作者
孙犁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 中学毕业后曾任小
学教员。
1938年投身冀中人民的抗日斗争, 1942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 历任冀中抗战学院、华北联合大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教员和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晋察冀边区文联编辑。
二、写作背景
《芦花荡》被称为“白洋淀纪事之二”创作于1944年。
由于作者在冀中平原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 所以他对这里
的生活, 尤其是这里的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斗争生活非常
熟悉。
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 孙犁到处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 为这里的人民的英雄行为所感动, 因而写下了像《芦花荡》这样美丽而感人的作品。
三、重点字词
穿梭(suō): 像织布的梭子来往频繁.
转弯抹(mò)角: 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
比喻说话绕弯, 不直截了当。
打牙跌嘴:方言, 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
四、整体把握课文
把全文分成四部分(1-8);(9-19);(20-54);(55-63)分四个大组, 大组再分小组讨论并找出与老人相关的描述句子来。
五、重点句子解读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 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 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 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 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
八年级语文芦荡花4-P
八年级语文上册 1.2 芦花荡知识要点 (新版)新人教版
芦花荡·知识点精析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疟疾(nu è) 寒噤(j ìn ) 黄梢(sh āo ) 趴在(p ā) 蹿(cu ān ) 仄歪(z è) 飒飒(s à) 泅着(qi ú)二、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提ī提防í提纲 疟à疟子üè疟疾 喝è吆喝ē喝水d t y o n h h ⎧⎨⎩⎧⎨⎩⎧⎨⎩三、形似字正音组词趴ā(趴下)扒á(扒手) 浸ì(浸透)侵ī(侵略) 苇ě(苇塘)纬ě(纬度)讳ì(忌讳)梢ā(麦梢)稍ā(稍微)哨à(哨兵)销ā(销声匿迹)艄ā(艄公)篙ā(竹篙)蒿ā(蒿草)稿ǎ(稿件)搞ǎ(搞好)菱í(菱角)棱é(棱角)绫í(绫罗绸缎)p p j n q n w i w i hu sh o sh o g o ⎧⎨⎩⎧⎨⎩⎧⎨⎪⎩⎪⎧⎨⎪⎪⎪⎩⎪⎪⎪⎧⎨⎪⎪⎩⎪⎪⎧⎨⎪⎩⎪sh o xh o sh o h o g o g o lng l ng l ng 淀à(淀粉)绽à(绽开)锭ì(一锭黄金)di n zh n d ng ⎧⎨⎪⎩⎪四、词语积累诗情画意:富有诗和画的意境。
自如:活动或操作不受阻碍。
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胆寒:害怕。
阴森:阴沉,害怕。
提防:小心防备。
尖利:尖锐;锐利。
能耐:技能,本领。
悠闲:闲适自得。
央告:央求。
阴惨:阴沉暗淡。
水淋淋:形容物体上水往下滴的样子。
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歇凉:乘凉。
吆喝:大声喊叫。
遮掩:遮蔽,遮盖。
现眼:方言,出丑丢脸的意思。
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
五、作者简介孙犁,1913年4月6日出生,河北人。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件-芦花荡
孫
犁
•整體感知
1. 本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試 用幾句話進行概括。
2. 本文的主人公是誰?作者是 用什麼方法刻畫人物的?
蘆花蕩
孫犁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蘆花蕩裏, 在充滿詩情畫意的歲月裏。 一個乾 瘦的老頭兒,整天自如地穿梭著, 他讓抗日將士感到快樂,讓日本鬼 子感到膽寒。他自信,他自尊;他 有柔情,有熱血,有仇恨,他就是 一只勇敢的魚鷹!
發展情節、渲染氣氛。)
小說的三要素
人
情
環
物
節
境
文體知識:
小 說 三
人物
外貌、語言 動作、心理
開端
情節
發展 高潮
要
結局
揭 示 現
素 環境 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實 生
活
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
序幕
故事
(1------8)
(9------63)
開端:護送 發展:受傷 高潮:愧疚 結局:復仇
(9------24) (25-----34) (35-----54) (55------63)
你
品味小說語言
覺
得
小
景物描寫
說 哪
些
地
方
寫
得
你能找出來嗎? 最 精
彩
?
景物一: “夜晚……目標好象就是天上”
質疑 將“呆望著”改為“望著”好不
好?為什麼?
不好; “呆望著”非常生動 地寫出了鬼子兵十分注意地看卻 無法看清的那種無可奈何的神情; 也為下文埋下伏筆。
“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 鑽,目標好象就是天上。”這句 話蘊涵著什麼深刻含義?
外貌特徵:乾瘦卻特別有精神, 眼光尖利明亮。
夜裏護送;孩子受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课件(共10张PPT)
故宫博物院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顺序是(
)
),说明
蟠 龙 pán 妃 嫔 pín 鳌 头 áo 藻 井 zǎo
鎏 金 liú 湛 蓝 zhàn
额 枋 fānɡ 殿 檐 yán
琉 璃 liú
金銮殿 luán
击 磬 qìnɡ
1.体育场网格状的构架,使它从外观看上 去像树枝织成的温馨鸟巢,它像一个孕育 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 的希望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72021/11/72021/11/711/7/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 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72021/11/7November 7,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72021/11/72021/11/72021/11/7
学习目标
1.抓住外貌、神态、妙运用。
易写错的字:寒噤( jìn ) 蹿 (cuān)
仄歪(zè ) 泅 (qiú)
易读错的字:提防( dī ) 竹篙(ɡāo)
疟
疟 疟
子(yào ) 疾(nüè )
剥
剥 削(bō ) 剥莲蓬(bāo )
(1)孙犁,现当代作家。著有《白洋淀纪 事》。《芦花荡》与《荷花淀》为“姊妹 篇”。
2.外形结构 、人文意义
3. ①列数字,第二段用一连串精确的数字 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建筑顶面呈鞍形的具体 情形。
②打比方,把鸟巢的屋顶比喻成容器的盖 子,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屋顶可开启的特点。
初二人教版上册语文芦花荡课文归纳-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初二人教版上册语文芦花荡课文归纳|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芦花荡》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为大家准备了芦花荡课文归纳,希望对大家更好的理解本文有帮助。
ﻭ把全文分成四部分(1-8);(9-19);(20-54);(55-63)分四个大组,大组再分小组讨论并找出与老人相关的描述句子来。
ﻭ①先看(1-9)段:第一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深夜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第二组:将近六十岁、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ﻭ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ﻪ第三组: 奔、飘、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一切保险ﻭ第四组:一个没事人、不带一枝枪、ﻪﻭ第五组:紧紧封锁、、歌声还是那么响、呆望、敌人发了愁指导:ﻪ一腔热血:(满腔热情)是说某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用全部的精力去做某事。
ﻪ英雄气概:是指某人在某个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气魄。
ﻭ②再看(10-19)(20-54)部分:ﻪﻭ第一组:安心睡一觉、不怕、多么俊的一个孩子ﻪ第二组:不怕、它照不见我们、飞快、跳进水里ﻪ第三组: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ﻪ第四组: 谁、蹿、仄歪、昏花、射穿老头子的心ﻭ第五组: 我没脸见人、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ﻭ指导:ﻪ思想感情: 是一个人对其他人或者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心情性格特点: 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态度特征,如诚实或虚伪;意志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情绪特征,如热情或冷漠;理智特征,如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
本文从意志特征去思考。
ﻪ③最后来看(55-63)段:ﻪﻭ第一组: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第二组: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张皇失措、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ﻪ第三组:鬼子们痛得鬼叫、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ﻪﻭ第四组:向着苇塘望了一眼、鲜嫩的芦花、迎风飘撒ﻭ指导: ﻪ传奇行为:是指一个人通过离奇或者违反常规的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芦花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芦花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课的篇目是《芦花荡》,这篇课文位于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第一单元的课文均以战争为题材,今年恰好是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此时学习《芦花荡》一文,正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芦花荡》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作品,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在河北白洋淀上,一个抗日老英雄,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队伍的故事。
这个故事具有传奇色彩,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主人公老头子的形象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白洋淀奇特的水上风光让人心生向往,文章优美明丽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那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花荡中,一同去感受这片土地上令人荡气回肠的抗日豪情。
就文体而言,《芦花荡》是一篇小说,我们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来分析本文。
初二的学生对于这一概念并不会感到陌生。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过《最后一课》<《社戏》等小说篇目,此时重提这一概念,能唤起他们对于旧知的记忆,同时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来加深对小说这一文体的结构要素和行文特点的理解。
其中,情节可以在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复述来学习完成。
人物是本课分析的重头戏,可以通过情节发展的几个关键来剖析其个性特征。
对于环境的分析,可以抓住文中景物描写进行学习。
这样,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来组织整篇课文的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接受。
基于上面对于教材的分析和教学方法的构想,我确立了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1.准确把握小说三要素的概念,能够运用小说三要素分析本文。
2.区分人物描写的不同方法,能够综合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构建人物立体形象。
过程和方法目标:1.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他的妙处,并分析其作用2.赏析主要人物“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和传奇色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白洋淀的美丽风光中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捍卫国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从文中“老头子”等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派艰险<豪迈乐观的英雄性格,让学生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读要求
•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大意。 •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
么?
爱国热情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爱
智憎Βιβλιοθήκη 老头子勇分
双
明
全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过于自尊 自信
合乐平台
mqu68hno
儿出来!这要烧着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说着就要跳下土圪台。郭氏赶快拉住她,说:“没有事儿,摇‘火团儿’是三狗子的绝活 儿,他掌握着分寸呢!你没有看见妞儿看得多高兴吗?就别去扫娃娃们的兴了!”刘氏只好继续提心吊胆地看着,发现这三狗子果然很 会掌握分寸,每一次在妞儿面前变换花样儿都是有惊无险,也就慢慢放下心来。一会儿,裴氏发现青山从人群中挤出来了。再继续望去, 呵,这小子往对面的一棵垂柳树下快步走去了……很快,青海也出来了。左顾右盼一会儿以后,往南面儿人群外一溜儿小跑。顺着青海 跑去的方向望去,一个穿了花裳儿的人影儿正在那儿招手呢!一会儿,俩人并肩走到旁边的树阴里看不清楚了……裴氏无声地笑了。顺 着裴氏的眼神儿,郭氏也看到了这一切。看着裴氏宽心的笑容,郭氏满怀歉意地说:“弟妹啊,很快了!等秀儿做了俺的媳妇以后,你 也就可以当婆婆了!”裴氏高兴地点点头,说:“是啊,俺和他爹盼了好几年了哇!”刘氏也说:“俺家二壮也在等着了呢!等英子嫁 给大壮以后,俺们就给二壮定了那门亲了!”郭氏问:“没有听你说过哇!也是咱们镇上的?”刘氏说:“不,不是咱们镇上的,是俺 娘家隔壁的小花儿。小花儿和她姐姐一样,也是一个很好的女娃儿!她姐姐是去年腊月才出嫁的,没有出村儿,嫁了全村儿上最好的人 家呢!”站在更远处观看的耿老爹、耿憨和董家成老哥仨就着明亮的月光,清楚地看到耿正扶着秀儿的腰,慢慢地往村南的那棵大槐树 走去了……不一会儿,大壮也扶着耿英的腰,慢慢地向南走一段儿以后,拐到通往小河边的那条路上去了……10第百三二回 轻轻松松看 水稻|(高高兴兴收家什,轻轻松松看水稻;亲情融融逗乐子,欢欢喜喜盼拜月。)送左邻右舍两家人都回去以后,耿老爹要来帮着收拾 饭桌,郭氏推开他,说:“去去去,俺们娘儿三个呢!”耿老爹笑一笑,听话地乖乖退在一旁,对两个儿子说:“听青海说,你们把木 匠师傅们下午做的活计都安排好了?”耿正说:“是告了他们一下了!”耿老爹说:“那你们俩和爹一起去看看咱家的水稻哇,已经开 始灌浆了呢!”耿直一听就高兴了,说:“是哩,俺俩是有一段日子没去看了呢,光顾了学堂那边的事情了。”耿正也说:“都开始灌 浆了?那咱现在就走哇,俺也很想去看一看呢!”郭氏一边拾掇碗筷一边说:“你俩去看看哇,你爹在地边上扎了好多草人儿,热闹着 呢!”那边爷儿三个各自拿起一顶草帽出门去了。这边娘儿三个慢慢地收拾剩下的饭菜。看着剩下的饺子太多了,郭氏洗干净一个大海 碗,装满了让耿英给董家成家送去。耿英很快就送了返回来,郭氏将空了的大海碗里再装满了,说:“这一碗给你憨婶儿送去!”耿英 又返回来了,郭氏再
孙犁
现代小说家、散文 家。解放前及解放 初期的创作结集为 《白洋淀纪事》, 是最能代表他的创 作风格的一部小说 与散文合集,被视 为“荷花淀派”的 主要代表作。语言 简练质朴、清新明 净。
jìn
寒噤 央yān告g
蹿 cuān
飒飒 sà
生字生词
阴惨cǎn 疟yà子o
篙 gāo
张皇失措 cuò
仄zè歪 g裹u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