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山地城市旧城更新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山地城市旧城更新研究
摘要由于山地本身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旧城更新也有着区别于传统平原城市的规律与方法。

本文以重庆渝中区下半城为例,从“物质-价值”合一的角度探索基于下半城的旧城更新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文化景观;山地城市;旧城更新;下半城
前言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发展转型期,城市建设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逐步转变,旧城更新已经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點。

山地城市由于其地域特殊性,有着比平原城市更为稀缺的土地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在旧城更新过程中,存在着文脉延续、生态维护等一系列问题。

下半城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片区,有着山地城市旧城区的典型特征和问题。

因此,基于文化景观的下半城旧城更新,既是下半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对于山地城市旧城更新的研究思路与更新方法的探索。

1 文化景观下的山地旧城更新体系建构
1.1 构建意义
山地城市由于受到地形制约和技术制约,常常依山就势建设,并随之形成丰富多样的肌理、组团、建筑组合形式。

因此山地城市,尤其是旧城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着与山地地形更为紧密的联系。

文化景观强调对于城市物质载体的重视,引入文化景观的概念指导山地城市旧城更新,有利于从空间美学和山地形态理解城市,从而更好地指导山地城市空间更新。

1.2 构成要素
城市建成环境是由“可见”景观(物质系统)和“无形”景观(价值系统)复合而成的,景观要素是文化内涵得以被感知的前提,典型要素包括建构筑物、空间、环境、人群行为。

文化内涵是蕴藏在物质表征以下的包括人居文化、职能文化、历史文化、精神文化。

综合两大元素系统,即为“文化景观”,这种“景观-文化”的合成机制,需要一个相应的载体平台。

基于城市的特性,按照尺度可以分为城镇格局、簇群地段、街巷场所[1]。

2 实证研究:下半城旧城更新
2.1 下半城的概况和问题
自公元前314年秦代张仪于朝天门周边筑“江州城”以来,重庆下半城的历史已经有2300多年。

经历过开埠时期、移民时期等重大变迁,沉淀了包括巴渝
文化、开埠文化等特色地域性文化。

尽管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下半城在重庆的整个发展进程中,仍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出现了交通格局无序、山水格局破碎等一系列问题,曾经昌盛繁华的下半城亟待更新。

2.1 以文化景观审视下半城
文化景观强调以结合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审视城市,这与下半城的现状是一致的。

引入文化景观去审视下半城的城镇格局、簇群地段、街巷格局、地标节点四类物质载体。

从而完善城镇格局、聚合簇群地段、营造街巷场所、营建地标节点。

2.2 下半城文化景观识别与评价
(1)城镇格局。

①区位格局:重庆渝中区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两江环抱整个半岛,区位条件优越。

其中,下半城紧邻上半城的解放碑CBD,与江北嘴CBD、弹子石CBD共同组成重庆中央商务区,有优越的发展条件。

②山水格局:作为城市半岛,下半城山水格局特征突出,背山面水,体现了立体山城风貌。

③交通格局:受地形影响,交通格局特色十分鲜明,形成了空中连廊、长江索道等山地特色交通方式。

车行道路的线性和山地关系密切,并形成了地域性的道路网。

④文化格局:下半城区域内有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综上所述,下半城的区位格局有较好,但利用不佳;山水格局优势明显,但城市的地形契合度逐渐降低;交通格局特色明显,但交通联系不足,缺乏秩序;文化资源分布丰富,但利用率低;生活类型多样,但整体上品质较低[2]。

(2)簇群地段。

受独特的地形如“湾、凼、坡、堡、坎、坪、坝”影响,下半城内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城市簇群,建筑以自然地形为基底适应性叠加,形成各个山地簇群,并随之形成了不同的聚落形式和聚落规模。

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城市簇群融合了城市文化,展示了重庆各类时期的建造工艺。

具有较高的美学、历史、文化、物质、科研价值。

(3)街巷场所。

下半城在不断的城市发展中,形成了独居特色的空间形式和尺度比例,如绵延直下的十八梯街区、曲转而下的凯旋路特色曲线道路等。

部分场所规模虽然较小,但活力度较高。

另一些场所,由于缺乏管控与监督,逐渐成为滋生腐败犯罪的场所,活力度较低。

2.4 下半城更新
(1)格局完善。

针对下半城山水格局破碎、绿地系统匮乏的现状,提取绿地广场节点和重要的文化旅游节点,形成网状的景观体系。

在保留城市现状主要道路的基础上,增加支路密度。

推广天桥、垂直电梯等陆生特色交通方式,以及索道、水上巴士等水生特色交通方式。

梳理整合梳理整合现状文物点,围绕每个
片区,策划特色文化活动,激活特色街区。

同时,保留古玩市场、药草市场等特色文化产业。

植入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打造文创旅游等文化产业平台。

针对下半城社区涣散、居住品质的现状。

引入“产业+”、“服务+”等社区更新模式。

(2)簇群聚合。

根据下半城的地形和现状簇群结构,编制山地簇群导则进行详细控制。

除了对各个山地簇群本身进行更新控制,协同控制周边的簇群肌理,控制高度、风貌、天际线等景观视线要素,使得各类不同风格的簇群能够有机的聚合在一起,最终形成“组团发展,分异统一”的下半城格局。

(3)街巷营造。

根据下半城的街巷场所的现状,对街巷尺度和形式进行解构与重构,最终形成与下半城文化相契合的“山城文化九街”,涵盖“梯、坎、水、曲、廓、天、折、坡、院”九种类型。

除了对于重点街道本身的形态控制,结合周边关系,策划相对应的如传统特色商业、美食娱乐、旅游接待等功能,对功能、尺度、建筑风貌、高宽比具体要素等进行控制[3]。

2.5 小结
下半城作为重庆的文化母城,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但在城市发展中,逐步走向衰落。

在其更新实践中,引入“文化景观”的概念,重点关注“城镇格局、簇群地段、街巷场所”四大文化景观载体,进行识别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下半城旧城改造提出更新控制策略,用于指导下半城的旧城更新实践。

参考文献
[1] 肖竞,李和平,曹珂.西南地区城镇历史景观的特征识别与层积解译[J].南方建筑,2017,(03):18-25.
[2] 肖竞,曹珂.基于景观“叙事语法”与“层积机制”的历史城镇保护方法研究[J].中国园林,2016,32(06):20-26.
[3] 刘亚之.山地城市旧城更新的地域性城市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