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概论
2024年铁道车辆技术《铁道概论》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4年铁道车辆技术《铁道概论》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进站、出站信号机的定位为显示___。
A、绿灯B、黄灯C、红灯D、蓝灯参考答案:C2.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的黄灯点亮,表示运行前方有___个闭塞分区空闲。
A、一B、二C、三D、四参考答案:A3.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柴油机的功率要通过()装置才能变为机车的轮周功率。
A、液力传动B、电力传动C、发电机D、牵引电动机参考答案:A4.接头联结零件是用来联结()间接头的零件。
A、钢轨与轨枕B、钢轨与钢轨C、轨枕与道床D、轨枕与轨枕参考答案:B5.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定期修程为大修、中修、小修和___四级.A、临修B、厂修C、段修D、辅修参考答案:D6.通过信号机的绿灯和黄灯同时点亮,表示运行前方有___个闭塞分区空闲。
A、一B、二C、三D、四参考答案:B7.当铺设轨道的路基面高于自然地面,经填筑而形成的路基称为()。
A、路堤B、路堑C、半路堤D、半路堑参考答案:A8.调度电话包括()调度电话、货运调度电话、电力调度电话等。
A、列车B、站场C、地方D、国际参考答案:A9.线路标志不包括___。
A、公里标B、半公里标C、桥梁标D、速度标参考答案:D10.货车转向架由摇枕、侧架、弹簧减振装置、轴箱油润装置和()组成。
A、缓冲器B、轮对C、车底架D、闸瓦参考答案:B11.为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从一段近路进入另一列车或机车车辆占用的进路而发生冲的一种隔离设备,称之为___。
A、岔线B、安全线C、避难线D、警冲标参考答案:B12.我国提速客车的定期检修修程分为___修程。
A、一级B、二级C、三级D、五级参考答案:D13.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___,它是英国侵略者采用欺骗的手段修建的。
这条铁路后被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收回并拆除。
A、唐胥铁路B、吴淞铁路C、京张铁路D、成渝铁路参考答案:B14.铁路对按时到达的行李、包裹免费保管()天。
铁道概论-第一篇-第二章 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日本人侵占南满铁路老照片
日本依靠南满铁路发动9.18侵华战争,此后南满铁 路便成了日本控制中国东北,掠夺资源和向中国关 内进军的重要交通通道
第二章 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节
• 总之,旧中国铁路具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色彩。不 仅铁路的分布极其不均衡、极其不合理,而且技术设备落 后,主要表现为少、偏、低三大特点: • 少——铁路修建的历程太少。(从1876年至1949年70多年 来,总共只有2.1万公里(不包括台湾省),新中国成立前 夕能够维持通车的线路只有1.1万多公里。通信信号设备少 得可怜,能用的机车不过1700多台,车辆(箱)也只有3 万多辆。) • 偏——铁路分布不均衡。 • 低——铁路线路和技术装备的质量差、标准低。
世界上最早的内燃机
世界上最早的电动机
第二章 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初期的火车由于牵引力低,载货重量和速度都很低,不被人们看 好。一些封建保守甚至嘲讽其为平民玩具,于是就有了马车与火车 赛跑的闹剧!
第二章 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世界上最早的内燃机车 4马力
美国中央铁路300马力内燃机车
铁路 牵引动力性能的迅速提升,推动铁路在世界范围内 快速发展。铁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世界钢铁、建材以及机 械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初期迈入重工业 化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
正是由于铁路顺应了当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 在要求,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广 泛认同,从而取得了可喜的变化。首先是世界铁路网 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其次是世界 铁路客货运量实现较大回升。总之,世界铁路正处在 逐步复兴、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铁路对全球经 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而且显示 出强大的生命力。
铁道概论1绪论

23
第二节 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24
世界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 16世纪,随着英国采矿业的兴起,为了运输煤炭和矿石到港口, 最初用两根平行木材作轨道。17世纪逐步用角铁替代木材,角铁 的一边起导向作用,防止车轮脱轨,马车则在另一边上行驶。经 过多年的不断改进,角铁换成了钢轨,“铁路”变成了“钢路”, 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上把它叫做“铁路” 。
15
8.土地占用:铁路路基宽度仅为公路的1/3~1/2,“以桥代 路”更能有效节约土地。完成相同客货运量,公路占地面积 是铁路的8~10倍。
16
9.投资水平:线路投资方面:水运(自然航道)<航空<公路 (土地+路面+桥梁等)<管道运输<铁路(土地+铁轨);而 从运载工具投资来看:管道运输<铁路<公路<航空。 总之,各种运输方式各有所长,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 运输方式,以提高生产力,降低消耗,加快经济发展。
12
表1-1-1 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能耗对比
运输方式
公路
单位
能源消耗
汽油货车 柴油货车 汽油客车 1.56 67.19 柴油客车 1.21 42.33
升/百吨(人)公里 千焦/百吨(人)公里 铁路 柴油,千克/百吨公里 电力,千瓦时/百吨公里 千焦/百吨公里 内河水运
6.89 296.75
6.06 212.69
10
交通运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运输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重要的基础结构之一,是经济发 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 3.交通运输推动现代工业的发展; 4.交通运输保证了国民经济稳定且正常的发展; 5.交通运输在国防建设与防务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6.交通运输业也是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铁道概论(全)PPT课件

20世纪中叶
随着汽车、航空等运输方 式的兴起,铁路发展速度
减缓。
19世纪初
世界第一条铁路诞生,连 接英国斯托克顿和达灵顿。
19世纪末
铁路建设达到高峰,全球 铁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
21世纪初
高速铁路逐渐成为铁路发 展的新方向。
中国铁路发展史
1876年
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建 成通车。
20世纪中叶
等规定 货物的装卸和保管,以及装 载加固和运输包装等作业要
求 货物的到达交付和搬出,以 及货损处理和保价运输等业
务
行包业务
详细描述
总结词:提供行李和包裹运 输服务
02
01
03
行李和包裹的受理和承运规 定,包括重量、尺寸、包装
和禁限运品等要求
行李和包裹的装卸和保管, 以及装载加固和运输包装等
作业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进入快 速发展时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中国铁路建设起步,但发展缓慢。
20世纪末
中国铁路总里程突破5万公里, 成为世界铁路大国之一。
铁路对经济的影响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铁路建设可以带动沿线地区的经 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
促进产业升级
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相关 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附
目的
确保车列按规定的编组内容和要求, 在规定地点进行编组,提高车辆的 运用效率,均衡车辆的运用强度。
影响因素
货物运输需求、车辆类型、运输能 力、运输成本等。
列车运行图
定义
列车运行图是表示列车在 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 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
目的
确保列车按照规定的时间 和空间关系运行,实现列 车安全、准时、高效地运 行。
铁道概论(课件版)培训材料

铁路运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 ,能够大幅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推动旅游业发展
提高就业机会
铁路连接各大旅游景点,方便游客出行,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铁路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能够创 造大量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02
铁路基本设施
轨道
轨道类型
轨道维护
介绍不同类型轨道的特点和应用,包 括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
度指挥。
该系统通过现代化的通信、 信号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 对列车运行信息的实时采集、 传输和处理,为列车调度员 提供了强大的调度指挥工具。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能够提高 列车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减少运输事故的发生,保障
铁路运输的顺利进行。
该系统的建设需要遵循国家 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运输 市场规律,以满足旅客和货 主的需求,提高运输效率,
铁路安全保障体系
铁路安全法规
安全监管机构
安全技术保障
制定和实施铁路安全法 规,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和秩序。
设立铁路安全监管机构, 负责监督铁路企业的安
全管理和执行情况。
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安全 技术设备,提高铁路运 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安全培训与教育
开展铁路安全培训和教 育,提高铁路从业人员
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降低运输成本。
铁路货物运输组织
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 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货物的发送、途 中作业和到达交付等环节的组织和管 理。
铁路货物运输组织需要遵循国家法律 法规、行业标准和运输市场规律,以 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和经济性,满足 货主的需求。
该组织需要综合考虑货物的种类、数 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 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货物运输计划。
铁道概论复习要点

铁道概论复习要点1.铁路线路定义、组成、分类?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
它直接承受机车车辆轮对传来的压力,为了保证列车能按规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使铁路运输部门能够质量良好地完成客货运输任务,铁路线路必须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轨道和桥隧建筑物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按照列车运行的速度,铁路线路可以分为常速铁路、快速铁路、高速铁路和超高速铁路铁路等级应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设计速度和客货运量确定,分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铁路(分为Ⅰ、Ⅰ、Ⅰ、Ⅰ级)、重载铁路。
2.正线?连结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为正线。
3.到发线?到发线是指车站线路中能办理列车到达和出发使用的线路。
4.限制坡度?在一个区段上,决定某一类型机车所能牵引的货物列车质量(最大值)的坡度叫做限制坡度ix。
5.线路中心线?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中心线来表示的。
中间线点的位置是路肩连线CD的重点,线路中心线是中间线电O在纵向上的连线。
6.平面的定义、组成?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线路平面由直线、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7.纵断面的定义、组成?线路中心点展直后在铅垂面上的投影,叫铁路线路的纵断面,表明线路的坡度变化。
铁路线路的纵断面由平道、坡道和竖曲线组成8.设置缓和曲线的原因?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以及乘客乘坐舒适,而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缓和曲线。
9.曲线区段为何要轨距加宽和外轨超高?为防止轮对被轨道楔住或挤翻钢轨,对于小半径曲线的轨距要适当加宽,以使机车车辆能顺利通过曲线,减少轮轨间的磨耗。
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列车推向外股钢轨。
为了平衡离心力,使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等,旅客不因离心加速度而感到不适,将外轨抬高一定程度。
10.线路标志的类型及设置的地点?YH、HY、HZ、ZH11.铁路路基?铁路路基是经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满足轨道铺设和运营条件而修建的土工结构物12.路基的断面形式?(1)路堤当铺设轨道或路面的路基面高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填筑方式构成,这种路基称为路堤。
铁道概论-第一篇-第一章

第一章 现代交通运输
表1-1-1 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能耗对比
第二节
运输方式
公路
单位
能源消耗
汽油货车 柴油货车 汽油客车 1.56 柴油客车 1.21
升/百吨(人)公里
6.89
6.06
千焦/百吨(人)公里
铁路 柴油,千克/百吨公里 电力,千瓦时/百吨公里 千焦/百吨公里
296.75
212.6967.19第二节水路运输:除运河以外内河航道均是利用天然江河加以 整治,修建必要的导航设备和港口码头等就可通航;海 运航道更是大自然的产物,一般不需要人工整治,且海 运航线往往可以取两港口间的最短距离。因此,一般说 来,河运的平均运输成本比铁路略低,而海运成本、则 远比铁路为低,这是水路运输的一个突出优点。
第一章 现代交通运输
6
第一章 现代交通运输
第一节
二、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旅客货物运输
国际交流
国防建设
国民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
现代工业发展
第一章 现代交通运输
第一节
总结:
1、运输的目的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的空间位移
2、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重要的基础结构之一
3、交通运输推动现代工业的发展
4、交通运输保证了国民经济稳定而正常的发展
第二节
管道运输:是使用管道输送流体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它是 随着石油工业发展而兴起并随着石油、天然气等流体燃料需 求的增加而发展,逐渐形成沟通石油、天然气资源与石油加 工场地及消费者之间的输送工具。管道不仅修建在一国之内, 还连接国与国之间,甚至达到洲与洲之间,成为国际、洲际 能源调剂的大动脉。
第一章 现代交通运输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完整版)铁道概论试题及答案

绪论一、填空题1 •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单位是“人.km ”、“t.km ”,为了统计的方便,一般应采用换算吨公里。
2 • 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_英国诞生。
3 • 1881年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叫_唐胥—铁路。
4 •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 _詹天佑一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巧妙采用人字型展线方案。
5 •我国铁路实行铁道部-—铁路局—-_站段一三级管理。
6 •铁路站段是按 _车机工电辆_进行专业设置,是直接进行最基本的运输产生活动的生产单位。
7.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铁路线路一、填空题1 •—铁路线路_是机车、车辆和列车的运行基础。
2 •铁路线路是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三大部分。
3 •铁路线路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远期客货运量分为_四_个等级。
4 •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线路—中心线—表示的。
5.铁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 _。
6 •_铁路线路的纵断面—反映了铁路线路的起伏变化和高程。
7 •铁路线路平面由直线、—园曲线—、缓和曲线组成。
8 .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要产生—附加阻—力,对行车非常有害。
9 •我国铁路规定:在i、n级铁路上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大于_3 %。
_,川级铁路上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大于_4%0_时,应以竖曲线连接两个相邻坡段。
10 .坡道的坡度有正负之分,上坡为—正一,下坡为一负一,平道为一零一。
11 •公里标、半公里标、百米标称为—里程—标。
—左—侧。
12 •线路标志按计算公里方向设在线路13 .铁路路基的两种基本断面是路堤和路堑15 .轨枕按其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木枕_和钢筋混泥土枕两种。
16•普通道岔由转辙器、_辙叉_及护轨、连接部分组成。
18 .道岔的号数越大,道岔的全长就越长,机车车辆通过道岔的速度就越—高_。
19 •铁路基本限界有机车车辆限界和_建筑_限界。
20 .曲线外轨超高量的计算公式是:h = 11.8V 2/R 。
铁道概论复习材料

铁道概论复习材料第1章绪论1.1根本知识点交通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运载工具在公共交通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运输是指“借助公共交通网络及其设施和运载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交通运输:运载工具在公共交通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具上载运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总和。
交通运输的劳开工具——运输设备产品——旅客或货物的位移劳动对象——旅客、货物计量单位:人公里〔客〕吨公里〔货〕铁路的开展里程在增加机车车辆在改良速度在提高运量在加铁路运输运量,速度,本钱,全天候,平安快捷,环保。
〔1〕运输能力大。
〔2〕能耗小。
3〕运输本钱较低〔4〕列车运行速度较高〔5〕平安性好〔6〕适应性强。
〔7〕环境污染程度小。
〔8〕有效使用土地〔9〕资本密集且固定资产庞大。
〔10〕设备庞大不易修,且战时容易遭致破坏维。
铁路运输的优势:大量旅客大宗货物中长距离1.2填空题1.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单位是“人.km〞、“t.km〞,为了统计的方便,一般应采用换算吨公里。
2.铁路运输业除了具备一般运输业的特点外,还具有“高、大、半〞的特点。
3.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物质生产的三要素。
4.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开展方向是铁路运输发挥骨干作用。
5.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开展方向是公路运输发挥根底作用。
6.1825 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
7.1881 年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条铁路叫唐胥铁路。
8.我国出色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京X铁路建立中巧妙采用人字型展线方案。
9.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叫成渝铁路。
10.我国铁路实行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
11.铁路站段是按车机工电辆进展专业设臵,是直接进展最根本的运输产生活动的生产单位。
12.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到达 12万km。
14. 现代交通运输业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路. 航空及管道运输。
铁道概论

第五章:铁路安全常识
1、在线路上行走严禁走道心和枕木头。 2、严禁在停留的车辆下躲雨、遮阳。 3、严禁手持2.5米及以上金属杆状物体竖直通过 电气化区段线路。 4、在电气化区段严禁登上机车、车辆顶部。 5、跨越线路,通过停留列车端部时,距车辆车 钩应不小于2米。 6、翻越停留的列车时,不得从车辆底部钻越, 应从车辆联结处车钩上部翻越,注意不得拉 动勾提杆。
• 限界:
• 线路维护:日常维护、大修、机械化作业。
4、电务系统: • 信号设备:就是铁路信号、联锁、闭塞等设备的 总称。 • 铁路信号:是向有关行车和调度人员发出的指示 和命令。有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两大类。视觉信 号主要有:色灯信号、臂板信号、手信号、火炬 等,听觉信号主要是声响信号。根据我国的行车 规则固定式视觉信号应设置在列车运行方向左侧 或所属线路中心线上方。按用途分为:进站、出 站、通过、预告、驼峰、遮断、复示、调车信号 机。
第二章:铁路运输基础
铁路的特点:高、大、半
一、铁路运输基础包括(运输局):
机务、车务车站、工务、电务、车辆五大基础 部门。(机、辆----装备部;车----营运部;工、 电---基础部) 1、机务系统: • 机车类型:蒸汽、内燃、电力三类;按使用分 客运、货运; • 蒸汽机车,已有170多年历史,优点:构造简单、 制造、维护容易,成本低;缺点:热效率低, 只有5-8%,运行交路短、乘务员劳动强度大、 环境恶劣,污染环境。 • 内燃机车:优点:效率较高30%,适应长交路,
• 机车安全监控装置:结合了地面信号复示、列 车运行监控、机车运行数据采集存储等功能。 (含走行部检测、弓网检测、慌车仪、无线列 调、主发动机电动机状态检测、轴温报警等。 • 机车车次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 CTCS系统:中国铁路列车控制系统
铁道概论

C.连接部分 组成:两根直轨,两根导曲轨; 作用:连接转辙器和辙叉器及护轨部分, 使之成为一组完整道岔。
(二)用中心线表示道岔 一般在图纸上,都采用中心线形式表示道岔。
(三)道岔号数 道岔因其辙叉角的大小不同,有不同的道 岔(N )
【结论】 a越小 ,则N 越大,导曲线半径越 大,道岔全长越长,列车过道岔平稳且过岔 速度越高; a越小,则相反。
(二)、轨枕 1、作用:支承钢轨, 将钢轨传来的压力传递 给道床,并且还可以保 持钢轨位置和轨距。 2、类型:木枕和钢 筋混凝土枕。 木枕:弹性好,重 量轻,铺设更换方便; 但消耗木材,使用寿命 短。 钢筋混凝土枕:使 用寿命长,稳定性能高, 养护工作量小等。 3、长度:一般为2.5 m。
路基的排水设备 为保持路基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 的状态,路基上设有一套完整的排水设备。 排除地面水设施:纵向排水沟、侧沟和 截水沟等设施。
四、轨道 (一)钢轨 1、作用:直接承受车轮的 巨大压力并引导车轮运行方 向。 2、类型:以每米长度的重 量表示,现行标准钢轨类型 有:75 kg/m;60 kg/m;50 kg/m, 43kg/m等 3、长度:钢轨的标准长度 为25 m、12.5 m两种。
(2)超限限界 超限限界:货物任何部分的高度和宽度超过机车车辆限 界时,称为超限限界。 根据货物超限的程度可分为:一级超限、二级超限、超 级超限。
六、工务工作
(一)简介 在列车不间断地运行和自然条件作用下,铁 路线路会发生各式各样的变形或损坏。为了 确保列车能按规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稳和 不 间断地运行,以及延长线路各组成部分的使 用寿命,必须加强线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使线 路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状态,这就是铁路工务部 门的基本) 半径(m) (N) 9 12 18 6° 20′25″ 4° 45′49″ 3° 10′12.5″ 180 330 800 道岔全长 (m) 28.848 36.815 54.00 侧向允许通 过速度 (km/h) 30 45 80
铁道概论

当然,管道运输也存在一些缺点,它适于 长期定向、定点、定品种输送,合理输量 范围较窄,若输量变化幅度过大,则管道 的优越性就难以发挥,更不能输送不同品 种的货物。 总之,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 道等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各有其不同的 技术经济特征和使用范围。
第二章铁路的发展概况
3、宏观调控作用。当国民经济失调而需要调整或 治理整顿时,交通运输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工具的作 用会更显得突出,如 煤炭抢运、全国性粮食调运等。 五种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的宏观调控作用尤为明 显。 4、促进国家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促进 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除了中心城市的作 用外,要以交通要道为依托,充分发挥公路、水运、 空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依靠若干条通 过能力强的南北向、东西向的运输大通道,引导形 成若干跨地区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优化生产力 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浪费,交通运输将 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猛增,铁路运 输能力全面紧张。八十年代铁路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提高 “三西”煤炭外运能力和加强沿海港口后方铁路的运输能力, 特别是运输“卡脖子”区段通过能力方面。在此期间,先后建 成了京秦、大秦、兖石、新菏、皖赣、青藏铁路哈格段、南 疆铁路吐库段等铁路新线。增建胶济、同蒲、石德、陇海东 段、京广南段、沪宁等铁路第二线,对丰沙大、石太、太焦、 成渝、贵昆等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到1990年末,铁路营业 里程达到53378公里,复线13024公里,电气化里程6941公里。 地方铁路达到4424公里。 从1990年至1996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了7129公里,达到 6.49万公里,其中包括合资铁路3043公里,地方铁路5210公里, 国家铁路复线为18423公里,电气化铁路为10082公里。京九、 宝中、兰新复线、浙赣复线、大秦线1亿吨配套工程、侯月 线、广深准高速铁路、北京西站等相继建成投产,使路网布局 有了较大改善,运输能力得到提高,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铁道概论试题及答案

铁道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铁道的定义是()。
A. 水上交通B. 空中交通C. 陆地交通D. 铁路交通2. 下列哪种交通方式不属于铁路交通()。
A. 高速铁路B. 地铁C. 跑步D. 磁悬浮列车3.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诞生于哪一年()。
A. 1949年B. 1978年C. 1876年D. 1876年4. 铁路的优点不包括()。
A. 载重量大B. 承载能力强C. 运行速度慢D. 综合经济效益高5.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铁路运输的管理()。
A. 国家体育总局B. 国家自然资源部C. 国家铁路局D.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二、判断题判断题根据题意选择“√”或“×”。
1. 中国的高铁发展速度快且技术成熟。
()2. 铁路交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作用较小。
()3. 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始于英国。
()4. 高铁是指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铁路交通方式。
()5. 铁路交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具有负面影响。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铁道交通的优势和劣势。
2. 简述中国高铁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国家经济的贡献。
四、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C4. C5. C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简答题1. 铁道交通的优势包括承载能力强、载重量大、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好等。
铁路运输能够一次性承载大量货物和乘客,且能够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长距离的货物和人员运输是一种可靠的选择。
然而,铁道交通的劣势主要体现在运行速度较慢,无法满足紧急时限的运输需求,且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2. 中国高铁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庞大的高铁网络。
中国高铁的发展现状包括高铁线路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运行速度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等。
中国高铁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促进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拉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如制造业、旅游业等;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增强了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等。
铁道概论(全)通用课件

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
03
信号设备
控制系统
包括信号机、转辙机等,用于指示列车运 行的方向和速度。
目前主流的列车控制系统如CTC、ATC等 ,能够实现列车自动控制和调度。
通信系统
保障列车与地面控制中心、相邻车站之间 的信息交流。
铁路车站与枢纽
01
02
03
车站分类
根据车站的作业性质和规 模,可以将车站分为客运 站、货运站和编组站等。
动车组
动车组概述
介绍了动车组的定义、分类、发展历 程以及在我国铁路运输中的地位和作 用。
动车组技术
动车组运用
详细介绍了动车组在我国铁路运输中 的运用情况,包括运营模式、调度指 挥等。
全面阐述了动车组的关键技术,包括 动力系统、制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04
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
列车运行图
01
列车运行图定义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 段,高速铁路建设和既有线改造取 得了显著成果。
铁路对经济的影响
01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铁路建设可以带动沿线地区的 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
活水平。
02
优化资源配置
铁路运输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
布局的优化。
03
促进国际贸易
铁路可以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
重载运输的发展历程
重载运输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后来在加拿大、澳 大利亚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也在近年来开始发展重 载运输技术。
重载运输的优势
重载运输具有运输能力大、经济效益高等优势,能够满足 大宗货物运输的需求,提高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
《铁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铁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内学时:54大纲本文第一篇绪论第一章(1—2节)现代交通运输的种类及特征,各种运输的相互关系、地位与作用。
掌握运输业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章(1—2节)世界铁路的发展和最新成就,我国铁路的兴起和发展。
掌握我国铁路网的设置和成就。
第二篇铁路运输基本设备第一章线路(1—6节)铁路等级、铁路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的概念、路基和桥隧建筑物、轨道的组成及要求、限界的概念、工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掌握平面和纵断面的基本要素、桥梁的种类及结构、设置隧道饿必要性、无缝线路。
第二章车辆(1—3节)车辆的分类、车辆标记和主要技术参数、车辆的检修。
掌握车辆的基本构造及运用。
第三章机车(1—3节)机车的分类、各种机车的发展及比较、机车的运用操作。
掌握各种机车的构造及原理和牵引特性。
第四章车站(1—5节)车站的含义、车站的类型。
各种车站的作用和特点,掌握车站的设备及设计要求、站场的布局形式。
第五章信号与通信设备(1—5节)铁路信号的发展、信号机的种类及用途、信号表示器及信号标志、铁路通信的特点及要求、施工及维修。
掌握铁路信号各项规定和信号设备。
联锁设备及其原理、闭塞设备及其原理、信号故障的防止措施。
第三篇铁路运输工作组织(1—3章)1—3章的内容。
重点掌握旅客运输计划、旅客列车运行组织、铁路货物运输和集装运输、列车运输图和铁路的通过能力。
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铁道概论》是铁路系统中相关专业设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任务是:比较全面、系统及扼要地介绍了我国铁路运输业的概况、性质、特点。
今后的发展方向、铁路运输生产所用设备、以及生产过程中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该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为了使学生对铁路运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培养学生热爱铁路事业的情趣,进而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和日后工作打下一定的技术基础。
三、学时分配本课程课内学习为54学时,一学期授完。
具体分配如下:第一篇绪论(共8学时)第一章4学时第二章4学时第二篇铁路运输基本设备(共28学时)第一章8学时第二章4学时第三章4学时第四章6学时第五章6学时第三篇铁路运输工作组织(共18学时)第一章6学时第二章6学时第三章6学时四、教学用书该课程采用北方交通大学佟立本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铁道概论》(第四版)一书作为教学用书。
铁道概论知识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 铁路——宝成铁路
铁路种类
· 国家铁路 · 地方铁路 · 合资铁路 · 专用铁路 · 专用线
二、铁路线路分类的变化
· 特别繁忙干线 · 繁忙干线 · 干线 · 支线 · 高速铁路 · 快速铁路 · 城际铁路
高速铁路
·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线路;
快速铁路
•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120km/h但不超过 200km/h的线路,其中以客运为主的线路 不低于160km/h;
♦ 以上投资约2000亿元,计划2020年前,投资20000亿元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截至目前
为止,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 南京、武汉、成都、重庆、长春、苏州、 杭州、沈阳、哈尔滨等14个大城市的轨道 交通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模将达到1600 公里左右。同时,青岛、西安、厦门、济 南、长沙、郑州、石家庄、宁波、无锡、 福州等大城市,在长期的前期研究工作基 础上,也正在积极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的规划工作。
重载运输:北美单元列车
· 12000t,100辆车编组 · 维修基地摘挂一定数量车辆轮修 · 48000t补机推送,200~300辆编组 · 车站站线足够长2.4~2.7km · 3~5台机车牵引
中国铁路的发展
简单历史回顾
· 吴淞铁路粉墨登场 · 唐胥铁路开创第一(用骡马牵引货车“马车
铁路”) · 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 ·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 如今蜀道不再难——成昆铁路 · 新丝绸之路——兰新铁路
六、机车车辆升级换代
· 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 DJ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 DJ2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 “蓝箭”号电动车组 · “先锋”号电动车组 · “中原之星”电动车组 · “中华之星”电动车组 · “新曙光”号内燃动车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道概论》复习题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现代化交通运输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每一机车车辆只能保持相互平行,而不能作相对转动的最外两轴间的距离,称作固定轴距。
我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吴淞铁路。
二、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填空题管道运输方式适用于长期定距离、定点、定品种输送货物。
三、以下知识点可以出简答题1.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包括哪些?它的作用是什么?答:(1)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包括: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和闭塞类型等。
(2)这些标准是确定铁路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一条铁路选用不同的标准对设计线的工程造价和运营质量有重大影响,同时又是确定设计线的工程标准和设备类型的依据。
(3)选定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是设计铁路的基本决策,应根据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和确定的铁等级,考虑沿线资源分布和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并结合设计线的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经过论证比选,慎重确定。
第二章铁路的发展概况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1中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条中国自己创办铁路为唐胥铁路。
2.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主持、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3.世界上第一条由蒸汽机车牵引的铁路,首建国家是英国。
4.我国1989年建成亚洲最大的铁路综合自动化编组站为郑州北站。
5.从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到现在,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了。
二、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填空题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铁路在技术装备上也得到了加强与更新,主要表现在大功率机车、先进合理的运输计划、新型货车、提高轴重和新型轨道结构。
2.根据各国铁路运营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的不同,重载列车的运输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型,一是单元式重载列车,二是组合式重载列车,三是整列式重载列车。
二、以下知识点可以出简答题1.机务段和折返段在任务和设备上有何区别?答:机务段和折返段都是机务部门设在铁路沿线负责机车检修和运用工作的基层生产单位。
(1)机务段一般设在编组站或区段站上,配属有若干台机车,负责机车的检修和运用工作,同时负责组织机车乘务员的工作。
因此,机务段需要有机车的检修设备、整备设备以及运用车间等。
(2)折返段一般设在机车交路的折返点,只是对机车到达后进行整备作业,乘务员休息后又返回机务段。
所以折返段不配机车,也不做机车的检修工作,因此,没有检修设备和运用车间。
2.编组站与区段站在作业上有什么区别?答:车站按技术作业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和编组站,其中区段站和编组站统称为技术站。
(1)区段站主要办理中转列车的作业,解体和编组的列车数量少,而且大多数是区段列车或摘挂列车。
(2)编组站的主要作业是办理大量的各种货物列车的编组和解体,而且大多数是直达列车或直通列车。
3.磁悬浮铁路与传统铁路有何区别?(1)在传统铁路上运行的列车,是靠机车作为牵引力,由线路承受压力,借助车轮沿钢轨滚动前进的。
(2)而在磁悬浮铁路上运行的列车,是利用电磁系统产生的吸引力或排斥力将车辆托起,使整个列车悬浮在线路上,利用电磁力导向,直线电机将电能直接转换成推进力而推动列车前进的。
所以,磁悬浮列车是介于铁路和航空之间的自动化的地面交通方式,为世界陆上运输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第二篇铁路运输基本设备第一章线路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1.铺设和养护维修无缝线路的依据是锁定轨温。
2.铁路规定测量轨距的大小是在两股钢轨头部顶面下16mm。
3.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和新型混凝土轨下基础的使用,高速行车的轨道结构,目前大体分两种类型,一种为道碴轨道,二是板式轨道。
4.为了线路的维修和养护,为了司机和车长等工作上的需要,在线路沿线设有各种线路标志,线路标志5.使机车车辆能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是道岔。
二、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填空题1.在桥梁构造中,桥面是桥梁上的轨道部分。
2.在铁路线上,直线与圆曲线间应设缓和曲线。
3.轨道直接承受机车车辆的压力,因此选用和铺设轨道的各个组成部分时,应考虑运量、速度和轴重等因素。
4.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除遇到基本阻力外,还会遇到附加阻力,它主要包括曲线阻力、坡道阻力和起动阻力等。
5.为了保证路基的坚实稳固,除了设置排除地下水的设施外,还应有排除地面水的设施,如纵向排水沟、侧沟和截水沟。
6.铁路线路纵断面的组成要素为平道和坡道。
7.路肩设计标高高于天然地面,经填筑而成的路基形式为路堤。
8.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是指铁路线路。
三、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名词解释1.铁路线路平面图就是用一定比例尺,把线路中心线及其两侧的地面情况投影到水平面上。
2.限制坡度是在一个区段上,决定一台某一类型机车所能牵引的货物列车重量最大值的坡度。
四、以下知识点可以出简答题1.轨道类型是根据什么条件确定的?答:(1)应根据铁路线的运量、年通过总重密度、机车车辆轴重和最高行车速度等条件选用和铺设轨道的各个组成部分,使线路具备应有的强度,才能保证列车按规定的最大速度安全、平稳地运行。
(2)在列车重量大、列车密度和运行速度高的线路上,轨道强度应该大些,反之则可以小些。
第二章车辆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1.车辆设计时,按安全及结构强度等条件允许的最高行驶速度为构造速度。
2.目前我国铁道线路的允许最大轴重为23t。
3用来运送钢材、木材、汽车等货物时需使用平车。
4.把转向架各零、部件组成一个整体,承受、传递各种作用力的转向架重要部件是侧架和摇枕。
5.车底架和转向架摇枕衔接的地方是枕梁。
6.在铁路线上,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应设置缓和曲线。
7.铁路车辆是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工具,其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的部分,称为车体。
二、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填空题1.车长拉动紧急制动阀使列车得以制动是由于制动主管向外排气。
2.货车转向架主要组成包括两组轮对和轴箱油润装置、侧架、摇枕、弹簧减振装置等。
3.车辆中与钢轨头部的接触面称为车轮的踏面。
4.车站股道的编号方法中,站内站线编号用阿拉伯数字。
5.货车转向架的主要组成有轮对、侧架、摇枕、弹簧减振装置和轴箱油润装置。
车站工作数量指标主要有装车数和卸车数,发送货物吨数,接发列车数及车数,办理车数等。
铁路与运输有关的各业务部门安排工作都应根据列车运行图所规定要求。
6.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较长时期的基础性计划应是列车编组计划。
7.在一个车站或相邻几个车站装车后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称为始发直达列车。
8.列车运行图的铺画原则是先客后货、先快后慢、先直通后管内、先编初步方案再具体铺画详图。
9.列车编组计划是全路车流组织的规划,由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方案和技术站列车编组方案两大部分组成。
三、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名词解释 1.车站改编能力是指车站的固定调车设备(驼峰、牵出线)在采用合理的调车作业组织与作业方法下一昼夜最多所能解体和编组的列车数或车辆数。
2.货车周转时间是指运用货车在一次周转中(即在完成一个工作量的全过程中)平均所消耗的时间(天数)。
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在区段的旅行时间T旅;(2)在各技术站进行中转作业的停留时间T技;(3)在货物装卸站的作业停留时间T货。
3.货物作业车是随到达解体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本站进行货物装卸的运用货车。
4.铁路运输生产计划由铁路月度货物运输计划和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两部分组成,是铁路日常运输组织工作的基础和编制运输工作日常计划的主要依据。
5.摘挂列车是在技术站编组并在邻接区段内各中间站进行车辆摘挂作业的列车。
四、以下知识点可以出简答题 1.简述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
答:(1)列车编组计划是全路车流组织的规划,由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方案和技术站列车编组方案两大部分组成,它根据全路车流结构、各站设备能力和作业条件,统一安排各种货物列车的编解作业任务,具体规定各货运站、编组站和区段站编组列车的种类、到站及车组编挂办法。
(2)列车编组计划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较长时期的基础性计划,它的正确编制与严格执行可以充分发挥各站技术设备的潜力,提高运输效率。
保证良好的运输秩序,加速货物和机车的周转。
2.什么是车流组织?其解决什么问题?答:(1)车流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一方向、某一区段或某一车站上,车辆的去向或到站(流向)和数量(流量)的总称。
装车站装出的重车向卸车地点输送就构成了重车流,卸车站把卸后的富余空车向装1 车地点排送,又形成了空车流。
车流有目的的移动和相互转化过程,也就是铁路完成货物运输的主要过程。
(2)如何将发、到站各不相同的重车流及不同车种的空车流合理地组织起来,在适当的地点编组各种不同去向和种类的列车,并使之互相配合、互相衔接,保证各站产生的车流都能迅速而经济地运送到目的地,这就是车流组织所要解决的问题。
3.车站行车组织工作的作用及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车站是铁路运输企业的基层生产单位,是客货运输的起始、中转和终到地点,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的绝大部分作业环节都是在车站上进行的,车站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铁路区段方向,乃至整个路网运输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节奏性,决定着全路运输工作任务完成数量和质量。
因此,正确组织车站工作,特别是车站的行车组织工作,对于保证实现安全、正点、畅通、优质、高效等运输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车站行车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车站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接发列车和调车工作的组织,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程序,车站作业计划与调度,以及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的计算等。
4.什么是列车编组顺序表?它有哪些作用?答:(1)列车编组顺序表是列车中车辆的清单,也是站车之间、路局之间进行车辆及有关单据交接的依据,同时也是车站与路局调度所间传达列车确报,以及进行运输统计的主要原始资料。
有关人员必须正确、及时、清楚、完整地填记。
(2)此外,借助列车编组顺序表还可检查列车的重量和长度、机车车辆的编挂及装载危险、易燃货物车辆的隔离等情况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5.什么是调车工作?按其作业目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答:(1)除了列车在车站到、发、通过及在区间内的运行之外,凡是机车车辆在站线或其他线路上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移动,统称为调车工作。
(2)调车工作按其作业目的不同可以分为解体调车、编组调车、摘挂调车、取送调车和其他调车五种。
五、以下知识点可以出综合应用题 1.试述铁路运输调度的基本任务及各级调度机构。
答:任务:(1)正确编制和执行铁路运输生产计划和运输工作日常计划,科学地组织客流、货流和车流,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车辆及运输设备,组织均衡运输、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
(2)组织与运输有关的各部门紧密配合、协同动作,努力完成各项运输任务。
为此,各级调度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国家运输政策,树立全局观念,严肃调度纪律,坚持“一卸二排三装”的运输原则,不断提高运输组织指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