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镇平县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河南水产现状分析报告
河南水产现状分析报告河南省是一个内陆省份,地处中国中部,地势平坦,无海洋资源,因此水产业在该省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以下是对河南水产现状的分析报告:一、水产资源分析河南省地理位置内陆,水产资源有限。
主要水产资源包括江河湖泊的淡水鱼类和养殖水产品。
其中,豫东南部分河流和湖泊有部分淡水鱼类资源,如黄河和淮河流域;豫南和豫西部分有部分水产养殖业,如鱼、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植物等。
但整体而言,水产资源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二、水产养殖现状1. 养殖品种:河南省养殖业主要以鱼类为主,常见的养殖品种有鲤鱼、鲢鱼、草鱼、鳙鱼等。
此外,还有部分养殖虾类、螺类和贝类的生产。
2. 养殖规模:养殖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是农户家庭经营养殖,养殖面积有限。
3. 养殖技术:由于河南省地理位置特殊,且水产资源有限,水产养殖技术比较落后,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养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育苗技术和水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导致养殖效益不高。
三、水产品市场1. 供需状况:河南省的水产品市场以本地消费为主,供需状况相对平衡。
由于河南省没有海洋资源,进口水产品较多,市场竞争加剧。
2. 消费习惯:河南省属于内陆省份,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淡水鱼类和人工养殖水产品上。
对于海产品的需求相对较低。
四、发展前景1. 技术改进:应加强水产养殖的相关技术研究和宣传推广,改进养殖管理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2. 增加养殖规模:推广大规模养殖和产业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规模,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发展水产加工业:鼓励水产加工业发展,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延长水产品的保鲜期,扩大市场营销渠道。
4. 拓展水产市场:加强水产品市场的拓展,积极开拓外销市场,提高水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河南省水产资源相对有限,水产养殖规模较小底,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但通过技术改进、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可以为河南省水产产业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指对水生生物进行养殖的一种经济活动,其发展对于保障水产品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水域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水产品需求持续增加,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迅速壮大。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水域资源过度开发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水域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导致一些地区的水域资源过度开发。
一方面,原本适宜养殖的水域被过度开发,导致水产品产量下降,资源枯竭;过度开发还会影响水域生态平衡,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2. 水体污染严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水体污染的问题。
一方面,水产养殖业对水体进行了大量的养殖投喂和排泄,直接导致水体中营养盐浓度过高,易引发水华爆发;水产养殖业也会使用农药、兽药和化肥,其中的残留物质会直接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3. 产业链不完善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相对较快,但其产业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养殖户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导致了市场失衡;其次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了市场竞争混乱;一些水产养殖业者的安全意识不强,质量监管薄弱,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对策探讨针对水域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水域资源开发。
一方面,政府可以在水域资源开发上做出相应的规划,合理分配水域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加强水域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确保水域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也可以鼓励养殖户进行生态养殖,通过环保、绿色养殖方式来减少对水域资源的压力。
为了解决水体污染严重的问题,需要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工作。
一方面,可以建立健全水产养殖业监管体系,严格限制养殖户对水体的排泄与投喂,减少水体污染源;可以加大对水体污染物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河南调味品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
河南调味品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作者:史东东何泽军来源:《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4年第07期摘要:发展调味品产业,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农增收、提供优质安全的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大食物观下河南调味品产业发展迅速,呈现出南北集聚、产品结构多样、企业众多、新品涌现等特征,但也存在标准不完善、知名品牌少、产业链条短、人才缺乏等问题。
借鉴先进省份经验,加快河南调味品产业发展亟须加强行业标准建设、升级产业集聚区、加强品牌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关键词:调味品产业;品牌建设;产业链当前,人们食物消费需求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对调味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2014—2023年,调味品产业市场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达10.4%,到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8 000亿元。
调味品产业涵盖原料种植、食品加工、餐饮业等上中下游全部环节。
河南是调味品生产与消费的集中区域,近年来,河南调味品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调味品品牌,比如王守义十三香、南德调味料等。
但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情境下,河南调味品产业还存在产业链条短、知名品牌少、技术与标准不高等问题,亟须转型升级。
一、河南调味品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发展南北集聚2023年,河南调味品产业总产值达到220亿元。
一批知名品牌,如仲景食品、王守义十三香、南德调味料、莲花味精在全国享负盛名。
在产业分布上呈现南北集聚态势,南部有驻马店市和南阳市西峡县,北部主要是焦作市温县。
温县有“中国速食调味料之都”之稱,年可产速食调料包20万吨,产业总产值达60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速食调味料生产基地。
(二)产品结构渐趋多样调味产品种类繁多,包括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味精等17种品类,根据成分还可分为单味调味品和复合调味品。
酱油和醋是河南调味品产业的主导品类。
据统计,河南酱油和醋类企业数量约占总企业数的30%,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型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郑州、洛阳等地,如郑州市新密市“皇百界”醋业、洛阳洛康食品等。
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2021-07-08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社会⼤众享受到了更为现代化的⽣活,⽣活⽔平较以往有了⼤幅提⾼。
渔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推动渔业经济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点。
⽬前,国内渔业经济的发展观念已从传统的追求渔业产量转变为追求渔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避免因推动渔业经济发展⽽引发环境问题,国内渔业围绕保护环境调整了⽣产⽅式。
现阶段渔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态环境造成了⼀定影响,为降低渔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推动渔业经济发展,解决渔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常有必要。
论述了渔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渔业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科技⼒量是国内各⾏业发展的强⼤助⼒,是推动我国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
国内渔业经济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要素之⼀,其发展情况将会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我国⽔域辽阔,是世界上渔业资源丰富的国家之⼀。
丰富的渔业资源为我国渔业经济的有⼒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前,我国渔业经济在内销层⾯和国际贸易层⾯均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渔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引发⼀系列环境问题,令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1]。
1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1.1渔业经济总产值渔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其发展情况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渔业经济总产值是渔业经济发展情况的体现,从渔业经济总产值出发,对渔业经济发展情况进⾏科学判断具有⼀定积极作⽤。
结合2015—2017年的实际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渔业产值为11328.7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包括渔业产值、渔业⼯业产值、渔业建筑业产值和渔业流通以及服务业产值,2015年的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2019.94亿元。
2016年国内渔业产值为12002.91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3662.29亿元。
2017年国内渔业产值为12313.85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4761.33亿元。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古北水镇作为特色小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环境保护亟待加强等。
本文通过对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了这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环境保护等。
文章还对这些对策的实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
本文得出了研究结论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古北水镇特色小镇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实施、评估、研究、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上古镇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古北水镇作为京郊风光旅游的重要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古北水镇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全面、服务水平不够高、环境保护不够到位等。
为了更好地促进古北水镇特色小镇的发展和提升,本文将对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策的实施和效果评估,可以为古北水镇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部分将从古北水镇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出发,引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古北水镇作为中国北方知名的特色小镇,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对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古北水镇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该地区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
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策实施和效果评估的研究,可以为其他类似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某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11期水文水资源某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段骁(九江市濂溪区水利局,江西九江332005)摘要: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是开展化工产业园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重要基础与核心,对化工产业园规划建设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
文章结合濂溪区化工产业园规划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实践案例展开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熟悉工程概况,首先从水资源质量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分析等方面梳理出濂溪区化工产业园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做好濂溪区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同时着重围绕生态环境管控要求(主要包括空间管控、产业结构及布局、污染物排放、环境风险防范及资源能源利用等方面)与规划后续的“三线”管控及分析两方面完成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可为类似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853(2023)11-0032-031工程概况九江市濂溪区化工产业园位于姑塘镇,东径115°52′~116°13′,北纬29°46′~29°46′。
园区规划主导产业发展粘胶纤维、化纤纺织、无纺布三大行业,形成区域配套、上下游衔接、多点支撑的化纤化工纺织工业产业链,并配套建设相关服务产业。
截至2020年底,现有主要取水企业23家。
其中赛得利(中国)、赛得利(江西)、金源化纤(盛君丝新材料)、九宏新材料、大唐化工等22家企业已建成投产,赛得利(中国)和九宏新材料为2020年新投产企业;乔旭(江西)2020年开工建设;恒生化纤用地曾经施工,后停建,且预计规划年内不再建设。
濂溪区化工产业园区规划范围:东起鄱阳湖,南临谷山湖,西至白鹿大道、姑塘集镇西部边界,北至香积大道、九宏新材料和中科鑫星两个企业的北部边界,总面积约7.79km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状与对策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状与对策分析作者:孙梦忆来源:《商场现代化》2023年第21期摘要:镇平县是河南省的典型农业县,各种“三农”问题尤其突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深层次矛盾的必要措施和重要选择。
本文选择镇平县为研究对象,探究县域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从政策宣导、因地制宜、科技强农、投入保障等方面提出合理对策建议,可为全国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情况、探究乡村振兴道路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镇平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乡村振兴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曾多年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0%,被称为全国“粮仓”,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水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约束下,人多地少的资源约束问题、分散农户经营为主的农业发展模式问题等各种“三农”问题尤其突出。
镇平县位于豫西南,地处南阳盆地西北缘,伏牛山南麓,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山丘平各占三分之一,曾为全国贫困县,是河南省的典型农业县。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深层次矛盾的必要措施和重要选择,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共中央1987年首次明确提出的,随后中共中央相关文件多次要求不同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
2014年,《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强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粮食安全的保障供给、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业农村的增效创收等,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结合我国实际农业发展情况,有序稳妥推进。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南阳水利工作总结
南阳水利工作总结
南阳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一个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近年来,南阳市委、市
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不断加大投入,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南阳市水利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南阳市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通过修建水库、堤坝、灌溉渠道
等工程,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了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为农业生产和市民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其次,南阳市加强了水土保持和防洪减灾工作。
通过加强植树造林、修建防护
林带等措施,有效减缓了水土流失,保护了耕地资源。
同时,南阳市还加强了河道清淤、堤防加固等工作,提高了防洪能力,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再次,南阳市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通过加强水资源监测、调度和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保障了各个行业的用水需求。
同时,南阳市还加强了水环境保护工作,治理了一批污染河流,改善了水质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南阳市水利工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当地经济
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水利设施的老化和破损、水资源管理的不合理等。
因此,南阳市水利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推动水利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镇平县最新规划实施方案
镇平县最新规划实施方案镇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镇平县政府制定了最新的规划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镇平县最新规划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首先,镇平县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加强城乡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方面的建设。
在交通方面,将加快推进道路硬化、农村公路改造、交通枢纽建设等项目,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在水利方面,将加强水库、水渠、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在能源方面,将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通讯方面,将加快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通讯网络覆盖率。
其次,镇平县将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将以现代农业为重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将以制造业为支撑,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将以服务业为重点,发展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再次,镇平县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将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推进水土保持、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工作;将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保障生态环境质量;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最后,镇平县将加强社会民生保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将加大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险、救助、福利等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将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镇平县最新规划实施方案是一份全面、系统的发展规划,将为镇平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保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贡献力量。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在社会发展形势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阻碍。
我国水生态环境脆弱,水污染问题突出。
从源头上严格防治水污染,提升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优化水生态安全屏障,是确保我国生态安全,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应推进跨区域协作,加快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步伐;强化政策、制度保障,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生态环境破坏外部成本内部化;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人水和谐共生。
关键词:水生态治理;河湖连通;建设模式引言目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与发展不均衡、不均衡发展的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一背景下,把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并将“幸福河”作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中,“幸福河”的建设,是一种更关心民生、更多地关心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发展,是“人与水的和谐共存”的发展,它将推动新时期的河湖保护与开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流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土地退化和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流域的大规模城市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了土地和水资源的破坏、损失,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等问题,给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压力。
同时,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森林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二)流域水生态系统退化。
湿地面积较80年代减少16%,湖泊、沼泽及滩地分别减少了25%、21%、40%。
另外,由于地区的生态环境,30多年来鱼类资源总量下降了50%左右。
在上游,自然草原退化的比例为60%~90%。
从以上分析可知,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河流和湖泊空间的挤压,致使源区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与河争地”“与湖争水”等严重违反自然法则。
(三)农村经济下滑,区域发展不平衡。
流域的农村地区经济结构单一,农业产值增长缓慢,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乡村振兴的视角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乡村振兴的视角张小敏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畜牧发展中心,河南南阳 474250摘要为了更好地推进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乡村振兴,本文介绍了镇平县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制约镇平县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一是农民养殖意愿不高、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二是规模养殖用地紧缺、畜牧业结构布局缺失,三是畜禽污染整治难点多、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低,四是基层防疫人员老化、部分领导重视度不够,五是畜牧产业链条缺失、产业化发展滞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提高农户养殖意识、拓宽技术培训渠道、构建完善的扶持体系,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科学规划畜牧用地、解决畜牧与种植用地矛盾,强化技术服务指导、加大畜牧执法力度、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高防疫工作重视度、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健全防疫工作体系,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完善畜牧产业链条、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乡村振兴;畜牧业发展;问题;建议;镇平县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高质量发展好畜牧业,尤为重要。
南阳市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北侧,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肉牛、肉羊等草食家畜存栏较多,近两年,随着牧原百场千万工程的推进,生猪养殖业逐渐兴旺,全县畜牧业发展势头持续良好。
经调查,截至2022年底全县生猪出栏34.3万头,增长0.86%;牛出栏2.39万头,增长2.4%;羊出栏11.49万只,增长2.1%;禽出栏175.5万羽,增长1.1%;肉蛋奶产量分别为3.13万t、2.36万t,1.4万t,分别增长0.95%、0.85%、0.15%。
但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畜牧业发展的年增长比例,还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具有120多万人口大县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为此,本文对镇平县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推进镇平县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1 镇平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1 农民养殖意愿不高,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农村人口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虽有返乡创业的意愿,但对从事养殖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镇平县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河南农业2022年第4期NONGYE ZONGHENG农业纵横2020年镇平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9% ,其中,小麦机播、机收水平在 99% 以上。
由于优质小麦种植具有专种、专管、专收、专运等特性,种植户无论是自有农机作业还是购买农机服务,其机械化耕作水平都高于普通小麦种植户,这与优质小麦种植需要标准化管理、精细化耕种的要求有很大关系。
二、存在问题(一)强筋不优质,品种定位有偏差多年试验表明,南阳市气候和种植习惯不适宜生产优质强筋小麦,即使选用强筋小麦品种,且按照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小麦,经品质鉴定仍达不到优质强筋小麦指标,仅能达到中强筋指标。
因此,镇平县应为中强筋小麦适生区。
(二)品质不够优,产销不衔接优质小麦要求规模化,区域化连片种植,而目前部分优质小麦种植户种植分散,种植品种多而杂,导致小麦品质下降,达不到国家品质标准。
同时,分散区域化、专业化种植,优质小麦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促进优质小麦品质提升。
(四)实现产业化发展,打造镇平县品牌优质小麦产业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想念、标点、麦香源等食品加工企业与第一产业加强对接,形成“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订单式产销模式,实行优价收购,实现农企双赢。
通过科技创新、打造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效益提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镇平县优质小麦产业。
总之,在“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指导下,镇平县要做好优质小麦的专种、专收、专储,保证品质,实现优质优价,提升优质小麦种植户收益,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优质小麦全产业链支撑体系,从而推进镇平县优质小麦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责任编辑 于海)。
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是产业定位问题。
一些特色小镇在产业定位上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导致产业发展不具备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二是产业结构问题。
一些特色小镇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依赖于单一产业或者行业,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无法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三是创新能力问题。
一些特色小镇缺乏创新能力,无法及时推陈出新,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影响产业的发展。
四是人才问题。
一些特色小镇对高端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二是优化产业结构。
特色小镇应通过引入多元化产业,降低对单一产业的依赖程度,提高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可以引入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是加强创新能力培育。
特色小镇应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和园区的研发能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五是加强政府扶持和服务。
政府应加大对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搭建平台和渠道,为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
要加强与企业和园区的沟通与合作,了解实际需求,提供精准的服务和指导。
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业定位、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和人才引进等方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合理进行产业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能力培育,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同时加强政府的扶持和服务。
只有综合施策,才能推动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范文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篇一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维系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文将围绕我国水资源污染的严峻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我国水资源污染的严峻现状(一)水资源质量恶化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繁出现水体黑臭、蓝藻泛滥等污染现象,尤其是河流、湖泊等淡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这些污染不仅影响了水资源的正常使用,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工业污染排放严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保法规,超标排放污染物,给水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
(三)城市生活污染日益凸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
包括洗浴、餐饮、洗涤等行业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此外,城市垃圾的随意倾倒也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三、原因分析(一)环保法规执行不力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等,导致一些企业可以轻易地逃避法律制裁,继续进行违法排放。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区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这些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多,且治理难度大。
此外,一些地区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难以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三)公众环保意识淡薄目前,许多人对水资源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环保意识淡薄。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缺乏环保行为习惯,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行为屡见不鲜。
四、对策分析(一)加强环保法规执行力度政府应加大对违法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对违法行为零容忍。
同时,应加强环保监管力度,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政府应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镇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对策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8,24(15)镇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对策孙小平(镇平县植保植检站,河南镇平474250)摘要:该文以镇平县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农业新型主体;发展现状;问题;对策;镇平县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8)15-0022-02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呼唤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要求农业生产者必须面对2个市场和2种资源,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是这一生产组织方式的有效载体[1]。
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可或缺,这一生产方式必然会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
如何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有序的发展是当前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为此,笔者以镇平县为例,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镇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予以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对今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有序发展、更好的服务现代农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1发展现状1.1增长速度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呈“井喷式”增长,镇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2012年的1117家迅速增长到目前的2464家,增长率达121%,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增加较多,分别为412家和756家,增长率为86%、147.4%。
1.2质量不断提高新增的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能人聚集、知识聚集、资本聚集的发展趋势,一些农村土专家、返乡创业人员、大专院校毕业生逐渐成为经营主体中的佼佼者。
从2012年以来,全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增加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市级以上示范社20家、市级以上家庭农场5家(其中省级1家)。
1.3组织方式呈多元化发展各类经营主体通过互促互助、融合发展,探索形成了不断的协同发展模式,出现了多种多元组织方式,结成利益链条共同发展。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河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从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探讨了推动措施以及可能取得的成果。
通过观察研究,得出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加深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认识,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促进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研究意义、发展现状分析、问题分析、对策建议、推动措施、成果预期、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现状问题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由于生产环节管理不到位、农药残留超标、肥料过量施用等原因,部分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消费者信心不足。
二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低。
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平衡。
河南省各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均衡,一些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
四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十分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加以解决。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通过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提供参考与借鉴。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本文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脉络,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为今后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本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全面调研和分析,可以为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为推动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战略支持,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黄河三门峡库区是中国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和陕西省交界处,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库之一。
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对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三门峡库区的水资源现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因此需要制定可持续利用对策来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水资源现状1、水资源总量三门峡库区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库,拦蓄黄河水量达120亿立方米左右,是黄河上游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但由于黄河上游地区的干旱少雨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三门峡库区的水资源总量并不是很丰富。
2、水质状况随着周边工农业的发展,三门峡库区的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农业化肥、农药、工业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都对水库水质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三门峡水库下游的水质已经达到了不能直接饮用的程度。
3、水资源利用目前,三门峡水库主要是用来灌溉农田和供应城乡的生活用水,但随着用水需求的增加,水库的供水能力逐渐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使得库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二、可持续利用对策1、加强环境保护为了改善三门峡库区的水质状况,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废水排放。
加大水土保护力度,减少水土流失,净化库区水质。
2、推动绿色发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工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减少对库区水资源的消耗。
加大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用水效率,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
3、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合理规划水库的用水和排水,制定严格的水资源调度制度,确保水库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大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工作,及时了解库区水资源的动态变化,调整管理措施。
4、加强科研力量加大对黄河上游水资源的科学研究力度,探索出适合三门峡库区的水资源利用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5、加强水生态补偿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库区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通过建设湿地和退耕还林等措施,改善库区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河南镇平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河南镇平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河南镇平投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河南省位于中原腹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其中,镇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豫、鄂、晋、皖四省交界处,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
本文将对河南镇平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镇平县坚定不移地走上了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目前,该县的经济总量呈稳步增长态势。
工业发展较为突出,涵盖了建材、化工、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
同时,农业仍然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2.基础设施建设:镇平县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县城已经实现了高速公路、铁路、民航的全覆盖,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此外,电力、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得到大力发展和完善。
3.人才储备:镇平县一直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同时,该县还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前来工作和创业。
这些人才为镇平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未来趋势展望1.产业升级:在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下,镇平县将抓住机遇,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2.乡村振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镇平县将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3.生态优先:镇平县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文化旅游:作为历史文化名县,镇平县将进一步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
通过挖掘历史和传统文化,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5.人才引进:镇平县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打造人才高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镇平县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镇平是全国有名的“金鱼之乡”、“玉雕之乡”、“地毯之乡”。
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时数12小时,年均气温20摄氏度,年均降雨量850毫米,且年际变化小,无霜期达300天,适宜各种淡水鱼类生长发育。
本文从该地区的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水产业;发展
前言
镇平境内有三座大中型水库,16座小型水库,塘堰坝461座,水资源丰富;312国道、207国道、沪陕高速、焦枝铁路、宁西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发达。
目前全县渔业养殖面积达28000余亩,且每年新增鱼池以200亩的速度递增。
2012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0000吨,年产值达到2个亿左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突出,为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是国家重要的商品鱼、观赏鱼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平水产业有了长足进展,水产经营机制不断完善,资源配置日趋合理。
一为水产业的发展做出的工作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渔业生产的重视和支持及水产业务部门和广大渔农的一致努力,把水产业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及振兴我县农村经济的突破口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了水产业发展的步伐。
二是认真制订、落实各项渔业生产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养鱼户的积极性,采取县、乡、村投资,村民集资,引进外资等渠道筹集资金,开发高效养殖业及砖窑滩地,大搞宜渔资源和开发利用,大力发展观赏鱼养殖,使养殖面积有了新突破。
三是狠抓了中、低产鱼池开发改造及渔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在发展规模渔业、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上狠下功夫,在科学精养上做文章。
四是加大渔业结构调整,抓好“一圈一带”(一圈指的是围绕安子营、侯集、郭庄乡、张林乡、杨营镇发展的观赏鱼养殖圈;一带指的是312国道以北围绕赵湾水库、陡坡水库、方山水库、高西河水库、高丘水库发展的无公害食用鱼养殖带)工作,优化品种结构和养殖结构,积极引进名优新品种,大力发展“上粮下渔”、“上菜下渔”、“上林果下渔”等生态渔业和名特新品种养殖。
五是加强渔政管理,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要求,秉公执法,严厉打击扰乱渔业生产秩序破坏渔业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有力地保护水产资源,维护了渔业生产秩序。
二目前存在的差距
镇平县水产工作经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养殖面积、水产品产值、产量有了一个较快的发展,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宜渔资源的开发利用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金鱼之乡”的称号有一定距离,主要是:一是思想不够解放,对发展水产业没有足够的认识。
二是机构设置不合理,水产行政职能在政府所占比重较小,力量
薄弱。
三是科技水平与渔业的迅速发展不适应,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老化,科技攻关,引进新品种等直接受到制约。
四是水产品市场开拓不足,没有形成规模性、开放性市场。
五是渔业资源保护不力,特别是河道电力捕捞猖狂,渔政管理人员少,手段落后;六是水域污染严重,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全县渔业的发展。
三水产发展与解决对策
1、在区域分布上,走“一圈一带”之路。
要充分发挥南部乡镇的观赏鱼养殖区位优势和水丰资优的资源优势,巩固建设安子营、侯集、郭庄、张林观赏鱼养殖圈;在杨营镇围绕赵河重点建设高档观赏鱼孵化、养殖基地,在苗种改良上下功夫,成立观赏鱼养殖协会,真正实现以“长江渔人公司”为龙头的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并沿南水北调工程两侧建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基地,巩固建设石佛寺玉雕湾休闲渔业经济圈;在东起陡坡水库西至方山水库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和无公害水产品规模养殖。
到2015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3万亩,其中:高档观赏鱼养殖面积0.5万亩,无公害渔业面积1.5万亩,规模养殖小区0.5万亩,休闲渔业基地0.5万亩。
2、在结构调整上,走名优新特色之路。
按照“结构调优、规模调大、档次调高、品种调好”的要求,大幅度压缩效益底、质量差的金鱼的养殖面积,在原有龙睛、狮子头、水泡眼、长尾金鲫等名优新品种的基础上,大力引进推广日本锦鲤、熊猫金鱼、淡水蓝鲨等名优新品种观赏鱼,形成规模效益。
3、在养殖方式上,走标准模式化之路。
通过逐步改低密度养殖为高密度养殖、改单一品种养殖为搭配品种养殖、改粗投饵为精投饵、改放养小规格为放养大规格、改重治轻防为防治结合,推广标准模式化生产,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和大水面河蟹养殖及网箱养鱼,努力培植各具特色的主导水产品,形成规模,占领市场。
4、在质量安全上,走无公害推进之路。
为尽快把放心鱼工程落到实处,要按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管理办法》,严格标准,严格程序,继续认定和认证一批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扩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确保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鱼。
5、在渔业增效上,走品牌创新之路。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全方位提升水产品品味、规格,组合品牌,打造精品,发挥品牌效应,培育品牌注册和龙头带动,以“长江渔人”为龙头,积极注册具有镇平特色的观赏鱼品牌,积极申报“赵湾鱼”无公害养殖基地,从而在全县形成大而精的拳头水产品,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
6、在可持续发展上,走综合开发、生态环保之路。
为使全区水产业发展长盛不衰,在充分利用好原有水域的基础上,抓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机遇,要对全区未来水域做好远景目标的规划,制定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要从治理排污、营造良好养殖水域环境、净化渔药、饲料市场入手,加大检查管理力度,规范市场,创造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和渔业生产良好环境,促进全区渔业可持续发展。
7、在生产组织上,走机制创新、市场化运作之路。
要推行规模生产、规模经营、形成规模效益,合理规划渔业区域,要建设相对稳定、高产、高效的渔业基地,建立渔业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推行“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渔业生产经营新格局。
8、在产业提升上,走科技兴渔之路。
要加强渔业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充实科技人员,提高综合素质,改变“机关缺、村居空”的局面,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渔业科技服务网络。
要加大有效培训力度,重点在新品种、新技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模式化养殖上下功夫,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要积极开展科学试验和科技项目推广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现代科技渔业品位。
9、在渔政管理上,走依法治渔之路。
要按照《渔业法》及有关渔业法规的规定,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民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依法办案、依程序办案。
要加大严厉打击渔业“三害”和渔业污染事件的处理力度,增加管理投入,为全区渔业生产保驾护航。
10、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走廉洁勤政、求真务实、团结奋进之路。
要加强领导,完善责任机制,实行岗位目标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度建设,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规范人、以制度激励人。
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广大干部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去工作去奉献,真正形成廉洁勤政、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奉献镇平渔业的良好工作局面。
11、在观赏鱼销售上,建立健全观赏鱼销售网络,积极与北京上海等国内较大的出口商联系,走“订单渔业”之路。
12、在水产流通管理上,切实做好全县水产品检疫工作,杜绝各类疫病进入我县,让全县百姓吃上放心水产品;让健康观赏鱼进入全国各大市场,以“长江渔人”为龙头,让观赏鱼养殖协会真正发挥作用,做到统一包装,统一经营,彻底改变目前的竞争无序状态。
13、在政策保障上,积极向国家争取渔业专项资金,在良种繁育、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设施、鱼病防治、技术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支持龙头渔业企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和水产养殖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引导渔民兴办专业互助组织,提高渔民自保能力。
四小结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发展无公害水产业、唱好观赏鱼之乡”的总体发展目标,抢抓南水北调工程和河滩地水域的逐步扩大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大了渔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引进推广名优新品种,在名优养殖、无公害渔业、规模养殖、休闲渔业上下功夫,“一圈一带”已初具规模,南部观赏鱼养殖、北部水库养鱼、东西部小水库养殖初见成效,促
进了渔业增效、农民增收,镇平县渔业呈现出稳定、健康、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