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课程标准(范文5篇)
2.《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职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会计的基础知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1)本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合作发展的道路。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课程模式。
根据会计核算工作岗位,开展广泛调研,在邀请会计实践专家对会计核算岗位典型的职业工作进行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展技术,遵循“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的学习项目和任务。
让学生在学习项目、完成任务中学习,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沟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2)学习项目设计的基本依据是:财务会计类专业就业面向岗位中制证、记账、报表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
在职业性和高等性两者间遵循了从职业性到高等性的路径选择,选择以“认识会计与会计职业;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编制与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会计账簿;编制基本会计报表;会计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作为学习项目,各项目之间相互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从而形成会计核算的综合职业能力。
(3)在每一个学习项目中,根据学习内容的多少,以及岗位工作要求设计若干学习任务,按照:“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编制与报送财务报告”的会计核算的工作过程,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认识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的选取则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基础会计(会计基础)【适用于专业】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熟悉会计核算基本原理和账务处理程序,能熟练应用借贷记账法,具备会计核算的基本职业能力,为学习后续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准备。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和中职生的就业发展为依据,构建以企业经济业务流程和账务处理程序为主线的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设计存有会计核算原理、借贷记账法应用领域、会计核算账务非政府、财产清查、初识会计报表等五个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的挑选出,以高职生培养目标为前提,紧紧围绕顺利完成会计核算账务处置的须要,充份融合财务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基本建议。
每个工作任务的学习以会计工作活动为载体,将会计核算原理的相关知识和企业简单经济业务核算的操作实践相结合,实现学做一体,并通过知识讲解、多媒体演示、仿真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具备会计核算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90。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自学,熟识会计核算原理,能够应用领域借贷记账法核算企业直观经济业务,晓得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促进作用和结构内容,达至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有关建议,培养正直忠义、细致精细、深入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在此基础上构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介绍会计核算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建议;?熟识财务会计要素与财务会计等式;?熟识会计科目与财务会计账户的关系;能初步应用借贷记账法分析简单的经济业务,并编制会计分录;?熟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及审核要求;?熟悉账簿种类及其登记方法;熟识错账更正方法的适用性和操作方法;了解财产清查种类、清查方法和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初步认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课程内容和建议序号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活动设计1、判断经济业务类型提供经济业务,结合会计等式分析资金运动增减情况(如从银行提取现金业务,将参考课时18一会计核算1、了解会计的概念、职能及特点;原理2、知道会计核算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了解会计对象和会计任务;4、熟悉会计要素的概念、特征和主要内容;引起企业一项资产库存现金5、熟悉会计等式;增加,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6、能结合会计等式分析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少,会计等式不变)判断经济后所引起的资金运动;7、知道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名称;8、知道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9、熟悉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业务类型。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43104课程学分:12课程学时:210开设学期数:2适用专业:会计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我院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入门课程。
本课程将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相结合,面向会计工作全过程和各岗位,对学生进行基本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完本课程应明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出纳等岗位工作任务,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
本课程的开设还为《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等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
3.设计思路(1)突出职业性特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是以实际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以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将割裂的会计核算方法,融于会计实践工作过程中,在实践工作需要时引入相关的知识,例如会计账簿,在传统教学中会从理论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完整性出发,将其所有相关知识集中自立一章,而在我们的课程中,会计账簿的知识则根据实际工作过程的需求分散于多个章节,包括期初的建账、日常处理的帐簿登记、期末处理环节的对账结账,强调的是会计核算方法的实际运用,突出了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
(2)突出应用性特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我们没有明确划分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二者已通过实际工作任务为纽带紧密有机结合在一起。
例如,对“账务处理程序”这一理论知识我们没有独立设置章节,而是在学生实际完成模拟企业的会计工作任务过程中,即具体操作到登记总分类账环节时,通过介绍不同的总账登记方法,引入账务处理程序相关知识,从而将抽象的理论、割裂的会计核算方法,变为形象生动的操作,以及在操作中把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应用,学生既掌握了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又学到了与之紧密相关的知识。
(3)突出教学做有机结合特点在《基础会计》课程中,我们将以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导向式教学,教学的主线是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会计工作,并针对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引入相关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操作来学习相关知识,为了操作而学习知识,从而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标准(2篇)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标准(2篇)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标准(篇一)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实训1.2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人才。
1.3 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会计要素,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日常会计处理的能力;(3)使学生熟悉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的制作和审核;(4)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为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1.4 学时与学分:本课程共64学时,4学分。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2.1 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2)会计假设、原则和会计要素;(3)会计科目和账户设置;(4)会计分录和会计方程。
2.2 会计核算方法(1)借贷记账法;(2)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3)会计账簿的登记与管理;(4)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2.3 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1)会计核算软件的安装与初始化;(2)日常会计处理操作;(3)期末会计处理操作;(4)会计报表输出与查询。
2.4 会计实训操作(1)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2)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3)日记账、总账的登记与管理;(4)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2.5 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2)会计法律法规体系;(3)会计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4)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会计基本理论、方法、技巧;(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会计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演示法:展示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方法;(4)分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实训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2)会计核算软件:提供实际操作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会计技能;(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2.熟悉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等基本概念,掌握会计记账方法;3.能够正确地设置会计账簿和运用会计科目,正确地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4.了解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操作技能;5.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等;2.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以及相应的会计科目;3.会计记账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4.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等;5.会计账簿:包括账簿的设置、登记、更正等;6.财产清查:包括财产清查的方法、结果处理等;7.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解读;8.会计档案:包括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等档案的整理、归档等。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模拟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设置账簿、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5.在线学习: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教学课件、视频教程等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基础会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作为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实务、货运基础、海运与多式联运实务、空运实务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基础会计课程在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从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训练的角度考察,学好了《基础会计》课程,就为继续学习报关实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外汇基础与实务等其他后续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条件,更重要的是,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负有培养学生会计理念和理财理念,形成科学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使命,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基础会计的课程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时不仅掌握会计核算的各种基本方法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要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各种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所以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应适当增加一些案例教学,对会计核算方法应进行专项练习,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同时应注意向学生灌输专业意识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概括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掌握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框架结构、学分和学时分配、对学生选课的建议等)1、课程框架结构第一章基础会计概述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五章会计账簿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会计核算程序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第十章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2、学分和学时分配本课程共72学时,理论教学学时40、实践教学学时32,四学分,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实施教学。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2 .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时学分】96学时6学分【适用专业】会计【并行课程】《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后续课程】《统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税收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审计实务》、《ERP软件及沙盘模拟》、《基础会计实训》、《会计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软件应用》、《会计信息化综合实训》、《小企业会计实训》二、课程定位本课程以突出技能性和实践性为主要特点,培养学生掌握财会岗位群的操作技能,在企业财会岗位从事专业工作的一线高技能人才。
根据财会职业岗位群主要是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特点,《基础会计》课程要求是:熟练进行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这一账务处理过程的实务操作;明确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记账岗位、报表岗位等的基本规范和任职要求。
其作用是让学生全面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强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成为会计人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积极进行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教育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本领。
成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会计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认识会计职业岗位的背景、特点和要求,能正确应用会计的基本规范,正确判断经济业务性质及内容,能准确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会计基本业务进行处理。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一)专业能力1.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2.认识会计要素及其他分类;3.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握会计科目的类别,帐户设置;4.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及试算平衡的原理;5.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及审核;6.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记账凭证的填制及审核;7.掌握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及日记账的登记;8.掌握结账、对账的方法及财产清查的处理;9.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含义,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10.了解现金流量表及其编制;11.了解会计档案传递与保管。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范文5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标准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1)《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能力目标学习领域名称基础会计代码对应行动领域财务会计各岗位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112学时,7学分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成本会计、纳税实务、财务软件应用、财务管理、审计实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帐户设置的基本理论及其关系;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及会计记录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程序。
能力目标: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对账、结账、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
熟悉工业企业各环节基本的会计处理。
素质目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二、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及学时安排序号单元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时1总论理论教学会计概述1.了解会计的发展2.掌握会计的概念、职能与对象;4 实践教学观摩见习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42会计科目与账户理论教学1.会计要素2.会计等式3.会计科目4.会计账户1.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的概念、分类2.掌握会计等式及其恒等性,理解会计等式恒等性所制约经济业务类型。
3.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了解各科目的核算范围以及分类4.掌握会计帐户的概念,理解会计科目与会计帐户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会计帐户的一般结构8 实践项目会计数字书写训练掌握会计工作中大小写数字的规范书写方法43借贷记账法理论教学借贷记账法1.掌握复式记账法及借2贷记账法的概念;2.深入理解并掌握借贷记账法的以下内容:记账符号;各类账户的结构及各常用帐户的具体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的概念、分类,能够编制简单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账户的登记方法;试算平衡方法及其理论依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概念及其平行登记方法。
6 实践项目1.总账科目试算平衡表编制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1.以简单案例采用借贷记账法,指导学生动手从方法。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标准(范文)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标准(范文)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实训1.2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会计职业素养。
1.3 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能独立完成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3)提高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水平,熟悉会计软件的操作;(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1.4 学时安排:总学时为12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60学时,实训操作60学时。
二、课程内容2.1 理论部分2.1.1 会计基本概念(1)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会计的对象、目标和原则;(3)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2.1.2 会计核算方法(1)借贷记账法;(2)复式记账法;(3)会计分录。
2.1.3 会计凭证和账簿(1)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填制方法;(2)会计账簿的种类和登记方法;(3)会计凭证和账簿的核对。
2.1.4 财务报表(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
2.2 实训部分2.2.1 会计核算实训(1)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2)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3)会计账簿的登记和核对。
2.2.2 会计电算化实训(1)会计软件的安装与初始化;(2)日常业务处理;(3)期末业务处理;(4)财务报表生成与输出。
2.2.3 综合实训(1)手工会计核算与电算化会计核算相结合;(2)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3)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会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企业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情景模拟法:模拟企业会计核算过程,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
3.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PPT、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会计软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3)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熟悉会计实务操作,为后续的财务管理、审计、税务等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方法,了解基本的会计实务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基础理论、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
具体要求如下:1. 会计基础理论: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了解会计的产生、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2.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学生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方法,能够根据企业实际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3. 会计实务操作: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包括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
4. 会计报表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能够根据财务报表数据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估和预测。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
具体如下: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案例分析: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验教学:通过模拟企业实际经济业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
具体标准如下:1. 平时作业:学生需按时完成每次布置的作业,评估标准包括作业质量、完成情况等方面。
高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将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面向会计工作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基本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
学完本课程,学生应明确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任务,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
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取得会计相关资格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双证课程”,即将学历证书课程的内容与会计相关资格培训课程的内容整合而成。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从审核原始凭证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编制财务报表,这是一个完整的会计实际工作程序。
我们的教学项目就是以完成这一工作流程中的工作任务展开,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将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
四、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会计科目,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进行对账和结账。
会更正错账。
4.能编制简要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5.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
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2.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要求,明确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能够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三)素质目标1.了解会计基本法规制度及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树立法制观念。
2.具有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具有团结协作和创新意识。
3.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师资条件要求具有“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2.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网中网教学软件3.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学好基础会计课的基础。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详]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2eb4951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0.png)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开课系部:经济管理适用专业:会计课程编号:课程负责人:编制日期:年月日《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信息〔二课程性质1、《基础会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是该专业主干课程。
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的特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账务处理的基本方法,具备处理会计业务的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操作技能达到本专业上岗标准。
2、《基础会计》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后续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实务》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一门必考课。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应限于学习会计的基础知识,解决学习会计学的入门问题。
对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该课程在高职会计类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学生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会计职业理想的树立、会计职业资格和助理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取、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课程设计理念1.课程设计理念〔1德能并进的理念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法规教育贯穿始终;以"项目导向教学法"为平台,强调发挥团队力量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将会计专业理论、会计专业技能和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并融入到会计职业活动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会计专业岗位适应能力。
〔2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以会计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为培养主线,从对会计认知开始,以会计整个工作过程应具备的各专项能力的培养展开,以完成会计整个工作过程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而告终。
同时,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引入本课程,形成了岗位需要与上岗资格并重、以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设计理念。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一、制定依据依据非会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而制定本课程标准,用于指导《企业财税基础与实务》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二、适用对象本标准适用于非会计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基础》、《财税基础》等相关课程。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非会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四、课程定位通过学习本课程,让学生熟悉企业创设的基本程序,掌握税费计算与申报技能,并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对握企业经济活动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核算和分析应用,能够正确认识到会计与税收实务操作能力对本专业发展的促进意义以及和其他课程间的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运用财税基础知识服务于企业经营业务运行与管理的基本意识和初步能力,促进交叉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五、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财务素质,熟悉企业创设的基本流程和相关规定,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相关的金融与税收的基本知识,了解企业账务处理的基本流程和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和相关信息载体,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开立银行账户、办理税务登记并进行主要税费的计算与申报,能根据企业相关会计核算资料和会计报告,获取与自己经济管理工作相关的会计信息,满足决策与管理需要。
具体如下:(一)知识目标1.了解企业设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熟悉我国的税制体系,掌握我国流转税和所得税类三大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缴纳方法;3.了解企业内部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的基本内容;4.掌握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会计核算基本理论、方法和程序;5.理解并掌握会计报表的概念、类型、结构、编制方法;6.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7.初步理解财税工作对生活与事业发展的价值。
(二)能力目标1.能完成企业的创设任务,会正确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账户开立等企业设立事宜;2.具备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三大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缴纳能力;3.具备基本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能力;4.能根据企业日常账务处理所形成的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进行分析加工,正确解读,获取相关信息,为其管理活动所用;5.能根据企业经济管理活动需要,配合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正确识别企业业务运行与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适度的内部控制。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The Course Standard of Basic AccountingI。
Management nCourse Code:Department: Accounting and FinanceXXX:XXX:Date: September 2012II。
Basic nCredits: 4Hours: 64.including 46 hours of XXX and 18 hours of practical teachingCourse Type: XXX "Accounting Certificate"Applicable Majors: Accounting。
Business n。
merce。
Logistics ManagementPrerequisites: Basic Economics。
Basic ManagementFollow-up Courses: Financial Accounting。
Cost Accounting。
Cashier Practice。
Financial Management。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acticeIII。
Course ningXXX designed based on the basic work process of accounting n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beginners' XXX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f accounting。
with a focus on the n of the double-entry accounting method。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first。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accounting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标准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1)《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能力目标学习领域名称基础会计代码对应行动领域财务会计各岗位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112学时,7学分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成本会计、纳税实务、财务软件应用、财务管理、审计实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帐户设置的基本理论及其关系;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及会计记录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程序。
能力目标: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对账、结账、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
熟悉工业企业各环节基本的会计处理。
素质目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二、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及学时安排序号单元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时1总论理论教学会计概述1.了解会计的发展2.掌握会计的概念、职能与对象;4 实践教学观摩见习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42会计科目与账户理论教学1.会计要素2.会计等式3.会计科目4.会计账户1.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的概念、分类2.掌握会计等式及其恒等性,理解会计等式恒等性所制约经济业务类型。
3.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了解各科目的核算范围以及分类4.掌握会计帐户的概念,理解会计科目与会计帐户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会计帐户的一般结构8 实践项目会计数字书写训练掌握会计工作中大小写数字的规范书写方法43借贷记账法理论教学借贷记账法1.掌握复式记账法及借2贷记账法的概念;2.深入理解并掌握借贷记账法的以下内容:记账符号;各类账户的结构及各常用帐户的具体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的概念、分类,能够编制简单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账户的登记方法;试算平衡方法及其理论依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概念及其平行登记方法。
6 实践项目1.总账科目试算平衡表编制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1.以简单案例采用借贷记账法,指导学生动手从方法。
44主要经济业务和核算理论教学1.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2.供应过程的核算3.生产过程的核算4.销售过程的核算5.财务成果的核算1.掌握基本的筹资业务会计分录编制;2.掌握企业采购业务的会计分录。
3.掌握日常生产过程各项费用包括原材料、工薪、固定资产折旧等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4.掌握日常销售收入取得及相关款项结算,销售费用业务、产品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5.掌握利润指标的构成,掌握期间费用、营业外收支业务范围及会计分录编制,能够进行期末损益结转、所得税计提结转等会计分录的编制;12 实践项目点钞、验钞技3术经课内训练和课后自行训练达到点钞技能考核标准45会计凭证理论教学1.会计凭证的概念及其分类2.会计凭证的填制要求3.原始凭证及其填制4.记账凭证及其填制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和分类;4 实践项目1.根据实训资料采用专用凭证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整理、传递2.根据实训企业的日常业务采用通用凭证编制相关记账凭证1.能够规范地填制支票、发票、领料单、收据、进账单、借款单、差旅费报销单等常见的原始凭证,掌握原始凭证的审核方法,掌握原始凭证的整理、粘贴技能,能够按规范流程处理并传递原始凭证;2.能够准确地划分各业经济业务所应采用的专用凭证并熟练进行规范填制;3.能够熟练规范准确地填制各项经济业务的通用记账凭证。
4. 掌握记账凭证的审核方法46会计账簿理论教学1.账簿4登记的基本要求及流程2.错账的更正方法3.会计档案整理1.掌握会计帐簿的概念,以及按用途、外观形式和帐页格式的分类。
2.熟练掌握企业各会计帐户所采用的帐簿形式、帐页格式;3.掌握建账的内容、方法和相关操作技能,能够根据企业资料独立完成建账工作。
4. 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5.了解会计档案的内容、整理和保管方法。
4 实践项目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会计凭证进行日常账簿的登记1.掌握各类账簿登记的一般技能要求;2.熟练规范地根据前期工作成果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并按全月三次汇总编制科目汇3.能够采用适用的错账更正方法,对实训中出现的各类错账进行更正。
47账务处理程序理论教学账务处理程序1.掌握会计循环的概念及一个会计循环各阶段的工作内容;2.掌握帐务处理程序的概念并深入理解各帐务处理程序在帐务处理流程上的本质区别。
2 实践项目记账凭证账账务处理程序1.掌握账簿登记的一般流程和简化流程及其适用的业务范围;2.掌握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48期末处理理论教学1.期末帐5务处理2.对帐3.结帐1.熟练掌握期末帐务处理的内容和程序;2.掌握帐证核对、帐帐核对的方法;3.掌握账实核对的方法,包括:(1)货币资金、存货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2)永继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下存货成本的确认方法4.掌握各类帐户期末结帐的方法;4 实践项目1.在前期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期末账务处理2.编制试算平衡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3.对帐无误后进行月末结帐;4.整理并装订会计凭证、账簿1.能够结合企业具体情况独立分析判断其期末账务处理的步骤和内容,并实际进行相关操作;2.能够在考虑到期初未达账项和银行记账方向的基础上,熟练进行银行对账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3.能够规范地进行各类账户的期末结帐;4.掌握相关会计档案的整理方法,并能熟练进行会计凭证的装订。
49财务报表理论教学1.财务会计报告的概述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3.利润表的编制方法1.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内容;2.掌握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结构、理论基础、编制时间;63.掌握利润表的概念、结构、理论基础和编制时间;4.掌握现金流量表的概念。
4实践项目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工作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1. 掌握简单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 掌握利润表的编制410综合实训实践项目完成一个企业约50笔基本业务的账务处理根据模拟实训企业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并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及其他明细账。
总账采用科目汇总表形式,每旬汇总一次进行登记。
编制试算平衡表,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基础会计课程标准(2)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基础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代码:0511008总学时数:90 (理论课学时数:72 实践课学时数:18 )适用专业:财务会计专业一、课程概述会计学是应用性的微观经济管理学科, 而本课程是会计学学科体系中的基础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基础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通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进7行改革,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
《基础会计》是一门集理论、实践于一身的实务操作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主要阐述了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基本程序和方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及计量会计报告原理及会计报表编制等内容。
(二)课程设计思路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职业技能为主线, 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 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 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以学习单元为基础,基本依据是:一是按照“认知会计职业、训练会计出纳基本技能、理解和运用会计专门方法、记账员能力培养、初级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会计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 保持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
二、课程基本目标1、认识和理解会计的意义,会计法规和会计工作组织,明确会计对象、职能及会计的本质,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方法、会计核算前提、原则,及会计要素等基本理论。
2、结合会计核算的基本经济业务,运用借贷复式记账法对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初步学习并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及其基本运用。
3、掌握会计凭证填制与审8核、账簿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方法及其结的果会计处理等基本技能,并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4、对账务处理程序等相关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基本了解,为以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具体内容标准:(一)会计核算基础1、教师讲述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帐户、复式记账等理论知识, 使学生加深理解会计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具体会计核算方法打好基础。
2、学生根据掌握的理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训练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等。
(二)会计基本业务核算1、教师讲述会计处理基础;资金筹集业务核算;采购业务核算;生产过程核算;销售过程核算;利润形成与分配等知识内容。
2、提供会计业务模拟资料,指导学生完成各阶段业务的账务处理。
(三)会计凭证1、教师讲述会计凭证的意义及种类;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及审核;会计凭证的书写、传递与保管等9知识内容。
2、提供实际业务中发生的各种常见的原始凭证类型,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填制和审核。
并根据业务的发生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
(四)会计账簿1、教师讲述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登记账簿的规则; 对账和结账等知识点。
2、借助实训的账簿,根据模拟的会计业务,指导学生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并模拟实际进行期末的对账和结账等。
(五) 财产清查1、教师讲述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财产清查的盘存制度;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等。
2、借助教材练习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指导学生完成各种财产在清查时不同情况的会计处理。
(六)会计报表编制1、教师讲授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与简单分析。
2、提供模拟资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月末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
(七)会计处理程序1、教师讲授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建账——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会计凭证或其他登记账簿——根据10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模拟业务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程序,并进行具体的会计实务操作。
四、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1、以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训相融合为切入点,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以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为主线,以体现时代性、立体性和动态性为要求、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适应高职教学的开发目标。
力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
重构基础、反映前沿、突出重点,全教材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
2、教材呈现文本格式要图文并茂,文本表述由学习目标、学习提示、正文知识、扩展知识、理论链接、案例资料、实训资料等组成。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充分利用校内已有的会计实训设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岗位设计开发教学项目,以实训为主要的教学载体,配备完整的工具、材料等,作为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