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齐全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方法论概念和区别

合集下载

唯物论知识点高二上

唯物论知识点高二上

唯物论知识点高二上唯物论是一种哲学观点,它强调物质世界的实在性,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根源,能够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

在高二上学期,学生们开始接触并深入学习唯物论的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唯物论知识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对待现实与认识关系的不同观点,它们在对物质和意识的看法上存在差异。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这种区别决定了两种观点对于认识世界和解释现象的方式不同。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例如,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矛盾的存在与斗争;质量互变规律则指出一事物的性质随着数量的积累而发生变化;否定之否定规律指出发展的过程中,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但同时也保留并包含了旧事物的一部分。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唯物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它运用了一系列的基本范畴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其中包括:矛盾、阶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等。

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它指出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推动事物的发展与变化。

阶级是社会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往往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则揭示了社会形态的变迁与发展。

意识形态是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表现,它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四、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是唯物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一种认识方法,它强调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类社会的决定作用。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等。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由简单的生产形式逐渐发展到复杂的生产方式。

上层建筑则是在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制度与规范,它们是为了维护经济基础的存在和发展而存在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看问题的方法的差别
谢谢观赏
对意识的来源有不同的理解
5.区别 (3)机械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运动只有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事物变化的 原因在于外力推动。(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即形而上 学地看待世界事物)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它们是 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矛盾的、发展的、联系的看问题)
唯物主和唯心主义 的联系与区别
1.唯心唯物的划分 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
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
2.唯心主义(主观唯心论、客观唯心论和绝对唯心论)
主要内容: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的第一性,物 质的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三种主要含义: 1.否定物质的存在。 2.神明、理念和精神等起决定作用。 3.心灵是思想观念的根本原因。
3.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主要内容: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 二性,即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理论基础:所有的实体(和概念)都是物质的一 种构成或者表达,并且,所有的现象(包括意识) 都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意识与物质之间, 物质决定了意识,而意识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 的生理反应,也就是有机物出于对物质的反应。
4.联系
1.二者均承认意识的作用。 2.均是对于世界本源的探索。
5.区别 (1)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主观。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客观。
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之上的
5.区别 (2)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心灵的自由创 造物,是自己内心所产生出来的。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者是绝对精神的 产物,是由神或者一些神秘精神力量在人脑中的反映。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通用课件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通用课件

批判与反驳
实证证据的缺乏
唯心主义观点缺乏实证证 据的支持,难以证明其理 论的有效性。
无法解释复杂现象
唯心主义对于一些复杂的 社会、心理现象难以给出 合理的解释。
主观主义倾向
唯心主义容易陷入主观主 义和相对主义的陷阱,导 致价值判断的模糊性。
未来发展与展望
跨学科融合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学科交叉的发展,唯物主义与唯 心主义的理论可以相互借鉴,形成更 全面的哲学观点。
社会领域的应用
社会学
在社会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 同观点可能会影响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 分析。例如,唯物主义者可能更注重社 会结构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 响,而唯心主义者则更强调社会心理和 社会意识的作用。
VS
心理学
在心理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 观点可能会影响对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 理解。例如,唯物主义者可能更注重大脑 和生理机制对心理的影响,而唯心主义者 则更强调意识和精神的作用。
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观点应用于 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如人工智能、神 经科学等。
深化研究方法
进一步探索实证研究与哲学思辨相结 合的方法,为哲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THANKS
感谢观看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通用 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唯物主义概述 • 唯心主义概述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比较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应用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议与批判
01
CATALOGUE
唯物主义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 物质的产物。它强调客观实在性,反对主观唯心主义。
详细描述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它主 张物质先于意识存在,意识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和表现形式。 唯物主义强调客观实在性,认为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 在的,人的意识只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两个重要的学派,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显著的。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物质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认为人类的思想、意识均是社会物质活动的产物,而唯心主义则是反之。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来简单介绍这两个学派的区别。

1. 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

从宏观上看,行星、星系、宇宙等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从微观角度来看,物质也是构成原子和分子的基本组成部分。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全部现象和规律都可以用物质运动的规律来解释。

而唯心主义则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或意识。

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唯心主义者认为,所谓的物质现象只是在人类意识中的反映,没有人类的意识就没有所谓的物质或世界。

2. 社会的根源及发展:唯物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根源在于产生和发展物质生产力。

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本源动力。

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等都是对生产力发展和实践活动的反映和产物。

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都是由物质生产方式的演进所推动的。

而唯心主义者则认为,社会的根源在于精神、意识和文化等的发展。

他们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并且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也是由精神、意识和文化等的发展所推动的。

3. 知识的来源: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的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物质世界并制定一套理论体系,从而得到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唯物主义强调,真实的认识必须基于经验和实验证据。

而唯心主义者则主张,人类的知识和思想是由意识产生的,不必基于任何经验或实验证据。

唯心主义认为,人类的意识和思想是先于物质世界的存在的,人类的意识能够领悟超越物质的世界。

对于唯心主义者来说,人类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是都源于崇高的感觉和灵感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在哲学上是非常明显的,两种学说的理论观点不同,分别从物质和意识出发来解释世界,从而走向不同的哲学逻辑推导方向,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非常不同的观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二)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 物 主 义
唯 心 主 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心外无物”
————(明)王守仁(阳明)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 宙。 ——(南宋)陆九渊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 合” ——(英)贝克莱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 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 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 《坛经》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下列观点分别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
1、物是观念的集合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心外无物
主观唯心主义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客观唯心主义 5、我思故我在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6、 “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7、气者,理之依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物质依赖于意识, 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
辨析:
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 是错误的。
(二)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 物 主 义
唯 心 主 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 “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 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 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生成万物的 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早期的 “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 本原的认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代表性的观点如,荀子讲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张载讲的“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古希腊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始基”等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其基本特征是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是以自然科学为依据,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及其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的基础上,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观点。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划分。

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惟一的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如贝克莱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庄子讲的“万物与我为一”,孟子讲的“万物皆备于我”;陆象山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视为独立自成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如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人为天命所主宰”。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行,理是万物之本”。

两者的主要区别: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感觉经验;客观唯心主义夸大了概念理念。

2015年军转干考试法律知识之行政法复习必备军转干考试法律知识之行政法复习必备法律概念行政法: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规范的总称。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家们自古以来常讨论的概念。

了解这两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并遵循以下原则以行动响应它们。

一、唯物主义
首先,唯物主义是以客观实在为基础的理论,物质的存在是最终影响人类观念的根本原因。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形成的,而心理现象是物质性的复杂产物。

这里的物质不仅指外伤物质,而且指物质性的能动原因。

同时,唯物主义认为在同一时期,物质与心理事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作用,促进他们的发展。

二、唯心主义
其次,唯心主义,即以心理现象为基础的理论,唯心主义者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是由心理现象来产生的,它认为自然现象的本质是精神的产物。

这里的精神不仅指外出的习俗,还指人的心理活动本身,即指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等内在的动力与外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对比
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有着一定的对比,二者之间存在着吸引力与联系。

一方面,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并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强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对比,是我们追根溯源、寻求进步的重要本源。

四、结论
综上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家们自古以来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

通过理解这两个概念,人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并有助于我们采取行动来响应这些概念。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哎呀,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

其实,这个问题可大可小,但是咱们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来聊聊吧。

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是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呢,就是说物质世界是意识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意识决定物质。

而唯物主义呢,就是说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简单来说,唯心主义就是“我思故我在”,唯物主义就是“一切皆有因”。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咱们先来看看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者认为,这个世界是由我们的思想、意识创造出来的。

他们认为人类可以掌控一切,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可以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

这种观点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忽略了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相信自己的意识,而不去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那么我们就无法真正地了解这个世界。

咱们来看看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者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客观存在的物质组成的。

他们认为人类应该努力去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它。

这种观点的优点在于它更加注重现实世界的变化,而不是过分依赖个人的意识。

这种观点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它可能会让人们变得过于消极,因为它强调的是顺应现实,而不是去创造未来。

咱们该如何选择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呢?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信仰和价值观都是不同的。

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唯心主义,因为他们认为人类的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就可以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

而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唯物主义,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现实世界的变化,而不是过分依赖个人的意识。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关键在于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哎呀,说了这么多,我都觉得有点累了。

不过,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巋然差异。

下次再聊哈!。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概念解释唯物主义(materialism)【名称】唯物主义【拼音】wéi wù zhǔ yì【解释】唯物论有两大核心:一个是物质,一个是意识;两大规律: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1.意识的起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离开社会就不能产生意识。

(如狼孩、鸡孩)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型,--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者;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就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有机统一。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承认世界本源是物质,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以及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原理。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原理,亦称主观能动原理。

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所反映的哲学观点。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近义词】唯物论【反义词】唯心主义哲学中两大派别之一,认为世界按它的本质来说是非物质的,是在人的意识之中,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思维是第一性的,存在是第二性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2
学派间的辩论和分歧
不同学派的哲学家围绕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和分歧。
3
应用领域的争议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也反映在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社会政治理论上的分歧。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应用
伦理与道德观念
社会政治理论
• 唯物主义强调社会条件对伦理和道德的影响 • 唯心主义关注个体内心的道德选择与判断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哲学的基本概念
唯物主义
什么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是认为物质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哲学 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和历史发展是由经济 条件决定的。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并致力 于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矛盾和统一的规律, 追求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 唯物主义关注社会结构、阶级、和政治 力量对社会的作用
• 唯心主义强调个体精神和意识对社会的 变革的重要性
结论
平衡和和谐
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对立存在,但可以互相补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可以启迪我们对世界和自我更 深刻的认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于伦理 和社会政治理论的探索提供了 多重视角。
唯心主义
1 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是认为意识和精神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哲学观点。
2 精神和意识的先验性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和意识是人类先验具备的,超越物质的存在。
3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唯心主义可以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个流派,关注认识的来源和方法。
哲学史上的争议
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对立和争议。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1. 引子:你怎么看待世界?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嘿,就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你可能听说过这两个词,心里想:这玩意儿听起来好深奥啊,能不能别那么复杂,给我讲讲简单点的?没问题,今天就用轻松的方式,让大家明白这两者的区别。

就像喝茶一样,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滋味。

2. 唯心主义:心里有个大世界2.1 观点介绍那么,先说说唯心主义。

简单来说,唯心主义就是相信“思想决定一切”。

你想想,许多哲学家就是这么想的。

比如,咱们的老朋友黑格尔,他就觉得,现实世界是由思想和意识构成的。

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灵的反映。

就像你在做梦的时候,梦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在你的心里,没错吧?2.2 实际例子举个例子,你小时候是不是总想着自己能飞?嘿,虽然飞不起来,但心里一想到就觉得自己能飞,瞬间心情就好到飞起。

这就是唯心主义的魅力所在!所以,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想法和情感是塑造现实的重要力量。

很多人觉得只要心里有梦,世界就会随之改变。

听起来是不是很浪漫?3. 唯物主义:看得见的才是实在的3.1 观点介绍接下来,咱们说说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不同,唯物主义更喜欢“实打实”的东西。

它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思想是第二位的。

简单来说,就是“你得先有东西,才能有想法”。

就像你得有个空碗,才能装米饭,没饭怎么能吃?就算你再饿,也没办法光靠想象填饱肚子。

3.2 实际例子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棵苹果树,结果了很多苹果。

你可以一边吃苹果,一边享受生活的滋味。

可如果你光想着苹果树,结果这树一辈子都不长果子,那你就只能在想象中“啃苹果”,可惜这饥饿感可真是不好受啊。

所以,唯物主义者觉得,实践出真知,实际的生活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你得先在地上种下苹果树,才能有吃的。

4. 二者的碰撞:思想与现实的对话4.1 互补关系其实,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并不是对立的,它们就像是一对老夫妻,互相依赖,缺一不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pt课件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pt课件

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
4、赫拉克利特: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方 寸上燃烧,在一定的方寸土熄灭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 元素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基本形态
古代 朴素 唯物主义 近代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局限性或优点
只是一种猜测,没有 科学根据。把物质归 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水 火 气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 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 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 质的属性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 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 义等局限性
唯心主义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 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 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 西,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 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
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 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 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物 主
三种形态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对立
从属于 唯 心
辩证法 主 和形而 义 上学
根本观点 两种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个方面 的回答不同而形成的(谁为第一性)。
两个分歧(对立、斗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对世界状态的回答不同 二者的关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二者区分的根本是什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二者区分的根本是什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二者区分的根本是什么?
谢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二者区分的根本是什么?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截然不同,一是两者认识世界的本原不同,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笫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的。

世界是客观有在的,不以意识为转移。

而唯心主义恰恰相反,世界本原是由神或上帝的造物主创造的,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反映,意识是笫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是以意识为变化或转移。

二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唯物辩证法认为,全面的,运动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认为,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以主观意识看待世界。

三是两种政治制度上的区别,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社会的意识形态。

那么,什么是上层建筑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就是统治阶级的上层建筑。

这就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而唯心主义的就是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如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就是美国第一,美国优先的孤立的形而上学出发,发动战争和掠夺财富。

总而言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共同体,是两种世界观,价值观的根本区别和取向。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风雨飘摇的命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而关于这两种哲学思想的讨论也从未停止。

尽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在今天,我们依然需要了解它们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本文将详细探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原则、观点及其应用。

唯物主义定义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其核心思想是现实存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和思想,具有物质性和客观的存在。

换句话说,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质存在的,而精神和意识则是物质的产物,是由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唯物主义原则唯物主义的主要原则有三条:1.物质较主观精神更为重要。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意识和精神是依赖于物质世界的。

2.物质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客观存在的。

物质具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具有矛盾、冲突和阶段性的发展规律。

3.认识世界必须从物质出发。

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必须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来获得。

唯物主义观点唯物主义包括许多观点:1.唯物主义从本质上否定了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质,是世界的真实存在,人们的精神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不是反之。

2.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现象和现实都有其历史的和社会的背景。

唯物主义将现实看作历史、社会、物质的总体,认为物质世界的变化是历史进程的核心,世界各种现象、现实、活动都是这个历史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

3.唯物主义强调实践观念,认为实践是既定义和决定人的认识,又反作用于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

人类通过实践不断地认识和改变世界,将实践和认识作为相互依存的因素。

这是唯物主义的实践基础和哲学基础。

唯心主义定义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人的意识和精神是本质存在的,是创造和支配自然界的原动力。

唯心主义认为,人类的精神和意识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独立于物质之外的东西,是比物质更基本、更重要的存在。

唯心主义原则唯心主义的主要原则有三条:1.精神较物质更为重要。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依据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依据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依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以描述世界的本质和人的认识方式。

本文将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为划分依据,分别对其进行阐述和比较。

一、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一种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宇宙是由一种无限的、永恒的、自身变化的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产生是物质发展的结果,意识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式。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决定性,强调客观规律对人的认识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在物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改造。

二、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意识是人类最根本的存在方式,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

唯心主义强调意识的决定性,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创造者,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将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归因于意识的活动,认为物质只是意识的表象和影响。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比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相对立的哲学观点,对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的认识方式有着不同的解释。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决定性,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在物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改造。

唯心主义则强调意识的决定性,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认为,物质只是意识的表象和影响。

在人的认识方式上,唯物主义强调实证主义,即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

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获取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

唯心主义则强调理性主义,即通过理性思维来认识世界。

简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简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简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唯物主义1. 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例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自然事物,以及人类社会中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等社会存在,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

- 在唯物主义看来,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物质的反映。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 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这种观点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的特点,缺乏科学依据,但它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形态,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思想。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

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反对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也存在局限性,具有机械性(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和不彻底性(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例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的观点,就是机械性的体现。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一形态的唯物主义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哎呀,今天咱们聊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这个话题可不简单啊!不过别担心,我会尽量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解释,让大家都能听懂。

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是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呢,就是认为意识、思想、精神这些东西是最重要的,物质世界只是意识的外在表现。

换句话说,唯心主义者觉得人的心灵是万物之源,一切都是由心灵创造出来的。

而唯物主义则正好相反,它认为物质世界是最重要的,意识、思想、精神这些东西都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唯物主义者相信,人的心灵是受到物质世界的影响的。

那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世界观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方法论的问题。

先说说世界观的问题。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完全相反的。

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精神创造的,而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创造的。

这两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对待现实的态度。

唯心主义者往往认为现实是不完美的,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完美。

而唯物主义者则认为现实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他们追求的是物质上的进步。

再来看看方法论的问题。

唯心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唯心主义者往往会依赖于自己的直觉和感觉,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世界。

而唯物主义者则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认识世界,他们强调实践和实证。

现在大家应该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没有绝对的对错。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信仰和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观点。

咱们也不能忘了,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离不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的关怀。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虽然有很多区别,但它们都是人类思考世界的一种方式。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观点,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责任感的人。

这样,无论我们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都能为这个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区别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区别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区别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区别我们常常在谈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到底什么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据辞海解释,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唯心主义: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

一.现在我就这二个概念分细一点来探讨一下。

1.唯心主义者认为:精神是最重要的。

如不为五斗米折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是最重要的。

如贪官大贪其钱。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3.唯心主义者认为:我相信有神。

举头三尺有神明,神目如电,别人看不见也不敢做坏事,善恶有报,不能做坏事,要做好事。

4.唯物主义者认为:我不信有神。

别人看见也敢做坏事,只要有钱,管他害不害人,犯不犯法。

为了私利什么都敢做。

5.唯心主义者认为:人生目的是利他、服务他人、提升自我,强调精神享受。

6.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生目的是利己、强调物质享乐。

强调感官刺激。

7.唯心主义者:相信有灵魂、有来世,轮回不息。

相信有报应。

为了自己的将来,此生要尽可能积福做善事。

8.唯物主义者:不信有灵魂、有来世,以为人死如灯灭,不信有报应。

为了物质享受可以无恶不作,享尽福份做尽恶事。

9.唯心主义者认为:人与万物是相通的,人会影响自己周围的万事万物,人是万物之灵,天人合一,珍惜万物。

有德之士用过的物品或字画常常成为古董,就是因为他用过后,会影响那个物体,给它留下自己的能量和信息,也相当于它具有一些灵性吧,对别人有好处,所以珍贵。

10.唯物主义者认为:万物为我所用,是无生命的。

尽情浪费,从不珍惜。

11.唯心主义者认为:人能影响环境,叫做境由心造,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

水结晶实验可以有力证明,人的精神、思维、语言、文字、歌舞都能影响水的结晶。

即天人合一是对的,人是万物之灵也对的。

12.唯物主义者认为:人要改造环境。

其实就是破坏自然环境。

水土流失,空气、水污染,有毒物质等等,都是对环境的大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对。

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

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物质不同的表现形态,精神是物质的产物,物质不依靠精神而独立存在;人的认识是对事物的反映。

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一般指古代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历史阶段。

如中国古代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或气(阴阳、元气、精气),古希腊用原子、水、火,古印度用“四大”(地、水、火、风)等物质形态来说明世界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即形而上学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学学说。

其特点是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认为运动只有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外力推动;认识是人直观的机械的反映;人的意志、动机在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用。

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

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

(天不变道亦不变)(没有运动的物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二元论D、不可知论A项认为世界有一个本原是物质,显然不符合题意;B项认为世界有一个本原是精神,也不是题中所犯的错误;D项是否认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和题干所犯的错误无关。

这样将ABD三项排除,正确答案只能是C项。

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

它肯定世界是物质的和运动的,同时用机械力学原理来解释一切现象和过程,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把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过程归结为数量增减、位置变更,把运动看作是外力的推动,否认事物运动的内部原因、质的变化和发展的飞跃。

也叫机械论。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用辩证方法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也叫唯物史观。

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直接归结于物质性东西的哲学学说。

其特点是取消了意识与物质的区别。

19世纪50年代流行于德国。

有的提出物质、力和精神是同一个基本原理的不同表现。

还有的提出精神性的能力是脑物质的分泌物。

法国唯物主义,也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主要代表有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

他们反对封建统治,提出彻底的无神论思想,肯定物质世界自身的存在,是当时西欧最进步的哲学。

但他们的唯物主义基本上是机械论的和形而上学的。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对。

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

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精神决定物质;人的认识是先天就有的或在头脑中自己产生的。

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唯我论"。

(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例如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3)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式地进行的,而是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直线,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里,而反动的或保守的阶级和势力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它巩固下来。

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片断、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历史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都是我的感觉或感觉的复合或观念的集合,感觉、自我意识是真实的存在。

完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荒谬的唯我论,因为它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实际上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只能存在于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之中,没有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事物。

中国宋明时期的陆王学派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主张有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精神‟或…理‟,认为物质世界是这种…精神‟或…理‟的体现或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

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以致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因此,客观唯心主义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客观唯心主义是宗教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粗俗化的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承认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强调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本体”,是内生于客观世界自身的,而且这种“精神本体”又都不约而同地带有“事物规律”的含义,这就使客观唯心主义常常不自觉地走向自然,走向客观。

同时,由于“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所以其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些合理的思想成分绝非偶然,而应视其为客观唯心主义之“客观”所然。

相对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

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事物性质的相对性,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

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

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基础,由于它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对的、主观的、任意的,取消了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因而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开方便之门,成为进行诡辩的最应手的工具。

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古希腊的克拉底鲁、19世纪奥地利的马赫等。

割裂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否认事物本身及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稳定性和客观性的思维方式。

其特征是片面强调现实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夸大认识的主观形式和对历史条件的依赖,否认客观真理;只看到事物和认识中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相互过渡,否认它们的区别和对立,抹杀它们之间的界限。

诡辩论:诡辩论的哲学根源是相对主义。

辩就是有意地把真理说成是错误,把错误说成是真理地狡辩。

诡辩论本身是一种方法论。

更确切地说,诡辩论是一种论证方法,它的根本特点是一种歪曲的论证。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哲学基本派别。

它对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作了正确的回答,承认宇宙统一于物质,精神或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客观物质世界离精神而独立存在,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唯物主义通常总是反映先进阶级或集团的利益的。

在中国,唯物主义的代表有战国时的荀子,东汉的王充,南朝的范缜,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清代的戴震等。

在西方唯物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古希腊罗马的朴素唯物主义;十六—十八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十九世纪以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错误地回答了意识和物质即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的平衡状态。

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在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绝对的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但不能把静止绝对化。

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3)相对静止的积极意义:相对静止并非消极保守。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4)马克思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它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对事物的静态分析必须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把变革和稳定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运动形式多样性原理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1)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区别,它们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定运动规律,不能把低级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运动形式,也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

把机械运动看成是物质运动的惟一形式,是机械论的错误观点;用单纯的生物运动来说明社会运动,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错误观点。

(2)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存在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