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技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药物配置,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是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的机构[1]。在配药的环节上国内基本上都是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因为在临床就一直从事配药工作,所以工作起来比药师得心应手,经过继续学习、培训还可以完成排药、核对等一般药学技术人员的工作[2]。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主要是从事临床护理五年以上的护师,经过全面培训后选拔进入静配中心,按照临床科室的医生医嘱,从药房领取药品配置输液成品后由工人派送各临床科室。正确的药物配置及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小临床输液用药的安全事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以在此期间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差错登记台账上记录168件为研究对象。

1.2方法:本中心建立静脉药物配送情况评估小组,小组成员自身专业能力过硬;评估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配送管理制度;该制度详细规定配送工作分配方法、工作流程及应急处理预案等。小组成员负责收集数据资料,将其录入计算机,并进行分析。

2结果

本中心差错事件共168件,平均7件/月,与工作量成正比;差错事件原因主要包括:溶媒错误、剂量错误、输液浓度错误,药物分发错误等方面;所有差错均已获得一定程度的解决。

3讨论

3.1常见差错

3.1.1排药差错

3.1.1.1溶媒名称错误:排药核对时未发现将5%葡萄糖100mL贴成0.9生理盐水100mL。

3.1.1.2溶媒剂量错误:排药核对时未发现将5%葡萄糖100mL贴成5%葡萄糖250mL。将5%葡萄糖500mL贴成5%葡萄糖250mL。

3.1.1.3溶媒使用程序错误:如红霉素粉针应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用氯化钠溶液稀释,若红霉素直接加入0.9%氯化钠溶液会呈胶胨状[3]。

3.1.2贴标签差错

3.1.2.1核对药品贴标签:主要是对药品规格、相近药名、用药剂量等没有及时核对正确,贴错标签。

3.1.2.2贴输液袋标签:贴错输液的品种、浓度或规格,比如葡萄糖贴成生理盐水;5%葡萄糖贴成10%葡萄糖;250mL生理盐水贴成500mL生理盐水。

3.1.2.3放错输液框:将贴好标签的药品放错输液框,甚至放错科室、床号等。

3.2差错防范措施

3.2.1构建操作质量内控制度:构建完善的药物静脉配置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药剂科、护理部、运送系统共同组成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应严格规范各部门,定期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不留空白,把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

3.2.2加强药师在静脉配置中心的把关作用:护师很难完全代替药师的工作,所以在严格执行审方制度方面,要求药房的药师从专业的角度严格把关临床医嘱处方,核对无误后才能发药。因临床医生在药物配伍禁忌、药物用法用量方面的知识相对不足或重视不够,尤其是年轻医生须通过培训,不断总结、强化记忆才能减少和避免[4]。静脉配置中心需要安排药师审核医嘱(处方)岗位,从专业的角度在源头发现问题,避免药物配伍错误,错误处方等,这是护师代替不了的工作。

3.2.3静脉调配程序不断科学优化:药物静脉配置从药房领取药物开始,就要认真核对药师发放的药品和溶媒,严格执行排药、贴标签、配药、成品分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

姚梅

(安徽省淮南市人民南路淮南朝阳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目的探讨护师在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常见差错对临床安全用药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记录进行分析,从操作人员的工作角度阐述差错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对24个月常见差错记录168件,主要是护师业务熟练程度不够,责任心不强、工作量大,交接不认真。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护师集中药物配置的平台,任何操作差错都将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护师;差错;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000[文献标识码]A学科分类代码:32024

文章编码:1001-8131(2019)01-0098-02

等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出现差错及时登记。建立一套科学药物配置流程,每个环节要求操作者和复核者均签字,若发生差错可以追溯明确责任人,并与考核挂钩。

3.2.4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操作程序:为了提高药物调配操作知识技能,尤其是药物合理分类和排放,严格执行注射器单用制度。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晨会讲课、交班提问,鼓励护师从药物学和护理学专业角度对存在的差错问题进行深刻分析,找出造成差错的原因,避免或杜绝再出现,并制定防范措施。对调配好的静脉用药按批次、时间、科室,专人及专用设备及时安全派送至临床科室。减少差错事故,保证临床静脉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对差错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极大地降低了静脉配置药物操作差错,有效促进了临床安全用药。人为操作差错的防范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正常运行的关键。虽然通过药师审方把关对医嘱的审

核,有效减少了不合理用药,但整个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任何环节操作人员工作严谨、认真、负责,操作流程设计科学合理是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根本,也是降低临床静脉用药风险的切实有效途径[5]。我院配置中心净化仓内配置输液的工作全部由经过严格训练且具有护理经验的护师来完成,这样人员相对固定也更专业,每个环节相互监督,责任细化到人,对于保证临床安全输液起到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梦乔,沈炜明.浅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4,13(2):110-111.

[2]黄寿和.影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转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J].安徽医药,2007,11(9):846-847.

[3]杨毓瑛,陈文,张爱知,等.不合理用药分析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49.

[4]杜小焕.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常见差错及防范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7):133-134.

[5]徐杰英.医院静脉药物集中配置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2):156-158.

收稿日期:2018-09-18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在中年女性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当前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尚无绝对权威的解释,但是临床中针对该疾病的发生普遍认为与患者内分泌异常有关。该疾病早期无显著性、典型性症状,病情进展至后期时,患者多伴有阴道出血、经期异常等情况,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严重的病情可会对患者的正常生育功能造成不良影响[1]。当前宫腔镜手术是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若护理不当可有并发症风险,不利于患者良好预后。为此我院开展了优质护理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临床护理,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8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彩超和术后病理确诊,且均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年龄30~46岁,平均(38.2±3.2)岁,病灶直径0.7~3.0cm,平均直径(

2.1±0.4)cm;观察组年龄31~48岁,平均(38.6±

3.3)岁,病灶直径0.6~3.2cm,平均直径(2.2±0.3)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补液、抗感染

优质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李国芳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目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8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针对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和比较,同时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生活质量,对患者术后健康的恢复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优质护理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学科分类代码:32071

文章编码:1001-8131(2019)01-0099-0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