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刘晚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1及答案

编写:刘晚秋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清文章的说明线索,理解文本内容。2、了解文本的结构层次。

过程与方法:1、体会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的讨论,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

【使用方法】1、认真阅读课文两遍,在此基础上完成自主学习的题目。2、阅读过程中注意抓关键性的句子,以此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全文。3、再读文章,体会语言特点。完成课后题三。

4、做到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自主学习】

一、积累基础知识

1. 本课中这些字你能准确读出吗?

墁地(màn)斗拱(gǒng)屋檩(lǐn)接榫(sǔn)穹窿(qiónglóng)

翘起(qiào)对称(chén)额枋(fāng)点缀(zhuì)帷幕(wéi)水榭(xiè)

2. 本课的成语,你能说出它们的意思吗?

至善至美:最完善,最完美。

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少部分不同。

千变万化:有千万种变化,形容变化非常多。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3. 成语迁移运用,请找出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方周末》2月15日电,在中国,千年之前的人们会在那些优美醇厚的文章中得到精神的慰藉,观照人生中的至善至美,而今天的人们已经难以得到相应的体验。

B. 他们利用“农民讲坛”这个平台,讲解十七大报告精神、农产品销售等方面与农村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故事,都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听得如痴如醉。

C. 2008年高考恰逢端午节的三天假期,教育部发言人称,有可能对原定的考试时间进行调整,而有的专家则认为如今的考生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市场,急需要增强的是应变能力,因此不必调整高考时间。

D. 悉尼歌剧院是世界公认的本世纪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是当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稀世之作”。歌剧院的正面看上去和旁边的宫殿大同小异,更为特别的是,人们根本看不出这样的建筑内部拥有华丽的音乐厅和容纳3000多人的席位。

答案:D 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少部分不同。与语境不符,可改为“风格迥异”。

4.文本理解:细心读文,标注段落序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每段的内容

明确:(1)中国建筑的地域分布广(2)中国建筑的历史跨度大(3)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4)中国建筑的立体构成(5)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6、7)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8)中国建筑的斗拱(9)中国建筑的举折,举架(10)中国建筑的屋顶(11)中国建筑的色彩(12)中国建筑的构件(13)中国建筑的用材(14)中国建筑的“文法”的拘束性(15)中国建筑的“文法”的灵活性(16)解说“词汇”和“文法”(17)中国建筑和外国古典建筑体系的比较(18、19)提出提倡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20)熟悉自己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合作学习】

一、回顾旧知,回答问题

1.作为说明文,说明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那么说明文的顺序主要有哪些?

明确: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程序顺序。

2.作者概括的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说明的?

明确: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逻辑顺序展开的。

3.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的哪几项?作者认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明确: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称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最显著的特征是:斗拱和屋顶。

3.作者在九大特征之后,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是什么,请归纳后写出来。

明确: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合作探究】

作为一篇科技论文,科学、严谨的说明是为文的基本要求,作者主要的任务是介绍科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可本文有很多句子带有浓烈的抒情成分,应如何看待这些抒情语句?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观点一21世纪,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缺乏科学教育的民族是很难强大起来的,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人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的,一个没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人是不会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的。作者就是用这些浓烈的抒情句子告诉我们,中国建筑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他的用意就是用强烈的民族情怀感染人们,引领人们进入高尚的审美境界。

观点二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他满怀忧患意识地提醒后人:“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商,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为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失的现象。”

课题《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2及答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信息的筛选,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使用方法】1、认真阅读选文,在此基础上完成设置的题目。2、阅读过程中注意抓关键性的句子。3、做到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15---16两段,完成1---4题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和“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