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编制说明
我国铝用炭素行业标准化概述
![我国铝用炭素行业标准化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f98805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d.png)
51 行业背景铝用炭素是生产电解铝用的重要辅料,是对石化、焦化行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是链接石化与铝工业的桥梁和纽带。
伴随铝工业的持续发展,2020年铝用炭素产量2000余万吨,出口160余万吨;技术装备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产品质量显著提升,总体满足国内外电解铝生产需求;但产能总量严重过剩,区域结构性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中国电解铝产能天花板已经形成,铝用炭素需求也将进入平台期。
行业高质量发展出路在于控制产能、技术创新、智能化升级和国际化布局[1]。
行业运行方面,近年来,我国铝用炭素总体平稳,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布局趋向水电资源丰富省份,行业竞争开始转向“提质降耗”等非价格手段。
同时铝用炭素行业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企业环保意识显著增强,投入力度明显加大,烟气处理已成为炭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行业基本实现了限值排放。
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超低排放。
铝用炭素行业在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方面,均取得积极成效。
2 标准化2.1 总体情况自1978年以来,为满足铝电解行业的需求,铝用炭素行业的阳极与阴极产品就在不断进行制、修订,至今已形成了以铝用阴极、阳极等铝用炭素材料及相关原辅材料产品标准为核心,方法标准、能耗限额与安全生产标准、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标准、其他专用设备及工艺技术要求标准等四类为支撑的共计一百多项标准的完整体系,碳排放、智能制造等专项也在逐步完善中。
体系内标准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相互关联,紧密衔接,很好地服务于铝用炭素行业,引领行业不断进步。
具体标准见表1。
2.2 产品标准铝用炭素材料主要包括预焙阳极、阴极炭块、阴极糊等铝电解专用产品及煅后石油焦、电煅无烟煤等阳极、阴极生产用原材料产品。
其中《铝电解用石墨化阴极炭块》《铝电解用石墨质阴极炭块》《铝电解用阴极糊》《石墨化阴极炭块用煅后石油焦》已于近年完成修订。
YS/T 699-2018《铝电解用石墨化阴极炭块》,标准修订后,真密度、体积密度、气孔率、灰份、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电阻率、导热率、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和钠膨胀系数等指标体系设置和指标数值确定,在全面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方法说明
![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方法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f7b631aa300a6c30c229f1c.png)
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方法说明(一)基本测算公式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对湖北省碳排放的测算可以根据化石燃烧的燃料数量以及建议排放系来计算:其中,EC i,t表示第i种能源在第t期的消耗量,ef i第i种能源的含碳量,EC i,t表示第i中能源未被氧化的比率,其值一般被设为0,O i表示第i中能源的氧化率。
结合湖北省能源消费状况,我们考虑三种燃料类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其含碳量和氧化率分别为:表1 各种能源的含碳量及氧化率数据来源: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日本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 2006. (二)计算步骤第一步:单位转换由于《湖北省统计年鉴》和《湖北省改革开放30年》中提供的能源消费量数据的单位为万吨,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提供的各种燃料含碳量的单位为吨/太焦,因此首先要对各种能源消费量进行热值转换,即用原始的能源消费量分别乘以各自的热值来进行转换。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热值为:表2 各种能源的热值进一步,可以得出计算公式:转换后的煤炭消费量= 原始的煤炭消费量M(万吨)* 20934(千焦/千克)= M*209.34(太焦)转换后的原油消费量= 原始的原油消费量N(万吨)*41868(千焦/千克)= M*418.68(太焦)转换后的天然气消费量= 原始的天然气消费量Q(万立方米)*35588(千焦/立方米)= Q *0.35588(太焦)----------------------------式(1)第二步:计算各种能源的碳排放量各种能源的碳排放量= 转换后的消费量* 排放系数*氧化率* 44/12(1)煤的碳排放量= 转换后的消费量(TJ)*24.7(t/TJ)*0.9* 44/12(2)石油的碳排放量= 转换后的石油消费量*20(t/TJ)*0.98* 44/12(3)天然气的碳排放量= 转换后的天然气消费量*15.3(t/TJ)*0.99* 44/12(这样得到的单位是吨,再除以10000,得到万吨单位)----------------------------式(2)第三步:加总各种能源的碳排放量碳排放总量= 煤的碳排放量+ 石油的碳排放量+ 天然气的碳排放量二、碳强度计算方法说明(一)基本公式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计算公式为: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总量/GDP(二)计算步骤第一步:计算碳排放总量(具体计算方法见第一部分)第二步:根据碳排放强度计算公式,碳排放总量除以GDP即得。
行业标准《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ff5309965ce0508763213bf.png)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审定稿编制说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2012年11月编制说明一、工作情况1、标准项目所涉及的方法等的简况按照目前我国氧化铝的生产工艺,在采用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拜耳法或烧结法过程中并不直接产生二氧化碳。
与氧化铝生产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加热用燃料的燃烧,特别是烧结法燃料消耗很大,次外,碳酸钙煅烧生成生石灰或熟石灰,期间也会产生部分二氧化碳。
目前国内没有规范统一的计算方法来评价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国际铝业协会出版的“铝部分温室气体草案”中有关于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介绍,但由于各个国家、地区或厂家使用的燃料不同、采用的生产原料也不同,因次有必要制定规范统一的计算方法,为政府、企业实现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2、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2010武汉年会的安排,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承担《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标准主要起草人:3、标准起草单位简况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是国内唯一的从事铝、镁轻金属研究的专业性机构,成立于1965年,一直致力于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包括大型预焙槽、皮江法炼镁、氧化铝的砂状化、选矿拜耳法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
拥有铝土矿处理、氧化铝工艺、铝用炭素和电解工艺、镁冶炼工艺、化学品氧化铝和轻金属材料工艺、轻金属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实验室,具有完善的铝、镁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平台,包括TEM、SEM、EDS、XRD、XRF、IC等在内的大型仪器设备50余套,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氧化铝中间试验厂和电解铝中间试验厂,以及铝土矿综合利用实验基地,同时依托郑州研究院设立了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中心、国家轻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郑州研究院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79、ISO/TC129、ISO/TC226在国内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承担了轻金属行业大部分分析检测方法标准的起草或修订工作,近年来,作为负责起草单位,完成《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等多个系列160余项标准的起草或修订。
铝工业企业烟气治理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铝工业企业烟气治理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bf3e0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a.png)
铝工业企业烟气治理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铝工业企业烟气治理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烟气处理设备和工艺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
1. 确定原料中含有的碳元素含量:首先确定原料中铝含量,然后根据铝的化学式Al2O3计算出原料中的氧元素含量,通过减去氧元素含量得到原料中的碳元素含量。
2. 确定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通过采样和分析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以得知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3. 计算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烟气流量和二氧化碳浓度,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4. 确定煤炭的燃烧效率:煤炭燃烧过程中,会生成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以外的废气和灰渣。
通过测量煤炭的燃烧效率,可以确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5. 计算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步骤3和步骤4中计算得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加,得到铝工业企业烟气治理过程中的总二氧化碳排放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方法仅适用于烟气治理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计算,对于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计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计算。
此外,为准确计算,建议咨询专业环境工程师或相关机构的技术专家。
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https://img.taocdn.com/s3/m/a9654dc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f.png)
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最新版】目录一、介绍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标准二、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强制性和推荐性内容三、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起草单位和归口单位四、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具体内容五、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实施意义正文一、介绍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标准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是指在生产铝用炭素产品过程中,消耗的能源量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这一标准对于规范铝用炭素行业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强制性和推荐性内容《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中的 4.1 和 4.2 条款是强制性的,也就是说,铝用炭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这两个条款的规定控制能源消耗。
而标准的其他内容则是推荐性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自主决定是否采纳。
三、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起草单位和归口单位《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一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四、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具体内容《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规定了铝用炭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量应控制在的具体数值范围内。
这些数值是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技术水平制定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实施意义实施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可以促使铝用炭素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同时,也可以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碳交易综合知识测试题库(133题含答案)
![碳交易综合知识测试题库(133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d1ac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6.png)
碳交易综合知识测试题库(133题含答案)咨询开发模式下的CCER项目,业主可以获得减排量交易的全部收益,可以自主计划减排量核证、签发时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注册登记机构应当妥善保存登记的原始凭证及有关文件和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年,并进行凭证电子化管理。
A.5B.10C.15D.20(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根据《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第二十九条注册登记机构应当妥善保存登记的原始凭证及有关文件和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0年,并进行凭证电子化管理。
注册登记机构负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统一结算,管理交易结算资金,防范结算风险。
注册登记机构对各交易主体存入交易结资金专用账户的交易资金实行。
A.日记账管理B.明细账管理C.总账管理D.分账管理(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根据《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第五条注册登记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结算银行,并在结算银行开立交易结算资金专用账户,用于存放各交易主体的交易资金和相关款项。
注册登记机构对各交易主体存入交易结算资金专用账户的交易资金实行分账管理。
注册登记机构与交易主体之间的业务资金往来,应当通过结算银行所开设的专用账户办理。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在生态环境部规定的时限内,向分配配额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清缴上年度的碳排放配额。
清缴量应当()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查结果确认的该单位上年度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
()A.大于等于(正确答案)B.等于C.小于等于D.小于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根据生态环境部制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规范,编制该单位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载明排放量,并于每年()前报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排放报告所涉数据的原始记录和管理台账应当至少保存五年。
A.3月31日(正确答案)B.6月30日C.9月30日D.12月31日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规定的机构和个人,是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主体。
每个登记主体只能开立一个登记账户。
行业标准《铝用炭块试样加工装置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铝用炭块试样加工装置技术条件》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f9461d5fd0a79563c1e72c3.png)
行业标准《铝用炭块试样加工装置技术条件》编制说明(预审稿)北京英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标准编制组2015年4月行业标准《铝用炭块试样加工装置技术条件》编制说明(预审稿)1.任务来源、计划要求及企业简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厅科函[2014]628号),由北京英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铝用炭块试样加工装置技术条件》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编号为2014-1372T-YS,完成年限为2015年。
北京英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是高品质精密仪器制造服务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员单位及铝用炭素材料系列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
自2006年创立以来,英斯派克全体同仁怀“用高品质设备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使命,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朴素行为准则,坚持“高品质、不妥协”的精神,全心全意为客户创造价值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到2014年,公司共拥有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负责起草相关国家行业标准8项、参与起草相关国家行业标准10余项;已有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大唐集团、神华集团、中国铝业、酒钢集团、中海油、中石油、云冶集团、东方希望集团等80余家大中型企业长期使用我公司研制的设备及相关技术服务。
英斯派克要求自己出品的设备必须严格做到以下几点且缺一不可:安全、环保、精准、高品质。
我们坚信:高品质的设备和服务可以改善大家的工作条件继而提高生活品质。
2.编制过程2.1标准编写原则2.1.1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写示例》的规定进行编写,并符合TCS 2009《中国标准编写模板》国家标准的电子文本要求。
2.1.2本标准旨在提高铝用炭块试样加工制作的精度及自动化,降低劳动强度、人员安全隐患。
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安全、环境免受破坏,防止人身受伤、财产损失等事故。
即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制样精度。
行业标准《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23部分 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的测定》(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23部分 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的测定》(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31fb2c8a45177232f60a2d3.png)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23部分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的测定热重法(YS/T 63.23—201X)编制说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2010年7月编制说明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色协综字[2010]015号《关于下达2009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的精神,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承担标准YS/T 63.23—201X《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23部分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的测定热重法》的起草工作,由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的测定,国内现有的为行业标准,标准号为YS/T 63.11—2006,采用质量损失法测定空气反应性;本次等同采用ISO 12989-2:2004《铝生产用炭素材料—预焙阳极和侧部炭块—空气反应性的测定第二部分热重法》。
本部分对ISO 12989-2:2004进行了以下编辑性修改:——删除了12989-2:2004的目录、前言、引言和参考文献;——标准名称按照本系列标准的要求进行了修改;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0年3月29日~4月1日在上海市召开了2010年度第一次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审定会和讨论会,来自70多个单位的12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轻金属分标委会16个单位的22名代表讨论了《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8项分标准)》,对由郑州研究院负责起草修订的7项标准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主要修改如下:1、在前言部分增加“本部分为非仲裁方法。
”2、对翻译过的关键部分进行核对,尽量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的编写模式。
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对本部分进行了编写。
本部分已达到国际一般水平。
建议颁布本部分为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建议本部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铝用炭素焙烧能耗测试方法》(送审稿)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铝用炭素焙烧能耗测试方法》(送审稿)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a62acd0af1ffc4fff47ac13.png)
《铝用炭素焙烧能耗测试方法》(送审稿)编制说明《铝用炭素焙烧能耗测试方法》编制组主编单位: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10月31日目录一、工作简况 (3)(一)任务来源 (3)(二)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成员及其所作的工作 (3)(三)主要工作过程 (4)二、标准编制原则 (6)三、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及主要试验和验证情况分析 (7)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8)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等情况 (8)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9)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协调配套情况 (10)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1)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11)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1)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11)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2)《铝用炭素焙烧炉综合测试技术规范》送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20年8月24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转发2020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协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20】69号)下达了制定《铝用炭素焙烧炉能耗测试方法》行业标准的任务,申报号为2020-0679T-YS,完成年限为2022年,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二)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成员及其所作的工作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结合铝用炭素焙烧炉生产及能耗实际情况,制定标准讨论初稿;标准完善过程中,公司能积极调动编制组成员单位收集各项数据,带领编制组成员单位认真细致修改标准文本,征求多家企业的修改意见,最终带领编制组完成标准的编制工作。
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智谷碳素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青鑫炭素有限公司。
各参与起草单位在各自所在公司内部成立了标准编写小组,积极提供标准编制组所需各种本单位生产数据以丰富和完善标准内容,积极配合主编单位讨论和审议标准的各版修改稿,为标准的编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编制组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行业标准《铝用炭素生产余热利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送审稿)
![行业标准《铝用炭素生产余热利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送审稿)](https://img.taocdn.com/s3/m/382d9c4858fb770bf78a55ca.png)
行业标准《铝用炭素生产余热利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标准编制组2018年9月行业标准《铝用炭素生产余热利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要求,根据该计划的安排,由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主持制定《铝用炭素生产余热利用技术规范》的标准起草工作,计划号为2018-0502T-YS,标准任务完成时间为2020年。
1.2、参编单位及工作组成员本标准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8),轻标委秘书处负责组织协调,吸收国内有影响的设计、生产、施工、科研院校、使用单位等参加标准的起草工作,根据工作需求确定了参与本标准的单位有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包头铝业有限公司、洛阳万基炭素有限公司、山西晋阳碳素有限公司、江苏中商碳素研究院、济南中海碳素、山东信发碳素等单位。
1.2.1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于2003年,于2017年7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中国最大的独立专业的预焙阳极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炭素产品制造商和供应商。
目前索通公司预焙阳极总产能86万吨/年,年出口预焙阳极30多万吨,预焙阳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出口量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位,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欧盟、中东、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炭素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炭素行业清洁示范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节能减排示范企业。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利用石油焦为原料、集科研与生产预焙阳极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已拥有固定资产12亿,年产值20多亿元,已形成和在建产能共计100万吨,成为中国铝用炭素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同行业中具有很高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主营产品每年出口2亿多美元、占本行业份额22%以上,连续九年在行业排名第一。
碳排放的测算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碳排放的测算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626e26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2.png)
碳排放的测算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作如下:引言部分对于任何一篇文章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背景和重要性。
碳排放的测算方法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加剧,人们对于碳排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因此,测算碳排放量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首先,我们将概述文章的结构,以便读者对整个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着,我们将阐述本文的目的,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在全文的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碳排放的定义和它的重要性。
了解碳排放的定义对于理解后续的测算方法至关重要。
然后,我们将重点分析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算两种方法。
直接测量方法是通过仪器设备直接测量碳排放的量,而间接测算方法则是通过相关数据和模型计算出碳排放的量。
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使读者对于碳排放的测算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碳排放测算方法的应用前景。
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促进人们对于碳排放的认识,并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控制提供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碳排放的测算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从而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在这个日益关注环境问题的时代,掌握和应用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本文的组织和框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本文。
本文总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并提供对碳排放测算方法的背景和重要性的介绍。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了解到本文关于碳排放测算方法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和意义。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铝冶炼行业》编制说明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铝冶炼行业》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07ad0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b.png)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铝冶炼行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为规范铝冶炼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工作,依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铝冶炼行业》(以下简称《铝冶炼核查指南》),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编制的必要性及主要原则2021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规定了核查的一般性流程、原则以及通用核查方法和要点,适用于所有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不涉及铝冶炼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具体参数。
为增强铝冶炼行业碳排放核查工作的规范性、提高核查工作质量,《铝冶炼核查指南》给出了铝电解工序(设施层级)的碳排放核查方法和要点。
文件的主要编制原则如下。
一是以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为目标,帮助核查机构提高核查数据质量。
二是具有可操作性、规范性,切实提高核查工作效率,尽量消除不同核查机构对核算指南理解不统一、尺度掌握不统一等问题。
三是聚焦铝电解工序碳排放核查,明确关键参数的核查技术要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指南不包括对企业层级的碳排放核查。
四是针对铝电解工序交流电耗、铝液产量等影响排放量和配额分配的关键参数给出明确、详细的核查方法和步骤。
其中,标注星号“*”的为必查项,其他未做标记的核查事项由核查组根据文件评审的结果、重点排放单位的实际情况或经验判断确定是否进一步核查。
二、编制过程2023年5月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成立编制工作组,初步明确了编制工作思路、基本框架。
6—11月,编制组广泛听取有关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有关企业的意见,并形成初稿。
12月,组织有关核查机构根据《铝冶炼核查指南》初稿对多家铝冶炼企业开展试核查,并对可操作性进行评估。
2024年1月非正式征求有关单位、行业协会、企业和地方意见。
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内容本指南由正文和附录组成。
正文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适用范围、核查原则和依据、核查内容和要点。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c034e2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9.png)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一、背景介绍铝工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铝工业污染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解决铝工业排放污染问题,规范铝工业的环境保护行为,制定《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编制目的该标准的编制旨在通过规范铝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监测要求和治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促使铝工业企业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有效控制,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保障公民健康和生态安全。
三、编制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定标准应以科学研究为依据,结合铝工业现状和技术发展动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协调性原则:标准应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协调,避免出现冲突和重复。
3.可行性原则:制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以确保企业能够负担得起标准的执行。
4.时效性原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变化,标准应定期修订,保持与时俱进。
四、编制步骤2.国内外对比:比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
3.专家评审:组织相关专家对调研分析和国内外对比结果进行评审,形成初步的排放标准范围。
4.征求意见稿:在初稿的基础上编制《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行业内外的专家、企业和公众的意见。
5.修订完善:根据征求意见稿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对标准进行修订完善,确保标准的精确性和可实施性。
6.公示和实施:将修订完善后的标准进行公示,并确定标准的实施时间和监测方式,以保证标准的有效执行。
五、编制内容1.排放限值:明确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控制标准。
2.监测要求: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法和监测频次,以确保企业能够按照标准进行自主监测和报告。
3.治理技术要求:对铝工业污染物的治理技术进行指导,推广和应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净化设备和治理工艺。
六、编制意义1.环境保护:标准的实施将减少铝工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大气、水体和土壤资源,改善环境质量。
碳素行业排放标准
![碳素行业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7d2f8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8.png)
碳素行业排放标准
碳素行业是指以煤为原料,通过热解、气化等工艺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行业。
由于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目前,中国的碳素行业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 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文件。
其中,针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参考的是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等相关标准。
具体来说,碳素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一般采用每吨产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衡量,例如,对于某些特定的化工产品,其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可能限制在100千克/吨以下。
此外,还需要对其他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进行控制,确保其排放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编制
![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f2a7034e26fff705cd170a21.png)
《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编制说明(预审稿)1 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来源有色标委[2011]41号文,项目编号20111258-Q-610;《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来源有色标委[2012]15号文,项目编号20112131-Q-610。
标准性质确定为强制,为首次制定,完成时间为2012年,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单位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参加起草单位有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1.2 主要工作过程到目前,《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两个技术标准项目已进行了部分企业调研,讨论稿进行了四次讨论,形成现在的预审稿。
1.2.1 下发调研通知,确定调研内容2011年2月,全国有色金属质量计量标准研究所下发关于对标准《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调研的通知,调研内容主要是:通过走访征求对标准编制意见,了解各主要厂家近三年二氧化碳、全氟化碳排放情况,探讨制定排放限额分档的基本思路和依据。
1.2.2 征求意见,形成原始讨论稿根据调研通知,我们与有关企业进行了电话沟通,形成了《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两个技术标准的讨论稿。
2011年6月,在大连标准会议上轻金属分标委会对《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讨论稿进行了讨论,确定了基本文本格式,要求结合《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和《铝电解排放烟气中全氟化碳的测试与计算方法》两个预审稿内容抓紧进行调研。
1.2.3 实地调研,形成第二次讨论稿2011年10月11日-17日,全国有色金属质量计量标准研究所、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对主持制定的两项行业标准《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进行了调研走访。
行业标准《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2cc6d15f78a6529647d5350.png)
《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审定稿编制说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2012年11月编制说明一、工作情况1、标准项目所涉及的方法等的简况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国际国内都普通关注的共同焦点。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温总理在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因此制定《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有利于检测、统计该行业的排放状况,有利于行业协会或政府相关部门,评估排放水平,设定减排目标和制定减排政策。
铝用炭素材料焙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烟(粉)尘、沥青烟(焦油)、SO2和氟化物,此外有NOx、CO2、CO 、O2和水蒸汽等。
其中排放的烟尘、沥青烟、SO2和氟化物均在国家标准GB/T9078-1996中有测试方法及限定标准值。
但对其排放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没有统一的统计计算方法,因此制定铝用炭素生产过程中CO2排放的计算方法,是国际国内环境保护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2010武汉年会的安排,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承担《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标准主要起草人:3、标准起草单位简况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是国内唯一的从事铝、镁轻金属研究的专业性机构,成立于1965年,一直致力于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包括大型预焙槽、皮江法炼镁、氧化铝的砂状化、选矿拜耳法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
拥有铝土矿处理、氧化铝工艺、铝用炭素和电解工艺、镁冶炼工艺、化学品氧化铝和轻金属材料工艺、轻金属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实验室,具有完善的铝、镁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平台,包括TEM、SEM、EDS、XRD、XRF、IC等在内的大型仪器设备50余套,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氧化铝中间试验厂和电解铝中间试验厂,以及铝土矿综合利用实验基地,同时依托郑州研究院设立了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中心、国家轻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https://img.taocdn.com/s3/m/b345023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7.png)
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最新版】目录一、简介二、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制定背景和意义三、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具体标准四、标准的实施及对行业的影响五、结语正文一、简介铝用炭素是指在铝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炭素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铝,促进铝的析出。
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是指在生产一定数量的铝用炭素产品时,所允许消耗的能源总量。
制定这一标准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促进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制定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铝行业的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
铝用炭素作为铝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其能源消耗量占到了铝行业总能源消耗的很大比例。
因此,制定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对于提高铝行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制定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还可以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铝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三、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具体标准根据《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70-2008) 的规定,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分为两部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其中,4.1 和 4.2 是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标准。
具体标准如下:1.强制性标准:4.1 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4.2 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2.推荐性标准:附录 B 提供了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四、标准的实施及对行业的影响《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的实施,将对铝行业产生以下影响:1.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促使企业加强能源管理,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3.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整改,促进行业优胜劣汰,提高整体竞争力。
控制铝生产过程中含碳气体排放量的方法[发明专利]
![控制铝生产过程中含碳气体排放量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11e54d7bdaef5ef7ba0d3cfb.png)
专利名称:控制铝生产过程中含碳气体排放量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郭玥锋,姜涵
申请号:CN201910569557.X
申请日:20190627
公开号:CN112149056A
公开日:
2020122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控制铝生产过程中含碳气体排放量的方法。
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目标城市的位置范围信息;根据所述位置范围信息获取位于所述位置范围信息指示的范围内的企业的企业信息;根据上述的企业信息,确定出至少一个制铝企业;对于上述至少一个制铝企业中的每个制铝企业,确定该制铝企业在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碳气体的排放量;含碳气体的排放量包括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两种全氟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即四氟化碳的排放量和六氟乙烷的排放量;基于各个制铝企业的含碳气体的排放量和预设值,控制上述至少一个制铝企业的铝生产过程中的含碳气体排放量。
该实施方式实现了目标城市位置范围内企业的含碳气体排放的确定与控制。
申请人: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道元路18号518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陈佳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式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2f5c4fc647d27284a735151.png)
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高黎敏(陕西省燃气设计院,陕西西安 710043)汽油、柴油、天然气作为车用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如下:根据CO2 潜在排放系数和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可计算出燃料燃烧产生CO2 的量:基础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能信息传播中心(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Energy Conservatio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enter ,简称NDRC-ECIDC)发布的数据,CO2潜在排放系数见表1。
CO2潜在排放系数是指一种能源燃烧或使用过程中单位热值所产生的CO2排放数量(kg/GJ)。
表1 燃料排放系数表燃料种类CO2潜在排放系数(kg/GJ)汽油69.363柴油74.024天然气56.224根据文献[5],可查得各种能源平均低位发热量,见表2。
表2 能源发热量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kJ/kg)汽油43124柴油42705天然气35588燃料燃烧产生CO2 的量按下式计算:(1)式中:—燃料燃烧产生CO2的质量(kg);mf —燃料消耗的质量(kg);Ql —燃料平均低位发热量(kJ/kg);k — CO2潜在排放系数(kg/GJ)。
将表1、表2的基础数据代入式(1),经计算,燃烧1吨汽油产生CO2的质量 =2.99t燃烧1吨柴油产生CO2的质量 =3.16t燃烧1吨天然气产生CO2的质量 =2.00t行驶相同里程,消耗天然气的质量与消耗其它燃料质量的比值可用下式表示:(2)式中:β —行驶相同里程,消耗天然气的质量与消耗其它燃料质量的比值(kg/kg);α —行驶相同里程,标准状况下消耗天然气的体积与消耗其它燃料体积的比值(Nm3/L);ρo —标准状况下天然气密度(kg/m3);ρi—燃料密度(kg/L)。
根据中海石油气电集团交通新能源事业部于2011年7月26日至2011年7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17个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初步设计)评审会最新提供的经验值:行驶相同里程,消耗1L汽油相当于消耗1.1Nm3天然气,消耗1L柴油相当于消耗1.2Nm3天然气。
铝熔炼工序碳排放数据
![铝熔炼工序碳排放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d13a9d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c.png)
铝熔炼工序碳排放数据铝熔炼工序碳排放数据:对环境的威胁与应对之道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等领域。
然而,铝的生产过程却会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从人类的视角,探讨铝熔炼工序碳排放数据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道。
铝的生产主要通过熔炼铝矾土来完成,这个过程需要高温和大量能源。
据统计,每生产一吨铝,约会释放17吨二氧化碳,这个数据令人担忧。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减少碳排放的方法。
我们可以优化生产工艺。
通过改进熔炼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从而减少碳排放。
同时,采用先进的过滤和捕集技术,将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的碳排放物捕获和回收利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我们可以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铝熔炼过程对能源需求量较大,传统的能源主要依赖化石燃料,这不仅会增加碳排放,还会对环境造成其他污染。
而使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能降低能源成本。
因此,在铝熔炼工序中广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我们还应该注重废弃物的处理。
铝熔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和废水,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废渣的回收利用和废水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监管和合作。
政府可以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同时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
而企业应该积极响应环保政策,推动绿色发展,减少碳排放。
铝熔炼工序碳排放数据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需要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加强废弃物处理以及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努力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的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审定稿编制说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2012年11月编制说明一、工作情况1、标准项目所涉及的方法等的简况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国际国内都普通关注的共同焦点。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温总理在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因此制定《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有利于检测、统计该行业的排放状况,有利于行业协会或政府相关部门,评估排放水平,设定减排目标和制定减排政策。
铝用炭素材料焙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烟(粉)尘、沥青烟(焦油)、SO2和氟化物,此外有NOx、CO2、CO 、O2和水蒸汽等。
其中排放的烟尘、沥青烟、SO2和氟化物均在国家标准GB/T9078-1996中有测试方法及限定标准值。
但对其排放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没有统一的统计计算方法,因此制定铝用炭素生产过程中CO2排放的计算方法,是国际国内环境保护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2010武汉年会的安排,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承担《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标准主要起草人:3、标准起草单位简况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是国内唯一的从事铝、镁轻金属研究的专业性机构,成立于1965年,一直致力于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包括大型预焙槽、皮江法炼镁、氧化铝的砂状化、选矿拜耳法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
拥有铝土矿处理、氧化铝工艺、铝用炭素和电解工艺、镁冶炼工艺、化学品氧化铝和轻金属材料工艺、轻金属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实验室,具有完善的铝、镁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平台,包括TEM、SEM、EDS、XRD、XRF、IC等在内的大型仪器设备50余套,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氧化铝中间试验厂和电解铝中间试验厂,以及铝土矿综合利用实验基地,同时依托郑州研究院设立了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中心、国家轻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郑州研究院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79、ISO/TC129、ISO/TC226在国内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承担了轻金属行业大部分分析检测方法标准的起草或修订工作,近年来,作为负责起草单位,完成《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等多个系列160余项标准的起草或修订。
4、主要工作过程(征求意见过程,讨论会、预审会的情况)及主要工作内容郑州研究院接受任务后迅速成立标准编制小组,确定工作方案。
为了使《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标准制订得科学、准确、合理,编制组通过国际铝协官方网站查阅并翻译了大量外文文献,下面是部分文献:1)International Aluminium Institute,“The Aluminium Sector Greenhouse Gas Protoco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by the Aluminium Industry ,October 2006. 网址:/ 2)WRI/WBCSD GHG Protocol Stationary Combustion Guidance,Calculation Tool for Direct Emissions from Stationary Combustion.同时翻译国际铝协发布“铝部分温室气体草案-铝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附录A中:铝生产过程及其辅助过程二氧化碳和全氟化碳排放的计算方法;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固定燃烧指导协议—固定燃烧直接排放的计算工具等资料。
2010年10月编制组成员分别到浙江华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强强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霍宁碳素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霍煤通顺炭素有限公司、索通发展有限公司、兖矿科澳铝业有限公司、山东华宇铝电有限公司、山东晨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抚顺铝业有限公司、山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包头铝业有限公司、山西华圣铝业有限公司、济南万方碳素有限责任公司、中铝股份连城分公司及中铝广西分公司、山东分公司、青海分公司和兰州分公司等20余家铝用炭素生产企业进行了调研走访,了解生阳极中氢含量、焦油收集量、煅后焦使用量、阳极产量等情况。
根据查阅的文献及炭素材料生产的实际的情况,形成讨论稿。
2011年4月25日~4月28日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了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审定会和讨论会,由中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来自中铝山东分公司、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兖矿碳素制品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参会代表对《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会代表对讨论稿提出如下修改意见及建议:1、删除前言中第一段。
2、删除“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的英文文献、网址和英文翻译。
3、删除各种燃料折算标煤量的方法及报告期内焙烧炉消耗的燃料计算即标煤折算二氧化碳法。
4、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量计算方法采用直接计量法,不采用折算标煤法。
5、删除讨论稿中的表1、2、3,把表格放入编制说明中。
6、规范文本中公式的单位。
7、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规范标准文本。
根据讨论会上大家的修改意见,我们对该讨论稿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形成预审稿。
在2011年6月21日至23日大连会议上对该标准进行了预审。
预审会上没有异议。
二、标准制定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1、标准编制的原则《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标准的起草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方法》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参照国际铝协发布的官方资料结合国内电解铝行业的实际状况。
2、主要技术内容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包括:燃料燃烧产生的CO2;石油焦煅烧过程中烧损产生的CO2;生坯焙烧过程中粘结剂煤沥青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燃烧产生的CO2及填充料燃烧产生的CO2。
把这几部分的CO2相加计算得到报告期内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量。
此外也可以根据碳质量守恒,并假定所有的CO均会进一步氧化为CO2,则输入的总碳减去成品、碳粉尘、碎屑、残块等碳输出,其余碳均转换为CO2来计算生坯焙烧过程中CO2的排放。
煤沥青和煅后焦中的无碳组分包括硫化物、灰分、氢化物等不会产生CO2,因此这部分不包括在计算中。
石油焦的煅烧和生阳极的焙烧都需要使用煤气、重油或天然气等作为加热燃料。
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CO2占到99%。
通常,采用直接测量法和计算法两种方法来评估固定燃料燃烧中排放的CO2。
直接测量法通常是在烟囱或排气管中采用连续排放监测仪器(CEM)测量排放气体的总流速和CO2的浓度,原则上,温室气体排放应选择直接测量法。
但由于安装CEM成本较高,此外对企业来说准确测量烟气的浓度和流速有困难,因此具有实用性且执行成本低的计算法在评估固定燃料燃烧CO2排放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标准采用的计算法是通过收集记录铝用碳素厂报告期内(报告期为一年)燃料消耗的体积、质量或能量数据(这些数据基于燃料接收,购买记录,或进入燃烧设备的计量),如果需要,还应记录燃料的密度、热焓/热量值,把燃料数据转换为通用的体积、质量或能量。
采用燃料消耗量和排放系数等数据计算燃料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石油焦作为预焙阳极的主要原料来源,用量较大,因此多数炭素厂都有煅烧设备对石油焦进行煅烧。
石油焦煅烧过程中烧损排放的CO2按照文本中公式(6)计算。
数据来源及工业典型值见表1。
生坯焙烧过程中CO2排放的计算采用质量守恒法和分步计算法。
质量守恒法是根据碳质量守恒,并假定所有的CO均氧化为CO2,则输入的总碳减去成品、碳粉尘、碎屑、残块等输出碳,其余碳均转换为CO2。
煤沥青和煅后焦中的无碳组分包括硫化物、灰分、氢化物等不会产生CO2,因此这部分不包括在计算中。
按照文本中公式(7)计算报告期内CO2排放量,公式中的数据均来自工厂记录及测量。
分步计算法是按照生阳极焙烧过程中排放的CO2分两部分来计算。
一是煤沥青挥发物燃烧排放CO 2,另外为焙烧炉中填充料在煅烧过程中排放的CO 2。
混捏成型后的生阳极在焙烧加热炉内的保护介质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按一定的升温速率进行高温热处理时,生阳极中所含煤沥青发生热分解缩聚反应,不稳定的轻质组分以挥发分的形式排出。
生阳极焙烧过程中煤沥青挥发物燃烧排放CO 2 的计算见公式(8)。
公式中的数据来源及不确定度见表2。
表1计算石油焦煅烧过程中烧损产生的CO 2排放的数据来源及不确定度注:公式中系数0.035是基于过去的研究工作,假定石油焦中易燃物CH 4含量为3.2%,焦油含量0.3%,H 2含量7.1%。
则CH 4和焦油所贡献的排放的排放量。
表2 数据来源及不确定度生阳极焙烧过程中需要填充料覆盖在生阳极上以隔绝空气防止炭块氧化,同时在生阳极之间也有填充料来填充间隙以防止炭块变形。
焙烧炉中填充料在煅烧过程中CO 2排放的计算见公式(9),公式中的数据来源及不确定度见表3。
表3 数据来源及不确定度计算报告期内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否准确取决于数据收集的质量和质量控制测量的精确度。
收集高质量的活动数据往往是企业温室气体盘查的最大限制。
因此,应当建立严格的数据收集规程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三、标准水平分析(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IDT、MOD 或NEQ)、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分析)没有查到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四、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本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完全满足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要求。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
六、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的建议建议该标准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
七、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由于本标准为首次制定,建议开展该系列标准技术的培训宣贯等相关工作。
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
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
十、预期效果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行业协会或政府相关部门,评估铝用炭素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状况,排放水平,同时为设定减排目标和制定减排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标准编制组201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