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文言文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节选
愚公者,北山之愚人也。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山前有一道,通向邻国。
道之左,有愚公之家;道之右,有邻国之都。
道狭而险,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辔。
愚公欲平此道,使车马通行无阻,然山高且险,愚公年迈,不能独成其事。
一日,愚公与其子曰:“吾年九十,死无恨事。
然吾家道不通,邻国之人,皆苦于行。
吾欲移此山,平此道,以利吾邻。
汝能助我乎?”其子曰:“父言甚善,吾虽年幼,亦愿从父移山。
”于是,愚公与其子,携锄凿锤,奋力于山。
邻里之人,闻而怪之,曰:“愚公何为者?乃欲移此山?”愚公曰:“吾闻有志者事竟成,吾欲平此道,以利吾邻。
虽移山之难,吾亦必成之。
”邻人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息?”愚公曰:“吾与汝邻,虽邻,吾亦欲利汝。
吾移山,非徒为吾,亦为汝也。
吾子子孙孙,亦将利此道。
吾虽死,有子子孙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忧无成?”邻人无以应,但笑而退。
愚公年虽九十,精神矍铄,移山不已。
日积月累,山石为之平。
邻人叹曰:“愚公之力,吾等不及也。
”后,愚公之子娶邻国之女为妻,生子继业。
继业承父志,复移山不止。
年复一年,山道平直,车马通行无阻。
邻国之人,皆感愚公之德,为之立庙,以祀其魂。
愚公移山,虽历经千辛万苦,然终成其志。
此故事传颂千古,成为中华民族勤劳、坚韧、不畏艰难、奋发向前的象征。
愚公虽愚,然其志不可移,其精神令人敬佩。
译文:愚公,是北山的一个普通人。
年纪已经九十岁了,面朝山居住。
山前有一条道路,通往邻国。
道路的左边是愚公的家,右边是邻国的都城。
道路又窄又险,车辆不能并排行驶,马不能并行。
愚公想要拓宽这条道路,让车辆和马匹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但是山又高又险,愚公年纪已经很大,不能独自完成这个任务。
有一天,愚公对他的儿子说:“我今年九十岁了,没有遗憾的事情。
但是我家里的道路不通,邻国的人,都苦于行走。
我想移走这座山,拓宽这条道路,让我的邻居们受益。
你能帮助我吗?”他的儿子说:“父亲说得很好,我虽然年纪小,也愿意跟随父亲移山。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简略
愚公谓其子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其子曰:“善。
”遂率妻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笑而谓愚公曰:“公之力虽衰,其志不少衰。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怒曰:“吾与汝偕行,去汝三尺,吾不能容,而汝欲使吾平此山,何其不仁也!”京城氏之孀妻曰:“吾闻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今子之力,不足以平山,子之志,何其大也!”愚公不听,遂率众往。
邻人笑而议之,曰:“愚哉,愚哉!”愚公不听,曰:“吾虽死,有子存;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众人皆笑,曰:“子又不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子子孙孙,虽多,亦奚益哉?”愚公曰:“吾志未已,吾将死之后,有子存;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众人之笑,愈甚。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夜梦一神,曰:“汝何笑愚公也?吾将助汝平此山。
”明日,愚公果见一神,手操巨斧,曰:“吾来助汝。
”愚公大喜,遂与神共平山。
山移之后,愚公家得通汉楚,南来北往者,莫不称便。
愚公之子,孙,曾孙,世世传颂其事,以为美谈。
愚公移山,盖志之坚,不畏艰难,持之以恒者也。
其故事传扬至今,启迪后人,勿以事小而不为,勿以事大而不成。
盖凡立志,必经风雨,方能见彩虹。
愚公虽愚,其志可嘉,其行可敬,其事可传。
中考文言文《愚公移山》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愚公移山》全文详细翻译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数万尺。
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面。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
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语文言文翻译
愚公怒而答曰:“吾年九十,死期将至,岂能久居此乎?吾虽老,志未衰,欲移山以通其道,非敢为子孙谋也。
吾死,有子存;子死,有孙继之;孙又生,子又死,如此代代无穷,终当移此两山,何难之有?”邻人劝之曰:“子既老矣,又何必为此?且吾闻天者,有功必报,无劳必罚。
子移山,非人力所能,恐天不佑,反为祸害。
”愚公曰:“吾闻之,志士仁人,不因难而止,不因易而动。
吾移山,非求福也,求通其道耳。
吾虽老,犹能曳筇而往,吾子孙若死,有吾子;子死,有吾孙;孙又死,有吾曾孙。
曾孙之后,必能移此山矣。
吾虽老,犹望见其成也。
”于是,愚公率子孙,晨昏不懈,凿石出土,填于渤海。
邻人笑之,愚公不以为意,曰:“子笑吾之不才,吾笑子之不能也。
”年复一年,山未移而愚公已死。
其子继之,又数十年,子死,孙继之。
孙又死,曾孙继之。
曾孙又死,玄孙继之。
玄孙死,又继之。
如是者,七世矣。
山虽未移,然其道已通,民得以往来。
邻人感其志,乃共往观之。
见山已平,道路开阔,皆叹曰:“愚公之志,固不可夺也!”夫移山者,非人力所能,盖天时也。
然愚公之志,固已足为天下后世法。
是以孔子曰:“愚公移山,志也;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盖以愚公之移山,为天下后世之楷模也。
愚公移山,虽其道通,然其精神,更令人钦佩。
夫志士仁人,固不因难而退,不因易而进。
是以愚公之移山,虽其道通,然其志不可夺,其精神永存。
此乃真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者也。
愚公移山,虽古之人,其精神可嘉。
夫志士仁人,固当效法。
是以吾辈,虽生于今世,亦当以愚公之移山为楷模,发愤图强,以成大业。
【初中文言文】《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原文】太行山和王屋山有700英里高。
这是在冀州的南部和合阳的北部。
北山的愚公今年90岁,生活在山对面。
为了惩罚山北的要塞和迂回的进出路线,他聚集在房间里,制定了计划,并说:“我会和你们平分风险,这意味着连接河南南部和汉阴,可以吗?”各种各样的承诺。
妻子质问说:“你的力气不能破坏魁父的山,比如太行王府,你怎么能买土石方呢?”扎说,“铸入渤海的尾部和北方的隐秘土壤。
”于是,他带着儿子和孙子何丹敲打石头,开垦土壤,把簸箕运到了渤海的尽头。
邻居荆城姓的寡妇和妻子留下了一个男人,跳起来帮助他。
寒暑交替的节日,开始了一个倒演。
河曲的智者老人微笑着停下来说:“怎么了?你不好。
用你的余生,你不能毁掉这座山的一根头发。
它是什么样的泥土和石头?”北山愚公说:,“你的心是坚不可摧的,坚不可摧的,你不像一个寡妇、一个妻子和一个虚弱的儿子。
虽然我死了,怎么会有一个儿子呢?儿子有孙子,儿子有孙子,儿子有孩子,儿子有孙子。
孩子和孙子是无限的。
如果这座山不增加,为什么它就没有生命呢N“河曲智者老人死了。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翻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将近90岁的愚公北山生活在这座山的对面。
由于北山塞车,他不得不走很长一段路进进出出,所以他打电话给全家人商量说:“我会尽我所能和你们一起挖下陡峭的山,一直挖到禹州以南和汉江南岸,好吗?”(每个人)一个接一个地同意了他。
他的妻子问:“你的力气连奎夫这样的山都砍不倒。
你能对太行山和王屋(两座大山)做些什么?此外,你还能把挖出的泥土和石头放在哪里?”大家一个接一个地说:“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缘,扔到隐藏的土壤的北边。
”于是他带着三个背着包袱的儿孙们凿石头,挖土,用簸箕把它带到渤海的边缘。
邻居景成的遗孀有一个孤儿,只有七八岁,她也跳起来帮助他们。
愚公移山文言文
愚公移山文言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这则故事,简单却蕴含深意。
愚公年事已高,却有移山之壮志。
面对巍峨大山,他不退缩,不畏惧,决心改变现状。
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想想我们的生活,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大山”。
或许是学业的压力,工作的难题,又或是人际关系的复杂。
当困难摆在眼前时,我们是像愚公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还是像智叟那般,嘲笑他人的努力,自己却毫无作为?愚公的家人,虽有疑虑,但最终还是支持他。
这让我们看到,一个团结的家庭,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凝聚力量。
而邻人之孀妻幼子的相助,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和互助。
智叟的嘲笑,反映了现实中那些目光短浅、只看眼前利益的人。
他们不相信努力和坚持的力量,总是轻易否定别人的梦想。
然而,愚公的一番话,让智叟无言以对。
这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任何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有可能实现。
再看操蛇之神和天帝的举动。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神背走大山。
这似乎是一种美好的结局,但也让我们思考,成功是否真的仅仅依靠诚心就能获得?或许,诚心是基础,但行动和坚持才是关键。
愚公移山的文言文翻译
愚公移山的文言文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愚公移山的文言文翻译愚公移山的文言文翻译《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愚公移山文言文原文
愚公移山文言文原文愚公移山列子〔先秦〕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愚公移山_文言文的翻译
昔者,愚公者,燕人也。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与子幼子负畚锸,出入于山,年深月久,山石崩颓,道路崎岖,心欲移之,然力不足。
愚公曰:“吾与子幼子,虽老且病,然志不已,欲移此山,以利行旅。
吾闻天者,无难必成,人者,有志必遂。
吾宁移山,不辞劳苦,终当有成。
”邻人笑而应曰:“公年已耄耋,子幼力弱,岂能移此大山?且山之大,非一日之功,子虽壮健,亦难移也。
公何不罢休,以待天命?”愚公怒曰:“吾闻大禹治水,疏川导滞,九年而成。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而终成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吾岂不能以移山为志,而俟天命哉?”邻人曰:“公虽志坚,然力不足,徒劳无功。
不如以智取之,何如?”愚公曰:“吾闻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志积久,虽无大舟,必能负此山。
”于是愚公乃发徒属,操畚锸,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闻而相与笑,以为不祥。
孔子闻之,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愚公移山,非独乐山,亦乐水也。
夫水者,智者所乐;山者,仁者所乐。
愚公移山,其志可嘉,其行可敬。
虽未成其事,其志已远矣。
”岁余,邻人复往观之,见愚公父子,箕畚运石,不知其几千万万。
邻人感其志,乃相与叹曰:“愚公移山,吾辈之羞也。
吾辈不如愚公之志,乃何以为人?”于是邻人皆发徒属,助愚公移山。
邻国之人,闻而相告,皆曰:“愚公移山,吾辈之助也。
”于是天下之士,皆愿助愚公移山。
十年之后,山移一篑,愚公之力,亦竭。
而山犹未平,然愚公之心,不以为倦。
邻人曰:“公之力,固已竭矣,山犹未平,吾辈何以为助?”愚公曰:“吾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吾辈虽不能尽移此山,然积德累功,亦必有成。
”又十年,山移一篑,愚公之力,亦竭。
而山犹未平,然愚公之心,不以为倦。
邻人曰:“公之力,固已竭矣,山犹未平,吾辈何以为助?”愚公曰:“吾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吾辈虽不能尽移此山,然积德累功,亦必有成。
”又十年,山移一篑,愚公之力,亦竭。
而山犹未平,然愚公之心,不以为倦。
邻人曰:“公之力,固已竭矣,山犹未平,吾辈何以为助?”愚公曰:“吾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愚公移山文言文及其翻译
古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山北临汉阴,出人往来,苦于险阻。
愚公患之,欲铲平此山,以为通途。
于是,愚公召集其子,共议移山之策。
子曰:“吾父之志,固已坚矣。
吾将效先人之志,助父移山。
”愚公曰:“善。
”于是,愚公与其子,以及邻人,共负畚锸,操镢斧,以备移山。
愚公每日携畚锸,早出晚归,不懈于劳。
邻人见之,皆曰:“愚公年迈,移山之志何其坚也!”愚公闻之,笑而不答。
曰:“吾虽老,志在移山,非为劳也,为后世子孙造福耳。
”岁余,愚公移山之志未衰。
一日,有智叟过而问之,曰:“老丈,子之移山,何其难也?吾观山之高大,非一日之功,子何故不待之自然,而欲强行移之?”愚公答曰:“吾闻之,山有志者,终成其事。
吾虽老,志不移,必成其志。
”智叟笑曰:“子之志诚坚,然吾恐子之子孙,不能继此志也。
”愚公曰:“吾虽老,尚能为之,子何疑吾子孙之不肖也?吾子孙若能继吾志,移山之业,必成于世。
”智叟无以应,然心中窃笑愚公之愚。
愚公归,终日思智叟之言,欲与邻人商议。
邻人曰:“智叟之言,不足为虑。
吾等虽不能移此山,然能助愚公成其志,亦吾辈之幸也。
”于是,愚公与邻人共议,选其壮者,以备力役。
又求助于邻村,得壮丁数百人,共襄盛举。
愚公与众人力战不懈,寒暑易节,移山之志益坚。
岁月如梭,不觉十年。
山虽未移,然愚公之志未改。
一日,天降神石,自山而出,愚公以石击山,山为之裂。
于是,愚公与众人力运神石,填于山谷,山遂平。
移山之事,传至国君,国君闻之,叹曰:“愚公移山,志之坚也,世无其匹。
”遂命左右,封愚公为“移山侯”,以表彰其志。
愚公移山,非一日之功,非一己之力,乃众志成城,同心协力,终成其事。
此乃古之明训,后世子孙,宜效此志,以成大事。
翻译:古时候,有一位住在北山的愚公,年纪已经九十岁了,他的家面对着山而建。
山的那边靠近汉水南岸,出入的人们都苦于道路的险阻。
愚公对此感到忧虑,想要把这座山铲平,以便开通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
于是,愚公召集他的儿子,共同商议移山的策略。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愚公移山原文及一对一翻译【作者】列御寇【朝代】先秦【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列子《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列子《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文言文、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点、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nglish words,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listening, English knowledge points, Chinese knowledge points, classical Chine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mathematics knowledge point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列子《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译文及注释原文: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文言文——愚公移山
文言文——愚公移山昔有愚公,居在河山之间,其家西接大山,东临河水,日晷升降,岁复循环。
愚公尝观大山,好其壮丽,然而常为之苦恼:家虽在大山之间,然其妻子及其子孙女婿,从家至邑,皆须环道流转,费时费力。
每每念及此事,心生愤恨,乃谋之计。
谋计良久,果有一计:吾将疏通河溪,便可借水之力,挖山填河,以便行舟。
于是,愚公召家人、儿孙全体赴集,训之曰:“汝曹听吾言,吾欲移山,勿以为难。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百川汇成大海。
汝曹但疏通河溪,借水之力,挖山填河,坚毅不拔,坚毅不拔,必有成功。
”家人、儿孙闻之,无不叹服。
日以继夜,三十载之久,终于得知天实在。
苍穹之下,何似愚公之志;波涛之前,何似愚公之勇。
愚公岁再八十,仍然夙夜忧思。
然而,愚公尚未言弃。
此时,有一神仙,乃闻得愚公之志,感其真诚,深为感动。
乃带着石祖,飞至愚公家,曰:“尔既为士山之人,心怀壮志;我乃仙人,亦懂移山之术,故答应协助你。
”,遂拔助愚公移山,以辅于之。
神仙羽扇纶巾,舞之俨然;石祖结驪垂髦,压之倏忽。
二者天下无比,助愚公疏通河溪,借水之力,挖山填河,如此作苦功,以助于民。
三百年之后,石山移入水中,水变为石山之状,此为皆曰愚公之功。
里长曾将告诉于玄学家,玄学家乃感叹:真正的愚公,已经传为千古壮志。
此时,愚公家的壮丁已经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接手了他们的任务,他们热爱家乡,不愿在山川中流浪。
新一代年轻人继承了愚公的理念,继续努力工作,以完成祖辈的任务。
他们深刻领悟祖先传承的心灵信仰,用自己的生命在传承和发扬愚公精神,他们为铸就一个和谐的社会添砖加瓦。
我们的祖辈为我们遗留了一个宝贵的遗产,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家乡的美好,使我们对和谐命运抱有深深的信仰和感激之情。
正是这样的信仰使得我们用生命去守护和防护这片青山。
我们顽强地奋斗着,在生活、工作和爱情中感受着岁月的流逝,感受着人生的坎坷和荆棘。
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和自己的意义。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 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 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 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 ,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文言文注释
(30)孀(shuāng):孀妻,寡妇。 (31)遗男: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 (32)龀(chèn):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 。龀,换牙。 (33)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34)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35)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6)叟(sǒu):老头。 (37)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38)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愚公移山原文
愚公移山原文
【作者】列御寇 【朝代】先秦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 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文言文注释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愚公移山原文注音及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注音及翻译yúgōngyíshānlièyùkòu愚公移山-列御寇tàixíngwángwūèrshānfāngqībǎilǐgāowànrènběn zài jìz hōu z hīnán héyán g z hīběi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ěishānyúgōngzhěniánqiějiǔshímiànshānérjūchéngshānběizhīsāichūrùzhīyūyějùshìérmóu yuēwúyǔrǔbìlìpíngxiǎnzhǐtōngyùnándáyúhànyīnkěhūzáránxiāngxǔqíqīxiànyíyuēyǐjūnzhīl ìcéngbùnéngsǔnkuífùzhīqiūrútàixíngwángwūhéqiěyānzhìtǔshízáyuētóuzhūbóhǎizhīwěiyǐntǔzhīběisuìlǜzǐsūnhédānzhěsānfūkòushíkěnrǎngjīběnyùnyúbóhǎizhīwěilínrénjīngchéngs hìzhīshuāngqīyǒuyínánshǐchèntiàowǎngzhùzhīhánshǔyìjiéshǐyīfǎnyān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文言文原文注音
愚公移山文言文原文愚公移山文言文原文是:1、愚公移山文言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愚公移山文言文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少
昔者,愚公者,年且九十,聚族而谋曰:“吾与汝等,力足以平南山,不足以平太行,吾欲移山,汝等以为何如?”群子弟皆曰:“善!”于是愚公乃立,负锄荷锄,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之遗男与汝游者,汝电子!且焉置土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之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曰:“吾虽死,有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智叟无以应。
其后,孔子适卫,闻而愀然叹曰:“河曲智叟亡,惜哉!不有见者乎?”遂命从者具轿,往河曲,寻问之。
及至,见愚公负锄荷锄,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孔子叹曰:“善哉!吾闻之,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吾观愚公,志坚而不移,仁也。
”孔子去,弟子曰:“师闻愚公移山,何其喜也?”孔子曰:“吾闻之,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愚公之志,仁也;愚公之行,智也。
吾何喜哉?”弟子曰:“然则,愚公之志,何不可行?”孔子曰:“愚公之志,固不可行。
然,吾闻之,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愚公之心,坚如金石,何难事之有?”弟子拜服。
愚公移山,未尝不遇险阻,然志之坚,行之久,终成其事。
孔子闻之,叹为仁智。
吾辈当效愚公之志,坚如金石,行如流水,何难事之有?。
《愚公移山》文言文八年级上册
《愚公移山》的原文及译文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
这则故事的发源地,通常被称之为愚公故里的河南济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愚公移山》的原文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山的北面有位愚公,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着山走,于是召集全家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削平险峻,使道路直通豫州的南边,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山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一年时间,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一位叫智叟的人笑着劝阻他们,说:“你也太不明智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对泥土和石块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道:“你的思想太过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愚公移山文言文
愚公移山文言文自古以來,有一位愚公,住在山下,山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名为太行山,另一座名为王莽山。
这两座山高耸入云,宛如两座天柱,日夜阻隔住愚公与外界。
愚公家中世代务农,靠着种地为生。
然而,两座高山却给愚公带来极大的不便。
愚公每天都要绕过这两座山才能进入外界,无论是日间耕种还是夜间去市集,都倍感麻烦。
一天夜里,愚公硕大的家族与堆在心头多年的不满忍无可忍。
于是,他动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要移走这两座令他烦扰的山。
稍事安慰家人,愚公便主动来到太行山的脚下,决定开始移山的壮举。
山高路远,艰辛险阻,然而愚公并未退缩,相信一天自己一定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移山而去。
于是,愚公拿起锄头,对着太行山不停地挖土石,朝山松软之处努力每时每刻,休息时仍心无旁骛地端详着坚实的土地。
人们看到这一幕,纷纷议论纷纷,有的嘲笑愚公的愚蠢,有的惋惜愚公的辛劳,更有一些愚昧者根本不屑于这种“白白辛苦”的努力。
然而,愚公却并不在意,他相信有坚定的信念与勤勉的付出,就能战胜一切。
他只看着锄头砸下去,只攻克前方那低处松软的地方,他相信那些烦恼将随着每一铲泥土移走。
时间流转,年复一年。
愚公的头顶已经隆起来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山包,愚公却毫无颓废,仍然坚定地向前。
他的儿子们不禁有些担心,生怕愚公的岁月被无谓的决心与执拗耗去。
然而愚公并未被亲人的忧心牵绊,他对此并不以为意。
因为他坚信自己正在经历着千年的历程,而只要他坚持住,用他的勤劳与努力,就能实现他的愿望。
人们表示疑惑也得多年了,根本不见他有丝毫停歇的意思。
山上的人们呢,百倍加倍的种了山上的树木、花草。
此外,地方官也闻风而动,积极的为愚公筹集一切力量。
只要你捧着锄头达五十人,不用自找参加愚公的队伍。
秋天里,山上开放地简直象一朵盛大的花,而缺少多年来因为制作工具不能完全开发,而形容成娇小的野兽,已经显得盛大起来了。
人们的各样言辞充满了快活与谈笑的情绪,而夸奖的声音可谓此起彼伏。
终于,经过多年的努力,愚公迎来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1课文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课文释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四周各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
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
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
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
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无言而对。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冈阻隔了。
3课下注解1太行山——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
4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副词,将近。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
10塞(sè)——阻塞。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13汝——你。
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
指,直。
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
杂然,纷纷的样子。
许,赞同。
20损:——削减。
21曾(céng)——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
22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
23丘——土堆。
24置——安放。
25且——况且。
26焉——疑问代词,哪里。
27荷(hè)——扛的意思。
28夫——成年男子。
29箕畚(jī běn)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30孀(shuāng)——孀妻,寡妇。
31遗男——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
32龀(chèn)——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
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
龀,换牙。
33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
易,交换。
节,季节。
34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
反,通“返”往返。
焉,语气助词。
35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6叟(sǒu)——老头。
37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38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39长息——长叹。
40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4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彻,通。
42匮(kuì)——竭尽的意思。
43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
虽,即使。
之,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
44苦——愁。
45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
亡,通“无”。
46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
操,持。
47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其,愚公。
已,停止。
48帝——神话中的天帝。
49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感,被……感动。
50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
51负——背。
52厝(cuò)——同“措”,放置。
53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54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56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57列子——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我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
关于这部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种认为是后来晋代的人著的,没有定论。
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
4古今异义:1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2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3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4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5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6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7荷古义:扛今义:荷花8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9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10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11方古义:方圆今义:常指矩形12惩古义:苦于,被... ...所苦今义:惩罚5词性活用:1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名词活用为状语,用箕畚。
3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4聚: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
6一词多义:1方方七百里【指面积】方其远出海门【正当】2曾曾不若孀妻弱子【竟】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3固汝心之固【顽固】吾义固不杀人【本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4亡今亡亦死【逃走】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5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帝感其诚【他】其妻献疑【他的】6之以君之力【的】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7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8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始一反焉【加强语气】9而面山而居【表修饰】何苦而不平【表承接】而山不加增【表转折】通假字:1始一反焉。
“反”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
“厝”通“措”,放置。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指”通“直”,一直6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
7文言句式:1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2“(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此句中省略主语“太行、王屋二山”。
3且焉置土石?倒装句,疑问代词“焉”提前。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省略句,省略主语愚公。
倒装句,定语“三夫”后置。
5.告之于帝。
倒装句,状语“于帝”后置。
6.帝感其诚。
被动句,译8文章理解:第一段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
意在衬托移山的艰难。
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愚公的品质也就越突出。
这是故事的背景,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主张提出移山,家里人提出运土方案,率领几人便马上开始行动。
第三段写愚公对智叟的驳斥,这是情节的发展。
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愚公坚信可以移山。
智叟目光短浅,阻止愚公移山。
第四段写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派神将山背走了,愚公的愿望实现了。
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9人物分析:愚公:目光长远,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积极奋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智叟:目光短浅,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对困难采取冷漠逃避。
10问题研究:1.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
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答:不有损。
一是这个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与封建迷信有本质区别。
二是因为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遣力神二子背走二山,这衬托了愚公的形象,使之更加丰富,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赞扬。
2.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1).“方七百里,高万仞”山本身高大无比。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遥远。
3).“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人老又少。
4).“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工具简陋。
5).河曲智叟劝阻,讥笑。
3.从第一节中找出表现愚公移山艰难的语句?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4结合全文来看第二节“邻人京城氏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侧面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
5“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句侧面写出了什么?路途遥远,艰难,突出〃愚公坚忍不拔,信念坚定。
6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都没有赞成,愚公之妻关心,提建议。
而智叟反对,讽刺。
形成对比,推动情节向下发展。
7“虽我之死〃〃〃〃〃〃何苦而不平”包含着怎样的思想和意义?乐观豁达,意志坚定,懂得自然不会改变但,人力是无穷尽的。
8“帝感其诚”的诚指什么?为何以神话结尾?愚公的坚忍不拔。
借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展的情况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表达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分析人物名称的含义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这里二人针锋相对,对比鲜明,智叟眼中的愚公是“残年余力”,“不能毁山之一毛”,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他的“智”其实是老于世故,鼠目寸光;而愚公所看到的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他认为人的力量无穷,只要世代坚持移山,终能为人所平。
他的“愚”,其实是勇于奉献,公而忘私是大智若愚,在命名上特意将两个人物颠倒过来,不仅对比鲜明,而且有深刻的讽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