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治进展

合集下载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2 T n ee T nt ,Ham ro 3 onsnP, o s dS j asnA,e 1 lcnr,rn a l t .A mute t a — a i e
d mie o zd,d ubebid,pa e o c nrle o l— l n lcb —o t ld,1y a t d fb po 一 o ・e rsu yo u rpi
2 Au i L,B ba ,B i o R,e 1 2 bn Il o kA rt nJ t ta.Va e iln es sta s e rneiev ru rn d  ̄
el n c tn ac o mo i g c s a i ra io i e p t h f rs k n e s t n:r s lsfo a r n o s d o e u t r m a d mie
s t i e r l a e b p o i n,a n c tn a c us n d—ee s u r p o a i oi e p th,o o h f r s k n r b t o mo i g
oe ・ blr lJ .T o x 2 0 , 3 8 :1 — 2 . p n a i [ ] hr , 0 8 6 ( ) 7 7 7 4 l e ta a
o Rf oi s t n J . t n e , 0 3 2 4 2 : 4 nS r m k g es i [ ] J n r M d 2 0 , 5 ( ) 1 o s n c ao Ie 8

1 2 9 .
2 J rn y DE, L ic o s 4 oe b esh w J,Nie d s MA,e 1 ta.A o told tilo c nrle ra f
作者单位 : 360 广西 , 530 田阳县人 民医院外科

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优势病种

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优势病种

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胸腰椎骨折是指根据Denis提出的三柱概念,椎体前、中柱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损伤,在胸腰椎损伤中最为常见。

主要特征为椎体前方的楔形压缩(前柱损伤)和后方骨皮质的连续性中断(中柱损伤)。

椎体后缘骨折片常常发生向后移位凸入椎管导致神经损伤,因此胸腰椎爆裂件骨折常合并脊髓、圆锥或马尾损伤。

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胸腰椎骨折,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西医病名:胸腰椎骨折二、诊断(一)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中胸腰骨折诊断标准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中相关诊断依据拟订。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压痛、活动受限。

(3) 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连线失去正常形态,前后缘高度均变扁,椎体横径增宽,椎弓根间距增宽和棘突间分离。

CT表现:椎体显示多条低密度裂隙,走向不规则,椎体边缘皮质中断,碎骨向周围不同程度移位,后缘碎骨移至椎管内,造成不同程度椎管狭窄。

(二)辩证分型根据损伤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早﹑中﹑后期。

三期分治方法是以调和疏通气血﹑生新续损﹑强筋壮骨为主要目的的,临证时,必须结合病人体质及损伤情况辨证施治。

1、早期--气滞血瘀一般在伤后1~2周以内,由于气滞血瘀,需消瘀退肿,以“下”﹑“消”法为主;若邪毒入侵可用“清”法;气闭昏厥或淤血攻心,则用“开”法。

2、中期--筋骨未续是在伤后3~6周期间,虽损伤症状改善,肿胀瘀阻渐趋消退,疼痛逐步减轻,但瘀阻未尽,仍应以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故以“和”﹑“续”两法为基础。

3、后期--肝肾两虚为伤后7周以后,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坚实,功能尚未恢复,应以坚骨壮筋,补养气血﹑肝肾﹑脾胃为主,而筋肉拘挛﹑风寒湿痹﹑关节不利者则予以舒筋活络,故后期多用“补”﹑“舒”两法。

三、中医治疗方案(一)内治法1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早期证属气滞血瘀。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进展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进展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这类骨折的治疗研究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系统回顾和分析近年来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治疗策略参考。

本文将首先概述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为后续的治疗研究提供基础。

随后,我们将重点介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新兴的生物治疗等,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我们还将探讨个体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我们将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的不断进步,为老年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鉴于老年患者往往伴随多种慢性疾病,手术风险较高,因此,保守治疗成为许多患者的首选。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药物治疗是保守治疗的核心,主要包括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等药物,旨在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降低骨折风险。

同时,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还会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等药物来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在保守治疗中也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通过物理疗法,如温热疗法、电刺激等,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物理疗法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保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卧床,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磷等营养物质,也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然而,保守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一些骨折严重、疼痛剧烈的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胸腰椎骨折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胸腰椎骨折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胸腰椎骨折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作者:李书宽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临床资料为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传统的后路手术途径进行手术,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外科手术治疗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43例患者术后X线较术前对比,36例患者完全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无移位、断裂、感染等不良反应。

结论传统的后路治疗途径是外科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最佳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外科治疗、后路治疗途径、疗效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41-01随着现代工业及交通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发病率逐渐上升,易发生在工矿及交通事故中,在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或战时可成批出现,成为骨科常见的损伤之一[1]。

由于脊柱骨折常发生在活动度大和活动度小的变动处,因此胸腰段的骨折占脊柱骨折的70%-80%。

发生胸腰部骨折的患者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肌肉痉挛,不能自主起身行走,多合并严重复合伤[2],当合并脊髓损伤时预后较差,可造成残废,甚至危及生命,根据损伤程度及部位的不同,治疗方法和原则也不同。

本文是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外科手术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1.1 临床材料临床资料为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患者29名,女患者14名;年龄在15-47岁之间,平均31.2岁;受损部位:T105例,T115例,T123例,L12例,L213例,L34例,L47例,L54例;入院时脊髓压迫症状:2例完全瘫痪,5例不全性截瘫,余无任何脊髓压迫症状;入院时行X线及CT检查,按McAfee分型: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17例,稳定性爆破性骨折9例,不稳定性爆破性骨折8例,Chance骨折9例;入院行MRI确认患者椎管内的狭窄程度,狭窄程度在50%以上者32例,余无狭窄或者狭窄程度小于50%;临床症状:4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痛苦面容、腰背部疼痛、肌肉痉挛、不自主体位等症状。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胸腰椎骨折是指胸椎和腰椎骨折的一种病症,常见于交通事故、高坠事故、运动伤害等。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骨折类型和合并损伤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保守治疗是指通过保持患者的休息和平卧,配合药物治疗、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等手段来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功能。

保守治疗适用于部分稳定的胸腰椎骨折,没有明显的神经功能损伤和严重的骨折移位的患者。

在保守治疗中,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X线检查和脊柱CT 扫描,以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和骨折线的稳定性。

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于控制疼痛和预防感染,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药、抗生素和消炎药等。

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主要包括早期床上功能训练、康复体位训练和功能锻炼等,旨在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和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是指通过手术干预来修复骨折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线不稳定、严重移位、神经功能损伤明显或合并其他严重损伤的患者。

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和微创手术等。

内固定术是指将金属板、钢钉或螺钉等器械植入到骨折部位,以稳定骨折线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脊柱融合术是指通过骨块植入和植骨融合的方式来修复骨折,并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微创手术是指通过小切口和显微镜等器械进行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守医嘱,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此外,患者在康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和脊柱的稳定性。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骨折类型和合并损伤等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注意饮食调理和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脊柱功能的恢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及进展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及进展
有人认 为 ,即使骨 折稳 定性 较 差也 同样 可采用 非 于术 治疗 。 Mumford等报告 41例无 神 经损 害爆 裂 性骨 折 的 非手 术治 疗结 果 , 只要无 神 经学 异 常表 现 均为 非 手 术治疗 适 应 证 】。Shen等认 为 合 并 椎板 、棘 突及 横 突骨折 同样 也可 行非 手术 治 疗 I。
57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吉林 医学 2011年 lf l第 32卷第 3期
术 中可采用 脊髓 造影 或超 声检查 来评 定椎 管梗 阻程 度 ,如椎管 内 仍有较 大骨 折块残 留 ,可在 后路 内 同定基础 上行 前路 减压 及 内周 定手术 。有 人认 为对 于明显 的前 柱粉 碎和 高度 丢失或 严重 后 凸畸 形 的i 柱损 伤 应 行 前后 路 联 合 手术 治 疗 。 前后 路 联 合手 术 创 伤 大 , 也无证 据表 明优于 单纯前 路或后路 手 术 ,临 床应用不 多 1。
2 胸 腰 椎 爆 裂性 骨 折 的治 疗争 议 关 于胸 腰 椎 爆 裂 性 骨 折 的 治疗 选 择 一 直 存 在较 多 的争 论 。
有 人 认 为 所 有爆 裂性 骨 折 均 属 稳 定 性 骨折 , 此 都 应 行 非 手术 治 疗 】。 当 骨折 同 时 合并 有 明 屁 的 神经 损 害 时 ,应施 行 早 期手 术 治 疗 ;如 骨折 患 者 无 神 经 损 害 之 表现 但 脊 柱 稳 定 性 受 到 较严 重 破 坏 时 ,也 应 考 虑 手 术 治疗 。相 当一 部 分 作 者 认 为 , 骨折 块 所 致椎 管 狭 窄 程 度 严 重 时无 论是 否 合 并 神 经 损 害 均 为手 术 指 征 。此 时手 术 的 目的 在 于 复 位 骨折 及稳 定 脊 柱 ,从 而 避免 迟 发 性 神 经 损 害 。但 也 有 较 多 作 者 认 为 对 于无 神 经 功 能 损 害 表 现 的 胸 腰椎爆 裂 性骨 折 ,非 于术 治疗 同样 可取得 满 意疗 效 】。

《2024年伤椎置钉与伤椎磷酸钙强化结合经皮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范文

《2024年伤椎置钉与伤椎磷酸钙强化结合经皮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范文

《伤椎置钉与伤椎磷酸钙强化结合经皮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篇一一、引言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损伤,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伤椎置钉与伤椎磷酸钙强化结合经皮短节段固定治疗技术逐渐成为临床上的重要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治疗方法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比较。

二、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骨折固定技术,通过在受伤的椎骨内植入金属钉,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骨折的复位。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骨折愈合。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手术操作的复杂性,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钉棒松动、移位等。

三、伤椎磷酸钙强化结合经皮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伤椎磷酸钙强化结合经皮短节段固定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脊柱骨折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伤椎处进行磷酸钙强化,以提高骨质的稳定性,再结合经皮短节段固定技术,以实现骨折的精确复位和固定。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有效地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1. 治疗效果:伤椎置钉和伤椎磷酸钙强化结合经皮短节段固定治疗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然而,磷酸钙强化结合经皮短节段固定治疗在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2. 手术时间与恢复:伤椎置钉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手术时间较短。

而磷酸钙强化结合经皮短节段固定治疗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恢复较快,患者可以更早地进行康复训练。

3. 并发症:伤椎置钉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钉棒松动、移位等。

而磷酸钙强化结合经皮短节段固定治疗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五、结论综上所述,伤椎置钉与伤椎磷酸钙强化结合经皮短节段固定治疗在胸腰椎骨折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然而,磷酸钙强化结合经皮短节段固定治疗在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痛苦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腹膜后胸膜外暴露
⒈切口 上端自胸11棘突旁3cm处向下 直切开,弯向第十二肋下缘远侧2cm 向前至腋前线
Incision for extrapleural retroperitoneal approach to the thoracolumbar spine.
⒉手术过程
⑴切开皮肤、皮下,逐一切开深筋膜、斜方肌 、背阔肌、前锯肌。切断骶棘肌牵向正中,暴 露第12肋骨及胸12横突,切除横突,切开并剥 离肋骨骨膜暴露并切除12全肋 在12肋下方切开腰背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 肌和腹横肌,找到胸模返折处,钝性剥离后将 胸膜用食指轻轻向上推开。如有小破口随即缝 合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椎弓根过细 椎体旋转 横突骨折
3.断钉及拔钉:骨干骨折缺损其螺钉 承受应力是正常的5-10倍,短节段 固定中存在两个弹性结构的椎间盘 , 应 力 超 过 15 倍 。 Gaines 对 28 例 胸 腰骨折中10例断钉者复查发现按负 荷剪切法均在7分以上,其中5例为9 分。术后避免半卧位和过早下地活 动并应使用腰围
后部韧带复合结构损伤,脊突间距增宽,平 卧位自动复位,体检时能发现,压缩>50%时 后柱撕裂 。 椎间隙变窄提示椎间盘可能进入椎管内 爆裂型骨折时闯入椎管的骨块在牵张复位时可 能借助其后纵韧带促进骨块复位 T12 66% L1 53% L2 34%
Frankel定级(脊髓损伤的 神经功能定级)
A、无运动感觉功能 B、感觉存在,运动消失 C、感觉存在,有运动功能,无使用价值 (3级/5) D、感觉存在,有运动功能,有使用价值 (3级/5) E、感觉、运动正常
4.椎体高度丢失问题:矫正力的维持不仅 在于内固定本身,还在于良好的骨愈合 和质量。对未行椎板减压者考虑植骨。
5.减压问题:后路间接减压有一定效果, 50%-%30,只要获正常容积的70%,即可 解除神经压迫,对于有损伤的并诊明有 骨块进入椎管者复位后应探查椎管,发 见残留骨块将其向椎体方向推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的临床观察
3 0
内蒙古中医药 ຫໍສະໝຸດ 法 计数 资 料采 用 卡方 检 验 , 量 资料 比较 采 用 t 验 , 验水 准 终止治 疗 , 响放 化疗 的临 床效 果 。 计 检 检 影 我 国传 统 中医药 在鼻 咽癌 治疗 中具有 独特 的作 用 , 咽癌 在 鼻 仅 0 5P 0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 . ,< . 0 5 2 结 果 中 医属于鼻 渊 、 荣 、 失 上石疽 等 范畴 , 医认 为肺 热痰 火及 热毒上 中 7 1 , 内脏 虚损 , 不 足是 鼻 正气 21 组患 者临 床疗 效结 果 : 组 临床 有 效率 为 9 . 对 照组 扰为鼻 咽 癌 发病 主要 原 因[ 情 志 不舒 , .两 治疗 3 %, 5 咽癌 发病 的 主要诱 因 , 因此 中医药 治 疗主 要 以清 热解 毒 、 化痰 散 临床有效率为 896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0. %, 差异具有 结 为 主 , 据 不 同病 症 辨证 施治 , 根 据 病情 变化 动态 掌握 证 型 依 要 统 计学 意义 。 表 1两 组 患者 临床 疗 效 比较 【 ( ] 例 %) 的变 化 , 证 用药 , 毒 困 结 型症 候 明显 者 , 辨 火 宜清 热解 毒 , 软坚 散 结 , 血凝 结 型症 候 明 显者 , 化 痰散 结 , 血化 瘀 , 气 宜 活 气阴 两虚 症 候 明显 者宜 益气 养 阴 , 补 肾 。 健脾 在本 组资 料 中 , 们对 鼻咽癌 患 我 者辅 以 中药 治疗 , 采用 内外 结 合 、 施 治的方 法 , 用药 物能 够 辨证 外 直接透 过 体表 、 达到 患处 , 对于 肿大 淋 巴结 等浅 表病 灶 , 有 尤其 具 ▲: 表示 同对 照组相 比 P O 5 <. 0 较好 的效 果 , 我们 自拟 的方 剂 中 , 白术 、 苓 扶植 正气 , 高机 体 茯 提 2 . 2两组淋 巴结 变 化情 况 : 治疗 组淋 巴结 消 退率 为 9. 对 照组 免疫力 ; 5 %, 6 玄参 、 牡蛎 、 甲、 鳖 穿山甲、 昆布散结消瘤, 半枝莲、 白花蛇 淋 巴结 消 退 率为 8 . , 疗 组 淋 巴结 消 退 率 低 于对 照组 , 异 舌草清热。 7% 治 5 差 并根据临床随证加味, 在症状好转后 , 仍须依全身情况 具 有统 计学 意义 。 辨证施治 。诸药合用具有抗瘤散结 、 提高机体免疫力、 调整人体 22两组患者 淋巴结消退 率比较 . 阴 阳平 衡 、 调动人 体 潜能 、 增强 化学 药物疗 效 的作 用 , 可克服 化 还 疗 的毒副 作用 。在对 两组 疗效 及淋 巴结 消散情 况 分析 发现 , 疗 治 组 的临床 效果 及肿 大淋 巴结 的消退 情 况明显 优于 对照组 , 明在 说 放化 疗 的同时 辅 以中医 辨证 治疗 能够 改善鼻 咽癌 的治疗 效果 , 而 且 对两组 患者 的放 疗毒 副反应 的评 级 分析 发现 , 疗组 的评 级 明 治 ▲: 表示 同对 照组 相 比 P O 5 <. 0 说 23两组 患者放 疗毒 性反 应评 级结 果 :治疗 组放疗 毒 副反 应 C C 显低 于对 照组 , 明中 医药辨 证治 疗在 改善治 疗效 果 的同时 尚能 . T 评分 2 . , 照组 放 疗毒 副 反 应 C C评 分 1 2分 对 T , , 疗 组 毒 副 降低放疗的毒副作用。 9分 治 反应评 分低 于对 照组 , 差异具 有 统计 学 意义 。

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李圣【摘要】胸腰椎骨折是指发生于胸11至腰1之间的脊柱骨折,由于其为胸腰椎移行区,为生物应力的集中点,所以易于发生损伤,而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目标是让患者存活,避免更进一步的神经损害,通过重建脊柱序列获得脊柱的稳定性并通过早期的活动及康复,从而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工作.胸腰椎骨折因其固有的解剖特点,在诊断、治疗等方面有其特殊性,且因其发生率较高,为临床工作经常遇到的疾病,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现就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The thoracolumbar fracture are the spine fractures occurring at the T11 to the L1 level.Because it's the transition region of thoracolumbar spine and the focus of the biological stress,it is easy to damage.The goal of treatment of the thoracolumbar fracture is keeping patients alive,protecting from the further neural damage,obtaining the stability by constructing anatomical alignment of spinal columns and returning patients to workplace through early mobilization and rehabilitation.Because of its inherent anatomical features,the diagnosis and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 are special,and there is a high morbidity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which we are frequently encountering in the clinical work.To guide the clinical work better,we will take a review abou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4)006【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胸腰椎;脊柱骨折;治疗;综述【作者】李圣【作者单位】舒城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安徽 23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脊柱骨折90%发生在胸腰段过渡区[1],胸腰段正好介于活动度较小的胸椎和活动度较大的腰椎之间,承受的生物学应力较大,故而成为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尽管胸腰椎骨折很常见,但是其中有50%是不稳定的,并可以导致严重的功能丧失、畸形和神经损伤[2],因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一、定义胸腰椎骨折是指发生在胸腰椎的骨折。

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其中以T11—L2椎体骨折多见。

根据其发病机理可分屈曲型和伸真型两种类型,屈曲型较常见。

二、诊断依据1、在坠落伤、车祸、重物砸击等受伤病史。

2、胸腰背部疼痛,不能活动,棘突压痛,椎旁肌紧张或胸腹部不适。

3、X线表现椎体呈现楔型改变,或有纵裂压缩性骨折,或有椎弓、椎板、关节突、棘突等骨折,或并发崩折脱位。

4、CT和MRI可显示骨折及脊髓马尾神经受压。

三、证候分型1、屈曲压缩型:椎体呈前后楔形样变,棘突间距离增宽,严重者可见小关节突骨折,棘突撕脱骨折,脊柱生理弧度改变,后凸畸形明显。

2、垂直压缩型:椎体的高度降低,前后很能够增宽,椎管狭窄,椎间孔变小,可有椎板及关节突骨折,或椎体左右径增宽,或有脊柱侧弯畸形。

3、屈曲旋转型与伸直压缩型临床上较少见。

四、入院指征1、有外伤病史2、X线示:胸腰椎骨折的表现五、治疗常规1、急救处理脊柱骨折和脱位的急救处理非常重要,,如搬运不当可加重脊柱和脊髓操作,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对脊柱骨折脱位或可疑者,不得任意搬动,必须使脊柱保持过伸位,数人动作,一致地将患者平托于硬板或硬担架上,不得使脊柱屈曲或旋转。

2、手法整复固定(1)双踝悬吊复位法(2)仰卧悬吊复位法(3)垫枕法(4)持续牵引法3、手术内固定:对一些神经压迫症状明显,经X线、CT或MRI证实骨折脱位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或椎管内脱落骨块致椎管严重狭窄者,可考虑切开羊城压复位内固定。

患者俯卧,局部浸润麻醉,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剥离两侧骶脊肌并牵开,暴露椎板、关节突及横突根部,一般固定病椎上下两椎,所以要显露三个椎板。

充分暴露后寻找椎弓根螺丝的进入点,胸椎的进入点为:通过下关节突点的连线与关节突外侧的垂线的交点。

选择好进入点后先用咬骨钳将进入点处骨峭咬除,用手锥从进入点缓慢钻入,并注意把握方向,正切面完全垂直,胸椎向内倾斜0—10°,深度为3cm,术中透视,观察手锥进入的位置及深度,如位置正确,退出钻头,拧入椎弓根螺丝,按此方法将骨折椎体上下两椎的两侧各拧入一格椎弓根螺钉。

胸腰段骨折的诊治进展

胸腰段骨折的诊治进展

De eo v l pm e t fdi g ssa r a m e f t r c l m ba p n r c ur n s o a no i nd t e t nto ho a o u rs i e fa t e
WA a, NG ig c e g NG 、 体增强 技术 的运 用 、 椎 弓根植 骨的研究 等 8个 方面 的说 明 , 胸腰 段骨 折 椎 经 对
的诊 治 进展 作 了 较 为 全 面 的 阐述 。 关 键 词 :胸 腰 椎 骨 折 ;内 固定 ;植 骨 中 图 分 类 号 :R6 3 1 8 . 文 献 标 识 码 :A
胸腰 段骨折是一种常见病 , 骨结构损 伤外 , 除 常伴脊髓 、 马尾的损伤 , 更增加 了诊 治 的重要性 和复 杂性 , 诊治 各方 其 面也有着诸多争论 。本 文就 胸腰段 骨折 的诊 治进 展作 一综
述。 1 相 关 解 剖
分成三等分 , 指数 0表示椎管无狭窄 , 表示椎管 受压 达横断 l 面 132表示达 2 33表示椎管完全受堵。 /, /, 赵定麟 推荐使用 结合 上述后 3种 分类 方法 的综合 分 类法 。A O学 派 3—3—3模 式分 类方式 ¨ 较为 全面 和具 体 ,
o rt et am nst l s ct nadt am n o toao m a pn at i p a cr n r sma・ e p ai et et, eca i ao n et et fhrcl brsief c r wt si l odi ui , n v r h s f i i r u r u e h n j e
维普资讯

8 ・ 8
20 0 7年第 9卷第 1 期
J ru aS r 0 a m ug 7 T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骨折临床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骨折临床医学论文

腰椎骨折临床医学论文1.临床资料2004年8月~2008年4月,我科共收治39例腰椎骨折病人,男28例,女11例。

年龄18~57岁,平均35岁。

其中车祸伤25例,高处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7例。

伤后10d内手术治疗35例,15d内手术治疗4例。

住院时间为40~123d,平均90d。

经过3个月的治疗以及精心护理,治愈率为100%,39例中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治愈或好转出院。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在术前对病人进行全面了解评估,向病人交待病情,说明手术的目的和大致程序,告知病人需配合的事项和术前应注意的问题,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感受,以解除病人顾虑,以最佳状态配合手术治疗。

2.2.创伤急救与护理腰椎骨折病人病情发展迅速,可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休克,随时危急生命。

为了使这些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入院后立即给予保暖,给氧,建立静脉通路来补液、扩容,改善微循环等治疗。

对怀疑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病人立即请相关科室会诊。

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早期重点观察有无威胁生命的内出血,是否存在某些脏器隐匿损伤,及时与医师沟通,正确判断各伤情相互影响的症状和体征,预见性采取措施。

2.3.急救搬运从受伤现场脊柱骨折病人运输至医院的急救搬运方式至关重要。

一人抬头,一人抬脚或搂抱的搬运方法十分危险,因这些方法会增加脊柱的弯屈,可以将碎骨片向后挤入椎管内,加重脊髓的损伤。

正确的方法是采用担架、木板甚至门板运送。

先使伤员双下肢伸直,木板放在伤员一侧,二或三人用手将伤员平托至门板上,或采用滚动方法,使伤员保持平直状态,成一整体滚动至木板上。

2.4.饮食护理术前,特别是骨折早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

大便干燥者,指导进食一些润肠食品或粗纤维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忌食辛辣刺激和易产气的食物。

戒烟酒,因香烟中的尼古丁可影响新骨的形成,酒精可破坏骨骼内钙质的吸收。

同时每天饮水量2000~2500ml以上,以利毒素排除,防止泌尿系感染。

胸腰椎压缩骨折诊疗方案

胸腰椎压缩骨折诊疗方案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中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后凸畸形。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5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1)有明显外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站立及翻身困难,可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病期诊断1.早期:伤后2周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三)证候诊断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四)中医鉴别诊断:1.闪腰:“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急性腰痛,疼痛学上称之为腰脊神经后支痛,还有人称为“非特异性腰痛”、“小关节综合征”、“腰肌劳损”等。

多发生于老年人、劳动强度大的工人、农民、久坐的办公人员等“闪腰”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2.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典型的腰腿痛伴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挺腹试验阳性、腱反射异常和皮肤感觉障碍等神经根受压表现。

中医药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分析

中医药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分析

中医药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分析
胸腰椎椎体骨折是指胸椎和腰椎椎体的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跌倒、高处坠落等外伤性原因。

中医药在胸腰椎椎体骨折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独特的临床分析方法。

中医认为,胸腰椎椎体骨折是由于外伤导致气血瘀滞、筋骨损伤、经络阻塞等病理变化所致。

在临床分析中,中医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1. 活血化瘀:中医认为胸腰椎椎体骨折后,会导致气血瘀滞,阻碍了身体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

通过应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药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瘀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3. 补益骨髓:胸腰椎椎体骨折后,局部骨髓受损,易导致骨折部位无法有效修复。

中医可以通过应用具有补益骨髓作用的中药,来促进骨骼的延长和骨折的愈合。

4. 强筋壮骨:在胸腰椎椎体骨折后,需要对受损的骨骼和筋肉进行修复和恢复。

中医可以通过中药来强筋壮骨,以加快骨折愈合和恢复功能。

中医药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还可以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锻炼等辅助疗法。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气血运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的恢复;推拿可以通过推、拿、揉等手法来活血化瘀,纠正骨骼的错位和恢复局部功能;康复锻炼则是通过一系列的运动来锻炼受损的肌肉和骨骼,促进功能的恢复。

中医药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具有多种疗效,包括活血化瘀、理气活血、补益骨髓和强筋壮骨等。

中医还可以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锻炼等辅助疗法,以加快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定期的复查和疗效评估。

单纯胸腰椎骨折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与总结

单纯胸腰椎骨折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与总结

单纯胸腰椎骨折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与总结一、临床诊断1.详细询问病史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受伤的方式、时间和疼痛的性质等。

2.体格检查进行脊柱的外观检查,观察有无畸形、压痛等症状。

3.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有X线、CT、MRI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鉴别是否存在胸腰椎骨折及其类型、程度。

二、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对于稳定性较好的单纯胸腰椎骨折,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穿戴硬质固定夹板、矫形外固定和使用颈托等。

2.手术治疗对于不稳定性较高或存在严重神经损伤的单纯胸腰椎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内固定术、融合术和置换术等。

三、疗效评价1.疼痛缓解治疗后病人的疼痛症状是否明显缓解,对疼痛的评估可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方法。

2.神经功能改善对存在神经损伤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是否有明显改善,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和电生理检查来评估。

3.功能恢复治疗后患者能否恢复正常的脊柱功能,如站立、行走和工作能力等。

4.并发症发生率对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和评估,如感染、出血等。

需指出的是,单纯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包括骨折的类型、程度、患者年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以及医生的经验等。

因此,治疗方案的实施需要有多学科的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总之,对于单纯胸腰椎骨折的诊疗方案的实施和总结,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进行科学、客观的疗效评价。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脊柱功能,减轻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胸腰椎骨折治疗汇报-漳浦县中医院骨伤科

胸腰椎骨折治疗汇报-漳浦县中医院骨伤科

康复训练与随访
康复训练
手术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床上活动 、佩戴支具下地活动等。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肌肉力 量、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随访
漳浦县中医院骨伤科对每一位胸腰椎骨折治疗患者进行定期 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评估治疗效果。随访方式包括 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
患者。
药物治疗
使用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药物, 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物理治疗
包括牵引、按摩、针灸等,有助于 减轻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的方式对胸腰椎 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以 达到恢复脊柱稳定性和功 能的目的。
手术方式
包括前路手术、后路手术 和前后路联合手术等,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 术方式。
病例选择与治疗流程
病例选择
漳浦县中医院骨伤科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优先选择稳定性好、无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对于不稳定骨折、合并脊 髓损伤的病例,需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治疗流程
患者入院后,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 疗。手术治疗患者需进行术前准备,包括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术前谈话。手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和 定期随访。
胸腰椎骨折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胸腰椎骨折患者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 、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可 能出现神经损伤、截瘫等。
诊断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 确诊胸腰椎骨折,同时需进行神经系 统检查以评估神经损伤情况。
02
CATALOGUE
胸腰椎骨折治疗现状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治进展
发表时间:2014-08-22T09:58:30.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陈慧林韩德荣[导读] 激素在脊柱损伤的药物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之前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缺乏对量效的研究。

陈慧林韩德荣 (新疆阜康市人民医院 831500) 【摘要】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X线、CT和MRI等诊断技术,内固定器械以及电生理检查也得到了完善,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康复,本文主要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治进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脊柱损伤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7-0235-02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脊柱损伤,发病群体是青壮年,指的是因外力对胸腰椎骨质造成连续性的破坏,高处坠落、车祸、跌倒等高能量损伤是导致胸腰椎骨折的主要原因。

发病率高,据相关研究调查,我国平均每年约有1万人发生胸腰椎骨折,不仅危害着患者的健康,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治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胸腰椎骨折的分型影像学的发展和进步为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断奠定了基础,CT 诊断的应用,使得人们对脊髓损伤程度、脊柱稳定性和胸腰椎骨折类型等基本状况有了了解。

众多学者对胸腰椎骨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早关于脊柱损伤的理论就是Denis的三柱理论学说,三柱理论学说是建立在二柱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将脊柱分为前柱、中柱以及后柱三个基本结构,强调韧带对脊柱有很好的稳固作用。

其中前部椎间盘、前1/2椎体和前纵韧带是前柱的主要组成部分,后部椎间盘、后1/2椎体及后纵韧带共同构成了中柱,棘间韧带、黄韧带、椎间小关节及椎弓是后柱的主要组成部分[1]。

后来出现的Wolter 分类法把CT扫描椎管的横断面进行了划分,共包括三等分,分别用0、1、2、3作为指数,表示椎管的受堵程度和狭窄程度,该分类法对椎管的受累程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显示,将椎管受累状况、脊柱损伤范围大小和骨折移位程度精确的体现出来。

经过不断完善和进步,最终将骨折脱位型、单纯屈曲型、安全带型和爆裂型归为脊柱损伤的主要四个类型,其中暴裂骨折可以划分为A、B、C、D、E5种亚型。

二、脊髓损伤的分级目前在脊髓损伤分级方面,应用最广泛的就是脊髓损伤水平评分(ASIA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建立在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评定标准)的基础上经过完善而成,其将损害程度主要划分为以下五个等级,A:保留运动功能,骶区失去知觉,属于完全性损害;B:神经平面以下(含骶段S4、S5)和丧失运动功能,但存在感觉功能,属于不完全性损害;C: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在<3级,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属于不完全性损害;D: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3级,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属于不完全性损害;E:运动、感觉功能均正常,属于正常。

ASIA美国脊髓损伤水平评分不仅能够检测脊髓损伤程度,分析损伤对身体状况的影响,还具有体现评估治疗结果的功能。

三、药物治疗脊髓损伤激素在脊柱损伤的药物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之前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缺乏对量效的研究。

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受伤后的8h之内尽快用药,通过大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治疗,先进行15min的静脉滴注(30mg/kg?h),45min后在进行23h的静脉滴注(5.4mg/kg?h),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一旦超过受伤8h后,应避免使用药物治疗,否则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增大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四、非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对于无后方结构和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只存在单纯压缩性骨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保守的方式进行治疗,目前对于能否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骨折患者方面,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观点。

一些研究学者研究中采用非手术的方式对35例胸腰椎暴裂骨折且无截瘫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只有1例患者出现神经恶化的现象,已转移治疗。

具体结果如下:1)截瘫的发生率较低;2)治疗前经X线检测发现胸腰椎的损伤程度较为严重,出现残留畸形的现象,但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并没有出现类似的症状;3)非手术治疗的方式具有改善骨畸形的作用,能够促进椎管的塑形[2]。

五、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1.胸腰推骨折后路减压内固定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通过内固定器械和后路方式对屈曲拉伸型损伤及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弓根后外侧减压治疗,会增大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在圆锥水平的情况下,损伤的程度最为严重。

由于后方椎板切除减压术达不到解除前方压迫的作用,还会使生物力学变得更加不稳定,存在很大的弊端,已不再使用这种治疗方法。

通过对比经椎弓根减压及单独后路器械间接减压两种方式的治疗结果,发现二者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由于无法在直视的情况下减压,治疗过程中会通过B超来确认患者是否还存在前方压迫。

2.前路减压内固定脊柱损伤的内固定、立柱植骨和前路减压等治疗方式形成于90年代,之后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力学是前路固定的基础,主要是对患者运动节段负重位置进行了固定,同后路固定相比,更注重对脊柱负重功能的恢复,因此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优势明显。

前路减压的治疗方式的特点是不会对患者的后柱韧带复合结构造成损伤,具体治疗方法是在直视的情况下将产生压力的物体彻底切除,具有扩大椎管的作用,可靠性较强。

一些研究学者将42例胸腰椎暴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及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两种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结果显示前路减压内固定方式能安全高效的减压椎管,但会出现较大的出血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能显著的缓解后突,减压椎管,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但对于脊柱后突畸形矫正无明显差异[3]。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强腰椎骨折要求医师具备专业的技术,会对血管和脏器产生损伤,容易引起并发症,前路手术的缺点是失血量过多,所以尽量选择后路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际治疗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医院仪器设备、患者的病情和主治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保证治疗效果,使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 邹德威,牛军,高音.胸腰椎损伤治疗的现状及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12(01)
[2] 王东,杨明连,吴磊,左如俊.非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1)
[3] 叶启彬.胸腰椎脊柱骨折治疗的进展与问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