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教学—精癃优质课件PPT
中医外科学学习【医学课件】
2023中医外科学学习【医学课件】•中医外科学概述•中医外科学基础知识•中医外科疾病分类与诊断目录•中医外科治疗原则与方法•中医外科护理与康复•中医外科案例分析01中医外科学概述定义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人体外部形态、功能以及疾病防治的一门学科。
特点中医外科学具有整体观念强、辩证论治、以形养形、以皮治皮等特点,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中医外科学的定义与特点中医外科学起源于古代中医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外科疾病的记载。
起源发展现代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医外科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中医现代化的推进,中医外科学也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
03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历程0201目前,中医外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疮疡、瘿瘤、骨关节疾病等多个领域,为临床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状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医外科学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疾病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医外科学也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前景中医外科学的现状与前景02中医外科学基础知识经络理论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独特组成部分,它把人体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经络联系各个部分,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目的。
脏腑理论脏腑理论是中医外科学的基础,它阐述了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为中医外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
病因病机理论病因病机理论是中医外科学对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它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望、闻、问、切是中医外科学的传统诊断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声音、气味等方面,结合询问病史,切脉等手段,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四诊寒热、虚实、阴阳是中医外科学的八纲辨证方法,通过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势进行分析,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八纲辨证中医外科学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中医外科学-PPT课件
初步形成
汉代至唐代的中医外科学发展 ,主要涉及疮疡、金创、烧烫
伤等病证的治疗。
成熟阶段
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发展逐 渐成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
表性的外科学著作。
现代发展
近现代以来,中医外科学在继 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 代医学成果,取得显著进步。
中医外科学的重要贡献
01
02
03
理论贡献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丰富了 中医的理论体系,为中医 临床各科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基础。
瘤、岩类疾病
总结词
瘤、岩类疾病是中医外科中较为严重的疾病类型,包括各种肿瘤和癌。
详细描述
瘤、岩类疾病通常由气血瘀滞、痰浊凝聚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肿块、疼痛等症状 。中医治疗瘤、岩类疾病的方法包括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
乳房疾病
总结词
乳房疾病是女性常见的外科疾病,包 括乳腺炎、乳腺增生等。
详细描述
病例三:皮肤癌的中医治疗
皮肤癌定义
皮肤癌是发生在皮肤的恶性肿瘤, 有多种类型,如鳞状细胞癌、基
底细胞癌等。
皮肤癌症状
局部皮肤溃疡、疼痛、出血等症 状,严重时可出现淋巴结转移。
皮肤癌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为主,常用药物有白花 蛇舌草、半枝莲、丹参等。同时 可配合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总结词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是中医外科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湿疹、尖锐湿疣等。
详细描述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通常由湿邪、热邪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中医治疗皮肤及性 传播疾病的方法包括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等。
04
中医外科常用疗法
内治法
要点一
药物内治法
中医外科学—精癃精品PPT教学课件
治法:行气活血.通窍利尿。
方药:沉香散加减。伴血尿者加大蓟、小蓟、 参三七;瘀甚者加穿山甲、蜣螂虫。
2020/12/8
12
证候:小便频数不爽,余沥不尽,或闭塞不通, 尿少热赤;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 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少或黄,脉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通窍利尿。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丹参、琥珀、王不留行、 地龙。
第一课件网
精癃,相当于西医的前列腺增生症, 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大多数发 生在5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率随年龄 增长而逐渐增加。
2020/12/8
1
其临床特点是以尿频、夜尿次数 增多、排尿困难为主,严重者可 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甚至出现 肾功能受损。
2020/12/8
2
• 本病பைடு நூலகம்发生主要是年老肾气虚衰,气化不利,血 行不畅,与肾和膀胱的功能失调有关。
• 脾肾两虚推动乏力,不能运化水湿,终致痰湿凝 聚,阻于尿道而生本病。
• 气滞血瘀阻塞尿道;或年老之人,气虚阳衰,不 能运气行血,痰血凝聚于水道;或憋尿过久,忍 精不泄,败精瘀浊停聚不散,凝滞于溺窍,致膀 胱气化失司而发为本病。
• 湿热蕴结瘀阻于下焦,诱发本病。
2020/12/8
3
• 西医关于前列腺增生症发病机制的学说较多,如 雄激素致病学说、雌一雄激素协同致病学说、前 列腺生长因子学说、间质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学说、 胚胎再唤醒学说、干细胞学说等。正常功能睾丸 的存在和高龄是前列腺增生的2个必备条件。
2020/12/8
5
• 可进行B超、CT、膀胱尿道造影、膀胱 镜及尿流动力学等检查以协助诊断。尿 常规、血常规及肾功能等检查,可帮助 了解是否合并膀胱尿道感染和肾功能情 况。
中医外科学-课件
•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述 • 中医外科疾病分类与治疗原则 • 中医外科治疗方法与技术 • 中医外科护理与康复
01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述
中医外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医外科学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 时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基于针灸和简单的外科手术。
发展
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中医外科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 立的学科。在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的发展达到了巅峰,许 多著名的外科医家涌现,治疗方法也更加丰富和多样。
非药物治疗
要点一
总结词
非药物治疗是中医外科的特色治疗方法之一,包括针灸、 推拿、拔罐、刮痧等多种手段,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 节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 疾病的效果。推拿治疗通过手法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和新陈代谢,缓解疼痛和不适感。拔罐治疗通过负压吸引 ,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起到舒经活络、祛湿排毒的作 用。刮痧治疗通过刮拭皮肤,使皮下出血、淤血,起到清 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
整体观念
中医外科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体的各个部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 在治疗外科疾病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而不是仅仅针对病变部位 进行治疗。
辨证施治
中医外科学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不同的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中医外科学的特色与优势
特色
中医外科学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以及 中药内服、外敷、熏洗等药物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稳定、不 易复发等优点。
发—中医外科学ppt
其他特色疗法
05
中医外科学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一:瘰疬的中医外治疗法
中医外治疗法对瘰疬有显著疗效
总结词
瘰疬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淋巴结炎症,中医外治疗法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原理,有效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外敷、中药导入、针灸等。
详细描述
总结词
中医外治疗法对瘿有良好疗效
04
中医外科学治疗方法
口服中药
根据病情需要,采用辨证论治的原则,制定中药方剂,通过口服方式进行治疗。
外用中药
将中药制成膏、丹、丸、散等剂型,直接应用于患处,以达到消炎、止痛、化瘀、散结等作用。
中药治疗
针刺疗法
通过针刺穴位,达到调和气血、舒通经络、止痛消炎等作用。
灸法
采用艾灸或温针灸等方式,作用于穴位,以温通气血、散寒止痛。
中医外科学的治疗原则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气血循环、调和阴阳平衡等方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治疗原则
中医外科学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和外用、针灸、推拿、拔罐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治疗方法
中医外科学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03
常见中医外科学疾病
疮疡
中医外科学是传统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内科识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
要点三
发病机理
发病机理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是中医外科学研究的基础。
要点一
要点二
病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病理变化,是中医外科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病理性质
病理性质是指疾病的性质,是中医外科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瘰疬分类
瘰疬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瘰疬指病变部位没有其他原发性病变,继发性瘰疬指病变部位存在其他原发性病变。
中医外科学幻灯课件
2024/2/6
消散药 提脓祛腐药 腐蚀药与平胬药 生肌收口药 止血药 清热收涩药 酊剂 洗剂
52
外治法
药物疗法 手术疗法 其他疗法
膏药 油膏 箍围药 掺药 草药
2024/2/6
53
外治法
药物疗法 手术疗法 其他疗法
切开法 烙法〔火针烙法、烙铁烙法〕 砭镰法 挂线法 结扎法
2024/2/6
54
切开法
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气血、 脏腑、经络的关系极其密切。
局部的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 是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
2024/2/6
43
治法
内治法
消法 托法 补法
2024/2/6
外治法
药物疗法 手术疗法 其他疗法
44
内治法
消法
消法 定义——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托法 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 补法 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那么。
疡科 — 外科
疡医 — 外科医生
疮疡 — 广义是指一切体表浅显外科疾患的总称。 狭义是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 — 指一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 — 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2024/2/6
7
外科疾病的辨病与辨证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四诊在外科辨病辨证中的应用 辨阴证阳证 辨肿痛痒脓麻木 辨溃疡的色泽、形态 辨经络部位 辨善恶顺逆
略腥而稠—顺证 腥秽恶臭—逆证
25
辨脓的注意点
辨真假 结合发病日期来辨 抗生素治疗者,化脓时间可延迟 肌肉深处的脓疡,应仔细辨别 根据波动冲击感来判断预后
2024/2/6
26
辨麻木
疔疮、有头疽坚肿色褐,麻木不知痛痒 —毒邪炽盛—走黄、内陷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笔记:精癃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笔记:精癃精癃是指精室肥大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疾病。
其特点是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湘当于西医的前列腺肥大,又称前列腺增生症。
[病因病机]常见病因为年老肾气渐衰,中气虚弱,痰瘀互结水道,三焦气化失司。
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失宣不能输布,影响水道通调,以致尿闭或尿出不畅。
若脾胃功能紊乱,湿热下注膀胱,壅滞气机,气化失常,尿不能正常渗泄,故发生尿闭或排尿滞涩。
或脾气虚弱,中气不足,不能收摄,膀胱失于约束,故发生遗尿失禁。
若老年肾气渐衰,阴阳容易失调,如真阴不足,相火偏亢,膀胱水液不利,则排尿频数,滞涩不爽。
如肾阳虚衰,下元虚惫,固摄无权,则尿失禁或小便频数,淋漓不尽。
或因长年负重劳伤,或房劳竭力,或过食辛辣,瘀结膀胱,久成症块,阻塞水道,导致尿液排出受阻,终发癃闭。
[诊断]本病发病年龄大多在50—70岁。
轻者并不引起尿路梗阻而发生小便障碍;重者,开始;小便次数增多,以夜间为明显,随着小便排出困难,有尿意不尽之感,严重时要用力努挣才能排出。
由于尿液长期不能排尽,而发生慢性尿潴留,以致尿液自行溢出或夜间遗尿。
在病变过程中,常因受寒、劳累;、房室过度、过食辛辣刺激等,而突然发生排尿困难,甚至尿闭,膀胱胀痛,辗转不安。
辅助检查:直肠指检,前列腺常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表面光滑而无结节,边缘清楚,中等硬度而富有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此外,可进行B型超声波检查、Cr检查、膀胱造影检查、膀胱镜检查及残余尿测定、尿流率测定等以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一、前列腺癌两者发病年龄相似,且可同时存在。
但前列腺癌有早期发生骨骼与肺转移的特点。
发病多在前列腺后叶,早期尿路梗阻症不明显。
当病灶侵犯前列腺侧叶时,直肠指检可触及硬结或坚硬肿块,表面不光滑,两侧不对称,界限不清,甚至与骨盆固定。
盆腔部Cr或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可确定诊断。
二、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部分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帕金森病都可以发生尿失禁,且多发生于老年人,需注意与前列腺增生鉴别。
最新中医内科学--癃闭 PPT课件
– 尿线变细或时而迫畅,时而不通——尿路阻塞
– 年老排尿无力,点滴而下,甚或尿用——肾虚 命门火衰
– 小便不利兼小腹重胀,肛门下坠——中气不足
2021/3/11
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
• 2、辨虚实
– 实证:发病急骤,小腹胀或疼痛,小 便短赤灼热,苔黄腻或薄黄,脉弦涩 或数
– 虚证:发病缓慢,面色不华或 白,小 便排出无力,语声低细,舌淡,脉沉 细弱。
2021/3/11
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
• 6.肾阳衰惫证
• 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 色咣白,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腰膝冷 而酸软无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或弱。
– 证机概要:肾中阳气虚衰,气化不及 州都。
–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2021/3/11
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
– 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加减。本方温肾 通阳,化气行水,适用于肾阳不足, 气化无权之癃闭。
– 常用药:沉香、橘皮、柴胡、青皮、乌药疏 肝理气;当归、王不留行、郁金行下焦气血; 石韦、车前子、冬葵子、茯苓通利小便。
• 若肝郁气滞症状严重者,可合六磨汤以增强其 疏肝理气的作用;若气郁化火,而见舌红、苔 薄黄,可加丹皮、山栀以清肝泻火
2021/3/11
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
• 4.浊瘀阻塞证
• 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 通,小腹胀满疼痛,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 常用药: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 桂枝、肉桂通阳以助膀胱气化;升麻、柴胡 升提中气;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利水 渗湿。
2021/3/11
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
• 气虚及阴,脾阴不足,清气不升,气阴 两虚,证见舌红苔少,可改用参苓白术 散;若脾虚及肾,可合济生肾气丸以温 补脾肾,化气利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02/01
7
第一课件网
应以通为用,活血利尿是其基本的治则。出现并发症时应采用 中西医综台疗法。
湿热下注证
内治
辨证论治
脾肾气虚证 气滞血瘀证 肾阴亏虚证
外治
肾阳不足证
其他疗法
手术等
2021/02/01
8
• 注意不要憋尿,保持大便通畅。
• 慎起居,避风寒,注意保暖。
• 忌饮酒及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第一课件网
精癃,相当于西医的前列腺增生症, 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大多数发 生在5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率随年龄 增长而逐渐增加。
2021/02/01
1
其临床特点是以尿频、夜尿次数 增多、排尿困难为主,严重者可 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甚至出现 肾功能受损。
2021/02/01
2
•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年老肾气虚衰,气化不利,血 行不畅,与肾和膀胱的功能失调有关。
2021/02/01
10
证候:尿频小便滴沥不畅,尿线细,甚或夜 间遗尿或尿闭不通;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纳谷不香,面色无华,便溏脱肛;舌淡,苔 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肉苁蓉、补骨脂、车前 子。
2021/02/01
11
证候:小便不畅,尿线变细或点滴而下,小便 延时,或闭塞不通,尿道涩痛;伴小腹胀满隐 痛,偶有血尿;舌质黠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 薄黄,脉弦或细涩。
2021/02/01
4
• 临床特点是渐进性尿频、排尿困难。早期症状以尿频为主, 以夜间为明显;继则尿流缓慢,尿流无力,尿线变细,尿 程缩短或点滴而下,尿后余沥。
• 直肠指诊,前列腺不同程度的增大,表面光滑隆起无结节, 边缘清楚,中等硬度而具有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 临床上一般根据前列腺肥大和中央沟变浅程度,将增生分 为4度。即I度增生似鸽蛋大小,中央沟正常;Ⅱ度增生似 鸡蛋大小,中央沟变浅或消失;Ⅲ度增生似鸭蛋大小,腺 体达正常的3~4倍,中央沟消失或略突起;Ⅳ增生似鹅蛋 大小,中央沟明显突起,指诊不能触及前列腺底部。
2021/02/01
16
• 脾肾两虚推动乏力,不能运化水湿,终致痰湿凝 聚,阻于尿道而生本病。
• 气滞血瘀阻塞尿道;或年老之人,气虚阳衰,不 能运气行血,痰血凝聚于水道;或憋尿过久,忍 精不泄,败精瘀浊停聚不散,凝滞于溺窍,致膀 胱气化失司而发为本病。
• 湿热蕴结瘀阻于下焦,诱发本病。
2021/02/01
3
• 西医关于前列腺增生症发病机制的学说较多,如 雄激素致病学说、雌一雄激素协同致病学说、前 列腺生长因子学说、间质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学说、 胚胎再唤醒学说、干细胞学说等。正常功能睾丸 的存在和高龄是前列腺增生的2个必备条件。
灌肠法:大黄15 g,泽兰、白芷各10 g,肉桂 6 g,煎汤150ml,每日保留灌肠1次。
2021/02/01
15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治法:行气活血.通窍利尿。
方药:沉香散加减。伴血尿者加大蓟、小蓟、 参三七;瘀甚者加穿山甲、蜣螂虫。
2021/02/01
12
证候:小便频数不爽,余沥不尽,或闭塞不通, 尿少热赤;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 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少或黄,脉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通窍利尿。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丹参、琥珀、王不留行、 地龙。
2021/02/01
13
第一课件网
证候:小便频数,夜间尤甚,排尿乏力,尿线 变细,余沥不尽,尿程缩短,或点滴不爽,甚 则尿闭不通;伴精神委靡,面色无华,腰膝乏 力,畏寒肢冷;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肾阳,通窍利尿。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2021/02/01
14
脐疗法:取独头蒜1个、生栀子3枚、盐少许, 捣烂如泥敷脐部;或以葱白适量捣烂如泥加少 许麝香和匀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或以食盐 250 g炒热,布包熨脐腹部,冷后再炒再熨。
2021/02/01
5
• 可进行B超、CT、膀胱尿道造影、膀胱 镜及尿流动力学等检查以协助诊断。尿 常规、血常规及肾功能等检查,可帮助 了解是否合并膀胱尿道感染和肾功能情 况。
2021/02/01
6
• 前列腺癌两者发病年龄相似,而且在前列腺增生的病倒中约有 10%~25%可发生癌变或与癌瘤并存。前列腺癌一般表现为病程短, 进展快,呈进行性排尿困难,有早期发生骨骼与肺转移的特点,前列 腺特异抗原(PSA)和酸性磷酸酶可增高。直肠指诊前列腺常不对称, 表面不光滑,可扪及不规则、无弹性的硬结,腺体固定,和周围界限 不清。盆腔部CT或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可确定诊断。
•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部分脑神经系统疾病、糖屎病患者可发生排尿 困难、尿潴留或尿失禁等,且多见于老年人,需注意与前列腺增生症 鉴别。神经系统检查常有会阴部感觉异常或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前列 腺一般不大,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能力减弱或消失。B超、尿流动 力学、膀胱镜检查可协助鉴别。
• 前列腺结石有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但直肠指诊除可扪及增大的前 列腺外,常可扪到质地坚硬的结节,较大的结石可扪及摩擦感。骨盆 区x线平片,可见耻骨联合区的一侧或双侧有阳性结石影。B超检查 也可协助鉴别。
• 房事要适当而有规律。
• 对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应定期更换尿管、冲洗膀胱 Nhomakorabea防止感染。
2021/02/01
本节完 9
证候:小便频数黄赤,尿道灼热或涩痛,排尿 不畅,甚或点滴不通;伴小腹胀满,或大便干 燥,口苦口黏;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 数。
治法:清热利湿,消癃通闭。
方药:八正散加减。伴口苦口黏者加黄芩、柴 胡;大便干燥者加大黄、生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