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上西楼.相见欢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合集下载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相见欢 练习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相见欢  练习

相见欢练习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

(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3分)(2)词的最后一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作简要分析。

(3分)(3)词的下阕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4)用自己的话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画面,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赏析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的表达效果。

(4分)(7).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4分)(8).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9)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10).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11). 著名抗金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用以再现扬州烽火硝烟的场景。

同样提及“扬州”,朱敦儒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请结合下片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12).“相见欢”是这篇作品的。

(1分)(13).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清秋”一词,点明登楼时节,渲染肃杀氛围。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以乐景写哀情。

C.“倩悲风”一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

D.“吹泪过扬州”一语,富有动感,极具感染力。

(14).画线句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

(3分)(15) 下列诗句与“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2分)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B.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C.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部编八年级上《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2021年同步练习卷(附答案详解)

部编八年级上《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2021年同步练习卷(附答案详解)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2021年同步练习卷一、诗歌鉴赏(本大题共8小题,共80.0分)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西楼”点明作者登楼的地点,“清秋”交代当时正值初秋时节。

B.“中原乱,簪缨散”,“乱”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散”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

C.“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感慨。

D.词的下片抒情,格调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警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2)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问题。

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 本词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2)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请结合词句赏析“悲风”蕴含着作者怎样的“色彩”。

3.欣赏古诗,回答问题。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 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问题。

【甲】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 甲乙两首诗词写作背景各异,甲诗写于唐代由盛而衰的①______ (历史事件)之后,乙词写于北宋末年②______ (历史事件)之后。

一曲新词酒一杯、轻舟短棹西湖好、金陵城上西楼、常记溪亭日暮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期末课外古诗词】

一曲新词酒一杯、轻舟短棹西湖好、金陵城上西楼、常记溪亭日暮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期末课外古诗词】

一曲新词酒一杯、轻舟短棹西湖好、金陵城上西楼、常记溪亭日暮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期末课外古诗词】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精品习题及答案】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期末课外古诗词诵读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2、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3、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两句构成“新”“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去”对比的词句是:二、选择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2.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C.“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检测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 下列对《浣溪沙》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此句中蕴含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B.“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为天然对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悟。

D.本词描写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徘徊于小园中的词人等,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心情愉悦的氛围。

2. 下列对《采桑子》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的一项是()A.上阕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总摄全篇,点明颗意,直抒赞美之情。

B.上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提、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C.下阕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三、四句以静衬动,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西湖的动态美。

D.这首词的下阕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3. 下列对《相见欢》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清秋”一词,点明登楼时节,渲染肃杀氛围。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以乐景写哀情。

C.“倩悲风”一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

D.“吹泪过扬州”一语,富有动感,极具感染力。

4. 下列对《如梦令》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从内容上说,“常记”一词表现出作者非常怀念当初的美好生活,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赞美。

B.“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达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相见欢》朱敦儒赏析习题及答案

《相见欢》朱敦儒赏析习题及答案

《相见欢》朱敦儒赏析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请悲伤的风把我的泪吹到扬州吧。

【作者】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

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今录诗九首。

【主旨】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以及比离愁更让人痛苦的亡国哀思。

【名句赏析】“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古人说“秋士多悲”。

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

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

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

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破家亡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

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

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

“几时收”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

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

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

作者要请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这首词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

朱敦儒的《相见欢》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朱敦儒的《相见欢》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朱敦儒的《相见欢》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敦儒的《相见欢》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

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金陵:南京。

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州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收复国土。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朱敦儒南逃金陵。

倩(qìng):借助。

一:1.请从景中藏情的角度鉴赏这首词的上阙。

(4分)2.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3.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参考答案:1.上阙写景,但景中藏情。

千里清秋,夕阳垂地,万里长江,滚滚东流,这些是眼前景物,但“清秋”“夕阳”“逝水”渲染出极其肃杀、悲凉的气氛,暗含着山河残破、国运衰落的气象,寄寓着诗人悲凉抑郁的心情。

(4分)2.表达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对沦陷人民的同情。

(4分)3.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3分。

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1分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1分4.借代;(1分)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

(1分)“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1分)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1分)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相见欢 练习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相见欢  练习

相见欢练习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

(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3分)(2)词的最后一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作简要分析。

(3分)(3)词的下阕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4)用自己的话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画面,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赏析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的表达效果。

(4分)(7).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4分)(8).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9)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10).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11). 著名抗金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用以再现扬州烽火硝烟的场景。

同样提及“扬州”,朱敦儒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请结合下片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12).“相见欢”是这篇作品的。

(1分)(13).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清秋”一词,点明登楼时节,渲染肃杀氛围。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以乐景写哀情。

C.“倩悲风”一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

D.“吹泪过扬州”一语,富有动感,极具感染力。

(14).画线句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

(3分)(15) 下列诗句与“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2分)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B.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C.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部编本初二语文《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诗词赏析及中考题汇编

部编本初二语文《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诗词赏析及中考题汇编

部编本初二语文《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诗词赏析及中考题汇编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翻译】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

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重点问题】1.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来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词人独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寒秋凄清,夕阳低垂,江流无声,营造了一派山河残破、日薄西山的感伤意境,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的落魄心情。

2.词的下阕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恢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后面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求“悲风”把泪吹到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3.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回忆中原沦陷,士族南逃的往事,抒发了亡国之痛;“几时收?”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抒发了对战事的关切之情(或“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过扬州前线,洒到沦陷的故乡,抒发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之情”)4.赏析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的表达效果。

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

这样写一是表明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了全词苍凉感伤的感情基调。

5.请从景中藏情的角度鉴赏这首词的上阙。

上阙写景,但景中藏情。

千里清秋,夕阳垂地,万里长江,滚滚东流,这些是眼前景物,但“清秋”“夕阳”“逝水”渲染出极其肃杀、悲凉的气氛,暗含着山河残破、国运衰落的气象,寄寓着诗人悲凉抑郁的心情。

6.“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借代;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试题及答案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试题及答案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词在诗句“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意为“夕阳”?A. 日落B. 晚霞C. 夕照D. 日出答案:C2. “簪缨散”中的“簪缨”指的是什么?A. 妇女的首饰B. 官员的冠饰C. 武士的盔甲D. 书生的文房四宝答案:B3. 以下哪个城市在诗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中被提及?A. 苏州B. 杭州C. 扬州D. 南京答案:C4. “金陵城上西楼”中的“金陵”是指今天的哪个城市?A. 苏州B. 杭州C. 扬州D. 南京答案:D二、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请解释“倚清秋”中的“清秋”。

答案:清秋指的是秋天的气候,特指秋高气爽、清爽宜人的时节。

2. 请解释“簪缨散”中的“散”。

答案:在这里,“散”指的是分散、散落,形容原本集中在一起的人或物变得零散。

3. 请解释“悲风”中的“悲”。

答案:在这里,“悲”用来形容风,赋予了风以悲伤的情感,表达了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

三、句子翻译(每题5分,共15分)1. 请将“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我站在南京城的西楼上,倚靠着清爽的秋天。

2. 请将“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中原地区战乱纷起,官员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恢复秩序?3. 请将“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我试着请求那悲伤的风,将我的泪水吹送到扬州。

四、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 “金陵城上西楼,______。

”答案:倚清秋2. “万里夕阳垂地______。

”答案:大江流3. “中原乱,簪缨散,______?”答案:几时收4. “试倩悲风吹泪过______。

”答案:扬州五、内容理解概括(10分)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答案:这首词通过描绘金陵城西楼上的秋日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国家战乱、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恢复和平的强烈期盼。

六、描写手法(10分)请分析这首词中所运用的描写手法。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相见欢》word练习题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相见欢》word练习题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相见欢》word练习题金陵城上西楼,倚___。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___悲风吹泪、过扬州。

1) 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远离故土、孤独凄凉的意境。

夕阳垂落,江水奔流,凸显出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沉重,给人以深沉的感受。

(3分)2) “试___悲风吹泪过扬州”用了拟人手法,将风吹泪的动作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离愁。

这是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3分)3) 词的下阕抒情方式更加细腻动人,通过对故土的怀念和对家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的深情厚爱和不舍之情。

(3分)4)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描绘了夕阳西下、江水奔流的壮美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4分)5) 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乱世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关注。

(4分)6)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江水奔流的壮美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句话营造了一种宏大的气势,强调了历史的沉重和时间的无情。

(4分)7) 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的不舍之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深情厚爱和不舍之情。

通过对故土的怀念和对家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的深情厚爱和不舍之情。

(4分)8)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江水奔流的壮美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全词中,这句话营造了一种宏大的气势,强调了历史的沉重和时间的无情,同时也为下文的抒情铺垫了基础。

(5分)9)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借代手法,指代士人的头饰,表达了作者对中原文化的忧虑和对乱世的不安。

此句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乱世的不安。

(5分)10) 上片通过夕阳西下、江水奔流的景象描写,营造出远离故土、孤独凄凉的意境。

夕阳垂落,江水奔流,凸显出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沉重,给人以深沉的感受。

《相见欢》朱敦儒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相见欢》朱敦儒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相见欢》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原诗】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请悲伤的风把我的泪吹到扬州吧。

选择题:1、下列对朱敦儒的《相见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词是作者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楼眺远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全词气魄宏大,寄慨深远,凝聚着当时广大爱国者的心声。

B、《相见欢》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

词人之所以捕捉“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意象,是用落日和逝水来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

C、词的下片回首中原,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

“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

“簪缨散”,说他们在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

“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D、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

2、下列对周敦儒的《相见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

朱敦儒仓促南逃金陵,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B.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

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

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营造了本词的氛围。

C.词人是带着浓厚的国破家亡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

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由无边秋色,万里夕阳联想到国家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

D.面对眼前秋高气爽,夕阳垂地,大江东流的壮阔景象,词人也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答案解析】1、下列对朱敦儒的《相见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此词是作者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楼眺远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全词气魄宏大,寄慨深远,凝聚着当时广大爱国者的心声。

B、《相见欢》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相见欢 练习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相见欢  练习

相见欢练习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

(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3分)(2)词的最后一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作简要分析。

(3分)(3)词的下阕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4)用自己的话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画面,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赏析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的表达效果。

(4分)(7).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4分)(8).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9)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10).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11). 著名抗金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用以再现扬州烽火硝烟的场景。

同样提及“扬州”,朱敦儒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请结合下片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12).“相见欢”是这篇作品的。

(1分)(13).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清秋”一词,点明登楼时节,渲染肃杀氛围。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以乐景写哀情。

C.“倩悲风”一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

D.“吹泪过扬州”一语,富有动感,极具感染力。

(14).画线句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

(3分)(15) 下列诗句与“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2分)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B.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C.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朱敦儒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相见欢》朱敦儒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相见欢》朱敦儒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请悲伤的风把我的泪吹到扬州吧。

【作者】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

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今录诗九首。

【背景】这是作者南渡后登金陵城楼眺远时,所写的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词。

词人登回上金陵西楼,俯视辽阔答长江,隔岸是沦于异族铁蹄下的大好河山,是词人当年过潇洒自在生活的故乡。

万里夕阳染红了大地与江水,仿佛是背井离乡逃难的百姓日夜流淌的血泪。

即使是江南,也有因金兵入侵而留下来的残破的扬州城。

【主旨】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以及比离愁更让人痛苦的亡国哀思。

【名句赏析】“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古人说“秋士多悲”。

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

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

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

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破家亡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

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

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

“几时收”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古代诗歌赏析朱敦儒《相见欢》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朱敦儒《相见欢》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朱敦儒《相见欢》阅读练习及答案(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6分)相见欢①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

(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3分)(2)词的最后一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作简要分析。

(4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王勃名作《滕王阁序》里的一句名言,它的意思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都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之意。

(2)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做到了“,”,才能无所凭借在无穷的时空里自由遨游。

(4)《陈情表》一文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 “,”。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15. (1)(3分)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

(景物,“秋色”“夕阳流水”1 分,特点,“冷落萧条”1 分;感情1 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16.(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每空1分,错、漏、添字均不得分)。

相见欢朱敦儒习题及答案

相见欢朱敦儒习题及答案

相见欢朱敦儒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精品习题及答案】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相见欢》朱敦儒【原诗】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请悲伤的风把我的泪吹到扬州吧。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并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是: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2、回忆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国土恐难收复的担忧、无奈、沉痛之情的句子是: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3、朱敦儒的《相见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诗句是: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二、选择题:1、下列对朱敦儒的《相见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此词是作者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楼眺远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全词气魄宏大,寄慨深远,凝聚着当时广大爱国者的心声。

B、《相见欢》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

词人之所以捕捉“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意象,是用落日和逝水来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

C、词的下片回首中原,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

“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

“簪缨散”,说他们在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

“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D、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

【解析】C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三、赏析简答题:1、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何作用?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相见欢》朱敦儒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

《相见欢》朱敦儒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

《相见欢》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题型:【选择题】【简答题】【原诗】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请悲伤的风把我的泪吹到扬州吧。

【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朱敦儒的《相见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此词是作者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楼眺远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全词气魄宏大,寄慨深远,凝聚着当时广大爱国者的心声。

B、《相见欢》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

词人之所以捕捉“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意象,是用落日和逝水来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

C、词的下片回首中原,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

“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

“簪缨散”,说他们在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

“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D、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

【解析】C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2、下列对周敦儒的《相见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

朱敦儒仓促南逃金陵,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B.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

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

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营造了本词的氛围。

C.词人是带着浓厚的国破家亡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

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由无边秋色,万里夕阳联想到国家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

D.面对眼前秋高气爽,夕阳垂地,大江东流的壮阔景象,词人也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解析】D.面对眼前萧条冷落的秋景,……诗人感到悲凉、抑郁。

二、赏析简答题:1、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何作用?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相见欢》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相见欢》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相见欢》朱敦儒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请悲伤的风把我的泪吹到扬州吧。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并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是: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2、回忆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国土恐难收复的担忧、无奈、沉痛之情的句子是: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3、朱敦儒的《相见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诗句是: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二、选择题:1、下列对朱敦儒的《相见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此词是作者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楼眺远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全词气魄宏大,寄慨深远,凝聚着当时广大爱国者的心声。

B、《相见欢》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

词人之所以捕捉“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意象,是用落日和逝水来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

C、词的下片回首中原,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

“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

“簪缨散”,说他们在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

“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D、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

【解析】C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2、下列对周敦儒的《相见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

朱敦儒仓促南逃金陵,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B.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

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

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营造了本词的氛围。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相见欢 练习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相见欢  练习

相见欢练习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

(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3分)(2)词的最后一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作简要分析。

(3分)(3)词的下阕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4)用自己的话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画面,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赏析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的表达效果。

(4分)(7).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4分)(8).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9)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10).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11). 著名抗金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用以再现扬州烽火硝烟的场景。

同样提及“扬州”,朱敦儒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请结合下片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12).“相见欢”是这篇作品的。

(1分)(13).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清秋”一词,点明登楼时节,渲染肃杀氛围。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以乐景写哀情。

C.“倩悲风”一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

D.“吹泪过扬州”一语,富有动感,极具感染力。

(14).画线句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

(3分)(15) 下列诗句与“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2分)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B.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C.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见欢》朱敦儒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原诗】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习题】
1.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

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
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全词悲凉抑郁的情感基调。

2.借代;代指达官贵人。

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以及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

3.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后面用拟人的方法,请托“悲风”把泪吹过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