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天一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 秋 雨 书 法 作 品
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教授, 也是9· 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状况的学
者。他相继被联合国选为研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和参加“2005
年世界文明大会”的唯一中国文化学者。近年来,他在“中华文明和世 界文明”的总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
天一阁究竟是座什么楼?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 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视频介绍
天一阁于1982年被 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 卷,其中珍椠(qiàn ) 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 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 珍贵。
——绣芸的眼神,忧郁地仰望楼板。
——黄宗羲登楼时:长衣布鞋(普通的读书人,书生的身份), 悄然登楼(小心翼翼,虔诚),铜锁一具具打开。 ——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 那么多珍贵的书籍被偷走了,被卖了,看着这些东西,心里很痛。 绣芸的痴望,黄宗羲的虔诚,范钦的心血,子孙的艰难守护,交错 在一起。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大陆著名文学家、美 学家。 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当时正逢浩劫,受尽 屈辱,家破人亡,被迫赴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又参加过教材编写,直 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1983年之后,由于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如《戏剧思想史》、《中 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艺术创造论》等,先后获全国戏剧理 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39岁) 1986年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当时获此称号的全国仅十 五名。1986年开始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上海市写作学 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选为“上海十大高教精英。”
一、作者简介
从《文化苦旅》开始,余秋雨的历 史文化散文横空出世,在山水间发掘古 代文化的积淀,直视中国文化断层,解 析民族文化的生命意象,重新审视中华 文明,并由此生发出对人生底蕴、人文 关怀和历史沧桑的深层反思。品味其中, 你会感悟到一种浩然而不矫情的雍容与 达观,一种博大而厚重的思想与理念, 一种俯仰天下古今的超迈与感动。这正 是大家的忧患,达者的睿智。
少年余秋雨
中年余秋雨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 文,辞职后更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 生主业。所写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 《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启一代文风, 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目 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在大陆公布近十年来全国最畅销书籍前十名中, 余秋雨一人独占了四本。这些著作,获中国作家协 会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奖、上海优秀文学作品奖、 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连续两届)、金石堂 最有影响力书奖、台湾中国时报白金作家奖、马来 西亚最受欢迎的华语作家奖、香港电台最受欢迎书 籍奖等。 他的近作《借我一生》又创立了“记忆文学” 的新体裁,刚出版就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被香港 《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全亚十大最重要的华语书 籍”之一。
初看无情背后是无奈,有家族悲剧,有血泪生命。我说无奈背后是无 私,藏书楼藏的目的是藏吗?不是的,为了保护,为了继承。所以族规越 来越苛刻,禁牌一、禁牌二、禁牌三……一溜挂过去,族规与保存史同步 发展,族人不能随便登楼,外人不能登楼!
5.黄宗羲凭哪些钥匙打开了天一阁重重铜锁?比较范氏家族对绣 芸的决绝和对黄宗羲的例外,你从中看出了范氏家族的裁断标准 是什么? 文明的火种不只是用来取暖的,而是用来点燃思想的火炬的。 登楼之人,需有文化的吞吐量。进得楼来,须懂得这些书,须懂 得这座楼。转身出阁,能把点燃的火炬传向社会,照亮历史和未 来。
四、拓展阅读
《文化苦旅》,余秋雨著,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霜冷长河》,余秋雨著,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千年一叹》,余秋雨著,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但是又只能这样做,这应该是老人反复考虑过的,否则可 能会使自己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藏书楼必然走向毁灭,那些珍贵 的书籍都会散失。 ——因为他知道这时候只要有一丝掺假,再隔几代,假的成分 会成倍的扩大,他会重蹈其他藏书家的覆辙。
4.阅读钱绣芸的故事,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钱绣芸的付出与收获相比,收获等于零,二者是失衡的。身在府中, 却不能登楼,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对一个女子而言,还有什么比自己 的终身幸福更重要呢?钱绣芸为了看书居然用婚姻做赌注,嫁进了范家, 可是她连一本书都没有看到,最后郁郁而死,这样的结局好伤感,太…… 太让人同情了。 但是,绣芸却那么果决地做出了决定,为了一个纯洁热切的愿望。她 不看重钱,也不看重势,只想多读一点书,这还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7.余秋雨用丰富的想象再现历史现场,打通时空,让历史如在眼前,让我们
如在阁中,文中有哪些特写镜头? 8.如今,这座楼更多地成了旅游景点,而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后,是否该把它 当成心中的文化烙印呢? 9.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文章第二部分开头:“不错,它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它实 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
8.如今,这座楼更多地成了旅游景点,而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后,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天一阁存世的意义? 它的主要意义不是以书籍的实际内容给社会以知识,而是 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能够让我们联想到中国 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文化的渴 求。
9.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文题以“风雨”修饰“天一阁”,敷设了全文的色调,结构了 全文的材料,隐喻了全文的主旨。 当时,正是商业大潮席卷全国,许多人都在担心人文精神的失 落,作者以难能可贵的态度,写下了此文,追述了天一阁悲怆的藏 书历史,歌颂了范钦及其后人可贵的文化良知,反映了民族精神史 的沧桑,批评一些文化人格不健全的专家学者,表达了将以挽救将 坠的人文精神为己任的思想。
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场场爆满,引起很大
的社会轰动。2005年春季在台湾各大城市的巡回演讲,每场都拥挤了数 千名听众,被台湾媒体称之为“难以想象的余秋雨旋风”。天下文化出 版公司所编的《倾听秋雨》一书,记录了这一盛况。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 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
范钦的健全人格: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
对于“超越时间的深入谋划”,也就是范钦的深思远见,从哪件 事里有深刻的体会?
——分割遗产。
分割遗产的出乎意料和合情合理处分别在哪里?
——这份遗嘱很奇怪,一份是万两白银,可以马上享用;一份 是一楼藏书,一点好处都没有,还要贴钱修缮、保存,可以说是沉 重的负担。它不合情理在把权利和义务分割得太彻底了。
暴雨,也就是自然风雨。二是天一阁经历的历史文
化风雨。
余秋雨感慨:这一场风雨似乎是一个仪式,一个狞厉的仪 式。怎么理解这句话? ——明明已经到了跟前,还把风雨大水作为最后一道屏障 来阻拦。要进天一阁太难了,上天好像在考验人。 追问:所以,它让人以怎样的姿态踏进这文化圣地? ——虔诚。剥除斯文,剥除参观式的休闲,甚至不让穿着 鞋子进入。 ——抖落一切身份,去除一切修饰,只以一介书生的虔诚 来朝圣。 余秋雨写这一场自然风雨实际上是在酝酿下一场风雨,读 完文章我们已经明了他的用意——即写天一阁的历史沧 桑,文化风雨。
余 秋 雨
风 雨 天 一 阁
天一阁
天一阁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 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 天一阁于1561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 ,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 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七阁”, 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 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公元1808年(嘉庆十三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
天一阁
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 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 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 部,共13038卷。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 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 到了8万多卷。
追问:文中说“鉴于种种情况,历史只能把藏书的事 业托付给一些非常特殊的人物了”,范钦还有哪些特殊之 处能使他完成这个历史使命? ——长期为官,有足够的资财; ——各地迁移,四处搜集; ——极高的文化素养,对书的价值有迅捷的敏感;
——清晰的管理头脑,建楼、设计、借阅、防火等;
——超越时间的深入谋划。
追问:藏书楼怎么会是一种文化奇迹呢? 书珍罕而脆弱。因为珍罕,所以要藏,因为脆弱,藏之不 易。保存它只要一个理由,而失去它却有千万种可能。所以天 一阁能伫立至今,确实是个奇迹。
2.《风雨天一阁》中的“风雨”是什么含义? 或者为什么用“风雨”二字修饰“天一阁”?或者 说,“风雨”二字含有几层含义? 两层含义:一是余秋雨进天一阁时正遇到台风
这样的人多不多?
不多,近两百年的时间源自文库仅有十余人获准登楼。
6.从范钦那我们看出了____之难,从绣芸那我们看到了范氏家 族____之难,从黄宗羲那我们看到了____之难,还有自然灾害: 水、火、虫,还有社会灾害、人为灾害。 守楼 传承 建楼
有哪些人为灾害? 战火;朝代更迭;偷盗……
7.余秋雨用丰富的想象再现历史现场,打通时空,让历史如在眼前, 让我们如在阁中,文中有哪些特写镜头?
思考: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范钦异于常人的轻重之选?也就是说,范钦 轻什么,重什么?
范钦轻功名,重书籍。把搜集图书看成是第一要务,做官倒成了 业余,或者说,成了必要的手段。 范钦轻权势,重人格。从范钦顶撞皇亲郭勋,冒犯权奸严氏家族 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不畏权势,刚直不阿的性格。 3.课文中的“文化良知”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谁有难得的“文化良 知”?体现在哪里? 文化良知就是: 一要有明确的是非观,知道哪些是正义的哪些是非正义的,不能颠 倒黑白,信口雌黄。 二要有历史的责任感。说话、写文章、做事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尊重历史真实,敢于替弱势群体说话。 三要有肩负推进和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积极投身于民族优秀文化 传统的保护和建设中去。而不是满身带着铜臭,城府势力,功利心强。
天一阁藏书
范氏故居内景
“天一阁”名字的来源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 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 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
二、阅读思考
1.天一阁究竟是座什么楼? 2.《风雨天一阁》中的“风雨”是什么含义?或者为什么用“风雨”二字修 饰“天一阁”?或者说,“风雨”二字含有几层含义? 3.课文中的“文化良知”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谁有难得的“文化良知”? 体现在哪里? 4.阅读钱绣芸的故事,说说自己的感受. 5.黄宗羲凭哪些钥匙打开了天一阁重重铜锁?比较范氏家族对绣芸的决绝和 对黄宗羲的例外,你从中看出了范氏家族的裁断标准是什么?这样的人多不多? 6.文中写了哪些人为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