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天一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 秋 雨 书 法 作 品
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教授, 也是9· 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状况的学
者。他相继被联合国选为研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和参加“2005
年世界文明大会”的唯一中国文化学者。近年来,他在“中华文明和世 界文明”的总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
天一阁究竟是座什么楼?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 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视频介绍
天一阁于1982年被 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 卷,其中珍椠(qiàn ) 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 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 珍贵。
——绣芸的眼神,忧郁地仰望楼板。
——黄宗羲登楼时:长衣布鞋(普通的读书人,书生的身份), 悄然登楼(小心翼翼,虔诚),铜锁一具具打开。 ——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 那么多珍贵的书籍被偷走了,被卖了,看着这些东西,心里很痛。 绣芸的痴望,黄宗羲的虔诚,范钦的心血,子孙的艰难守护,交错 在一起。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大陆著名文学家、美 学家。 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当时正逢浩劫,受尽 屈辱,家破人亡,被迫赴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又参加过教材编写,直 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1983年之后,由于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如《戏剧思想史》、《中 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艺术创造论》等,先后获全国戏剧理 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39岁) 1986年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当时获此称号的全国仅十 五名。1986年开始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上海市写作学 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选为“上海十大高教精英。”
一、作者简介
从《文化苦旅》开始,余秋雨的历 史文化散文横空出世,在山水间发掘古 代文化的积淀,直视中国文化断层,解 析民族文化的生命意象,重新审视中华 文明,并由此生发出对人生底蕴、人文 关怀和历史沧桑的深层反思。品味其中, 你会感悟到一种浩然而不矫情的雍容与 达观,一种博大而厚重的思想与理念, 一种俯仰天下古今的超迈与感动。这正 是大家的忧患,达者的睿智。
少年余秋雨
中年余秋雨
作
品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 文,辞职后更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 生主业。所写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 《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启一代文风, 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目 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在大陆公布近十年来全国最畅销书籍前十名中, 余秋雨一人独占了四本。这些著作,获中国作家协 会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奖、上海优秀文学作品奖、 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连续两届)、金石堂 最有影响力书奖、台湾中国时报白金作家奖、马来 西亚最受欢迎的华语作家奖、香港电台最受欢迎书 籍奖等。 他的近作《借我一生》又创立了“记忆文学” 的新体裁,刚出版就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被香港 《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全亚十大最重要的华语书 籍”之一。
初看无情背后是无奈,有家族悲剧,有血泪生命。我说无奈背后是无 私,藏书楼藏的目的是藏吗?不是的,为了保护,为了继承。所以族规越 来越苛刻,禁牌一、禁牌二、禁牌三……一溜挂过去,族规与保存史同步 发展,族人不能随便登楼,外人不能登楼!
5.黄宗羲凭哪些钥匙打开了天一阁重重铜锁?比较范氏家族对绣 芸的决绝和对黄宗羲的例外,你从中看出了范氏家族的裁断标准 是什么? 文明的火种不只是用来取暖的,而是用来点燃思想的火炬的。 登楼之人,需有文化的吞吐量。进得楼来,须懂得这些书,须懂 得这座楼。转身出阁,能把点燃的火炬传向社会,照亮历史和未 来。
四、拓展阅读
《文化苦旅》,余秋雨著,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霜冷长河》,余秋雨著,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千年一叹》,余秋雨著,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但是又只能这样做,这应该是老人反复考虑过的,否则可 能会使自己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藏书楼必然走向毁灭,那些珍贵 的书籍都会散失。 ——因为他知道这时候只要有一丝掺假,再隔几代,假的成分 会成倍的扩大,他会重蹈其他藏书家的覆辙。
4.阅读钱绣芸的故事,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钱绣芸的付出与收获相比,收获等于零,二者是失衡的。身在府中, 却不能登楼,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对一个女子而言,还有什么比自己 的终身幸福更重要呢?钱绣芸为了看书居然用婚姻做赌注,嫁进了范家, 可是她连一本书都没有看到,最后郁郁而死,这样的结局好伤感,太…… 太让人同情了。 但是,绣芸却那么果决地做出了决定,为了一个纯洁热切的愿望。她 不看重钱,也不看重势,只想多读一点书,这还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7.余秋雨用丰富的想象再现历史现场,打通时空,让历史如在眼前,让我们
如在阁中,文中有哪些特写镜头? 8.如今,这座楼更多地成了旅游景点,而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后,是否该把它 当成心中的文化烙印呢? 9.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文章第二部分开头:“不错,它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它实 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
8.如今,这座楼更多地成了旅游景点,而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后,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天一阁存世的意义? 它的主要意义不是以书籍的实际内容给社会以知识,而是 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能够让我们联想到中国 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文化的渴 求。
9.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文题以“风雨”修饰“天一阁”,敷设了全文的色调,结构了 全文的材料,隐喻了全文的主旨。 当时,正是商业大潮席卷全国,许多人都在担心人文精神的失 落,作者以难能可贵的态度,写下了此文,追述了天一阁悲怆的藏 书历史,歌颂了范钦及其后人可贵的文化良知,反映了民族精神史 的沧桑,批评一些文化人格不健全的专家学者,表达了将以挽救将 坠的人文精神为己任的思想。
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场场爆满,引起很大
的社会轰动。2005年春季在台湾各大城市的巡回演讲,每场都拥挤了数 千名听众,被台湾媒体称之为“难以想象的余秋雨旋风”。天下文化出 版公司所编的《倾听秋雨》一书,记录了这一盛况。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 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
范钦的健全人格: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
对于“超越时间的深入谋划”,也就是范钦的深思远见,从哪件 事里有深刻的体会?
——分割遗产。
分割遗产的出乎意料和合情合理处分别在哪里?
——这份遗嘱很奇怪,一份是万两白银,可以马上享用;一份 是一楼藏书,一点好处都没有,还要贴钱修缮、保存,可以说是沉 重的负担。它不合情理在把权利和义务分割得太彻底了。
暴雨,也就是自然风雨。二是天一阁经历的历史文
化风雨。
余秋雨感慨:这一场风雨似乎是一个仪式,一个狞厉的仪 式。怎么理解这句话? ——明明已经到了跟前,还把风雨大水作为最后一道屏障 来阻拦。要进天一阁太难了,上天好像在考验人。 追问:所以,它让人以怎样的姿态踏进这文化圣地? ——虔诚。剥除斯文,剥除参观式的休闲,甚至不让穿着 鞋子进入。 ——抖落一切身份,去除一切修饰,只以一介书生的虔诚 来朝圣。 余秋雨写这一场自然风雨实际上是在酝酿下一场风雨,读 完文章我们已经明了他的用意——即写天一阁的历史沧 桑,文化风雨。
余 秋 雨
风 雨 天 一 阁
天一阁
天一阁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 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 天一阁于1561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 ,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 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七阁”, 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 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公元1808年(嘉庆十三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
天一阁
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 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 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 部,共13038卷。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 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 到了8万多卷。
追问:文中说“鉴于种种情况,历史只能把藏书的事 业托付给一些非常特殊的人物了”,范钦还有哪些特殊之 处能使他完成这个历史使命? ——长期为官,有足够的资财; ——各地迁移,四处搜集; ——极高的文化素养,对书的价值有迅捷的敏感;
——清晰的管理头脑,建楼、设计、借阅、防火等;
——超越时间的深入谋划。
追问:藏书楼怎么会是一种文化奇迹呢? 书珍罕而脆弱。因为珍罕,所以要藏,因为脆弱,藏之不 易。保存它只要一个理由,而失去它却有千万种可能。所以天 一阁能伫立至今,确实是个奇迹。
2.《风雨天一阁》中的“风雨”是什么含义? 或者为什么用“风雨”二字修饰“天一阁”?或者 说,“风雨”二字含有几层含义? 两层含义:一是余秋雨进天一阁时正遇到台风
这样的人多不多?
不多,近两百年的时间源自文库仅有十余人获准登楼。
6.从范钦那我们看出了____之难,从绣芸那我们看到了范氏家 族____之难,从黄宗羲那我们看到了____之难,还有自然灾害: 水、火、虫,还有社会灾害、人为灾害。 守楼 传承 建楼
有哪些人为灾害? 战火;朝代更迭;偷盗……
7.余秋雨用丰富的想象再现历史现场,打通时空,让历史如在眼前, 让我们如在阁中,文中有哪些特写镜头?
思考: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范钦异于常人的轻重之选?也就是说,范钦 轻什么,重什么?
范钦轻功名,重书籍。把搜集图书看成是第一要务,做官倒成了 业余,或者说,成了必要的手段。 范钦轻权势,重人格。从范钦顶撞皇亲郭勋,冒犯权奸严氏家族 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不畏权势,刚直不阿的性格。 3.课文中的“文化良知”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谁有难得的“文化良 知”?体现在哪里? 文化良知就是: 一要有明确的是非观,知道哪些是正义的哪些是非正义的,不能颠 倒黑白,信口雌黄。 二要有历史的责任感。说话、写文章、做事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尊重历史真实,敢于替弱势群体说话。 三要有肩负推进和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积极投身于民族优秀文化 传统的保护和建设中去。而不是满身带着铜臭,城府势力,功利心强。
天一阁藏书
范氏故居内景
“天一阁”名字的来源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 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 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
二、阅读思考
1.天一阁究竟是座什么楼? 2.《风雨天一阁》中的“风雨”是什么含义?或者为什么用“风雨”二字修 饰“天一阁”?或者说,“风雨”二字含有几层含义? 3.课文中的“文化良知”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谁有难得的“文化良知”? 体现在哪里? 4.阅读钱绣芸的故事,说说自己的感受. 5.黄宗羲凭哪些钥匙打开了天一阁重重铜锁?比较范氏家族对绣芸的决绝和 对黄宗羲的例外,你从中看出了范氏家族的裁断标准是什么?这样的人多不多? 6.文中写了哪些人为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