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环境与发展 第29讲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达标检测知能

合集下载

(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环境与发展第27讲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环境与发展第27讲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D.人均 GDP 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
2.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 2005 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经济增长放缓
B.人口规模减小
C.环保政策变化
D.工业生产萎缩
() ()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C
增加 减少
生活污水 环保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微点 4 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 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时,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 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是一个整体。
微点 5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只是由国情决定的: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除了受国内 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国际环境的压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2)中国要把经济发展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首位: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中国应 把经济发展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耗的煤炭资源量较东北少,SO2 排放量较小,A 正确;东北地区人口密度比华东地区低, 但 SO2 浓度高,B 错误;华东地区资源贫乏,所需要的能源、原料多从外地调入,但 大气 SO2 浓度相对较高,故大气 SO2 浓度与当地的资源条件无关,C 错误;两区域人 们的出行方式相似,D 错误。
答案:3.C 4.A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实现__循__环__经__济____。
手段
环境无害化技术
核心
提高__生__态__效__益____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新人教版
浮想联篇
(1)以与地理有关的社会时事材料为切入
点,综合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后果及解
决措施。

(2)以区域图、示意图、数据、表格为背
景材料,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
施,以及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理解及价值
取向等。

(3)结合我国或世界具体资源开发、工程
建设及其生产活动,考查环境问题的产
生、危害及解决措施。

(4)以中国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为突破
口,结合低碳经济中“生态城市”“清洁
生产”“生态农业”“绿色消费”等具
体案例,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内涵、
原则、发展方向等的理解、判别分析能力,
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如xx年福建文综卷
1~2题。

解答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思维流程
思维建模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方法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

其判读的基本程序是:①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②分析其中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图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④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讲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讲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考点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水土流失成因及治理措施1.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

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如下表所示:(2)人为因素:是通过改变自然条件而得以实现的,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2.利用整体性的观点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图所示: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工程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2)生物措施:主要是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增加植被覆盖率的方法进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二、土地荒漠化1.荒漠化的概念:土地退化2.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特别提示:荒漠不等于荒漠化。

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植被稀疏,物理风化强烈,风力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是一个变化过程,其结果是可能出现荒漠景观。

3.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三、湿地资源问题的成因及保护措施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如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湿地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湿地的消亡。

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2.措施:针对原因找措施一、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一)综合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1.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及影响特别提醒:河流的开发与治理1.对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分析可从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入手,要结合区域实际具体化。

2021届新高考地理复习第十一章环境与发展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

2021届新高考地理复习第十一章环境与发展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

D.氮气和氧气
4.下列对图中①②两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①②两层划分的依据是气压的变化
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D.②层复杂的天气不利于飞机飞行
() ()
解析:第 1 题,该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达到海拔 82.7 km 的高度,随后下降。 结合图示气温曲线,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升高→降低→升高。第 2 题,飞船探测到的水汽集中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的水汽含量很少。 第 3 题,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为水汽和固体杂质。二 氧化碳和臭氧、氩气和氖气、氮气和氧气是大气组成成分,但不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 要物质。第 4 题,图中①层是对流层,随纬度增加而变薄。①②两层划分的依据是大 气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的变化。①层大气位于大气圈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② 层是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 答案:1.B 2.A 3.C 4.C
第二模块 自然地理(必修1+选修Ⅰ-1)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8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地理
01
基础梳理 夯基固源
02
精研巧练 提升素养
03
达标检测 知能提升
一、大气的组成 1.大气的三种成分 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成成分
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
A.气温在-50 ℃到 20 ℃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
D.最高气温约为 40 ℃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B 2.D 3.C
B D
高层大气
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章人类和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章人类和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温馨提示] (1)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 “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 侧重的是“发展”。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 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 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 整体。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严峻挑战有哪些? 答案: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 重。 2.行动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 白皮书”。
—————————[获取和解读信息]———————————
由图文材料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1)乙省的地形特征、人口增长状况、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2)乙省农业发展方向。
———————————————————————————————
[解析] 据图可知,乙省为广东省,以山地、丘陵为主, 耕地面积有限;广东省人口增长迅速,人口总量大;广东省城 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结合以上依据得出乙省农业 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是城镇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
(2)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 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 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 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 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 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例2] (2011·天津高考节选)结合图文材料,回 答问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 居全国首位。
甲省
乙省
人口自然 2003年 2009年 2003年 2009年

(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环境与发展第28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课件新人教版

(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环境与发展第28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课件新人教版
微点 4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带。
微点 5 长不搞大开发,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微点 6 海洋权益 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 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它包括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安全 利益、海洋科学利益和海洋文化利益。
(2)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①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 11 个地级市,具有_空__间___上相毗邻的区位优势。 ②是我国主要的___高__新__技__术___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科技 创新中心所在地。 ③总体呈现西北___高___、东南___低___的地势特点。 ④属于__温__带__季__风____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从_沿__海__向__内__陆___、 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 ⑤绝大部分地区位于_海__河___流域,湖泊主要有__白__洋__淀______。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 ()
解析:第 1 题,四类主体功能区是结合了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 城镇化格局等因素划分,不是单一指标,是综合指标;是人为划定的,不是自然形成; 没有考虑地理位置差异。选 C 正确。第 2 题,区域是地理的空间单位,各区域都有一 定的面积和范围,A 正确;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并不完全一致,B 错;各 区域间不一定有十分明确的界线,C 错;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应因地制宜,不完全 一样,D 错。选 A 正确。第 3 题,利用综合指标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 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是考虑了各个地区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 件的差异性,各地应因地制宜发展,不能以一概全;整体性是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关 联;开放性是区域间的联系;阶段性是区域发展过程的体现。选 B 正确。 答案:1.C 2.A 3.B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市大气
PM2.5 和
SO2 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❶。读图,回答


点 互
(1)~(2)题。



返 首 页
23






通 关














返 首 页
24

础 梳
(1)两地区的城市大气 PM2.5 浓度一般在 10 时以后下降,其主要

自 主
原因是(
)
通 关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通 关

展的内涵是什么?








点 互
[提示]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返 首 页
21



理 自 主




通 关









集 训







返 首 页
22



理 自
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

通 关



[例1] (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 时

高 频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
考纲
考点 知识细化 能力要求 应用实践
基 础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 新人教版必修2

人文地理(必修②)
整理课件
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整理课件
章末整合
整理课件
知识网络
整理课件
技能追踪 一、环境问题解答的方法技巧
整理课件理漫画图的判读 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 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等独特的表现方式,寓抽象于形象之中,构 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警示的效果。地理环境漫画多 以资源、能源、粮食、人口、环境等重大问题为主题,用来反映人 口问题以及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展示人地关系 及其协调途径。诸如酸雨的危害、臭氧层空洞、森林资源的破坏等。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正确判读地理环境漫画时,首先要抓住主题,根据漫画内容提 取出有效的信息,得出漫画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再分析该问题总是 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后果或危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途径或措 施。近年来“地理环境漫画”题在各种地理考试中频频亮相,快速、 准确地判读地理漫画是考生必备的基本技能。
整理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环境与发展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环境与发展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

气、废渣
电厂排出洗煤水、废渣
热污染、空气污染, 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以及
提高能源综合 利用率,建立循 环经济模式
利用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空气
酸雨和生态系统破坏 污染物
资源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措施的分析思路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 耗激增。
答案:(1)地壳断裂下陷;海洋分布,有海洋生物沉积;森林资源丰富;沼泽广布。 (2)纬度高,气候寒冷;沼泽广布,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劳动力资源短缺;自然条件 恶劣,对技术水平要求高;距离市场较远。 (3)加快该地区人口迁入,人口数量及密度增加,形成资源型城市;改善当地交通条件,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当地工业发展,提高经济水平。
水资源、耕地资源与国家安全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
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
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 1~2 题。
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 ①“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 的资源和能源。 ②“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属于大型大陆裂谷盆地,在该地区地层中发现石灰岩等海相沉 积物。该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铁、有色金属、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有著名的 秋明油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D.远离市场输电难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D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关键导学】 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地矛盾激化、生态破坏、 环境自净能力、“先污染、后治理”、发展与人口 关键 的双重压力、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 术语 则、人口基数、循环经济、环境无害化技术、经济 活动的生态化、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 关键 取物质和能量,并把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具 规律 有容纳、清除废弃物的能力,并能把人类对环境的 影响反作用于人类。
“义务”。
2 .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
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
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2.(2013届日照一模)《哥本哈根协议》坚守了《联合国
【解析】
大面积燃烧秸杆,造成烟尘污染大气,同时
燃烧的热量又浪费,故A项正确;灰烬提供给土壤的是无机 肥料;在农田燃烧秸杆,不会影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答案】 A
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 公平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 性 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 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 原则 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平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持续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性 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坏境的 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 原则 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的关系 共同 性 原则
环境 污染
放射 性污染
海洋 污染
放射性物 质泄漏
各类污染 物排入海洋
前苏联切尔诺 贝利核电站泄漏
渤海湾大赤潮、 日本水俣湾事件、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
1 . 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导致环境退 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 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 起生态破坏。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章末归纳提升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章末归纳提升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经改造后呈现出来的,材料没见过,情境以前都没出现过,
应该说这也是命题者的初衷。但这类试题有个共同的特点: “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熟悉中 考查陌生,陌生中考查熟悉”,其命题的意图是考查考生面 对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在平时掌握的教材知识中一定能找到相关的模型。 因此,我们遇到情境创新类试题时,只要冷静细心,就能从 容解答。
浮质浓度。
【答案】 (1)C (2)A
备选答案 ①生态农业 ②经济可持续发展 ③环境污染 ④持续

⑤全球性
情景创新型选择题 1.题型分析 情境试题就是在题目中通过一段文字或一些图表创设一 个具体的带有一定现实性的情境,然后围绕这个具体的情境
设置问题。其基本类型有:
(1) 情境再现型:问题情境与考生的原学习情境基本一
致,考查最基本的记忆能力。
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项目组根据“TerrA”卫星3月1日 到 31日的观测数据,绘制了一幅 “ 2010 年 3月全球浮质分布 图”,该图显示了当月全球大气中浮质粒子的浓度。图中黑 色羽状物是密集分布的沙尘或烟雾。图中深灰色区域一是由 于传感器无法观测到明亮地表上空的浮质浓度,二是由于云
层遮挡了传感器的“视线”。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地区分布黑色羽状物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是( A.中国北方:工业污染
)
B.中国南方:大量燃烧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产生的高浓 度大气浮质
C.大西洋:东北信风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沙尘
D.东南亚地区:大量汽车尾气产生的烟雾
(2)下列地区呈深灰色,原因最有可能是(
A.南极洲:地表被冰雪覆盖,反射率高
)
B.马来群岛: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浓云

新人教版2025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巩固第29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新人教版2025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巩固第29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第29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随堂巩固训练[2023·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

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2024·浙江宁波高三开学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图。

据此完成4~5题。

4.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为( )5.下列地质作用与图中板块运动能量来源相同的有( )①岩浆活动②风化作用③风力作用④变质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4·河南洛阳高三检测]地处板块交界处的堪察加半岛,是环太平洋“火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200多座第四纪火山。

位于堪察加半岛中北部的克柳切夫火山,是全球岩浆产率最大的火山之一(55百万吨/年)。

下图为堪察加半岛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堪察加半岛活火山发育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火山喷发频繁B.海洋地壳薄,岩浆易喷出C.位于板块碰撞边界,地壳运动活跃D.岛弧发生断裂,裂隙发育7.组成堪察加半岛的主要岩石( )A.表面多有纹理B.存在气孔构造C.可以找到化石D.片理结构明显随堂巩固训练1~3.解析:第1题,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高度会持续升高,A正确,C错误;从材料信息中未获取该山脉有火山持续喷发的相关信息,B错误;岩浆侵入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9讲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9讲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选修Ⅰ-3)一、耕地资源与国家安全1.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不足。

(2)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3)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2.我国的粮食安全(1)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少。

(2)粮食增产难度较大。

(3)粮食种植收益较低。

(4)粮食总体质量偏低。

二、水资源与国家安全1.我国水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

(2)水污染问题严重。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2.我国水资源安全保障措施(1)兴修水利,优化水资源配置。

(2)节约用水,构建节约型社会。

(3)防治水污染。

三、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种类多,储量丰富。

(2)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

(3)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安全措施(1)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开源”。

(2)健全政策法规,科学“节流”。

(3)完善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

(4)推进资源供给国际化战略。

(5)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1.海洋空间资源: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地理区域,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和海岸四部分。

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1)海域上空海域上空是指沿海国管辖海域上空的空域空间,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海面及水体①海面及水体是重要的海洋空间资源。

②海上通道是大量物流船舶运输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

③海岛散布于海洋中,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

(3)海底空间①海底隧道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

②海底光缆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4)海岸带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丰富,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自然地理学课件与复习资料第11章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自然地理学课件与复习资料第11章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地球自转变快时,地球表层向西漂移,变慢时 向东漂移——产生经向构造体系
四、气候-水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 变动或变形
气 候 变
地球表层水的变化
地 球





大 气 环 流
度 的 变

岩石圈的构造变动


厄尔尼诺年——地球自转速度减慢
地 赤道洋流
东太平洋

减弱
涌升流减弱


变 赤道信风

减弱
黄土沟道
黄土丘陵沟壑
黄土塬
黄土塬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梁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峁
黄土桥
黄土柱
黄土柱
黄土凹陷
缺水
淤泥坝
治理后的黄土高原
陕西省地形图
现在的南泥湾
现在的延安
延安以北
窑洞
“领导”下基层
“老顽童”
三、黄土地貌的发育与水圈、大气圈、 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东太平洋海水 表层温度上升
第三节 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循环
构造运动导致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的变化, 从而引起大气环流、洋流的变化,改变地球 的水分循环
例:青藏高原上升,干旱带北移,季风加强, 形成内流流域与外流流域;形成地形雨与焚 风
岩石圈变动: 改变海陆分布格局与地形起伏
水圈结构的变化: 水汽源和水动力, 引起了均衡运动
黄土地貌发育受制于以下几个条件:原始 地形,黄土的堆积以及水的作用
地形是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堆积是大气圈与岩石圈作用 水的侵蚀是黄土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
第五节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 作用与冰川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海洋
危害
大量废弃物进入 环境之中,改变 了当地的自然环 境组成成分,其 中有些废弃物在 环境中几乎不能 降解,造成较严 重的环境污染, 直接威胁人类健 康,影响人类生 活质量
治理措施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 染物的排放(可通过 提高利用率、净化处 理后排放、使用环保 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 的),同时加强绿化, 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 对于全球性环境问题 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病虫害) 森林破坏 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
柴、商业采伐等)
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 人类对自然资源 根本在于恢复
草场退化 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 的不合理利用、 生态,首先要
商业采伐等)
环境污染等都会 改变和停止不
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 直接或间接导致 合理的人类活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导致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湿地干涸
和沼泽)
生态退化问题, 动,其次通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 进而影响人类社 恢复植被、水
商业采伐等)
会经济发展,形 域等增强环境
生物多样性 减少
生存环境的恶化; 人类的过度捕猎
成恶性循环
的平衡功能
考向三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我国滨海地区,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传统农业发展一直面临众多困境。有学者 提出建设“滨海草带”,即在东部滨海地区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发展现代化农牧业。 这一理念的提出,可以有效缓解“粮草争地矛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考向一:生态脆弱区的成因分析 考向二: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考向三:生态脆弱区的环境表现

(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环境与发展第30讲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

(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环境与发展第30讲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

生态保护
1.(2019·高考全国卷Ⅲ)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 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 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图解思路】
淡水 雨水
【尝试解答】 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夏季时去掉棚 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
1.图中能正确表明专家观点的时段是
A.1962-1963 年
B.1970-1971 年
C.1989-1990 年
D.2005-2006 年
2.2014-2017 年,该地
A.最高风速在 2.0 m/s 以下
B.最低温度在 12 ℃以上
C.平均风速有所上升
D.连续出现冷冬现象
() ()
3.该地部分年份气温升高会导致风速减小,主要是由于 A.地区之间温差变小 B.雾霾天气增多 C.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 D.地表植被增多
2.草地退化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1)草地退化的原因与危害
自然 自然环境比较脆弱,易受外力破坏;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干旱频繁
原 原因 发生;虫害与鼠害严重等
因 人为 原因
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盲目开垦;乱采滥挖;捕杀野态恶化;土地沙化和盐渍化;草原动 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图解思路】
河流 空气
【尝试解答】 恢复自然河道,恢复水生态环境;对污水隔离处理,有利于河流水质 改善;恢复自然河道,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能有效 吸附灰尘,净化空气;拆除高架,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1.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 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选修Ⅰ­3)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2001-2010年城镇、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 )
A.风能为主B.水能为主
C.化石能源为主D.生物能源为主
2.农村和城镇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型能源的利用B.经济水平的提高
C.节能减排的实施D.生态农业的发展
解析:第1题,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其中煤的比重超过60%,C对。

风能、水能、生物能所占的比例小,A、B、D错误。

第2题,读图可以看到,农村和城镇的能源消费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CO2的排放量也是上升趋势,所以能源消费总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不是新型能源的利用,A错。

原因只能是我国经济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能源消耗量增加,B对。

图中消耗能源在增加,排放CO2量也在增加,与节能减排无关,C错。

生态农业发展不会导致能源消耗增加,D错。

答案:1.C 2.B
海洋渗透能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渗透压力推动涡轮发电机而获得的能源。

在盐度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的效果更好,但在发电厂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淡水供给。

挪威能源集团研发出了获取这种新绿色能源的技术,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

下图示意海洋渗透能的工作原理。

读图,回答3~5题。

3.我国依靠海洋渗透能发电最理想的盐湖是( )
A.青海西部察尔汗盐湖
B.山西南部运城盐湖
C.江苏东部盐城大盐湖
D.新疆东部巴里坤盐湖
4.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受天气影响小B.受地域的影响小
C.电站建造成本低D.技术简单便于操作
5.我国利用海洋渗透能的天然优势是( )
A.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B.山地多,地势起伏大
C.有众多的内陆湖
D.有漫长的海岸线
解析:第3题,察尔汗盐湖、运城盐湖、巴里坤盐湖都位于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盐分浓度大,但气候较干旱,缺乏充足的淡水,A、B、D错;盐城大盐湖地处江苏东部,濒临海洋,且有充足的淡水,C对。

第4题,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需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受天气影响小,A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渗透能发电都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受地域的影响都很大,B错;海洋渗透能发电需在水体中进行,电站建造成本高,C错;海洋渗透能发电技术在发达国家刚刚研发成功,在我国还处于研发初期阶段,说明其技术难度较大,D错。

第5题,我国海岸线漫长,发展海洋渗透能的自然条件优越,D对;雄厚的经济基础不属于天然优势,A错;海洋渗透能的开发与地形关系不大,B错;海洋渗透能的利用需有充足的淡水,有众多的内陆湖不是优势,C错。

答案:3.C 4.A 5.D
某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水运占全国水运量的70%。

该河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梯级开发为重点,进行全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渔业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下图为该流域综合开发示意图。

据此回答6~7题。

6.对图中数字的解释合理的是( )
A.①表示梯级开发B.②表示发电
C.③表示航运D.④表示灌溉、供水
7.关于梯级开发对该流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梯级开发不会对鱼群洄游产卵产生影响
B.梯级开发会促进当地工业发展
C.梯级开发会避免当地产生环境污染
D.梯级开发不会淹没耕地
解析:第6题,图中开凿运河可发展航运,①表示航运;梯级开发可发展旅游和发电,②表示梯级开发;发电可提供能源,③表示发电;小麦种植和工业、生活用水需灌溉、供水,④表示灌溉、供水,D正确。

第7题,河流梯级开发修建大坝,会阻碍鱼群洄游产卵;梯级开发会促进当地工业发展;梯级开发减少当地环境污染,但不会避免;梯级开发修建水库,会淹没耕地。

答案:6.D 7.B
海岸地理学家Pilkey说,“任何地方,哪里有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适当的沙子供应,能推动沙子或底泥之类的足够海浪,造成弯曲海岸线的海平面上升,哪里就有障壁岛的存在”。

下图为障壁岛示意图。

据此回答8~9题。

8.上图所示障壁岛属于( )
A.海水侵蚀而成
B.泥沙沉积而成
C.珊瑚虫遗骸堆筑而成
D.火山喷发形成
9.关于障壁岛的开发最不合理的是( )
A.建港口B.发展旅游业
C.建造海景房D.建海洋养殖基地
解析:第8题,由材料分析可知,障壁岛是沙子或底泥沉积而成,图示障壁岛属于泥沙沉积而成,B正确。

第9题,障壁岛是沙子或底泥沉积而成,海岸线的海平面上升,水浅不利于建港口,A正确。

答案:8.B 9.A
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海洋的开发。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叙述不属于海岸带开发利用优势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森林资源丰富
C.生物生产力高
D.海岸带人口稠密,具有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
11.关于滩涂开发利用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滩涂主要用于开发海滨浴场
B.滩涂主要用于开采矿产资源
C.进行水产养殖是滩涂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D.滩涂主要用来种植粮食
解析:第10题,海岸带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A项正确;海岸带地区水源充足,地形平坦,生物生产力高,C项正确;海岸带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具有资金和科技方面的优势,D项正确,海岸带开发历史悠久,森林资源破坏严重,B项错误,答案选B。

第11题,海岸带海水浅,离陆地近,从事水产养殖既能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又能减轻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因此是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式之一,答案选C。

答案:10.B 11.C
二、非选择题
1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H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属于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350~450 mm之间,灌溉农业较为发达。

下图为H河流域区域简图和1981-2005年H河断流天数曲线图。

(1)简述H河断流的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H河断流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解决H河断流的对策。

解析:(1)断流的原因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H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属于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为350~450 mm,河流水量较小。

河流断流,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减少,河水补给水源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小。

河流上游水库蓄水过多,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增加,也是河流径流减少,甚至断流的原因。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看,H河断流,可能导致下游地区气候变干;下游地区的地表水资源不足,导致草场退化、林木矮化,许多湿生植物被耐旱植物代替;H河断流导致降水少,蒸发旺盛,可能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3)解决H河断流的对策,主要可从合理调度水资源,开源、节流等方面分析。

答案:(1)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减少;上游水库蓄水过多;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增加。

(2)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地表水资源不足,导致草场退化、林木矮化,许多湿生植物被耐旱植物代替;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3)合理调度水资源,强化全流域管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涵养水源;开辟新水源,提高水资源的再生能力。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

区域内煤炭资源储量大,是优质化工和动力用煤,是重要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距首府银川市40千米,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共同构成了中国能源化工的金三角,区域同时蕴含丰富的油气、光能、风能资源。

下图为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区域图。

(1)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2)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对当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3)宁夏煤炭资源丰富,为何还要大力发展光伏、风能产业?
解析:(1)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主要考虑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有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政策、社会协作条件、历史条件等。

(2)工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能源化工属高排放、高污染工业,因此容易产生“三废”排放,导致环境污染;基地建设会占用较大空间,因此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工业用地规模扩大,耕地、林地面积萎缩,人地矛盾突出。

(3)光伏、风能发电首先要求当地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其次考虑光伏、风能发电的优点以及当地的区位优势;第三应考虑市场需求等因素。

答案:(1)煤炭资源储量大,原料充足;靠近黄河,用水便利;地形平坦开阔,土地丰富廉价;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协作条件好;靠近省会城市,综合服务配套设施良好;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2)能源重化工基地容易产生“三废”排放,导致环境污染;基地建设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工业用地规模扩大,耕地、林地面积萎缩,人地矛盾突出。

(3)光能、风能资源丰富;国家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能源消费市场广阔;光能、风能发电成本低;清洁能源,对环境、生态影响小;国家新能源政策大力扶持;可有效利用广阔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