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和运动科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版八上课件:2.2.1.运动的描述-动与静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版八上课件:2.2.1.运动的描述-动与静

【点悟】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 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
类型之二 拓展 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向北
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甲、乙两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 情况是( B )
A.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一定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3.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 汽车 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以 路旁 树木(地面) 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的 。
4.[2018·平顶山期末]如图所示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跑步机,人在跑 步机上用力蹬皮带,皮带就会向后运动,从而实现在室内小空间跑步 健身的效果。此时,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 跑步机的皮带 是运动的、 相对于 地面 是静止的。
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在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 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10.[2017 秋·安达期末]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 乙所示。如果以行驶的卡车为参照物,树是 向右运动 的,轿车是 向左运动 的, 骑自行车的人是 向右运动 的。(均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
11.如图所示,观察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D )
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B )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ppt课件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ppt课件

第一节 动与静
试一试
(1)在歌词中“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所描述的现象中。
青山 我们以为竹排在“江中游”是以
竹排 我们说青山“两岸走”是以 (2)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
为参照物; 参照物
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静止的
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运动的


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 动与静 内容小结
生活中的运动无处不在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目录
• 动与静 •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 快与慢
•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 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 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在月明星溪的夜 晚,我们在月光下散 步时,常常有月亮跟 着我们走的感觉,你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天文学中使用的长度单位是:光年(l.y.)
测量单位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试试练练
1、500m=
5×108 µm
2、86nm=
8.6×10-8
m
3、给下列物体标出单位及数据
中学生身高大约15.7
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
dm . mm .
粉笔盒高度大约为8
cm
.
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小单位→大单位,除以进率
.
测量活动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3、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确?(
D

没对齐 没紧贴
没放平 没紧贴
没紧贴
正确
测量活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运动和静⽌的相对性与绝对性6、运动和静⽌的相对性与绝对性(1)、运动的相对性Einstein说:“可惜我们不能置⾝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在那⾥去证明惯性定律的绝对有效性以及观察⼀下转动着的地球。

”【2】“我们不知道有什么法则可以找出⼀个惯性系。

可是,如果假定出⼀个来,我们便可以找到⽆数个。

”【3】狭义相对性原理认为,所有惯性参考系都是完全等价的,不存在⼀个优越的特殊的惯性参考系;在⼀个惯性参考系内部做的任何物理实验都⽆法发现该惯性系相对任何别的惯性系的运动速度。

Einstein说:“如果世界上只有⼀个物体存在,是不能考察它的运动的,因⽽只存在⼀个坐标系和另⼀个坐标系的相对运动。

”【5】“取定两个物体,例如太阳和地球,我们观察到的运动也是相对的,既可以⽤关联于太阳的坐标系来描述,也可以⽤关联于地球的坐标系来描述。

根据这个观点来看,哥⽩尼的成就就在于把坐标系从地球转到太阳上去,任何坐标系都可以⽤,似乎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个坐标系会⽐另⼀个坐标系好些。

【6】Einstein承认:“关联于太阳的坐标系⽐关联于地球的坐标系更像⼀个惯性系,物理定律在哥⽩尼系统中⽤起来⽐托勒密系统好得多。

” “我们能否这样地表达物理定律,使它在所有坐标系中,既不单在相对作等速运动的坐标系中⽽是在相对做任何运动的坐标系中都有效呢?如果这是可以作到的,那么困难就会得到解决,那时我们边有可能把⾃然定律应⽤到任何⼀个坐标系中去。

于是,在科学早期中的托勒密和哥⽩尼的争论也就变得毫⽆意义了。

”(2)、运动的绝对性Newton曾提出著名的“⽜顿桶实验”:如图( 4 ),把⼀个桶吊在⼀根长绳上,将桶旋转⽽使绳拧紧,然后盛之以⽔,并使桶与⽔⼀道静⽌不动,接着将桶反转⼀下,桶和⽔将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a ,桶和⽔都静⽌; b ,桶转⽔不转: c ,桶和⽔同步转。

对于 a和 c ,其⽔相对于桶都是静⽌的,但可以看到⽔⾯的形状不同,假设桶内有⼀观察者,显然可以根据⽔⾯的形状来判断系统是否在转动,所以,绝对空间的观念是必要的。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运动和位置》PPT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运动和位置》PPT课件

板书设计
1运动和位置
运动是指物体的位置不断变化的 现象 运动 静止
参照物(方向距离)位置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新知讲解 探索1
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先观察图片,判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是 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在公共汽车站 将静止不动的站牌作为参照物,公共汽车是运动的。
新知讲解 探索1
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先观察图片,判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是
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新知讲解 研讨1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要想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 周围的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没 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例如:
男同学以站台为参照物,判断自己乘坐的火车没有动;女孩以 其他运动的火车为参照物,判断自己乘坐的火车动了。
新知讲解 研讨2 怎样描述自己所处 的位置?
先选定参照物,再明确自己相对于参照物 的方向,接着明确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距 离,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所处的 位置。 比如:建筑工地上甲、乙两人分别乘坐在 两台升降机上,甲看见楼房在上升,乙看 见楼房在下降,则相对地面甲是下降的, 乙是上升的。 在描述自己的位置时需要选定某一位置或
GPS全球定位系
统 (1)陆地应用:主要包括车辆导航、应急反应、大气物理观测、地
球物理资源勘探、工程测量、地壳运动监测、市政规划控制等。
(2)海洋应用:包括远洋船最佳航程航 线测定、船只实时调度与导航、海洋 救援、海洋探宝、水文地质测量以及 海洋平台定位、海平面升降监测等。 (3)航空航天应用:包括飞机导航、航 空遥感姿态控制、低轨卫星定轨、导 弹制导、航空救援和载人航天器防护

第一节 运动和静止

第一节 运动和静止
我国的“亚洲一号” 地球同步卫星,它 相对于地面是_静__止__ 的,相对于太阳是 _运__动__的。
四.相对静止
杂技演员在表演
接力赛跑,运动员交接 接力棒时。
当两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相同时,它们彼此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跟踪练习 趣闻轶事中的“运动与静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 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 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 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 的本领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
达标检测
1.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 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
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 A
A.甲船 。B.乙船。C.一定运动。D.都有可能。
2.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 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
乙物体是( C)
为什么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参照物 比较标准不同
研究对象 比较的标准 运动状态
学生
地面
运动
司机 乘客 行驶的车 静止
3.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 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叫参 照物
跟踪练习
3.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运动还是静止时),被 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A.可能运动。B.可能静止。 C.一定运动。D.都有可能。 3、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 是以 地球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 是 (运填动“运动”或“静止”)的。
诗词歌句中的“运动与静止”
两岸猿生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机械运动PPT课件

机械运动PPT课件

路程的长短
想一想:
以上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需要 测量哪些数据?用什么测量工具?
通过的路程----刻度尺 所用的时间----停表
科学上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什么叫做速度?
路程 速度 =
时间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v=
s t
S=vt
变形
t=
s v
速度定量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有具体的数据来描述
( ①③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打算盘时,算盘珠子在杆上的运动
②推铅球时,铅球离手后的运动
③没有风时,雨滴的下落运动
④在同一种均匀物质里光的运动
⑤跳高运动
⑥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运动
议一议:
你是用什么方法 来比较你和同学
跑步快慢的?
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常用的方法:

①比较通过相
同路程所用时

间多少

②比较相同
时间内通过

观察图片找出运动的汽车与过山车的不同点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为 了反映两车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 片(如下图).已知每隔2秒曝光一次。两车的 运动有什么不同?
机械运动的分类
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下列运动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猎豹的奔跑速度是40m/s,褐雨燕飞 行的速度是108km/h,谁的速度快?
体会速度大小
练习:
1.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人步行的速度一般为5----自行车的速度一般为5-----
2.比较a、b、c三位同学赛跑快慢最简便方法是----------,b和d同学谁快?快多少?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上《 运动与静止》公开课(教案)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上《 运动与静止》公开课(教案)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能够应用参照物的道理解释生活中简单的物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引入我们生活中常见到汽车的行驶,鸟儿的飞翔,白云的飘动,奔腾的河流,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么?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位置都随时间发生了变化,并给出运动的定义。

也有些物体我们看到是相对静止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运动和静止。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参照物和机械运动1.参照物〔1〕教师提问: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

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

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

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2〕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思考问题: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笔盒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课本是静止的)讨论: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

2.4.2《认识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4.2《认识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上 面写道:“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100生丁等 于1法郎)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 痛苦的旅行方法。” 有个人按照广告刊登的地址寄去了25生 丁。不久,他收到一封回信:“先生,请您 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 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 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 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 欣赏星空的美丽吧!”
只有抽象思维才 能揭示
感官可以直接感知
联 系
规律是事物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现象是 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 现,现象和规律统一在同类事物中。现象是 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
规律与规则的关系:
规律 规则
是事物运动过程 是人们规定出来供 含 中固有的本质的 大家共同遵守的制 义 必然的联系 度或章程 区 别 性 是客观的,不能 是主观的,是人们制 质 被制定、修改、 定的可以修改、补充 废除 或废除
填空: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 绝对的 )、( 无条件的 )、 ( 永恒的 ) 2、静止是( 相对的 ) 、( 有条件的 )、
( 暂时的

3、物质世界是( 绝对运动 )和(相对静止 ) 的统一
议一议
1、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 特
2、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 鲁这两种观点正确吗?
世界上有没不运动的物 质,如果物质不是运动 的,世界将会如何?
机 械 运 动
化 学 运 动
生 命 运 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社 会 运 动
资本主义社会
斗转星移,海陆变迁 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自然界 铁生锈,事物腐烂 是不停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运动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也是不停运动的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人类的认识也是不停运动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 课件(共28张PPT)
后慢”。
1 23456 7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天 数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不同时间间隔 的记忆保持量,发现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绘制了著名 的艾宾浩斯曲线。
2.规律的特征:
(1)规律具有客观性 (2)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方法论要求?
规律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的 运动都是 有规律的
注意3:
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 而是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有人说:“牛顿创造 了万有引力规律。 ” 对吗?为什么?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 广。
荀子的话说明—了—什荀么子?
2.规律的特征: (1)规律具有客观性
①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 的意识为转移。 ②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 被消灭。

无条件的、 绝对的、 永恒的
显著的运动, 是运动的特殊 状态,动中有 静,静中有动。
静 性质相对稳定; 有条件的、 物质世界是绝 止 位置或运动状态 相对的、 对运动与相对
相对稳定
暂时的
静止的统一。
情景分析:
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 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 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 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去讨吧!”朋 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 要去告他,朋友笑言道:“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 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 吧!” 想一想:欧布里德的错误在哪里?这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 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 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1.以某一个具体物质为例,分析它是运动 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2.2运动的规律性课件(共20张PPT).ppt

2.2运动的规律性课件(共20张PPT).ppt

依据
(客观联系、客观规律)
(现象)
依据
(本质联系、客观规律)
( 偶 然 的 、 不 稳 定 的 联 系 )依据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不是主观臆造的 联系,而是事物固有 的联系。
规律不是现象的联 系,而是本质的联 系。
规律不是偶然的联 系,而是必然的联 系; 规律不是多变的联 系,而是稳定的联 系。
方法论
① 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 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一、规律是客观的
3、规律 (1)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固有的 --不是主观赋予或是上帝创造 本质的 --不是表面的、现象的、外在的 必然的 --是确定不移的,不是偶然的 稳定的 --具有重复性,不是多变易逝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一、规律是客观的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
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
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
质。
本身就有的而不
是外部强加于它

错误 倾向
离开运动谈物质
刻舟求剑
形而上学 的不变论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
本课知识体系
世界的 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探究世界 的本质
运动的 规律性


规律是客观的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复习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复习优质教学课件

14.要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就要比较运动 距离 :距离长的,运动快;距离短的,运动慢。 15.在同一条轨道上,要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可以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 时间 ,至少要测量3 次。如果多次测量得到了不 同的数据,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是取中位数。
16.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 快慢,即 速度 的大小。 17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设计、制作、评价、改进 完善等。
18.“过山车”设计要求: ①轨道总长度应在 2 米以上; ②要 直线轨道 和 曲线轨道 ; ③轨道的 坡度 要有变化; ④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 脱轨 ; ⑤整座“过山车”要 稳固 。
19.“过山车”轨道的长度可以用 软尺 和 细绳 来 测量。 20.描述“过山车”上物体的位置:以 起点为中心, 用 方向盘 判断方向,用 软尺 测量距离。 21.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改进“过山车”的方法: 增大 轨道坡度、 减少 弯道数量、用更光滑的轨 道等。
学而不止
归纳总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是什么?
总结 反思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功 ,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在今 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现新大 陆吧!
再见
10.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三种:静止不动、 滚动 和 滑动。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的 运动叫滚动 ;像我们滑滑梯那样的运动叫 滑动。 11.物体的 形状 会影响物体的运动方式。立方体 、六棱柱在斜面上容易 滑动 ,小球在斜面上容易 滚动。
12.斜面的 坡度,会影响物体的运动方式。斜面 的坡度增大后,原本静止的物体可能会滑动,原 本滑动的物体可能会滚动,原本运动的物体在斜 面上的运动会变快。 13.要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就要比较运动 时间:用时短的,运动 快;用时长的,运动慢。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部课件共个PPT-ppt精品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部课件共个PPT-ppt精品课件

高中物理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部课件( 共7个PPT)
高中物理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部课件( 共7个PPT)
4.绝对参考系和相对参考系:
【例三】对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 一样的。
2.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选择参考系。
高中物理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部课件( 共7个PPT)
高中物理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部课件( 共7个PPT)
学习重点:质点的概念
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
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
高中物理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部课件( 共7个PPT)
2.关于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 B. 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照物。 C. 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D.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照物。
高中物理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部课件( 共7个PPT)
高中物理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部课件( 共7个PPT)
三、参考系
1.定义: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在描 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另外的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考系。一个物体一旦被 选做参考系就必须认为它是静止的。
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 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 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 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 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年级科学第二册第二章-PPT课件

七年级科学第二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 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5、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 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 过实践来检验。
h
24
第七节 牛顿第一定律
6、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 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
7、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区别 牛顿第一定律是公理、是假设,表达方式是: 在······情况下,物体将······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可能与材料 有关
h
可能与运动 方式有关
21
第六节 摩擦的利和弊
4、学生活动。
摩擦力对人们日常生活有利还是有弊?
假如没有摩擦,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5、了解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减小:①

③滚动代替滑动
④加润滑油
⑤利用气垫
6、探究活动:不同运动h 鞋的防滑性能。 22
2、速度公式是教材中第一次用字母来表达数
量关系。通过讨论理解公式中字母与单位符 号中字母含义不同。
3、速度单位是组合单位,除会读、会写外还 要理解“1米/秒”的意义,进一步会比较“1 米/秒”和 “1千米/时”的大小。
4、例题的解题过程应规范地板书出来。并强
调和小学解数学题的不h 同。
13
第二节 机械运动
7
6. 05年深圳中考有关试题分析
题型 题号 考点
分值 情境
选择 7
填空 19
综合 22 计算 综合 25 计算
匀速运动 3
二力平衡
速度计算 1
惯性现象 1
参照物 1
画力的示 1 意图
动能
1
重力势能 h 1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以风洞为参照物,飞机是_静_止__的;
若以风为参照物,飞机是_运_动__的。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练习
• 1 相对于坐在向南行驶的汽车中的人来说,路边的树 木向( )运动;
• 以( )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 2一位火车乘客在快要到达淮北站时,兴奋的说:“淮
难点的突破
1.给定参照物,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相对静止
选定的参照物 (假定不动)
位置关系不变 位置关系改变
研究对象 相对运动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长江探险漂流队乘坐竹筏顺流而漂, 以江岸为参照物,竹筏是__运_动__的;而以流 水为参照物,竹筏是___静_止___的。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2.已知物体运动或静止,怎样判断参照物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第一节
运动与静止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 山是不动的,为什 么我们歌词里面说 “青山两岸走”?
事实上: 山没有动,动的是竹排和竹排
上的人
说山在走: 是相对于坐在竹排上的人而言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
2.科学技术上的例子
{ 同步卫星 飞机空中加油 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对接
相对静止的应用:空中加油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相对静止的条件:
(1)、 运动的快慢相同
(2) 、运动的方向相同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 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身边似乎有一个“小 虫子”,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德国 制造的一颗子弹.请同学们根据运动的相对性 思考讨论一下,他为什么可以用手抓子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一句歌词“小小竹排江 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一句以青—山————为参照物,后一句以竹——排————为参照物。
建筑工地上甲、乙两人分别乘在两台升降机上, 甲看见楼房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下降,则相对地 面甲是——下—降———的,乙是——上—升———的。
“手抓子弹”的奥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在 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似乎有一条“小虫”在 蠕动着,他抓来一看,令他大吃一惊,竟是一颗德国 制造的子弹。
3】不选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4】参照物是确定的、具体的物。不能将“天 空”、“地平线”等不是“物”的名称作为参照
用直线把下列物体运动与对应的参照物联系起来: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
火车
月亮在云朵里慢慢穿行。
地面
飞驶火车中的旅客说:“树 木、房屋正向后退。”
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某处。
地球 云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 Nhomakorabea论也不同。
怎样选择参照物呢?
1】可以任意选择(可选认为运动的,也可选 认为不动的)。
2】要根据需要和方便的原则: 地面上的物体一般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
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离地面而去的物体选地球为 参照物,如发射宇宙飞船,选地球为参照物;绕 太阳运行的物体选太阳为参照物。
两机保持了——相—对——静—止——的运动状态
课堂小结: 运动和静止
1. 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运动。 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
发生变化叫静止
2.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
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3.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静止和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 发生变化叫静止
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 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4.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5.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应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应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6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