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的表达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阅读的“表达技巧”解题指导

山西省康杰中学柴海军

高考文学作品(包括诗歌鉴赏)题目完成过程中,考生最容易完成,最容易得分;又最容易出错,最容易失分的题目之一是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题目。这类题目中最常见的文字就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或者“这样些的好处是什么?”

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其实,只要仔细分析几年高考的“表达技巧”的题目,我们就会发现,高考考查的文学作品表达技巧不外乎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结构方式、修辞技巧和表现手法四个方面。这类题目要想得满分,需要从两点入手:准确使用好专业术语和联系文章内容作答。二者缺一不可。下面我们对这四个方面的专业术语来做详细分析。

一、表达方式(写作手法):

文学作品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写作手法)。

1.叙述:叙述主要分为叙述人称和叙述方式两个方面,它们的作用表述分别如下:

a.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给读者真实生动感觉。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使读者深入到作品中间,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b.叙述方式: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或情感变化)比较清楚地进行叙述。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表述更加充实。

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它能使作品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2.描写:就描写手法来说,有细描、白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夸张描写。等。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具体到各自的作用是:

a.描写人物常用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它们的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b.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有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它们的作用: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c.环境、场面描写的作用::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d.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e.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作用: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3.议论:议论主要考查论证方法。

a.比喻论证的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所论述的道理浅显透彻,深入浅出,形象易懂,容易被人接受,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b.类比论证的作用: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c.举例论证的作用: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实,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d.对比论证的作用: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使正确与错误分明,让人们摒弃错误的,接受正确的,增强了论证的效果,给人印象深刻。

e.引用论证的作用:引用具有权威性的材料,使论证有力,更容易让人信服。

d.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抒情: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和等。

a.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它的作用是:直接表达作者的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能激起读者的情感,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容易感染读者。

b.间接抒情:作家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景由情造、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一切景语皆情语等):在文学作品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作家借以抒情的对象。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作家离愁别恨,。用《姜斋诗话》的原话说就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间接抒情的作用是:借助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物,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完美结合,能激起读者的情感,使作者的情感表达更加淋漓尽致。使读者与作者之间发生共鸣。

二、结构形式:

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等。具体到在结构上,应该明确两种结构形式的作用:

a.应该明确不同位置的文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在文章开头部分,作用一般有:开门见山、为下文做铺垫、为后文埋伏笔等;在文章中间部分,常见的作用有:过渡、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照应前文,为后文做铺垫等;在结尾部分的作用有:照应上文,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升华主题、发人深思等。

b.应该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三、修辞手法:

主要掌握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考试大纲》规定的考生必须掌握的8种修辞手法在内的10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a.比喻: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