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画图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课题研究报告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画图的策略,能画线段图表示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学会利用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画图的作用,培养利用几何直观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获得成功的感受,进一步感受一些数学实际问题的特点,体会数学方法的作用,产生对数学方法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教学过程一、对比导入,引发策略需要1.口答: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两人邮票同样多。
两人各有多少枚邮票?2.改题: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两人各有多少枚邮票?3.提问:这道题能像刚才一样很快口算出来吗?为什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将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呢?4.小结:这道题中已知条件比较复杂,并且有两个问题,不能一下子列式解答,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口答一步计算实际问题入手,通过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条件和问题变得复杂,让学生感受到解决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发策略的需要。
)二、经历画图,初悟策略价值需要1.理解题意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指导画图引导:表示两个数量要画几条线段?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应该是怎样的?(结合交流,画出两条线段)怎样在线段图里表示题中的两个条件呢?要求的是哪个部分?谁来指一指?(指名学生上来指)请你在作业纸上把线段图填写完整。
(板书数量)3. 引导反思只看线段图,还能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吗?同样能表示条件和问题,你更愿意看图还是看文字来分析这道题?(设计意图:用线段图准确、清晰的表达条件和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由于条件和问题比较复杂,采用“先指导后完善”的方法,给学生的思维一个明确的导向,让学生顺势而为,对线段图快速产生正确的认知。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目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教师偏重于就题讲题,学生只重视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较弱,对于现实中呈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才能解决,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更无从谈起了。
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也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我们一线教师的面前。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目标中,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并指出:要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把传统的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使应用题教学的教育价值定位更加准确,教育理念更加明确,课程体系更加宽泛,呈现形式更加灵活。
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新教材中不单设章节教学应用题,而是分散到例题和练习题中;不分类型出现应用题,不同类型的应用题会同时出现。
从四年级开始每一册都设有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并且由原来的封闭式向着内容开放、结果多元的开放式的方向发展。
这一改革的原则不是求难,而是求活。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提供一题多解、一题多答或综合性的应用题,要求学生除用常规思路解题以外,还要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寻求最佳的解题策略。
为此对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二、概念的界定:小学高年级应用题,在国标本教材中体现为“解决问题”,就是用各种策略(列表、画图、转化等)解答的应用题。
在解决问题时,“解决”有两层含义:第一找出问题的最后答案;第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只有第一个要求,这就是纯粹的练习题;如果两个要求同时具备,那就成了解决问题理论含义中的问题。
本课题指的是两者具备的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题。
小学数学运用画图策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运用画图策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必须要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教师灵活运用画图策略,让学生在画图中研究,让学生在画图中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画图策略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画图策略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究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2)画图策略对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3)画图策略对小学生数学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的影响。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教学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文献资料法用于搜集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后续的实验教学和问卷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问卷调查法用于了解学生对画图策略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以及画图策略对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的影响。
实验教学法则是本研究的重点,通过对实验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探究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探究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参考;2)探究画图策略对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为提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提供理论依据;3)探究画图策略对小学生数学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的影响,为提高小学生数学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提供理论依据;4)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不适应材“解决问题”教学的编排特点,导致解决问题的教学被削弱或简单化处理。
有些老师甚至把解决问题的教学和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完全隔离开来,不敢跨越雷池。
运用画图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课题研究报告
运用画图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课题研究报告辅成小学张雅明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改革,把我国小学数学历来以“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传统格局打破了。
《课程标准》把“应用题”融合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之中,并把它作为各领域解决其相应实际问题的有机部分而呈现。
作为一个一线老师在研读新教材中我发现解决问题(应用题)确实存在许多优点:比如从选材上讲更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可探索性,改掉老教材选材的陈旧、没有现实意义、脱离生活等弊病,赋予应用题新的生命。
从题材呈现方式上讲突破了老教材单一的文字叙述,采用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多样化形式,更受孩子们喜欢。
另外新教材应用题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和答案的不唯一性更能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但任何改革都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看到它也存在缺点:如把它融合于各领域中有机呈现,虽随处可见,但缺乏系统性,一线教师很难把握在什么时候灌输哪类应用题,另外在每类教学中又有各自的教学重点,教师往往会厚此薄彼,很难把握应用题练习的力度。
新教材没有把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教学,对于解题的一些方法、策略教师没有很好或不知道如何系统的渗透和灌输。
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发现不少学生(中差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学生读题能力差,往往不能准确的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了解不多,缺少必要的生活体验;对来自生活的各种信息不能准确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不够多样、准确,思路不够开阔,等等。
数学是解决问题的科学,即数学的主要功能是解决问题,具体解题时选择解题的方法和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能否解决该问题或比较简单地解决该问题,老教材中解决应用题的三大法宝:画线段图理解题意,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和最后的验证,对一大部分特别是后进生是非常有帮助的。
特别是画图对理清题意和数量关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提高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提高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数形结合2011年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里不再设研究数量关系等应用题专题教学,而是将其结合进各个具体情境之中,称之为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教学环节中运用直观图、线段图等形象化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藏于具体情境中的抽象化数量关系,强化数形对应,辅助学生建构能运用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从多元的数学信息中提取解答问题的有用信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用“数形结合”化抽象为直观,从容解决问题如“鸡兔同笼”一课,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学以假设法为主,或假设全是鸡,或假设全是兔,然后引导学生直接套用公式解决问题,结果除了一部分优生外,其余学生听得一头雾水。
我们课题组成员施明算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就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来帮助学生解决这类问题。
问题“已知鸡和兔一共有10只,一共有32条腿,求鸡兔各有几只?”出示后,如果用算术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部分学生不能理解,然而借助画图的方法,用圆表示10只动物。
假设全是鸡,则每只鸡有两条腿,把腿画出,只有20条腿,但还有32-20=12条腿没画。
如果每只再添2条腿,这样还得添12÷2=6只,得出兔子有6只,鸡有4只。
在类似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画图等“直观”形式。
通过借助直观图这种“数形结合”的方式来使得看似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符合小学生具体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思维特点,从而让解决问题变得轻松自如,且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用“数形结合”化繁杂为简单,理清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数学所特有的研究对象,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
小学高年级数学中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实践研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中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实践研究发表时间:2020-12-02T11:31:53.09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作者:王淑珍[导读] 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年级数学长期以来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与低年级数学相比,高年级数学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和繁杂性王淑珍东莞市石排镇独洲小学摘要: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年级数学长期以来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与低年级数学相比,高年级数学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和繁杂性,对此部分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从而丧失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和信心,甚至不愿意再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
在此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了广大教学工作者亟待探究的重要课题。
基于此,以下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实践意义和路径,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画图策略;解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是一门探究“数”与“形”的课程。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分析以及解决等,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了数形转化。
为了有效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以运用画图策略实施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形,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降低数学问题的难度,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实践意义(一)创设真实情境体验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以文字呈现出来的。
对于部分理解能力较弱、抽象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这无疑加大了解题难度。
而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则能够让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将原本抽象、繁杂的数学问题以更加简单、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对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不断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二)提供丰富解题策略就数学问题来说,其解决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且学生思维相对活跃,在运用画图策略进行解题时,除了以线段图等图形进行解决问题以外,还可以结合自身的水平和能力绘制不同的图形[1]。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与意图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画图的策略,能画线段图表示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学会利用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正确列式解答。
2.经历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画图的作用,培养利用几何直观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主动探索问题,获得成功的感受,体会数学方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教具准备:PPT、作业单。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入: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能帮我们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为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经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入,并重点回忆已经学过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可以让学生快速形成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感悟策略。
1.画线段图了解题意。
出示例1:学生读题。
提问: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形象直观的表示这个题目的数量关系?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互相点评。
教师板书画法。
设计意图:本例题是和差问题,对四年级学生来讲抽象的思考、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数量间的联系,因此它适合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由于学生已经有过画线段图的经验,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的经验很容易被激活,所以在出示例题后,直接让学生边理解题意边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分析数量关系。
最后在互相点评与补充中完善线段图的画法。
2.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思考:谁能看着线段图说一说,这些条件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可以先算出什么?结合交流,联系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和思路。
教师整理说明:思路一: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
这样就可以先算出小宁的邮票数,再算出小春的邮票数。
合肥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苏教版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P50-54页例2、“练一练”、及练习八部分习题的综合练习。
二、教学目标1. 准确理解题意,学会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策略的应用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3. 进一步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方法,贯彻落实“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数学教学价值、理念。
4. 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和快乐。
具体地说:(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画图的策略需求,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分析条件与问题,进而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相互交流、合作的意识。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画图分析方法的效率,感受它的优势和价值,形成依托图形,灵活、有效地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增强策略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策略意识和选择、甄别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1.学习画图方法,体验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及意义,提高认真阅读,深刻理解题意的自觉性,会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解决问题。
2.会解决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复杂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等问题。
四、教学难点:1.学习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
2.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长度变化对其面积的影响。
五、教学理念、方法及准备小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数,一部分是形,但数与形是有密切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题图结合。
小学生数学画图能力的培养方法与效果研究
小学生数学画图能力的培养方法与效果研究摘要: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画图能力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从利用图形思维,培养学生的画图习惯;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利用数形结合,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最后提出了小学生画图能力培养的效果,包括画图习惯形成、解题方法掌握、数学成绩提升等。
关键词:数学画图;成绩提升;能力培养一、利用图形思维,培养学生的画图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画图习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画图思维,并将图形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明确画图的目的,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画图思维。
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图形形式,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几何概念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画出相关的图形,以便他们直观地看到几何关系,从而更容易记忆和应用这些概念。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比例和比例尺来绘制图形。
这有助于学生在画图时保持准确性和精确度,培养他们的细致观察和测量技能。
第三,教师应强调图形的标注和注释的重要性。
学生应当习惯在图中标明各种关键信息,例如角度、边长、坐标等,以便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多次绘制图形,不断修改和完善,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种反复的绘图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创造力,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图形,从而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
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来画圆的周长。
在画之前,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准备好不同形状的圆,让学生观察这些圆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用不同形状的圆画出圆的周长。
学生在动手画画的过程中,既可以很好地掌握圆的周长,又可以记住圆形物体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苏教数学四年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说课稿及反思(共四套)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这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画线段图或列表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介绍小宁和小春邮票数量的有关信息,要求学生求出他们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但四年级的学生,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在对文字的阅读中,对问题有了一个大概了解,但由于问题本身有一定的复杂性,此时对题中的数量关系的了解还有些模糊。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会中,已经产生初步的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今天的学习,有助于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二、说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分析问题,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会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
2.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画线段图整理信息、分析问题,感受画线段图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形成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说教学目标板块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是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的吗?(列表)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设疑:今天,我们将研究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1题文字部分)【设计意图:简短的谈话,直接切入主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引发学习动机;适时的设疑,既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为下面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提供支撑,又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板块二、探究新知师:你觉得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策略来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呢?生:画线段图。
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小学数学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本文是《小学数学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
本研究指导学生如何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将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锻炼能力的目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文字、符号的理解可能会发生一些困难。
因此,画图可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画图比较直观,通过画图能够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常用的画图的方法有:直观图、示意图、线段图、树图、集合图等。
这些方法中,线段图能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
例如在低年级对于比多比少的应用题的教学,学生往往不正正确判断,而利用线段图,就可以一目了然。
而在一个单元的复时,可以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用树图或集合图来表示。
而在低年级教学中直观示意图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可以利用直观示意图来理解一些复杂的问题,总之画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中“解决问题”列为数学教学中的四大目标之一。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须达到的“解决问题”目标,作了具体规定。
解决问题不单独成章,而是把它融合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之中,并把它作为各领域解决其相应的实际问题的有机部分呈现。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数量关系的理解有限,需要通过画图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本课题系2012年度仙居县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负责人为XXX,成员包括XXX、XXX、XXX。
在国内,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解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数学应用题是研究的主要方向,他们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相关概念的定义、策略的分类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2023年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画图》
2023年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画图》2023年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画图》1活动时间:9月10日活动主题:《画图》教学过程及反思活动过程:一、研讨:要想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作为教师还需要在很多方面努力做好工作,例如:学生分组的技巧;依据教学资料选择不一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课堂上组织语言的使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二、活动过程:1、教材分析:《画图》是西安交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的资料。
学生经过学习,熟练使用"画图"的各种工具,本课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工具应当是较容易掌握的。
教材主要是介绍使用"矩形"和"圆"工具画楼房和气球,这些学生应当比较容易掌握。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使用先画出图形,再用"颜色填充"工具进行填充的方法来画楼房,就完全能够的,教师应加以肯定。
综上分析,我发现本课知识点较易,学生掌握应当不是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安排足够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
2、学情分析:尽管"矩形"和"圆"是本课新介绍的两种工具,可是由于已经熟练掌握了工具,本课的教学,能够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师只需作少许概括总结即可。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可能根据课堂实际情景,让掌握得比较好的同学帮忙掌握得比较慢的同学。
3、教学目标:学习"矩形"、"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让学生能运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
经过画楼房,让学生感受一个整体图形的完成过程。
让学生了解图形组合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矩形"、"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运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
设计思路:情景创设,激活课堂先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楼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指名生汇报:是由圆、椭圆、长方形、等组成的。
四年级数学下册 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知识归纳 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
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有关信息,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画图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策略的价值,会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教学难点:借助画图的策略解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流程,我分为五大环节,充分挖掘多媒体课件所蕴含的优势,围绕目标层层推进,既体现了重难点的把握,又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运用“图式表征”优化小学低段数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
退位减法,比较两个数的多少,补充线段图式。
(2)丰富画图形式。让学生经历自我创造、表述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样化地运用图式进行表征,在形式多样的表征中让学生发现一类问题的关键,找到解决问题的本质。
(2)加减法教学中“式”的表征。加减运算的教学,是实现画图从由单个图形表征实物发展为由简易象形图表征加减法关系的跨越。教学中突显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采用图形表征的方式,有效促进加减法模型的建构;另一方面呈现了画图训练由单个元素表征到组合图表征的过渡,为学生思维层次的提升、画图方法的教学做好有效的孕伏。
(二)研究内容
1.教材处理图式化的分层分类设计
为了让学生经历图式表征的全过程,我们对第一学段问题解决中的图式表征进行了分层分类设计。
(1)数概念教学中 “数”的表征。一年级新生,最先接触数概念的学习,我们要以此为基点,训练最简单的图式表征法,通过画图,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用图形表征,再抽象到数,完成从“实物——图——数”的过渡。这样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训练学生用图来表征单个事物,累积最基础的图式表征能力,另一方面也完善了数概念的教学。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展开。
1.准备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2月
①制定研究方案,完成课题方案的开题论证。
②通过调查、访问、问卷等手段了解低年级学生问题解决错误的原因。
③准备一些前期研究的相关书籍,并且写好读书笔记。
2.研究阶段:2016年3月——2016年9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画图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课题研究报告辅成小学张雅明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改革,把我国小学数学历来以“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传统格局打破了。
《课程标准》把“应用题”融合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之中,并把它作为各领域解决其相应实际问题的有机部分而呈现。
作为一个一线老师在研读新教材中我发现解决问题(应用题)确实存在许多优点:比如从选材上讲更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可探索性,改掉老教材选材的陈旧、没有现实意义、脱离生活等弊病,赋予应用题新的生命。
从题材呈现方式上讲突破了老教材单一的文字叙述,采用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多样化形式,更受孩子们喜欢。
另外新教材应用题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和答案的不唯一性更能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但任何改革都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看到它也存在缺点:如把它融合于各领域中有机呈现,虽随处可见,但缺乏系统性,一线教师很难把握在什么时候灌输哪类应用题,另外在每类教学中又有各自的教学重点,教师往往会厚此薄彼,很难把握应用题练习的力度。
新教材没有把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教学,对于解题的一些方法、策略教师没有很好或不知道如何系统的渗透和灌输。
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发现不少学生(中差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学生读题能力差,往往不能准确的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了解不多,缺少必要的生活体验;对来自生活的各种信息不能准确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不够多样、准确,思路不够开阔,等等。
数学是解决问题的科学,即数学的主要功能是解决问题,具体解题时选择解题的方法和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能否解决该问题或比较简单地解决该问题,老教材中解决应用题的三大法宝:画线段图理解题意,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和最后的验证,对一大部分特别是后进生是非常有帮助的。
特别是画图对理清题意和数量关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从事多年老教材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在新教材解决问题中渗透画图法,有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能力。
二、研究综述。
“问题解决”是美国数学教育界80年代以来的主要口号。
在国内:作为“解决问题”的前生“应用题”教学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取得很多成果。
作为新课程中的“解决问题”也有不少专家,一线老师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有从“数形结合”入手研究的:瑞安市塘下镇鲍一小学的陆昌波老师研究的“数形结合是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
方洞中学的张伟老师研究的“如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应用题教学的难点”有从“年段”入手研究的:常州市新北区新桥中心小学的万小玲老师“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策略的研究”北京某校课题组研究的“培养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策略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是借助图形,把纯文字的解决问题变得直观明了,在纷繁的数量之间,去除非本质属性,抓住数量之间的本质联系。
指导学生如何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将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恰当地借助直观图形,让数量基于图形“显山露水”。
当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借助图形是过程状态,并不是最终结果。
解决问题借助形,但不是依赖形。
要让“形”(图形)变为“象”(表象),让眼前的形变为脑中的形,从而从内在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概念界定。
“数”、“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基本对象,新课程中就把数学分成了两大块,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形体”。
本课题就是借助画图,通过“数”、“形”这两大块内容的有效结合、互助, 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操作措施。
第一步:借助情景图实物图,感悟“问题”的魅力。
对很多孩子来说,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
尤其是到了高年级,随着各种已知条件越来越复杂,更是让部分学生“无从下手”,很多同学到了谈“题”色变的地步。
所以,怎样让孩子从对解决问题的“厌学”到“乐学”,从对问题的“恨”转变到“爱”,让所有孩子感受到解决问题原来并不可怕,还很可爱,让他们体会到问题所散发出来的魅力。
我的做法是“借助图形,感受魅力”。
爱“美”是人的天性,新教材中有很多数学问题是以现实生活情境的形式呈现的,很多练习中的解决问题也是用情景图呈现的,这里一幅幅漂亮精美的情景图,实物图,都给孩子视觉上带来“美”的享受,吸引孩子的眼球,这为我开展本课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用这些精美的情景图去换取孩子对解决问题的喜爱,这是我实施本课题走的第一步。
精美的情景图,实物图虽能给孩子视觉上带来享受,但情景图中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没有十分清晰地告诉学生,因此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前,学生需要经历一个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
面对丰富多彩的情景,多元化的信息,我们的孩子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抓就抓很多,面对学生找的信息,如果教师不加理睬,往往会伤孩子的心,也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所以对孩子找到的数学信息都得给予肯定,并且把一些教师认为有用的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觉得自己找到的信息得到肯定,有了用武之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欣赏情景图——找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略讲)学生有能了解决的问题(详讲)本堂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教学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数一颗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案例一】1星期天,老师到兰生里去买文具,看到了很多很多文具。
(课件出示情景图)你们从这里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张老师总共带了80元钱,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1):80元能买几瓶修正液?(2):80元能买几只文具盒?(3):80元能买几只计算器?……3、哪个问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80元能买几瓶修正液?)怎么解决?80÷5=16请一个同学板演并说说解题过程。
4、你还能解决什么问题?(二)探究新知1、80元能买几只文具盒?80÷2080÷20等于几?把你怎么想的过程写在0号本上。
板书各种想法,老师特别请列竖式的同学来板书,当小老师讲解,如果学生他发问更好,如果没有,老师问:“4”为什么写在个位上?A、今天我们来研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
2、94÷20A、如果张老师带94元那能买几只文具盒?为什么还是只能买4个?你能用计算说明吗?B、请一个学生板演。
并说说商4表示什么?余数14又表示什么?C、再添几元钱又能买一个文具盒。
3、140÷20如果张老师带140元能买几个文具盒?怎么算的?生板演,为什么7写在个位上。
与写在十位上的错题对比讲。
……情景图是我们新教材中的一大亮点,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好,利用好,就能为我们所用,成为孩子解决问题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不断的吸引我们的孩子,告诉他们这里图是美的,问题也是美的,让孩子在美丽的图画中快乐的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步:用画图法,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1、借助线段图实物图帮助读懂题意纯文字的问题语言表述上比较严简,看上去枯燥乏味,缺乏魅力,再加上直观的图形看多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被削弱了,使很多孩子读不懂题意,缺乏解题的自信,更有孩子不愿读题,懒的读题。
这时就需要借助于图形,让图形来架起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桥梁。
用画图法,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借助线段图或实物图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还原问题的本来面目,使孩子读懂题意理解题意。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用线段图就能很好的让孩子理解“相向而行”“相遇”这些词语,并通过让孩子猜猜他们会在哪里相遇,让他们自己到图上标出相遇点,即能培养孩子的估计能,又激活了孩子解题的兴趣,使孩子乐于参与到解题中来。
还有学生在学了长方形周长之后常会碰到这样一道题目“一块长8米,宽5米的长方形菜地,一条长边靠院墙,其余三边围上竹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初次碰到这道题目的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常常对“靠院墙”“三边围上竹篱笆”不理解,以至于无法解题。
这时我经常会在黑板上画一个实物图(草图见下图)帮助孩子理解题意。
读懂题意,理解题意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只有读懂题意,学生才有信心解题。
所以借助线段图帮助孩子理解题意是本课题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是孩子打开解决问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2、借助画图,提高问题的分析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都有限,线段图不仅能帮助孩子读懂题意,理解题意,还能使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明朗,更形象、直观,可见线段图还有帮助孩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像小学低年级的很多解决问题可以用画实物图来解决:有10个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左边数起小红排第5个,从右边数起小红排第几?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画出实物图帮助理解解决问题。
(⊙⊙⊙⊙◎⊙⊙⊙⊙⊙)还有像“比()多()”、“比()少()”的低段解决问题的难点,难在学生一看“比()多()”不加分析就判断用加法计算,反之则用减法计算。
但通过画线段图,就能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判断。
在教学中我也常常通过画线段图帮孩子理清思路,分析数量关系。
比如在教学“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求这个数”时我出示: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
舞蹈队有多少人?凭直觉大部分学生会列出:84×3+15,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列出84÷3+15那也是对倍数关系掌握的较好的一类学生,只有极个别外面学奥数的学生会列出(84-15)÷3的算式。
于是我在黑板上画线段图:舞蹈队合唱队帮助孩子把倍数关系转化成份数关系:把舞蹈队看作一份,合唱队有这样的3份多15人,在线段图的帮助下,学生一下子领悟到先要去掉多出的15人,求出舞蹈队的3份,再求一份。
第三步:学会画线段图,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孩子看线段图培养识图能力新课程中有大量的情景图和实物图,特别是低年级的教材中更是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图为主。
以北师大版教材与老教材相比,从时间上看线段图出现比老教材晚,到了四上教学路程问题时才在练习中出现实物图与线段相结合的图形,四下方程问题的教学中才正式出现常规线段图。
从数量上讲新教材比老教材出现线段图的频率少的多。
所以虽说我的课题面对五年级学生,但学生接触线段图的机会还是很少,许多学生存在不会看线段图问题。
我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孩子识图能力:⑴、在教学中有意识用线段图教学,提高线段图在孩子面前出现的频率,让线段图深入孩子的脑海。
[附案例1]⑵、引导孩子看图。
当线段图在孩子面前出现的频率到了一定程度,让孩子说说你看到了哪些信息,是怎样看出来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读懂的?慢慢的学生知道了:在相差关系中短线表示小数,长线表示大数,两线比较多出部分是相差数。
还知道实线表示存在,虚线表示不存在等等。
⑶、看图编题,看图列式。
“看图编题,看图列式”是对孩子读图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是对孩子识图能力的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