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王》中象征体系的塑造
罪恶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_蝇王_的象征艺术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 REVIEW 125Academia学术新观《蝇王》通过对一群英国学童在荒岛上行凶作乱的譬喻性描述,探讨了人类经验与人类本质的根本问题,指出了人性本恶的道德寓意。
这一震撼人心的思想主题,使这部小说被公认为是一部深刻的寓言。
然而,仅有深刻的主题思想是不够的,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蝇王》的伟大力量来源于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杰出的写作方法之结合。
《蝇王》一书的创作方法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平,对此詹姆斯·吉恩丁曾指出,小说“展示着不平常的、打动人的文学技巧的应用……设计这些技巧是为了表现一些关于人性的永恒的、重要的东西……这些技巧精细、长远,贯穿整部小说的细节和事件”。
《蝇王》显著的艺术特征之一是其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
为此,英国文学评论家赛米尔·海纳斯曾把它誉为“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象征小说”。
在这部作品中,众多普普通通的事物、人物与人物行为都在特定的条件下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寓意。
无论小说中的明显象征,还是含蓄象征,它们都暗示了人的某种心灵的隐秘,反映了人的情绪与意识的变化,实现了物我之间的交流沟通。
这些象征巧妙地将戈尔丁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转为实在的形象,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可见的实体,因而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
故事一开始,戈尔丁就交代了孩子们落难的无名荒岛呈船形,这绝非偶然。
是作者为了表现小说主题有意安排的一个关键性象征意象。
众所周知,人生经常被比作航行,航海的人们要在船上栖居,因此船形的海岛暗指人类的家园、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由此,岛上的孩子便成为全人类的代表。
他们的小集体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他们的经历是人类的共同经历即人类历史的复制,而他们的问题也是整个人类问题的体现。
进而,男孩们的所作所为所揭示的,便正是人类共同的本性。
对此,C.B.考克斯评论道:“岛屿本身是船形的,孩子们就像穿越人生旅途的人类的缩影。
”男孩们在岛上定居后,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向往文明,另一种向往原始。
《蝇王》中的象征意蕴
《蝇王》中的象征意蕴
浅谈《蝇王》中的象征意蕴
摘要:在《蝇王》这部作品中,戈尔丁自觉遵循象征化目标,设置了一个庞大的象征世界,间接折射了现实世界的种种观念、情感与欲望,是作者对当下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刻批评与反思。
戈尔丁运用象征的手法将小说的现实性与寓言性有机地融为一体,更好地展现了自身对人性这一主题的深刻探讨与关注。
关键词:蝇王戈尔丁象征意蕴
1954年威廉·戈尔丁发表《蝇王》,作品以其独特的象征意蕴一经发表就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蝇王》这部作品虚置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情景,一架载有6到12岁的英国男孩乘坐的飞机在向海外疏散的途中被敌方击落,飞行员丧生,孩子们降在太平洋一个荒芜的珊瑚岛上,在寻求生存和自我本性释放的过程中,象征专制、崇尚本能的狩猎派压倒了象征文明的民主派,讲述了孩童由纯真转变成原始野蛮的故事。
下面我将对作品中人物、实物的进行分析,从而解读其中独特的象征蕴含。
一、人物分析
从文学创作层面来说,典型化向象征化的过渡是现实性向抽象性的提升,象征的意义表述在于更高层次上表现现实,实现创作与现实的统一。
《蝇王》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第一个出场的孩子——拉尔夫,他外表。
简析《蝇王》中的象征手法
简析《蝇王》中的象征手法作者:邢琛来源:《牡丹》2018年第11期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自问世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文学界对它的研究层出不穷。
小说开头,一架疏散核战争中的孩子的飞机被击落,孩子们落到了一座像世外桃源般的岛上,作品由此展开,描写了在这座岛上孩子们对抗困境时“恶”战胜了“善”的过程。
在这部作品中,许多事物都在特定的环境下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从象征主义入手,解读作品中的主要意象。
《蝇王》是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威廉·戈尔丁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
英国文学评论家伊文斯称:“《蝇王》是关于恶的本性和文明的脆弱性这样一部哲学寓言式的小说。
”《蝇王》中,作者通过大量的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现了一群六到十二岁的孩子人性中的“恶”。
孩子是最洁白无瑕的,更何况他们是生活在那样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作者希望借由最纯净的环境来表现人性中的“恶”是与生俱来的而并非受环境的影响。
通过整理分析,本文主要分析《蝇王》中的以下三个重要意象。
一、海螺海螺是作品中出现的第一个意象。
这个海螺在一上岛时被拉尔夫发现,从此在孩子们的生活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拉尔夫吹响海螺的时候,孩子们便自动聚集在他身边开会,在大会上,拉尔夫为大家制定规矩,“咱们不能许多人同时发言,必须像在学校里那样来个‘举手发言’。
谁要发言我就给他拿海螺”。
海螺就代表了秩序、文明和民主议事制度,帮助孩子们在岛上建立了一个微型的文明社会,它代表了文明力量的兴盛,象征着民主在孩子们中间传递。
同时,海螺也暗示着“恶”的野蛮力量的发展。
在山顶生火堆时,杰克对猪崽子说“海螺在山顶不算数”,这里以杰克为代表的“恶”的野蛮力量已开始在山顶冒头,他对海螺的使用权限提出了质疑,这也就相当于海螺所象征的“民主”已经受到了野蛮力量的打击。
在西蒙被杀害的那天晚上,当拉尔夫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杰克说:“我要吹海螺了。
我要召开大会。
现代寓言小说_蝇王_中人物的象征意义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总第3期) 现代寓言小说《蝇王》中人物的象征意义李 欣摘要:现代寓言小说《蝇王》中的人物都有象征意义。
象征野蛮,邪恶和专政的杰克一派几乎彻底战败象征文明,理性和民主的拉尔夫一派。
这象征一旦人类劣根性膨胀,文明与民主就要濒临毁灭。
作者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了对二战后西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类命运的忧虑。
关键词:象征;人性;文明;邪恶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922536(2000)022*******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1911———)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在小说中以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手法和变化多端、带普遍性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
”①戈尔丁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我相信社会中的人是完善的,正确的社会结构会产生良好的愿望,而且通过重建社会,可以铲除一切社会弊端。
”②他参加二战,目睹了德国法西斯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对知识分子残酷的迫害,对法律和民主无情的践踏,使他强烈感觉到人性恶的一面,认为“人是病态的———没有一个例外,每一个人。
”③他把战争的起源和社会的腐败归结于人性的不健全。
二战结束后,开始创作小说。
他的几部重要小说都是以人性堕落为主题。
认为:“人是堕落的,他被原罪抓住了,他的本性是罪恶的,他的状态是危险的。
”他深切地关心人类生存状况,对忍受苦难和承受罪孽之苦的人类怀有巨大的同情。
1954年,戈尔丁发表了力作《蝇王》。
《蝇王》以现代寓言小说为体式,以象征为主要表达方法,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和情节,多方面、多层次地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人类社会、人类本性的基本理解看法和。
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它讲述了一群被隔绝在珊瑚岛上的孩子回到野蛮状态的故事。
在英国爆发了一场核战争,一群男孩乘坐飞机从英国撤离。
在向南部海域飞行中,飞机被击落,落在一个荒芜人烟、但风景如画的珊瑚岛上。
起初,这群孩子以成人为榜样努力建立一个理性社会,建立了相当于政府职能的组织和相当于法律的制度。
简析《蝇王》中的象征手法
简析《蝇王》中的象征手法邢 琛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自问世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文学界对它的研究层出不穷。
小说开头,一架疏散核战争中的孩子的飞机被击落,孩子们落到了一座像世外桃源般的岛上,作品由此展开,描写了在这座岛上孩子们对抗困境时“恶”战胜了“善”的过程。
在这部作品中,许多事物都在特定的环境下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从象征主义入手,解读作品中的主要意象。
《蝇王》是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威廉·戈尔丁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
英国文学评论家伊文斯称:“《蝇王》是关于恶的本性和文明的脆弱性这样一部哲学寓言式的小说。
”《蝇王》中,作者通过大量的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现了一群六到十二岁的孩子人性中的“恶”。
孩子是最洁白无瑕的,更何况他们是生活在那样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作者希望借由最纯净的环境来表现人性中的“恶”是与生俱来的而并非受环境的影响。
通过整理分析,本文主要分析《蝇王》中的以下三个重要意象。
一、海螺海螺是作品中出现的第一个意象。
这个海螺在一上岛时被拉尔夫发现,从此在孩子们的生活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拉尔夫吹响海螺的时候,孩子们便自动聚集在他身边开会,在大会上,拉尔夫为大家制定规矩,“咱们不能许多人同时发言,必须像在学校里那样来个‘举手发言’。
谁要发言我就给他拿海螺”。
海螺就代表了秩序、文明和民主议事制度,帮助孩子们在岛上建立了一个微型的文明社会,它代表了文明力量的兴盛,象征着民主在孩子们中间传递。
同时,海螺也暗示着“恶”的野蛮力量的发展。
在山顶生火堆时,杰克对猪崽子说“海螺在山顶不算数”,这里以杰克为代表的“恶”的野蛮力量已开始在山顶冒头,他对海螺的使用权限提出了质疑,这也就相当于海螺所象征的“民主”已经受到了野蛮力量的打击。
在西蒙被杀害的那天晚上,当拉尔夫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杰克说:“我要吹海螺了。
我要召开大会。
”而杰克回答“我们不要听”时,象征“民主”的海螺已经完全失去了它的意义。
从象征主义视角研读《蝇王》中的人性堕落
从象征主义视角研读《蝇王》中的人性堕落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寓言小说《蝇王》,从不同的象征意象分析人类互相残杀的根源,旨在揭示人性由善良到堕落的主题。
小说将故事的场景设置在没有大人的荒岛上,以一群学龄前儿童为主人公,讲述他们在岛上互相残杀的故事。
本文以小说中主要实物及人物的象征意义为切入点,分析了人性由最初的纯真到逐渐堕落的过程,借此说明人性的邪恶一旦失去控制,便会释放出来,直至吞噬内心的善良。
本文通过对嗜血人性的揭露,从而让人们建立起对人性堕落的防范意识。
关键词: 蝇王;象征主义;人性堕落1.背景介绍如今社会人们追求高速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人性内心的交流,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关于人性的邪恶这一主题也同样出现在威廉戈尔丁的寓言小说《蝇王》中,这本小说讲述一群十几岁的小男孩坠机后在某个荒岛幸存的过程中从文明走向野蛮的故事。
如果对人性本质能够很好的了解那么有助于防范人性朝着黑暗堕落。
众多学者对《蝇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析,例如,王晓梅&李晓灵(2009)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对《蝇王》进行了解读。
薛敏&张中载(2013)通过分析《蝇王》中光线、色彩的描述,阐述光影色彩等空间美。
然而,更多的学者是从人性这一主题来进行分析,其中,付筱娜(2004)从《蝇王》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其主题思想,表达对人性黑暗的忧虑。
王彦兴&龚璇(2005)从弗洛伊德、拉康、勒庞等精神分析理论对《蝇王》中的心理寓意进行人性的剖析和检讨。
杨雨时&刘春阳(2010)从讽喻的角度集中分析人类文明的脆弱性、科学和教育的局限性以及社会体系坍塌的原因,从而揭示现代人类社会的问题。
然而,与之前学者所研究的不同,本文从大量的符号象征中分析文本,通过对小说中物体和人物的描述来进行象征分析,从而表现人性由文明善良走向欲望和野蛮,揭露人性逐渐堕落的过程,旨在警醒人们防止人性中的暗黑物质扩散。
2.《蝇王》中的物体象征2.1 荒岛- - 生存之舟小说《蝇王》最开始描述的岛屿有绿色的灌木和蓝色的天空,周围环绕着蓝色的大海。
1浅析《蝇王》中的象征主义
浅析《蝇王》中的象征主义【摘要】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小说《蝇王》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来探究人性本恶,从而阐明了人类战争的根源。
本文从标题、故事发生地和人物三方面分析了象征主义在小说中的应用,从而揭示了其在小说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象征主义蝇王海岛人物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因其小说《蝇王》于198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他在该小说中剖析了战争的根源,即人性本恶。
象征主义是小说中主要的写作技巧之一,成功地帮助作者阐明了这一主题。
本文试图从小说的标题、故事发生地和人物三个方面来展现其象征主义。
首先,小说运用了人见人烦的蝇王作为标题,具有其深远的象征意义。
不论是在中文还是在英文中,苍蝇一词总是与腐朽、肮脏联系在一起。
蝇王来源于希伯来语。
在英语中,“蝇王”则是粪便与丑恶之王(或污物之王),在《圣经》中,“Baal”被当作“万恶之首”。
在小说里,蝇王不只是象征着丑恶的悬挂着的猪头,更代表的是人性最深层的黑暗面,是无法避免的劣根性。
在小说《蝇王》中,大部分描写都和打猎相关,起初是为了获得食物,而后是为了游戏,最后导致了杀人。
从这一变化来看,表面上是孩子们想要征服野兽,而事实上却是兽性占据了人的心灵。
在第八章中,当杰克等人杀死了一头野猪,把猪头挂在树枝上作为给怪物的祭品。
这只猪头上叮满了苍蝇,所以成了“蝇王”。
而这个祭品恰恰是杰克等人的野蛮行为的成果,暗示着人类的劣根性——人性本恶。
而这一暗示在后来西蒙和蝇王的对话中得到强化。
“蝇王”对西蒙说:“我就是怪物……我是你的一部分。
”这一对话充分显示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其灵魂深处也存在着罪恶,深化了小说主题。
因此蝇王象征着人类灵魂的沦落,人性的丑恶。
把蝇王作为标题更加强调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其象征含义。
其次,小说整个情节都是发生在海上的一个荒岛上的。
在这里,没有了大人的管教,也没有了文明制度的约束和束缚,只有一群本是天真烂漫的孩童,他们远离了千里之外核战争的威胁,这个荒岛本应该是他们的天堂,然而,人类的劣根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充分地暴露出来。
《蝇王》中的象征主义
浅析《蝇王》中的象征主义摘要: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在他的代表作《蝇王》中成功地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
在这部小说中,人物、故事情节及自然界中普普通通的物体都在特定的环境中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象征主义在对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揭示小说主题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蝇王》;象征主义;人性;文明;野蛮《蝇王》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成名作,作者在构思和写作中运用了浓重的象征主义手法,以此对人性本质进行了探索,揭露了人性恶的本质,为读者敲响了警钟。
本文拟从实物、人物及故事情节等三方面对象征手法在《蝇王》的运用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小说的主题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实物的象征在这部小说中,自然界的实物发挥了重要的象征作用。
首先,小说的名字取为《蝇王》。
“蝇王”一词源于圣经中别西卜的名字,他是地狱中一个强大的恶魔。
在文中它指的是一个叮满了苍蝇的血淋淋的猪头,作为邪恶和污秽的象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蝇王不仅是文中野兽的外在体现,象征了邪恶势力,而且成了撒旦式的形象,唤起了每个人心中的兽行。
当然小说中最明显的象征物还是那个漂亮的海螺,它的象征性贯穿了全文。
海螺是文中主人公拉尔夫和猪崽子在岛上的第一个重大发现。
孩子们因飞机坠毁而分散后,拉尔夫用海螺召集大家,所以它明显象征了文明与秩序。
孩子们的会议也受海螺的支配:拿着海螺的孩子才有发言权,这也因此使得它不单纯是一个象征,实际上,它承载了政治的合理性与民主力量。
随着岛上文明在退化,孩子们开始服从了野蛮的主宰。
海螺在孩子们心中也就丧失了它的威严和影响。
最后,海螺的粉碎意味着民主和理智的终结,无政府主义和混乱的开始,意味着人类的理性是暂时的,终将被野蛮代替。
另外,文中象征科学和文明的“猪崽子”的眼镜,象征希望的“信号火堆”等都运用的相当成功。
二、人物的象征戈尔丁小说中常把人物刻化的现实性和语言性相结合,并通过象征的手法将两者融为一体。
《蝇王》:人性的善恶之辩
蝇王:人性的善恶之辩引言《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于1954年出版的一部小说。
这部作品通过一个群体被困在无人岛上的故事,探讨了人性中存在的善恶两面以及社会秩序的崩溃与重建。
本文将就《蝇王》所描绘的人性善恶之辩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1. 善良与纯洁在《蝇王》中,作者通过对少年们形象化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天真、纯洁且充满善意的一面。
最初,他们尝试建立一个有秩序、公正和民主的地方,并相互合作共同生存。
例如,拉尔夫(Ralph)代表着理智和领导力,拥有引导集体行动的能力;西蒙(Simon)则象征着善良与温情。
这些角色在小岛上扮演了一种积极、正面和有益于整个群体的责任。
2. 暴力与野蛮然而,《蝇王》也展示了人性中那些以野蛮和暴力为主导的一面。
随着时间推移,少年们逐渐迷失在无序和混乱之中。
他们遵从恶魔般的自我利益和本能驱使,暴虐地对待彼此。
描绘了杰克(Jack)这个角色,他代表了这种蹂躏周围人取得权力的过程,并表明人性中存在着对权力和控制的渴望。
3. 蝇王的象征意义蝇王作为整部小说的核心象征物体,有力地塑造了人性善恶之间的斗争。
蝇王象征者人类内心黑暗、邪恶、破坏性的一面。
它不仅代表了集体意识中隐含的邪恶冲动,也成为了小岛上权力斗争和道德堕落的源头。
4. 社会秩序与崩溃《蝇王》通过描写群体在无人岛上逐渐失去社会秩序与纪律来展示人性善良与邪恶之间激烈较量的结果。
最初建立起来的多数规则被日益忽视,无序和混乱逐渐蔓延。
这种崩溃背后是人性被自身的暴力与野蛮支配的阴影。
5. 重建与希望尽管《蝇王》纠结于人性黑暗一面,但小说也表达了重建和希望的主题。
通过拉尔夫对理智、秩序和民主的不懈追求以及未被堕落的少数同伴们的努力,最终有限度地恢复了那些善意而正直的价值观。
结论《蝇王》以其深刻而残酷地揭示了人类本质中善恶两面之间永恒斗争的主题引起广泛关注。
通过具体而生动地描绘角色和情节,读者可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
论象征主义手法在_蝇王_中的运用_李辉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1借鉴与比较李辉曹志蕊摘要《蝇王》是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成名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表达了他在经历了二战后对人类社会,人类本性的基本理解和看法。
本文试从标题、地点、事件、实物、人物五个方面,对象征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小说深邃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蝇王》象征主义人性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论象征主义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蝇王》是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llg,1911-1993)的成名之作。
在这部小说中,戈尔丁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讲述了一个具有寓言色彩的故事: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个荒岛上,起初他们尚能齐心协力,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的膨胀,他们分裂成两派,并互相残杀,荒岛最终在燃烧的大火中走向了毁灭。
戈尔丁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表达了他在经历了二战后对人类社会,人类本性的基本理解和看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入手剖析《蝇王》中的象征意义,从而解读戈尔丁所寓言的人性及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的善与恶。
一标题象征小说运用了人见人烦的“蝇王”作为标题,具有其深远的象征意义。
“蝇王”来源于希伯来语,原词为“Baalzebub”。
在英语中,“蝇王”则是粪便与丑恶之王(或污物之王),在《圣经》中,“Baal”被当作“万恶之首”。
在小说里,蝇王不只是象征着丑恶的悬挂着的猪头,更代表的是人性最深层的黑暗面,是无法避免的劣根性。
在该小说中,大部分故事情节都和打猎相关,开始是为了获得食物,后来是为了游戏,到最后导致了杀人。
从这些故事情节的变化来看,表面上表达的是孩子们想要征服野兽,但深层次表达的却是兽性占据了人的心灵。
在故事中,杰克等人杀死了一头野猪,并把猪头挂在树枝上当做给怪物的祭品。
神话的隐喻人性的悲剧从荣格的原型论看《蝇王》的人物塑造及其意义
基本内容
《蝇王》是英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这部 作品以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核战争为背景,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 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随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悲剧性事件。 在深入探讨这个主题之前,首先对这部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部小说中,戈尔丁创造了一群各具特色的儿童角色。他们都是正常的孩子, 天真无邪,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经历的特殊性,他们逐渐暴露出人性中 的恶。他们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成为了这个故事中重要的情节发展。
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是“猪崽子”,他原本是一个肥胖、胆小的孩子,但是在荒 岛上的生活中,他逐渐展现出他的智慧和勇气。他懂得如何在岛上找到食物和 水源,并且发现了岛上的秘密。他的成长和变化成为这个故事中一个重要的象 征,代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成长性。
而在这个故事中,最令人感到震惊的人物是“野人”。他原本是一个正常的孩 子,但是在荒岛上的生活中逐渐变得野蛮和残忍。他的行为让人们思考人性的 本质是什么,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恶会如何被激发出来。
首先,小说中的主人公拉尔夫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和 领导能力的孩子,被其他孩子视为领袖。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拉尔夫的领 导能力逐渐受到挑战。他开始质疑自己的决定,开始失去自信,甚至开始怀疑 自己的信仰。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拉尔夫的成长过程,也象征着人类在面对挑 战时的无助和困境。
最后,戈尔丁在小说中还通过场景、故事、意象等象征性的描写来深化主题。 荒岛上的热带雨林、海滩、洞穴等场景都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荒岛 上的热带雨林代表着生命的源泉和希望,而海滩则代表着死亡和绝望。这些场 景的描写不仅为故事增色不少,也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戈尔丁对人性的 独特见解。
从象征主义视角解读《蝇王》中的人物性格
戈尔丁出生于英格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文学。他在牛津大学学 习自然科学,并在两年之后,戈尔丁选择转 向他非常感兴趣的文学。对于作家来说,生 活发展和丰富的生活经历是不可或缺的先决 条件。他的小说很清晰的展示了现实主义和 各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的叙事艺术,展示 了当今世界的人类状况。在对戈尔丁作品的 全面调查中,《蝇王》无疑是最重要和最有 影响力的杰作之一。
浅析《蝇王》中背景和人物象征体系的构建
A Br i e f Ana l y s i s O i l t h e Ba c k g r o u n d a n d Ch a r a c t e r s ’S y mb o l i c S y s t e m
Ci n L o r d 0 f t h e Fl i e s
A b s t r a c t : Wi l l i a mG o l d i n g ’ S L o r do ft h e F l i e s w e a v e b e a s t s , p a r a c h u t s, e h u ma n i t y ’ S e v i l s t o g e t h e r w i t h s y m b o l i c i ma —
一
、
背 景象 征
戈尔丁生于 1 9 1 1 年, 牛津毕 业后 , 曾做过演 员 教 师, 二战爆发后 , 成为 一名将 军 。战争 的残 酷在 细腻 敏 感 的戈尔丁 内心烙 下 了深 深 的印记 。亲 眼见证 了德 国 法 西斯对犹太 民族 的屠杀 以及 对 民主与 法律 的无情 践 踏, 戈尔丁对 战争背 景 下 由欲 望 催 生 出 的人 性之 恶 有 了深切体会 。 提到《 蝇王 》 这部 小 说 , 人 们 会 自然联 想 到 巴兰 坦 的《 珊瑚岛 》 , 正如很 多荒 岛文学 一样 , 作者 们在 现实 环 境 找寻不到 出路 时 , 便 会 将故 事 设 定 于远 离 现实 的 真 空环境 。传统荒 岛文学宣 扬善 有善 报 、 恶 有恶 报 , 关 注 人类在文字历史 以来 的善 与 恶之 间无休 无 止的纠缠 与 搏斗。 [ 4 然而戈尔 丁对《 珊瑚 岛》 这部传统 荒岛文学所展 现的现代文 明 战胜野 蛮 这 一 主题 是 不 屑 的 , 所 以他 向 《 珊瑚 岛》 发起 挑 战 , 向传 统 荒 岛 文学 发 起 挑 战 。他 将 故事设定在 同样 的 孤 岛上 , 却用 完 全 对立 的视 角来 展 开情节 , 孤 岛在戈 尔 丁 的笔 下是 一 个 没有 任 何 干扰 和 着故事 的发 展一 样 , 象征 手 法将 小 说 的语 言 表象 与 主 约束 的背景 , 让孩 子 们泯 灭 的 童 心 和 内心之 恶 一步 步 题完美地 融合 。作 品 中一 个个 象 征 符号 看 似 独立 , 实 显现 。 直至 毫无节 制 地肆 虐 甚 至 在某 种 程度 上 战胜 了 则 妙地呈 现 了一 个完 整 和谐 的象征 体 系 , 从而 使 作 文 明和秩序 。由此看来 , 选择孤岛, 作者 的笔 触是 犀利
_蝇王_中人物的象征意义
《蝇王》中人物的象征意义(遵义师范学院,贵州遵义563002)摘要:《蝇王》赋予不同人物以不同的象征意义,使其从不同的角度服务于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威廉·戈尔丁;蝇王;象征意义中图分类号:106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72(2010)03—0071—02吴华兰收稿日期:2010-4-30作者简介:吴华兰(1983-),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在读研究生,研究英语语言文学。
《蝇王》是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成名作,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作品。
戈尔丁运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寓言神话,并且承袭了西方伦理学的传统,力求表现“人心的黑暗”这一主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类未来的关切。
作品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除了是情节构成的主体,还肩负起了戈尔丁的象征使命。
几个主要人物随着境遇的变化,由最初的一个整体分解成了两组力量———以拉尔夫为“领导”、倡导理性文明的一组和以杰克为“首领”、执行野蛮疯狂行为的一组,而小说也主要在这两组力量的形成、对峙与结局中凸显主题。
本文试图结合小说的主题与人物形象阐述《蝇王》中拉尔夫、猪崽子、杰克和西蒙等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
一、拉尔夫拉尔夫是社会理性和社会文明的象征。
拉尔夫是一名12岁的少年,是《蝇王》中具有运动员气魄与领导气质的主人公,他在这群孩子中年龄最大。
拉尔夫受过良好的教育,有高大的身躯和漂亮的外貌,始终有“必须得救”的明确意识。
他持有那只代表权威的海螺,这使他赢得了孩子们的拥戴,成为他们的领袖,他提出建立规章制度,力图维持某种秩序,应该说他是普通人的代表,是常识的象征。
当他和杰克为火堆熄灭的事吵翻,两人怒目相对的时候,作者明确地说,拉尔夫所代表的是一个“渴望和遭受了挫折的常识交织在一起的世界”。
他是书中的主角,性格勇敢坚强而管理富有秩序,敢于探险又勇于合作;同时他又颇富有民主精神,他手持的海螺则成了民主的旗帜,这个形象又可谓人类意志的象征。
浅析《蝇王》中的象征主义的论文
浅析《蝇王》中的象征主义的论文【摘要】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小说《蝇王》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来探究人性本恶,从而阐明了人类战争的根源。
本文从标题、故事发生地和人物三方面分析了象征主义在小说中的应用,从而揭示了其在小说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象征主义蝇王海岛人物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因其小说《蝇王》于198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他在该小说中剖析了战争的根源,即人性本恶。
象征主义是小说中主要的写作技巧之一,成功地帮助作者阐明了这一主题。
本文试图从小说的标题、故事发生地和人物三个方面来展现其象征主义。
首先,小说运用了人见人烦的蝇王作为标题,具有其深远的象征意义。
不论是在中文还是在英文中,苍蝇一词总是与腐朽、肮脏联系在一起。
蝇王来源于希伯来语。
在英语中,“蝇王”则是粪便与丑恶之王(或污物之王),在《圣经》中,“baal”被当作“万恶之首”。
在小说里,蝇王不只是象征着丑恶的悬挂着的猪头,更代表的是人性最深层的黑暗面,是无法避免的劣根性。
在小说《蝇王》中,大部分描写都和打猎相关,起初是为了获得食物,而后是为了游戏,最后导致了杀人。
从这一变化来看,表面上是孩子们想要征服野兽,而事实上却是兽性占据了人的心灵。
在第八章中,当杰克等人杀死了一头野猪,把猪头挂在树枝上作为给怪物的祭品。
这只猪头上叮满了苍蝇,所以成了“蝇王”。
而这个祭品恰恰是杰克等人的野蛮行为的成果,暗示着人类的劣根性——人性本恶。
而这一暗示在后来西蒙和蝇王的对话中得到强化。
“蝇王”对西蒙说:“我就是怪物……我是你的一部分。
”这一对话充分显示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其灵魂深处也存在着罪恶,深化了小说主题。
因此蝇王象征着人类灵魂的沦落,人性的丑恶。
把蝇王作为标题更加强调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其象征含义。
其次,小说整个情节都是发生在海上的一个荒岛上的。
在这里,没有了大人的管教,也没有了文明制度的约束和束缚,只有一群本是天真烂漫的孩童,他们远离了千里之外核战争的威胁,这个荒岛本应该是他们的天堂,然而,人类的劣根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充分地暴露出来。
威廉?戈尔丁《蝇王》中象征内涵研究
威廉・戈尔丁《蝇王》中象征内涵研究摘要:小说《蝇王》是具有后现代萌芽的寓言杰作,在现代英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威廉戈尔丁最著名的一部小说,书中展现了其反传统小说的结构颠覆的创作观念,解构了元叙事的纯思辨理论叙事在小说中的主导地位,这与许多后现代主义作家的思想有了本质的相通性。
因此,该小说具有典型的后现代特质。
本文着重研究《蝇王》的人物对应的象征内涵,强调小说所体现的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性。
关键词:《蝇王》人物角色象征寓意引言威廉・戈尔丁是英国具有影响力的小说家和诗人,在198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尤其是寓意深刻的哲理小说《蝇王》问世后,立即受到世界读者的喜爱,这部小说也奠定了戈尔丁的作家声誉。
对《蝇王》的评论也接踵而至,并且多家出版社争先出版,在英美国家的销量已达到数百万册。
[1]《蝇王》的背景设置在一场核战争的特殊时期,一架用于疏散儿童的飞机被击落,飞机上的儿童无奈地流落到荒无人烟的一座孤岛上,由此开始了寓言情节发展。
在初期大家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后来随着资源减少,人性中恶的一面浮出水面,为了争夺资源发生了一系列悲剧而荒唐的事件。
《蝇王》的主题是通过探寻人类社会的黑暗面来映射人类性格的阴暗角落,荒岛的悲剧也映射人类社会的悲剧。
小说情节中设置了一系列矛盾冲突,集中展现了人类的野蛮与文明的理性之间的矛盾。
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和性格描写,多用象征主义手法来表现寓意。
一、文学中的象征主义概述在世界文学史研究中,象征主义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创作手法。
从古典主义文学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直至现代主义,文学家们都进行过卓有成效的探讨,并确认创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世纪、年代)各领风骚的重要地位,为我们认识和分析文学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关于象征主义的文学创作手法就是其中之一。
[2]将象征主义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之后的一个时期的概念来理解和使用,这就是韦勒克的《文学史上象征主义的概念》这篇力作的主旨和他关于象征主义文学理论的精蕴所在。
图式理论视角下《蝇王》场景描写及其象征作用
图式理论视角下《蝇王》场景描写及其象征作用《蝇王》是威廉·戈尔丁的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小的岛屿上,一群英国男孩在一次飞机坠毁后被困,他们组成了一个自己的社会。
在图式理论的视角下,《蝇王》的场景描写及其象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小说中的岛屿是一个重要的场景,它被描绘成一个美丽但孤立的地方。
岛上有绿茵茵的草地、蓝天和清澈的海水,形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环境。
这个美丽的岛屿也成为了男孩们的囹圄,他们无法逃离这座岛屿,被迫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
这个岛屿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力量的渺小,也暗示了人类社会的脆弱性。
小说中的“蝇王”是一个重要的象征。
通过描写大量苍蝇的存在,小说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崩溃与堕落。
苍蝇不仅象征着死亡和腐烂,也象征着邪恶和野蛮。
在故事的进程中,随着男孩们沉迷于野蛮的狂欢和纠结的权力斗争,蝇王成为了他们内心黑暗面的象征。
小说中家具与建筑物等元素也具有象征意义。
例如管家的厨房是男孩们最初组织秩序的地方,象征着秩序与权力。
而故事中的城堡是男孩们在建立自己社会中根据力量构筑的象征。
天气、海洋和自然现象也是小说中的重要元素。
岛上狂风暴雨的时候,象征着社会的混乱和人性的败坏。
而无边无际的海洋则呼唤着男孩们从野蛮的丛林中回归文明,回到像他们一开始一样的人性。
小说中的猎物和猎人是一个重要的场景描写和象征。
男孩们展开的狩猎活动不仅象征着野性的本能,也象征着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无知和对死亡的渴望。
而与此他们也成为了彼此的猎物,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权力游戏,揭示了人性的丑陋面。
从图式理论的视角下,《蝇王》中的场景描写及其象征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描绘美丽的岛屿、苍蝇和蝇王、家具和建筑物、天气和自然现象以及猎物和猎人等元素,小说展示了人类社会的脆弱性和人性的堕落。
这些象征作用深刻地揭示了我们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和挑战。
从《蝇王》自然象征物的动态演变看人性的堕落-最新文档
从《蝇王》自然象征物的动态演变看人性的堕落-最新文档从《蝇王》自然象征物的动态演变看人性的堕落一、序言《蝇王》是当代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处女作和成名作。
1954年该书首次出版后,引起当时欧美文坛的轰动;60年代起,成为欧美大学校园里的畅销书。
1983年,戈尔丁更因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现实主义叙述艺术和多样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
[1]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寓言小说之一,《蝇王》中的人物、实物和情节描写等各方面都具有某种象征性。
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赛米尔?海纳斯称它为“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象征小说”。
戈尔丁本人曾说过:“我认为,只有当象征手法完全渗入小说的事件、人物和基调时,它才真正奏效。
”(interview with Kermode,282)史玮璇在《论〈蝇王〉中涂花脸/面具的象征含义》中对负面象征意象涂花脸的探讨揭示了小说恶的主题。
[2]李源在《论〈蝇王〉中象征体系的构建》中对小说象征体系的重构从整体观的角度清晰地揭示了“小说里的种种象征,已经超出了手法层面而构成了一个巧妙、和谐和完整的象征体系”。
[3]陈中秋在《罪恶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蝇王〉的象征艺术》中对小说中的各类象征意象做了初步的剖析,并着重分析了火的象征意义的嬗变。
[4]前人论文多从传统方式将象征物从小说中抽离出来做固定不变的静态讨论,而且大多集中在对人物象征的探讨上。
然而,《蝇王》一书中很多象征意象都是动态的,它们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地变化。
本文拟从动态角度入手,以文中主要自然象征物――海螺、野兽和火为例,详细探讨各象征物的变化,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人性的堕落。
二、海螺:文明势力在逐渐衰落海螺自古为佛教法器之一。
鸠摩罗什(343年-413年)译《妙法莲花经》卷一中提到“吹大法螺”:“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
”海螺是《蝇王》中出场最多的正面象征意象,是秩序。
小说《蝇王》的象征手法在人物角色中的体现
小说《蝇王》的象征手法在人物角色中的体现摘要:《蝇王》是威廉·戈尔丁的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小说,在现代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虚构的文本,戈尔丁构筑起了对人性这一主题新的颠覆和思考。
小说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人物角色,自然物和打猎等的描写勾勒出了真实的世界。
书中所要表达的故事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基本上都是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表现出来的,象征手法是表达《蝇王》主题的最佳表现手法。
关键词:象征手法;《蝇王》;自然物;人物;打猎一、引言威廉·戈尔丁是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二战后英国最富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戈尔丁的声誉主要来自于他的第一部小说——《蝇王》,该小说先后被21家出版社出版,并且在英语国家的销量达到数百万册。
随着《蝇王》的出版,社会各界关于该书的评论也接踵而至,Lionel Trilling 认为他是近年来最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而且是使整个时代为之震撼的经典之作。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评论家对该书持否定观点,Reilly和其他的一些评论家认为《蝇王》只是个永久性寓言而已,它本身超越了突发事件,是一个长期不变的事实,这种事实不仅仅因为它太过于矫做的人性黑暗,也因为它永远不可见的光明。
无论评论家怎么样评论它,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那就是戈尔丁创作了一部经典作品。
这部书展现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并且探究人性本源,他通过独特的视角把这些呈现在读者面前。
虽然从表面上看这部小说是一部儿童历险记,但正如戈尔丁本人所说的那样,读者认为是在读一部关于儿童的小说,但实际上读的是人性的邪恶与忧愁。
这部小说通过它的主题,时间的推移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
戈尔丁指出《蝇王》的主题是通过探寻人类社会的黑暗来追溯人性格的黑暗,整个荒岛的悲剧是对人类社会悲剧模式的重演。
书中所要表达的故事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基本上都是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表现出来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的细腻刻画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惟妙惟肖的人类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蝇王》中象征体系的塑造摘要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中的主要人物是孩子,小说构建的故事情节简单,在具体艺术手法的运用上非常独特。
作者所设置的故事背景是利用未来的一种空间,并采用多种象征手法,如本文中提到的人物象征、意象象征和境遇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人性这一主题新的颠覆与思考,赋予了作品丰富的层次和复杂的内涵。
关键词:威廉·戈尔丁《蝇王》象征体系塑造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威廉·戈尔丁于1911年生于英格兰康沃尔,他是个多产的作家。
从表面上看,戈尔丁笔下的《蝇王》写的是一群小孩子们的故事,但实际上,这个故事蕴含着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讽刺,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未来的关切,从而构筑起对人性主题新的颠覆与思考。
一《蝇王》小说的人物象征在《蝇王》中,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思想感情,它已经不再是一种表现手法。
与传统的象征手法不同的是,戈尔丁在小说中以此手法表现了整体性的文学观念,一种把握世界的方法。
故事的内容主要描述了在未来的核战争中,一群小孩子由于飞机失事落入荒岛,在缺失大人们的看护以及没有救援的条件下,孩子们形成了两个派别,其中以拉尔夫为中心的孩子们坚持文明和被营救的信念,而另一组以杰克为首领的孩子们,则执行的是野蛮的疯狂行为。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象征了理性和文明与人性阴暗面之间的较量,揭示了它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逐渐形成,并有力量的差别、对立,从中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博弈。
故事中,拉尔夫是孩子们中年龄最大的,作者刻意让他拥有高大的身材,“身上有着某种镇定自若的风度,与众不同”。
在岛上最初的时间里,他提出建立规章制度,满怀希望等待救援,“把岩石当作厕所……不要从山上取火种”,作者通过这个形象象征了人类意志和文明。
拉尔夫的父亲是一个高级海军军官,他的“追随者”猪崽子父母早亡,寄居在开糖果铺的姨妈家,但拉尔夫却没有猪崽子成熟,猪崽子在拉尔夫还沉浸在梦想中的“珊瑚岛”时,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对于外界来说,“绝没人会知道咱们在这儿”的困境。
作者用猪崽子这个形象来象征人类的聪明、智慧者,他是理性的象征。
而另一组的中心人物杰克,在小说的叙述中,初始时被摆脱了大人世界的新鲜感掩盖,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开始变得充满欲望和残暴。
作者通过这个角色告诉读者,人的转变其实也是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
在故事中,篝火代表求救信号,而打猎需要灭火,于是两队人发生争执。
杰克在狩猎过程中沉迷于捕杀,沉迷于看到鲜血的快感,而拉尔夫则一直抱有被拯救的希望。
但在荒无人烟、没有补给的岛上,“吃肉”的诱惑对其他的孩子显然更大一些。
基本生存需要使杰克打猎获得的战利品成为孩子们追求的内容,这也使他成功地掠夺了领导权。
作者书写的这些情景多么像现实中的社会:杰克实行了“专制统治”,在残忍地杀害了猪崽子之后,他开始对拉尔夫进行追杀。
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证实了人性中潜在的邪恶,即:人一旦摆脱了应有的约束,人性中潜伏的兽性就会变得比兽性更疯狂。
通过这种象征手法,作品留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和思考。
此后,作者又通过杰克的变化、两组力量及力量间的对比,对人性的丑恶进行了深刻地揭露。
当故事描述杰克三次“成功”狩猎后组织庆祝时,莫里斯扮作一头野猪,而其他孩子则边跳边唱:“杀野猪呦,割喉咙呦,狠狠揍呦”。
随后,事情愈演愈烈,不受控制的孩子们表现出了他们人性的扭曲,扮作野猪的罗伯特被打得直喊痛,而作者塑造的正面人物的代表拉尔夫的反应则是,“欣喜若狂……抢过埃里克的长矛,猛戳罗伯特”。
这里,表现了在失去约束的空间里,理性文明代表软弱、甚至是阴暗。
作者在作品中用极其平静的口吻描绘了西蒙被当作“野兽”活活打死的情景:“没有话语、也没有动作,只有牙齿和爪子在撕扯”。
戈尔丁用这种近乎冷酷的用词描述了孩子们已经完全变成了“野兽”!象征了当文明的危机来临时,用暴力来抗击文明秩序的结果是人性兽性的复活旺盛。
故事的结局是孤岛在丧失理性的疯狂中被点燃至毁灭。
作品中象征了文明世界的代表拉尔夫的内心阴影和黑暗也是文明被野蛮轻易征服,理性被非理性压倒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也象征了建立于社会理性上的民主在专制和暴力面前的软弱无力。
杰克打猎致使火堆熄灭,使孩子们错失了救援的机会,而拉尔夫坚持把烟作为获救信号,却由于杰克打猎的成功,使救援的保证离现实越来越远。
这里,象征邪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而正义的力量却在不断地减弱。
故事中的西蒙正是作者安排的、试图把这两组力量重新组合的角色,他象征了神秘、富有某种宗教色彩的人物,他是善良的象征,更象征着真理。
西蒙是作者安排在故事中自觉认识并最终赋予他崇高的道德良知的人物。
他清醒地认识到:“大概野兽不过是咱们自己”,为恢复大家的团结他自告奋勇地独自去冒险,却被失去理智的狂热的孩子们充当“野蛮人”残酷地打死。
作者通过西蒙的惨死,象征了某种希望的破灭,并用他死时周围闪耀的光环表达了对这个正义人物的崇敬心情。
二《蝇王》小说的意象象征1 “海螺”的意象《蝇王》中的意象具有突出的特征化和意念化。
“海螺”是《蝇王》中出场最早的意象,它提升了作品的象征性,是全书描绘得最为彻底和圆满的意象,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
故事描写孩子们刚落入荒岛时,拉尔夫与猪崽子捡到了一个海螺,当拉尔夫第一次将海螺吹响时,“一种低沉而又刺耳的声音在掌心中嗡嗡作响,……到粉红色的花岗岩山才发出回声”。
海螺声把散落在孤岛的所有孩子汇聚起来,拉尔夫由此被推举为头领,因此,海螺显示了它的作用与魅力,作者将它描述成为孩子们眼中的神秘的、“碰不起的东西”。
故事中,拉尔夫又说“必须持有海螺才有发言权”,因此,作者用“海螺”的意象代表秩序,象征了权力、民主和理智。
故事中的孩子们以海螺为号,海螺的“民主”与“特权”象征体现了一种幼稚民主的实现和延续,而这种情况并没有保持很久,在不具备实力因素的情况下,以海螺为代表的权威性和尊严很快有了危机。
故事的反面人物代表杰克由弱转强的势力转折点也从“海螺”引出,作者描述到:“他并没有拿着海螺,因而他的发言违反了规则”,但却已经没有人关心了,海螺慢慢不再成为团结与召唤的信号。
最终,闪亮、美丽却易碎的海螺与猪崽子一起,“被砸成无数白色的碎片”。
作者用这个意象暗示了孩子们和谐融洽、友爱关系的完全破裂,表明认同、秩序的崩溃与人的毁灭的同步。
至此,作者告诉我们,海螺已完成了人类文明与秩序的象征,代表了开始时孩子们源于一种认同、一种理性民主和秩序的形成,受到怀疑与攻击后,意味着不仅是秩序的丧失,而接下来更惨痛的是自身的毁灭。
2 “火”的意象在西方文化中,火是希望和智慧的象征。
“火”在《蝇王》中代表的意象是孩子们的一种希望,小说描写了在拉尔夫的领导下,孩子们点燃烟火,火生了熄,灭了再生。
他们在山顶上点起篝火,伴随着这样的周而复始,是孩子们对过往船只求救的信号,也预示了拉尔夫与杰克的关系、孩子们的命运在火的变幻的变化。
虽然火是他们渴望得救的希望,但最终“火”却成了杀死小孩、希望破灭,最终将整个小岛烧毁的凶手。
“火”这个意象贯穿了整部小说,作者是想通过“火”的意象告诉读者,火是人类从愚昧世界进化到文明世界的一种标志,而随着人性的堕落、民主秩序的渐失,烟火作为一种希望也在消失,“火堆是最重要的了,没有火堆我们就不能得救”,而当火所象征的“希望”变得不是必要时,被相信自己与野兽博战的力量忘却时,那就如作者描写的那样,野蛮的力量击溃了文明,人类自我的迷失与歪曲,使烟火意象所指向的目标——希望的破灭,也意味着群体的灭亡。
3 “野兽”的意象在《蝇王》中,作者用“野兽”代表了故事的主要象征意象,故事中的孩子对“野兽”的看法是“兽从水中来”中,又有的说“野兽从海里来”。
“野兽”意象从表面上看代表的是孩子们心中的邪恶,但实际上,它象征了现实中人的内心深处潜意识的反应。
它令孩子们内心的恶在缺乏制约的环境中迅速膨胀。
在不知不觉中,错误越来越大,虽然拉尔夫空洞地强调“这里没有野兽”,但危机仍一步步地逼近,在极度失控的情况下,孩子们居然用人扮作“野兽”来玩打猎游戏,至使西蒙在这个游戏中惨死,他们在自设的陷阱中迷失,将内心的恐惧通过“猎物”这个仪式宣泄了出来。
作者用此意识说明了冲动的人类的嗜血动物性本能因文明的消失而堕落,它成为潜藏在人性中罪恶的象征。
威廉·戈尔丁用西蒙的死描述了孩子们心中的“野兽”恶性发展结局,以此标志人类道德良知的毁灭。
这群孩子在没有秩序、缺失大人看管的情况下发生了惨烈的搏斗,短短时间里,世外小岛变成了人间“地狱”。
而为什么会这种事情发生呢?造成这场灾难的其实是孩子们自己,这暗示了破坏人类环境的也是人类自己。
作者用以作为意象的“野兽”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它只是象征了道德良知的毁灭后,“野兽”的预言得到了证明,它是人类本能的恐惧和邪恶而已。
三《蝇王》小说的境遇象征大自然在威廉·戈尔丁的小说中永远是个有生命组成的部分,而“孤岛”则是他构建的特殊却又典型化的场景。
在《蝇王》中,孤岛是作者用来衬托人物境遇的自然环境,作者特意安排这些小主人公在与世隔绝的、没有任何束缚的荒岛上,四面是浩瀚无边的海洋。
作者通过这个没有人类痕迹的孤岛,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实际上是把作者所象征的寓言进行大背景纯净化,从而突出主观想象,使作品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戈尔丁的“孤岛”又是一个象征,《蝇王》中的孩子们沦落荒岛后,是随着他们的视野与行动转动扫描的镜头,孩子们根据对文明社会的认识构建起自己想象中的小社会,戈尔丁以此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理性社会的画面。
作者讲故事带上了一种强烈的心灵化特征,但接下来的画面则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场景:与当时当地的人物心境和情绪相吻合,在绝望、饥饿和恐惧的驱使下,作者设置的荒岛上的小社会陷入危机。
经历了从文明的建立到分崩离析再到相互残杀,“孤岛”为特定的象征与寓意服务,它是戈尔丁虚拟的正在进行核战争的未来世界,是作者对社会无穷进化的可能性产生的怀疑。
《蝇王》借用热带岛屿背景,用寓言和象征主义手法,深刻反映出社会存在的多样弊端,通过人性的挖掘来追溯人性的缺陷。
通过境遇象征,戈尔丁对孤岛进行了完整而清晰的描述,通过充满了爱心和充满相互争斗的不同孩子的对比,剖析了现代主义对社会和人性认识与前人的差异,如沙滩、丛林等的比较详细的刻画。
在黑暗和恐怖的笼罩下,纯粹的孤岛烙上了人类丑恶的印记,并呈现出一片荒蛮和地狱般的景象,作者所揭露的邪恶正是潜藏在人性中的阴暗面。
四结语总之,《蝇王》整部作品是象征性的,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和情节,戈尔丁挖掘了人类从未停止的互相残杀的根源。
作者用小岛象征世界,小说反映了“人性恶”的象征主题,故事中以拉尔夫为代表的孩子们代表了理性、相对的文明,但在极端的情况下,他们却显现了一些脆弱,而以杰克为代表的孩子们则代表了野蛮、非理性和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