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要言之有据课件优秀公开课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要言之有据
(以事实论据为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论据的选择和使用的注意事项。(重点)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选择以及正确使用论据的能力。(难点) 学科素养: 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论据使用的习惯。
目录
1 写作形成 2 写作实践 3 总结提高
写作形成
论据的选择
1、论据要准确,围绕中心论点。 选取论据要紧扣论点,为论点服务,做到观点和材料
的统一,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
举例材料: 德国马普学会日前发布新闻公告介绍说:马普学会与奥 地利格拉茨大学合作设计的两个实验表明,在各自的学科 领域里,先天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而且,通过后天的学 习可以弥补先天的缺陷。 是的,我们不必再犹豫了。我们的先天条件可能是很普 通的,但只要努力,我们便可以做优秀的学生。我们便可 以实现我们的宏伟的抱负!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 兵作战, 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了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暗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 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相,遂有“贞观之 治”之盛世。
有意的铺排与盲目的堆砌不同,它能够使语言构 成一种铺张之态,如以上的例子,排比举简洁充分, 一个接一个,让人不能不信服其论述的观点。我们在 作文时,如果所举事例是众所周知的,铺展开来则难 以给读者新意,这就不妨考虑用排比举例。
4、论据要真实 有一点值得提出的就是事实论据要确凿,也就是说用作 论据的事实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不能胡编乱造。
论据的使用
1.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举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 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 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我们应该明白,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出现的,它的 任务是证明论点,而不在于向读者展示本身发生的过程。
写作实践
1. 如果我们用下面的例子来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 该怎样叙述呢?
(1)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 决心发明炸药。
(2)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了数百次 实验, 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 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 工人们繁重的负担。
(2)正反对照,加强力度。 这是例证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举出彼此相反的两类 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一正一反,对比鲜明, 从而增强论证的力度。 如以下文字,用周公、刘备的“兼听”与楚怀王的 “偏听”对比来论证兴亡之道:
试想,从古到今,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兼听”,而开创 了一个个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 终 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后来刘邦的强兵壮马。而又有多少 帝王因为轻信谗言、“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 楚怀王亲 小人远贤能,怒疏屈原,楚国不久就走上了亡国之途。
有的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先进人物、名言警句 当作“万能胶”,而且多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 的东西;也不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 的论据,说到这个论点,或者说到那个论点,都是常用的几个 论据,让人味同嚼蜡。曾在报刊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在议论 文写作中,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 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的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 照用的是石子。这说得很有道理。在论据的运用中,我们要力 求用的都是金子是银子,而不是石子。
示例: 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 苟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的失败。但他毫 不气馁, 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 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
2. 请从以下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实践。
文题一:(课堂上完成提纲,课后完成作文练习)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 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 少于600字。
(3)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 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其他人员在旁 边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
(4)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 时候,诺贝尔神奇般地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 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5)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炸药大大 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不合适。首先“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这种说法不典型, 还有体育是需要天资的,而女孩在被认为是“不适合这项运 动”时,仍考进了足球队,只能说明要么老师说的不对,要 么她开始只是没有发挥好,实际她是适合这项运动的。因此, 用它做论据不典型。
举例材料(2):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 成千古遗恨!秦王赢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 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 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 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 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 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 人扼腕。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 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 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有同学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文章,选了下面四个论据。大 家讨论一下这几个论据是否都合适。
(1)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成为全世界 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 在弹跳、肌肉方面没法和黑人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 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 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的也出 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论据(1)(4)合适,(2)(3)不合适。因为材料里王羲之 并不拙,也并没有表明韦钰是“拙”的。而姚明本身身体 条件差,弹跳,肌肉方面比不上黑人这是“拙”,每次训 练前先练两小时体能这是“勤”,以勤补拙;梅兰芳天天 口含沙粒练习这是“勤”,有口吃的毛病这是“拙”,经过 刻苦努力最终改掉了毛病,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这是补了 “拙”,可知这两个例子紧扣了论点。
2、论据要具有典型性 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 以少服多的效果。 (1)生活中偶然性的个别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 普遍意义的。 (2)从同一个角度举出来的论据再多,再贴切,也 只能代表一个方面的普遍意义,要能多角度、多方面、 多层次地选择论据,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的领域(政 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 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 (古代、 近代、现当代)。
文题二: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对此你怎么看?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课堂小结
议论文选材要弄清材料的实质,紧扣论点,不能貌合神 离。论据也要真实、典型,这样才具有说服力。最后还要做 到:论据贴合生活、时代,具有鲜活性。
作业布置: 根据课堂写作实践的提纲内容,完成写作训练(不少于600字)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从政治家、科学家、 作家的角度,从反面的角度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 “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 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论据要新颖 举例材料(2): 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 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 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这么几个死定的例 子,光荣地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里的 作文高手。 以上是作家韩寒的《三重门》里的句子。那么,他 在这里讽刺什么呢?
举例材料(1): 有同学以“我们可以不欢迎挫折,但不应该回避挫折, 畏惧挫折”为话题,以“挫折铸造成功”为中心,选了下面 的论据,大家思考合适吗? 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时, 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 项运动,但她并没被挫折吓倒,而是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 进了专业球队。
2.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1)层层堆叠,铺排有力。 所举事例在性质、层面、角度或其他方面无任何变化, 只是数量的增加,通常这种简单的例举应尽量避免,因为它 对论证论点的普遍性帮助不大。
但在一定的情况 下,这种方式会变得相当有力。 如: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 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 仲,终成一代霸主。
(2)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 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 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 这种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3)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甚至将衣服划破, 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书法家。
(4)梅兰芳小时候有口吃的毛病,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 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3.要学会分析论据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 中学生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 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中学生要想尽快突 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必须学会分 析论据。
围绕论点摆出论据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 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 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 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 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