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诊疗指南【2019版】
《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要点 (1)
《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要点(1)总目录1.21-羟化酶缺乏症2.白化病3.奥尔波特综合征4.肌萎缩侧索硬化5.天使综合征6.精氨酸酶缺乏症7.窒息性胸腔失养症(热纳综合征)8.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9.自身免疫性脑炎10.自身免疫性垂体炎11.自身免疫性胰岛素受体病12.β-酮硫解酶缺乏症13.生物素酶缺乏症14.心脏离子通道病15.原发性肉碱缺乏症16.Castleman病17.腓骨肌萎缩症18.瓜氨酸血症19.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20.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血症21.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22.先天性肌强直23.先天性脊柱侧凸24.冠状动脉扩张25.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6.Erdheim-Chester 病27.法布里病28.家族性地中海热29.范科尼贫血30.半乳糖血症31.戈谢病32.全身型重症肌无力33.Gitelman 综合征34.戊二酸血症型35.糖原累积病(型、型)36.血友病37.肝豆状核变性38.遗传性血管性水肿//39.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40.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41.遗传性低镁血症42.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43.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4.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4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6.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47.亨廷顿病48.HHH 综合征(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49.高苯丙氨酸血症50.低磷酸酯酶症51.低血磷性佝偻病52.特发性心肌病53.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54.特发性肺动脉高压55.特发性肺纤维化56.IgG4 相关性疾病57.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58.异戊酸血症59.卡尔曼综合征60.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61.莱伦综合征62.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63.长链-3-羟酰基辅酶A 脱氢酶缺乏症64.淋巴管肌瘤病65.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66.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67.枫糖尿症68.马方综合征69.McCune-Albright 综合征70.中链酰基辅酶A 脱氢酶缺乏症71.甲基丙二酸血症72.线粒体脑肌病73.黏多糖贮积症74.多灶性运动神经病75.多种酰基辅酶A 脱氢酶缺乏症76.多发性硬化77.多系统萎缩78.强直性肌营养不良79.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缺乏症80.新生儿糖尿病81.视神经脊髓炎82.尼曼匹克病83.非综合征型耳聋84.努南综合征85.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86.成骨不全症87.帕金森病(青年型、早发型)88.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89.波伊茨-耶格综合征90.苯丙酮尿症91.POEMS 综合征92.卟啉病93.普拉德-威利综合征94.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95.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不全96.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97.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98.进行性肌营养不良99.丙酸血症100.肺泡蛋白沉积症101.囊性纤维化102.视网膜色素变性103.视网膜母细胞瘤104.重症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105.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106.镰刀型细胞贫血病107.拉塞尔-西尔弗综合征Silver-Russell syndrome108.谷固醇血症109.脊髓延髓肌萎缩症(肯尼迪病) 110.脊髓性肌萎缩症111.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12.系统性硬化症113.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114.结节性硬化症115.酪氨酸血症116.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17.威廉姆斯综合征118.湿疹-血小板减少-免疫缺陷综合征119.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120.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21.X连锁淋巴增生症资料(1)资料(1)目录1.21-羟化酶缺乏症2.白化病3.奥尔波特综合征4.肌萎缩侧索硬化5.天使综合征6.精氨酸酶缺乏症7.窒息性胸腔失养症(热纳综合征)8.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9.自身免疫性脑炎10.自身免疫性垂体炎1. 【21-羟化酶缺乏症】概述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是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CAH)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由于编码21-羟化酶的CYP21A2 基因缺陷导致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合成障碍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β-酮硫解酶缺乏症诊疗指南(罕见病诊疗指南)
12.β-酮硫解酶缺乏症概述β-酮硫解酶缺乏症(β-ketothiolase deficiency,BKD),又称线粒体乙酰乙酰基辅酶A硫解酶(T2)缺乏症(mitochondrial acetoacetyl-CoA thiolase [3-oxothiolase] deficiency),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由β-酮硫解酶缺乏导致异亮氨酸代谢障碍和肝外酮体分解减少引起,临床以酮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有机酸尿症为主要特征。
病因及流行病学β-酮硫解酶在异亮氨酸代谢和酮体分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负责催化异亮氨酸代谢过程的第6步由2-甲基-乙酰乙酰基辅酶A分解为乙酰辅酶A和丙酰辅酶A,同时也在酮体分解和脂肪酸氧化过程中催化乙酰乙酰辅酶A生成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乙酰基转移酶-1(ACAT1)基因突变是导致BKD的病因。
当ACAT1基因突变引起酶活性缺陷时,异亮氨酸的正常分解代谢和肝外酮体利用受到阻滞,致使大量酸性中间代谢产物和酮体在血液、组织中积聚,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及酮症。
ACAT1基因定位于11q22.3,基因全长约27kb,包含12个外显子及11个内含子,在其cDNA翻译后加工及修饰形成包含394个氨基酸的β-酮硫解酶。
自1971年第1例BKD患者被报道以来,ACAT1基因已报道104种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剪切突变等;多数是单个核苷酸变异,也有DNA片段的缺失及重复报道。
国内见有6例BKD报道,发现4个已报道变异及2个新变异,均由错义突变引起,目前尚无有关热点突变的详细报道。
该病的发病率为1/333000~1/111000,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浙江省在对1861262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技术筛查,发现2例诊断为β-酮硫解酶缺乏症,发病率为1/960 600。
临床表现婴儿及儿童期起病。
首次发作时年龄在5个月至7岁。
临床表现为反复的难治性呕吐及重症酮症酸中毒,伴有萎靡、脱水、呼吸急促、昏迷等临床表现。
线粒体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缺乏症1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线粒体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缺乏症1例分析及文献回顾王美娟; 宫幼喆; 马昕; 朱丹; 钟雪梅【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9(037)011【总页数】4页(P858-861)【关键词】线粒体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缺乏症; HMGCS2基因; 低血糖; 酮体【作者】王美娟; 宫幼喆; 马昕; 朱丹; 钟雪梅【作者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 100020【正文语种】中文线粒体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A,HMG-CoA)合成酶是酮体生成过程中的限速酶[1],可不可逆催化乙酰辅酶A及乙酰乙酰辅酶A合成HMG-CoA,HMG-CoA在一系列酶促反应下生成酮体。
当人体血糖降低时,酮体为心、脑、肾等器官主要能量来源[2]。
线粒体HMG-CoA合成酶缺乏症(HMG-CoA synthase deficiency,HMCSD)为一种罕见的酮体生成障碍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嗜睡、低酮性低血糖、酸中毒等,严重者出现昏迷甚至猝死。
1997 年首次报道HMCSD[4],迄今为止全球报道不足30例,国内仅报告1 例[5]。
本文回顾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 例HMCSD 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
1 临床资料患儿,女,9 个月余。
第1 次因1 天内间断呕吐4次,抽搐1 次收入院。
呕吐无明显诱因,呈非喷射性,无呕血、便血,无腹泻;呕吐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8℃,口服退热药体温降至正常后患儿抽搐1 次,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凝视,持续约1分钟缓解。
患儿G1P1,足月,因臀位行剖宫产,出生体质量3 995 g,无产伤窒息史;4月龄抬头,5月龄翻身,7月龄会坐,现不会爬。
父母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入院体格检查:嗜睡,呼吸节律欠规整,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未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4 cm,脾肋下未触及;肌张力减低,病理征阴性。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的健康宣教
方便公众了解。
社交媒体:利用社
3
交媒体平台,发布
疾病相关知识,扩
大宣传范围。
社区活动:组织社
4
区活动,如健康知
识竞赛、健康讲座
等,提高公众对疾
病的关注度。
学校教育:将疾病
5
相关知识纳入学校
健康教育课程,提
高青少年对疾病的
认识。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普及全羧化酶合 成酶缺乏症的基
本知识
宣传全羧化酶合 成酶缺乏症的预
防措施
提高公众对全羧 化酶合成酶缺乏
症的识别能力
倡导健康生活方 式,降低患病风
险
谢谢
3
基因检测:通过基 因检测确定是否存 在全羧化酶合成酶 缺乏症的基因突变
4
影像学检查:如B超、 CT等,可辅助诊断
肝脏病变情况
治疗方案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维 生素B12的食物摄入, 如肉类、鱼类、蛋类等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
作息、适当运动等
01
02
03
04
药物治疗:使用全羧化 酶合成酶替代疗法,补
充缺乏的酶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 液检查,监测全羧化酶
合成酶水平
预后与康复
预后:全羧化酶合成酶缺 乏症患者预后良好,经过 治疗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心理支持:患者家属应给 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 帮助其建立信心,克服疾 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康复:患者需遵循医嘱, 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康复锻炼:患者在康复过 程中可进行适当的康复锻 炼,如散步、瑜伽等,以 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强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当 运动等。
新生儿筛查中疑诊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分析
MCCC1 are common in children with MCCD in China. 【Key words】 Pyruvate carboxylase deficiency disease; Mut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3鄄甲基巴豆酰辅酶 A 羧化酶缺乏症(3鄄methyl鄄 crotonyl鄄coenzyme A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CD) (OMIM 210200/210210) 是一种亮氨酸代谢途径障 碍导致的罕见的有机酸代谢缺陷病,是北美、欧洲、 澳大利亚地区新生儿筛查中最常见的有机酸尿症, 欧美地区报道在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中 MCCD 发 病率约为 1/36 000[1],我国有中心报道为 1/68 333[2]。 现将在山西省生殖科学研究所新生儿筛查中心疑诊 为 MCCD 患儿的筛查指标、临床表现以及基因 10 月第 26 卷第 10 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October 2019,Vol. 26,No. 10
新生儿筛查中疑诊 3鄄甲基巴豆酰辅酶 A 羧化酶缺乏症分析
孟卫京 樊 军 卢文亮 李红霞 宋春英 郭兴萍 王 裕
【关键词】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 突变; 串联质谱法
Analysis of suspected as 3鄄methylcrotonyl鄄coenzyme A carboxylase deficiency in neonatal screening Meng W ei鄄 jing*,Fan Jun,Lu W enliang,Li Hongxia,Song Chunying,Guo Xingping,W ang Y u. *Shanxi Province Reproductive Ccience Institute,Taiyuan 030006,China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分析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分析古霞;郝虎;蔡尧;肖昕;石聪聪;李思涛【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8(039)005【摘要】[目的]探讨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HCSD)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至2017年经我院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基因检测确诊的6例HCSD 患儿的基因检测结果及其临床资料.[结果]共有6例患儿(3女3男),发病年龄7月~7岁3月.临床表现以反复顽固性皮疹为主,部分合并有生长发育落后、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3例有高乳酸血症,尿GC-MS检测:均有3-羟基异戊酸(3HIV)、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3HMG)、3-羟基丙酸(3HP)和甲基枸橼酸(Me-citrate)增高.血串联质谱检测:均有3-羟基异戊酰基肉碱(C5-OH)增高.患儿入院后予口服生物素及对症治疗,1周后皮疹明显消退.例1~4患儿均为HLCS基因第11外显子发生c.1522C>T纯合子突变.例5患儿HLCS基因第8外显子发生c.1088T>A纯合子突变.例6患儿HLCS基因第11外显子发生c.1544G>A与c.1558G>A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1558G>A未见报道.[结论]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临床疑诊的病人可进行尿GC-MS和血MS-MS检测.基因检测有助于HCSD的诊断,c.1522C>T纯合子突变可能与早发型HCSD有关;c.1558G>A为新生突变.【总页数】5页(P682-686)【作者】古霞;郝虎;蔡尧;肖昕;石聪聪;李思涛【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6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相关文献】1.1例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患儿的护理 [J], 罗秀状;李强;陈霞静;杨丽娟;黄艳萍2.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1例报告 [J], 殷志萍;王怡仲;张婷;肖咏梅3.HLCS基因突变致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一例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 [J], 张豪正;王广新4.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分析 [J], 古霞; 郝虎; 蔡尧; 肖昕; 石聪聪; 李思涛5.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研究进展 [J], 陈子衿;谢诚;艾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一例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一例作者:陈霞静李强陆壮念李东秀来源:《右江医学》2016年第06期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是罕见的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出现误诊、漏诊,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未能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患儿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患儿女,4个月,因咳嗽1个月,气促3天于2016年6月19日入院。
患儿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家属未介意,人院前3天咳嗽加重,喉有痰响,并出现气促,吸奶少,伴低热,无呕吐、腹泻、抽搐、昏迷等,病情加重后于6月16日到当地县医院住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脓毒症、代谢性酸中毒”,治疗3天后病情无好转而转来我院。
系GIPl,足月顺产,出生时无窒息抢救史,出生体重2,8kg。
生后母乳喂养,3月龄开始添加米糊。
生长发育迟缓,4月龄不能抬头。
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
查体:T 38.0℃,P 160次/分,R 56次/分,身长60cm,体重4 kg。
营养差,反应差,皮肤黏膜苍白,左侧面颊皮肤见红色斑丘疹,局部皮肤粗糙、脱皮,口唇青紫,肢端暖。
头颅五官无畸形,无特殊外貌,颈软,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闻及散在细湿罗音和哮鸣音。
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
腹不胀,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四肢肌张力低下。
人院后查血气分析:pH 6.916、PO257.8、PCO,32.3、SB-26.1。
血常规:WBC 20.1×10/L、N 63.6%、L 26.1%、RBC3.86×10/L、Hbl04g/L、HCT 30.3、PLT 375x 10/L、超敏CRP>5.0 mg/L。
尿酮体阳性。
血乳酸7.9mmol/L。
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电解质:K 3.8mmol/L、Na 147 mmol/L、Cl 110 mmol/L、Ca 2.19mmol/L。
床边胸片:肺部感染。
人院诊断为“1.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2.脓毒症,3.代谢性酸中毒,4.营养不良,5.湿疹”,人院后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美罗培南抗感染、纠酸、激素消炎、鼻饲配方奶等治疗。
长链-3-羟酰基辅酶 A 脱氢酶缺乏症诊疗指南(罕见病指南)
63.长链-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概述长链-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long chain 3-hydroxy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LCHADD)是一种脂肪氧化缺陷的线粒体疾病。
是由于编码长链3-羟基辅酶A脱氢酶的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989年由Wanders首次报道。
该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受累脏器有心脏、肝脏和骨骼肌,常见的症状有低酮性低糖昏迷、心肌病、横纹肌溶解、外周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
病因和流行病学长链-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LCHAD)是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中重要的多酶复合体线粒体三功能蛋白酶复合体(mitochondrial trifunctional protein,MTP)的3种酶的组成之一。
MTP由长链烯酰辅酶A水合酶(LCEH)和长链3-羟酰基辅酶A 脱氢酶(LCHAD)活性的4个α-亚基(HADHA基因编码)及发挥长链3-酮酯酰辅酶A硫解酶(LCKAT)活性的4个β亚基(HADHB基因)组成。
此病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欧洲地区发病率较高,尤以波罗的海区域为甚,波兰发病率为1:115 450,而澳大利亚和北美洲地区的发生率分别为1:193 430和1:314 700,我国发病率约1:250 000。
临床表现LCHADD可根据LCHAD基因突变种类分为孤立型和伴MTP缺乏的LCHADD。
孤立型LCHADD患者临床表现为婴儿期低酮性低血糖、肝功能异常、乳酸酸中毒、心肌病,部分患者表现为生长迟缓,肌张力低下或心肌病,少数可有胆汁淤积或肝硬化。
幼儿期患者可有喂养困难,发作性代谢紊乱,发作性横纹肌溶解。
多数患者儿童期会有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是一种较少见的长期病并发症。
伴MTP缺乏症的LCHADD临床表现新生儿猝死,肝功能异常,心肌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临床表现复杂,呈不均一性。
LCHADD根据酶活性损害的程度、起病年龄和病情轻重也可分为3类:早发严重型、肝型和肌型。
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
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导读:单纯性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患儿在第一次急性发作前生长发育多为正常。
首次发作一般在生后第14至33个月,但可早至ll周或迟至5岁。
临床表现类似于Reye 综合征或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症。
通常在轻微感染后发生,有喂养困难、呕吐、嗜睡、呼吸暂停、肌张力低下或反射亢进,可有肌阵挛或惊厥。
……单纯性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对生物素治疗无反应,必须与生物素反应性多种羧化酶缺乏鉴别。
后者是由于生物素代谢障碍,即生物素酶和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累及全部4种生物素依赖性羧化酶。
所有这一类疾病均有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尿中主要代谢产物为3-羟基异戊酸和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
在多种羧化酶缺乏病例同时还伴有甲基枸橼酸和3-羟基丙酸少量增高,为丙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的特征。
因此单纯性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的诊断有赖于尿有机酸谱的定量分析,或成纤维细胞、白细胞酶学检查,以及血浆生物素酶测定,确定是否为单纯此酶缺乏或同时伴有其他羧化酶缺乏。
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的特征性异常代谢产物为3-羟基异戊酸和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尿排泄量极度增高,分别为460~5900mmol/mole肌酐和70~3700mmol/mole肌酐。
其他异常产物可有2-氧戊二酸和3-甲基巴豆酰谷氨酸。
病人有严重继发性血浆游离肉碱缺乏,且肉碱酯与游离肉碱比值显著增高,提示肉碱酯排泄异常,主要为3-羟基异戊酰肉碱。
患者培养成纤维细胞中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仅为正常的0%~2%,与生物素治疗无关,且其他羧化酶活性正常。
此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临床表现】单纯性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患儿在第一次急性发作前生长发育多为正常。
首次发作一般在生后第14至33个月,但可早至ll周或迟至5岁。
临床表现类似于Reye 综合征或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症。
【2024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物质代谢;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血液、肝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等生命科学内容,为医学生深入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程乃至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医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中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奠定理论与实验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及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理解生物体重要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主要生理意义、以及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理解基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理解各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它们在医学上的意义,了解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本课程教材适用于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三年制全科医学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理论课55学时、实验课12学时,总学时为67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生物化学发展简史第二节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三节生物化学与医学【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熟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一、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氮的含量及应用。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分类及结构特点;氨基酸的两性电离、紫外吸收性质及茚三酮反应。
二、肽和肽键,多肽链及N、C末端,主链骨架的概念。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肽键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维持蛋白质构象的化学键、肽单元、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
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缺乏临床诊疗指南
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缺乏临床诊疗指南【概述】因子II、VII、X需维生素K作为辅酶在肝脏中催化羧基化反应,合成具有凝血功能的因子。
维生素K缺乏形成无羧基化异常的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PIVKA),引起临床出血症状。
其病因有:1.合成障碍肝脏疾病时维生素K代谢、利用障碍,肝细胞不能合成正常的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
2.吸收不良肠炎,脂肪泻,肠瘘,肠道手术,维生素K吸收障碍。
胆道梗阻使胆盐缺乏,维生素K产生缺乏。
3.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竞争性影响维生素K的代谢。
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维生素K合成障碍。
4.食物中维生素K摄入不足。
5.新生儿、早产儿维生素K合成、储存少,人乳、牛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母亲妊娠期服用香豆素类抗凝药。
【临床表现】原发病表现1.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淤点、淤斑,术后出血不止。
2.内脏出血血尿,黑便,月经过多。
肌肉与关节出血少见。
3.新生儿多于产后2〜3天自发性出血,迟发性出血可于产后1个月发生。
主要表现为脐带、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广泛内脏、颅内出血,也可发生大的肌肉出血。
【诊断要点】1.有上述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病因。
2.出血症状。
3.实验室检查:(1)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可被正常血浆纠正。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延长,凝血酶时间(TT)正常。
惶(3)血浆因子II、VII、IV、X水平降低。
(4)血浆维生素K浓度降低。
4.维生素K治疗冇效。
【治疗方案及原则】1.积极治疗原发病。
2.维生素K治疗一般口服维生素K10〜20mg。
出血严重者可皮下或肌注维生素K1。
对口服抗凝剂过量所致的出血,可用维生素K150mg静滴。
3.补充凝血因子输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用于严重出血和紧急情况。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诊疗指南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诊疗指南概述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ery long 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VLCADD)是由于编码细胞线粒体内脂肪酸β氧化中的关键酶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VLCAD的基因ACADVL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病因和流行病学ACADVL基因位于17p13.1,长约5.4kb,含20个外显子,编码655个氨基酸,已报道突变270种。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VLCAD)为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过程第1步的关键酶,催化含14~18个碳的不同长度碳链的脂酰基辅酶A脱氢。
其辅酶为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由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接受脱氢产生的氢原子进入线粒体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供能。
VLCAD在肝脏、心肌、骨骼肌、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中均有表达,可催化长链酯酰辅酶A 产生烯酯酰辅酶A,再在烯酯酰辅酶A水化酶、羟酯酰CoA脱氢酶、酮酯酰CoA硫解酶这三个酶的作用下共同完成长链脂肪酸的 氧化过程,每次长链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生成1个乙酰辅酶A和2个碳原子的脂酰辅酶A。
乙酰辅酶A可参与三羧酸循环进行氧化磷酸化供能,也可在肝脏形成酮体,在运动、饥饿、应激等情况下产生能量。
VLCAD缺陷将导致体内长链脂肪酸代谢障碍,长链脂肪酸(主要为C14-C20酯酰辅酶A)不能氧化分解供能,同时蓄积在细胞内对心肌、骨骼肌、肝脏等产生毒性作用,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发病率在国外不同人种之间为1/100 000~1/30 000,报道欧美国家的发病率约为1/85 000,国内无流行病学数据。
临床表现VLCADD的临床表现具有明显异质性,根据起病年龄和临床表现分为3个类型。
1.心肌病型是最常见的一种严重早发心脏和多脏器衰竭型,主要在新生儿和婴儿早期发病。
此型发病凶险,患儿病死率高,表现为低血糖、瑞氏综合征、新生儿猝死、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心包积液、心律失常、肌无力、肝肿大和间歇性低血糖,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心肌肥厚和心律失常可致死。
多羧化酶缺乏症
酸中毒性 昏迷。患儿血氨轻度升高 , 尿中有机 酸聚积 , 包括甲基
柠檬酸 、 乳酸 、一 3 羟基异戊酸 、一 3 羟基丙酸及 3 甲基巴豆酰甘氨 一 酸等均升高。此 型患儿用生物素治疗效果不佳。 22 生物素基酶缺乏型 . 该型又称迟发型 , 多于青少年期 发病 。皮损类 似于全羧化
减退 、 共济失调 、 痉挛性瘫痪 、 经性 耳聋 、 神经萎缩等 , 神 视 这些
表现可间歇性 发生或逐 步加重 , 可延迟发 生 , 也 应激时 常引起 急性发病 。部分患者 尚有脊髓 、 白质 、 脑 锥体外系受 累。少数患
M u tp e c r ox l s fce y li l a b y a e de inc i
石
超 ,常建民
S a ,C HI Ch o HANG in mi Ja — n
( 生 部 北 京 医 院 皮肤 科 ,北 京 10 3 ) 卫 0 7 0
喃
要】 多羧化酶缺乏症是一种与生物素相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 表现为依赖生物素的多种羧化酶活性缺失 ,
维普资讯
临床皮肤科杂志 2 0 0 7年 3 卷第 1 期 6 1
JCi D ml o, oe e 0 7 V 1 6 N .1 l e a lN vmbr 0 . o 3 . o1 n t 2 .
73 7
继续 医学 教育
多羧化酶缺 乏症
致血中有机酸 聚积 , 从而导致包括皮肤 、 神经 、 免疫 、 呼吸及消化等多系统损害 。如果早期采用生物素治疗 , 该病预后 良好 , 否则 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 的损害 , 在患病早期即可死于代谢性 酸中毒 。 键词】 羧化酶缺乏症 ;全羧化 酶合成酶 ;生物素基酶
婴儿型多羧化酶缺乏症误诊1例
实验室 检查 : 白细胞 1 1 . 2 6× 1 0 。 / L, 中性 粒 细 胞
4 6 . 3 , 血红蛋 白 1 1 6 g / L, 血小板 1 6 8× 1 0 。 / L。
体 隐性 遗传 代 谢性 疾 病 , 表 现 为依 赖 生 物 素 的多 种
羧化 酶 的活性 缺失 , 导致 血 中有机 酸 聚 积 , 从 而 导 致
大、 小 便 常规 正 常; 钾 4 .6 mmo l / L, 钠 1 4 0 .3
mmo l / L, 氯 1 0 6 . 8 mmo l / L, 钙 2 . 1 mmo l / L; 血 糖
包括 皮肤 、 神经 、 免疫 、 呼 吸及 消化 等 多个 系统 的损 害l 1 ] 。多种 羧化 酶 缺 乏 症 包 括 两 种 类 型 : 全 羧 化 酶 合成 酶缺 陷 ( 婴 儿 型或 早 发 型 ) 和生 物 素 酶 缺 陷 ( 青
mi n , 心音 有力 , 律齐 , 未 闻及 杂 音 , 腹平软, 肝 右 肋 下
儿处 于婴 儿期 , 容 易 考 虑 到 肠 病 性 肢 端 性 皮 炎 。3 )
血表 现 。人 院后 血 气分 析存 在代谢 性 酸 中毒 。4 ) 对
院皮 肤科 门诊 , 门诊查 微量 元 素提 示 血锌 降 低 , 考虑
为“ 肠 病 性肢 端性 皮炎 ” , 继 续 给予 补 锌治 疗 1 0余 天 后, 皮肤 症状 无 明显 改善 。2 d前 出现 双下肢 运 动 障
碍, 病程 中无 发 热 、 抽 搐 及 呕 吐 。 系 G2 P 2 , 孕 3 8
多 羧化 酶缺 乏症 是 临床 上罕见 的一 种遗 传 代谢
性 疾病 , 容 易 出现 误 诊 、 漏诊 , 可 导 致 严 重 的 神 经 系
多种酰基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精品医学课件
– 某些依赖特殊饮食治疗的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丙酸血 症患者,如果配方中没有添加生物素,可能出现生物素缺乏。
生物素缺乏症的病因(二)
➢ 后天原因
– 慢性胃肠疾患(如:短肠综合征、肠道外营养)导致生物素吸收障碍; – 一些不当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也是引起生物素缺乏的原因,例如:
%~50%;部分患儿可不需限制正常蛋白质。
❖ 稳定期:
➢ 生物素:5~30mg/d
预后
❖ C5-OH:3个月~1年降至正常; ❖ 尿有机酸:3天~1周后降至正常; ❖ 生物素缺乏症患者经过短期生物素补充、饮食与生活调理后
体内生物素水平可恢复正常;生物素酶缺乏症患者需要终身 补充生物素; ❖ 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若出现持续的神经系 统异常如发育迟缓以及脑室扩张,将无法逆转; ❖ 大部分患儿对生物素治疗疗效佳,患儿可达到完全正常的健 康状态; ❖ 预防发作,避免出现应激状态如感染、手术、饥饿等。
➢ 其尿液有机酸谱、血液酰基肉碱谱也类似; ➢ 以前认为HLCSD多在新生儿期起病,而BTD一般在婴儿期或更晚起病
,目前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准确,不断有新的报道表明HLCSD迟发型 的病例并不少见; ➢ HLCSD和BTD都是用生物素进行治疗,需要通过生物素酶、多种羧 化酶合成酶活性测定或者基因分析进行鉴别诊断。
常规治疗
❖ 急性期急救治疗
➢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为更快排除有机酸,可给 予10%GS 150~200ml/Kg
➢ 限制蛋白质饮食及静滴氨基酸 ➢ 保证热量供给以减少机体蛋白分解 ➢ 严重者腹透或血透 ➢ 止惊
特殊治疗
❖ 急性期: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1例报告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1例报告殷志萍;王怡仲;张婷;肖咏梅【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8(36)10【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HLCSD)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例HLCS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通过二代基因测序分析患儿及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患儿,女,4月龄起病,主要表现为反复顽固性皮疹.体液免疫检查示Ig系列全系下降,血串联质谱示3-羟基异戊酰基肉碱水平明显升高,尿气相质谱显示乳酸、3-羟基异戊酸、丙酮酸等明显升高.二代基因测序发现,患儿HLCS基因的第9号和第11号外显子上发现了突变位点c.1544G>A(S515N),c.1993C>T(R665X),为杂合突变,其中R665X为新发突变.其父母分别为基因突变携带者.结论 HLCSD临床表现不典型,对于难治性皮疹伴神经系统异常、生长发育障碍、持续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等表现者,应考虑HLCSD 可能,通过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质谱分析和基因筛查可尽早确诊.【总页数】3页(P745-747)【作者】殷志萍;王怡仲;张婷;肖咏梅【作者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62;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62;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62;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6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1例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患儿的护理 [J], 罗秀状;李强;陈霞静;杨丽娟;黄艳萍2.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分析 [J], 古霞;郝虎;蔡尧;肖昕;石聪聪;李思涛3.HLCS基因突变致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一例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 [J], 张豪正;王广新4.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分析 [J], 古霞; 郝虎; 蔡尧; 肖昕; 石聪聪; 李思涛5.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研究进展 [J], 陈子衿;谢诚;艾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化学维生素化学
β-巯基乙胺 泛酸 磷酸泛酰巯基乙胺
组成CoA-SH CoA-SH是主要的脂酰基载体,乙酰辅酶A是糖代谢、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的枢纽。 组成酰基载体蛋白(acylcarrier protein,ACP) 4-磷酸泛酰巯基乙氨通过共甲键与酰基载体蛋白的Ser-OH相连。
肝脏、肾、蛋、小麦、米糠、花生、豌豆蜂王浆 一般无缺乏症,但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添加标题
维生素B1和焦磷酸硫胺素(TPP)
添加标题
泛酸(VitB3)和辅酶A
添加标题
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FMN、FAD)
添加标题
维生素B6和转氨辅酶吡哆醛
添加标题
维生素B5和辅酶NAD+及NADP+
添加标题
生物素和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
添加标题
叶酸与叶酸辅酶
添加标题
维生素B12和辅酶B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化学名称:视黄醇
环己烯不饱和一元醇,包括两种:A1、A2 淡水鱼的肝脏
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
α-胡萝卜素 γ-胡萝卜素 黄玉米色素
转化成一个维生素A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添加标题
维生素B1和焦磷酸硫胺素(TPP)
添加标题
泛酸(VitB3)和辅酶A
添加标题
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FMN、FAD)
添加标题
维生素B6和转氨辅酶吡哆醛
添加标题
维生素B5和辅酶NAD+及NADP+
添加标题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辅酶
OH
② 11-顺视黄醛与视蛋白以schiff base结合
H3C CH3
CH3
CH3
H3C
Schiff 碱
CH N
视紫红质
视蛋白
视紫红质的合成、分解与视黄醛的关系
视紫红质
暗处
光
视蛋白
11-顺视黄醛
(视网膜) 异构酶
全反视黄醛
视黄醛还原酶
异构酶
11-顺视黄醇
(肝)
全反视黄醇
小结
(1)称为抗干眼病维生素 (2)-胡萝卜素(VA原)—2VA。 (3)天然维生素A分A1, A2两种,是不饱和一元醇类。维生素A1又称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共同特点 ﹡均为非极性疏水的异戊二烯衍生物 ﹡不溶于水,溶于脂类及脂肪溶剂 ﹡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存,并随脂类一同吸收 ﹡吸收的脂溶性维生素在血液与脂蛋白及某些特殊 结合蛋白特异结合而运输
种类 VitA, VitD, VitE, VitK
一、维生素A (抗干眼病维生素)
(一)结构
(二)性质
维生素E对氧十分敏感,极易被氧化而保 护其他物质不被氧化,是动物和人体中最有效 的抗氧化剂。
(三)功能 1、抗不育 2、保护肌肉 3、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小结
(1)生育酚,目前发现的有6种,其中,,,四种有生理活性 (2)VE缺乏,易出现心血管病变;VE抗衰老。 (3)花生油、玉米油及豆类、蔬菜中含量高。且体内易贮存、代谢慢,不
钙化醇)。它们由VD源—麦角固醇和胆固醇分别转化而来。 (3)在生物体内,D2和D3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它们在肝脏和肾
脏中进行羟化后,形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其中1,25-二 羟基维生素D3是生物活性最强的。 (4)调节钙磷的代谢, 使骨骼正常发育。 (5)VA、VD不要同时食用。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的治疗及护理
预防并发症
D
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自行调整用药量
C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B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A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
4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的预后
疾病预后
1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 是一种罕见的遗传 性疾病,预后较差。
2
预后主要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态,减轻心理压力
运动锻炼:适当增加运动量, 提高身体抵抗力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 查,监测病情变化
3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的护理
生活护理
饮食护理:注 意饮食均衡, 避免高糖、高 脂肪食物
01
心理护理:保 持心情愉悦, 避免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
03
02
运动护理: 适当进行有 氧运动,增 强体质
3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 以改善预后,提高 生活质量。
4
长期治疗和护理可 以减缓疾病的进展,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治疗效果
01
药物治疗:补充丙酮酸羧化酶,改善代谢功能
02
饮食控制: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增加蛋白质摄入
03
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0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效果
运动护理:适当进 行运动,增强体质
04
睡眠护理: 保证充足的 睡眠,提高 睡眠质量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患 者的感受和需求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提 供情感支持和安慰
帮助患者应对压力:提供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帮助 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提供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丙酮酸羧化酶 缺乏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
概述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e deficiency,HLCS)是导致多种羧化酶缺乏(MCD)的病因之一。
由于HLCS 基因突变导致HLCS 活性下降,不能催化生物素与生物素依赖的多种羧化酶结合,从而影响多种羧化酶的活性,使脂肪酸合成、糖原异生及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与生物素酶缺乏相同,导致异常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对生物素治疗效果显著。
病因和流行病学
HLCS 是由于编码全羧化酶合成酶的基因HLCS 突变导致全羧化酶合成酶活性降低,生物素合成障碍所致的是有机酸血症。
日本患病率约1/100000;中国患病率尚不清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遗传代谢病研究室近8 年在临床高危儿中诊。
断21 例MCD 缺乏症,其中HLCS 缺乏症19 例(占90.5%)
临床表现
HLCS 缺乏症患儿多在新生儿、婴儿早期发病,北京协和医院报道的11 例HLCS 缺乏症病患儿发病集中在生后3 周~6 个月,仅3 例1 岁后发病;也有晚发型HLCS 缺乏症。
临床表现与生物素酶缺乏相似,无特异性,主要有喂养困难、呕吐、腹泻、肌张力低下、惊厥、精神萎靡、嗜睡、呼吸困难、发育落后、顽固皮疹、脱皮,可合并酮症、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等。
皮肤损害中大部分患者在头面部、颈部、躯干、臀部等部位皮肤红疹或红斑、溃烂或水疱、糠状或片状鳞屑,或皮肤干糙、脱皮等,少数仅在口周、眼周、肛周局部出现皮疹。
HLCS 缺乏症患者不伴听力或视力障碍,不同于生物素酶缺乏症。
辅助检查
1.血串联质谱酰基肉碱检测血3-羟基异戊酰肉碱(3-hydroxyisovlerylcarnitine,C5-OH )增高,可伴有丙酰肉碱(p ropionylcarnitine ,C3 )或C3 与乙酰肉碱
(acetylcarnitine,C2)比值增高。
2.尿气相色谱质谱有机酸检测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3-羟基异戊酸、3-羟基
丙酸、甲基枸橼酸、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可增高,可伴有乳酸、丙酮酸、3-羟基丁酸、
乙酰乙酸、丙酰甘氨酸等代谢产物明显增高。
3.酶活性测定常规生化指标、串联质谱分析及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难以区
别HLCS 缺乏症与生物素酶缺乏,由于目前国内尚未开展HLCS 活性测定,故只有通过生物素酶活性测定进行鉴别,HLCS 缺乏症患者其生物素酶活性正常。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多种羧化酶缺乏症,然后进一步通过生物素酶活性测定,若生物素酶活性正常,则诊断为HLCS 缺乏症。
HLCS 基因分析从分子水平明确HLCS 缺乏症的诊断,并为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鉴别诊断
1.生物素酶缺乏症患者临床表现及尿液有机酸谱、血液酰基肉碱谱与生物素酶缺乏症患者类似,目前可通过生物素酶活性测定及基因分析进行鉴别诊断。
生物素酶缺乏者生物素酶活性明显降低,基因突变分析可明确诊断。
2.其他主要导致C5-OH 增高的有机酸代谢病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HMG),3-甲基巴豆酰辅酶羧化酶(MCC)缺乏症等鉴别详见相关章节。
3.其他原因如与肠病性肢端皮炎、必需脂肪酸缺乏、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鉴别。
治疗
HLCS 缺乏症患者一经诊断,立即补充生物素10~40mg/d,也有报道在新生儿期后发病者,给予小剂量生物素也有效,辅助左卡尼汀100~300mg/(kg·d)。
对于
,补充大重症患者,如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或高氨血症,尚需限制蛋白质0.5~1.0g/(kg·d)
量葡萄糖供能,纠正酸中毒。
多数患者生物素治疗数日至2 周,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生化指标正常化;治疗1~2 周后皮疹、糜烂等明显好转或消失,尿异常代谢产物一般在治疗后1~4 周下降至正常;但血C5-OH 浓度下降较缓慢,多在治
疗后3~6 个月后降至正常。
然后少数患者生物素维持剂量30~40mg/d 治疗后,血C5-OH 浓度仍增高,但尿代谢产物正常,临床无症状。
有文献报道部分患儿对一般药理剂量生物素治疗仅部分有效,需要的生物素治疗剂量较大,甚至高达100~200mg/d,因此有些病例即使在大剂量生物素治疗后病情仍有进展,需终身治疗。
诊疗流程(图44-1)
临床疑似患者、新生儿筛查阳性
结果正常
排除HLCS
C5-OH 增高3-羟基丁酸、3-羟基异戊酸及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增高
HLCS 基因检测到变异
确诊HLCS
治疗
图44-1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诊疗流程
参考文献
[1]Morrone A, Malvagia S, Donati MA, et al. Clinical findings and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four patients with 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e deficiency.
Am J Med Genet, 2002,111(1):10-18.
[2]Suzuki Y, Yang X, Aoki Y, et al. Mutations in the 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e
gene HLCS.Hum Mutat,2005,26(4):285-290.
[3]Van Hove JLK, Josefsberg S, Freehauf C, et al. Management of a 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