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绿化工程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绿化工程的管理,提高绿化工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新建、改建、扩建的绿化工程,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等。
第三条绿化工程应当遵循生态、环保、节约、美观的原则,注重绿化效果与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
第四条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应严格执行本规范。
第二章绿化工程设计第五条绿化工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二)充分考虑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三)注重植物多样性,提高绿化工程生态效益;(四)合理规划植物配置,形成层次分明、景观优美的绿化空间;(五)合理设置园林小品、休息设施等,提高绿化工程的使用功能;(六)充分考虑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打造城市特色景观。
第六条绿化工程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设计规模、设计范围、设计标准等;(二)植物配置图:包括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种植方式等;(三)绿化工程平面图:包括绿化工程范围、地形地貌、建筑物、道路等;(四)绿化工程剖面图:包括绿化工程剖面、植物层次、土壤层等;(五)绿化工程效果图:包括绿化工程整体效果、局部效果等。
第三章绿化工程施工第七条绿化工程施工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确保工程质量,保证绿化效果;(二)遵循施工顺序,合理组织施工;(三)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四)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第八条绿化工程施工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施工准备:包括施工图纸会审、施工方案编制、施工人员培训、材料设备采购等;(二)土壤改良:根据土壤状况,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三)植物种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植物种植,包括种植穴挖掘、土壤回填、植物栽植等;(四)园林小品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园林小品施工,包括休息设施、雕塑、喷泉等;(五)绿化工程验收: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对绿化工程进行验收。
第三章 城市道路绿

三、城市道路绿地规划
• • • • (一)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1、交通绿地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2、交通绿地要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 3、交通绿地设计要符合人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4、交通 绿地要与街景环境融合,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 • 5、交通绿地要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丰富多彩、独 具特色的景观 • 6、交通绿地应充分考虑对交通、建筑、附属设施和地下 管线的影响 • 7、交通绿地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土壤条件、气候特 点、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
四、街道绿带设计
• (四)人行道绿地的设计 • 2.5m以上的种一行乔木,大于6m以上的可种植两 行乔木,10m以上的可采用多种方式种植,常用 宽度为1.5~4.5m,长度为40~100m。 • 人行道绿地是行人的主要观赏点,所以树木的间 距、高度均要按照设计要求选择。 • 人行道的绿地作为街道整体设计的一部分,要综 合进行考虑,并与道路环境协调。栽植形式有规 则式、自然式与混合式。
四板五带式
四板五带式ຫໍສະໝຸດ 二、城市道路绿地专用语• 1、道路红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的规划建筑用地与道 路用地的边界线,常用红色线条表示。 • 2、建筑红线: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 • 3、道路总宽度:指道路用地范围。 • 4、道路绿带:道路及广场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 • 5、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取组织交通、夜间行 车遮光的作用。 • 6、行道树绿带:人行道与国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 7、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 带。 • 8、交通岛:交叉口范围内,车辆行驶轨道通过的路面上的岛屿状构 造物。 • 9、交通岛绿地: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 • 10、基础绿带: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 • 11、园林景观路: • 12、广场、停车场绿地:
城市道路设计_第三章_横断面综合布置

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原则(6/8)
6、要与沿线各类建筑和公用设施的布置协调 一致。 7、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组 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 行能力和保证交通安全。 8、注意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形式与选择
三、我国城市道路的一些横断面布置
三幅路实景
双向四车道的三幅路
规划红线宽度为30~45米
双向六车道的三幅路
规划红线宽度为40~50米
(四)四幅路横断面形式
• 适用于快速路与近郊区的过境道路。它的 特点是机动车速度高,交通量大,能解决 交通分向和分流,不但能避免机动车与非 机动车之间的矛盾,并且也可以解决对向 机动车行驶的矛盾。 • 目前,在有条件的城市的主干道上都在逐 步采用。
双向四车道的四幅路
双向十车道,设置辅道,路幅宽度60~70米, 适合于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大城市快速路 。
双向十车道的四幅路
双向十车道,设置辅道,行人与非机动车混行, 路幅宽度70~80米,适用于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大城 市主干道。
(五)特殊横断面形式
一条城市道路, 其横断面形式不 是一成不变的, 要综合考虑多方 面因素,灵活设 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
• 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原则
•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形式与选择 • 三、我国城市道路的一些横断面布置 • 四、结合地形、地物的道路横断面布置
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原则(1/8) 1、应在城市规划规定的红线宽度内进行。 2、保证交通的安全与通畅。 3、充分发挥绿化作用。 4、保证雨水的排除。 5、避免相互干扰沿路的地上、地下管线,各 种构筑物以及人防工程等。
单幅路实景
单车道的单幅路
《西安市城市绿化条例》

《西安市城市绿化条例》《西安市城市绿化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城市绿化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植护并重的原则,注重生态与景观相协调,突出古城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
第四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城市绿化发展所需资金及绿化用地,保证城市绿地面积逐年增长。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领导,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等多种形式的城市绿化活动。
第五条市园林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城市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
区、县园林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园林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绿化工作。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根据市园林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绿化工作,并接受市园林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
规划、建设、国土资源、价格、财政、市政公用、城管执法、交通、水务、文物、环保、房屋、农业、林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第六条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及其他组织和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城市绿化的宣传教育,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绿化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绿化成果和绿化设施的义务,对破坏城市绿化的行为有权制止、检举。
第七条鼓励和支持绿化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应用,选育、引进适应本市自然条件、节水耐旱及兼顾冬季绿化美化效果的新优植物品种,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增强城市绿化的科学性和观赏性。
第八条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认养、植树纪念等方式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鼓励城镇居民在其私人庭院内种植花草树木,绿化环境。
市、区、县人民政府对在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和科研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城市道路设计-韩宝睿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三章 城市道路网规划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环形放射图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北京市道路网结构图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环形放射干道系统
环路具有自发产生的特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环路数量多导致的问题 内部环路截流功能丧失 环路与环路之间衔接困难,交通迂回路径增大。 环路造成土地利用蔓延发展(俗称摊大饼) 环路也可能造成周边土地资源边缘化(西方国家称为“面包圈”的空洞 现象)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自由式道路网示意图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混合式道路网
混合式道路网是前几种的综合,一般大城市多采用。混 合路网往往由老城市路网发展而来,处理不当存在诸多问题。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环形放射干道系统
2.环路的分层与分类
城市环路依据城市规模、城市性质、环路位置、交通功能、地形条件等分 为三类。
1)高速环路
位于特大城市或大城市外缘,主要承担过境车辆和长距离交通流的疏导, 基本采用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如南京外环、北京五环等。
四、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
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又称道路占有率,这个指标 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交通拥挤程度。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局部修订CJJ37-2012[4]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局部修订CJJ37-2012[4]](https://img.taocdn.com/s3/m/f1f845e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5.png)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局部修订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道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
本规范不适用于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干线公路在城市区域内的设计。
本规范是对原《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的局部修订,主要内容包括: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目标和要求;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分类和等级;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基础数据和参数;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审查和评价;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删除了部分过时或重复的内容。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同时废止。
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提高出行效率和安全性,保障出行便利性和舒适性;以科学为导向,符合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体现城市特色和风貌,促进城市功能和空间优化;以绿色为基础,兼顾各种交通方式,推广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污染和能耗,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以创新为动力,引入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增强设计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
第二节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服务于城市功能和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协调,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于交通需求和变化,根据交通流量、流向、结构等进行合理布局、分级分类、优化组织、有效控制;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遵循交通运行规律、人行步行规律、非机动车运行规律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提升交通效率和服务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交通运行速度、交通信号配时、交通信息服务等;优化交通环境和空间品质,采用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和材料,减少道路占地面积、噪声污染、废气排放、热岛效应等,增加绿化景观、人文景观、公共设施等。
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1)

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试行)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06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一般规定 (2)2.1道路绿地率及覆盖率指标 (2)2.2道路绿化建设基本原则 (2)2.3道路绿化植物选择要求 (3)2.4成都市中心城区道路绿化提升改造指导原则 (4)第三章道路绿化 (5)3.1行道树 (5)3.2道路分车带绿化 (10)3.3路侧绿带 (13)3.4街旁游园 (16)3.5交通岛绿化 (18)3.6停车场绿化 (19)3.7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绿化 (20)附录一名词解释 (24)附录二编制依据 (28)附录三本导则用词说明 (29)附表及附图 (30)第一章总则第1.1条根据城市道路景观发展建设的科学性、地方性及特色性要求,结合成都市现有道路绿化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本着提升道路景观建设水平,提高道路绿化建设质量的需要,特编制本导则。
第1.2条本导则适用于成都市主城区、成都天府新区和高新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及绿化维护改造的城市道路绿化工程。
其他区(市)县可参考执行。
第1.3条本导则作为道路绿化设计、技术审查、绿化施工标准及依据使用。
第1.4条本导则指导范围包括道路红线范围内、道路红线与控规绿线之间、控规绿线外建筑退红空间的绿化。
第1.5条导则编制以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对道路绿化设计范围内的自然地貌、河流等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同时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景观,使道路与周围环境景观和谐统一。
第1.6条国家现有规范、地方现行标准已有内容本导则不再重述。
第1.7条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及养护应参照《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技术规程》、《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质量等级划分》、《成都市城市绿化工程验收及移交》三个标准。
第二章一般规定2.1道路绿地率及覆盖率指标第2.1.1条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2)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3)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4)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城市道路设计第三章 城市主、次干路及支路

会车视距是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汽车相遇,从相互发现 时起,至同时采取制动措施使两车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 离。会车视距为停车视距2倍。 3、超车视距
超车视距是指汽车安全超越前车所需的最小通视距离。 城市道路不允许车辆越过中线超车,因此不存在超车视距。
4、路测带的组成及其宽度
组成:人行道、绿化带、公用设施带等。 (1)人行道
人行道最小宽度如下表所示: (2)绿化带
人行道树株距一般为4~6m,树池采用1.5m方形或1. 2*1.8m矩形。
21
22
(3)设施带 设施带包括设置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杆柱、信号灯杆柱等的宽度。红线宽度
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施带可与绿化带合并,但应避免设施带与绿化带的干扰,常用 宽度为:护栏0.25m~0.5m,杆柱1.0~1.5m. ( 4 ) 路缘石 是设置在路面与其它构造物之间的标石,俗称道牙。其形状有平式、立式、斜式等几 种,如下图所示:
规定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如下表。
6
7
3、平曲线加宽值及其过渡段
8
9
10
11
12
13
(2)加宽值的过度方式:直线过度、高次抛物线过度、回旋线过度、改进直线过度等。 (3)加宽缓和段长度设置的三种情况: 对于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采用与缓和曲线相同长度。 对于不设置缓和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的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和段相同
土路肩:横坡度较路面宜增大1.0%~2.0%;
硬路肩:一般情况下横坡度与行车道横坡度相同,也可以稍 大于路拱横坡。
5.人行道横坡宜采用单面坡形式,坡度为1.5%~3%.
(三)超高
1.超高:是指为了减小行驶车辆在曲线路段产生的离心力,将路 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距三角形绿化设计注意:
① 在视距三角形内不配置阻挡司机视线的障碍物,配置 以低于70cm以下的花池、花坛、花箱、草坪为主,可 设计成街头休息绿地或街头小游园。
② 一般不种行道树,也不宜设置高大的广告牌、雕塑、 建筑等。
蔷薇属
人行道两边绿化
5月23日,巴黎,游客在满目绿植的香榭丽舍大街拍照留念。为期两天 的“自然首都”活动本周末在巴黎举行。活动组织者将农作物和树木搬 到了香榭丽舍大街,以提高人们对重视农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视。
季相关系;
③ 园林景观路应与街景结合,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 植物;
④ 主干道应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风貌;
高雄市主干道绿化
⑤毗邻山、河、湖、海的道路,绿化应结合自然环境,突出自 然景观特色。
(二)城市道路绿地布置形式
1.一板两带式 2.两板三带式 3.三板四带式 4.四板五带式
(三)城市道路绿地设计
立交桥绿化设计注意:
② 绿岛:开阔草坪,点缀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或布置模纹
花坛。若面积较大,可按街心花园的形式进行布置。绿岛 坡度不宜超过30%。
视距三角形绿化设计
安全视距(停车视距)——在交叉路口处的一条道上,司
机从发觉另一条道上驶来车辆,立即刹车并能够停车而不致 发生事故的视距。
视距三角形——根据相交道路所选用的停车视距,在交叉
① 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小于1.5m; ② 主干道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小于2.5m; ③ 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小于1.5m; ④ 主、次干道中央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能布置成开放式绿地; ⑤ 路侧绿带尽可能与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
3.体现道路景观特色
① 同一条道路绿化应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可有所变化 ② 绿带植物配置应注意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
用,易发生交通事故。
C. 乔木-绿篱 属封闭式,能起到较好的隔离作用。 D. 复层绿化 属封闭式,以乔-灌-草-花等相结合种植,应
用最广泛。
4. 交叉路口绿化设计
(1) 交通岛绿化设计
——指在平面交叉的道路中为组织交通而设计的高出 路面的岛状平台,包括中心岛、安全岛、导向岛。
中心岛:大、中城市圆形中心岛直径为40~60m,一般
• 儿童躺在葡萄架下享受夏日阳光
• 1990年5月23日,巴黎市政府和郊区的农民组织举办“收获节”,第 一天从郊区运来几公顷连根带泥的成熟小麦,“种植”在香榭丽舍大 道上。
• 第二天开动联合收割机,将麦子收割、脱粒、入仓。
• 马路两旁人山人海,一齐欣赏这种别出心裁且盛况空前的人文景观。
3. 分车带植物造景
分车带类型:快慢车道分车绿带与中央分车绿带 分车带宽度:1.0m~1.5m~6.0m~10m
(1) 分车绿带植物配置的原则
① 满足交通安全需要,不妨碍司机视线,不阻挡人 车通行。
植物配置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形成良好 的视野环境。 司机的最低视线高度为0.7m。在道路交叉口处,配置 绿篱、地被、灌木等的高度不得超过0.7m; 绿带内灌木枝梢不宜超出绿带外缘;乔木树干中心至 路缘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不宜配置树冠分枝点低 且主枝下垂的大乔木。
•常用的行道树树种
世界五大行道树:法国梧桐(悬铃木)、欧洲椴(捷克
椴)、银杏、北美鹅掌楸(马褂木)、欧洲七叶树。
落叶乔木:白玉兰、紫玉兰、紫花槐、国槐、刺槐、黄金 槐、垂柳(雄株)、毛白杨(雄株)、青桐、栾树、乌桕、 三角枫、枫香等。
常绿乔木:香樟、女贞、棕榈、榕树、黑松、油松、马尾 松、白皮松等。
•
香 榭 丽 舍 田 园 大 街
街道小游园设计
• 宽20m以上,有两条以上游览道及多种景观与休息 设施。
滨河路绿地设计 • 岸上树木的林冠线应高低起伏,以增加水景的艺术性。
• 水边宜种耐水湿的树种,如垂柳、旱柳、竹类、枫杨、榕树、水 杉、池杉等。
步行街绿地种植设计
• 以遮阴乔木、花台、花坛、草坪为主,以盆栽、花钵、花箱 作补充,选耐半阴、抗性较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
一、城市道路的类型
高速干道
80~120km/h
专用道路
快速干道
70km/h 以上
类型
支路
15~25 km/h
交通干道
40~60 km/h
区干道
25~40 km/h
二、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专用术语
红线 道路分级 道路总宽度(路幅宽度) 交通岛 道路绿带 分车绿带 行道树绿带 路侧绿带 园林景观路 装饰绿地 开放式绿地
大,直径约2cm,花期5-6月。我国上海和青岛等地有栽培。
银杏
法国梧桐
白玉兰
紫玉兰
紫花槐
国槐
刺槐(洋槐)
黄金槐(金枝国槐,金枝槐)
青桐(梧桐)
栾树(摇钱树)
乌桕
三角枫-枫香
常绿树:香樟-女贞
棕榈科植物
榕树
东北黑松-马尾松
2. 路侧绿带植物造景
路侧绿带——指从人行道外缘至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 有基础绿带、游憩林荫带、街道小游园、滨河绿带、 步行街等形式。
1. 行道树绿化带 2. 路侧绿带 3. 分车绿带 4. 交叉路口绿地
1.行道树绿化带
植物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与灌木、地被植物 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
设计参数:绿化带宽度为2~5m,行道树株行距一般为 5~8m;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小于0.75m。
行道树种植方式: A. 树池式 B. 树带式
E. 花、灌、草搭配
当路幅较窄,地下管线敷设较多而土层较薄不宜种植乔木时, 可铺设草坪种植花灌木,或进行垂直绿化。
行道树的株距
株行距根据树冠大小来决定,同时考虑苗木规格、生长速 度、交通和市容的需要等因素。
株距:4m、5m、6m、8m不等。
行道树的定干高度
分枝角度越大,定干就越高。定干时间在苗木胸径为 12~15cm时。 分枝角度大于45o的树种定干高度不小于3.5m; 分枝角度小于45o的树种定干高度不小于2.5m。
A. 以乡土树种为主,并反映城市特色。 B. 考虑遮阳要求。从长江以南,逐渐增加常绿阔叶树的比
例,适当配置落叶树;长江以北则应逐渐增加落叶阔叶树 的比例,适当配置耐寒性常绿树。
C. 选择无飞絮、无浆果、树干无刺的深根性树种。 D. 选择树干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的大乔木。 E. 苗木胸径:速生树不得小于5cm,慢生树不宜小于8cm。
三、城市道路绿地规划
(一)城市道路绿地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1. 确定道路绿地率
道路特点
• 园林景观路 • 红线宽度大于 50 m的道路 • 红线宽度大于 40~50 m的道路 • 红线宽度小于 40 m的道路
道路绿地率(%)
不得小于40 % 不得小于30 % 不得小于25 % 不得小于20 %
2. 合理布局道路绿地
街道宽度、走向与行道树绿化的关系
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1.5m,其宽度在1.5m以下时,只能考虑 进行垂直绿化,随着宽度加宽,种植形式丰富多样。
为达到遮阳防晒的目的,我国中、北部地区东西向的街道, 在南侧种树,而南北向街道两侧都需种树;南方地区,无论 东西、南北向街道,均应种树。
(1)树种的选择原则
基础绿带设计
可选用灌木、绿篱、花木、藤本植物, 种植设计上与建筑保持适当距离,避 免树木杂乱。可作墙面绿化。
游憩林荫道(带)设计
最窄8m,含一条3m宽步道和两条绿带,在8m以上时,以设 两条为宜。两条绿带内可设座椅、花坛、水池、喷泉、花架 阅报栏等建筑小品。 布置类型:设在街道中间、设在道路一侧、设在街道两侧
欧洲椴(捷克椴)
北美鹅掌楸,又名马褂木,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高达 60m。树形端正雄伟,叶似鹅掌,又像马褂,为世界珍贵树种之一,
是城市中极佳的行道树。花朵黄色形似杯状郁金香,故又称之为 “郁金香树”,花期5-6月。
欧洲七叶树,别名马栗树,落叶乔木,高可达30m。掌状复叶对 生;小叶5-7,无柄,倒卵形,边缘有重锯齿。圆锥花序顶生,花
城镇也不能小于20m。
交通岛绿化设计注意:
① 交通岛边缘应采用通透式栽植。植物高度不超过70cm。 ② 导向岛和小型中心岛须是封闭的。
•交通岛绿化设计注意:
③ 小型交通岛上不种植高大乔木,只种低矮灌木、花卉、 草坪草,常以嵌花草坪花坛或模纹花坛为主,可配以 雕塑、山石小品等。
④ 面积较大的交通岛,其内部可点缀几棵乔木,设计成 开放式的交通广场或街心小游园。
② 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
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1.5m之间的范围内种 植灌木形成绿篱,或配置灌木的株距不应大于植物冠 幅的5倍,以有效遮蔽眩光。
③ 分车带段长宜在70m~100m,断口宽度10m~20m。路 口顶端作弧形处理,植物配置为通透式,保证有足够 的安全视距。
A. 树池式
圆形(R≥1.5m) 正方形(1.5m x 1.5m) 长方形( 1.2m x 2.0m )
《城市容貌标准》中“树池周围的土面应低于边缘石,宜采用草坪、碎石 等覆盖,无泥土裸露” 。
“生态透水彩石”,该项铺装技术引自日本,俗名‘米花糖’。每平米造价180~200元,铺装 时只需绕树预留10厘米的缝隙,便可满足大树15年生长需要。
④ 分车带宽度至少应为1.5m,以种植灌木为主,灌木、 地被相结合。大于1.5m时,可种植乔木,并宜乔、灌、 地被复层混交,扩大绿量。
(2) 分车绿带植物配置方式与形式
配置方式
A. 封闭式
B. 开敞式
(2) 分车绿带植物配置方式与形式
配置形式
A. 绿篱 属封闭式,高度控制在0.5m~0.7m的矮篱。 B. 单一乔木 属开放式,景观效果单调,不能起到隔离作
A. 同一种乔木规则式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