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子宫收缩力异常宫缩乏力协调性-妇产科学
重医大妇产科学习题及答案07异常分娩
![重医大妇产科学习题及答案07异常分娩](https://img.taocdn.com/s3/m/071c92c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b.png)
七异常分娩(一)选择题1.有关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子宫收缩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收缩力弱。
B.容易发生胎儿官内窘迫C.不宜静脉点滴催产素D.潜伏期不宜应用杜冷丁E.多数产妇自觉持续性腹痛,且产程延长2.关于不协调性子官收缩乏力,正确的是:A.子宫肌肉不协调性收缩,致使官腔内压力过低B.为无效宫缩C.产妇干宫缩间歇期时安静,腹痛消失D.子宫收缩极性倒置,但不影响宫口扩张E.一般不会出现胎儿宫内窘迫3.有关子宫痉挛性狭窄环描述,正确的是:A.子宫壁某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牲收缩过强收缩形成的环状狭窄B.此环可从腹部扪清C.破膜后环可自行消失D.此环可随子宫收缩上升而上升E.不阻碍胎儿先露下降4.造成子宫收缩乏力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A.过多的使用镇痛或镇静剂B.妊娠期子宫肌纤维数目少C产妇疲劳过度或受到不良刺激,多可造成高张型宫缩乏力D.胎先露压迫宫颈时间过长E子宫肌肉对参与分娩过程中的主要激素敏感度失调5.产程潜伏期是指:A规律性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B阴道见红到宫口扩张3cmC腹痛开始到宫口扩张2cmD宫颈扩张开始到2cmE宫颈管消失开始到宫口扩张2cm6.潜伏期延长是指时间超过:A.8小时B.12小时C.14小时D.16小时E.20小时7.活跃期是指宫口扩张:A.l-3cmB.2-5cmC.3-7cmD.3-9cmE.3-10cm8.活跃期延长是指时间超过:A.5小时B.6小时C.8小时D.10小时E.12小时9.活跃期停滞是指宫口扩张停滞达:A.0.5小时以上B.1小时以上C. 1.5小时以上D.2小时以上E.3小时以上10.初产妇第二产程延长是指第二产程时间:A.超过0.5小时B.超过1小时C.超过2小时D.超过3小时E.超过4小时(二)名词解释活跃期停滞参考答案(一)选择题:IA2B3E4B5A6D7E8C9DIOC(二)名词解释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称为活跃期停滞。
大学课程妇产科学第二十一章 异常分娩 第一节 产力异常 第二节 产道异常课件
![大学课程妇产科学第二十一章 异常分娩 第一节 产力异常 第二节 产道异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2144bb2f60ddccdb38a00d.png)
【临床表现】
协调性宫缩乏力(低张性宫缩乏力)
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 缩力弱,宫腔内压力低于15mmHg,持续时间短, 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min。
宫缩高峰时,宫体隆起不明显,用手指压宫底部肌 壁仍可出现凹陷。
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晚期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 达1小时以上,称为胎头下降停滞。
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 以上8种产程进展异常,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合
并存在。Βιβλιοθήκη 对母儿影响】对产妇的影响: 疲乏无力、肠胀气、排尿困难等,严重时可引起脱水、
酸中毒、低钾血症,影响子宫收缩。 膀胱阴道瘘或尿道阴道瘘。 胎膜早破以及多次肛诊或阴道检查增加感染机会。 产后宫缩乏力影响胎盘剥离、娩出和子宫壁的血窦关
胎位正常、头盆相称者。
➢ 缩宫素2.5U加于5%葡萄糖液500ml内,从4~5滴/ 分开始,通常不超过30~45滴/分,维持宫缩时宫腔 内压力达50~60mmHg,宫缩间隔2~3分钟,持续 40~60秒。
➢ 若10分钟内宫缩超过5次、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听 胎心率有变化,应立即停滴缩宫素。
➢ 外源性缩宫素在母体血中的半衰期为1~6分钟,故 停药后能迅速好转,必要时加用镇静剂。
第二十一章 异常分娩
第一节 产力异常
子宫收缩力异常的分类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力异常
子宫收缩过强
原发性 协调性(低张性)
继发性
不协调性(高张 性)
协调性
急产(无阻力时) 病理缩复环(有阻力时)
强直性子宫收缩(全部子宫肌收缩) 不协调性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局部子宫肌收缩)
一、子宫收缩乏力
异常分娩—产力异常的护理(产科护理)
![异常分娩—产力异常的护理(产科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58832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7.png)
协调性宫缩乏力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 又称高张性宫缩乏力。
• 指子宫收缩失去正常的节律性和对称性,极 性倒置。
• 这种宫缩不能使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属无效宫缩。
原发性宫缩乏力 继发性宫缩乏力
• 指产程一开始,即出现子宫收缩乏力。
• 初产妇多见,临床上常表现为潜伏期延长。
• 需与假临产鉴别。肌内注射哌替啶100mg或 地西泮10mg缓慢静脉推注,用药后宫缩停止 为假临产,而真正的临产则宫缩逐渐加强, 并伴有宫颈口扩张。
✓ 产道梗阻时,可出现病理缩复环,处理不及时 可引起子宫破裂。
协调性宫缩过强 不协调性宫缩过强
• 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异常。
✓ 强直性子宫收缩:子宫内口以上的子宫肌层全 部陷于强烈的子宫痉挛性收缩,宫缩间歇期短 或无间歇,可致子宫破裂。
✓ 痉挛性狭窄环:子宫壁某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 调性收缩所形成的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
对产妇的影响 对胎儿及新生儿的
影响
• 协调性宫缩过强造成急产,产道未得到充分 扩张,易造成产道撕裂,甚至严重损伤。
• 若有梗阻则可发生子宫破裂,危及母儿生命。 • 接生时常措手不及、消毒不严而造成感染。 • 产后子宫肌纤维缩复不良,可致胎盘滞留或
产后出血。
对产妇的影响 对胎儿及新生儿的
若宫缩仍不协调,可给予哌替啶或地西泮,使产妇充分休息。 若发现头盆不称或胎儿窘迫,应做好剖宫产术和抢救新生儿的各
项准备。
心理护理
• 提倡一对一的导乐陪伴分娩,给产妇以持续的科学的生理及感情 上的支持,可用语言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加强沟通,减轻产妇 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提高分娩质量。
• 做检查和治疗时应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以取得良好的配合。
产力异常母婴护理护理学
![产力异常母婴护理护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669eb8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b.png)
家庭关怀在母婴护理中的重要性
01
提供情感支持
家庭关怀可以为产妇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她们度过分娩和育
儿过程中的困难时期。
02
促进家庭和谐
家庭关怀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共同应
对育儿过程中的挑战。
03
提供实际帮助
家庭关怀可以为产妇提供实际帮助,如照顾婴儿、家务劳动等,减轻产
。
母亲护理技能
指导母亲进行乳房护理、哺乳姿势 调整、产后恢复等,帮助母亲建立 良好的哺乳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
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卫生消毒制度,正确使用 医疗器械和药物,确保母婴安全和 健康。
母婴护理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关注母亲的饮食和休息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合理安排母婴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妇的负担,让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如何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家庭关怀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
01
针对每个产妇的不同需求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护
理方案,帮助她们缓解焦虑和压力。
加强家庭教育和培训
02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和培训,提高家庭成员对母婴护理知识的了
解和掌握,增强他们的护理能力和信心。
建立良好的医护沟通
03
医护人员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
享,提高母婴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06总结与展望:提高产力异常母 婴护理质量的关键措施
总结本次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贡献
发现产力异常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研究证实产力异常可能导致母婴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包括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等。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https://img.taocdn.com/s3/m/8112225f580216fc700afdfc.png)
子宫收缩乏力【概述】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以子宫收缩力为主。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
临床上多因产道或胎儿因素异常形成梗阻性难产,使胎儿通过产道阻力增加,导致继发性产力异常。
子宫收缩力异常临床上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两类,每类又发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
【治疗措施】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一当出现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首先应寻找原因,有无头盆不称与胎位异常,了解宫颈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情况。
若发现有头盆不称,估计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若判断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则应考虑采取加强宫缩的措施。
(1)第一产程1)一般处理:消除精神紧张,多休息,鼓励多进食。
不能进食者可经静脉补充营养,给邓10%葡萄糖液500~1000ml内加维生素C 2g。
伴有酸中毒时应补充5%碳酸氢钠。
低钾血症时应给予氯化钾缓慢静脉滴注。
产妇过度疲劳,可给予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或度冷丁100mg肌肉注射,经过一段时间,可以使子宫收缩力转强。
对初产妇宫颈开大不足3cm、胎膜未破者,应给予温肥皂水灌肠,促进肠蠕动,排除粪便及积气,刺激子宫收缩。
自然排尿有困难者,先行诱导法,无效时应予导尿,因排空膀胱能增宽产道,且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
2)加强子宫收缩:经过一般处理,子宫收缩力仍弱,确诊为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产程无明显进展,可选用下段方法加强宫缩:①人工破膜:宫颈扩张3cm或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可行人工破膜。
破膜后,胎头直接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加速产程进展。
现有学者主张胎头未衔接者也可行人工破膜,认为破膜后可促进胎头下降入盆。
破膜时必须检查有无脐带先露,破膜应在宫缩间歇期进行。
破膜后术者的手指应停留在阴道内,经过1~2次宫缩待胎头入盆后,术者再将手指取出。
异常分娩-产力异常
![异常分娩-产力异常](https://img.taocdn.com/s3/m/159b7f2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0.png)
异常分娩-产力异常异常分娩-产力异常产力异常(一)定义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贯穿于分娩全过程的主要动力,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及缩复作用的特点。
任何原因引发的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收缩力的强度、频率变化,均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临床上子宫收缩力异常主要有两类:子宫收缩乏力,简称宫缩乏力,及子宫收缩过强,简称宫缩过强(uterine overcontraction),每类又分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异常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异常。
一、子宫收缩乏力1. 病因①子宫肌源性因素②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③内分泌失调④精神源性因素⑤其他2. 临床表现及诊断①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又称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特点为子宫收缩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收缩力弱,压力低于180Montevideo单位,<2次/10分钟,持续时间短,间歇期较长。
宫缩高峰时,子宫没有隆起,按压时有凹陷。
根据宫缩乏力的发生时期分为:原发性宫缩乏力和继发性宫缩乏力。
②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又称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表现特点为宫缩失去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尤其是极性,宫缩的兴奋点来自子宫下段一处或多处,节律不协调、高频率的宫缩波自下而上扩散,不能产生向下的合力,致使宫缩时宫底部较子宫下段弱,宫缩间歇期子宫不能很好的松弛,使宫口扩张受限,胎先露不能如期下降,为无效宫缩。
3. 对产程及母儿影响①对产程的影响宫缩乏力使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
②对产妇的影响产程延长产妇休息不好、精神与体力消耗;呻吟和过度换气、进食减少,可出现精神疲惫、乏力、排尿困难及肠胀气。
③对胎儿的影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伤、颅内出血及吸入性肺炎等。
4. 处理(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原发性或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均应首先明确病因。
1)第一产程①一般处理:解除产妇对分娩的心理顾虑与紧张情绪,指导其休息、饮食及大小便,及时补充膳食营养及水分等。
②加强宫缩·人工破膜·缩宫素静脉滴注2)第二产程若无头盆不称应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宫缩,同时指导产妇配合宫缩屏气用力,争取经阴道自然分娩;胎头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平面且无明显颅骨重叠者,母儿状况良好,可等待自然分娩或行阴道助产分娩;若胎头衔接不良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
妇科护理重要知识点:产力异常护理-护理评估(2)
![妇科护理重要知识点:产力异常护理-护理评估(2)](https://img.taocdn.com/s3/m/9d953922ed630b1c59eeb588.png)
妇科护理重要知识点:产力异常护理-护理评估(2)
宫缩过强
1.协调性宫缩过强
子宫收缩具备正常的3大特点,但宫缩过强、过频。
若产道无梗阻,可使宫口迅速开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
凡总产程不超过3h者,称为急产,多见于经产妇。
2.不协调性宫缩过强
(1)强直性子宫收缩,产妇表现为:持续性腹痛、拒按、烦躁不安,胎位、胎心查不清,并可出现先兆子宫破裂的征象。
(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常见于子宫底与子宫下段交界处,也可围绕胎体的狭窄部位,产妇出现持续性腹痛、烦躁不安,胎心发生改变。
身心状况
1.协调性宫缩乏力:开始身心状况好-出现焦虑休息差-失去阴道分娩信心。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烦躁不安-胎心异常-焦虑恐惧-请求解除痛苦。
诊断检查
1.体格检查:生命体重和颇佳弹性等。
2.产程观察:产程,产程图和多普勒胎心。
3.实验室检查:尿液,血K、Na、CL、Ca等。
产力异常母婴护理护理学
![产力异常母婴护理护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e1614c5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4.png)
密切关注产妇和新生儿的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如感染、出血等。
紧急情况处理
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如急救、转 运等,确保母婴安全。
04
产力异常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定期产检
通过定期产检,可以及时发现产力异常的迹象,以便采取相应的 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合理饮食和运动
孕妇应保持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预防 产力异常的发生。
对新生儿的影响
新生儿黄疸
产力异常可能导致胎儿出 生后出现新生儿黄疸,影 响新生儿的健康。
新生儿感染
产力异常可能导致新生儿 出生时接触污染的环境, 增加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新生儿行为问题
产力异常可能导致新生儿 出生后行为问题,如哭闹 、不安等,影响新生儿的 生长发育。
03
产力异常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心理疏导
针对产妇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 等情绪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及 时的心理疏导,帮助她们缓解情
绪压力。
增强信心
通过鼓励、支持等方式增强产妇的 信心,使她们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 员的治疗和护理。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心理护理,给予 产妇关爱和支持,共同应对产力异 常带来的挑战。
生理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总结词
快速响应、紧急处理
详细描述
胎儿窘迫是由于产力异常导致胎儿在子宫内缺氧的紧急情况。护理人员需迅速响 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改变产妇体位、吸氧、使用宫缩抑制剂等,同时密切 监测胎心变化,必要时进行剖宫产手术,确保胎儿安全。
案例三:产力异常导致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总结词
《妇产科学》第十一章异常分娩
![《妇产科学》第十一章异常分娩](https://img.taocdn.com/s3/m/917670157c1cfad6185fa787.png)
第十一章异常分娩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子宫收缩力异常: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异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亦称产力异常。
2、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产程一开始就出现宫缩乏力,宫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部不能如期下降,导至产程延长;多发生在潜伏期。
3、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正常,只是在产程较晚阶段时子宫收缩力转弱,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多发生在活跃期后期或第二产程。
4、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是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无规律,当子宫收缩达极期时,子宫不降起,不变硬,用手指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
先露下降及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
5、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是子宫收缩失去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极性倒置;宫缩的兴奋点不是起自两侧宫角部,而是来自子宫下段的一处或多处,收缩波由下向上扩散,收缩波小而不规律,频率高,节律不协调;宫腔内压力虽高,但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子宫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也不完全松弛,这种宫缩不能使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属无效宫缩。
6、潜伏期延长:从临产开始至宫口扩张3Cm称潜伏期。
初产妇正常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者,称潜伏期延长。
7、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者,称第二产程延长。
8、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者,称滞产。
9、强直性子宫收缩:指子宫颈内口以上的子宫肌层普遍或部分陷入强烈的痉挛性收缩状态;变称痉挛性子宫收缩。
10、漏斗骨盆:是指骨盆入口各径线值正常,但骨盆二侧壁向内倾斜,状似漏斗,故称漏斗骨盆。
常见于男性骨盆。
11、胎位异常:分娩时正常胎位除枕前位两种外,其余20种均为胎位异常。
12、持续性枕后位: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衔接。
在下降过程中,胎头枕部不能向前转135°,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持续性枕后位。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https://img.taocdn.com/s3/m/59aeb66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b.png)
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uterine inertia)指子宫收缩虽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间歇期长、持续时间短、收缩力弱。
子宫收缩乏力可以分成协调性宫缩乏力和不协调宫缩乏力;根据宫缩乏力发生的时机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宫缩乏力是指从产程一开始子宫收缩功能就低下,宫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不能如期下降,导致产程延长;继发性宫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正常只有在产程较晚阶段(多在活跃期后期或第二产程),子宫收缩减弱,产程进展缓慢其至停滞。
流行病学1子宫收缩乏力多发生于初产妇,尤其是高龄初产者。
相关疾病1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贫血、双角子宫、纵膈子宫、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子宫肌瘤、尿潴留、协调性宫缩乏力、不协调宫缩乏力、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胎头下降延缓、胎先露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1子宫收缩乏力多发生于初产妇,尤其是高龄初产者,多由几个因素综合引起,常见的原因有1、影响子宫收缩乏力的有关因素(1)精神因素因产妇怕痛或对分娩及胎儿预后顾虑重重,尤其是35岁以上初产妇,由于过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紧张或情绪不佳等,干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而影响子宫收缩。
(2)体质因素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贫血或合并有急慢性疾病,均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3)内分泌,电解质异常临产后,产妇体内雌激素、催产素、前列腺素、乙酰胆碱及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不足,孕激素含量下降速度缓慢,子宫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降低等,均可引起内分泌失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电解质浓度(如钾、钠、钙、镁等)异常,均可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能力;肌球蛋白、能力供应物质(ATP、磷酸肌酸)等的异常,亦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在产程延长后引起的电解质、蛋白质及酶类的新陈代谢障碍,可加重子宫收缩乏力。
(4)药物影响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应用大剂量解痉剂、镇静剂、镇痛剂及麻醉剂,如硫酸镁、吗啡、哌替啶、氯丙嗪、巴比妥等,使子宫收缩受抑制而乏力,或使用子宫收缩剂的剂量不适当,可以引起子宫收缩不协调。
产科产力异常患者护理要点详解
![产科产力异常患者护理要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38799c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4.png)
产科产力异常患者护理要点详解产力是指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排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与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最重要,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临产后正常宫缩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和缩复作用的特点,若某种或多种因素使宫缩失去上述特点,称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abnormal uterine action)。
产力异常分为子宫收缩乏力(uterine inertia)(简称宫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uterine over contraction)(简称宫缩过强)两类又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
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主要与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精神过度紧张、子宫肌源性因素(如子宫畸形、子宫纤维过度伸展、子宫肌瘤等)、内分泌失调(如产妇体内缩宫素与前列腺素合成及释放不足)及产程早期应用大剂量镇静、镇痛或解痉药物等有关。
强直性子宫收缩常见于缩宫素使用不当。
【疾病特点】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hypotonic uterine inertia)临床特点为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正常,仅表现为子宫收缩力弱,宫缩持续时间短而间歇时间长,即使在宫缩达高峰时,按压子宫底肌壁仍可出现凹陷,宫腔内驶压<15mmHg,致使宫颈不能以正常速度扩张,胎先露下降缓慢,使产程延长或停滞。
若产程一开始即出现宫缩乏力,称原发性宫缩乏力,常导致潜伏期延长;若产程开始时子宫收缩力正常,活跃期以后出现宫缩乏力,称继发性宫缩乏力,根据宫缩乏力发生的时间不同,分别导致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甚至发生滞产。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hypertonic uterine inertia)临床特点为宫缩失去正常极性、对称性、节律性,甚至发生极性倒置,子宫下段收缩力强于子宫上段,使胎先露下降受阻,子宫颈口不能扩张,导致产程延长。
即使在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也不能完全放松,产妇感到持续性腹痛、胎动异常、烦躁不安,直接影响饮食及休息,继而产生疲惫、乏力,重者出现脱水、酸中毒或低钾血症;听诊胎心率异常。
产力异常妇女护理操作常规要点
![产力异常妇女护理操作常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498e1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7.png)
产力异常妇女护理操作常规要点一、定义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子宫收缩力异常临床上分为子宫收缩乏力(简称宫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简称宫缩过强)两类。
(一)子宫收缩乏力1.护理评估(1)健康史首先要评估产前检查的一般资料,了解产妇的身体发育状况、身高与骨盆测量值、胎儿大小与头盆关系等;同时还要注意既往病史,尤其是既往妊娠及分娩史。
注意评估临产后产妇的精神状态、休息、进食及排泄情况;重点评估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强度与频率以及宫口开大及先露下降情况,从而了解产程的进展;其次评估产妇的社会支持系统情况。
(2)身心状况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者产程开始时,产妇无特殊不适,精神好,进食正常,休息好,表现为宫缩软弱无力,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先露下降及子宫颈口扩张慢。
也有表现为临产开始宫缩正常,宫缩时宫体隆起变硬,有痛感。
当产程进展到某一阶段时,产妇自觉子宫收缩转弱,产程进展缓慢。
由于产程延长,产妇出现焦虑状态,休息差,进食少,甚至出现肠胀气,排尿困难等。
产妇及家属对阴道分娩方式失去信心,通常要求手术分娩。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者于临产后表现为持续性腹痛,烦躁不安,进食休息均差,产妇疲乏无力。
此状态的待产妇在两次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也不完全放松,下腹部有压痛,胎位触不清,胎心不规律,严重时可出现产程停滞。
产妇及家属显得焦虑、恐惧,担心母儿的安危,请求医护人员尽快帮助产妇解除痛苦,结束分娩。
(3)相关检查1)体格检查:测量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观察产妇神志、皮肤弹性等。
2)产程观察①用手触摸孕妇腹部或用胎儿电子监护仪监测宫缩的节律性、强度及频率的变化情况。
变化的特点如临床表现所述,重点在于区别是协调性还是不协调性的宫缩乏力。
②根据产程曲线,了解产程进展情况,对产程延长者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③多普勒胎心听诊仪监测可及时发现心率减慢、过快或心律不齐,协调性宫缩乏力者胎心出现变化较晚,不协调性宫缩乏力者胎心变化出现较早。
子宫收缩力异常的原因有哪些
![子宫收缩力异常的原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bd03d8b27284b73f34250ea.png)
卫生与健康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26期197幸福生活指南子宫收缩力异常的原因有哪些胡瑞雪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 金堂 610406子宫收缩力异常有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两种情况,很多女性在生孩子时产道异常或胎位不正等因素就会引起。
那么具体是哪些原因引起的以及解决办法又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以下内容吧。
产力有肛提肌收缩力、腹壁肌收缩力、膈肌收缩力以及子宫收缩力这几种,但以子宫收缩力为主。
正常宫缩有一定的节律性、极性和一致性,并有相应的强度和频率。
在分娩的过程当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以及极性不正常,或是子宫收缩的强度、频率有改变,就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
临床上产道或胎儿因素异常多会形成梗阻性难产,这样对胎儿通过产道的阻力有促进作用,就会导致继发性产力异常。
子宫收缩力异常临床上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两类,每类又分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
子宫收缩乏力更为常见,子宫收缩常使产程延长,如果超过24小时,就称为“滞产”。
子宫收缩力弱,张力减低,收缩持续时间短,并且间歇长,即使在收缩时宫壁也不会太硬,产妇其实大多并没有太过严重的情况发生,但由于产程过长可能会出现精神焦虑和比较疲乏。
哪些子宫因素可能造成产力异常,此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宫壁过度伸展的产妇,此类产妇主要有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等情况发生,这些都能影响宫缩产力和腹壁肌以及腹肌收缩力,影响分娩。
其多由几个因素综合引起,常见的原因有:1、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胎儿先露出部位下降会受到阻碍,不能够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以至于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从而导致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
2、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出现子宫畸形的女性,特别是出现单角子宫的女性,不管是怎么怀孕的,辅助生殖技术怀孕或自然怀孕,和具有正常形态子宫的女性相比,都更容易发生怀孕和分娩期间的一些并发疾病,假使是子宫腔的形状不正常,那么多数小宝宝会在宫内采取臀位的姿势,而不是正常情况时头向下的位置。
宫缩异常名词解释
![宫缩异常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ad5b00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36.png)
宫缩异常名词解释宫缩异常是妇产科领域中一个较为复杂且重要的概念。
宫缩,简单来说就是子宫肌肉的收缩,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尤其在女性孕期和分娩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当宫缩偏离了正常的模式,就被称为宫缩异常。
正常的宫缩在孕期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
比如在孕晚期,正常的宫缩往往是不规律的、轻微的,就像肚子偶尔的发紧发硬,这种宫缩被称为假性宫缩。
它不会导致宫颈口的扩张,也不会引起胎儿的娩出,更像是子宫在为真正的分娩做热身运动。
而在分娩过程中,宫缩会变得有规律,强度逐渐增加,间隔时间逐渐缩短,这是为了推动胎儿逐渐下降,通过产道顺利娩出。
宫缩异常则有着多种表现形式。
首先是宫缩过强,哎呀,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呢!宫缩过强是指子宫收缩的强度过大或者频率过高。
想象一下,子宫就像一个过度紧绷的弹簧,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很大的压力。
比如,可能会导致胎儿缺氧,因为过于强烈的宫缩会影响胎盘的血液循环。
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宫缩过强,还可能引起急产,产妇可能还没来得及赶到医院或者做好充分的准备,胎儿就已经娩出了,这会带来很多风险,像产妇的会阴撕裂、产后出血,胎儿也可能因为娩出过快而受伤。
还有宫缩乏力,这也是很常见的宫缩异常情况。
宫缩乏力意味着子宫收缩的力量不够或者频率不足。
在分娩的时候,这就像是一辆动力不足的汽车,没办法顺利地把胎儿推出来。
这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像产妇的身体疲惫、精神过度紧张,或者是子宫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子宫过度膨胀,就像多胞胎或者羊水过多的情况。
宫缩乏力会导致产程延长,产妇长时间处于分娩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感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胎儿也可能因为长时间待在产道内而面临危险,比如胎儿窘迫。
另外,还有不协调宫缩,这就更复杂啦。
正常的宫缩是子宫各个部位协调一致地收缩,但是不协调宫缩时,子宫不同部位的肌肉收缩顺序或者强度不一致。
这种情况下,子宫的收缩不能有效地推动胎儿下降,反而会让产妇感觉疼痛加剧,而且产程也会受到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力异常的分类
协调性 (低张性) 原发性 继发性
宫缩乏力
不协调性(高张性) 急产(无阻力时) 协调性 病理缩复环(有阻力时)
宫缩过强
不协调性
强直性子宫收缩(全部子宫肌 收缩)、病理缩复环(有阻 力时)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局 部子宫肌收缩)
宫缩乏力的原因
头盆不称或胎先露异常 双胎、羊水过多等,子宫过度扩张 过量镇静剂 过早使用麻醉剂 精神因素
非协调性宫缩过强
痉挛性狭窄环
定义
子宫局部平滑肌呈痉挛性收缩形成环形狭窄 不是子宫破裂的先兆 产妇持续腹痛、产程进展缓慢 环的位臵不随宫缩上升------区别于病理缩复环
临床表现
子宫下段及生理与病理缩复环的形成
子 宫 上 段
子宫颈
子 宫 体
子宫峡部
解剖学内口
宫颈外口
组织学内口
生理 缩复环 子宫下段
对母儿影响
产妇:软产道裂伤、产褥感染、胎盘滞留、产后出血 胎儿及新生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感染、骨折、 死亡
处理
提前作好新生儿窒息抢救准备 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 及时缝合软产道裂伤 预防感染
非协调性宫缩过强
强制性子宫收缩 临床表现
产妇烦躁不安,持续腹痛、拒按,血尿 病理缩复环 先兆子宫破裂
病理 缩复环
第二产程初子宫 即将破裂子宫 非孕子宫 足月妊娠子宫第一产程初子宫
生理缩复环临产后随着子宫上段缩复收缩,宫壁逐渐增厚,
子宫下段被动伸展变薄,在上、下段交界处则形成环形内凸隆嵴
病理缩复环产道梗阻伴宫缩过强时,生理缩复环上移,子
宫下段即将破裂,在产妇腹部形成葫芦形凹陷轮廓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头盆不称或胎儿窘迫则剖宫产
宫缩过强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协调性宫缩过强
非协调性宫缩过强
节律性和极性正常 宫腔压力过高 无头盆不称存在-急产 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或 疤痕子宫-病理缩复环 或子宫破裂
痉挛性狭窄环 强直性子宫收缩-病理 缩复环或子宫破裂
协调性宫缩过强
急产
------总产程不足3小时
宫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协调性(低张性)
不协调性(高张性)
节律性
正常
节律性
不协调
对称性
极性
正常
正常
对称性
极性
不对称
倒臵
检查 子宫体隆起不明显 产程 延长或停滞
检查 下腹部可有压痛,胎 产程 延长或停滞
位不清,胎心不规则
产程图的异常
产程图的异常
潜伏期延长>16h 活跃期延长>8h
宫缩过强对母儿的影响
对产妇的影响 软产道裂伤 羊水栓塞 产程停滞 产后出血、感染 手术产率增加 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宫内窘迫 新生儿窒息 胎死宫内
第二节 产道异常 ( Birth canal abnormality)
产道异常的分类
问题
产程进展的情况如何?为什么?
将如何避免?
课程要求
掌握
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臀先露的分类、诊断和处理原则
熟悉
持续性枕后(横)位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臀先露及肩先露胎位异常对母儿影响 子宫收缩力异常及骨产道异常的分类 臀先露的分娩机制
了解
概 念
又称难产(dystocia),因产 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精神 心理等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 因素发生异常而使产程进展 缓慢或延长,称为异常分娩 (abnormal labor)
胎 儿
产力
分类
产道
产力
产道
精神因素
胎儿
第一节 产力异常
产力异常
定义 原因 分类 临床表现
诊断 母儿影响 处理 预防
产力异常的定义
产力中以子宫收缩力为主,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 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子宫收缩 力异常。
第一产程
加强宫缩
人工破膜 催产素静脉滴注 用法:2.5U+GS500ml,8d/min 要求:调节宫缩为40~60sec/2~3min 注意事项 专人守侯,观察宫缩、胎心、BP,如BP↑、胎 心异常、或宫缩过强,应减慢或停用 缩宫素有抗利尿作用,警惕水中毒
协调性宫缩乏力的处理
第二产程
头盆相称------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宫缩 伴胎儿窘迫应尽早结束分娩S≥+3------产钳助产 S≤+2------剖宫产
第三产程
预防产后出血:胎肩娩出后使用缩宫素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的处理
处理原则
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宫的收缩
------恢复其正常的节律性、 对称性和极性
杜冷丁肌注
临产—宫口3cm 宫口3cm—开全
第二产程延长>2h
宫口开全—胎儿娩出
活跃期停滞 进入活跃期后宫口 不再扩张达2小时 第一产程
胎头下降延缓:下降速度<1cm/h 胎头下降停滞:不下降达1h以上
第二产程
对母儿影响
对产妇的影响 产程延长、停滞 疲乏无力、肠胀气、排尿困 难 脱水、酸中毒 膀胱阴道瘘 、尿道阴道瘘 产后出血
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宫内窘迫 胎死宫内
协调性宫缩乏力的处理
首先寻找原因
无头盆不称------加强宫缩、阴道试产 有头盆不称------及时剖宫产 预防为主------缓解产妇紧张情绪,指导其休息、饮食、 大小便 潜伏期------与假临产鉴别 潜伏期延长趋势------首选治疗性休息,可用杜冷丁 加强宫缩
子宫局部平滑肌呈痉挛性收缩形成环形狭窄,与病理性 缩复环的区别是环的位置不随宫缩而上升,不是子宫破 裂的先兆 第三产程常造成胎盘嵌顿
非协调性宫缩过强的处理
预防为主 抑制宫缩 杜冷丁、硫酸镁 分娩方式的选择
宫缩缓解、胎心正常------自然分娩或经阴道手术助产 宫缩不缓解,已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或已出现病理缩复 环------尽早行剖宫产 已胎死宫内-----先缓解宫缩,随后阴道助产处理死胎, 以不损害母体为原则
异常分娩
胡 蓉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分娩室内……
产妇规律宫缩12小时。 查体:T 37℃,P 86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宫缩20秒/5-6分钟,强度弱, 胎心140bpm。产科检查:宫高35cm,腹围 100cm,胎儿估计3400g,阴道检查:宫颈管 容受,先露头,S-2,宫口开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