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笔是中华祖先创造的书写汉字的主要用具,据史书记载始于仓颉。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毛笔之源一般人都以为是秦代的蒙恬,但考殷墟出土之甲骨片上所残留之朱书与墨迹,系用毛笔所写。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而蒙恬实为毛笔之改良者1954年湖南长沙战国墓葬中发掘的一支竹管兔毫毛笔,可能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秦将蒙恬在王翦灭楚时到中山,见中山兔肥毫长,可作制笔原料,便改变原来的笔制,统一毛笔的名称,始称"蒙恬笔"。这种用兔毫制成的毛笔,一直为古代书画大师、诗人书生所青睐,唐代诗人白居易誉之为:"紫毫之价如金贵"。
中国画的用墨也是很讲究的。墨分“油烟”和“松烟”两种,油烟墨用桐油或添烧烟加工制成;松烟墨用松枝烧烟加工制成。油烟墨的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松墨的特点是色乌,无光泽。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只有着色的画偶然用松烟。但在表现某些无光泽物如墨蝴蝶,黑丝绒等,也最好用松烟。中国画的墨,一般是加工制成的墨锭,我们在选择墨锭时,就要看它的墨色。看墨泛出青紫光的最好,黑色的次之,泛出红黄光或有白色的为最劣。磨墨的方法是要用清水,用力平均,慢慢地磨研,磨到墨汁浓稠为止。用墨要新鲜现磨,磨好了而时间放得太久的墨称为宿墨,宿墨一般是不可用的。但也有画家喜用宿墨作画,那只是个别的。
李廷ting圭墨:古代名墨。五代造墨名匠奚廷珪,南唐赐姓李,遂称李廷珪。其墨每松烟一斤,用珍珠三两、玉屑一两、龙脑一两和以生漆捣十万杵,故坚硬如石,能在水中三年不坏。后世有龙纹墨,剑脊双龙圆墨,蟠龙弹丸墨等,均称名墨。但以李廷珪松烟为最著名。
画眉墨:墨名。五代时(一说为宋代)易水人张遇,善制墨,所制与李廷珪墨齐名。宫中取其墨,烧去烟,用以画眉,故名“画眉墨”。
炭黑:carbon black:一种无定形碳。轻、松而极细的黑色粉末。是有机物(天然气、重油、燃料油等)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经不完全燃烧或受热分解而得的产物。比重1.8-2.1 由天然气制成的称“气黑”,由油类制成的称“灯黑”,由乙炔制成的称“乙炔黑”。此外还有“槽黑”“炉黑”。按炭黑性能区分有“补强炭黑”、“导电炭黑”、“耐磨炭黑”等。可作黑色染料,用于制造中国墨、油墨、油漆等,也用于做橡胶的补强剂。
集锦墨:指装饰美观的成套丛墨。为明代安徽休宁派所首创。一般以几锭、十几锭为一套,最多的“御园图”集锦墨,达64锭。明末清初,曹素功以各种名品合并而成的丛墨。彭定求《墨品赞》说:“气清而质轻,色黝而香凝,养于豹囊之中,在乎远湿而贵温。函以类聚,品以群分,辉煌金碧,以俟藻鉴者之权衡。”集锦墨的形状、名称、图案各具特色,有的如画卷,有的似古钱,有的象琴,有的类钟,有的做成亭台楼阁等。构图巧妙,形式优美,雕工精良。既可实用,又可供观赏。现安徽屯溪徽州墨厂生产的“黄山图”和“西湖图”集锦墨,歙县徽墨厂生产的“八仙”集锦墨,北京一得阁墨汁厂生产的“颐和园”通景墨,都是名牌产品。“黄山图”套墨共18锭,每锭墨的两面都印有画面,尽收黄山36大峰的美景,合起来为一幅通景图。集锦墨都装有锦盒,作馈赠礼品和收藏品,深受各方好评。
顶烟:也叫“上烟”或“头烟”。制墨的烟炱,无论松烟、油烟、漆烟,都是用窑烧成的。烟炱距离火最远,在窑的四边或顶上的叫“顶烟”,属上品,是最好的醇烟。
项烟:制墨的烟炱,无论松烟、油烟、漆烟,都是用窑烧成的。在窑中间的烟炱,叫“项烟”,属中品。
身烟:制墨的烟炱,无论松烟、油烟、漆烟,都是用窑烧成的。靠近火的烟炱,叫“身烟”,属下品。
彩墨:是指绘画之颜料,制成墨的形状。古人作画,初用水墨,唐代时始用青绿。其颇料都是自然之植物色或矿物色.种类极为简单。唐宋以后,颜色略有进步,但仍无新奇品种的增加。明初国威远霞海外,才引进彩墨,如天方国的番硵砂、三佛齐国的紫(石非)石、渤泥国的紫矿胭脂石等。外来颜料固然有特殊用途,而人们更多的是用之子绘画。在专制时代,御用物品,平民是不能得到的;即使能得到,也不敢用。自民国成立之后,宫中珍奇物品开始大量流入民间,明清两代的御用彩墨,即是一例。现在可以见到的彩墨,最远不过乾隆时期,这以前的物品,人们几乎是见不到的。
加香墨:墨的品种之一。这种墨颜色暗淡,且骨胶易霉、发臭,因此价格较低,是墨中最差者。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以笔蘸墨写字,笔、墨、砚三者密不可分。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
砚,是磨墨用的。要求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匀无渣。砚也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种类之分,最负盛名的是广东产的端砚和安徽产的歙砚。不过,作画用砚,也不一定那么讲究,一般选择那种石质好,砚池深、稍大有盖的,研磨时发墨快、水份不易挥发的就可以了。
端砚之发实是巧合,在唐开元时,猎人叶氏追逐野兽至长城里,见那儿的石头莹洁可爱,便带了几块出来,琢磨成砚。数世之后,他的后人,将砚赠与州令,州令十分喜爱,找人再去开采,于是便传扬开来。至南唐元宗时,因圣上着意翰墨,歙守又献砚,皇上大喜,提拔他为官。
歙砚因为李主而扬名天下,名声甚至大过了端砚。歙砚的正式开采至南唐才开始,它的地点也是浸在水中,质地也因此而润泽。歙砚有「纹」,如同其砚之眼,所谓的罗纹砚,即称其石纹如罗穀葫者。纹有粗细之分,而细纹为砚之奇才,粗粗罗纹亦为上品,皆足以和端溪下巖媲美。而眉子砚,则是石纹如人,画眉而得名,与罗纹砚无异。歙砚之特性亦如端砚,而歙重于发墨,做大字,端重于细润停水,写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