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MLA格式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享MLA
论文的
(MLA格式)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格式MLA
学术论文文献的引用有三种形式:文内注释、注解(Notes)和参考文献(Bibliography)。正文中引用别人的论述、词汇、材料、观点或思想时,文内注释采用同论文末尾参考文献相关联的信息,用圆括号表示。正文中除了文内注释外,往往还需要注解;注解同文内注释不同,它主要是针对正文中需要说明的问题作注解,而不是针对正文中的引用作注解。参考文献(Bibliography)是指被论文参考和引用过的所有作品,位于正文末尾。如论文末尾有注解,参考文献则位于注解后。论文末尾的“注解”和“参考文献”可能同时存在。
凡是在参考文献中以书的形式出现的出版物品名称,无论是小说、诗歌、戏剧,还是小册子、报刊杂志、电影、光盘、盒式录音磁带、唱片、绘画、雕塑作品等,英文用斜体表示。中文名称则用书名号表示。对于“注解”和“参考文献”中提到的文章、论文、短篇小说、短诗、书中的章节,包括未公开出版的讲座、会议发言稿、手稿、学位论文等,都一律加引号表示。中文的也采用同样方法,避免同书名混淆。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以及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在基本结构上存在差异,但本科毕业论文一般应有以下部分:Introduction,(Literature Review)and Discussions (与APA不一致), Conclusion 等等。当然,研究类型不同,中间部分章节内容也就不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对各章布局作如下规定,Introduction、Chapter 1、Chapter 2…Conclusion。其中,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前不加Chapter等字样。下面对这些章节的大致内容略作介绍。
Introduction
本章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预期解决的问题。有时需要对重要概念或术语进行简单的定义。本章末尾一般对全篇论文的章节主要内容作简单介绍(An overview of the thesis)。本章要求简练,开门见山,一般为1-2页。
如果论文没有单独一章作文献综述,那么简单的文献综述可以放在这部分。文献综述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与本研究有关系的现有研究(existing studies),重点介绍以下内容:(1)为何要做这一研究,论文要研究的问题前人已经做了哪些研究?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得出了哪些研究结论?(2)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前人的研究存在哪些局限性?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哪些争议或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Chapter 1, Chapter 2…
论文主体部分对论文所要探讨的研究问题进行展开陈述。
Conclusion
本章名为结论,实际上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发现(Main findings)、本研
究的启示(Implications)、本研究的局限性(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Further research suggestions)等等。
二、引用文献的格式要求
(一)文内注释及引文规则
1. 文内注释的内容与位置
文内注释内容为作者的姓、著作的页码。
正文中如果使用了带引号的材料,文内注释的位置应在引号之后:
“divine and supernatural light”(Samuel 88)
如果没有使用引号,圆括号的位置一般应靠近需要注明的材料或句末,标点符号一般在圆括号之外:
As formulated by Emerson, this became a call for action (56).
如果引文末的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是所引的一部分,即引文的一部分的话,则保留这些符号,后面再加圆括号的注释,后面再接句号:
Can we live more meaningfully by living simply? (42).
2.文内注释的格式
(1) 如果句子中已经提供了作者的信息(为了读者阅读论文的方便, 我们建议作者在引用或借鉴某部作品时,能在文中确认作者),圆括号中作者的姓氏就应省略,注明页码即可,反之则要加上作者的姓氏,中文则加姓名。从下面几个样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几种内容不同的注释表达方法:
Tannen has argued this point (178-85). 文中已有作者, 圆括号中只注页码。
This point has already been argued (Tannen 178-85). 文中没有确认作者, 圆括号中除了页码外还需指明作者Tannen。
This point has already been argued(王宁23).
(2) 两个或三个作者,要写出每一个作者的姓:(Perkins, Spooren and Noordman 16)
(3) 三个作者以上,可以写出每一个作者的姓,或者只写出第一个作者的姓,用“et al.”代替其余作者。(Bia, Pedreno, Small, Finch, Patterson 161),或者(Bia et al. 161)。
无论选取了哪种形式,参考文献(Bibliography)部分也要采用相同的形式。
(4) 如果参考文献(Bibliography)部分包含两个或更多的作者姓氏相同的话,文内注释中要注明名字的首字母缩写:(A. DeCarrera 213)
如果名字的首字母缩写也一样的话,要写全名字:(Annette DeCarrera 213)
(5) 同一个作者的不同著作,要在作者的姓后面注明著作名称,再加页码:(Mead, Coming of Age 32) (Mead, Culture 55)
(6) 机构作者,用机构的全称或缩写形式:(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115)或者(MLA 115)
(7) 匿名作者,用文章题目的几个单词:(“Recent Innovation” 231)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 文内注释要能够在与之相关联的论文末尾的“参考文献”中找到。